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酯工艺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聚酯工艺基础知识汇总幻灯片

聚酯工艺基础知识汇总幻灯片
聚酯装置包括PTA下料及输送单元、浆料配置单元、酯化单元、 缩聚单元、真空系统、熔体输送单元和热媒炉单元。
EG回收
EG循环
PTA
ADD
浆料配制
酯化1
酯化2
预聚1
五釜流程工艺示意图
预聚2
H2O
终聚 熔体输送
纺丝
PTA输送及浆料配制
酯化1
酯化2
EG/H2O别离塔〔工艺塔〕
预聚1
预聚2
预聚物过滤器〔预聚物输送〕
813.1 112.3 482.8 234 266 4582.6 6490.8
820.6 112.3 482.8 234.3 273.5 4741.5 6665
820.6 127.3 514.8 256.7 273.5 4832.5 6825.4
表1-1 世界聚酯产能及预测表
5、聚酯开展趋势 a、装置的大型化和规模效益; b、新型反响器的研制和流程的简化; c、新型催化剂的使用; d、新添加剂技术; e、应用领域的拓宽。
〔2〕各级反响条件〔压力、温度、停留时间〕适中, 各缩聚反响级间聚合度分配合理,使产品质量较高;
〔3〕利用搅拌功率以及终聚在线毛细管黏度计来调节 终聚的真空度,使产品黏度控制稳定;
〔4〕缩聚反响器中有两釜采用卧式反响器,内部为多 槽溢流串联构造,液面稳定,减少了劣化物的生成; 同时,改善了物料的活塞流情况,有利于产品的相对 分子质量分布。
〔3〕环氧乙烷法〔EO法〕
HOOC
COOH+2CH2 CH2 H应该是最理想的工艺路线,但是由于环氧乙 烷原料很危险,沸点很低〔10.7℃〕,容易发生爆 炸,开展很慢。其次是PTA法开展太快造成的。
由于PTA法较DMT和EO法优点更多(原料消耗低,EG 回收系统较小,不副产甲醇,生产较平安,流程短, 工程投资低,公用工程消耗及生产本钱较低,反响 速度平缓,生产控制比较稳定)等,目前世界PET总 生产能力中大多采用PTA法。

聚酯 生产工艺

聚酯 生产工艺

聚酯生产工艺
聚酯是一种在工业上广泛使用的合成材料,其生产工艺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原料准备:聚酯的原料主要包括二元醇和二酸。

常用的二元醇有乙二醇、丙二醇等;常用的二酸有对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等。

这些原料需要经过精炼和配比,以确保合成聚酯的质量。

2. 酯化反应:将精炼后的二元醇和二酸放入反应釜中,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酯化反应。

酯化反应是聚酯合成的关键步骤,通过酯化反应,二元醇和二酸的分子结合生成聚酯的主链。

3. 缩聚反应:酯化反应后得到的聚酯预聚体还需要进行缩聚反应,将预聚体进一步聚合,提高聚合度。

缩聚反应需要在特定的温度、压力和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

4. 聚合反应:缩聚反应后的聚酯预聚体经过粉碎和过滤,得到满足要求的聚酯颗粒。

这些颗粒被放入注塑机或挤出机中,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进行聚合反应。

聚合反应将聚酯颗粒熔融并塑形成为所需的产品。

5. 后处理:聚酯产品经过聚合反应后,需要进行冷却和固化,使其达到稳定的形态和性能。

在冷却前,可以根据需要对聚酯产品进行拉伸或压延等工艺处理,以改变其物理性能。

冷却后,聚酯产品经过切割、打磨和检验等工序,最终成为符合要求的聚酯制品。

聚酯的生产工艺具有简单、高效、可控性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塑料、包装等领域。

但在实际生产中,需要注意原料质量、反应条件、设备控制等因素,以确保成品聚酯的质量和性能。

聚酯及生产工艺

聚酯及生产工艺

粉末涂料用聚树脂技术基础1 聚酯树脂高分子化学和物理 1.1 聚酯树脂高分子化学 1.1.1 酯化反应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含有羟基–OH 的一类化合物叫做醇(苯环为酚)用A –OH 表示。

还有一类分子中含有羧基–COOH 的化合物叫做羧酸,简称酸,用RCOOH 表示。

羟基、羧基这些能进行化学反应的基团叫做官能团。

醇和酸反应生成酯(RCOOA )和水,这个化学反应叫做酯化反应,如下:RCOOA + H2O醇 酸 酯 水酯化反应时,醇和酸缩去一个小分子水,也称为缩合反应。

酯化反应的特点:首先这是一个可逆反应。

研究结果表明,这类反应进行到一定时间,到达平衡终点。

意思是在一定条件下,无论如何延长反应时间,不能把醇和酸都转化成酯和水,比例说我们用3克分子乙醇和3克分子乙酸进行酯化反应。

反应开始时,乙醇和乙酸以相同数量减少,缩合生成乙酸乙酯和水,这是正反应。

但随着乙酸乙酯和水的生成,乙酸乙酯与水也会进行反应生成乙酸和乙醇这是逆反应。

这类既可以正向进行,同时也会逆向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反应。

可逆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体系中既有醇和酸,又有酯和水,而且它们的比例不变。

实际上是动态的,即醇和酸反应生成酯和水,而酯和水生成醇和酸反应速度相等,达到化学平衡,描述化学平衡时各物质之间的关系我们用平衡常数K 。

K=[RCOOA][H 2O][AOH][RCOOH]平衡常数,各不同可逆反应不同。

对同一反应来讲平衡常数是温度的函数。

与作用物浓度无关。

25℃乙醇与乙酸的平衡常数K=4。

酯化反应的机理,一般情况是醇 分子羟基–OH 上的氢与羧基–COOH 上的–OH 缩合生成水。

如果反应条件变化或醇、酸的分子结构不同,也可能是醇的–OH 与酸的H 失去水。

化学反应速度,酯化反应的速度是研究得比较多的。

常温没有催化剂存在时,酯化反应速度很慢。

当没有达到化学平衡时,酯化反应速度是正向酯化速度减逆向反应速度,用酯生成的浓度表示。

dC RCOOA=k C RCOOA C AOHk C RCOOA C H2Ok 正、k 逆分别为正向和逆向反应速度常数。

聚酯工艺基础知识

聚酯工艺基础知识

终聚
熔体输送(1)
熔体输送(2)
熔体输送(3)
六、PET的质量指标及各指标的影响因素
为了使生产的PET满足后加工的要求,其质量必须满 足一定的条件。常用来衡量PET质量的指标有黏度、 熔点、端羧基、色相、凝集粒子、水含量、异状切 片、灰分、铁含量、二甘醇含量等。
1、黏度 黏度是聚酯的非常重要的指标,一般用特性黏度(相
了国产化成套设备。大容量连续生产聚酯技术与设备国产化 的成功,使聚酯装置投资成本比90年代初下降七八成,进 而掀起了新一轮的聚酯投资热潮。
3、2005年全球聚酯产能接近5500万吨/年,我国的聚酯产能 约2160多万吨/年,约占40%,而2005年我国内地聚酯的需 求量仅为1300万吨左右,因此产能增长过快,使国内聚酯 装置产能利用率持续低位徘徊,供大于求的局面可能会保持 一个较长的阶段。
二、聚酯发展概况
发展历史:
1、 20世纪40年代初,英国的和参阅了美国杜邦公 司关于脂肪族二元酸与二元醇合成聚酯的论文,对 苯二甲酸和乙二醇为原料,在实验室中成功地合成 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并制成了聚酯纤维。并 与1946年发表了世界上第一个生产聚酯纤维的专利。 50年代,美国杜邦公司购买了生产聚酯的专利权, 经过中间试验,在1953年建成了年产1.6万吨的生 产装置(间歇),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聚酯生产 工业化的厂家。1962年,聚酯工业开始采用连续缩 聚工艺,使生产能力有了突破性的增长,单线的生 产能力大幅提高。
2、影响酯化反应的主要工艺条件: (1)EG/PTA摩尔比的影响; (2)反应压力的影响; (3)反应温度的影响; (4)反应时间的影响; (5)PTA粒径的影响; (6)催化剂的影响。
3、缩聚的反应机理
由于聚酯的缩聚反应是可逆反应,并且反应平衡常数较 小,因此,在反应过程中必须尽快除去反应生成的 EG,否则,将会影响缩聚反应速率和聚合度。缩聚 阶段主要是一个链增长的过程,这一阶段伴随着高分 子聚合物的生成,同时也释放出许多地相对分子量的 EG及其他化合物。为了确保缩聚反应顺利进行,得 到优质的聚酯产品,必须把这些反应所产生的小分子 物质迅速分离出反应系统。因此,缩聚反应通常是在 相对较高的温度、高真空的条件下进行的。

聚酯工艺基础知识2

聚酯工艺基础知识2

(2)直接酯化法
直接酯化法是直接用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反应生成对苯二甲 酸乙二醇酯的方法,也称之为PTA法。直接酯化法是由高纯 度的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配制成的浆料投入反应釜,发生如 下反应:
HOOC COOH+2HOCH2CH2OH
2H2O+
HOCH2CH2OOC
COOCH2CH2OH
目前也有用中度纯度对苯二甲酸(QTA)代替PTA进行直接酯
b、对羧基苯甲酸甲酯再与甲醇反应生成对苯二甲酸二甲酯 (DMT):
CH3OOC COOH++H2O
c、得到DMT以后,与乙二醇进行酯交换反应就可以获得BHET:
CH3OOC
COOCH3+2HOCH3CH3OH HOCH2CH2OOC
2CH3OH + COOCH2CH2OH
2、聚酯单体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生产方法 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BHET)的生产方法目前主要有三种, 即酯交换法、直接酯化法和环氧乙烷法,形成聚酯生产的三 大工艺线路。
(1)酯交换法(DMT法)
a、对苯二甲酸与甲醇反应生成对羧基苯甲酸甲酯(MMP):
HOOC
COOH+CH3OH CH3OOC
COOH+H2O
对黏度)表示。黏度是分子内摩擦的量度,由于高 分子的流动是通过链段的位移形成的,链段越长, 摩擦力越大,其黏度越高,因此黏度是分子量大小 的一个标志。
2、熔点 熔点是指将结晶的固态物质加热到一定温度时,有固
态转化为液态时的温度。纯聚酯结晶聚合物(100%
结晶)的熔点在300℃左右,但实际生产中不可 能达到,一般在260 ℃左右。
6、二甘醇
二甘醇(DEG)端羟基间反应的产物,该副反应主要 发生在游离EG量大的场合,聚合物中的DEG含量 高,会使熔点降低;由于醚键的存在,耐紫外线性 能、耐热性下降。聚合物的DEG还将影响织物的染 色性,产品的DEG含量不必过低,而应保证在指标 范围内稳定,所以要求它的含量要均匀。

聚酯现场常识类理论知识收集

聚酯现场常识类理论知识收集

一.聚酯工艺概况聚酯是由二元或多元酸和二元或多元醇缩聚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的总称,用不同原料、不同方法合成的聚酯品种繁多,可用于纤维、容器、薄膜、涂料、工程塑料、橡胶等不同的领域。

目前聚酯的主要品种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等高分子化合物以及某些共聚酯系列。

以对苯二甲酸(PTA)和乙二醇(EG)为原料缩聚而成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工业化和广泛得到应用的聚酯产品,也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高、用量最大、用途最广泛的高分子合成材料。

我们常说的聚酯纤维一般是指涤纶。

涤纶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熔体,经过喷丝形成的极细的纤维,它的强度高,弹性好,耐磨。

耐日晒、耐酸而不耐碱。

作为衣着原料尚存一些缺点,例如吸湿性和染色性差,易起球等。

故涤纶短纤常与棉、毛、麻、粘纤等混纺,从而使其织物既保持了涤纶的坚牢、耐磨、挺括、易收藏等特点,又兼有天然纤维吸湿、保暖、静电少等特点。

目前聚酯生产主要有三大工艺路线:酯交换法、直接酯化法和环氧乙烷法。

三大工艺路线是用各自不同的方法先生成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BHET),再通过缩聚反应生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1)酯交换法(DMT法)a、对苯二甲酸与甲醇反应生成对羧基苯甲酸甲酯(MMP):HOOC——COOH+CH3OH ——→ CH3OOC——COOH+H2Ob、对羧基苯甲酸甲酯再与甲醇反应生成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CH3OOC——COOH+CH3OH ——→ CH3OOC—COOCH3+H2Oc、得到DMT以后,与乙二醇进行酯交换反应就可以获得BHET:CH3OOC——COOCH3+2HOCH3CH3OH ——→ 2CH3OH +HOCH2CH2OOC——COOCH2CH2OH(2)直接酯化法直接酯化法是直接用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反应生成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方法,也称之为PTA法。

聚酯一部工艺知识培训

聚酯一部工艺知识培训
产甲醇,生产较平安,流程短,工程投资低,公用工程消耗及生产本钱较低,
反响速度平缓,生产控制比较稳定)等,目前世界PET总生产能力中大多采用 PTA法。
〔1〕物理特性: 外观;白色粉末
分子式:HOOC-C6H4-COOH 分子量:166.1 酸值:674±3mgKOH/g 水份:≤0.5wt% 色相〔5%DMF〕:≤10APHA 比重:1.51 升华温度:300℃或更高 不溶于水、醚、氯仿、乙酸,微溶于酒精
二甘醇无色无臭透明液体。密度20℃下为1.1162g/ml低毒液体, 燃烧性:可燃
闪点:135℃ 燃点:230℃ 二甘醇检验指标〔康太斯标准〕
序号 1 2
测定项目 外观 色度
单位 无 APHA
指标 观澄清透明无
≤15
3
水份
%
≤0.2%
4
密度(20℃)
g/cm3
≤1.1170
5
DEG
6
纯度
%
≤0.1
%
HOOC COOH+2HOCH2CH2OH
2H2O+HOCH2CH2OOC
COOCH2CH2OH
工艺过程: 酯化反响:是PTA与EG进展酯化反响,生成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BHET)。
在此反响阶段,为了缩短反响时间,酯化反响的反响压力要高于大气压力,反响 温度要高于醇的沸点。具体反响中所用的醇与PTA的摩尔比为1.1/1-2:1,反响采 用的温度为260-290℃。反响过程中还须尽快地除去反响所生成的水,防止逆反 响。 反响式: PTA+EG=BHET+EG 缩聚反响 BHET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缩聚反响生成PET,反响采用的温度为275290℃,反响时间至少为2个小时,反响过程中还须尽快地除去反响所生成的乙二 醇,打破反响平衡,促使反响继续向右进展,否那么不但会影响反响速度,而且 聚合度也提不高。因此缩聚要求在真空下进展,特别是缩聚后期要求在高真空度 下进展,同时应尽量增加蒸发外表。 反响式:BHET=PET+H2O 优 点:

【精品】聚酯工艺基础知识汇总

【精品】聚酯工艺基础知识汇总

Evaluation only. 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二、聚酯发展概况
发展历史: 1、 20世纪40年代初,英国的J.R.Whenfield和 J.T.Dikeon参阅了美国杜邦公司关于脂肪族二元酸 与二元醇合成聚酯的论文,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为 原料,在实验室中成功地合成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 Evaluation only. 醇酯,并制成了聚酯纤维。并与 1946 年发表了世界 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上第一个生产聚酯纤维的专利。50年代,美国杜邦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公司购买了生产聚酯的专利权,经过中间试验,在 1953年建成了年产1.6万吨的生产装置(间歇), 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聚酯生产工业化的厂家。 1962年,聚酯工业开始采用连续缩聚工艺,使生产 能力有了突破性的增长,单线的生产能力大幅提高。
表1-1 世界聚酯产能及预测表
5、聚酯发展趋势 a、装置的大型化和规模效益; b、新型反应器的研制和流程的简化; c、新型催化剂的使用; Evaluation only. d、新添加剂技术; 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e、应用领域的拓宽。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三、聚酯生产工艺路线
1、生产工艺路线 PTA法生产聚酯包括酯化和缩聚两个部分 Evaluation only. 2、聚酯单体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生产方法 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的生产方法目前主要有三种,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BHET 即酯交换法、直接酯化法和环氧乙烷法,形成聚酯生产的三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大工艺线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对羧基苯甲酸甲酯再与甲醇反应生成对苯二甲酸二甲酯 (DMT):
CH3OOC COOH+CH3OH CH3OOC
COOCH3+H2O
c、得到DMT以后,与乙二醇进行酯交换反应就可以获得BHET:
CH3OOC
COOCH3+2HOCH3CH3OH HOCH2CH2OOC
2CH3OH + COOCH2CH2OH
5、凝集粒子
凝集粒子是指凝聚粒子、凝胶粒子、炭黑粒子以及其 他杂质粒子的总称。凝聚粒子是由TiO2产生;凝胶 粒子是由于反应釜有死角或其他原因造成降解的熔 体逐渐形成的高结晶聚合物;炭黑是由于聚酯高温 炭化后形成的。凝集例子对生产最大的影响是熔体 过滤器、纺丝组件压差上升快,缩短使用周期,增 加纺丝断头。
2、从1953年开始工业化生产至今,虽然只有50多年,但一 直保持高速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聚酯工业的发展重 心开始转向亚洲。90年代末以后,聚酯用量的增加以及较 高利润的回报,使聚酯产能急剧扩大。进入21世纪,我国 内地聚酯工业的发展有了重大的突破。生产、科研、设计和
设备制造部门通过技术改造和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研发成功
(2)反应器结构合理,有利于传质、传热和反应的需要;
(3)缩聚过程的喷淋冷凝器均设有自动刮板,解决了真 空系统的堵塞问题。
四、聚合反应机理
1、酯化反应机理
PTA和EG的酯化反应可在PTA的氢离子(H+)自催化作用下 进行,自催化的反应机理是原料PTA羧基解离的H+自催化 和EG进行亲和酯化反应。其实,酯化反应和缩聚反应在整 个生产反应过程中都同时存在,在反应刚开始时,反应条件 有利于酯化反应的进行。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为了向正反 应方向进行,必须及时除去生成的水。另外EG与PTA的配 比也有一定的影响,当EG过量时,会发生EG之间、EG与 BHET之间的醚化反应。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酯化反应生成 的BHET经本体聚合生成二聚体、三聚体等,在反应结束时, 反应物料大部分为BHET的四聚体和五聚体。在酯化反应过 程中,也有缩聚反应、水解反应(酯化反应的逆反应)、醇 解反应、生成醚的副反应等。
820.6 127.3 514.8 256.7 273.5 4832.5 6825.4
表1-1 世界聚酯产能及预测表
5、聚酯发展趋势 a、装置的大型化和规模效益; b、新型反应器的研制和流程的简化; c、新型催化剂的使用; d、新添加剂技术; e、应用领域的拓宽。
三、聚酯生产工艺路线
1、生产工艺路线 PTA法生产聚酯包括酯化和缩聚两个部分
4、我国聚酯行业的现状 a、产能大,产能利用率低; b、生产能力过剩,效益下降; c、非纤用聚酯生产比例低,国内聚酯绝大多数应用于纺织行业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北美
752
南美
77.8
西欧
379.8
东欧
83.1
非洲/中东 134.8
亚洲/远东 3346
世界合计 5285.3
聚酯工艺基础知 识
❖ 概述 ❖ 聚酯发展概况 ❖ 聚酯生产主要工艺路线 ❖ 聚酯生产的反应机理 ❖ 聚酯生产的工艺流程介绍(中纺院五釜流程) ❖ 聚酯产品的质量指标及各指标的影响因素
一、概述
聚酯是由二元或多元酸和二元或多元醇缩聚而
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的总称,用不同原料、不同方法 合成的聚酯品种繁多,可用于纤维、容器、薄膜、 涂料、工程塑料、橡胶等不同的领域。目前聚酯的 主要品种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 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 酯(PT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等高分 子化合物以及某些共聚酯系列。以对苯二甲酸 (PTA)和乙二醇(EG)为原料缩聚而成的聚对苯 二甲酸乙二醇酯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工业化和广泛 得到应用的聚酯产品,也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高、 用量最大、用途最广泛的高分子合成材料。
2、影响酯化反应的主要工艺条件: (1)EG/PTA摩尔比的影响; (2)反应压力的影响; (3)反应温度的影响; (4)反应时间的影响; (5)PTA粒径的影响; (6)催化剂的影响。
3、缩聚的反应机理
由于聚酯的缩聚反应是可逆反应,并且反应平衡常数较 小,因此,在反应过程中必须尽快除去反应生成的 EG,否则,将会影响缩聚反应速率和聚合度。缩聚 阶段主要是一个链增长的过程,这一阶段伴随着高分 子聚合物的生成,同时也释放出许多地相对分子量的 EG及其他化合物。为了确保缩聚反应顺利进行,得 到优质的聚酯产品,必须把这些反应所产生的小分子 物质迅速分离出反应系统。因此,缩聚反应通常是在 相对较高的温度、高真空的条件下进行的。
3、缩聚
经过上述三种方法得到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后,缩聚反应便可 开始进行,其化学反应式如下:
nHOCH2CH2OOC
COOCH2CH2OH
HO〔CH2CH2OOC HOCH2CH2OH
COO 〕nCH2CH2OH+(n-1)
4、直接酯化法的主要生产工艺
直接酯化法生产聚酯的工艺主要有吉玛工艺、鈡纺工艺、杜邦 工艺、伊文达工艺等。
对黏度)表示。黏度是分子内摩擦的量度,由于高 分子的流动是通过链段的位移形成的,链段越长, 摩擦力越大,其黏度越高,因此黏度是分子量大小 的一个标志。
2、熔点 熔点是指将结晶的固态物质加热到一定温度时,有固
态转化为液态时的温度。纯聚酯结晶聚合物(100%
结晶)的熔点在300℃左右,但实际生产中不可 能达到,一般在260 ℃左右。
吉玛工艺的特点:
(1)选用单一的缩聚催化剂;
(2)酯化反应温度较低,停留时间较长,但操作稳定,产 品中二甘醇(DEG)含量较低,产品质量较好;
(3)采用刮板冷凝器,解决了缩聚真空系统低聚物堵塞的 问题。
钟纺工艺过程的特点:
(1)原料配制时乙二醇摩尔比低,故反应系统中EG过 剩量少,能耗低,生成二甘醇副产物少,使产品中的 DEG含量较低;
2、聚酯单体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生产方法 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BHET)的生产方法目前主要有三种, 即酯交换法、直接酯化法和环氧乙烷法,形成聚酯生产的三 大工艺线路。
(1)酯交换法(DMT法)
a、对苯二甲酸与甲醇反应生成对羧基苯甲酸甲酯(MMP):
HOOC
COOH+CH3OH CH3OOC
COOH+H2O
杜邦工艺的特点:
(1)工艺流程简单合理,停留时间短,虽然反应条件强烈, 但产品质量较好;
(2)设备简单,动设备少,维修量少,装置连续运行时间较 长,可达到4年;
(3)添加剂加入口有喷嘴和静态混合器,分散性好,品种转 换时间较短。
伊文达工艺的特点;
(1)酯化、缩聚等主工艺过程充分利用压差和位差作为 物料搅拌和输送动力,减少动设备,能耗低;
752.3 88.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1.7 197.6 240.3 4103.5 5803.7
729.6 108.3 482.8 233.9 266 4414.8 6298.4
813.1 112.3 482.8 234 266 4582.6 6490.8
820.6 112.3 482.8 234.3 273.5 4741.5 6665
3、端羧基
端羧基(—COOH)含量使聚酯的一项重要质量指标, 对聚酯制品的物理性能、后加工性能及后加工成品 的后序影响很大。一般认为,在一定的范围内端羧 基含量高,聚酯的热稳定性差,随着热降解时间的 增长,端羧基含量增大。另外,端羧基会对酯基进 行酸解反应,使黏度降低。因此,控制聚酯的端羧 基含量,使其稳定在适当的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酯交换法的优点:
1、反应产生的副产物DEG含量较少; 2、DMT能与EG完全混合,反应速度快; 3、原料可以使用粗PTA进行生产。 酯交换发的缺点:
1、需要把甲醇进行回收; 2、流程复杂,投资大。
由于酯交换法的生产复杂,需要甲醇的回收装置,而且投资 大,现在新建的装置基本上已经很少用酯交换的工艺路线, 而以前的装置也慢慢的淘汰了。
(2)各级反应条件(压力、温度、停留时间)适中, 各缩聚反应级间聚合度分配合理,使产品质量较高;
(3)利用搅拌功率以及终聚在线毛细管黏度计来调节 终聚的真空度,使产品黏度控制稳定;
(4)缩聚反应器中有两釜采用卧式反应器,内部为多 槽溢流串联结构,液面稳定,减少了劣化物的生成; 同时,改善了物料的活塞流情况,有利于产品的相对 分子质量分布。
了国产化成套设备。大容量连续生产聚酯技术与设备国产化 的成功,使聚酯装置投资成本比90年代初下降七八成,进 而掀起了新一轮的聚酯投资热潮。
3、2005年全球聚酯产能接近5500万吨/年,我国的聚酯产能 约2160多万吨/年,约占40%,而2005年我国内地聚酯的需 求量仅为1300万吨左右,因此产能增长过快,使国内聚酯 装置产能利用率持续低位徘徊,供大于求的局面可能会保持 一个较长的阶段。
4、影响缩聚反应的主要工艺条件: (1)催化剂的影响; (2)稳定剂的影响; (3)反应温度的影响; (4)反应压力的影响; (5)反应时间的影响; (6)搅拌速度的影响; (7)熔体层厚度的影响; (8)酯化率对聚合度的影响。
五、聚酯生产的工艺流程介绍(五釜)
聚酯二部有两条共40万吨的聚酯装置,BP和CP线,采用的是 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技术的五釜流程。BP线在2007年7月份 开车,CP线在07年11月份开车。
在缩聚过程中,聚合工艺条件有波动,缩聚的反应温 度高,真空度偏低或停留时间过长,这些都对降低 产品中的端羧基含量不利。
4、色相
色相通常用L值(黑白度)、B值(黄蓝指数)、a值 (红绿指数)表征。我们一般用B值和L值表示。聚 酯发黄的原因除了原材料的色泽影响外,主要是被 氧化的结果。此外由于热降解产生的乙醛对锑的还 原作用,会导致聚酯发灰、L值下降。
二、聚酯发展概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