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5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5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5章单元测试试题

2020年4月12日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 得分: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个题目只选一个最佳答案,多选错选不得分,每个3分,共75分)

1.某个婴儿不能消化乳类,经检查发现他的乳糖酶分子有一个氨基酸改变而导致乳糖酶失活,发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缺乏吸收某种氨基酸的能力 B.不能摄取足够的乳糖酶

C.乳糖酶基因有一个碱基替换了D.乳糖酶基因有一个碱基缺失了

2. 产生镰状细胞贫血的根本原因是( )

A.红细胞易变形破裂 B.血红蛋白中的一个氨基酸改变

C.mRNA中一个碱基发生了改变D.基因中编码血红蛋白的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

3. 人类的血管性假血友病基因位于第12号染色体上,目前该病有20多种类型,这表明基因突变具有( )

A.可逆性B.不定向性C.普遍性 D.稀有性

4. 下图表示发生在细胞内DNA上的一种碱基改变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这种改变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发生改变 B.该DNA的结构一定没发生改变

C.该DNA的热稳定性一定不变D.该细胞内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

5. 人和动物细胞的染色体上普遍存在着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但是大多数人不患癌症,而只有少数人患癌症,其原因主要是( )

A.原癌基因不能被激活B.在正常情况下,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的概率很低C.癌细胞是细胞畸形分化造成的 D.大多数人体内有抵抗癌细胞的免疫功能

6. 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因基因重组而导致子代性状分离

B.基因A因替换、增添或缺失部分碱基而形成它的等位基因a,这属于基因重组C.YyRr自交后代出现不同于亲本的新类型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

D.造成同卵双生姐妹间性状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基因重组

7. 同一番茄地里有两株异常番茄,甲株所结果实均为果形异常,乙株只结了一个果形异常的果实,其余的果实正常。甲、乙两株异常果实单独连续种植,其自交后代中果形仍保持异常。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二者均可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B.甲发生变异的时间比乙早

C.甲株变异一定发生在减数分裂时期D.乙株变异一定发生在有丝分裂时期

8. 据下图分析,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发生在Ⅰ过程,基因重组发生在Ⅱ过程

B.Ⅲ过程是在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基础上进行的

C.有性生殖实现了基因重组,增强了生物变异性

D.有性生殖方式的出现加快了生物进化的过程

9. 用X射线处理蚕蛹,使其第2号染色体上的斑纹基因易位于W染色体上,使雌体都有斑纹。再将雌蚕与白体雄蚕交配,其后代雌蚕都有斑纹,雄蚕都无斑纹。这样有利于去雌留雄,提高蚕丝的质量。这种育种方法所依据的原理是( )

A.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B.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C.基因突变 D.基因重组

10. 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中用洋葱鳞片叶做材料而不能用大肠杆菌等原核生物替代

B.染色常用的染液为0.01 g/mL的龙胆紫溶液,也可用醋酸洋红替代

C.最好选用分裂中期的图像进行观察,此时染色体形态最清晰

D.低温处理与观察不能同时进行

11. 低温诱导可使二倍体草鱼卵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形成纺锤体,从而产生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卵细胞,此卵细胞与精子结合发育成三倍体草鱼胚胎。上述过程中产生下列四种细胞,下图所示为四种细胞的染色体行为(以二倍体草鱼体细胞含两对同源染色体为例),其中可出现的是( )

A.B. C. D.

12. 将某马铃薯品种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幼苗,在幼苗细胞中发现了12对染色体,能够确定此幼苗个体属于( )

A.单倍体 B.二倍体 C.四倍体D.多倍体

13. 下列关于三倍体无子西瓜培育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在二倍体西瓜的幼苗期,用秋水仙素处理可以得到四倍体植株

B.一般用四倍体植株作父本,用二倍体植株作母本进行杂交

C.三倍体西瓜几乎没有种子,但偶尔也会产生

D.每年制种很麻烦,可以利用三倍体植株进行无性繁殖的方式培育

14. 下列细胞分裂图像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⑤

15. 已知普通小麦是六倍体,含42条染色体。有关普通小麦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它的单倍体植株的体细胞含21条染色体 B.它的每个染色体组含7条染色体

C.它的胚乳含3个染色体组D.离体培养它的花粉,产生的植株表现高度不育

16. 某植物株色紫色对绿色是显性,分别由基因PL和pl控制,不含pl、PL 基因的植物株色表现为白色。该植物株色在遗传时出现了变异(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变异是由某条染色体结构缺失引起的B.该变异是由显性基因突变引起的

C.该变异在子二代中能够表现出新株色的表现型D.该变异可以使用显微镜观察鉴定

17. 下图表示基因突变的一种情况,其中a、b是核酸链,c是肽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c表示基因的复制和转录

B.图中由于氨基酸没有改变,所以没有发生基因突变

C.图中氨基酸没有改变的原因是密码子具有简并性

D.除图示情况外,基因突变还包括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和增添

18. 利用月季花的枝条扦插所产生的后代与利用月季花的种子播种所产生的后代相比,下列关于其变异来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前者不会发生变异,后者有较大的变异性

B.前者一定不会产生基因重组,后者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C.后者一定不会发生基因重组,前者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D.前者一定不会因环境影响发生变异,后者可能因环境影响发生变异

19. 图中a、b、c、d表示人的生殖周期中不同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d不能发生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主要是通过c和d来实现的

C.b和a的主要差异之一是同源染色体的联会

D.d和b的主要差异之一是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

20. 下图是某二倍体动物的几个细胞分裂示意图(数字代表染色体,字母代表染色体上带有的基因)。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乙、丙细胞所处时期均易发生基因突变

B.乙细胞表明该动物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C.1与2片段的交换和1与2的分离,均属于基因重组

D.丙细胞不能进行基因重组

21. 如图表示某种农作物品种①和②培育出⑥的几种方法,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培育品种⑥的最简捷途径是Ⅰ→V

B.通过Ⅱ→Ⅳ过程最不容易到达目的

C.通过Ⅲ→Ⅵ过程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D.过程Ⅵ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22.某男子表现型正常,但其一条14号和一条21号染色体相互连接形成一条异常染色体,如图甲,减数分裂时异常染色体的联会如图乙,配对的三条染色体中,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所示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

B.观察异常染色体应选择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

C.如不考虑其他染色体,理论上该男子产生的精子类型有8种

D.该男子与正常女子婚配能生育染色体组成正常的后代

23. 下列有关“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生物的生殖细胞中含有的全部染色体一定就是一个染色体组

②经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单倍体植株再经秋水仙素处理后一定得到纯合子

③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二倍体

④体细胞中含有奇数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

A.②④B.①④ C.③④D.全部不对

24. 二倍体植物甲(2N=10)和二倍体植物乙(2n=10)进行有性杂交,得到的F1不育。用物理撞击的方法使F1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整套的染色体分配到同一个次级精(卵)母细胞中,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再让这样的雌雄配子结合,产生F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甲和乙能进行有性杂交,说明它们属于同种生物

B.F1为四倍体,具有的染色体数目为N=10,n=10

C.若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F1幼苗,则长成的植株是可育的

D.用物理撞击的方法使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加倍,产生的F2为二倍体

25. 某植株的一条染色体发生缺失突变,获得该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育,缺失染色体上具有红色显性基因B,正常染色体上具有白色隐性基因b(如图)。若以该植株为父本,测交后代中部分表现为红色性状。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

A.减数分裂时染色单体1或2上的基因b突变为B

B.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3与4自由分离

C.减数第二次分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自由组合

D.减数第一次分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

二、非选择题

26.(25分)小麦高杆(D)和矮杆(d)是一对相对性状,现有纯合高杆小麦和纯合矮杆小麦杂交,结果发现子一代中出现了一株矮杆小麦。针对这一问题,很多同学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A同学:该矮杆小麦产生的原因是水肥不充足,小麦长的矮小。

B同学:该矮杆小麦产生的原因是亲代纯合高杆小麦发生了基因突变,产生了一个d基因的配子,导致小麦出现矮杆。

(1)如果A同学说法是正确的,那么该矮杆小麦的基因型为_______;若B同学说法正确的,那么该矮杆小麦的基因型为_______。(6分)

(2)C同学为了研究这个问题,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选择该矮杆小麦进行自交,若结果发现后代全部为矮杆,那么____同学的说法是正确的。除了自交以外,你还能设计一个杂交实验吗?(要求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和预期结果和结论)(9分)

(3)D同学认为还有一种可能,他提出的假说:该矮杆小麦产生的原因是亲代纯合高杆小麦由于染色体缺失产生了一个缺失了D基因的配子,子代没有D基因只有d基因(如下图),导致小麦出现矮杆。假设该同学的说法正确,并且如果子代中既没有D也d基因时,个体无法存活。请设计杂交实验证明D同学的说法是正确的,B同学说法是错误的。(要求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及预期的结果和结论)(10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CDBCB CCAAA BABCC BCBCD DDDCD

二、非选择题:

(1)Dd ;dd

(2)B;

实验思路:选择纯合矮杆小麦与该小麦进行测交,观察子代的表型及比例。

预期结果与结论:若子代全为矮杆小麦,则B同学是正确的;若子代有高杆小麦和矮杆小麦且比例接近1:1,则A同学是正确的。

(3)实验思路:选择该矮杆小麦与纯合高杆小麦杂交,然后子一代自交,观察子代的表型及比例。

预期结果与结论:若子代高杆小麦:矮杆小麦=3:1,则B同学是正确的;

若子代高杆小麦:矮杆小麦=6:1,则C同学是正确的。

必修五数列单元测试

必修五数列复习综合练习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1是等差数列:1,4,7,10,…的第几项( ) (A )669 (B )670 (C )671 (D )672 2.数列{a n }满足a n =4a n-1+3,a 1=0,则此数列的第5项是( ) (A )15 (B )255 (C )20 (D )8 3.等比数列{a n }中,如果a 6=6,a 9=9,那么a 3为( ) (A )4 (B )2 3 (C ) 9 16 (D )2 4.在等差数列{a n }中,a 1+a 3+a 5=105,a 2+a 4+a 6=99,则a 20=( ) (A )-1 (B )1 (C )3 (D )7 5.在等差数列{a n }中,已知a 1=2,a 2+a 3=13,则a 4+a 5+a 6=( ) (A )40 (B )42 (C )43 (D )45 6.记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为S n ,若S 2=4,S 4=20,则该数列的公差d=( ) (A)2 (B)3 (C)6 (D)7 7.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不为零,首项a 1=1,a 2是a 1和a 5的等比中项,则数列的前10项之和是( ) (A )90 (B )100 (C )145 (D )190 8.在数列{a n }中,a 1=2,2a n+1-2a n =1,则a 101的值为( ) (A )49 (B )50 (C )51 (D )52

9.计算机是将信息转化成二进制数进行处理的,二进制即“逢二进一”,如 (1101)2表示二进制的数,将它转化成十进制的形式是1×23+1×22+0×21+1×20=13,那么将二进制数16111???位 转换成十进制数的形式是( ) (A )217-2 (B )216-1 (C )216-2 (D )215-1 10.在等差数列{a n }中,若a 1+a 2+a 3=32,a 11+a 12+a 13=118,则a 4+a 10=( ) (A )45 (B )50 (C )75 (D )60 11.(2011·江西高考)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满足:S n +S m =S n+m ,且a 1=1,那么a 10=( ) (A )1 (B )9 (C )10 (D )55 12.等比数列{a n }满足a n >0,n=1,2,…,且a 5·a 2n-5=22n (n ≥3),则当n ≥1时,log 2a 1+log 2a 3+…+log 2a 2n-1=( ) (A )n(2n-1) (B )(n+1)2 (C )n 2 (D )(n-1)2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请把正确的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3.等差数列{a n }前m 项的和为30,前2m 项的和为100,则它的前3m 项的和 为______. 14.(2011·广东高考)已知{a n }是递增等比数列,a 2=2,a 4-a 3=4,则此数列的公比q=______. 15.两个等差数列{a n },{b n }, 12n 12n a a a 7n 2 b b b n 3 ++?++= ++?++,则55a b =______. 16.设数列{a n }中,a 1=2,a n+1=a n +n+1,则通项a n =_____.

(完整版)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一、单选题 1?学习了透镜知识后,小勇回家认真研究爷爷的老花镜,并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他的这些结论中不妥当的是() A .老花镜是一种凹透镜 B .老花镜可以用来做放大镜 C.老花镜能在阳光下点燃白纸 D .爷爷是个远视眼 2?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个远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远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在拿走远视眼镜后,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A .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B .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D .将光屏和蜡烛同时靠近凸透镜 3?—支蜡烛位于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前,调节好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后,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像,这支蜡烛可能距离透镜() A. 10cm B. 15cm C. 20cm D. 25cm A.甲、丁 C.乙、丁

D.甲、丙 5?使用下列光学器材,使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的是() A. 放大镜 B. 照相机 C. 幻灯机 D. 平面镜 6?下列光学设备中,应用的原理与如图5所示的凸透镜成像规律相同的是 A. 幻灯机 B. 老花镜 C. 照相机 D. 放大镜 7?下列透镜中,属于凹透镜的是( 8?某些手表上有一个圆滑的透明凸起,通过它看日期会觉得很清楚,这是因为这个圆滑的凸起相当 于一个_________ ,我们看到的实际上是一个 ___________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____________ (选填实像”或虚像)

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成一 个清晰的像,该像的性质为_________ (包括倒立或正立、放大或缩小、虚像或实像),利用此原理 可以制成_______ ? 10. 如图是微型手电筒所用的小灯泡,小灯泡前端的A部分相当于,对光有___________ 作用. 11. 一般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有限,要想看清楚动植物的细胞等非常小的物体,就要使用 ____________ ?这种仪器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__ 透镜. 12. 小莉看不清黑板上的字,她向黑板靠近几步就看清了,说明她是______ 眼(选填近视”或远视”).如果小莉仍坐在原位,为了使物体的像刚好落在小莉的视网膜上,她应该配戴适当度数的 ______ 透镜制作的眼镜来矫正视力,使远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 _____ 的实像. 13. 有一种望远镜也是由两组 _______ 组成的,靠近眼睛的叫做__________ ,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做 ?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_______________ (填放大”或缩小”的________ (填实像”或虚像”),目镜的作用当于一个_________________ ,用来把这个像放大?由于像被拉近,靠近人眼, ______ 较大,所以使我们看到远处物体的像大而清晰. 14. 有一种交通标志牌,由基板和背面涂有反射胶的玻璃微珠组成,结构如图?黑夜中,当汽车灯 光射来时,光线经过玻璃微珠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反射”折射”后,在玻璃微珠背面发生 ____________ (填反射”或折射”)然后沿原路返回,这样司机就可以看清黑夜中的标志牌?这里 的玻璃微珠对光线起_____________ 作用(填会聚”或发散” ?)

《数列》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数列》单元练习试题 一、选择题 1.已知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432--=n n a n (∈n N *),则4a 等于( ) (A)1 (B )2 (C )3 (D )0 2.一个等差数列的第5项等于10,前3项的和等于3,那么( ) (A )它的首项是2-,公差是3 (B)它的首项是2,公差是3- (C )它的首项是3-,公差是2 (D )它的首项是3,公差是2- 3.设等比数列}{n a 的公比2=q ,前n 项和为n S ,则 =24a S ( ) (A )2 (B)4 (C)2 15 (D )217 4.设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且62-=a ,68=a ,n S 是数列{}n a 的前n 项和,则( ) (A)54S S < (B )54S S = (C)56S S < (D )56S S = 5.已知数列}{n a 满足01=a ,133 1+-=+n n n a a a (∈n N*),则=20a ( ) (A)0 (B)3- (C )3 (D) 23 6.等差数列{}n a 的前m 项和为30,前m 2项和为100,则它的前m 3项和为( ) (A)130 (B)170 (C)210 (D)260 7.已知1a ,2a ,…,8a 为各项都大于零的等比数列,公比1≠q ,则( ) (A)5481a a a a +>+ (B )5481a a a a +<+ (C)5481a a a a +=+ (D )81a a +和54a a +的大小关系不能由已知条件确定 8.若一个等差数列前3项的和为34,最后3项的和为146,且所有项的和为390,则这个数 列有( ) (A )13项 (B)12项 (C)11项 (D)10项 9.设}{n a 是由正数组成的等比数列,公比2=q ,且30303212=????a a a a ,那么 30963a a a a ???? 等于( ) (A)210 (B)220 (C)216 (D)215 10.古希腊人常用小石子在沙滩上摆成各种形状来研究数,比如:

(完整)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测试题

第五章检测题 一、选择题(只有1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物在紫外线、电离辐射等影响下将可能发生突变。这种突变易发生在() A.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时 B.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时 C.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 D.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 2.将普通小麦的子房壁细胞进行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是() A.单倍体B.二倍体 C.三倍体D.六倍体 3.三体综合征、并指、苯丙酮尿症依次属() ①单基因病中的显性遗传病②单基因病中的隐性遗传病③常染色体病④性染色体病 A.②①③B.④①② C.③①②D.③②① 4.DNA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的一个正常碱基(设为P)变成了尿嘧啶。该DNA连续复制两次,得到的4个子代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U—A、A—T、G—C、C—G,推测“P”可能是() A.胸腺嘧淀 B.腺嘌呤 C.胸腺嘧啶或腺嘌呤 D.胞嘧啶 5.在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时,有许多注意事项,下列说法错识的是() A.调查的人群要随机抽取 B.调查的人群基数要大,基数不能太小 C.要调查群体发病率较低的单基因遗传病 D.要调查患者至少三代之内的所有家庭成员 6.已知某小麦的基因型是AaBbCc,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利用其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N株小麦,其中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约占() A.N/4 B.N/8 C.N/6 D.0 7.当牛的卵原细胞进行DNA复制时,细胞中不可能发生() A.DNA的解旋B.蛋白质的合成 C.基因突变D.基因重组 8.将一粒花药培育成幼苗,对它的茎尖用秋水仙素处理,长大后该植株能正常开花结果。该植株下列细胞中哪一细胞与其他三种细胞染色体数目不相同() A.根细胞B.种皮细胞 C.子房壁细胞D.果实细胞 9.基因型为AaBbCc(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小麦,将其花粉培养成幼苗,用秋仙素处理后的成体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A.1种,全部B.2种,3∶1 C.4种,1∶1∶1∶1 D.4种,9∶3∶3∶1

数列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数列单元测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填涂在答卷相应位置.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数列3,5,9,17,33,…的通项公式a n等于() A.2n B.2n+1 C.2n-1 D.2n+1 2.下列四个数列中,既是无穷数列又是递增数列的是() A.1,1 2, 1 3, 1 4,… B.-1,2,-3,4,… C.-1,-1 2,- 1 4,- 1 8,… D.1,2,3,…,n 3..记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S n,若a1=1/2,S4=20,则该数列的公差d=________.() A.2 C.6 D.7 4.在数列{a n}中,a1=2,2a n+1-2a n=1,则a101的值为() A.49 C.51 D.52 5.等差数列{a n}的公差不为零,首项a1=1,a2是a1和a5的等比中项,则数列的前10项之和是() A.90 C.145 D.190 6.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a n}的各项都是正数,且a3a11=16,则a5=() A.1 C.4 D.8 7.等差数列{a n}中,a2+a5+a8=9,那么关于x的方程:x2+(a4+a6)x+10=0()

A .无实根 B.有两个相等实根 C .有两个不等实根 D .不能确定有无实根 8.已知数列{a n }中,a 3=2,a 7=1,又数列? ?????11+a n 是等差数列,则a 11等于( ) A .0 D .-1 9.等比数列{a n }的通项为a n =2·3n - 1,现把每相邻两项之间都插入两个数,构成一个新的数列{b n },那么162是新数列{b n }的( ) A .第5项 B.第12项 C .第13项 D .第6项 10.设数列{a n }是以2为首项,1为公差的等差数列,{b n }是以1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则 A .1 033 034 C .2 057 D .2 058 11.设n S 为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且28,171==S a .记[]n n a b lg =,其中[]x 表示不超过x 的最大整数,如[]09.0=,[]199lg =.则b 11的值为( ) C. 约等于1 12.我们把1,3,6,10,15,…这些数叫做三角形数,因为这些数目的点可以排成一个正三角形,如下图所示: 则第七个三角形数是( ) A .27 C .29 D .30 第II 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单元测试卷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单元测试卷 《相交线与平行线》 班级 姓名 座号 总分 一、 耐心填一填,一锤定音!(每小题3分,共24分) 1、平行线的性质: 平行线的判定: (1)两直线平行, ;(4) ,两直线平行; (2)两直线平行, ;(5) ,两直线平行; (3)两直线平行, ;(6) ,两直线平行。 2、把命题“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改写为“如果……那么……”的形式 是 3、如图1,直线a 、b 相交,∠1=36°,则∠2=__________。 4、如图2,AB ∥EF ,BC ∥DE ,则∠E+∠B 的度数为________. 5、如图3,如果∠1=40°,∠2=100°,那么∠3的同位角等于______,∠3的内错角等于______,∠3的同旁内角等于______. 6、如图4,△ABC 平移到△C B A ''',则图中与线段A A '平行的有 ; 与线段A A '相等的有 。 7、如图5,直线a ∥b ,且∠1=28°,∠2=50°,则∠ABC =___ ____ 8、如图6,已知AB ∥CD,直线EF 分别交AB,CD 于E,F,EG?平分∠BEF,若∠1=72°, 则∠2=____ ___. 二、 精心选一选慧眼识金!(每小题3分,共30分) 9、如图7,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1∠与2∠是内错角 B、2∠与3∠是同位角 C、1∠与3∠是内错角 D、2∠与4∠是同旁内角 10、如图8,能表示点到直线的距离的线段共有( ) A、2条 B、3条 C、4条 D、5条 b a 3 2 1 图1 图7 图 8 G F E D C B A 1 2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数列的概念单元测试题含答案百度文库

一、数列的概念选择题 1.在数列{}n a 中,12a =,1 1 1n n a a -=-(2n ≥),则8a =( ) A .1- B . 12 C .1 D .2 2.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是2 76n a n n =-+,4a =( ) A .2 B .6- C .2- D .1 3.已知数列{} ij a 按如下规律分布(其中i 表示行数,j 表示列数),若2021ij a =,则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 A .13i =,33j = B .19i =,32j = C .32i =,14j = D .33i =,14j = 4.已知数列{}n a ,若()12* N n n n a a a n ++=+∈,则称数列{}n a 为“凸数列”.已知数列{} n b 为“凸数列”,且11b =,22b =-,则数列{}n b 的前2020项和为( ) A .5 B .5- C .0 D .1- 5.在数列{}n a 中,已知11a =,25a =,() * 21n n n a a a n N ++=-∈,则5a 等于( ) A .4- B .5- C .4 D .5 6.已知数列{}n a ,{}n b ,其中11a =,且n a ,1n a +是方程220n n x b x -+=的实数根, 则10b 等于( ) A .24 B .32 C .48 D .64 7.在数列{}n a 中,114a =-,1 11(1)n n a n a -=->,则2019a 的值为( )

A . 45 B .14 - C .5 D .以上都不对 8.删去正整数1,2,3,4,5,…中的所有完全平方数与立方数(如4,8),得到一个新数列,则这个数列的第2020项是( ) A .2072 B .2073 C .2074 D .2075 9. 3 … … ,则 ) A .第8项 B .第9项 C .第10项 D .第11项 10.已知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为2 n a n n λ=-(R λ∈),若{}n a 为单调递增数列,则实数λ的取值范围是( ) A .(),3-∞ B .(),2-∞ C .(),1-∞ D .(),0-∞ 11.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已知1 3n n S +=,则34a a +=( ) A .81 B .243 C .324 D .216 12.已知数列{}n a 的首项为1,第2项为3,前n 项和为n S ,当整数1n >时, 1 1 12()n n n S S S S 恒成立,则15S 等于( ) A .210 B .211 C .224 D .225 13.南宋数学家杨辉在《详解九章算法》和《算法通变本末》中,提出了一些新的垛积公式,所讨论的高阶等差数列与一般等差数列不同,前后两项之差并不相等,但是逐项差数之差或者高次差成等差数列对这类高阶等差数列的研究,在杨辉之后一般称为“垛积术”现有高阶等差数列,其前7项分别为1,4,8,14,23,36,54,则该数列的第19项为( ) (注:()() 2222 1211236 n n n n ++++++= ) A .1624 B .1198 C .1024 D .1560 14.设数列{},{}n n a b 满足*172 700,,105 n n n n n a b a a b n N ++==+∈若6400=a ,则( ) A .43a a > B .43a b D .44

人教版八上生物第五单元第五章测试题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五章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达标题A卷 1、倘若大自然的细菌、真菌等突然消失,则将会出现() A、动植物大量繁殖 B、人类会没有传染病 C、植物没有病虫害 D、动植物的遗体残骸堆积如山 2、脚癣、甲癣等都是由()引起的。() A、寄生虫 B、真菌 C、链球菌 D、病毒 3、大多数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细菌和真菌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和,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 4、使人或动植物患病的是一些营生活的细菌和真菌。 5、在农业生产中,人们常常通过种植豆科植物提高土壤的肥力,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原因是什么?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达标题B卷 1、棉花枯萎病是由()引起的。() A、细菌 B、病毒 C、害虫 D、真菌 2、人的肠道内有些细菌能够制造维生素B 1和维生素K,他们与人类的关系是()A、寄生B、腐生C、共存D、共生 3、在豆科植物的根瘤中,有能够固与植物共生。

4、可以使人患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等多种疾病。 5、我们把鸡、鱼的内脏埋进土里,过一段时间后翻开泥土,发现内脏不见了,请解释原因。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达标题C卷 1、在农业生产中,人们常常通过种植豆科植物来提高土壤肥力,因为豆科植物的根中有() A、根瘤菌 B、乳酸菌 C、白僵菌 D、放线菌 2、夏天,一杯放在餐桌上的牛奶变质了,这主要是因为() A、细菌和真菌容易在牛奶中繁殖,使他变质 B、高温使牛奶变质 C、空气使牛奶变质 D、时间长了使牛奶变质 3、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作为参与物质循环,引起, 与。 4、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不能独立生活。如地衣是与共生而形成的,与豆科植物共生。 5、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起什么作用? 第二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达标题A卷 1、人们在实践中对细菌、真菌的利用非常多。下列与细菌的利用有关的是( )A.制作酸奶和香醋B.酿制酱油和葡萄酒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单元测试题

第 五章 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1与∠2互余,∠2与∠3互余,∴∠1与∠3互余 B 、∵∠1与∠2是对顶角,且∠2=∠3,∴∠1与∠3是对顶角 C 、∵∠1与∠2互补,∠2与∠3互补,∴∠1=∠3 D 、∵a ⊥b ,a ⊥c ,∴b ⊥c 2、学校、工厂、电视塔在一张图纸上分别用A,B,C 三点表示,工厂在学校的北偏西300的方向,电视塔在学校的南偏东550处,那么此图纸上的∠BAC 等于( ) A 、850 B 、1750 C 、1450 D 、1550 3、如下图,以下有四个结论:①若∠1=∠2,则AB//CD;②若∠1=∠2,则AD//BC ; ③若∠3=∠4,则AB//CD ,④若∠3=∠4,则AD//BC 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和② B 、③和④ C 、①和④ D 、②和③ 4、如下图,AB ⊥EF,CD ⊥EF,AF//BG,BG 平分∠ABE,那么图中与∠1相等的角有( )个 A 、1 B 、2 C 、3 D 、4 5、如图,直线C 和直线a,b 相交,且a//b ,则下列结论:①∠1=∠2,②∠1=∠3,③∠3=∠2中正确的个数为( ) A 、0 B 、1 C 、2 D 、3 6、如图,下列条件中,能判定AB//CE 的是( ) A 、∠B=∠ACE B 、∠A=∠ECD C 、∠B=∠ACB D 、∠A=∠ACE 第3题图 第4题图 第5题图 第6题图 二、填空题: 7、一根0.5cm 长的头发用放大镜观察得到它的长是5cm ,那么一个150的角在该放大镜下观察得到的度数应为_____ 8、如右图,AB,CD 相交于点O ,OB 平分∠DOE, 若∠DOE=600,则∠AOC=_____ 9、一个角的余角的3倍比这个角的补角大180 ,则这个角的度数为_____ 10、如右图,已知AB//EF//CD,∠A=720,∠D=180 , 则AE 与DE 的位置关系是_____ 11、互余的两个角相等,它们的补角是_____ 12、若a ⊥b ,b//c ,则a_____c 2431A B C D C D E G A F B 1 32 1c b a E D C B A E D C B A F A C E B D O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五单元第五章病毒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五单元第五章病毒单元测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关于烟草花叶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活细胞中寄生B.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C.具有细胞结构D.属于植物病毒. 2 . 关于细菌、真菌的分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土壤、水里、空气中乃至我们的身体内,都可以找到细菌和真菌。 B.细菌的生活需要水,有机物和适宜的温度。 C.冰箱有耐低温的细菌和真菌。 D.所有的细菌和真菌体积都很小。 3 . “超级细菌”是一种对绝大多数抗生素不再敏感的细菌,它的产生与人类滥用抗生素有关。“超级细菌”的结构特点() A.没有叶绿体,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B.同SARS病毒一样无细胞结构 C.有同真菌一样的细胞结构D.没有DNA 4 . 下列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 ①酵母菌②草履虫③病毒④衣藻 A.①B.②C.③D.④ 5 . 下列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 A.病菌B.葡萄球菌C.流感病毒D.酵母菌 6 . 下列生物中,没有细胞结构的是

A.蜜蜂B.水稻C.乳酸菌D.禽流感病毒 7 . 下面关于噬菌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真菌病毒,非常微小,单位一般用毫米表示 B.它具有荚膜等特殊结构 C.它一般寄生在动物细胞内 D.它不能独立生活,只有通过侵入细菌体内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8 . H7N9型禽流感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是一种新型禽流感,于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有关该病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组成B.有细胞结构 C.体积微小,肉眼无法观察D.不能独立生活 9 . 下列生物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 A.酵母菌B.幽门螺杆菌 C.噬菌体D.衣藻 10 . 下列有关病毒、细菌和真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病毒营寄生生活,属于原核生物B.细菌和真菌都是单细胞生物 C.细菌和真菌都通过孢子进行繁殖D.细菌是一类没有成形细胞核的单细胞生物 11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棵小树经历风雨,长成参天大树,是它的生长过程 B.秋天到了,燕子迁徙,这是它们主动适应环境,有利个体生存和物种延续 C.病毒是只有一个细胞组成的生物体 D.生物体都有一定的结构,也能够由小长大 12 . 艾滋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2020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测试题

a b M P N 1 2 3 B E D A C F 8 7 6 5 43 2 1 D C B A 编审魏勇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如图1,直线a ,b 相交于点O ,若∠1等于40°,则∠2等于( ) A .50° B .60° C .140° D .160° 图1 图2 图3 2、如图2,已知AB ∥CD ,∠A =70°,则∠1的度数是( ) A .70° B .100° C .110° D .130° 3、已知:如图3,AB CD ⊥,垂足为O ,EF 为过点O 的一条直线,则1∠ 与2∠的关系 一定成立的是( ) A .相等 B .互余 C .互补 D .互为对顶角 4、如图4,AB DE ∥,65E ∠=o ,则B C ∠+∠=( ) A .135o B .115o C .36o D .65o 图4 图5 图6 5、如图5,小明从A 处出发沿北偏东60°方向行走至B 处,又沿北偏西20o 方向行走至C 处,此时需把方向调整到与出发时一致,则方向的调整应是( ) A .右转80° B.左转80° C.右转100° D .左转100° 6、如图6,如果AB∥CD,那么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 .∠3=∠7; B .∠2=∠6 C 、∠3+∠4+∠5+∠6=1800 D 、∠4=∠8 7、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而其中一个角比另一个角的4倍少30ο,那么这两个角是( ) A . 42138οο、; B . 都是10ο; C . 42138οο、或4210οο、; D . 以上都不对 8、下列语句:①三条直线只有两个交点,则其中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②如果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截,同旁内角相等,那么这两条平行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垂直;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其中( ) A .①、②是正确的命题;B .②、③是正确命题;C .①、③是正确命题 ;D .以上结论皆错 9、下列语句错误的是( ) A .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B .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C .若两个角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和等于平角,则这两个角为邻补 角 D .平移变换中,各组对应点连成两线段平行且相等 10、如图7,a b ∥,M N ,分别在a b ,上,P 为两平行线间一点, 那么123∠+∠+∠=( ) A .180o B .270o C .360o D . 540o 图7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 11、如图8,直线a b ∥,直线c 与a b , 相交.若170∠=o ,则2_____∠=o . D B A C 1 a b 1 2 O A B C D E F 2 1 O 1 2 b a c b a c d 1 2 3 4 A B C D E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_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3×3分=39分) 1. 关于透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光线通过凹透镜一定不会相交 B. 光线通过凸透镜一定能会聚于一点 C. 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 D. 一个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 2. 下列四种光学器件成像情况正确的是( ) A. 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B. 投影仪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C.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 潜望镜成正立、等大的实像 3. 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实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B. 看到实像时有光进入人眼,看到虚像时没有光进入人眼 C. 实像是缩小或放大的,虚像都是放大的 D. 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4. 小丽同学拍了一张1寸登记相后,又想拍一张2寸的登记相,摄影师应该采取的办法是( ) A. 靠近小丽,同时镜头往前伸 B. 靠近小丽,同时镜头往后缩 C. 远离小丽,同时镜头往前伸 D. 远离小丽,同时镜头往后缩 5. 小阳同学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观察到在距凸透镜20cm 处的光屏上呈现一个放大的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A. 5cm B. 10cm C. 15cm D. 25cm 6. 在凸透镜成像中,若得到一个与物体在镜同侧的像,则这个像一定是( ) A. 缩小、正立的虚像 B. 放大、正立的虚像 C. 缩小、倒立的实像 D. 放大、倒立的实像 7. 如图所示,小刚同学手握放大镜,隔着放大镜看物体,则看到的( ) A. 只能是正立放大的像 B. 只能是倒立缩小的像 C. 7题图 8. 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右侧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烛焰像。 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f ,由此可以判断左侧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u 所在的范围是( ) A. u <f B. f <u <2f C. u =2f D. u >2f 9. 小明同学在光具座上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当烛焰、透镜及光屏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判断,他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 ) A. 一定小于8cm B. 一定大于20cm C. 一定在8cm 到10cm 之间 D. 一定在10cm 到16cm 之间 10. 当物体距凸透镜8cm 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若保持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把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 ,则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缩小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f 是( ) A. f <2cm B. 2cm <f <4cm C. 4cm <f <5cm D. 5cm <f <8cm 11. 下列图中,表示的是近视眼形成原因的是( ) 12. 用显微镜和普通天文望远镜观察物体时,你注意过像的正倒吗?如果还没注意过,请你根据已学过的光学知识判断,关于像的正倒,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 B. 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 C. 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 D. 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 13. 如图所示,小强同学用两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一前一后放在眼前观察远处的物体,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两只放大镜对物体进行了两次放大 B. 两只放大镜组合在一起相当于一台显微镜 C. 两只放大镜组合在一起相当于一架望远镜 D. 将两只放大镜的位置对换后,观察同一物体的大小是相同的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 14. 同学们在讨论“如何在野外生存”的问题时,提出:在野外如果没有火种,怎么生火取暖呢?一位同学想出了一个“削冰取火”的办法,你认为“削冰”就是把冰制成 ;“取火”应把要点燃的物体放在其 位置。 15. 有下列几种常见的镜子:A. 平面镜,B. 凹面镜,C. 凸面镜,D. 凸透镜,E. 凹透 镜。其中发生光的反射的是 ;发生光的折射是 ;能会聚光的是 ;能发散光的是 。(填字母代号) 16. 小刚同学用焦距为10cm 的凸透镜做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实验过程中保持 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 (1)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20cm 刻度线处,再移动光 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 、 的实像。 (2)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35cm 刻度线处,再移动 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 、 的实像。 (3)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42cm 刻度线处,小刚从凸透镜的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烛焰的 、 的 像。 17. 甲、乙两个同学都是近视眼,甲视力0.4,乙视力0.8。则通常情况下, (选填“甲”或“乙”)眼睛的晶状体更厚;他们要矫正视力, 配戴的近视眼镜度数更高,透镜的焦距更 。 18. 正常眼睛的远点在 ,近点大约在 处;明视距离大约是 。 19. 为了得到更加清晰的天体照片,哈勃空间望远镜安置在 外,以避免 干扰。 20. 人眼看同一个物体,会出现“远小近大”的现象,这和物体与人 的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有关,如图所示。同一个物体离人眼越远时, 视角越 。当人离不同大小的物体一样远时,视角也会不同, 物体越大,则视角越 。(选填“大”或“小”) 9题图

生物必修二第四第五章单元测试

生物必修二第四第五章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题,在每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治疗艾滋病(HIV 病毒为RNA 病毒)的药物AZT 的分子构造与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结 构很相似。下列对AZT 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抑制艾滋病病毒RNA 基因的转录 B.抑制艾滋病病毒RNA 基因的自我复制 C.抑制艾滋病病毒RNA 基因的逆转录 D.抑制艾滋病病毒RNA 基因的表达过程 2.如图是DNA 和RNA 组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体细胞中都有5种碱基和8种核 苷酸 B .硝化细菌的遗传物质由5种碱基构 成 C .蓝藻的线粒体中也有上述两种核酸 D .DNA 彻底水解得到的产物中有脱氧 核糖而没有核糖 3.对下列各图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的描述, 正确的是 ( ) A .甲图中生物自交后产生基因型为Aadd 个体的概率为1/6 B .乙图细胞若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则该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4条 C .丙图家系中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该病最有可能是伴X 隐性遗传病 D .丁图表示某果蝇染色体组成,其配子基因型有AX W 、aX W 两种 4.在胰岛B 细胞合成胰岛素的过程中,不需要...(. ). A .脱氧核苷酸 B .核糖核酸 C .核糖核苷酸 D .氨基酸 5.如果DNA 分子上某一片段是一个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则该片段( ) ①携带遗传信息 ②上面有密码子 ③能转录产生mRNA ④能进入核糖体 ⑤能运载氨基酸 ⑥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A .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①③⑥ D . ②④⑤ 6.原核生物的mRNA 通常在转录完成之前便可启动蛋白质的翻译,但真核生物的核基因必 须在mRNA 形成之后才能翻译蛋白质,针对这一差异的合理解释是( ) A .原核生物的tRNA 合成无需基因指导 B .真核生物tRNA 呈三叶草结构 C .真核生物的核糖体可进入细胞核 D .原核生物的核糖体可以靠近DNA 7.珠蛋白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如果将来G 非洲爪蟾的网织红细胞的珠蛋的白mRNA , 以及放射性标记的氨基酸,注射到非洲爪蟾的卵细胞中,结果如下图甲所示。如果注射 含有珠蛋白mRNA 的多聚核糖体以及放射性标记的氨基酸,则结果如下图乙所示。下列相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外源mRNA 的注入不影响卵细胞自身蛋白质的合成 B .珠蛋白mRNA 在卵细胞中可能竞争利用其中的核糖体 C .若不注入珠蛋白mRNA 卵细胞也能合成少量珠蛋白 D .卵细胞内没有控制珠蛋白合成的基因 8.下图为基因的作用与性状的表现流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正确的选项是( ) A .①过程是转录,它以DNA 的两条链为模板、四种核苷酸为原料合成mRNA B .②过程中只需要mRNA 、氨基酸、核糖体、酶、A TP 即可完成 C .人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基因对性状的直接控制,使得结构蛋白发生变化所致 D .某段DNA 上发生了基因突变,则形成的mRNA 、蛋白质一定会改变 9.一个mRNA 分子中有m 个碱基,其中G +C 有n 个,由该mRNA 翻译合成的蛋白质有两 条肽链。则其模板DNA 分子的A +T 数、合成蛋白质时脱去的水分子数分别是 A .m 、m 3-1 B .m 、m 3-2 C .2(m -n)、m 3-1 D .2(m -n)、m 3 -2 10.若下图表示的是原核细胞中DNA 的复制和转录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核仁与图中rRNA 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B .中心法则中的遗传信息传递指的是B 过程 C .每种tRNA 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 D .图中A 过程一定会发生基因突变 11.理论上每一个表皮细胞与神经细胞内所含DNA 的质与量是一样的,为何所含蛋白质的 质与量不一样( ) A .不同细胞的基因经过不同的重组,所以合成的蛋白质不一样 B .不同细胞的基因数量不一样多,所以合成的蛋白质不一样 C .不同细胞被转录的基因不一样多,所以合成的蛋白质不一样 D .不同细胞的基因复制速度不同,所以合成的蛋白质不一样 12.图甲所示为基因表达过程,图乙为中心法则,①~⑤表示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七年级数学下册5第五章单元测试题1

七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 班级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得分_____ 一、单选题:( 本大题共12小题, 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形中,1∠和2∠是同位角的是( ) A 、②③ B 、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 ①④ 2、 已知点P 的坐标是(3,-5),则点P 在( ) A 、第一象限 B 、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3、如图,直线a 、b 都与直线c 相交,给出下列条件:①∠1=∠2; ②∠3=∠6;③∠4+∠7=180°;④∠5+∠8=180°。 其中能判断a ∥b 的条件是( )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第3题) 4、如图,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A+∠D=180°(已知) ∴AD ∥BC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B 、∵∠C+∠D=180°(已知) ∴AB ∥CD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C 、∵∠A+∠D=180°(已知) ∴AB ∥CD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D 、∵∠A+∠B=180°(已知) ∴AB ∥CD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5、根据下列表述,能确定位置的是( ) A 、红星电影院2排 B 、北京市四环路 C 、北偏东30° D 、东经118°, 北纬40° 6、若点P 在x 轴的下方,y 轴的左方,到每条坐标轴的距离都是3,则点P 的坐 标为( ) A 、(3,3) B 、(?3,3) C 、(?3,?3) D 、(3,?3) 7、如图:AB,CD,EF 相交于点O,AB ⊥CD,OG 平分∠AOE,∠FOD=28°则 ∠AOG 的度数是( ) ① 2121 ② 1 2 ③ 1 2 ④

中职数学试卷:数列(带答案)

数学单元试卷(数列)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 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数列-1,1,-1,1,…的一个通项公式是( ). (A )n n a )1(-= (B )1 )1(+-=n n a (C )n n a )1(--= (D )2sin π n a n = 2.已知数列{}n a 的首项为1,以后各项由公式 给出, 则这个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是( ).

(A)(B) (C) (D) 3.已知等差数列1,-1,-3,-5,…,则-89是它的第()项;

(A)92 (B)47 (C)46 (D)45 ,则这个数列() 4.数列{}n a的通项公式5 a =n 2+ n (A)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B)是公差为5的等差数列 (C)是首项为5的等差数列(D)是首项为n的等差数列 5.在等比数列{}n a中,1a =5,1= S=(). q,则 6 (A)5 (B)0 (C)不存在(D) 30 6.已知在等差数列{}n a中,=3, =35,则公差d=().(A)0 (B)?2 (C)2 (D) 4 7.一个等比数列的第3项是45,第4项是-135,它的公比是().

(A )3 (B )5 (C ) -3 (D )-5 8.已知三个数 -80,G ,-45成等比数列,则G=( ) (A )60 (B )-60 (C )3600 (D ) ±60 9.等比数列的首项是-5,公比是-2,则它的第6项是( ) (A ) -160 (B )160 (C )90 (D ) 10 10.已知等比数列,8 5,45,25…,则其前10项的和=10S ( ) (A ) )211(4510- (B ))211(511- (C ))211(59- (D ))2 11(510-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1.数列2,-4,6,-8,10,…,的通项公式=n a 12.等差数列3,8,13,…的公差d= ,通项公式=n a ___________,8a = . 13.观察下面数列的特点,填空: -1,21, ,41,51-,6 1, ,…,=n a _________。 14.已知等差数列=n a 5n-2,则=+85a a ,=+103a a ,=+94a a . 15.数列{}n a 是等比数列, ,3,11==q a 则=5a . 16.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是 ),1(-=n n a n 则=11a ,56是这个数列的第 项. 17. 已知三个数13,,13-+A 成等差数列,则A = 。 18.等差数列{}n a 中,,2,1001-==d a 则=50S . 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9.等差数列{}n a 中,64=a ,484=S ,求1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