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禽戏
五禽戏

五禽戏五禽戏是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动作和神态来进行健身运动的一种方法,为汉末医学家华佗所倡导。
据《三国志·华佗传》记载:“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
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
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颈鸱顾,引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
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并利蹄足,以当导引。
体中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沾濡汗出,因上著粉,身体轻便,腹中欲食。
普施行之,年九十余。
耳日聪明,齿牙完坚。
”说明人体需要经常活动,只是不要过度而已。
通过运动可以使饮食中的养分得到充分的消化和吸收,能使经脉中的气血流通畅顺。
这样疾病就不会产生,好像一直在活动的门枢不容易朽蚀一样。
这就是古代善于养生者所进行的导引术,它通过模仿熊攀树枝,鹞鹰回头顾盼等动作来俯仰身体,活动关节,使人体不容易衰老。
五禽戏就是导引术的一种,经常锻炼,可以防治疾病,可使腿脚活动轻便利索。
在《后汉书·艺文志》中曾记有《华佗五禽诀》、《华佗老子五禽六气诀》等书名,但这些书籍都已亡佚。
只是在晋代陶弘景《养性延命录》、《太上老君养生诀》、明代罗洪先《万寿仙书》等书中对五禽戏的具体练法有所述录。
各家所述和后世所传的五禽戏练法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精神和原理是一致的。
【基本内容和方法】(一)《养性延命录》“五禽戏”(1)虎戏:“虎戏者,四肢距(据)地,前三掷,却三掷,长引腰,侧脚,仰天即返,距行,前、却各七过也。
”即:手足着地,身躯前纵后退3次,然后引腰、昂头,如虎行步,前进、后退7步。
(2)鹿戏:“鹿戏者,四肢距地,引项返顾,左三右二,伸左右脚,伸缩亦三亦二也。
”即:手足着地,回头顾盼2~3次,然后左脚右伸,右脚左伸2~3次。
(3)熊戏:“熊戏者,正仰,以两手抱膝下,举头,左辟地七,右亦七、蹲地,以手左右托地。
”即:仰卧,两手抱膝,抬头,躯体向左、右倾侧着地各7次,然后蹲起,双手左右按地。
五禽戏

五禽戏起势:两手心向前向上起,捧到膻中,收手下按1、虎举:(双手井穴回收变虎爪)虎爪握拳(从小指开始一个一个曲拳),胸前平开上举推掌,曲指握拳,胸前变掌下按,拨长身体,提胸收腹,托举重物,下拉含胸,气沉丹田,升中有降,升降结合,眼神跟手走,十指撑开,小举吸气,下按呼出。
2、虎扑:拳走两侧,怒目而视,塌腰,前扑时抬下巴,变虎爪,膝部两侧,膝部前,空拳变虎爪,,脚前掌先落地,先下坐,手再回胯两侧。
3、鹿抵:和肩同高时变鹿指,两腋张开,45度落脚,外撇,转动带脉,运尾闾,重心前面,后腿蹬直,回看脚后跟,止步,转腰时关节抵腰,手提转到不能转,手从头上转回4、鹿奔:开督脉,手下垂,垂腕,含胸,低头,收腹,后坐时尾闾前扣,尾闾向前向上,竖弓,有弧度,轻灵,重心后移,再前移。
5、熊运:熊掌,开两腋,腿微微曲,胯以下不准动,肚脐为中心点,掌磨腹部,腹部四周划圆,体会腰腹部的压紧和放松。
6、熊晃:提胯宽,落地震动,曲腿后坐,前靠,塌肩,转腰再靠,手臂外旋,带脉腰动7、猿提:手背相对,十指撑开,快速捏拢,先提肩,收腹收会阴提肛,脚跟再起,勾手上提,颈上提头下压,90度垂直停留片刻,松肩松腹,落肛,脚跟落下8、猿摘:丁步下按上步摘果,变勾要快,脚:左脚左后方退步,右脚收回变丁步,右脚前跨,重心上移,再收回变丁步,退步摆掌,松肩划弧,左顾右盼,下按出腿扫出障碍,上步摘果,握固收回。
(蹬脚迈步)9、鸟伸:百汇上顶,会阴连线(伸时)空腰,挺胸,提下巴,用腿来拉伸任脉,开时收颈,尾闾上提。
上举时,收颈耸肩,尾闾上翘,手部水平,下按时,身体变松,重心右移后,后伸腿,展上体,两手腹前相结,小举至头前上方,手掌水平,身体稍前作,下按腹前,后呈人字形伸,含肩,收颈10、鸟飞:两手侧平举,腿独立,先下坐,再落脚,平举时,手腕比肩略高,下落时,掌相对收势:。
华佗五禽戏

华佗五禽戏华佗五禽戏是由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华佗根据中医原理、以模仿虎鹿熊猿鸟等五种动物的动作和神态编创的一套导引术。
“禽”指禽兽,古代泛指动物;“戏”在古代是指歌舞杂技之类的活动,在此指特殊的运动方式。
2011年5月23日,华佗五禽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拥有者安徽·亳州遗产编号Ⅵ-63遗产类别:杂技与竞技五禽戏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也是流传时间最长的健身方法之一,由五种模仿动物的动作组成,五禽戏又称“五禽操”、“五禽气功”、“百步汗戏”等。
据传华佗的徒弟吴普依法锻炼,活到90多岁依然耳不聋,眼不花,牙齿完好,达到百岁高龄。
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作为一种医疗体操,五禽戏不仅使人体的肌肉和关节得以舒展,而且有益于提高肺与心脏功能,改善心肌供氧量,提高心肌排血力,促进组织器官的正常发育。
作为中国最早的具有完整功法的仿生医疗健身体操,五禽戏也是历代宫廷重视的体育运动之一。
1982年6月28日,中国卫生部、教育部和当时的国家体委发出通知,把五禽戏等中国传统健身法作为在医学类大学中推广的“保健体育课”的内容之一。
2003年中国国家体育总局把重新编排后的五禽戏等健身法作为“健身气功”的内容向全国推广。
华佗五禽戏包括虎戏、鹿戏、熊戏、猿戏、鸟戏五种仿生导引术,动作柔和。
练习方法虎戏自然站式,俯身,两手按地,用力使身驱前耸并配合吸气,当前耸至极后稍停;然后,身躯后缩并呼气;如此3次。
继而两手先左后右问前挪移,同时两脚向后退移,以极力拉伸腰身;按着抬头面朝天,再低头向前平视;最后,如虎行走般以四肢前爬7步,后退7步。
鹿戏按上四肢着地势。
吸气,头颈向左转,双目向左侧后视,当左转至极后梢停;呼气,头颈回转,当转至面朝地时再吸气,并继续向右转,一如前法。
如此左转3次,右转2次,最后回复如起势。
然后,抬左腿向后挺伸,稍停后放下左腿,抬右腿如法挺伸。
如此左腿后伸3次,右腿2次。
熊戏仰卧式,两腿屈膝拱起,两脚离床席,两手抱膝下,头颈用力向上,使肩背离开床席;略停,先以左肩侧滚洛床面,当左肩一触及床席立即复头颈用力向上,肩离床席;略停后再以右肩侧滚落,复起。
健身气功五禽戏动作要点口诀

健身气功五禽戏动作要点口诀1.伸展鸟
四肢平直背挺身,左右摇头展翅膀。
上举抬头牵胸口,气贯丹田有弹力。
手臂后伸靠后缩,身体前倾呼吸急。
大步迈进鹞腿翻,有劲有力真矫健。
2.摇头牛
腰身挺直头前伸,将牛的角慢慢摇。
伸展双臂慢慢按,同时后仰拉腹肚。
慢慢低头收牌闩,身体微微蹲。
悠然转身放胯跟,脚尖并拢稳又舒。
3.张开鹤
两膝微屈,双臂慢张起。
一张一合幅度恰,呼吸自然舒展爽。
背部挺直脊柱顶,头颅向后延。
呼气如吹长笛声,手臂慢慢下放展。
4.迎风舞
身体直立腰不弯,双足分开踮起尖。
两手虚拢慢抱圆,转动腰间感周遍。
手臂抬起腹部缩撑,半蹲下滞顶脚跟。
背部腰部成三角,气息上提脉络充盈。
5.伸展虎
身体伏地臀部抬,手脚并力自然展。
大力推臂向外伸,肚子腰部向上提。
翘起屁股四肢直,头颅俯视心坦然。
呼吸自然放松柔,腹肌牵引高低温。
以上是关于五禽戏动作要点的口诀,每个动作都要注意身体的姿势和呼吸的控制,通过练习,可以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肌肉力量,舒缓压力,提高免疫力,促进健康长寿。
五禽戏是哪五种动物

五禽戏是哪五种动物
虎;鹿;熊;猿;鸟
五禽戏是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
五禽戏是由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华佗根据中医原理,以模仿虎鹿熊猿鸟等五种动物的动作和神态编创出来的一套导引术。
五禽戏是中国传统导引养生的一个重要功法。
华佗在《庄子》二禽戏的基础上创编了五禽戏,其名称及功效据《后汉书·方术列传·华佗传》记载:“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日虎,二日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
”
华佗五禽戏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也是流传时间最长的健身方法之一,由五种模仿动物的动作组成,华佗五禽戏又称“五禽操”、“五禽气功”、“百步汗戏”等。
据传华佗的徒弟吴普依法锻炼,活到90多岁依然耳不聋,眼不花,牙齿完好,达到百岁高龄。
五禽戏是中国传统导引养生的一个重要功法,由东汉末年的医学家华佗创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其动作仿效了虎、鹿、熊、猿和鸟五种动物,发展至今,已形成了多个不同的流派,各有不同。
在华佗故里安徽亳州,现在主要是董文焕和刘时荣所传的五禽戏。
2001年,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成立后,委托上海体育学院迅速展开了对五禽戏的挖掘、整理与研究。
并编写出版了《健身气功·五禽戏》,2003年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健身气功·五禽戏”其动作编排按照《三国志》的虎、鹿、熊、猿、鸟的顺序,动作数量按照陶弘景《养性延命录》的描述,每戏两动,共十个动作,
分别仿效虎之威猛、鹿之安舒、熊之沉稳、猿之灵巧、鸟之轻捷,力求蕴涵“五禽”的神韵。
2006年,华佗五禽戏被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1年又被国务院命名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五禽戏

五禽戏禽,在古代泛指禽兽之类动物,五禽,是指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
戏,即游戏、戏耍之意。
所谓五禽戏,就是指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的动作,组编而成的一套锻炼身体的方法。
五禽戏的练法有两种:一种是模仿五种禽兽的动作,用意念想着它们的活动,自然地引出动作来,只要动作的前后次序有个组合就可以了,每次锻炼的动作次序可以不完全一样。
另一种是参阅现有五禽戏的书籍,学习整套动作。
(1)熊形。
右膝弯曲,左肩向前下晃动,手臂亦随之下沉;右肩则稍向后外舒展,右臂稍上抬。
左膝弯曲,右肩向前下晃动,手臂亦随之下沉;左肩则稍向后外舒展,左臂稍上抬。
如此反复晃动,次数不限。
练熊戏时要在沉稳中寓于轻灵,将其剽悍之性表现出来,本动作有健脾胃、助消化。
活关节等功效。
(2)虎形。
第一左动:自然站立,左脚向左跨步,右手向左上方划弧横于前额,呈虎爪形,掌心向下,距额一拳,左手横于后腰,掌心向上,距腰一拳,身向左扭动,眼看右足跟,同时抬头,强视片刻,形似寻食。
第二右动:方向相反,动作相同。
练虎戏时要表现出威武勇猛的神态。
本动作作用于华佗挟背穴和督脉,用于坐骨神经痛、腰背痛、脊柱炎和高血压等病。
(3)鹿形。
第一左动:自然站立,左腿起步踢出,上体前倾,脚掌距地一拳,右腿微屈,成剪子步;右臂前伸,腕部弯曲,手呈鹿蹄形,指尖下垂与头平;左臂于后,距腰一拳,指尖向上,眼为斜视。
第二右动:方向相反,动作相同。
练鹿戏时要体现其静谧怡然之态。
本动作可强腰肾,活跃骨盆腔内的血液循环,并锻炼腿力。
(4)猿形。
第一左动:自然站立,左腿迈出,足跟抬起,脚尖点地,右腿微屈提步;左臂紧贴乳下方,指尖下垂成猿爪形;右臂弯曲上抬,右手从右脑后绕于前额,拇指中指并拢,眼为动视。
第二右动:方向相反,动作相同。
练猿戏时要仿效猿敏捷灵活之性。
本动作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健壮肾腰。
(5)鸟戏第一左动:两脚平行站立,两臂自然下垂,左脚向前迈进一步,有脚随之跟进半步,右脚尖点地;同时两臂慢慢从身前抬起,掌心向上,与肩平时两臂向左右侧方举起,随之深吸气;两脚相并,两臂自侧方下落,掌心向下,同时下蹲,两臂在膝下相交,掌心向上,随之深呼气。
五禽戏是哪五种动物

五禽戏是哪五种动物五禽戏是中国传统的一种运动方式,它通过模仿五种不同动物的动作来锻炼身体。
这五种动物分别是虎、鹿、熊、猿和鸟。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种动物的特点和五禽戏的练习方法。
1. 虎虎是五禽戏中的第一种动物。
虎的特点是力大而猛烈,所以虎式主要锻炼身体的力量和爆发力。
练习虎式时,需要模仿虎的动作,比如低身蹲下,用双手支撑地面,然后将身体迅速向前扑,同时伸直双臂和膝盖,像虎一样展现出强大的力量和速度。
2. 鹿鹿是五禽戏中的第二种动物。
鹿的特点是柔和而灵活,所以鹿式主要锻炼身体的柔韧性和灵活性。
练习鹿式时,需要模仿鹿的动作,比如双腿分开站立,然后将上半身向上伸展,双臂上举,像鹿一样展现出优雅而敏捷的动作。
3. 熊熊是五禽戏中的第三种动物。
熊的特点是稳健而有力,所以熊式主要锻炼身体的平衡能力和肌肉力量。
练习熊式时,需要模仿熊的动作,比如用手掌和脚掌支撑地面,然后将身体抬起,保持平衡姿势一段时间,像熊一样展现出稳固而有力的姿态。
4. 猿猿是五禽戏中的第四种动物。
猿的特点是灵活而协调,所以猿式主要锻炼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练习猿式时,需要模仿猿的动作,比如双腿分开站立,然后将身体向前倾斜,用左手触碰右脚脚尖,再用右手触碰左脚脚尖,像猿一样展现出敏捷而协调的动作。
5. 鸟鸟是五禽戏中的第五种动物。
鸟的特点是轻盈而自由,所以鸟式主要锻炼身体的平衡能力和柔软度。
练习鸟式时,需要模仿鸟的动作,比如单脚站立,然后将双臂向前伸展,保持身体平衡,像鸟一样展现出优雅而自由的姿态。
五禽戏是一种全面锻炼身体的运动方式,可以提高人体的柔韧性、力量、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可以通过练习五禽戏来保持身体的健康和灵活性。
开始练习时,可以选择一种动物的动作作为起点,逐渐增加练习的难度和时间。
希望大家都能体验到五禽戏带来的健康益处!。
孙思邈:五禽戏

3)左脚向后退步,右脚随之退至左脚内踝处,脚掌虚步点地,同时左手沿胸前至口平处,向前如取物样探出,最终成为钩手,右手同时收回至右肋下。
2右式
动作与左式相同,唯左右相反。
(四)鹿戏
身体自然直立,两臂自然下垂,两眼平视前方。
1左式
1)右腿屈膝,身体后坐,左腿前伸,左膝微屈,左脚虚踏;左手前伸,左臂微屈,左手掌心向右,右手置于左肘内侧,右手掌心向左。
2)两臂在身前同时逆时针方向旋转,左手绕环较右手大些,同时要注意腰胯、尾骶部的逆时针方向旋转,久而久之,过渡到以腰胯、尾骶部的旋转带动两臂的旋转。
2Hale Waihona Puke 式 1左式 1)两腿屈膝下蹲,重心移至右腿,左脚虚步,脚掌点地,靠于右脚内踝处,同时两掌握拳提至腰两侧,拳心向上,眼看左前方。
2)左脚向左前方斜进一步,右脚随之跟进半步,重心坐于右腿,左脚掌虚步点地,同时两拳沿胸部上抬,拳心向后,抬至口前,两拳相对翻转变掌,向前按出,高与胸齐,掌心向前,两掌虎口相对,眼看左手。
五禽戏
五禽戏是一种中国传统的健身方法,由五种模仿动物的动作组成。据说,五禽戏是汉代名医华佗发明的,但也有人认为华佗是五禽戏的整理改编者,在汉代以前已经有许多类似的健身法。最早记载了“五禽戏”名目的是南北朝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
五禽戏由五种动作组成,分别是虎戏、鹿戏、熊戏、猿戏和鸟戏,每种动作都是模仿了相应的动物。每种动作都是左右对称地各做一次,并配合气息调理。
动作与左式相同,唯方向左右相反,绕环旋转方向亦有顺逆不同。
(五)鸟戏
两脚平行站立,两臂自然下垂,两眼平视前方。
1左式
1)左脚向前迈进一步,右脚随之跟进半步,脚尖虚点地,同时两臂慢慢从身前抬起,掌心向上,与肩平时两臂向左右侧方举起,随之深吸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五禽戏
从中医的角度看 虎、鹿、熊、猿、鹤五种动物 分属于金木水火土五行, 又对应于心肝脾肺肾五藏。 人们模仿它们的姿态进行 运动,正是间接地起到了 锻炼脏腑的作用。 禽戏的作用原理:通过肢体 的运动以流通气血,祛病 长生。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 代医学研究证 五禽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锻 炼方式。它能锻炼和提高 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大 脑的抑制功能和调节功能, 有利于神经细胞的修复和 再生。它能提高肺功能及 心脏功能,改善心肌供氧 量,提高心脏排血力,促进 组织器官的正常发育。同 时它还能增强肠胃的活动 及分泌功能,促进消化吸 收,为机体活动提供养料。
五禽戏有哪五禽
猿戏 状态:仿其敏捷好动, 表现出纵山跳涧, 攀树蹬枝,摘桃献 果之神态 动作:猿提,猿摘:仿其昂然挺拔, 悠然自得,表现出亮 翅, 轻翔,落雁,独立之 神态 动作:鹤伸,鹤飞 作用:增强肺呼吸, 调运气血,疏通经络
结束
谢谢大家!
五禽戏有哪五禽
虎戏 状态:目光炯炯,摇头摆尾, 扑按,转斗,表现出威猛神 态,要刚劲有力,刚中有柔, 刚柔并济 动作:虎举,虎扑 作用:填精益髓,强腰健肾
五禽戏有哪五禽
鹿戏 状态:如鹿样心静体松,姿态 舒展,表现其探身,仰脖, 奔跑,回首之神态 动作:鹿抵,鹿奔 作用:舒展筋骨
五禽戏有哪五禽
熊戏 状态:如熊样浑厚沉稳,表现 出撼运,抗靠 步行时之神 态,笨重中寓轻灵 动作:熊运,熊晃 作用:加强脾胃, 增强体力 五行对应:脾脏
五禽戏由来
华佗 东汉末年三国初期的一位著 名医学家,于208年被曹操 所杀害。当时,战火连年, 瘟疫流行,人民生活处于 水深火热之中,他刻苦钻 研,学识渊博,精通内、外、 妇科与儿科等多种医术, 尤其擅长于麻醉,在医疗 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史传他年逾百岁犹有壮容, 身体非常健康。他的弟子 吴普、樊阿等都活到100岁。
中国传统文化之 --------------五禽戏
成都领事馆张亮
五禽戏由来
-------华佗 华 一次,华佗看到一个小孩抓 着门闩来回荡着玩耍,便 联想起“户枢不蠹,流水不 腐”的道理,于是想到人的 大多疾病都是由于气血不 畅和瘀寒停滞而造成的, 如果人体也像“户枢”那样 经常活动,让气血畅通,就 会增进健康,不易生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