农田防护林
农田防护林建设标准

农田防护林建设标准引言农田防护林建设是保护农田、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
本文将对农田防护林建设标准进行全面、详细、完整和深入的探讨。
什么是农田防护林建设标准农田防护林建设标准是指对农田防护林建设所需的各项规范和要求的制定和实施。
它旨在确保农田防护林的建设和管理符合科学、经济、环境等方面的要求,达到预期的效果。
1. 方案设计要求农田防护林的方案设计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区域规划和灾害风险评估 - 林木种植布局和组合方案 - 土地利用和土壤保护要求 - 灌溉和排水系统设计 - 林木保护和管理措施2. 林木种植要求农田防护林的种植要求主要包括: - 选择适宜的树种和品种 - 确定适宜的栽培密度和行距 - 基于土壤条件和气候要素确定适宜的栽培技术和措施 - 注意树木的更新和疾病防治工作3. 管理与养护农田防护林的管理与养护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和责任制 - 定期测量和监测林木生长状况 - 及时处理病虫害和其他灾害,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 组织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管理和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4. 监测与评估农田防护林的监测与评估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建立科学的监测体系,监测农田防护林的生态环境效益 - 定期进行评估,评估农田防护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农田防护林建设的措施和政策农田防护林建设标准的重要性农田防护林建设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护农田、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1. 保护农田农田防护林起到了保护农田的作用。
通过合理的种植布局、科学的管理和养护措施,防止农田受到气候干扰、水土流失和病虫害威胁,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进行。
2.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农田防护林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它可以改善土壤质量,促进水和养分的保持和利用。
同时,农田防护林还能提供气候调节、风蚀防控、水源涵养等生态功能,为农业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
为什么要营造农田防护林营造农田防护林就是利用森林的生态防护功能

为什么要营造农田防护林营造农田防护林,就是利用森林的生态防护功能,改善农事活动的生态环境,以保证农业的稳产、高产。
30年来,东北西部防护林,已经充分地显示了它的巨大作用。
1.防止风沙灾害。
农田防护林的防护作用主要是通过林带的防风作用来改善农田小气候,所以防风沙的作用显著。
它通过降低风速和改变气流的涡动性质,从而改变了气流结构和降低了气流功能。
据观测,林带的有效防护距离通常只有15~30倍树高。
降低风速的范围,一般在林带的背风面最远可达树高50倍距离;在迎风面最远可达树高的10倍。
林带的防风作用大小决定于气流经过林带的方向和动力特征,不同结构的林带防风作用大小和防护性质是有差异的。
林带结构一般分为三种类型。
通风结构的林带,防风距离最远;疏透结构次之;最差的是紧密结构的林带。
2.改善生态环境,由于林带降低了风速,从而改善了林带间的农田小气候,调节了气温,增加了空气湿度、减少蒸发量。
这样便提高了水分在植物体内的有效生理作用和对于热灾害的抵抗力。
同时,由于林带背风面风速变小,随风飘来的有机质土粒降落下来,使林带庇护范围内耕作层土壤物理粘粒增多,改良了土壤质地作用。
据测定在树高5~20倍处,物理粘粒增加59~79%,有机质含量提高15~36%,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情况明显地好于空旷区。
3.保持水土,固定基本田块,扩大耕地面积。
由于采取营造农防林和水土保持林相结合的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以及乔灌木相结合的防治措施,产生了良好的治理效果。
4.生产木材,增加了收入。
农田防护林的各种有益作用,综合反映在粮食增产上,它不仅能保证农业稳产丰产,还可以生产木材,增加收入。
各地还通过修枝、打杈,解决了部分烧柴,增加了收入。
由于东北西部的农田防护林所处地区位置重要,平时可起重大的防护作用,战时还是天然的掩体呢!为什么农业生产需要农田小气候农田小气候,就是指作物与靠近地面的空气层和土壤层之间,形成的一种局部气候。
它包括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的变化状况、农作物上方和农作物层中光照与辐射、气温与湿度、风速和风向、以及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状况,还有其他一些物理特征。
农业生产中的农田防护林建设

农业生产中的农田防护林建设在农业生产中,农田防护林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农田防护林是指在农田周边或分散种植的区域,通过植树造林等方式建立的防护林带,其主要功能是对农田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包括抵御风沙侵蚀、防治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肥力等。
农田防护林建设不仅有助于保护农田资源,提升农作物产量,还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田防护林建设的意义农田防护林建设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的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农田防护林可以有效抵御风沙侵蚀。
在一些沙漠化地区,强风吹来的沙尘会对农作物造成巨大的损害。
而农田防护林的存在可以有效地减少风速和沙尘的飞扬,保护农作物的生长。
其次,农田防护林还可以防治水土流失。
农业生产中常常需要进行水泥化地面和田埂水泥化等措施,而农田防护林能够有效地保持土壤的结构稳定,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农田的保育能力。
此外,农田防护林还能够提高土壤肥力,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二、农田防护林建设的途径与方法农田防护林的建设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来实施。
首先,可以通过栽培乔、灌木和草本植物来建设农田防护林。
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树种进行栽培,既能够提供防护功能,又能够为农民带来经济效益。
其次,可以采取人工造林的方式来建设农田防护林。
这种方法可以灵活地控制林地的形状和规模,便于农田与林地的调配。
此外,还可以利用林网、林窗等手段进行农田防护林建设,以形成连片的防护区域。
三、农田防护林建设的管理与维护农田防护林的建设不仅仅是一次性的工作,更需要长期的管理与维护。
首先,需要做好防护林内树木的养护工作,及时修剪枯枝败叶,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其次,需要合理利用林地资源,开展经济林的种植,为农民提供一定的经济收入。
同时,还需要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合理使用农药,减少对农田防护林的损害。
除此之外,还应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农田防护林的巡查和监管,保障农田防护林的有效运行。
四、农田防护林建设的展望与挑战农田防护林建设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农田防护林营造的关键技术措施

农田防护林营造的关键技术措施农田防护林营造是在农田周围种植乔、灌、草、花木等各种树种,形成特定的生态系统,达到维持水土、防风、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下面是农田防护林营造的关键技术措施:
一、选好树种和造林模式
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生长快、树冠密、根系深的树种建立农田防
护林,如落叶阔叶树、常绿阔叶树、针叶树和草本兼用、木本灌丛交
替等造林模式。
二、合理规划布局
规划布局应根据农田地势、地貌、土壤、气候和当地农业生产等
情况,采取适当的尺度和形式布置农田防护林,确保应有的保护效果。
三、合理搭配植被
在农田防护林中适当搭配草本植物、灌木、花卉等植被,有利于
提高生态型农田的结构和稳定性,进一步提升保护效益。
四、选好地点和种植密度
种植农田防护林的地点应当是在容易产生风沙、水土流失等问题较为集中的农田周围,同时应合理选择苗木大小和种植密度,确保林木长势稳定。
五、合理管理养护
做好管理养护是农田防护林健康成长的基础。
要定期进行修剪疏枝、施肥浇水、松土除草等工作,及时防治病虫害和野火等危害,保证农田防护林的正常和稳健生长。
六、科学评估效益
作为一种生态型防护措施,农田防护林的效益评估比较专业,通常需要借助相关工具和技术手段进行科学计量和分析,及时调整和改进农田防护林的布局和管理方式。
总之,农田防护林营造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需要多方面的技术、方法和策略。
只有在合理选址、正确选用树种、科学管理和充分评估效益的基础上,农田防护林才能够真正发挥保护农业生产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农田防护林的名词解释

农田防护林的名词解释农田防护林,这可是个挺有意思的东西呢。
您要是种地的呀,就更得好好了解了解了。
啥是农田防护林呢?这就好比是给农田请的一群保镖。
您想啊,咱农民伯伯辛苦种的庄稼,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宝贝。
可是呢,大自然里有好多调皮捣蛋的家伙,就想着来捣乱。
比如说那大风啊,呼呼地刮过来,就像个横冲直撞的小怪兽,它要是毫无阻拦地冲到田地里,那庄稼可就遭了殃了,就像孩子被欺负了一样可怜。
这时候农田防护林就站出来了,像一群英勇的卫士,手拉手地站成一排,把大风给挡住。
农田防护林可不只是简单的几棵树凑在一起。
这里面的讲究可多了去了。
树的种类就有不少选择,就像组建一个团队,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特长。
有的树长得高,像杨树,就像团队里的高个子,能在高处挡住风沙。
还有的树比较耐活,像柳树,就像是团队里的小强,不管啥环境都能适应,扎根在那里守护农田。
这些树呢,被有计划地种在农田周围,形成了一道道绿色的屏障。
这一道道绿色屏障,对农田的好处可多了。
除了能挡住大风,还能防止水土流失呢。
您看那雨水啊,有时候就像个调皮的孩子,不好好走路,到处乱跑。
要是没有农田防护林,雨水就会带着泥土跑掉,就像小偷把庄稼的养分偷走了一样。
可是有了防护林,树的根就像无数只小手,紧紧抓住泥土,让泥土老老实实待在农田里,给庄稼提供营养。
而且啊,农田防护林还像是一个小小的生态乐园。
里面住着各种各样的小动物。
小鸟在树上搭窝,就像在树上盖房子一样。
它们每天叽叽喳喳的,就像在给农民伯伯唱歌。
小虫子在树下的草丛里爬来爬去,这时候那些以虫子为食的小动物就有了食物来源。
这整个就是一个小小的生态系统啊,大家相互依存,和农田也和谐共处。
咱再说说这农田防护林的布局吧。
它可不是随便种的,就像下棋一样,要有个好的布局。
得考虑风向啊,水流啊这些因素。
如果风向经常是从东边吹来的,那东边就得种得密一点,就像在东边筑起一道更坚固的城墙。
这都是为了让农田得到最好的保护。
有的时候啊,人们可能觉得种树占了点农田的地,就不太乐意。
试论农田防护林的作用及造林技术

试论农田防护林的作用及造林技术1. 引言1.1 农田防护林的重要性农田防护林是指在农田周围或内部种植的一种林带,其作用不仅是为了保护农田免受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的影响,还可以提高农田的生产能力和生态环境质量。
农田防护林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防风固沙。
农田防护林可以有效减弱风力对农田的侵蚀,减少风沙对农作物的危害,保护农田的土壤和水源资源。
特别是在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农田防护林是防止风沙灾害的重要手段。
2. 防治水土流失。
农田防护林可以减缓雨水对农田的冲击,降低土壤侵蚀速度,减少土壤流失,保护农田的肥力和水源资源。
3. 提高农田生产。
农田防护林可以改善农田的微气候环境,调节温湿度,减少极端气候对作物的影响,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4. 改善环境质量。
农田防护林能增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促进农田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提高土地的生态效益。
农田防护林在农田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农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农田防护林的定义农田防护林是指在农田周围或内部建植的一种人工林或天然林,其作用主要是起到保护农田的功能。
农田防护林可以是树木、灌木或草本植物组成的植被带,其树种的选择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特性和农作物种植的需要来进行合理搭配。
农田防护林的功能包括防风固沙、保护水土、减轻气候变化、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对于提高农田的生产力和稳定农业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的选择和合理的管理,农田防护林可以为农田提供保护,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提高土壤肥力和水分利用效率,从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在当前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的情况下,农田防护林的建设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农田防护林的作用1.保护土壤:农田防护林可以有效减少水土流失,保持土壤的肥力和结构,减少因大风雨引起的土地侵蚀和水土流失现象。
2.保护农作物:农田防护林可以阻挡或减轻强风、暴雨、冰雹等恶劣天气对农作物的伤害,有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试论农田防护林的作用及造林技术

试论农田防护林的作用及造林技术农田防护林是指在农田周围或分散在农田内部的树木林带,其作用主要是保护农田免受风沙侵袭,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提高农田的产量和质量。
农田防护林的建设对于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增加农田生产力,保护农田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们就试论农田防护林的作用及其造林技术。
一、农田防护林的作用1. 防风固沙。
农田防护林的最主要作用就是防风固沙。
在中国北方,尤其是黄土高原地区,农田遭受风蚀的情况十分普遍。
风蚀会导致土壤肥力流失,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降低农田产量。
而种植农田防护林,可以有效地减轻风蚀对农田的侵害,保护农田。
2. 调节气候。
农田防护林可以影响周围的气候环境,形成一定的气候调节作用。
在炎热的夏季,农田防护林可以降温遮荫,对抗高温;在寒冷的冬季,农田防护林可以减少冷风的侵袭,提高农田的温度。
这些都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3. 保护生态环境。
通过农田防护林的建设,可以增加农田的生态环境稳定性,促进植被的生长,维护生态平衡。
与此农田防护林还可以有效减少农田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降低化肥污染及土壤侵蚀。
4. 增加农田产量。
农田防护林的建设可以提高农田的环境质量,改善土壤环境,增加土壤肥力,促进农作物生长。
通过保护农作物不受风沙侵袭,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5. 丰富种类。
农田防护林不仅可以改善农田生态环境,还可以增加农田周围的植物种类。
在农田防护林内还可以合理选择适宜的树种和果树,以实现农业种植与经济林生产的有机结合。
1. 选择树种。
在农田防护林的建设中,需要合理选择树种。
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状况,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状况的树种。
需要根据农田的实际情况和农作物的需求,合理选择栽植的树种,并控制不同树种的种植密度,以实现农田防护林与农田作物的有机结合。
2. 栽植技术。
在栽植农田防护林时,应根据树种的特点和生长习性,采取合理的栽植技术。
对于易生长的树种可以适量使用化肥和有机肥料,以提高其生长速度。
试论农田防护林的作用及造林技术

试论农田防护林的作用及造林技术农田防护林是指在农田周围或农田内部种植防护林带,来保护农作物、土壤和水资源等的一种农田经营手段。
农田防护林有很多作用,并且采用合适的造林技术对于农田防护林的效果和效益具有重要影响。
农田防护林能够调节农田的气候和水文条件。
农田防护林能够降低农田的气温和湿度,提高光照条件,减少农田间、坡地间的风速,保持农田水分的蒸发和蓄滞能力,从而提高农作物的生长环境,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农田防护林能够保护农作物免受自然灾害的侵害。
农田防护林能够有效地阻挡和减少农田内外的风沙、尘埃和农药等有害物质的侵入,避免农作物受到风灾、沙尘暴和农药污染等的危害。
农田防护林还可以减缓暴雨的冲击,防止洪水侵袭,保护农田的水土资源。
农田防护林还能提供一定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农田防护林可以作为农田的经济作物,从中获取木材、果实、药材等农田防护林产品,提供生态旅游、观光的资源。
农田防护林还可以改善农田的生态环境,增加农田的生物多样性,维持农田的生态平衡。
农田防护林还可以提供劳动岗位,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
在进行农田防护林的造林技术方面,需要根据具体的地理、气候和土壤条件来选择合适的防护林树种。
一般来说,防护林树种应具备耐旱、耐寒、耐盐碱和抗风沙等特性。
在选择防护林树种时,还要考虑其生长周期和木材经济价值等因素。
在造林时,应采用适当的间隔和密度进行种植,以确保防护林的有效覆盖农田,并保持农田的通风性。
要根据防护林的功能需求,选择合适的造林形式,如行列式、交错式或混交式等。
还应注意对防护林进行合理的修剪和补植,以保持防护林的健康生长和防护效果。
农田防护林在农田经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通过合适的造林技术,能够增加农田的产量和质量,防止农田受到自然灾害的侵害,提供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推广农田防护林建设,加强技术研究和示范应用,对于保护农田生产和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体系的主体,其次还 兼有草牧场防护林、崮 沙林、水土保持林、小 片用材林、薪炭林及 “四旁”绿化,综合构 成以护田护牧为主、生 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 合的防护林体系。
在绿洲内部,而在绿洲 与沙漠、戈壁交界处, 营造一条防沙林带,或 以边缘的护田林带来代 替。在绿洲外围建立宽 200m以上的灌草固沙带, 适当补充护堤护岸林、 薪炭林、小片用材林、 经济林等。这是该地区 防护林体系的基本模式, 单纯的农田防护林很难 达到保护农业生产的目 的。
*
农田防护林造林方法
1.植苗造林 2.插干造林
农田防护林的抙育管理与更新
1.幼林抙育 2.修枝 3.间伐 4.更新 5.农田防护林的改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防风效应 *2.温度效应 *3.湿度效应 *4.水文效应 *5.净化空气
*农田防护林的环境效应
1.生态效益 2.水文效益 3.社会效益 4.经济效益
*水土保持措施
农田防护林
* 农田防护林又称护田林,
它是以保护耕地免受风 蚀沙埋,改善农田小气 候,促迚农作物稳产、 高产为目标所营建的防 护林。
*什么是农田防护林?
*农田防护林的三种形式
*第一种是林农间作形式,即在农田内
部间种树木,其株行距较大,近似于 散生状态;
*第二种是林岛形式,即是在农田的间
*
传统的农业耕作区。年降水 量550~1000mm,以旱作为 主,但多有灌溉条件。本区 主要危害天气是大风及轻度 沙暴和季节性干热风。由于 本区曾是黄河、海河、淮河 干流、支流洪水泛滥地区, 遗留有废旧河道及泛滥地的 沙地,有的为流动的平沙地 或沙丘,流沙埋压附近农田、 水井、渠道和村庄,给当地 农业生产带来很大的影响。
* 华北中原平原地区 * 本区是我国最大的平原,为
*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
* 本区年降水量800~1400mm,
水热资源丰富,湖泊较多,河 流、沟渠密布,以种植水稻或 稻、麦轮作为主,耕地连片集 中。本区农业的主要危害是洪 涝灾害,稀有干热风、倒春寒、 寒露风的危害。 本区的农田 防护林,是利用纵横交错的河、 渠水网系统营造农田林网,幵 以水田林网为主体,与堤岸林 带、防浪护堤林带、季节性淹 没地带的速生用材林、农林复 合经营以及环村四旁林等构成 防护林体系。
*农田防护林建设存在的问题
*2.农田防护林林带的结构不够
合理农田 防护林建设一般比较重视时效性,不论是政府 部门还是林业部门都希望尽快看到林带成型。 因此,在造林的过程中,多以速生林木品种为 主,不能严格按照科学的林带规划执行,同时 造林时间均集中于一个时段,造成年与年间的 造林不平衡,衔接性不强,林带的林龄过于同 一,如果同期更新,则会造成农田防护林的断 代,从而影响农田防护林防护功能的连续发挥。
*2.水文效益
*农田防护林具有很好的水文效应,主
要表现在减少径流和减少蒸发量方面。 林带的树体对雨和雪有截留的作用, 可延缓地表水的径流速度,从而增加 降水渗透性,使地表的径流减少,减 少泥土的流失与河渠的泥沙淤积,产 生较好的水文效应。
*农田防护林建设后,则增加木材的蓄积
量,为木材加工业提供原料保障,既使得 农民的经济收入增加了,也大力支持了地 方的财政。在木材加工过程中,余下的边 角料和废料也可以作为食用菌栽培中的培 养基,用以培育木耳、香菇和金针菇等, 既延长了产业链条,又拓宽了农民朋友的 增收途径。
1.林带结构的选择 2.林带高度丶宽度和横断面 3.林带走向 4.林带间距的确定
*
*
农田防护林的树种选择与配置 农田防护林的整地措施 农田防护林的造林方法 农田防护林的抙育管理与更新
1.农田防护林的树种选 择原则
① 抗风力强,不易风倒、风折及 风干枯梢,在次生盐渍化地区 还要有较强的生物排水能力; ② 生长迅速,树体高大,枝叶繁 茂,能更快更好地发挥防护效 能; ③ 深根性树种,侧根伸展幅度小, 树冠紧束不过分开张,对防护 区内的农作物不利影响较小; ④ 农作物没有共同的病虫害; ⑤ 能生产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具 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⑥ 生长稳定,寿命长。
2.主要平原地区农田防 护林的树种
a. 东北西部内蒙古东部平原地区。 b. 西北绿洲灌溉农区。 c. 华北中原地区。 d. 长江中下游地区。
3.树种的配置
*农田防护林的树种选择与配置
营造农田防护林带前的整地,特别对于耕地边缘的 草原、草甸、盐碱地,对于轻度盐碱土耕地、浅层 有钙积层耕地以及沿道路、河岸等营造林带时,仍 是一个关键性技术措施。不同地区和立地类型,不 同造林树种,其整地方法有差别。 分别有:1.旱作农耕地;2.撂荒地或生荒地;3.干 旱草原;4.半湿润地区5.盐碱地;6.浅层土下有钙 积层的栗钙土、黑钙土类;7.农田边缘的固定沙地
*农田防护林建设存在的问题
*3.林带树种的单一易导致病虫害大发生
纵 观农田防护林建设,发现林带的树种均以速 生杨树为主,树种单一,林带群体结构简单, 自我调节能力差等。简单的农田生物多样性, 使得农田生态系统中缺乏维持种群间动态平 衡的食物链网,病虫害的发生较集中。如果 使用杀虫剂,则造成环境污染,加剧系统内 种群的减少,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农田防护林建设存在的问题
*防护林的营造形成了以林网为主体的生
态系统,不仅可提供生产原料,更重要 的是提供了一系列的相关功能和服务, 改善了农田生态环境,对整个地区的气 候、土壤、农业生产等都具有重大的防 护与调节作用,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高效 能生物工程。
*
*随着人们对资源环境的日益关注,农
田防护林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效益 将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同时,由于 全球气候变化的重大环境问题制约着 区域经济的发展,因而农田防护林的 生态研究应结合现代生态学研究的新 趋势,着力探索农田防护林对农田生 态系统环境的影响以及农田生态系统 中植被和环境的相互作用机理。
*3.社会效益
*4.经济效益
*农田防护林一般在营造后的第3年,就可以发挥
防护的功能。农田防护林对农田作物的增产达5% 左右。农田防护林林带脱落的枯枝落叶,埋入农 田土壤中,在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方面 具有很好的作用,同时可增加农作物产量。农田 防护林建设使得农田收益明显增加,同时防护林 本身的木材收益也相当可观。如果在农田防护林 建设中,使用经济林木,或者经济林木与用材林 木交替配合使用,则经济效益会更加显著。
*农田防护林的建设效益
*1.生态效益
*农田防护林是由林木组成的。林带
树木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通过光合 作用,吸收空气中的CO2,释放O2。 农田防护林还可对农田周围的温度有 调节作用。春秋季具增温作用,夏季 有降温的作用,冬季可升温。农田防 护林因其高大的树体结构所形成的屏 障,具显著的防风功能,尤其对暴风 雨具有很好的防护作用。林带可降低 风速,产生增湿的效应。
隙地带营造丛状林和小片林;
的带状林分。
*第三种是林带的形式,即在农田四周
*农田防护林的发展过
程
我国农田防护林发展的历史大概可分 三个阶段: 首先是农民们自发的营造自由林网。 其目的是防止风沙对农田的危害,保 证粮食收成;其次是获取燃料和日常 木材。它多营造在犯风农田的风口处, 田埂、地块周围。多为不透风的紧密 结构。因为平茬次数频繁,林网多形 成丛生的灌木状,不仅防护距离近, 而且在林带的迎风面常堆积浮沙。久 而久之,将耕地形成凹槽形,既不利 于耕种又降低粮食产量。 第二个阶段是国家或集体有计划的营 造防护林带,是以更全面的改善地区 小气候为目的。各地区在林带之间, 还设置了不同距离的网带构成了面积 不等的农田网络横对主风方向的林带, 一律称为主林带;与主林带垂直的林 带,都称为副林带。 第三个阶段是随着方田化的发展,实 现林网、路网、水同水网密切结合的 三网化。以构成完整的防护林体系。 有些营造林网较早的地区,已经收到 了促进农牧业增产,改善了人民生活 环境的显著效果。
*我国平原农业地区普遍
存在旱、涝、风等自然 灾害,营造农田防护林 是确保这些地区农业高 产稳产的重要措施,平 原地区也是农田防护林 的主要推广应用地区, 各主要地区的自然与防 护林建设的特点如下:
*
* 东北西部、内蒙古东中
部平原地区
* 农田防护林是本区防护
* 西北绿洲灌溉农区 * 本区农田防护林网营造
*1.对农田防护林建设的意识不够
农田防护 林是保护农田的重要屏障,但农户对农田防 护林的作用认识不足,没有将农田防护林作 为一种科学的农林间作模式来看待,而认为 是可有可无的。另外,一些农民错误认为农 田旁边种树,占去了农作物的种植面积,而 没有认识到,农田防护林扩大了复种指数, 提高了农田土地的利用率,更重要的是保障 了农田粮食的稳产、高产,增加农田收入, 同时还可提供大量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