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
应用文写作(第2章_工作文书)

本章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应用文写作》教学课件
适用范围
某个方面的工作已经结束或者告一段落, 需要进行回顾、检查和分析研究,以期从 中找出经验和教训,获得规律性的认识, 从而指导今后工作。 推广、介绍典型经验,进行专题性报告。
本章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应用文写作》教学课件
格式写法
总结写作格式写法比较灵活,不十分固定。它要针 对不同的对象,根据不同的内容和目的,确定相应 的写作格式和写作重点。常见的大多由以下三个部 分构成:
正 文
主体 主体一般有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基本做法、成绩和经验,多数总结把这部分内容作为 重点。恰当地运用小标题,或采取“段旨撮要法” 问题与教训。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写出工作中存 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分析其主观原因,由此得出的教 训等。 今后的工作和努力的方向。
本章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本章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应用文写作》教学课件
注意事项
符合党和国家的政策 适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 明确制订的权限 符合写作要求 语言简洁、准确、庄重
本章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应用文写作》教学课件
述职报告
性 质
适用范围 格式写法
注意事项
述职报告与个人总结的异同
本章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应用文写作》教学课件
正 文
主体 主体内容一般要写清楚以下三个方面: 任务要求 措施办法 步骤和程序 如果是较大的计划,还应有简明的可行性论证。 主体常常采取标序列述的方法进行表述,以求做到条理 分明,结构清楚。
最新第二章 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二章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主题就是通过文章的具体材料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基本观点或要说明的主要问题,是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评价和态度。
2.主题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根据表现得明显与否来划分,有直接表现和间接表现两种形式。
应用文多采用直接表现的方法。
3.应用文主题的表现有以下几种形式:标题显意、开宗明义、文中点意、篇末结意。
4.应用文的材料,是指为了写作应用文而采取的用于提炼、确立、表现写作主题的事实和观念。
5. 应用文的标题通常有两种形式:公文式标题、一般文章式标题。
6.应用文常用的层次方式有: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因果式、时序式、三段式。
三段式式结构指公文常常采用的“发文缘由、事项、尾语”三层次结构形式。
二、选择题1. BCD2.D3.A4.D三、名词解释1. 材料:是作者为了某种写作目的所搜集、积累以及写在文章中表现主题的一系列事实现象和理论根据,其内容包括人、事、景、物、情、理、数据诸方面。
2.结构,指文章的组织形式和内部构造,也叫布局、格局或谋篇,是作者根据表意和审美需要,对材料进行的组合安排。
结构是文章内容的表现形式,同时又是作者对客观事物、事理认识的反映。
四、简答题1.试简单介绍观察的方法。
答:观察的方法主要有点面结合法,即对客观事物既要有“面”(全局)的了解,又要有“点”(局部)的深入,做到既见森林,又见树木;由表及里法,即对客观事物和社会生活,既要观察它们的各种表象,体验它们的各种情景,又要透过现象分析、认识其本质;方位程序法,即根据客观事物的方位确定观察点进行观察。
2.新颖的材料来自哪里?答:新颖的材料大致来自三个方面。
一是新近发生的具有社会意义的事情或新近提出的观点,包括新闻事件、新闻人物,产生的新信息、新成就、就观念、新思想等,这类材料往往引起人们的关注,产生较大的反响;二是虽然不是新近发生的事或新近提出的观点,但不为大多数人所知,能引起人们的注意,给人以新鲜感;三是老材料翻新意,从过去的材料中变换不同的角度发掘新意,并赋予它们时代的精神,仍能给人以新的思考和启迪。
应用文写作讲义 第二章 应用文的作者、文本和读者

案例精选一: 关于丹霞山风景名胜区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请示 国务院: 丹霞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我省韶关市仁化、曲江两县境内, 面积180平方公里,分丹霞山、韶石山、大石山三个景区,距 韶关市区最近处 10公里 ,最远处 50公里 ,柏油公路直达主峰 景区,观光旅游交通十分方便。 据地质考证,6500万年前丹霞山所在地是一个大湖泊,由 于造山运动,形成红岩峭壁和嶙峋洞穴,构成奇异自然风景。 在世界同类地形中,以丹霞山最为典型。“丹霞地貌”已成为 国际地质学名词。现丹霞山景区已开发接待游人的范围为12平 方公里,主要景点有87处,山、港、江、湖兼备,绿化良好, 兼之摩崖石刻、寺庵、亭台楼阁点缀其间,自然及人文景观丰 富。靠丹霞山南侧的韶石山景区,滂于浈水,是历史上舜帝南 巡奏乐之处,内有“三十六石”的奇景;丹霞山西侧的大石山 景区,类似丹霞山的奇山异峰,有丹寨幽洞、岩柱等自然景观。
表示敬意、谢意、希望。如:敬礼 致以谢意 谨 致谢忱
第二章 应用文的作者、文本和读者 第三节 应用文的读者
一、应用文读者的类型
(一)法定读者
(二)普通读者
(三)专业读者
第二章 应用文的作者、文本和读者 第三节 应用文的读者
二、应用文读者的阅读特点
(一)读者是功用性阅读者
(二)读者是近距离接受者
(三)读者是文本功能的实现者
二、应用文作者的思维方式
(一)对象化思维
对象化思维是一种思维被对象全部占有,并围绕弄 清对象的形状、性质、规律进行思维的活动方式。 (二)模式化思维 思维的启动起于明确的指令,有意无意地受某种文 体规范的制约,往往先按照某种模式去构思,然后 再按照某种格式去遣词造句
(三)换位思维
第二章、应用文的作者文本和读者

表达方式:公文主要采用五种基本表达方 式中的三种。描写文字铺张,务虚不务实; 抒情是主体化思维方式,主观性强,均极 少采用。公文写作主要用叙述、议论、说 明三种,三种方式又多取常规用法,如叙 述中的顺叙、概叙较多,倒叙、插叙少; 议言如“来函收悉”、“希即遵 照”、“拟请”、“敬请批复”、“特此 函复”等,都是约定俗成的套语,言简意 明。非套语性的公文语言,也要平实化、 常规化,去藻饰。 文种、格式:构成要素模式化,即思维的 启动受明确指令,有意无意受某种文体规 范制约,按某种文体模式去“构想”,再 按某种模式去遣词造句。
3、换位思维 又称替代思维,指站在他人立场上,设身 处地替他人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 思维特征: 一种被动思维:启动于法人作者的指令或 授权,终止于法人作者意志的准确传达。 思维目的、方向、内容,都不是代言作者 的主动选择。
一种限制中的思维:思维被限制在一个特定 范围之内。在内容上,代言作者的思维必 须无条件地循着法定作者的规定行进。 一种组织性思维:不是认知性思维,代言 作者的思维成果只能在结构的组织、表达 方式的选择、遣词造句上有一定体现。
(二)读者是近距离接受者 应用文是为处理公务、私务而写,而处理 事务总有时间限制,写作和阅读的时效性 很强。读者的近距离产生于:一是读者与 作者时代、地域、心理距离贴近;二是读 者与作者是上下级关系,或一个系统,一 个单位。
(三)读者是文本功能实现者 读者阅读应用文带某种目的,不仅要了解 文本信息,而且往往是文本功能的实现者。 例如:某一通知下发,读者可能是某一责 任人,也可能是直接实践者。功用性阅读 则要求作者在写作时,要处处考虑到读者 的实践者特点;内容层次要分明,信息要 明了,做法明确,易于接受和实践。
(三)应用文作者的思维方式 应用文作者因身份不同,其思维方式各有 差别,主要有对象化思维、模式化思维、 换位思维和逻辑思维。 1、对象化思维 与围绕主体情思展开的主体化思维不同, 指思维被对象全部占有,并围绕对象形状、 性质、规律,进行思维活动,如经济文书。
应用文写作基础--第二章 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

应 用 文 的 语
➢施行、暂行、试行、可行、执行、参 照执行、贯彻执行、研究执行; ➢审定、审议、审发、审批; ➢会议听取了、会议讨论了、会议认为、 会议指出、会议强调指出、会议通过
言
了、会议决定、会议希望、会议号召、
会议要求、会议恳切呼吁。
第
四
7.表态用语
节
➢不同意、原则同意、同意;
应 用
➢不可、可办、照办;
料
文而采取的用于提炼、确立、表现写
作主题的事实和观念。
二、材料的积累
第
二
节
观察
阅读
应
用
文
调查
的
材
感受
料
三、材料的选择
第
二
节
✓真实
应
用
文
的
✓典型
材
料
✓切题 ✓新颖
四、材料的安排
第
二
节
先亮观点,后兴材料
应
用
文
先举材料,后亮观点
的
材
料
边举材料,边亮观点
一、结构的含义
第
三
节
结构,指文章的组织形式和内部构造,
的
语
言
二、运用语言的要求
第 四 节
应 用
准确
简洁
平实
文
的
语
言
三、应用文专用语言(点击按钮进入)
第
四
节
开头用语
称谓用语
应 用
承启用语
文
的
引述用语
语
言
批转用语
经办用语 表态用语
结尾用语
第
1.开头用语
四 节
➢为、为了; ➢根据、按照、遵照、依照;
《应用文写作》项目二党政机关公务文书

一、党政机关 公文的涵义
二、党政机关 公文的特点
三、党政机关 公文的种类
四、党政机关 公文的格式
五、公文的 稿本
附:党政机关 公文格式样本
返回目录
第二章 党政机关公务文书
第一节 概述
3.紧急程度。公文送达和办理时限要求。 根据紧急程度,紧急公文应当分别标注“特急 ”和“加急”,电报应当分别标注“特提”、 “特急”、“加急”、“平急”。如需标识紧 急程度,用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 角;如需同时标注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 急程度,按照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 度的顺序自上而下分行排列。
第二章 党政机关公务文书
【引言】
为使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201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了《党政机关 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党政机关公文的 种类、格式、行文规则、发文办理、受文办理以及归档管理等做 了详细规定。党政机关公文“法定”特征明显,公文处理强调规 范,排斥个性。本章依据《条例》和《党政机关公文格式》等相 关规定,着重介绍党政机关公文的格式编排要求和常用文种的写 作规范。
一、党政机关 公文的涵义
二、党政机关
公文的特点
三、党政机关 公文的种类
四、党政机关
公文的格式
五、公文的 稿本
附:党政机关 公文格式样本
返回目录
第二章 党政机关公务文书
第一节 概述
(五)处理程序的规律性 公文是在公文处理中形成、运转并实现其 政治功能的。公文处理程序是对公文处理实践 中规律的总结,从拟制到办理和管理,各个工 作环节相互关联、衔接有序,不可逆行。
公文纸分为可用以书写、印刷文字、图形 等符号的图文区与不允许出现任何符号的白边 区两个区域:天头(上白边)为37mm±1mm, 订口(左白边)为28mm±1mm,版心尺寸为 156mm×225mm;
第二章 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二章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主题就是通过文章的具体材料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基本观点或要说明的主要问题,是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评价和态度。
2.主题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根据表现得明显与否来划分,有直接表现和间接表现两种形式。
应用文多采用直接表现的方法。
3.应用文主题的表现有以下几种形式:标题显意、开宗明义、文中点意、篇末结意。
4.应用文的材料,是指为了写作应用文而采取的用于提炼、确立、表现写作主题的事实和观念。
5. 应用文的标题通常有两种形式:公文式标题、一般文章式标题。
6.应用文常用的层次方式有: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因果式、时序式、三段式。
三段式式结构指公文常常采用的“发文缘由、事项、尾语”三层次结构形式。
二、选择题1. BCD2.D3.A4.D三、名词解释1. 材料:是作者为了某种写作目的所搜集、积累以及写在文章中表现主题的一系列事实现象和理论根据,其内容包括人、事、景、物、情、理、数据诸方面。
2.结构,指文章的组织形式和内部构造,也叫布局、格局或谋篇,是作者根据表意和审美需要,对材料进行的组合安排。
结构是文章内容的表现形式,同时又是作者对客观事物、事理认识的反映。
四、简答题1.试简单介绍观察的方法。
答:观察的方法主要有点面结合法,即对客观事物既要有“面”(全局)的了解,又要有“点”(局部)的深入,做到既见森林,又见树木;由表及里法,即对客观事物和社会生活,既要观察它们的各种表象,体验它们的各种情景,又要透过现象分析、认识其本质;方位程序法,即根据客观事物的方位确定观察点进行观察。
2.新颖的材料来自哪里?答:新颖的材料大致来自三个方面。
一是新近发生的具有社会意义的事情或新近提出的观点,包括新闻事件、新闻人物,产生的新信息、新成就、就观念、新思想等,这类材料往往引起人们的关注,产生较大的反响;二是虽然不是新近发生的事或新近提出的观点,但不为大多数人所知,能引起人们的注意,给人以新鲜感;三是老材料翻新意,从过去的材料中变换不同的角度发掘新意,并赋予它们时代的精神,仍能给人以新的思考和启迪。
《应用文写作基础》第二章

办公型会议纪要
也叫例会纪要,是企事业单位、 机关团体的领导和有关部门的负责 人,定期召开的研究日常行政事务 的会议的纪要,要求有关单位、部 门和有关人员共同遵守执行。
专题型会议纪要
是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的 领导和有关部门的负责人为研究某 一方面的问题或工作而专门召开的 专题会议的纪要,具有指导性的作 用。
5
1.1 概述
会议记录根据详细程度的不同,分为详细记录和摘要记录两种。
详细记录:主要用于特别重要的会议, 要尽量记下会议上每个人的原话,包 括语气、神态、动作以及与会者的反 应等,要做到有闻必录。
第一节 会议记录
摘要记录:主要用于普通会议,只重 点扼要地记录会议的中心内容和有关 要点、决议等。重点和要点是指发言 人的基本观点、主要事实和结论等, 不必记录详细过程。
内容纪实
表达要点
会议纪要是在会议结 束后,围绕会议主旨和会 议成果,通过整理、提炼 和概括而形成的。要求重 点突出、主次分明、语言 简练、条理清楚。
称谓特殊
一般采用第三人称,由于反映 的是与会人员的集体意向,因此常 以“会议”作为表述主体,如“会 议认为”、“会议决定”等。
第二节 会议纪要
11
2.1 概述
3.结尾 结尾写结束语,对与会者和收文单位提出希望和要求,发出号召。此部分视情况而定,
可以不写。
第二节 会议纪要
14
2.3 范例
2008年第二十二次院务会会议纪要 时间:2008年9月22日 地点:院东会议室 出席人:院办公室、高招办、成招办各领导 缺席人:王圻副院长(出差) 列席:20人 高强同志主持召开考试院2008年第二十二次院务会议。会议研究了以下事项: 一、关于第二季度院长奖励基金发放事宜会议听取了院办公室关于第二季度院长奖励基金发放事宜的汇 报,会议同意院长奖励基金工作小组提交的发放方案。 二、关于考试院班车停运事宜 会议听取了院办公室关于考试院班车停运事宜的汇报。会议同意院办公室提出的试行方案,同时要求院 办公室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做好相关配套事宜,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公车限行要求,真正达到节能 减排、保护环境的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
➢批准、原则批准。
的
语
言
8.结尾用语
第
➢当否,请批示;如无不妥,请批转各
四 节
地执行;妥否,请批复。(用于请示) ➢请研究函复;盼复;请予复函;不知
应 用 文 的 语 言
尊意如何,盼函告;望协助办理,并 尽快见复。(用于函) ➢请指正、请审阅。(用于报告) ➢此复、特此专复、特函复。(用于批 复、复函) ➢特此公告(通告、通知、通报)。
首尾照应 文题照应 行文前后照应
开门见山式
秃尾
引述来文式
三、应用文结构要求
第
三
节
要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联系和规律
应 用
要为表现主题服务
文
要适应不同文种的体式特点
的
结
构
一、语言的含义
第
四
节
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它以语
音为物质外壳,以语词为结构单位,以
应
用
语法为中介而构成的物质形态。是人类
文
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
的
语
言
二、运用语言的要求
第 四 节
应 用
准确
简洁
平实
文
的
语
言
三、应用文专用语言(点击按钮进入)
第
四
节
开头用语
称谓用语
应 用
承启用语
文
的
引述用语
语
言
批转用语
经办用语 表态用语
结尾用语
第
1.开头用语
四 节
➢为、为了; ➢根据、按照、遵照、依照;
应 用 文 的
➢鉴于、关于、由于; ➢目前、当前; ➢兹(指现在)、兹有、兹将、兹介绍、 兹派、兹聘。
料
文而采取的用于提炼、确立、表现写
作主题的事实和观念。
二、材料的积累
第
二
节
观察
阅读
应
用
文
调查
的
材
感受
料
三、材料的选择
第
二
节
✓真实
应
用
文
的
✓典型
材
料
✓切题 ✓新颖
四、材料的安排
第
二
节
先亮观点,后兴材料
应
用
文
先举材料,后亮观点
的
材
料
边举材料,边亮观点
一、结构的含义
第
三
节
结构,指文章的组织形式和内部构造,
语
言
第
2.承启用语
四 节
➢根据……决定,根据……特通告如下, 依据……公告如下;
应 用 文 的 语
➢为了……现决定,为……通报如下, 现就……问题请示如下; ➢现将……(情况)报告如下,现 就……问题提出如下意见,经……批 准(同意)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言
➢拟采取如下措施;
➢经……研究,答复如下。
第二章 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
应用文的主题
应用文的结构
课堂练习
应用文的材料
应用文的语言
作业
一、主题的含义
第
一 节
➢主题就是通过文章的具体材料所表达的中 心思想、基本观点或要说明的主要问题,是 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评价和态度。
应
用
➢主题具有以下特点:
文
的
1.主题先行性
主
2.主题单一性
题
3.主题显露性
二、主题的要求
应
也叫布局、格局或谋篇,是作者根据表
用
意和审美需要,对材料进行的组合安排。
文
的
结
构
二、结构的要素
第 三 标题 开头 层次 段落 结尾 过渡 照应 节
提行式
过渡词
应 公文式
总分式 条款式
过渡句
用 文章式
并列式
文 的 结 构
概述式 目的式
递进式 因果式 时序式 三段式
强调式 期求式 希望式 说明式
过渡段
堂
3.《XXXX办法》(经)厂务委员会讨论通过,现
练 习
发给你们,望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切实)执行。 4.以上意见, 如(无不妥),(请)批转各部署机 关单位。
5.XXX来函(收悉), 关于XX一事,我部完全同
意(贵)局意见,特此(通知)。
6.(该)生(系)我校XX系XXX专业XX级学
员, ……
概括下列材料的主题。
第 四 节
3.引述用语 ➢悉(知道) ➢收悉
应
➢电悉
用
➢文悉
文
➢敬悉
的
➢欣悉
语
言
第
四
4.批转用语
节
➢批示
➢阅批
应
➢审批
用
➢批转
文
➢转发
的
➢印发
语
言
第 四 节
5.称谓用语 ➢我(部) ➢贵(局)
应 用
➢你(省) ➢本(部门)
文
➢该(处)
的
语
言
第
6.经办用语
四 节
➢经、业经、兹经、未经; ➢拟、拟办、拟定;
5.XXX来函( ), 关于XX一事,我部完全同意
( )局意见,特此( )。
6.( )生( )我校XX系XXX专业XX级学
员, ……
一、运用应用文专用词语填空:
1.(根据)局X字[2005]第47号请示(精神),经
与XX部研究(决定)如下:
2.(依据)部领导指示精神,我局会同XX司XX办
课
公室抽调X名同志组成了“XXX事件调查组”
题负有主要领导责任。顺城区监察局给予王某行政
警告处分,对顺城区中心小学予以通报批评,将所
收73000元上缴财政。
作
两单位捐资助学款14000元和学生"捐资助学"款 6102.3元,合计20102.3元,全部存入个人存折,
用于购买办公桌椅。另外,在2006年收取不够入
业
学年龄新生34000元的赞助款,也全部存入会计个
人存折,累计公款私存54102.3元。校长王某在任
职期间,对该校乱收费、公款私存54102.3元的问
第
一
节
正确
鲜明
深刻
应 用
文
的
集中
主
创新
题
三、主题的表现
第
一
节
1.标题显意
应 用
2.开宗明义
文
3.文中点意
的
主
4.篇末结意
题
一、材料的含义
第 二
材料,是作者为了某种写作目的所
节
搜集、积累以及写在文章中表现主题
的一系列事实现象和理论根据,其内
应
容包括人、事、景、物、情、理、数
用
据诸方面。
文
的 材
应用文的材料,是指为了写作应用
应 用 文 的 语
➢施行、暂行、试行、可行、执行、参 照执行、贯彻执行、研究执行; ➢审定、审议、审发、审批; ➢会议听取了、会议讨论了、会议认为、 会议指出、会议强调指出、会议通过
言
了、会议决定、会议希望、会议号召、
会议要求、会议恳切呼吁。
第
四
7.表态用语
节
➢不同意、原则同意、同意;
应 用
➢不可、可办、照办;
(用于知照性公文)
一、运用应用文专用词语填空:
1.( )局X字[2005]第47号请示( ),经与
XX部研究( )如下:
2.( )部领导指示精神,我局会同XX司XX办公
课
室抽调X名同志组成了“XXX事件调查组”
堂
3.《XXXX办法》( )厂务委员会讨论通过,现
练 习
发给你们,望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 )执行。 4.以上意见, 如( ),( )批转各部署机关单 位。
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广武中心学校按路队制组织
学生放学回家途中,一辆高速行驶的大货车因司机
疲劳驾驶冲入非机动车道,撞向学生队伍,当场造
成4名小学生死亡。
2.抚顺市顺城区中心小学违规收取赞助费、私设
小金库。2006年秋季招生期间,该校向不符合入
学年龄要求的54名新生收取了1000-3000元不等
的赞助费,共计收取73000元。2007年该校又将
1.2008年3月11日18时,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第
二中学初二学生邵聪府在教室内与本班学生丁楠发
生口角,被丁楠持刀刺伤,后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作
3月23日13时,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三岔河镇一辆
沿途搭载31名周末返校初中寄宿生的拖拉机坠入道
路右侧12米深沟,事故造成8名学生死亡,1名学
业
生重伤,22名学生轻伤。3月24日17时30分,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