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像疗法在中老年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中的应用现状

合集下载

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后Ⅰ型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患者上肢疼痛和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效果

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后Ⅰ型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患者上肢疼痛和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效果

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后Ⅰ型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患者上肢疼痛和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效果*文翠凤1**王晓文1华艳2陈英伦2白玉龙2***(1. 上海市第三康复医院五病区上海 200436;2.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上海 200040)摘要目的:比较镜像疗法联合常规康复训练与单纯常规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Ⅰ型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 CRPS)患者上肢疼痛和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效果。

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Ⅰ型CRPS患者随机分为镜像疗法组(32例,给予镜像疗法联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和对照组(28例,仅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

在治疗前和治疗3、6周后,分别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

结果:镜像疗法组患者在治疗3和6周后的视觉模拟量表评分、水肿容积差值、上肢Brunnstrom分期、上肢动作研究量表评分和改良的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治疗6周后的改善程度较治疗3周后明显更大。

治疗6周后,镜像疗法组患者的视觉模拟量表评分、水肿容积差值和上肢Brunnstrom分期的改善程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结论:镜像疗法能明显改善脑卒后Ⅰ型CRPS患者的上肢疼痛程度和运动功能。

关键词Ⅰ型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 镜像疗法 脑卒中中图分类号:R743.3; R49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6-1533(2020)11-0053-05Effects of mirror therapy on upper limb pain and motor dys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 type I after stroke*WEN Cuifeng1**, WANG Xiaowen1, HUA Yan2, CHEN Yinglun2, BAI Yulong2***(1. the Fifth Ward, the Third Rehabilitation Hospital of Shanghai, Shanghai 200436, China;2.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Hua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4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s of mirror therapy (MT) combined with conventional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and conventional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on upper limb pain and motor dys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 (CRPS) type I after stroke. Methods: Sixty patients with CRPS type I after strok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MT group (32 cases, treated with MT combined with conventional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and a control group (28 cases, treated only with conventional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Their conditions were evaluated before treatment and 3 and 6 weeks after treatment.Results: The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volumes of edema scale, Brunnstrom scale of upper extremity, Action Research Arm Test and modified Barthel index at 3 and 6 weeks after treatment in MT group were improved compared with baselines, and the assessments at 6 weeks after treatment were better than those at 3 week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scores of V AS, volumes of edema scale, and Brunnstrom scale of upper extremity at 6 weeks after treatment.Conclusion: M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upper limb pain and motor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CRPS type I after stroke.KEy WORDS 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 type I; mirror therapy; stroke脑卒中后Ⅰ型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 CRPS)是一种慢性局部神经病*基金项目:上海市静安区医学科研项目(2017QT04)**作者简介:文翠凤,主治医师。

运动想象疗法之镜像疗法

运动想象疗法之镜像疗法

6/13/2015 6/13/2015
20
如何判断想想过程是有效的
• 运动想象和运动实际执行时心率和呼吸频率都是增加的, 且正常情况下运动完成时间也十分接近。因此,在临床实 践中还可通过两种途径初步判断运动想象疗法是否适用: ①自主调节的改变情况。治疗师可以根据患者想象治疗时 心率或呼吸频率的增加程度进行简单评估:②心理测时法。 通过想象动作和实际身体动作完成时间的差值评估,但此 法存在较多局限和争议。
6/13/2015 6/13/2015
9
• 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往往是康复治疗的重 点,患者常表现为上肢屈曲、内收内旋畸形,这与 上肢屈肌张力增高和伸肌功能强弱有关,偏瘫中有 部分患者即使患侧上肢潜在的功能完全丧失,治疗 师也应在训练健侧手代偿能力的基础上,训练躯干 及上肢的双侧活动。其目的是让患者在初期建立患 肢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的意识,无论何时都要将患 肢放在自己的前面,而不是忽略在身边,不予顾及。 防止运动模式异常和患肢损伤。针对有潜在功能的 训练,应重点考虑丰富多彩的运动模式与多种选择 性活动的组合。
6/13/2015 6/13/2015
19
影响因素
精确性 及时性 顶叶具有产生和保留运动模式的功能,顶叶损伤的患者 实施运动想象疗法的精确性会受到影响;干扰初级运动皮 质(the primary motor cortex)的功能会延长运动想象的 反应时间;顶叶或额叶损害也会影响运动想象的精确性和 及时性。脑卒中后患者仍具备一定的运动想象能力,但精 确性和及时性都受到了影响,即混乱运动想象(chaotic motor imagery),表现为不能够进行精确的运动想象。或 者可以进行精确的运动想象而不能在时间上配合。
52
6/13/2015 6/13/2015

活动分析法结合镜像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

活动分析法结合镜像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
河 北 省 唐 山市 科技 计 划 项 目( 编号 : 1 2 1 4 0 2 0 9 A一 9 ) △通 信作 者
用I 、 s 、 A、 D评估每项活动的各个动作成分 。I : 独立完
成; S : 仅需监护便 能完成 ; A: 需要 1 人 帮助 才能完成 ; D: 需要 2人帮助才能完成或患者不能参与活动 。当一 项活动 的各个动作 成分都运 用 I 、 s 、 A、 D评估 后 , 再 根 据它们的组合得出这个 活动 的评 分 : 4分 : 所 有动作成 分均被评为 I 。3分 : 1 或 2个 动作成 分被评 为 A或 s
有 日常生活活动障碍 。排 除标 准 : ( 1 ) 活 动性肝病 、 肝 功能不 全 ; ( 2 ) 充 血 性心 力衰 竭 ; ( 3 ) 恶性 肿瘤 患 者 ; ( 4 ) 呼吸功能衰竭 ; ( 5 ) 四肢瘫痪 者 ; ( 6 ) 有认知 障碍 或 既往有痴呆病史 。严格按 照纳入标准和排 除标 准选 择
或D , 其余均为 I 。2分 : 其 他组合 ( 低 于 3分并 高于 1
壅 堕 堂
! 旦篁 ! 鲞 笙 塑

! ! ! ! ! ! ! : :
3 讨 论
: ! : : ! :
影响术
崔颖 , 孙 玉倩 ,汪凤 兰 ,洪 波 ,陈志全 ,李卫 ,尚秀娟
河 北 联 合 大 学 护 理 与康 复 学 院康 复 基 础 教 研 室 ( 河北 唐 山 0 6 3 0 0 0 )
【 摘要 】 目的 探 讨活动分析法结合镜像 治疗在脑卒 中患者康复 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3 0 0例脑 卒 中后

3 2 7 4・
广东医学
2 0 1 3年 1 1月 第 3 4卷第 2 1 期

镜像神经元系统在脑卒中后运动功能康复中的作用

镜像神经元系统在脑卒中后运动功能康复中的作用

镜像神经元系统在脑卒中后运动功能康复中的作用
吴勇;李小刚
【期刊名称】《医学综述》
【年(卷),期】2010(016)001
【摘要】镜像神经元是近来国外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热点.通过一系列最新的技术检测,确立了人体内存在镜像神经元系统的观点.镜像神经元系统在语言进化、动作识别与理解、行为模仿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运用该系统能够帮助脑卒中患者进行动作理解、新的复杂动作模仿以及动作内省,治疗其运动功能缺损.
【总页数】2页(P96-97)
【作者】吴勇;李小刚
【作者单位】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四川,泸州,646000;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四川,泸州,646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93
【相关文献】
1.基于镜像神经元的动作观察疗法在运动功能康复中的应用 [J], 庄卫生;钱宝延;曹留拴;邹丽丽
2.镜像神经元系统的基本理论及其在运动功能康复中的意义 [J], 崔尧;丛芳;刘霖
3.卒中后运动功能康复的脑可塑性理论的研究进展 [J], 郭娑;张艳明;申钰涵
4.镜像神经元疗法在运动功能康复中的应用 [J], 庄卫生;钱宝延;曹留栓;蔡西国;杨阳
5.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在脑卒中后运动功能康复中的应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J], 成天琼;陈学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镜像视觉反馈疗法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观察

镜像视觉反馈疗法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观察

镜像视觉反馈疗法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观察【摘要】目的:分析脑卒中偏瘫手功能障碍患者接受镜像视觉反馈疗法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的效果。

方法:从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手功能障碍患者内选择48例,根据训练形式分分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4例。

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实验组接受镜像视觉反馈疗法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对比护理效果。

结果:结果显示,通过对比发现实验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实验组手功能总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手功能障碍患者实施镜像视觉反馈疗法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的效果较好,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镜像视觉反馈疗法;任务导向性训练;手功能障碍;康复护理人体上肢承担着多种精细的工作,在人们日常生活内存在十分重要的作用[1]。

当患者脑卒中发病后,患者的手功能恢复缓慢,不仅对患者的生理产生影响,还影响正常的生活,加大家庭负担[2]。

因此,本文针对脑卒中偏瘫手功能障碍患者接受镜像视觉反馈疗法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的效果展开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手功能障碍患者内选择48例,根据训练形式分分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4例。

实验组年龄在20-65周岁,平均为(43.91±1.23)周岁,男12,女12。

对照组年龄在20-65周岁,平均为(43.92±1.21)周岁,男13,女11。

对两组年龄、性别等资料分析后,P>0.05,具有可比性。

本次实验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

纳入标准:(1)知情同意,且积极参与。

(2)因脑卒中偏瘫所致手功能障碍。

排除标准:(1)存在血液疾病。

(2)存在传染病变。

1.2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实验组接受镜像视觉反馈疗法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训练时,患者需位于安静的环境内,将双手放入简易“镜箱”内,目光注视自己的双手影响,观察同时活动双手,根据影像反馈,让患者的大脑认为自己在控制双手,以此欺骗大脑。

《2024年镜像疗法与虚拟现实技术对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范文

《2024年镜像疗法与虚拟现实技术对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范文

《镜像疗法与虚拟现实技术对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篇一一、引言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常常会出现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尤其是平衡功能的丧失,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严重影响。

传统的康复治疗方法在帮助患者恢复平衡功能方面有一定的效果,但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镜像疗法与虚拟现实技术逐渐被应用于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中。

本文旨在探讨这两种技术对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

二、镜像疗法1. 定义与原理镜像疗法是一种基于神经可塑性的康复治疗方法。

它通过刺激患侧肢体,使其在视觉、触觉和运动等方面与健侧肢体产生联系,从而促进患侧肢体的运动功能恢复。

2. 实施方法在实施镜像疗法时,治疗师首先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需求。

然后,通过特定的训练任务,如镜像手部运动、镜像腿部运动等,帮助患者建立患侧与健侧之间的联系。

此外,治疗师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训练难度和频率,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3. 对平衡功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镜像疗法可以有效改善卒中患者的平衡功能。

通过促进患侧肢体的运动功能恢复,降低身体的重心偏移,提高患者在站立和行走时的稳定性。

同时,镜像疗法还可以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康复治疗。

三、虚拟现实技术1. 定义与原理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模拟的三维虚拟环境。

通过头戴式显示器、手柄等设备,患者可以身临其境地参与各种虚拟场景中的活动。

在康复治疗中,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模拟各种日常活动场景,帮助患者进行平衡、协调、反应等方面的训练。

2. 实施方法在应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康复治疗时,治疗师会先为患者设置一个适合其身体状况和需求的治疗方案。

然后,通过头戴式显示器等设备,将患者引入到一个三维虚拟环境中。

在虚拟环境中,患者需要完成一系列任务,如行走、拾取物品等。

通过不断练习和挑战,患者的平衡功能会得到提高。

3. 对平衡功能的影响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为患者提供一个高度仿真的训练环境,使患者在模拟的日常生活中进行康复训练。

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病人上肢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病人上肢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病人上肢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张敏杰;金星;柯明慧;戴蓉【期刊名称】《实用老年医学》【年(卷),期】2019(033)001【总页数】4页(P70-73)【作者】张敏杰;金星;柯明慧;戴蓉【作者单位】225001江苏省扬州市,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康复科;225001江苏省扬州市,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康复科;225001江苏省扬州市,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康复科;225001江苏省扬州市,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康复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近年来,每年新增脑卒中病人200万例[1]。

而脑卒中的高致残率使得病人生活依赖程度高,生活质量显著下降。

其中上肢及手功能的丢失成为生活独立性差的元凶。

随着镜像疗法在脑卒中上肢康复领域应用地不断深入与镜像工具的不断创新,其治疗效果受到广泛好评,成为脑卒中后上肢功能恢复的新曙光。

1 镜像治疗的作用机制1.1 神经生理机制 20世纪90年代意大利著名神经科学教授Rizzolatti的研究团队采用单细胞记录技术,在恒河猴大脑皮层额叶第5区与顶下小叶(inferior parietal lobule, IPL)相继发现镜像神经元[2]。

在随后的成像技术中功能性磁共振(FMRI)及脑电图等客观指标中也同样发现人类大脑中的镜像神经元踪迹。

目前多数观点是:镜像神经元系统(mirror neuron system, MNS)主要位于人脑前运动皮质(premotor cortex, PM)、额下回(inferior frontal gyrus, IFG)、IPL,而这也正是动作执行和观察的核心区域位置,在一项集合了125 个人类FMRI研究的Meta分析也肯定了这个结论[3]。

庄卫生等[4]将FMRI作为镜像神经元激活程度的检测,使得试验中镜像神经元激活情况可视化。

在他的试验中,FMRI检查一般采取block-sign方案,并选择与躯体运动相关的脑区如初级运动区(MI)、运动前区(PMC)、补充运动区(SMA)。

《2024年镜像疗法结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重建的临床观察》范文

《2024年镜像疗法结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重建的临床观察》范文

《镜像疗法结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重建的临床观察》篇一一、引言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常常导致患者偏瘫,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上肢功能的重建是偏瘫康复治疗的重要环节。

近年来,随着康复医学的不断发展,多种康复治疗方法逐渐被引入到偏瘫康复中。

其中,镜像疗法和肌电生物反馈疗法作为新兴的康复治疗手段,已被证实对于促进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重建具有显著效果。

本文旨在通过临床观察,探讨镜像疗法结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在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重建中的应用及效果。

二、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符合条件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采用镜像疗法结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另一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

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上肢功能评分、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指标,评估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

三、镜像疗法与肌电生物反馈疗法1. 镜像疗法:通过视觉反馈,让患者观察健侧上肢的运动,从而促进患侧上肢的运动功能恢复。

该方法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运动感知和运动协调能力。

2.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通过肌电信号的检测和反馈,使患者能够感知自己肌肉的状态,从而学会自主控制肌肉运动。

该方法有助于增强患者的肌肉力量和运动协调性。

四、实验过程与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接受常规康复治疗的同时,进行镜像疗法和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的综合治疗。

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康复治疗。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上肢功能评分、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指标。

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在上肢功能评分、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

这表明镜像疗法结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在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重建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五、讨论本研究结果表明,镜像疗法结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在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重建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这可能与两种治疗方法的作用机制有关。

镜像疗法通过视觉反馈,提高了患者的运动感知和运动协调能力,从而促进了患侧上肢的运动功能恢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枢定位及干预效 果 ,而被应用 于上肢特别是手部 的精细 功 能恢 复。下肢 MT 因在装置及操作上 的不便捷为其开展 带来一定难 度 ,临床开展相对较少 。现有研 究也 指出 ,MT 对 于肢体关节 活动度 ,运动 速度 、准确度 ,肌 肉活性及力 量等提高都有 较好 疗效 ;但 对于痉挛 、张力 的缓解 ,以及 肢体功能评分的提高没有明显改善 。患者接受 MT主要针 对一侧或部分 肢体 ,未能形 成整体功能性学 习 ,或许是导
Ca nc e r P r e y ,2 0 1 4 ,1 5( 1 5 ) :6 2 7 5 — 6 2 8 1 .
Gr o u p【 J 】 .J C l i nOn c o l ,1 9 9 9 ,1 7( 4 ) :1 2 4 4.
【 5 】 陈明月 ,谢彦晖. 老年淋 巴瘤 的研究进展 [ J ] .老年医学与 保健 ,2 0 1 3 ,1 9( 1 ) :5 7 - 5 9 .
[ 6 】 We n J Y, L i M, L i X, e t a / . E f i f c a c y a n d t o l e r a n c  ̄o f
( 收稿 日期 :2 0 1 5 — 0 2 — 0 4 ) ( 本文编辑 :朱音 )

综 三 述 ●
1 运 动 功 能 障碍
MT疗效研究研究效力较 低 , 尚不 能否 定 MT早期应用对于
促进功能恢 复的效果 。 MT 通 过视觉反馈 达到激活特定脑 区 ,促进运动再 习 得 。通过健侧肢体 的正确影像输 入刺 激大脑 ,具有 较好 的
运动 功能障碍是脑 卒 中患者最 常见 的功能 障碍 ,约有 5 5 %~7 5 %的患者遗 留肢体 功能障碍 ,其 中 3 5 %脑卒 中患
老年 医学与 保健 2 0 1 5 年第 2 1 卷第 3 期G e r i a t r He a l t h C a r e , 2 0 1 5 , V o 1 . 2 1 . No . 3
表 1 患者 的疗效 和主要 不 良反应
t e r n a t i o na l wo r k s h o p t O s t a n d a r d i z e r e s po n s e c r  ̄ e ia f f o r n on — Ho d g k i n’S l y mp h o ma s . NCI S p o n s o r e d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Wo r k i n g
致功能评分没有明显提高的原 因之一 。
2 感 觉 功 能 障碍
者存 在下 肢运 动功 能障 碍 ,2 5 %需 要借 助辅具 才能 步行 ;
6 5 %患者 上肢 运动功能遗留障碍 。MT在上肢及下肢应用 略有不 同 ,且在上肢 应用 中更为广泛 、具体 。 1 . 1 上肢 上肢功能精细复杂 ,脑卒 中后 仍有一半 以上患 者遗留上肢 运动功能障碍 ,特别是手功能障碍 。MT针对
( mi r r o r v i s u a l f e e d b a c k ,MV F)兴 起 于 2 0年 前 ,由 R a ma —
c h a n d r a n等 。 提 出并应用在疼痛抑制和脑卒 中所致 的偏瘫
障碍 的 中医康复临床规范和评价研究 ( 2 0 1 3 B A I 1 0 B O 3) 作者 单位 :2 0 0 0 4 0 上海 ,复旦大 学附属华山医院康 复医学科
p e g a s p a r g a s e — ba s e d c h e mo t h e r a p y i n p a t i e n t s wi t h n a s a l — t y pe e x—
t r a n o d a l NK/ T— c e l l l y mp h o ma :a p i l o t s t u d y[ J 】 . As i a n P a c J
中老年人是脑卒 中高发人群 ,遗 留的各 类功能 障碍 为 患者生活带来不 便。随着康 复手段和技术 发展及完善 ,越
来越多 的新方 法不断应用 到功能障碍 的康复治疗 中 ,其 中
基金 项 目: 科 技部 “ 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 : 脑卒 中后 手功 能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之一 ,便是镜像疗法 。 镜像疗 法 ( mi r r o r t h e r a p y , MT) ,也称镜像视觉反馈
1 88 ・
老 年医学 与保健 2 0 1 5 年第 2 1 卷第 3 期G e r i a t r H e a l t h C a r e , 2 0 1 5 , V o 1 . 2 1 . No . 3
法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 MT作 为极具潜力 的康 复手段 , 本 文 将针对 MT在 中老年脑 卒中患者的运 动功 能障碍 、感觉功 能障碍和认知功能障碍康复 中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
通讯作者 :贾杰 ,E ma i l :s h a n n o n j j @1 2 6 .c o n r

治疗中。MT基于视错觉 、视觉反馈 、虚拟现实等理论 , 具有较好 的临床效果 ;随后 逐步在运 动 、感觉 、认 知等康
复领域进 行应用 ,也从 上肢转移到下 肢并成为 中枢干预疗
镜像疗 法在 中老年脑 卒 中患者功 能恢复 中的应用现状
丁力 贾杰
阱, 图 分类 号 】R 7 4 3 . 3[ 文 献 标 识 码】A 【 文章 编 号 】1 0 0 8 — 8 2 9 6( 2 0 1 5 )一 0 3 — 1 8 8 ・ 0 3
D OI :1 0 . 3 9 6 9 0 .i s s n .1 0 0 8 - 8 2 9 6 . 2 0 1 5 — 2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