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脊柱外科技术进展 范小春
微创外科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微创外科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第一章:绪论微创外科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外科手术技术,相比于传统的开放手术,微创外科技术具有出血少、痛苦小、恢复快等优点。
它的应用范围涉及许多领域,包括心脏、神经、骨科、妇产科等,已经成为现代外科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文将从微创外科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一些参考信息。
第二章:微创外科技术的现状微创外科技术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上世纪末,当时主要采用的是腹腔镜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手术风险的不断关注,一些新的微创技术也应运而生。
目前,常见的微创外科技术包括腹腔镜技术、胸腔镜技术、内窥镜技术、机器人辅助手术技术等。
这些技术均以“微创”为特点,使得手术创伤更小,患者恢复更快。
腹腔镜技术是最早应用广泛的一种微创外科技术,它通过微小切口将腹部内部可视化,减少创伤、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目前,腹腔镜技术已经应用于胃肠道、肝脏、胰腺、肾脏等多种手术中。
胸腔镜技术主要用于肺部和食管以及胸壁的手术,其优点在于可以减轻开胸手术带来的创伤和疼痛。
内窥镜技术是一种通过身体自然管道进入腔内进行操作的微创手术技术,适用于胆囊、膀胱、鼻窦、喉部、肠道等多种手术。
机器人辅助手术技术则是一种结合了微创手术和机器人技术的新型手术技术,由于机器人手臂的灵活性和精度,使得手术更加安全和准确。
以上这些微创外科技术均已广泛应用,已经成为外科手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章: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医学知识的积累,微创外科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据行业研究机构预计,全球微创手术市场在未来几年内将保持高速增长,预计到2022年时市场规模将达到220亿美元。
这也说明了微创外科技术在未来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未来,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趋势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视觉技术的突破。
随着高清晰度摄像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微型化,手术显微镜的分辨率将得到大幅提升,手术过程将更加清晰和精准。
脊柱微创技术在治疗腰椎病方面的应用进展

脊柱微创技术在治疗腰椎病方面的应用进展摘要:如今,人们的生活健康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对疾病能否得到满意的治疗给予的期望值也相应的升高,能否相应的减少治疗带来的痛苦或者较之以前付出更少的代,也越来越体现在为患者诊治的过程中;脊柱微创技术在治疗腰椎病上面的应用也可以做到侵袭小,创伤小,出血少,对周围组织伤害风险小,术后恢复好等优点,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一步步提高,外科手术必将一步一步走向微创化,文章简略阐述近年来常见的脊柱微创技术在治疗腰椎病上的研究进展情况。
关键词:微创技术腰椎病综述2002年,自微创外科[1]首次被我国权威机构提及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微创外科取得了长远的进步。
而脊柱微创技术是指通过一些特定的手术设备或者医疗器械,对脊柱疾病进行微创治疗的技术和方法。
应用于脊柱外科领域的脊柱微创技术主要有经皮穿刺脊柱外科技术,内窥镜辅助下脊柱技术及两者或者两者以上的联合治疗或其他治疗。
腰痛病可由腰椎或脊柱发生生理性或病理性改变引起患者疼痛等表现,原因包括先天椎管狭窄,椎板过大、骨质增生、椎间盘退变、软组织慢性或急性损伤,患者可出现腰痛及腰部活动范围受限等体征,随着病变范围的不同及病情进展。
1经皮穿刺脊柱外科技术1.1经皮脊柱腰椎穿刺活检术自1934 年首次应用至今,该技术得到了长远发展,2011年,于晓飞等[2]采用 C 型臂或 CT 引导下经皮脊柱穿刺活检 422 例,统计发现,与单纯的临床和影像学检查和开放活检相比,经皮脊柱穿刺活检技术具有安全、有效、微创、准确率高、费用低等特点,且诊断明确后可迅速采取进一步治疗方案, 也容易被患者接受,因此经皮脊柱穿刺活检技术作为一种微创方法, 可以较为准确地衡量病变的病理性质,从而指导腰椎疾病的综合治疗。
1.2经皮腰椎椎弓根固定技术椎弓根螺钉技术是脊柱外科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它是脊柱生物力学研究的产物,现已广泛应用于脊柱外科领域。
近年来,该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完善的发展,2017年,廖小明等[3]通过将70 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 2 组后统计发现:经皮微创脊柱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对胸腰椎骨折的治疗作用显著,可缩短病程,促进康复,值得推广。
对微创外科技术治疗脊柱疾患的一些看法

以较 小 的创 伤达 到较 好 的治 疗 效果 ,一 直是 脊 柱外 科 医师追 求 的 目标 。随着 临床 医学 技术 水平 的
进步和医疗设备的改善 , 微创脊柱外科技术在我 国 得到 广泛 开展 。但 在脊 柱 微创 外科 技术 迅速 发展 过 程 中也 出现 了一些 争议 , 对某 一种 脊柱 疾 患 , 创 如 微 技术 是 否优 于传 统 开放 手 术 , 采用 何 种 类 型微 创 技 术 为 最优 选择 等 。因此 , 些 问题 很 值 得 大 家 共 同 有 探讨。
作者简介 : 池永龙( 9 5 ) 主任 医师, 1 一 , 4 教授 , 士生导 师 博 作 者单位 : 52 浙江 , 3 07 2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骨科医院脊柱外科
变性疾病》 近期随访表明单侧微创经椎 间孔腰椎椎 体间融合 内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对腰椎后部结 构 的损 伤较少 、 术 费 用 减 少 、 发 症 少 、 椎 椎 间 手 并 腰 植骨 融合 率高 , 一 种 有 效 的治 疗 方 法 。腰 椎 翻 修 是 术 往往 需 要从 残 留骨 性 结 构 中确 认解 剖关 系 , 通 并 过切 除残 留骨 结 构发 现 重 要 解 剖 标 志 , 期 刊 出 的 本 《 微创经椎 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翻修治疗腰椎退变 性疾病》 明微创融合技术翻修治疗腰椎退变性疾 表 病是一种安全有效 的技术 , 但也要认识到微创腰椎 融合术 手 术通 道 固定 有 限 ,往 往暴 露不 充 分 ,增加 了椎管 减压 和椎 间植 骨 融 合 的 难度 和损 伤 风 险 , 并 使 得在 置 入椎 弓根 螺钉 及放 置椎 间融 合器 时有 一定 的 困难 , 因而 比开 放 手术 更 容 易 出现 内 固定 物放 置 不 当… 、 间准备 不 好 或植 骨 不 够 而 导 致 假关 节 形 椎 成 。和传统手术相 比, J 微创腰椎椎间融合术仍 费 时 、 力 、 术要 求 和 操 作 难 度 较 高 , 特 殊设 备 和 费 技 需 工具 , 术中医患所受辐射量较大 引。掌握微创新技 术有一个陡峭的学 习曲线且时间较长 , 要熟悉脊 需 柱 周 围 的三维解 剖 结构 。
微创技术在脊柱外科的应用-1852-2020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2020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1852-微创技术在脊柱外科的应用备注:红色选项或后方标记“[正确答案]”为正确选项(一)脊柱内镜技术的应用1、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技术的诊断用注射药物为()A、1%利多卡因1mlB、1%利多卡因2ml[正确答案]C、1%利多卡因3mlD、得宝松1mlE、得宝松2ml2、椎间孔镜微创技术取俯卧位的优点不包括()A、平稳B、脊椎不易扭曲C、利于穿刺D、适合长时间手术[正确答案]E、适合于双侧突出3、椎间孔镜微创技术的术前定位为L5-S1避开髂骨,旁开()A、8~10cmB、10~12cmC、12~14cm[正确答案]D、8~12cmE、10~14cm4、椎间孔镜微创技术的术前定位为L4-L5后中线旁开()A、8~10cmB、10~12cm[正确答案]C、12~14cmD、8~12cmE、10~14cm5、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技术的注意事项为()A、待穿刺针到达正确位置后,患者可能有放电样感觉B、注药前一定要回抽,看有无脑脊液流出C、一边缓慢注入药液一边询问病人情况,直至注射完治疗计量D、常规准备抢救包及药品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6、以下关于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技术有误的是()A、一种在影像学透视下选择性地对病变神经根进行阻滞的方法B、一种经皮、无需或少量镇静的门诊微创手术C、一日手术,当天入院,当天出院D、局部麻醉,手术当天可进食水E、仅用于诊断[正确答案]7、TESSYS技术的特点为()A、盘内B、适应证窄C、极难处理髂嵴较高和椎间孔狭窄的椎间盘突出D、脱出型和游离型腰椎间盘组织,中央椎管和侧隐窝狭窄等均可有效处理[正确答案]E、技术简单,适合初学医师8、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技术的优势为()A、阻滞的目标性强,准确性高B、有助于确诊病变的脊神经根C、可操作性强:单人即可完成D、安全性高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9、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技术的适应证不包括()A、病人有单或多节段脊神经引起的疼痛,但影像学未能确诊的B、孕妇[正确答案]C、术前病人脊柱多节段病变,明确手术节段D、神经受压不重,对症治疗E、术后病人有反复多发性混合性疼痛10、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技术的治疗用注射药物为()A、1%利多卡因1mlB、1%利多卡因2mlC、1%利多卡因3mlD、得宝松1ml[正确答案]E、得宝松2ml(二)脊柱内镜术后康复及并发症处理1、为防止术后复发,髓核摘除术后应采取腰硬围保护()A、1周B、2周C、3周[正确答案]D、1个月E、3个月2、椎间孔镜术后椎间隙感染的表现不包括()A、持续性不规则发热,37.5-38摄氏度B、腰部剧烈疼痛:白天轻,夜间重,常因床铺震动或翻身活动,甚至咳嗽而诱发、加重C、少数患者以肛门、睾丸抽痛及剧烈腹痛为主诉D、术后下肢感觉迟钝或者痛觉过敏,肌力下降,反射减弱[正确答案]E、实验室化验指标:白细胞、CRP、血沉上升3、椎间孔镜并发症中最多见的是()A、硬脊膜撕裂B、神经损伤C、椎间隙感染D、腹膜后血肿E、感觉异常[正确答案]4、为防止术后复发,髓核摘除术后()内禁止重体力劳动A、1个月B、2个月C、3个月[正确答案]D、4个月E、6个月5、关于椎间孔镜术后反跳痛有误的是()A、发病率40%B、多是由于神经水肿、神经根炎症、血、水吸收对神经刺激引起C、预防措施:减小对神经根的骚扰D、预防措施:术毕神经根周围注射德宝松E、治疗措施:主动下肢训练[正确答案]6、椎间孔镜术后即可进行的功能锻炼活动为()A、踝关节背伸跖屈活动[正确答案]B、渐进性直腿抬高训练C、仰卧蹬车巡练D、“小燕飞”E、前探后伸7、椎间孔镜术后突出物残留的主要表现为()A、术后腰腿痛症状缓解不明显或症状明显加重[正确答案]B、术中腰部剧烈疼痛、头痛、颈项疼C、术中或术后下肢感觉迟钝或者痛觉过敏,肌力下降,反射减弱D、持续性不规则发热E、术后3-5天,疼痛再次出现,甚至更剧烈8、椎间隙感染的危险因素为()A、全身免疫系统疾病,免疫力低下B、长期卧床C、糖尿病患者D、合并其他感染(上呼吸感染、泌尿系感染等)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9、椎间孔镜术后1-2周内可进行的功能锻炼活动为()A、“小燕飞”B、仰卧蹬车巡练[正确答案]C、前探后伸D、抱膝贴胸E、剪刀腿10、椎间孔镜术后1-4周内可进行的功能锻炼活动不包括()A、踝关节背伸跖屈活动B、渐进性直腿抬高训练C、抱膝贴胸D、慢跑,游泳[正确答案]E、剪刀腿(三)微创经皮椎体成形术临床应用1、脊柱过度后弯称为脊柱后凸,也称为驼背,多发生于()A、颈段脊柱B、胸段脊柱[正确答案]C、腰段脊柱D、骶椎E、腰、骶段2、老年人骨质退行性变时,常出现()A、脊柱前凸B、脊柱后凸[正确答案]C、脊柱侧凸D、杵状指E、匙状指3、PVP的适应证不包括()A、疼痛性椎体转移瘤不伴后壁皮质缺损者B、亚急性期(<3个月)的疼痛性椎体压缩骨折(VCF)保守治疗无效者?C、亚急性期的疼痛性VCF后凸畸形进展明显,Cobb角≥20°者D、骨折累及椎体后壁、骨折片压迫椎管内结构者[正确答案]E、慢性(>3个月)疼痛性VCF伴骨折不愈合者4、PVP术前明确诊断责任椎,寻找痛源,判断疗效的关键是()A、X线B、CTC、PET-CTD、MRI[正确答案]E、超声成像5、脊柱颈椎段活动受限常见原因应除外()A、颈部肌纤维炎及颈肌韧带劳损B、颈椎增生性关节炎C、结核或肿瘤浸润使颈椎骨质破坏D、颈椎外伤、骨折或关节脱位E、椎间盘脱出[正确答案]6、PVP的禁忌证为()A、椎体高度受压超过75%者B、凝血机制障碍者C、临终期患者D、严重心肺疾患者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7、脊柱骨折病人在搬运过程中,最正确的体位是()A、侧卧位B、仰卧屈曲位C、仰卧过伸位[正确答案]D、俯卧过伸位E、半坐卧位8、PVP手术穿刺的位置为椎弓根右侧()位置A、1点钟B、2点钟[正确答案]C、3点钟D、4点钟9、PVP手术通常骨水泥用量为()A、2~5mlB、3~8mlC、4~6ml[正确答案]D、5~10mlE、6~12ml10、PVP手术穿刺的位置为椎弓根左侧()位置A、7点钟B、8点钟C、9点钟D、10点钟[正确答案]E、11点钟(四)腰椎间盘突出症台阶化微创治疗1、关于椎间盘突出及其治疗,叙述有误的是()A、不是所有病人都有疼痛B、外层间盘变形后可能会突入椎管C、会导致坐骨神经痛D、通常先进行保守治疗E、有马尾综合征的病人应进行保守治疗[正确答案]2、50岁以上的人群中约()有腰椎间盘突出A、10%B、30%C、50%D、60%E、90%[正确答案]3、视诊中,腰椎前屈的正常活动度为()A、30°C、60°D、80°[正确答案]E、90°4、椎间盘的退变不包括()A、间盘高度和体积的丢失B、压缩负荷的传导由髓核转向边缘C、小关节软骨磨损,造成骑跨D、运动节段活动过小[正确答案]E、骨赘形成以期获得运动阶段的稳定5、以下关于椎板切除及动态固定叙述有误的是()A、单纯切除椎间盘后可以解除神经压迫、治疗疼痛B、单纯切除椎间盘后降低了活动性,增加了刚度[正确答案]C、椎间盘切除术仅仅治疗了椎间盘退变的结果D、椎板切除动态固定术的目标是治疗椎间盘退变的原因:不稳定E、脊柱后方要素是保护椎间盘、限制屈曲度6、通过椎体和间盘可承受()轴向应力A、20%B、40%C、50%D、60%E、80%[正确答案]7、关于椎间盘突出和椎间盘膨出,叙述有误的是()A、椎间盘膨出又称为椎间盘破裂[正确答案]B、椎间盘突出L3-4,L4-5,L5-S1好发C、创伤会引起椎间盘突出急性发作D、椎间盘膨出不是诊断,仅仅是一种影像学描述E、椎间盘突出症属于诊断,关键在于“症”8、以下关于Valsava试验的叙述有误的是()A、座位,过度吸气B、病人作排便动作时呼气[正确答案]C、增加腹压D、鞘内压力升高E、阳性:腰疼或者腿疼加重9、以下关于脊柱退行性疾病的叙述有误的是()A、随着年龄的增长丢失了正常的组织结构和功能B、通常是渐进性的变化,创伤会加速进展C、退行性改变都有临床表现[正确答案]D、当这种改变引发症状时(多是疼痛),我们称为骨性关节炎E、小关节增生是脊柱的一种退行性改变10、椎间盘突出的4步不包括()A、髓核硬化[正确答案]B、髓核突出C、间盘突出D、髓核脱出E、髓核游离。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治疗技术进展

位要求精确度高,不可避免的增加了术者和患者x线暴露的 次数和时间119.201。术前应认真阅读x片、CT及MRJ。充分了 解手术节段椎间孔的形状和大小.以及髂嵴与椎间隙的关系, 根据腰椎正侧位x片和CT或/VlPd进行相关角度和距离测 量,设计精确的穿刺路径,是提高疗效和减少x线暴露时间 的关键。椎间孔的形状和大小对入路有明显的限制,内镜下 对椎间孔内的突出物很容易处理.通过调整工作套管的开口 方向,基于操纵杆的原理只要操作得当,椎间孔外侧的椎间盘 突出组织可以被彻底消融或切除。由于手术视野有限,初学 者难以准确定位和熟练操作,对该类型椎间盘突出的病例采 用经皮内窥镜椎间孔入路治疗应慎重。由于髂骨的阻挡。给
discectomy: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oom’’
padsonD】.Int Orthop,2000;24:167
万方数据
第2期王专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治疗技术进展
211
4.
车坚,张鹏,褒东堂.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治疗 合并腰椎管狭窄的腰椎间盘突出症Ⅱ】.临床骨科杂志, 2002;5(1):36
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首先于2000年7月在美国用于临 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先进的治疗椎间盘突出的微 创技术,国内李展振fllJ等少数学者报道了此技术。它是利用冷 融切的低温(约40℃)气化技术,去除部分髓核组织而完成椎 间盘内髓核组织重塑,并利用加温(约706C)技术使髓核内的 胶原纤维气化、收缩和固化。使椎问盘总体积缩小.从而使椎 间盘内压降低,以达到治疗的目的。其特点是可移除大量病 变组织而不引起周围正常组织的不可逆损伤。该手术具有操 作简单、安全、创伤小等优点,缺点是需要较高昂的设备投 入。适用于伴有腰痛或下肢疼痛的轻中度椎间盘突出且动态 椎管造影显示后方的弹性结构完好的患者。纤维环还未破时 减压效果最佳,如果纤维环和后纵韧带都已破裂则手术基本 无效。对于椎间盘脱出、髓核游离、侧隐窝狭窄、椎间隙狭窄 等则为禁忌症。
胸腰椎骨折的微创手术进展

胸腰椎骨折的微创手术进展胸腰椎骨折微创手术是当代脊柱外科的必然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微创理念的影响力也将越来越大。
然而在不断发展的同时,随之而来的问题也要求进行思考和探讨。
本文将对胸腰椎骨折微创手术的进展及思考简单作一综述,旨在为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提供依据。
[Abstract] The minimally invasive thoracolumbar fracture surgery is an inevitable trend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pine surger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society, the influence of minimally invasive concept is now increasingly great. Although it has gotten great progress, a number of problems remain to be solved. This article has a simple overview about the thought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inimally invasive thoracolumbar fracture surgery in order to provide basis forthoracolumbar fracture surgery.[Key words] Thoracic vertebrae; Lumbar vertebrae; Spinal fracture; Minimally invasive spine surgery现代外科的重要发展趋势是手术的智能化、微创化、有限化以及替代化。
1937年,微创脊柱外科理念首次被提出,1963年Smith在治疗坐骨神经痛患者时采取了向椎间盘注射胶原酶的治疗方案,首次将该理念转化为了现实。
微创骨科新技术新进展

微创骨科新技术新进展作者:娄朝晖来源:《家庭医学》2018年第04期传统的骨科手术都属于开放性手术,切口大,过程复杂,术后康复时间也比较长。
本世纪以来,随着CT导向手术室、3D打印等精准治疗技术的应用,骨科手术也开始走向微创化。
微创骨科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少,术后功能恢复好,直接造福广大患者。
1.微创治疗脊柱侧弯:过去脊柱侧弯手术切口很长,几乎贯穿患者的胸背及腰背部,手术操作复杂,出血量大。
如今微创治疗脊柱侧弯治疗技术已经成熟,一般通过2~3个小切口就可以完成,病人痛苦很小。
目前大多数重度脊柱侧弯都可以通过微创矫形,需要开长切口治疗的脊柱侧弯患者仅占很少数。
术后患者身高可以增加8-10厘米,效果良好。
2.微创治疗骨肿瘤:我院2012年建立了国内第一个CT手术室,可以在局麻、全麻下开展手术。
术中采用CT薄层扫描,3D重建技术,可以精确到1-2毫米,极大地提高了手术安全性、精确性,使治疗效果更好。
过去距骨骨囊肿需要比较长的大切口,而且很难找到病灶,导致距骨坏死的病例时有发生。
现在在CT精准导航下,切口不到1厘米,应用特制工具可以完成骨肿瘤“刮出植骨修复重建”,效果很好。
此外,微创治疗应用脊柱、骨盆等深部的骨肿瘤治疗,也都取得了满意疗效。
微创还可以用于骨肿瘤术前的病理活检。
3.微创治疗骨结核:骨结核包括脊柱结核,早期并发严重的疼痛,局部脓肿;晚期脓肿侵蚀骨头,引起严重的骨质破坏,导致骨折和严重畸形。
如今在CT精确引导下可以实现微创病灶清除结核病灶、植骨等;对晚期严重脊柱后凸畸形患者可以先采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然后微创截骨治疗,效果较好。
4.微创治疗四肢及脊柱骨折:目前一般四肢骨折和都骨盆骨折可以在手术室X线透视下复位,经皮微创完成固定,切口小,恢复快。
脊柱骨折可以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
伤口小,恢复快,效果满意。
5.微创治疗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的常见病。
欧美的大样本临床统计表明,至少90%的人一生中至少有一次腰腿痛。
浅析微创外科技术在骨科的有效应用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年第16卷第81期3770 引言现今,微创外科技术业已经历了比较长的发展历史,在20世纪60年代问世的关节镜被人们认为是骨科领域最早的微创术式。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医学模式向着生物心理学——社会模式的转变以及外科整体医疗模式的观念转变,推动了微创外科的持续发展。
在1985年,英国外科医生Wickham 和Payne 两人首次提出微创外科的概念。
1987年,当时由法国外科医师Phillip Mouret 完成了世界上首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
继而在1901年,俄罗斯彼得堡的妇科医师Ott,先是在患者的腹前部作了一个小切口,接着利用头镜对腹腔进行检查,之后人们将这种操作技术称为腹腔镜检查。
微创包含了外科的理念和技术,在临床实践中很多以微创理念为指导,微创技术为支持。
作为一种临床理念,微创一直是外科所追求的境界,但对微创的认识不应只局限在手术上。
特别需要提起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外科手术都适用微创手术。
例如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关节肿瘤会有可能出现关节内种植的恶性后果。
Joyce 等人曾报告位于胫骨近端的和股骨远端的原发性骨肿瘤11例和骨囊肿1例,经过关节镜活检发现,有4例出现了膝关节内种植,使关节外的病变扩展为关节内的病变。
不可否认传统的外科手术已经取得了非常巨大的成就,但同时人们也开始看到外科手术是负面性,它在去除病灶的,也可能会因为手术创伤而给患者带来其它的伤病。
近年来,伴随着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特别是内镜、腔镜和介入技术的问世及飞速发展,医生临床经验的成熟和配套器械的完善,使以人为本的微创外科发展很快,在骨科领域中应用也日益广泛。
1 关节镜介导的微创技术关节镜手术在20世纪骨科技术中地位很重要,60年代以来,这一技术应用于临床后,极大提高了骨科领域中关节疾病的确认率,特别是针对许多常规手术难以完成的手术。
随着关节镜技术提高,镜下手术器具的改善和操作技术的不断成熟,其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口入路显微外科技术
颈后路显微手术
胸椎显微外科技术
胸腰椎连接部前路显微外科技术
腰椎前路椎间融合显微外科技术
腰椎间盘突出显微外科技术
经皮脊柱 内固定微创技术
经皮齿突螺钉内固定术
经皮颈椎侧块螺钉内固定术
经皮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微创化 无创化 理想必定实现
MED下C1、2微创手术
内镜下颈胸段微创手术
MED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
内镜下颈后路微创手术
显微内镜下腰椎间盘微创手术
MED下腰椎融合微创技术
胸、腹腔镜 脊柱外科技术
胸腔镜下脊柱畸形矫正内固定技术
小切口胸腔镜下畸形矫正术
胸腔镜下结核病灶清除术
小切口胸腔镜下结核病灶清除术
胸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
小切口胸腔镜下椎间盘摘除术
胸腔镜下骨折内固定术
小切口胸腔镜下脊柱骨折内固定术
腹腔镜腰椎前路椎间融合技术
腹腔镜腰椎结核前路手术技术
腹腔镜腰椎骨折手术技术
介入治疗 微创外科技术
腰椎间髓核化学溶解术
经皮激光椎间盘汽化减压术
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
椎间盘内电热疗法
椎体成形与后凸成形术
外科技术的进展
微创脊柱外科技术
• 更小的切口 • 更佳的内环境稳定 • 更轻的全身和局部反应 • 更快的组织愈合 • 更短的功能恢复时间 • 更好的心理效应
中华外科杂志 中华骨科杂志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 Caspar • Yasargil • Williams
1997 1997 1998
经皮胸腰椎骨折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经皮腰椎板关节突关节螺钉内固定术
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术
显微内窥镜 脊柱外科技术
• 1931年 Burman 脊髓内镜 • 1938年Pool 硬管大口径脊髓内镜 • 1993年Mathews 柔软可调脊柱内镜 • 1997年Foley MED系统 • 1999年Horgan 内镜下治疗齿突骨折 • 2003年吕国华 内镜下颈动脉三角 • 2004年池永龙 经皮内镜减压固定C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