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抗生素应用

合集下载

儿科抗生素合理应用

儿科抗生素合理应用
大,突出地表现在抗菌药物应用方面。然而,对于儿 科用药,无论是临床医师还是患儿家长都存在着认 识上的误区,导致抗生素的滥用,对患儿产生严重的 危害,抗生素对肝脏,肾脏,血液,神经,消化 道有危害作用及过敏反应
5
认识误区
• 1.所有的感染都需要抗生素治疗 • 2.新的、昂贵的抗生素必然产生更好的效果 • 3.抗生素联合用药更有效, 抗生素的使用盲目趋向
23
• (6) 其它 : • a.林可霉素类:适应于G+和厌氧菌。 • b.万古霉素:主要用于G+菌严重感染,
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 c.磷霉素:广谱,作用不强,毒性低,
用于轻,中度感染。 • d.磺胺:用于弓形虫,卡氏肺囊虫等。 • e.甲硝唑:用于厌氧菌,原虫感染 。
24
五.特殊情况下抗生素的应用
选择合适的药物 计算好适当剂量 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 选择合适剂型 个体化给药及监测 慎用对新生儿、幼儿有特有反应的药物
15
氯唑西林 头孢唑林 头孢呋辛酯 头孢孟多 头孢丙稀 头孢克肟 头孢泊肟酯 头孢哌酮 美罗培南 氯霉素
阿奇霉素
氨基糖苷类:庆大、阿米 卡星、卡那霉素 多粘霉素B 克林霉素
有黄疸的新生儿慎用 早产儿新生儿不推荐使用 3个月以下儿童给药方案未建立 早产儿 新生儿不推荐使用 <6个月婴儿不推荐使用 <6个月婴儿慎用 <2个月小儿的安全性尚未确立 早产儿 新生儿慎用 <3个月的小儿暂不推荐使用 新生儿和早产儿禁用,儿童慎用,可导致再生障 碍性贫血、灰婴综合症,肝功能衰竭 <6个月以下小儿口服用药安全性及<16岁儿童静脉 注射安全性均不清楚 <6岁慎用
周用抗真菌药3-5日。 • (5) 烧伤病人手术前后用药2-3天 • (6) 外科手术:于麻醉时用一种抗生素静脉注入,可预防

抗生素在儿科中的合理应用

抗生素在儿科中的合理应用

抗生素在儿科中的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临床上应用范围广,品种繁多的一大类药物。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体现在药物的品种.剂量.用药时间,给药途径,疗程是否与患儿的感染状况以及其生理,病理状态相适应。

目的是有效控制感染,减少药物不良反应,防止人体内菌群失调,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当前滥用抗生素的情况非常严重,引起不少不良毒副反应.。

甚至危及生命,细菌耐药性也大大增加,已到了非严格管理不可的地步。

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主要表现有:1.不管感染还是非感染疾病,只要有病就用抗生素。

2.不管什么感染,都用广谱青霉素,广谱先锋霉素。

3.不管疾病性质,大都用静脉注射,而且剂量过大,疗程过长。

4.不管抗生素的抗菌特点,常一天一次使用,还和其它药物如病毒唑,维生素,能量合剂混合在较大量液体中点滴,5.使用一些在儿童期禁用,慎用或已被淘汰的药物。

以上情况,必须纠正。

一. 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则必须掌握适应症并遵循安全和有效,经济的原则。

1. 病毒性疾病或估计是病毒性的不宜用,如普通的上呼吸道感染,轮状病毒性肠炎等。

2. 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用,应尽早确诊后再对因治疗。

3. 对细菌感染患儿,选用适宜抗生素,适当的剂量和疗程,用药途径和合理的间隔时间,同时必须采用各种综合措施,纠正内环境紊乱。

(1) 给药途径:应根据感染严重程度及药物动力学特点决定给药途径,轻症感染尽量选用生物利用度高的口服制剂。

(2) 有多种药物可供选用时,应以窄谱,不良反应少,价廉者优先。

注意剂量和间隔时间。

(3) 抗菌药物的更换:一般感染用药72小时(重症48小时)后可根据疗效,决定是否需要更换抗生素。

(4) 疗程:一般感染待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明显好转或恢复正常后再用药2-3天,特殊感染按特定疗程执行。

4. 尽量避免皮肤粘膜局部用药,易过敏和耐药,不允许擅自将全身用药制剂在局部使用。

5. 预防性用药应严格掌握指征,儿科在以下情况下可考虑预防给药:(1) 风湿病:用苄星青霉素预防,儿科剂量60万-120万u,每月一次。

儿科疾病抗生素的临床应用

儿科疾病抗生素的临床应用
耐药性是抗菌药物治疗 中一个应引起 重视 的大 问题 。为降 低病原菌耐药性 的发生率 ,应掌握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 避免滥用抗生素 ;避免频 繁的更换或 中断抗菌药 ;减少抗 菌 药 物 的 外 用 。 1.4 防止 不 良反 应
不 良反应 的发生率与药物浓度过 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密切关系 ,主要 原 因有:不适 当的增加剂量或 给药 次数 ,均可 因体 内药 物蓄 积而导致不 良反应 。不适当的联合 用药 :同类药物 的联合应 用 ,除抗菌作用相加外 ,其毒性反应也 相加 。不 同药物的联 合应用也可致某些毒性反应增强 。不合理的给药方法:不合 理 的给药方法 常可导致不 良反应 的产生 。 2 上 呼 吸 道 感染
新 生 儿 用药 容 易 出现 中毒 反 应 ,由 于新 生 儿 的生 理 功 能,特别是 肾 、肝 和某 些酶系统功 能 尚未成熟 ,用药 不 当常 可致 不 良反 应 或 中毒 。 因此 ,对 此类 患 儿 宜尽 量少 用药 ,特 别是抗 菌药物和退热 药 ,在 必要应用 时,剂量宜 酌量减少 , 用药时间亦不宜过久 。新生儿可用氯霉素 中毒而发生“灰色 综合征”。因此,氯霉素尽量不用 于新生儿 。必要时 ,每 日剂 量不宜大于 25mg/kg。其他药物如磺胺类 、退热药(特别是含
染肺炎 ,疑有混合感染或考虑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绿脓杆 菌 、流感 嗜血杆菌感染者。新的高效广谱 的第三代 头孢菌素 或耐酶 的其他 B一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被提倡单独用 于治疗 革兰 阴性杆菌感染 。 目前 ,用药提倡两阶段序贯疗 法,即静 脉给药 3-5天后 ,原药改为肌注或 口服用药至临床症状消 失后 3天或体温正常后 5~7天 。支气管肺炎用药至少 2~3 周 ,重症肺炎在体温正常后继续用药 2周 ,“降级”或改变治 疗 药 物 不 可 取 。 5 结 束

儿科临床抗生素的使用

儿科临床抗生素的使用

儿科临床抗生素的使用抗生素是一类能够杀灭或抑制细菌生长的药物,是临床上常用的药物之一、对于儿科临床来说,抗生素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可以有效地治疗各种细菌感染疾病。

但是,儿科临床抗生素的使用也存在一些限制和风险,需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和使用原则。

首先,儿科临床抗生素的使用必须有明确的适应症。

只有确诊为细菌感染的疾病,或伴随细菌感染的疾病才能使用抗生素。

一般而言,常见的适应症包括细菌性肺炎、中耳炎、尿路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对于病原学检查结果阳性的患儿,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其次,儿科临床抗生素应根据患儿年龄、体重和肾功能等因素合理选择和调整剂量。

儿童的代谢和排泄功能相对成年人较差,抗生素的剂量和给药频率应根据年龄和体重进行调整,以避免剂量不足或过量的药物浓度。

此外,需要注意一些特殊人群(如早产儿、新生儿等)的药物代谢特点,选择适合的抗生素。

另外,抗生素的使用必须正确掌握给药途径和给药时间。

儿科临床常见的给药途径包括口服、静脉输液和肌肉注射等。

在选择给药途径时,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理的途径。

同时,给药时间也需要掌握得当,以保证药物的血药浓度达到治疗效果需要的水平。

此外,需要注意抗生素的使用时间和疗程。

抗生素的疗程应足够长,通常为7-14天。

过短的疗程会导致细菌未完全清除,容易复发;过长的疗程则增加了细菌耐药的风险。

因此,在使用抗生素时,应根据疾病类型和患儿具体情况合理决定使用时间和疗程。

最后,对于一些常见的儿科感染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喉炎等,应避免过度使用抗生素。

这些疾病大多由病毒引起,对抗生素无效,过度使用抗生素不仅没有治疗效果,还容易导致细菌耐药问题。

总之,儿科临床抗生素的使用必须严格掌握适应症和使用原则,以避免不必要的使用和滥用,减少细菌耐药的风险。

在使用抗生素时,医生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并根据药物的剂量、给药途径和时间等因素进行合理调整,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儿科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儿科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MRSA和MRCNS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全 部敏感,对利福平、磷霉素耐药率低。大 多数MRSA对SMZ-TMP敏感,但MRCNS 大多数对SMZ-TMP耐药。大多数甲氧西林 敏感的葡萄球菌对耐酶青霉素、头孢、氨 基糖苷类、新大环内酯类、克林霉素、磷 霉素、利福平、SMZ-TMP敏感。
肠球菌属多来自尿路,以粪肠球菌为多,
至于克雷伯菌属、变形杆菌、肠杆菌属、沙雷菌等对上述 抗菌药的敏感率一般比成人高。近十余年的数据显示,腹 泻患儿大便培养一志贺菌属最多见,以往鼠伤寒杆菌比例 增多的状态已改变。志贺菌属对头孢他啶、阿米卡星等仍 很敏感,对氨苄西林、一代头孢、庆大霉素、磺胺等耐药 明显,对部分三代头孢、氨曲南等的耐药率也见增长 (12.5~50%)。肠杆菌科细菌所以耐药,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是重要原因,其中以克雷伯菌属、 大肠杆菌属产酶率最为突出,产酶率大40%以上,这与药 敏结果相符,即对酶抑制剂复合剂、碳青霉烯类等呈高度 敏感,对头孢高度耐药。
(2)对患儿安全 特别对肝功能或肾功能不全者更应考虑药 物的安全性。例如治疗多重耐药的革兰阴 性杆菌败血症,可选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但患儿特别是肾功能不全者或有中枢神经 系统疾患史者,则应选用该组药物中引起 抽搐等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的 品种如美罗培南,而不宜选用亚胺培南。
(3)在感染部位药物浓度高且维持一定时间
成人中极为常见的铜绿假单胞菌在儿童中 致病明显为少,在阑尾炎脓液标本中常可 分离到。对头孢他啶、四代头孢、碳青霉 烯类、头孢哌酮/舒巴坦、庆大霉素等极敏 感。不动杆菌、产碱杆菌、嗜麦芽窄食单 胞菌等其他非发酵菌在儿科尚未成为重要 致病菌。
革兰氏阳性菌的比例约40%,分离到的葡 萄球菌中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多,这 与成人中以金葡菌为多不同,而耐甲氧西 林菌株也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 为高(约70%),耐甲氧西林金葡菌 (MRSA)的比例(约15%)明显低于成 人(60~80%)。

抗生素在儿科的合理应用

抗生素在儿科的合理应用

抗生素在儿科的合理应用刘婷玉抗生素自发明以来,广泛应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

各种抗生素应用于临床的同时,使多种感染性疾病的病死率有了显著下降,但是,也带来了不少棘手的问题,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药源性疾病的出现。

如何合理应用抗生素,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

尤其是儿童,机体自身调节功能、生理功能尚未充分发育,对药物的反应一般比较敏感,易受药物影响,因此,儿科的合理用药更为重要。

1. 抗生素的一般概述抗生素一般系指由细菌、真菌或其他微生物所产生的具有抑制或杀灭他种微生物的药物。

除了从微生物培养液中提取,还可通过半合成或合成法来大量生成。

现在能选用的抗生素有一百多种,大多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其余在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喹诺酮类、抗结核类药、抗真菌药、磺胺类、咪唑类、多肽类、植物抗生素(如黄连素、鱼腥草、穿心莲)等。

临床上选用抗生素时,应着重抗生素对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和患儿机体状态两方面去考虑。

选择的抗生素要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首先按照疾病的临床症状做出诊断选药,必要时进行细菌学检查及药物敏感性试验。

例如,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选用青霉素G,金葡菌引起的肺炎则选用耐青霉素酶的异唑类青霉素或红霉素。

其次,熟识并了解各种抗生素的体内动力学特点,才能合理选用。

例如,肠道难吸收的氨基糖苷类、制霉菌素,口服时仅作为肠道灭菌剂;氨苄青霉素、红霉素、喹诺酮类,在胆汁中浓度较高,多用于治疗胆道感染。

. 选择的抗生素要适合患儿的生理状态婴幼儿肝、肾发育尚未成熟,对抗的消除能力较弱,易引起毒性。

例如,新生儿肝脏葡萄糖醛酸结合能力尚未发育,应用氯霉素易致灰婴综合征;新生儿肾功能只有成人的20%,庆大霉素的血浆半衰期长达18h,为成人2h的9倍,用药易蓄积而致患儿听力障碍。

同时,对乳母用药,也要考虑对乳儿的影响,有些药物易通过乳汁分泌,例如红霉素、四环素,使乳儿产生过敏、溶血等反应。

另外,喹诺酮类药物可影响软骨发能,因此慎用于正在生长发育的婴幼儿及儿童。

儿科常用抗生素的一般用法用量

儿科常用抗生素的一般用法用量

儿科常用抗生素的一般用法用量一:青霉素 im 2.5-5万U,分2-4次;iv/id 5-25万U,分3-4次。

苯唑西林 iv 50-100mg/kg,均分3-4次,生理盐水稀释。

氯唑西林 iv/id 80-200mg/kg,分3-4次。

阿洛西林 iv/id 80-100mg/kg,分2-4次。

阿莫西林 po 40-80mg/kg,分3-4次;新生儿50mg/kg分2次po。

id 100-150mg/kg,分3-4次。

氨苄西林 iv 100-200mg/kg,分3-4次。

哌拉西林 id/iv 80-200mg/kg,分2-4次。

二头孢氨苄 50-100mg/kg,分3-4次口服。

头孢羟氨苄(欧意)50mg/kg,分2次口服。

头孢唑林 iv/im/id 50-100mg/kg,分2-3次,新生儿每12小时20mg/kg,id。

头孢拉定 po 20-40mg/kg,分3-4次;id/im 50-100mg/kg分3-4次。

头孢硫脒 im/id 50-100mg/kg,分2-4次。

头孢呋辛 iv/id/im 50-100mg/kg,分2-3次。

头孢克洛 20-40mg/kg,分2-3次口服。

头孢替胺 im 40-80mg/kg,分3-4次。

id 80-160mg/kg,分2-4次。

头孢噻肟(凯福隆)iv/id/im 100-200mg/kg,分2-4次。

头孢他啶(复达欣)iv/id/im 100-150mg/kg,分2-3次;<2月,50-100mg/kg,分2次。

头孢曲松(菌必治、罗氏芬)iv/id/im 20-80mg/kg(早产儿不超过50mg/kg)分1-2次。

头孢哌酮(先锋必)im/id/im 50-100mg/kg,分2次。

头孢克肟口服3-6mg/kg,重病增至12mg/kg,分2次。

三阿米卡星 id/im 10-15mg/kg,分1-2次。

奈替米星 im/id 5-8mg/kg,分2次。

我院儿科抗生素的应用分析

我院儿科抗生素的应用分析
( 1 4):2 5 6 0 — 2 5 6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收稿 日期 :2 0 1 3 — 0 6 — 2 6 )
( 责 任 校 对 :吴 相 思 )
f 4 1 候 红梅 ,郁敏 ,金 未来 . 新生儿高胆 红素血症 5 1 6例
我 院儿科抗生素 的应用分 析
陈雪兴
【 摘要 】 目的 了解 儿童患者抗生素的使用情况 ; 分析抗 生素使用 治疗 的合理性 。方法 对 住 院及 门诊 儿童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分析 ,随机各抽取住 院及 门诊 儿童患者共 2 0 0例进行 回
1 1 7 ( 2 ) :4 7 4 - 4 8 5 . r ¨ J o h n s o n L, B h u t a n i VK , K a r p K ,e t 1. a Cl i n i c a l r e p o r t
[ 2 】 沈晓 明,王卫平 . 儿科学 [ M】 . 7版 . 北京 :人 民卫生 出
ma n a g e me n t f o j a u n d i c e d n e w b o r n s [ J ] . P e d i a t i r c s ,2 0 0 6 ,


C h i l d ,2 0 0 5 ,9 0 ( 4 ) :4 1 5 — 4 2 1 .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 0 1 3 年第 1 9卷 第 2 2期
I MHG N,N o v e mb e r 2 0 1 3 ,V o 1 . 1 9 N o . 2 2
嘱 出院后 回院监测黄疸 ,做好 动态随访 ,同时通
临床分析 I J 1 . 现代 中西 医结合杂志 ,2 0 1 2 ,2 1(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毫无进展
20th10S
曲酸 青霉 素酸
20th20S
放线菌素 绿脓菌素
效力不高,毒性较大 实用不大,无人关注
A
7
青霉素 —伟大的开始
➢1928年秋的一个星期五,弗莱明偶然发现污 染培养皿的青霉菌周围的葡萄球菌菌落被明显 溶解,并将青霉菌提取物命名为青霉素;
➢1929年,《论青霉菌培养物的抗菌作用》发 表在《英国实验病理学刊》;
磺胺 吡啶
磺胺 噻唑
磺胺 嘧啶
5400 种
1937
1939
1941
1945
A
13
我为磺胺狂
➢ 磺胺作为人类历史上首次出现的抗菌利器,一次次地将垂死的感染病人从死 亡边缘拉了回来。
➢ 威廉•斯图尔特(美国军医署长)甚至代表人类狂妄地宣布,感染类疾病成为 了历史。
➢ 当时的人们都因这剂万能药的神迹而疯狂,任何感染,无论医生病人,首先 考虑的是磺胺,再考虑的也是磺胺,最后考虑的,仍然是磺胺。
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1906-1979
1898-1968
A
9
青霉素—辉煌战绩
Thangks to PENCILLIN…
He will come home!
—World War Ⅱ
➢有人把青霉素的发现和原子弹、雷达并称为二战期间的三大发明!
➢曾有人统计:在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青霉素每年拯救生命约1000万人。
➢剂量少,疗效惊人;
➢1942年,发明了普鲁卡 因青霉素的生产过程;
➢1943年,商业化生产,
正式进入临床治疗;
(英) Ernst Boris Chain 牛津大学 化学家 1945年诺贝 尔生理或医学奖
➢开启了人类对抗细菌的新(澳) Howard Florey 牛津大学 病理学家 1945年
纪元 。
物,发现了链霉素;
(美) Selman Abraham Waksman 微生物学家 1952年诺贝尔生理或 医学奖
V
英国首相 温斯顿•丘吉尔 1874-1965 二战时期伟大领袖
Thangks to Sulfanilamide… He will come home!
A
16
青霉素 —美中不足
结核杆菌,G-细菌?
链霉素

中国文学家:鲁迅

英国著名姐妹小说家:勃朗特(Bronte)三姐妹
俄罗斯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AntonChekhov)
=2个新加坡人口
A
10
青霉素
➢ 青霉素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正在走出几百万年来细菌一直投射在我 们心头的恐怖阴影。
磺胺
➢ 磺胺的过程充满着人类的愚昧和疯狂,最后,它以一个黯淡的结 局收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
11
磺胺药—染料新功效
➢ 1932年,德国拜耳公司的化学家偶然合成了红色 偶氮化合物百浪多息(Prontosil);
A
17
链霉素—第一个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1942年,第一次给抗生素精确定义 ; 抗生素 是微生物在代谢中产生的,具有抑制它种微生物 生长和活动甚至杀灭它种微生物的性能的化学物 质
➢“暴力搜索”抗生素,筛选土壤中成千上万的 微生物来有意识、有目的地寻找抗生素;
➢1943年, Waksman筛查了土壤中近万种微生
数世纪前,欧洲、南美洲发霉的面包、玉蜀黍等来治疗溃疡、肠道感 染、脓疮。
A
3
感染的认识
(荷) Antoni van Leeuwenhoek (法) Louis Pasteur
微生物学之父
细菌学之祖
1822-1910
1822-1895
(德) Heinrich Hermann Robert Koch 细菌学之父 1843-1910

音乐巨匠:肖邦(Frederic Chopin)
核 英国浪漫诗人:济慈(John Keats)

法国波旁王朝国王:路易十三(LouisXIII) 法

国戏剧家:莫里哀(Moliere)
法国思想家:卢梭 (Jean-JacquesRousseau)

量子物理学之父:薛定谔(Erwin Schrodinger)
1876
廷德尔 报道了青霉菌溶解细菌的现象;
1877
巴斯德和朱伯特 给动物接种无害细菌,结果抑制了炭疽病状
的发生;
1885
巴比斯和科尼尔 首先使用交叉划线技术 ;
1899
埃默里奇和洛 利用铜绿假单胞杆菌的无细胞提取物局部治疗
伤口感染,并取得良好A 效果。
6
青霉素发现前
19th后半叶
微生物颉颃现象
20th最初10年
➢ 化学家多马克经过试验证明这种物质对于治疗 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很强的功效,包括葡萄球 菌败血症 ;
➢ 这一划时代的发现于1935年发表以后轰动了全 世界的医药界;
( 德 ) Gerhard Domagk 基尔大学 生物化学家 1939年诺贝尔生 理或医学奖
1895-1964
A
12
磺胺浪潮
多马克的成就引发了全世界磺胺浪潮…
儿科抗生素应用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重症医学科 柴瑞峰
A
1
Tree of Life
细菌
相隔遥远
纠缠争斗不清
人类
物竞天择 优胜劣汰
A
2
抗生素的雏形——“霉”
America
Europe
Asia
《左传》 (公元前597年)记载说:“叔展曰:有麦曲乎?日:无。…河 豚 腹疾奈何?”麦曲可以治疗消化系统的疾病。
A
14
磺胺“杯具”
➢ 1937年,美国马森基尔制药公司生产的万能磺胺导致107人 死 亡;
➢ 疯狂的滥用,耐磺胺菌种迅速出现,其临床抗菌价值在逐年缩 小;
➢ 当青霉素进入临床时,磺胺迅速的隐没在青霉素的光芒里,它 远去的背影如此的孤独和凄凉。
磺胺更像是个寓言!
A
15
磺胺—无法磨灭的功绩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温斯顿•丘吉尔 在北非患上肺炎,就曾用磺胺吡啶来进行治 疗。 ➢磺胺类药物是青霉素还未普及的二战早期 用于治疗感染的药物,是当时的战场急救药 物之一,它的使用拯救了许多士兵的生命。
➢由于各种原因,弗莱明并未进行后续的研究, 遗憾;
(英) Sir Alexander Fleming 伦敦大学 细菌学家 1945年 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1881-1955
➢重大发现无人理会,被埋没10年。
1929年 —“抗生素元年”
A
8
青霉素—卓越的工作
➢1938年,动物实验;
➢1940年,临床试验;
基于三人的伟大成就,人们认识了感染的元凶—— 细菌等各种微生物
A
4
没有抗生素的时代
细菌 强大 人类 脆弱
虽然人类从细菌的阴影里走出来,看似只用了不到一个世纪。但是为了
实现抗感染的飞跃,人类默默探索了几千年。
A
5
微生物间颉颃 现象
1874
罗伯茨 首次发表微生物颉颃现象的报道,真菌生长抑制细菌
生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