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义公案小说基本知识及代表作简析
近代小说概况

第一节 侠义公案小说
《三侠五义》开篇即叙宋真宗未有与宫监郭槐密谋,等到李妃生子,掉 包成以剥皮之狸猫,说李妃生了怪物。李妃所生之子则付宫人 寇珠,命缢而弃诸水,寇珠不忍,把他藏匿在八王之府,说是 八王第三子,抚育成人。刘妃设谗将李妃降为民妇。真宗无子, 驾崩后由八王第三子入承大统,这就是仁宗。小说转述包拯降 生仁宗朝,惟以前案为下文伏线而已。 再述包拯婚宦及断案事迹,等到包拯入开封府,于民间遇 李妃,发觉“狸猫换子”的阴谋,仁宗和知道李妃才是自己的 真母,迎以归。拯又以忠诚之行,感化豪侠,如三侠,即南侠 展昭,北侠欧阳春,双侠丁兆兰,丁兆蕙,以及五鼠,为钻天 鼠卢方,彻地鼠韩彰,穿山鼠徐庆,翻江鼠蒋平,锦毛鼠白玉 堂等,都先后为包拯公正清廉所感动,投诚受职,协诛强暴, 安抚百姓。后襄阳王赵珏谋反,匿其党谋反之盟书于冲霄楼, 五鼠从包拯门生巡按颜查散探访,而白玉堂独往盗盟书,不料 坠铜网阵而死,书至此亦完。
第一节 侠义公案小说
俞樾闲居吴下时,得到《三侠五 义》这本书,他初以为是本寻常俗书, 等到看完后,乃叹其“事迹新奇,笔 意酣恣,描写既细入毫芒,点染又曲 中筋节„„闲中着色,精神百倍” (俞序语)。但认为第一回“狸猫换 太子”荒诞不经,于是根据有关史籍 另写了第一回,又认为书中南侠北侠 双侠,是四个人,不是“三侠”,加 小侠艾虎,就是五个豪侠了,而小侠 的老师黑妖狐智化、小诸葛沈仲元也 是两个豪侠,于是把《三侠五义改名 《七侠五义》。 不久又出现了《小五义》,《续小 五义》。
第一节 侠义公案小说
《三侠五义》第三十九回(节选)
„„马汉道:“喝酒是小事,但不知锦毛鼠是怎么个 人?” „„展爷便将陷空岛的众人说出,又将绰号儿说与众人听了。 公孙先生在旁听得明白,猛然省悟,道:“此人来找大哥,却是 要与大哥合气的。”展爷道:“他与我素无仇隙,与我合什么气呢?” 公孙策道:“大哥,你自想想,他们五人号称‘五鼠’,你却号称御 猫,焉有猫儿不捕鼠之理?这明是嗔大哥号称御猫之故,所以知道他 要与大哥合气。”展爷道:“贤弟所说似乎有理。但我这‘御猫’乃 圣上所赐,非是劣兄有意称猫,要欺压朋友。他若真个为此事而来, 劣兄甘拜下风,从此后不称御猫,也未为不可。”
17古代文学(四)近代文学

2、梁启超新文体的特点:
三、近代后期其他散文:康有为、谭嗣同、严复、 林纾、章炳麟
第三节 近代的词
一、近代前期的词 1、周济与常州词派
张惠言为常州词派的开山之人,提倡比兴,主 张以婉约的风格隐曲地表现士大夫的幽怨之情。 周济是近代前期常州词派的重要继承者,提出 “诗有史,词亦有史”。
(一)“诗界革命” 1、产生背景: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需要,也 是近代进步诗歌潮流进一步的发展。 2、口号的提出:在戊戌变法前一两年,梁启 超、夏曾佑、谭嗣同等提出“诗界革命” 的口号。 3、提倡的诗风:旧风格含新意境(梁启超语) 4、代表人物:黄遵宪(“诗界革命”的一面 旗帜)
(二)黄遵宪及其诗歌创作 1、黄遵宪的生平 黄遵宪(1848-1905),字 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 广东梅州人。光绪二年 (1876)举人。历任驻日 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 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 湖南按察使等职 。积极参 与维新变法。戊戌变法失 败后,辞职回乡,仍热心 推进立宪、革命等工作。 1905年病逝于梅州。
(3)主要人物:
(4)艺术特色:
3、《儿女英雄传》 (1)作者文康
八旗世家出身 历任多职 以何(玉凤)、安(骥)二家冤案为由展开情节 积善世家的发皇史 封建道德说教 纲常名教观念 庸俗人生理想 切近世态人情 市井细民喜闻乐见的评话形式
(2)主要情节:
(3)思想缺陷:
第一次提出“专为下等社会写照”的命题
4、林译小说
引进风格流派的概念
诱发现代性爱意识的觉醒
小说史地位:
中国小说新旧嬗变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媒介
影响了“五四”一代风流人物,如鲁迅、郭沫若、周作人等
浅析《三侠五义》中的侠义精神

浅析《三侠五义》中的侠义精神内容摘要:《三侠五义》是中国近代文学中一部重要的公安类小说,对后世的武侠小说有着深远的影响,侠义是贯穿这部小说始末的一条主线,也是它的主要表现内容之一,侠义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社会认知,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下面就这部小说中的侠义精神浅略地谈一下个人的一些感受。
关键词:侠义精神侠客公案小说“侠,俜也”,这是许慎《说文》中的解释,“侠”意为独来独往的人,侠义精神在中国由来已久,有着极其深远的历史,《史记.游侠列传》中就讲到侠义之士,并作为全书重要的一部分来安排,最早提出侠义这个概念的应该是战国时期的韩非,之后,关于侠的书籍层出不穷,可见侠义已经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意识深入人心。
《三侠五义》作为近代文学史中一部著名的公案小说,在公安类小说中有深远的影响,《三侠五义》作为侠义小说是中国近代通俗文学中的一朵奇葩,数百年来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而侠义小说中刻画的那些行侠仗义、除暴安良、纵横天下、笑傲江湖的侠客义士,也就成了无数中国人企慕、效仿的对象。
清朝自嘉庆、道光至同治、光绪年间,小说发展最突出的现象便是侠义小说与公案小说合流,产生了侠义公案小说,而代表侠义公案小说最高成就的就是《三侠五义》。
《三侠五义》继承和发展了前代侠义作品的优秀传统,并对新武侠小说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书中所写的南侠展昭、北侠欧阳春、双侠丁兆兰、丁兆蕙(二人为一侠),都是行侠仗义之人,在人民看来来,他们都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是劫富济贫的英雄好汉。
还有五义:钻天鼠卢方、彻地鼠韩彰、穿山鼠徐庆、翻江鼠蒋平、锦毛鼠白玉堂,也是各有其能之人。
《三侠五义》中所描写的侠客,如白玉堂、展昭、欧阳春、蒋平等,他们的脾气和行径,虽然各有不同,但都具有扶危济困,剪恶除强的品质。
例如:白玉堂夜盗苗秀的不义之财,周济鳏寡孤独。
欧阳春单人匹马,直闯马强贼窝,解救受害者。
蒋平、韩彰看见流氓**四到处作案,便紧紧咬住不放,冒着风险,围歼凶徒。
施公案(上)(中国古典公案小说精品书库)

目录分析
01
第1章前言
02
第2章胡秀 才告状鸣冤 施贤臣得梦 访案
04
第4章公差 请凶僧守府 助贤臣
06
第6章县主 判断曲直民 妇言讲道理
03
第3章探消 息知县看办 会请僧尼公 差下说辞
05
第5章水獭 无知公堂告 状商人大意 钱铺昧银
1
第7章施公审银 子断姜酒烂肺
2
第8章瞒银倒罚 银碰死真烈妇
3 第9章审决真情
用刑具替前夫 申冤雪恨
4 第10章捉拿僧
尼盗土地祠判 鬼
5 第11章诱哄恶
人的实言吩咐 重刑审凶徒
第13章县衙念经办 会僧尼行香游街
第12章拿王婆结案 僧尼等念经
第14章施食台上开 法军民进衙看会
第15章二役复入莲花 院两宫再三定宁计
第16章众盗饮酒在高 楼二差定计倒扣门
第17章小和尚实诉遭 难妇有救
第18章状告泥土地哑 巴喊冤枉
第20章地藏庵出异 事尼姑隐匿人头
第19章告土地人诉 苦哑巴着急难言
第21章审老道追逼 首级转拿人究问真
情
01
第22章判 断异事相连 人命又套命 案
02
第23章贤 臣判结案行 文斩众凶
03
第24章判 案已毕等回 文断女子亲 父收领
04
第25章螃 蟹鸣冤枉飞 签拿老庞
3 第145章得虚
实姜成送信扫 巢穴众寇伏诛
4 第146章白云
庵计全泄底玄 天庙天霸寻踪
5 第147章和尚
开山门答话天 霸追谢虎中镖
第148章天霸 1
回公馆养伤朱 李投郑城望友
第149章臣任 2
邱县调兵朱计 李家务求救
3 第150章金亭
《续侠义传》主要内容是什么简介

《续侠义传》主要内容是什么简介(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续侠义传》主要内容是什么简介【导语】:续侠义传清代白话长篇侠义公案小说。
25第九编晚清文学 第四章 古典小说的畸变

二、石玉昆与《三侠五义》
▪ 石玉昆(约1790—1882),字 振之,天津人,咸丰、同治年间 以专门讲述包公案而红极一时。 在长期的说书生涯中,石玉昆对 明代的包公故事《龙图公案》进 行了改编,整理成《龙图耳录》。 ▪ 在《三侠五义》的改编创作过程
中,石玉昆的贡献最大,其《龙
图耳录》已基本奠定了这部小说 的结构、情节、人物、语言风格。
▪ 在写法上,《儿女英雄传》也有模仿《红楼梦》的痕迹,但在思 想命意上,却是一部反《红楼梦》的作品。 ▪ 把安骥、张金凤、何玉凤以及安学海夫妇等都写成完人,实践了 臣忠、父严、母慈、子孝、妻贤的封建伦理纲常,从而构成了一 个完美和谐的家庭和大团圆结局,表现了作者在家道没落、晚景 凄凉之时的人生梦想。
第四章
古典小说的 畸变
本章内容
▪ 第一节 侠义公案小说 ▪ 第二节 儿女英雄小说
▪ 第三节 狭 邪 小 说
第一节
侠义公案小说
一、《施公案》
▪ 《施公案》又名《施案奇闻》 《百断奇观》,是现知最早 的侠义公案小说。
▪ 《施公案》现存最早的刊本
是嘉庆二十五年(1820)厦 门文德堂藏版《绣像施公案 传》。小说九十七回,不署 作者名。从小说语言看,作 者应是说书艺人。
二、《花月痕》与《青楼梦》
▪ 魏秀仁(1818—1873),字子安,别号眠鹤主人、咄咄道人, 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少有才气,但直到二十八岁才考 中秀才,明年中举,此后屡试不第,长期为幕,甚不得志,
通过写小说发抒自己的郁闷。
▪ 《花月痕》中两个书生的形象实是作者现实与幻想中的影子, 借韩荷生寄寓他的人生理想,借韦痴珠为自己写照,半是自 赏文采风流,半是自伤怀才不遇。叙事缠绵凄婉,在晚清小 说中堪称上乘。
三侠五义双钉记故事梗概

三侠五义双钉记故事梗概
小说叙写北宋包拯在众位侠义之士的帮助下,审奇案、平冤狱、以及众侠义除暴安良、行侠仗义的故事。
书中塑造了一位铁面无私、不畏权势的清官形象,充分地体现了底层人民的愿望。
其中包公平冤狱、“铡庞昱”、“除藩王”等情节,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封建统治的黑暗,表现了人民群众的斗争精神。
书中穿插了大量侠客们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正义行为,表现出他们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本质。
《三侠五义》的出现,开创了公案小说与侠义小说的合流,小说前面讲述北宋仁宗年间,包公出世,赴任定远县、执掌开封府,奉皇命到陈州放粮赈灾,公孙策设计要来御赐刑具三口铜铡,安乐侯庞煜派人刺杀包公,南侠展昭暗中保护帮助包公,使包公得以刀铡国舅,除暴安良。
随后,包公又查清了多年前的皇宫冤案“狸猫换太子”案,使仁宗与李娘娘母子二人得以团聚。
南侠展昭因多次救包公,阅武楼献艺被皇帝封为“御猫”,引发五鼠闹东京的故事,后来五义同归朝廷供职开封府,其中间穿插韩彰蒋平等人捉拿采花贼花蝴蝶的故事、包公的门生倪继祖在北侠欧阳春、黑妖狐智化、小侠艾虎等人的帮助下铲除霸王庄恶霸马强的故事。
后面主要讲述白玉堂和颜查散等人,治理洪泽湖水患、收复军山、剪除襄阳王赵爵等诛强锄暴的故事。
第四节__公案武侠的合流与《三侠五义》

第四節公案武俠的合流與《三俠五義》俠義英雄傳奇與清官公案故事的合流,是晚清武俠小說發展的重要方向。
這一方面適應了生活在丑類橫行的黑暗現實裏普通民眾企望清官主持公道懲辦罪行俠客匡扶正義除暴安良的普遍社會心理,適應了《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流行既久小說審美趣味的轉變,一方面又對過去作品中那些無法無天的江湖豪傑進行了偷樑換柱的改造,俠義英雄們的行為從而被規範在朝廷允許的範圍,並且符合正統文化的倫理道德觀念,這樣的小說當然不致惹出麻煩,所以可以放心地演說、寫作和出版,因而迅速發展,一時成為熱潮。
不用說文學藝術這種對世俗觀念、官方意志、正統文化的妥協要付出沉重的代價,明清以來小說史的進步文化傳統被一定程度地扭曲變形,對封建專制文化的反思和批判回歸為對封建法權的認同,甚至取悅當朝,愛自由重然諾輕生死敢於“以武犯禁”的江湖遊俠,變成了清官身邊俯首貼耳的捕快,“迷途知返”地回到了維護封建秩序的正途,則有著古老歷史傳統的俠文化也摻進了一些庸俗的內容,甚至面臨顛覆的危險。
那是一個普通人感覺不到社會前途的時代,有些文藝一定程度上成了無聊的玩物,藉以麻醉正常的神經和消遣缺乏意義的時光,晚清俠義小說市民化、世俗化、娛樂化、商業化等元素的結合,也許已經預演了20世紀末期才有的一個名目:玩文學。
《三俠五義》就是武俠與公案合流的代表性作品,一部《包公案》與一部《俠義傳》合流,既寫包公,又寫俠義,而筆墨輕重詳略之間,包公似已作為次要人物形象,俠義英雄成了主景。
《三俠五義》的作者石玉昆,字振之,道光鹹豐間天津著名說書藝人,《三俠五義》由問竹主人在石玉昆唱本《龍圖耳錄》基礎上整理而成。
由作品可分兩大段落,前半寫南俠展昭協助,開封府尹、龍圖大學士包拯與奸臣龐太師鬥爭,刀鍘安樂侯、戚烈侯,夜審總管都堂郭槐,為“狸貓換太子”冤案昭雪,助宋仁宗母子團圓,後來寫錦毛鼠白玉堂與南俠展昭的糾葛,引出雙俠丁兆蘭、丁兆蕙兄弟,北俠歐陽春、知化、艾虎、“五鼠”中另“四鼠”盧方、徐慶、韓彰、蔣平等人,眾俠合作,助清官顏查散,剪除逆黨襄陽王黨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侠义公案小说基本知识及代表作简析一)名称:它是近代初期兴起的一种重要小说类型,为中国侠义小说和公案小说的合流,代表作是《三侠五义》、《小五义》等。
二)侠义公案小说的基本趋向近代前期小说的发展,承受着文化专制政策与商业媚俗倾向的双重负荷。
侠义小说与公案小说合流,是这一时期小说中的突出现象。
1.从以武犯禁到皈依皇权,将侠客与清官统而为一,将其纳入封建法权的运行机制之中。
2.江湖义气被恋主情结所取代。
侠客精神中重然诺、轻生死、为朋友两肋插刀等的江湖义气趋于淡化,而士为知己者死的思想则趋于强化,发展成为失落自我的恋主情结。
3.从绝情泯欲到儿女英雄。
古侠客大都摈弃女色,此文类开其后武侠而兼言情小说的风气。
三)其演变轨迹1.侠义小说:《荡寇志》《儿女英雄传》2.公案小说:《彭公案》《龙图耳录》3.侠义公案小说:《施公案》《三侠五义》《小五义》4.分化:①侦探小说《霍桑探案》②武侠小说《江湖奇侠传》《荡寇志》1.写作意图:既是忠义必不做强盗,既是强盗必不算忠义2.思想内容:●官逼民反→忠君保皇●英雄悲剧→罪有应得●对人物形象的非简单化歪曲3.近代色彩的军事武器:奔雷车→ 坦克沉螺舟→ 潜水艇飞天神雷→ 火箭炮火鸦→ 手榴弹4.艺术特色:1)继承《水浒传》的艺术手法而又有所创新。
鲁迅语:书中造事行文,采录景象,亦颇有施、罗所未试者。
★宋朝→晚清★结局:《水浒传》=接受招安《后水浒传》(陈忱)=海外乌托邦《荡寇志》=斩草除根★骇人的颠覆力量、强大的结拜义气、全然的反叛皇权★战阵的精彩描写。
2)语言流利精炼、富有节奏感,使用口语、俗语等3)描写的真实感和生动性《儿女英雄传》一、作品分析一)仿效《红楼梦》《红》抒情追忆,潜含着人生无常的反思。
《儿》对现世荣耀之礼赞,信仰否极泰来的古训。
二)世俗生活的两种理想1. 儿女柔情+英雄侠义2. 道德规范升华为想象的统一。
“互补的对立”——相互转换三)女侠的雌伏1.想象的两极快意恩仇的侠女——温柔恭顺的贤妻①能仁寺杀凶—侠义豪情②“金玉”对话—彻悟婚缘2.“蜕变”过程①“英雄” “儿女”之义——美德与行动的源泉②道德真谛的获得——内心煎熬与虔诚修炼③“女性”的现身说法——如何改头换面、再造新我④“侠”之对应——“女性”革命者3.微妙的叙事线索女侠是建构新女性的第一步。
①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着男装的神秘女子②岭南羽衣女史:《东欧女豪杰》——异邦“侠女”苏菲亚③海天独啸子:《女娲石》(女版《水浒传》) ——金瑶瑟、秦爱浓④王妙如:《女狱花》——沙雪梅、许平权⑤《新儿女英雄传》、《青春之歌》——杨小梅、林道静二、艺术价值1)侠女十三妹的形象塑造。
晚清侠义小说最令人难忘的人物之一。
可以说,直到文康笔下,才完成了一个血肉丰满的人间侠女形象。
作家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封建名教的束缚,赋予十三妹以民间侠义色彩。
这个出身宦门的女子,身怀绝技,遁迹深山,蔑视权臣,目无王法,由一腔不平之气激成一副游戏三昧的性情。
小说着重刻画了她拯人于穷途末路的义骨侠肠。
从悦来店寻根究底,到能仁寺歼灭凶僧,赠金联姻,借弓退寇,生动地表现出她襟怀磊落、肝胆照人的豪侠气概。
文康笔下的十三妹,心高气傲,豪爽天真,口角锋利逼人,又带几分诙谐风趣,个性鲜明,气韵生动。
可是,她最终成为安家的贤德媳妇,恪守三从四德,热衷荣华富贵,前后面目迥异。
作者立意要收服“十三妹这条孽龙”,“整顿金笼关玉凤”(第十六回),把她送入温馨的家庭生活中去作为最终的归宿,与其他侠义公案小说之将侠士送至清官手下,表现了同样的思想趋向。
“儿女英雄”模式的确立,又为侠义、言情小说的合流推波助澜。
2)采用评话形式,引入北京口语,幽默风趣;语言极其流畅,并具个性化特色。
3)借鉴西洋小说,采用倒叙手法(“西洋法子”)。
陈寅恪:结构精密、颇有系统,转胜于曹书,在欧西小说未输入吾国以前,为罕见之著述也。
《三侠五义》一、文本解读1.版本介绍:原名《忠烈侠义传》,清代无名氏根据说书艺人石玉昆说唱的《龙图公案》及其笔录本《龙图耳录》编写而成,全书120回。
首刊于光绪五年(1879),署石玉昆述,卷首有问竹主人序及退思主人、入迷道人二序。
光绪年间,问竹主人又加以修改润色,更名为《三侠五义》。
清人俞樾(1821-1907)认为本书第1回“狸猫换太子”事,“殊涉不经”,遂“援据史传,订正俗说”,重撰第1回,并加以增删修订,改写成《七侠五义》。
今有《三侠五义》、《七侠五义》两本流传。
2.主要人物①包公。
②三侠:南侠展昭(御猫),北侠欧阳春(紫髯伯),双侠丁兆兰、丁兆蕙兄弟。
后加上小侠艾虎、黑妖狐智化、小诸葛沈仲元为七侠。
3.侠义+公案的模式:①清官+侠客=最佳搭档②模式要素:一名清官一群侠客一次自然灾害一桩谜案或一场阴谋4.英雄主义的幻灭①个人英雄与政治机器→ “闯”与“阵”②白玉堂命丧“铜网阵”的隐喻现代色彩:社会技术方面的变化忧郁的线索:英雄的疲态二、艺术价值1.鲜明的人物形象。
鲁迅说此书“而独于写草野豪杰,辄奕奕有神,间或衬以世态,杂以诙谐,亦每令莽夫分外生色”(《中国小说史略》)。
2.语言大众化、通俗化。
绘声状物,保留了宋元以来说话艺术的明快、流畅、生动、口语化的特点。
3.小说结构完整、情节变幻曲折,有强烈的艺术魅力。
晚清鸿儒俞樾先生称赏其酣恣淋漓而又点染细腻的文笔,叹为“如此笔墨,方许作平话小说;如此平话小说,方算得天地间另是一种笔墨。
”狭邪小说一、狭邪小说之嬗变一)命名:狭邪:小街曲巷,指娼妓的居处,这里用作妓女的代称。
所谓狭邪小说本是中国言情小说的一种,因此类小说所写内容多为妓女、嫖客,故鲁迅称之为“狭邪小说”。
二)近代狭邪小说自身发展演变过程:溢美——近真——溢恶。
早期的狭邪小说,《品花宝鉴》、《花月痕》等属于言情小说的范畴,对妓女的描写多所溢美。
后来,狭邪小说渐渐由言情小说向社会小说演变,《海上花列传》对妓女的描写渐趋于写实,是狭邪小说中最好的作品。
到了民国初年的《海上繁华梦》、《九尾龟》之类,对妓女的描写多所溢恶。
《九尾龟》更是成为嫖界的“教科书”。
二、狭邪小说出现的多方面原因1.狭邪小说产生的现实基础。
士人生活的放诞不羁。
至乾隆,嘉庆年间,城市经济繁荣,士人的生活也开始奢靡腐化。
曾经被禁止的狎优嫖妓之风重又兴盛起来。
2.近代狭邪小说的产生和《红楼梦》的影响。
鲁迅认为,狭邪小说是围绕着《红楼梦》做文章的,“特以谈钗黛而生厌,因改求佳人于娼优;知大观园者已多,则别辟情场于北里而已”。
3.狭邪小说的产生和当时社会上理学盛行有关。
妓院成了封建礼教至为淡薄的地方。
三、欲望的征逐——寓教于恶1. 对情色传统及其浪漫模式的颠覆2. 近代情色想像及其实践区域小说作品讲解一、近代狭邪小说1.《品花宝鉴》:小说以主人公青年公子梅子玉和男伶杜琴言神交钟情为中心线索,写了像梅、杜这样的“情之正者”,和商贾市井、纨袴子弟之流的“情之淫者”两种人,以寓劝惩之意。
然而所谓“情之正者”亦是一种病态生活的反映。
作为晚清第一部梨园小说,《品花宝鉴》真实地反映了乾嘉时期京城梨园鼎盛和狎优之风盛行的社会现象,及妓院茶楼等方方面面的生活实景,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学价值。
2.《花月痕》的艺术价值1)出色的心理描写:a.直接心理描写(人物独白)。
b.通过人物的神态变化和行动来揭示之。
2)描写人物能做到曲尽人情,非常真实。
3)语言流畅而富有表现力,白描颇见功力。
4)缺陷:a.艺术结构上,画蛇添足。
b.诗词太多,成为累赘。
二、海派狭邪小说一)命名:这一名称最早由鸳蝴派作家秦瘦鸥在其作品《小说纵横谈》中提出,指在近代上海都市背景下产生的一批反映近代上海都市生活和都市文化的狭邪小说。
主要作品有《海上花列传》、《海上繁华梦》、《九尾龟》等。
二)海派狭邪小说产生原因:◇近代城市化的发展——街区公园马路◇近代商业的兴起——曲院勾栏茶楼酒肆——印刷业出版业报刊业◇职业作家的出现——职业报人小说家三)上海社会现象:青楼里的女权先锋1.时代风尚的新变2.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1)经济独立意识2)职业意识3)人权意识四)代表作品《海上花列传》1.思想意蕴1)特定地域空间:上海-欲望之城2)颓废美学中的现代性:a.虚拟的现代生活方式:b.现代事物的涌现:3)浪漫故事的职业表演者4)劝诫主题的构建五)艺术价值1.平淡而近自然的写实风格。
鲁迅语:记载如实,绝少夸张。
《海上花列传》风格迥异,以平静自然的笔调,平和冲淡的风格,客观地表现人生,还原生活的本来面目,不夸张,不粉饰,只是如实叙来,写出对人生存处境的悲悯。
2. 以合传之体来塑造人物。
“合传之体有三难:一曰无雷同。
一书百十人,其性情、言语、面目、行为,此与彼稍有相仿,即是雷同。
一曰无矛盾。
一人而前后数见,前与后稍有不符,即是矛盾。
一曰无挂漏。
写一人而无结局,挂漏也;叙一事而无收场,亦挂漏也。
”3.“穿插藏闪”的独特结构。
全书笔法自谓从《儒林外史》脱化出来,惟穿插藏闪之法,则为从来说部所未有。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或竟接连起十余波,忽东忽西,忽南忽北,随手叙来并无一事完,全部并无一丝挂漏;阅之觉其背面无文字处尚有许多文字,虽未明明叙出,而可以意会得之。
此穿插之法也。
” “劈空而来,使阅者茫然不解其如何缘故,急欲观后文,而后文又舍而叙他事矣;及他事叙毕,再叙明其缘故,而其缘故仍未尽明,直至全体尽露,乃知前文所叙并无半个闲字。
此藏闪之法也。
”4.吴语方言的妙用。
《海上花列传》是人物的对话全部用吴语。
“曹雪芹撰《石头记》皆操京语,我书安见不可以操吴语?”这一尝试,增加了小说的生活气息和真实感,使人物的对话的“神理”跃然纸上。
“方言土话里的人物是自然流露的活人”,方言“最能表现个性的差异” 。
(胡适语)如:卫霞仙正色向姚奶奶朗朗说道:“耐个家主公末,该应到耐府浪去寻。
耐啥辰光交代拨倪,故歇到该搭来寻耐家主公?倪堂子里倒勿曾到耐府浪来请客人,耐倒先到倪堂子里来寻耐家主公,阿要笑话!”译文:“你的丈夫嘛,应该到你府上去找嘛。
你什么时候交代给我们,这时候到这里来找你丈夫?我们堂子里倒没到你府上去请客人,你倒先到我们堂子里来找你丈夫,可不是笑话!”因此,胡适对《海上花列传》的方言写作推崇备至:“这是有意的主张,有计划的文学革命。
方言的文学所以可贵,正因为方言最能表现人的神理。
通俗的白话固然远胜于古文,但终不如方言的能表现说话的人的神情口气。
”并进一步期望:“如果从今以后有各地的方言文学继续起来供给中国新文学的新材料、新血液、新生命,——那么,韩子云与他的《海上花列传》真可以说是给中国文学开了一个新局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