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香型白酒酿造工艺

合集下载

浓香型白酒生产工艺

浓香型白酒生产工艺

浓香型白酒生产工艺浓香型白酒生产工艺白酒是中国的传统酒类之一,根据不同的生产工艺和配方,可以分为不同的酒类。

其中,浓香型白酒以其独特的风味和口感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本文将介绍浓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以及各个环节的特点和考虑因素。

一、原料的选择和处理浓香型白酒的主要原料为高粱和小麦。

因此,选取优质的高粱和小麦是酿造高质量浓香型白酒的关键。

在选择原料时,要求杂质含量低、蒸馏好、较为洁净。

高粱在入窖前要进行浸泡去杂,使颗粒都浸泡在水中,去除高粱表面附着杂质的同时还可以缩短蒸饭时间,从而提高酒品质量。

小麦在脱壳磨粉后需要进行熬浆,将小麦粉加入开水中,煮沸后搅拌均匀,冷却后即成熬浆。

二、酒曲的制备白酒酒曲是浓香型白酒的核心,在酿造浓香型白酒时,酒曲的制备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步骤。

酒曲分别用于浸泡高粱和熬浆小麦两个步骤中。

首先,高粱酒曲的制作需要通过蒸煮和培育技术。

将高粱经过浸泡后,蒸煮至适当软化,然后在烘烤的垫底上晾干,将晾干后的高粱混入鸭屎土,在稍微透气的环境下进行发酵。

待高粱变成黑色时,再将鸭屎土震掉,拌入小麦和水,晾干后即可成为高粱酒曲。

其次,在小麦熬浆后,需要将酒曲加入小麦熬浆中进行发酵。

具体做法为将酒曲分装于口径约为30cm的熟泥球体内,密封后,放入30度左右的小麦熬浆中发酵。

酒曲要求均匀散布,发酵时间长短、量的多少会直接影响浓香型白酒的质量。

三、发酵的控制酒曲加入后的发酵占用了整个酿造过程的70%以上,因此严格控制浓香型白酒的发酵过程十分重要。

发酵时,掌握适宜的酒曲用量、温度控制和酵母菌的选择等等。

发酵过程控制必须严格按照一定的技术要求和工艺流程,注意发酵的环境温度、水的质量和酵母菌等细节问题,特别是在高温和低温等特殊情况下,要尽快调整酵母的发酵能力,避免发生一系列的酵母变异现象。

任何一个步骤的失误都会导致酒的品质下降。

四、蒸馏的操作蒸馏是酿造浓香型白酒的关键步骤。

浓香型白酒的蒸馏有一个特点,就是分两次蒸馏。

浓香型白酒工艺流程

浓香型白酒工艺流程

浓香型白酒工艺流程浓香型白酒,是中国传统白酒的一种,以其独特的风味和香气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下面介绍一下浓香型白酒的工艺流程。

首先,制作浓香型白酒的第一步是选择原料。

浓香型白酒的主要原料是高粱,因为高粱所含的淀粉含量高,适合用来发酵和蒸馏。

高粱经过清洁和淘洗后,要将其浸泡于清水中进行蒸煮,使得淀粉糊化。

然后,将蒸煮后的高粱进行糖化,即在一定的温度下加入糖化酶,将淀粉分解成糖,为后续发酵做准备。

接下来是发酵环节。

将糖化后的高粱与酵母进行发酵,发酵过程中,酵母将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一般来说,浓香型白酒的发酵工艺较长,需要4至7天的时间。

发酵完成后,就可以进行蒸馏了。

蒸馏是制作浓香型白酒的核心工艺。

蒸馏是利用酒精和水的沸点差异来分离二者的工艺。

首先,将发酵好的酒糟放入蒸酒锅中进行蒸馏。

蒸馏过程分为三次蒸馏,每次蒸馏都有不同的温度和时间控制。

第一次蒸馏得到的是低度酒,“头”和“尾”是副产品,不符合要求的有害物质,需要进行精制。

第二次蒸馏获得的就是纯正的浓香型白酒,但还需经过进一步的陈酿,才能使其独特的风味和香气更加突出。

陈酿是制作浓香型白酒的重要环节。

新酒经过陈放一段时间,可以使酒质变得更加醇厚,风味更加浓郁。

陈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通常需要数年时间。

酒厂会将酒装入陶瓷罐或木桶中进行陈酿。

在陈酿过程中,酒体会有微量的挥发和氧化,从而形成独特的芳香成分,使浓香型白酒更加具有风味。

最后,浓香型白酒的最终产品是经过勾兑而成的。

根据不同的口味和成品要求,酒厂会将不同的陈年酒按一定的比例进行勾兑,使酒体更加协调和平衡。

经过一系列工艺的精心制作,浓香型白酒最终形成完美的风味。

以上就是浓香型白酒的工艺流程。

制作浓香型白酒是一个繁琐而细致的过程,需要经验丰富的酿酒师傅进行操作。

只有将每个工艺环节都做到最好,才能保证最终的白酒品质。

浓香型白酒凭借其独特的风味和香气,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浓香型白酒工艺流程

浓香型白酒工艺流程

浓香型白酒工艺流程
浓香型白酒是我国传统的名优白酒之一,其酿造工艺独特,历
史悠久。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浓香型白酒的工艺流程。

首先,浓香型白酒的原料主要包括高粱、小麦和玉米。

这些原
料经过清洗、浸泡、蒸煮等处理后,磨碾成浆,然后进行混合酿造。

混合酿造是指将不同原料的浆液按一定比例混合,经发酵后得到的
酒曲,这是浓香型白酒独有的工艺之一。

其次,经过混合酿造后的酒曲需要经过发酵、蒸馏、陈酿等多
道工序。

发酵是将酒曲放入发酵池中,加入适量的水和发酵剂,经
过一定时间的发酵,产生酒精和香气。

蒸馏是将发酵后的液体经过
蒸馏锅蒸馏,分离出酒精和香气成分。

陈酿是将蒸馏后的酒液放入
陶罐或橡木桶中进行陈放,使其慢慢酝酿出独特的香味和口感。

最后,浓香型白酒的成品需要进行勾兑、过滤、贮存等环节。

勾兑是指将不同批次的酒液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以保证产品的稳
定性和一致性。

过滤是将勾兑后的酒液进行过滤,去除杂质和悬浮物,使酒液更加清澈透亮。

贮存是将过滤后的成品酒液装入酒坛或
酒瓶中,进行长期贮存,使其品质更加优良。

总的来说,浓香型白酒的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处理、混合酿造、发酵蒸馏、陈酿、勾兑过滤和贮存等多个环节。

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控制,以确保最终产品的品质和口感。

浓香型白酒以其独特的香气和口感,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也成为了我国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浓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

浓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

浓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
浓香型白酒是中国特色的一种白酒,其生产工艺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精选原料:浓香型白酒的主要原料是高粱,一般选择含水分少、蛋白质少,颖果中心含淀粉高的高粱为酿造原料。

此外,还会添加小麦、糯米等其他辅料。

2. 粉碎糖化:将高粱经过清洁、浸泡等处理后,进行研磨、粉碎,然后进行糖化处理。

糖化是将淀粉转化为糖的过程,主要通过麸皮酶、面糠酶等酵素的作用,在一定的条件下,使得淀粉分解成糖。

3. 发酵:粉碎糖化后的酒曲,会被接种入糖化液中进行发酵。

浓香型白酒的发酵采用多米边发酵,即酿酒曲在加入粉碎糖化中的糖化液后,在一个发酵桶内,同时进行主发酵和联合发酵。

主要发酵的产物是乙醇,联合发酵产物是香气物质及麸曲菌。

发酵过程中,还要控制温度、湿度等因素。

4. 蒸馏:发酵结束后,需要进行蒸馏。

蒸馏是将发酵液中的乙醇蒸发并重新冷凝,分离出酒精。

蒸馏过程中,需要控制炉温、蒸馏速度等参数,以得到所需的白酒浓度。

5. 储存陈化:经过蒸馏得到的白酒,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陈化和储存,以提高其口感和品质。

传统的浓香型白酒会采用陶瓷坛子、木桶等容器进行储存,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陈化。

以上是浓香型白酒的主要生产工艺,每个酒厂可能还会有一些特殊的工艺和配方,以及自己的工艺秘诀。

浓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

浓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
3、配料、拌和。
配料主要控制粮醅比和粮糠比,蒸料后要控制粮曲比。配料首先要以甑和窖的容积为依据,同时要根据季节变化适当进行调整。配料时要加入较多的母糟,其作用是调节酸度和淀粉浓度,为下排的糖化发酵创造适宜的条件。
增加母发酵次数,使其中的残余淀粉得到充分利用,并使酒醅有更多的机会与窖泥接触,多产生香味物质。
典型的浓香型酒蒸馏是采用混蒸混烧,原料的蒸煮和酒的蒸馏在甑内同时进行的。一般先蒸面糟、后蒸粮糟。蒸馏时要中温流酒。然后加大火力蒸粮,以促进原料淀粉糊化。蒸粮要求原料柔熟不腻,内无生心,外无粘连。在蒸酒过程中,原料和酒醅都受到灭菌处理,并把粮香也蒸入成品酒内。
5、打量水、摊凉、撒曲。
根据发酵基本原理,糊化以后的淀粉物质,必须在充分吸水以后才能被酶作用,转化生成可发酵性糖,再由糖转化生成酒精。因此粮糟蒸馏后,需立即加入85℃以上的热水,这一操作称为“打量水”。
生产工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原料处理。
浓香型白酒生产所使用的原料主要是高粱,但也有少数酒厂使用多种谷物原料混合酿酒。浓香型酒采用续糟法工艺,原料要经过多次发酵,所以不必粉碎过细,仅要求每粒高粱破碎成4~6瓣即可。
2、出窖。
采用经多次循环发酵的酒醅(母糟、老糟)进行配料,人们把这种糟称为“万年糟”。“千年老窖万年糟”这句话,充分说明浓香型白酒的质量与窖、糟有着密切关系。起糟出窖时,先将黄水抽尽,这种操作称为“滴窖降酸”和“滴窖降水”。除去窖皮泥,起出面糟,再起粮糟(母糟)。在起母糟之前,堆糟坝要彻底清扫干净,以免母糟受到污染。
百年御泉老酒坊
自古以来,白酒作为一种特殊饮品早已经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当中,尤其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更为突出。而白酒品牌在中国更是数不胜数,没有哪一种是最好,主要还是看个人的饮酒习惯和口味。今天就来介绍下浓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

浓香型白酒生产工艺流程

浓香型白酒生产工艺流程

浓香型白酒生产工艺流程浓香型白酒是中国传统的名优白酒,其酿造工艺源远流长,历史悠久。

在浓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中,主要包括选料、蒸煮、发酵、蒸馏、陈酿等环节。

下面将详细介绍浓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流程。

首先是选料。

选料是浓香型白酒生产的第一步,原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后续工艺和产品的质量。

通常选用高粱、小麦、玉米等为主要原料,经过清理、浸泡、蒸煮等步骤,确保原料的质量和干净程度。

接下来是蒸煮。

蒸煮是将原料经过破碎后放入蒸酒锅中进行蒸煮,目的是将淀粉转化为麦芽糖,为后续的发酵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

蒸煮的时间和温度控制非常关键,需要根据不同原料和工艺要求进行调整。

然后是发酵。

发酵是将蒸煮好的原料放入发酵池中,加入曲子进行发酵。

发酵过程中,曲子中的酵母菌会将原料中的糖分转化为酒精和香气物质,形成原酒。

发酵时间一般在10-15天左右,需要控制发酵温度和湿度,以保证发酵的顺利进行。

接着是蒸馏。

蒸馏是将发酵好的原酒进行蒸馏,分离出酒精和香气物质。

蒸馏采用传统的锅底蒸馏方式,通过加热原酒,使其中的酒精和香气物质蒸发,然后冷凝成液体,即为成品白酒。

蒸馏过程中需要控制火候和流速,以保证酒质的纯净和香气的丰富。

最后是陈酿。

陈酿是将蒸馏好的白酒放入陶坛或橡木桶中进行陈放,让白酒与器皿中的香气物质相互渗透,使白酒更加醇厚和丰富。

陈酿时间一般在1-3年,不同的陈酿时间会形成不同口感和风味的白酒。

以上就是浓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流程,通过选料、蒸煮、发酵、蒸馏和陈酿等环节的精心操作,才能酿造出口感醇厚、香气浓郁的浓香型白酒。

希望本文对您了解浓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有所帮助。

浓香型白酒生产工艺

浓香型白酒生产工艺

酿酒工艺
01
02
03
04
原料粉碎
将高粱原料进行粉碎,以便于 蒸煮和糖化。
配料与蒸煮
将粉碎后的高粱与适量的水、 麸皮等配料混合,进行蒸煮,
使淀粉糊化。
糖化与发酵
将蒸煮后的物料冷却,加入糖 化酶和酵母菌进行糖化和发酵
,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蒸馏
将发酵后的物料进行蒸馏,使 酒精和部分水分分离出来,得
到原酒。
老熟与勾兑设备
老熟设备
用于使新酿造的酒在特定的条件下老 熟,包括酒窖、老熟罐等。
勾兑设备
用于将不同批次、不同年份的酒进行 勾兑,以达到所需的口感和品质,包 括勾兑罐、计量泵等。
包装与储存设备
灌装线
用于将勾兑好的酒灌装到瓶中, 包括洗瓶机、灌装机、压盖机等。
贴标机
用于将标签贴在瓶子上,包括贴 标机、烘干机等。
加强成本管理
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对各项成本进行 实时监控和调整。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
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销售量等方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市场需求,同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社会创造就业机会和税收收入。
THANKS FOR WATCHING
老熟与勾兑工艺
原酒老熟
将新生产的原酒放入陶坛或不锈钢罐 中进行老熟,使酒中的化学物质发生 反应,口感更加柔和。
勾兑
根据不同酒质和口感需求,将不同批 次、不同年份的原酒进行勾兑,调整 酒的口感、香味和品质。
包装与储存工艺
包装材料
选用美观、环保的包装 材料,如纸盒、木盒、
塑料盒等。
酒瓶清洗
灌装与封口

白酒发酵生产技术—浓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

白酒发酵生产技术—浓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
食品发酵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产技术
传统浓香型 白酒的 生产工艺
传统浓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
浓香型白酒具有芳香浓郁、绵柔甘洌、香味协调、入口甜、落口绵、 尾净余长等特点,这也是判断浓香型白酒酒质优劣的主要依据。构成浓 香型酒典型风格的主体是己酸乙酯,这种成分含香量较高且香气突出。
传统浓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
浓 香 型 白 酒 的 生 产 工 艺 流 程
传统浓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
生产工艺流程 (1)配料
浓香型大曲酒的配料,是在发酵好的糟醅中投人原料、辅料进行混合蒸煮, 出甑后摊晾下曲入窖发酵。因是连续循环使用,故工艺上称之为续楂配料。
(2)蒸馏 白酒的蒸馏有直火蒸馏、液态水蒸气蒸馏和固态水蒸气蒸馏三种方式。一
般固态水,蒸气蒸馏制得的白酒质量较好,所以大曲酒厂多采用固态水蒸气蒸馏。 液态水蒸气蒸馏多用于串香或浸香蒸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浓香型白酒酿造工艺
立茬是我厂浓香型白酒生产中重要的环节,由于其特殊的地域资源和气候环境,造就了我厂酿酒,夏季压池、秋季挑池立茬的独特的酿造工艺,立茬工艺操作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本排及圆池后各排次酒的产量和质量。

故此在浓香型白酒生产中都十分重视,每年一度的立茬工艺。

现结合我厂的生产实际谈点看法:
一.工艺特点:清蒸清烧、续茬发酵,
清蒸清烧、续茬发酵是指蒸酒蒸粮分别进行、即夏季压池起排后将糟醅单独蒸馏摘酒,然后再投入新的原辅料,二次蒸馏糊化,下曲入池的发酵工艺过程,由于夏季压池时间较长
母糟在高温条件喜爱长期发酵,其中的酸酯含量较高,特别是乳酸和其它酸类物质及其发酵阻碍发酵物质明显增多,配料时对控制入池酒醅的酸度十分不利,母糟单独清蒸后,不但可排出其中的部分酸类物质,而且也可减少母糟中的发酵阻碍物质,因此,清蒸清烧有利于续茬配料时酸度的控制,同时还可以避免原辅料你中的邪杂味带入酒中,可单独摘取每年一度的压池优质调味酒。

二.操作工艺及要点
立茬配醅时首先开窖鉴定母糟的质量,母糟活性高低、对立茬配醅及转排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班组判断母糟活性最好的方法是母糟的出酒情况,产量高的母糟疏松泡汽肉食有骨力,颗头大,色泽呈枣红色,不发霉、鼻嗅有酒香和酯香,黄水透明和芝麻香油一样,悬丝长,口尝酸味小涩味大。

三.母糟用量
压池母糟由于在高温环境下长期发酵,其酸度及发酵阻碍比正常母糟明显增大,母糟活性比正常生产有所下降,因此在立茬配醅时要严格控制母糟的用量和使用方法。

1. 单独清蒸母糟可排除部分酸类物质及发酵阻碍物质。

2. 根据开窖化验结果合理使用母糟用量,在正常粮醅比1:4.5----5的基础上尽量使用最少的数量,对出酒率低的母糟,了活性较低不能再用作立茬配料,可作扔糟处理。

3. 车间可根据各班组母糟质量状况可统一协调使用活性较高的母糟进行立茬配料。

4. 对出酒率低的母糟和窖池要进行改造,因为此窖池不但母糟活性低,而且也可能窖池被杂菌污染而老化,影响正常发酵,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人工培养。

四.蒸煮糊化
在保证熟而不腻的前提下,尽量延长糊化时间,要求圆汽后90分钟,一方面可进一步排除配料母糟中发酵阻碍物质和多余酸类物质,另一方面也可对配料时带入杂菌起到灭菌作用。

五.打量水
立茬由于糊化时间长,再者投料数字又大,在加浆用水时尽量使用外浆,这样可以避免在操作中酒醅入窖发粘发腻。

六.通风扬凉加曲
将出甑的酒醅平摊在通风上,要多翻快伴,多人工翻,少机器翻,消灭酒醅中的粘块,使醅子均匀松散,保证醅子有足够的时间充分吸收新鲜空气,下曲温度夏季要低于室温2-3度,冬季要高于入池温度2-3度。

七.入窖淀粉
入池发酵是浓香型白酒生产中重要的工艺环节,其入池水分、温度、酸度、淀粉浓度等是决定粮醅能否正常发酵的重要工艺参数(看化验结果)。

八.入窖淀粉
淀粉浓度高低是影响粮醅发酵的重要工艺参数,也是粮醅配比的重要依据,淀粉浓度过高会引起前期升温过猛,糖化作用快,糖化发酵不平衡,造成还原糖大量积累,产酸高,导致在池内酸败现象,特别是立茬时,粮醅疏松度大,空气含量多,很容易造成前期升温过猛现象,而入池淀粉浓度过低同样也会造成发酵不良,这样所产的酒缺乏浓郁感,酒体淡薄,淀粉浓度一般要控制在17%-20%较为理想
九.入窖温度
入窖温度也是保证量粮醅正常发酵的重要工艺参数之一,入池温度高会促使发酵升温过猛,造成池内的产酸菌大量繁殖,有益菌的过早衰退,这样就打乱了糖化发酵作用的协调,导致产酒少,一般入窖温度要控制在(冬季15-18度)最好。

十.入窖酸度
立茬酸度主要来源于母糟,发酵过程中酸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产酸菌的作用,如果适当的酸度可以有利于原料的糖化和糊化,可以抑制部分有害杂菌的生长繁殖,酸也可以为有益微生物提供营养和参与酯化反应生成酒中的香味物质,酸度过高,有益菌主要是酵母菌就不能很好的生长繁殖,活力下降呈抑制状态或衰退死亡,发酵作用不能正常进行,糖分不能转变成酒酒精,出现粮耗高,酒质差或不出酒如果入池酸度过低,又会升温过猛加快糖化速度,造成糖化发酵失衡,产酸量增加,产酒少中挺温度控制不住因此为保证粮醅的正常发酵,应该控制好合理的入池酸度,一般控制在立茬1.5-2.0,正常生产1.4-1.7。

掌握适宜的酸度范围的原则是根据入池的温度高低确定入窖酸度,入窖温度高,酸度可以适当高一些,这样可以达到以算防酸,防止杂菌繁殖的目的,入窖温度低时,酸度适当低些,我们今年立茬中就可以得出这个结论,部分车间班组入池酸度就控制在了1.6-1.8之间。

十一.入窖水分
适当的入窖水分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重要环境,水分是酒的血液,是生化反应正常进行的必备条件,有利于促进酒醅的新陈代谢,保证良好的糖化发酵作用。

入池水分过大,容易造成糖化作用过快,升温过猛,顶火温度持续时间长,产酸菌大量繁殖和生酸,不利于下排的生产操作,入池水分过小,又会破坏微生物的生长环境,不利于微生物的繁殖,阻碍糖化发酵作用的正常进行,影响出酒率,降低产量,所以说立茬时水分要求一般控制在52%-54%
十二.踩窖于封窖
在立茬中由于糟醅疏松度大,容易出现升温猛,糖化快,因此糟醅入窖后应该踩实减少空气含量,缩短有氧发酵时间,避免淀粉因有氧发酵大量产酸而损失,同时要加强对窖池的培养,而且对最后的封窖要严,泥厚6-8厘米,无裂缝和死角,保证入窖粮醅先好氧后厌氧的正常发酵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