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陈帼眉

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陈帼眉
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陈帼眉

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幼儿教育心理学

幼儿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幼儿教育系统中,幼儿心理发展与变化的规律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一门学科。

2.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三大变量P6

①幼儿学习者(幼儿)

②幼儿教育者(教师)

③环境与教学(环境)

3.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P4

揭示幼儿是如何学习的,即幼儿学习的特征、水平与规律;研究如何更科学、合理、有限地促进幼儿的学习,即如何开展适宜的教学,特别是要关注在教学环境和幼儿学习特征的交互作用下,幼儿是如何学习与发展的,以及研究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

4.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任务P7

①揭示幼儿学习特点与有效教学的规律【科学地研究与阐释幼儿学习与教学的特征与规律】(揭示规律)

②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幼儿教育心理学理论【预期幼儿学习发展的规律和变化,预测教育教学的效果】(形成理论)

③科学指导幼儿园教师的教学实践【作用科学的教育教学手段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并有效控制与干预幼儿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指导实践)

5.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代表人,代表作,主要教育思想

(一)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理论与幼儿的概念学习P40

①在分析“后括学习”的基础上,提出了“意义学习”。意义学习就是新知识与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之间建立非随意性和非临时性的联系。

②意义学习两条标准:(1)新知识必须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已有经验发生非临时性的联系,即实质性联系;(2)新旧知识经验之间必须形成非随意性的关系,即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在某种合理的或逻辑基础上形成的联系

③意义学习所需要的外部与内部条件P41

④如何使接受学习成为有意义的学习

(1)师生之间有大量的互动。虽然以教师讲解为主,但在课堂上应始终要求儿童做出反应

(2)大量运用例证。由于儿童认知结构中的已有经验以形象为主,教师应大量采用图解或图画。

(3)运用演绎方法。先呈现儿童在生活中常见的最一般的概念,然后引出特殊的概念。

(4)逐步深化。材料的呈现要由深入浅。

(二)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P42

①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让儿童进行发现学习,让儿童用自己的头脑通过探索过程获得知识。

②发现学习的作用

(1)提高智力潜能。儿童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探索模式,学习如何对信息进行转换和组织,从而超越这种信息。

(2)使外部奖励向内部动力转移。通过探索而获得的发现会使儿童产生喜悦感,这比外部的奖赏更能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3)帮助信息保持和检索。

③布鲁纳发现法的特点

(1)强调幼儿的探索学习过程

(2)强调直觉思维在发现学习中的价值

(3)强调学习的内在动力

4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理解)P43

第三章幼儿学习心理概述

1.幼儿学习的脑科学基础:【重】

关键期:P59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在人的发现中,对某一方面环境影响最敏感的时期。

多动症与学习P67

多动症是幼儿注意力缺失、活动过多、冲动性强和延迟满足

困难等一系列心理行为问题的总称

原因:遗传;大脑发育

学习困难P68

是指幼儿智力正常,但因各类精神卫生问题引起学业失败。

症状:感知觉障碍(视觉,听觉,知觉);精细运动障碍;言语发展障碍;注意力不集中;情绪障碍;社会适应不良

原因:心理负担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影响早期脑机能发展的因素:孕妇吸烟;孕妇饮酒;孕妇的饮食与营养(填空)

2. 0—3岁婴儿学习的基本方式P72

(1)习惯化和去习惯化。

(2)经典条件作用

(3)操作条件作用

(4)模仿

(5)其他学习方式:学习图式;因果关系;使用工具;理解空间

3.3-6岁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与特点【重】(一)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P78

(1)观察模仿学习

(2)操作学习

(3)语言理解学习

(4)综合性的学习方式

(5)交往中的学习

(6)游戏活动

(二)幼儿学习的主要特点P81

(1)容易被扼杀的学习主动性

(2)从兴趣出发的学习积极性

(3)学习的无意性与内隐性

(4)经验与体验作用的显著性

(5)语言指导下的直观形象性

(6)对环境的极大依赖性

(7)不容忽视的个别差异性

第四章幼儿学习的动机与学习的迁移【重】

第六章幼儿社会性学习与教育

第七章幼儿创造性学习与培养

1.吉尔福特认为创造力包括哪些方面

(1)对问题的敏感度,即容易接受新事物,发现新问题的能力

(2)流畅性,即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对于特定的问题情境能顺利提出多种反应或答案

(3)灵活性,即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适应性,具有灵活改变定势的能力,能自由联想

(4)独创性,即产生新的、不同寻常思想的能力,表现为产生新奇、罕见、首创的观念和成就

(5)再确定性,即善于采用特定事物的多种适用方法和机制的能力

(6)洞察力,技能通过事物表面现象,认清其内在含义、特性或多样性的能力,进行意义变换的能力

2.创造性

第八章幼儿的语言学习与教学

1.语言与言语

语言是社会现象,是人类特有的交流工具

言语是心理现象,是个人使用语

2.全语言教学理论P181

全语言教学理论:强调语言是是“完整”的,不可简单地割裂成语音、字词和句子等片段。因此,语言学习必须是整体的,很难划分为语言内容和语言技巧。(1)全语言教学观

(2)以幼儿为中心的语言学习过程

(3)让幼儿成为早期的阅读者和书写者

(4)成人要经常为孩子朗读故事书

(5)教师的态度是幼儿语言学习的关键

3.幼儿语言教学的策略P185【重】

(1)温馨、丰富、真实的语言环境

(2)师生共同确定主题、共同计划

(3)经常给予阅读、书写示范

(4)倾听、积极反馈

(5)鼓励尝试使用语言

(6)肯定期待

4.影响婴幼儿语言发展的内外因素P189

(1)内在因素——正常发育的大脑

(2)外在因素——良好的语言环境

5.3—6岁幼儿语言发展的有效促进P193【重】

(1)指导幼儿掌握正确的语音

①以自己正确的发音为幼儿作出榜样

②采用多种方法教给幼儿正确的语音【绕口令、讲故事、诗歌朗诵、话剧表演、教学游戏】

③耐心纠正幼儿的错误发音

(2)帮助幼儿进行阅读准备【帮助幼儿进行早期阅读准备,如歌曲、儿歌、游戏】

(3)培养幼儿的言语能力【言语领会能力和言语生成能力,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幼儿的倾听能力,使幼儿认识到倾听的价值,培养幼儿的倾听技巧】(4)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

①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

②防止幼儿养成不良阅读方式的习惯【出声阅读;指读;回读】

(5)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第九章幼儿园班级管理与环境创设

1.班级管理,幼儿园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对课堂中的人、事、时、空等因素进行协调的过程。

幼儿园班级管理:是指教师鼓励幼儿课堂学习的行为活动,也即教师为了有效利用时间、创设愉快和富有建设性的学习环境以及减少行为问题,而采取某些方法来组织活动、教学、自然环境等的诸方面的因素。

幼儿园环境:

2.幼儿园班级管理的目标P200

(1)争取更多的时间使幼儿有效学习

(2)有效课堂管理者的特征

3、有效管理班级的方法P202【重】

(1)全面关注

(2)并行处理/同时兼顾【同一时间段兼顾到多种课堂活动】

(3)过渡环节的高效【善于设计活动转换的安排,减少幼儿不必要的等待时间】(4)让每一位幼儿参与进来【重要因素:创造并维持高度互动的教学模式】(5)激发幼儿的兴趣与热情【采用多种活动和教学技巧】

第十一章幼儿教师心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