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旅游资源特色

合集下载

贵州省情复习资料

贵州省情复习资料

1.贵州自然旅游资源的特点?答:贵州的自然旅游资源有“五多”的特点:(1)山奇石秀,山石景观多。

(2)瀑布与峡谷景观多而壮丽。

(3)洞穴类型多、数量大、洞景美。

(4)森林美景多。

(5)河湖、泉水景观多,水质好,景色美。

2.贵州有哪些土壤类型,其耕作条件有何特点?答:贵州有哪些土壤类型有:地带性土壤(砖红壤性红壤、红壤、黄壤、黄棕壤、山地灌丛草甸土等)、非地带性土壤(石灰土、紫色土等)、耕作土壤(水稻土和旱作土)特点:(1)山地丘陵多,平坝地少,宜林地广,耕地少;(2)耕地质量较差,中低产田面积广;(3)喀斯特土地面积大,生态脆弱,耕地后备资源不足;(4)林牧地质量不均,分布欠平衡。

3.为什么说贵州高原是中国古人类的发祥地和中国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答:贵州高原纬度偏低,海拔较高,气候温和,不仅有利于各种生物的繁衍生长,也适宜古人类的生存和繁衍。

大量的天然溶洞,为古人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场所;多种动植物资源,为古人类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大面积的碳酸盐岩石岀露,有利于古人类打制各种石器。

所以,贵州高原是中国古人类的发祥地和中国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4.为什么说明代时贵州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答:因为:(1)明朝时在贵州建立了行省,使贵州正式成为省一级行政单位;(2)在贵州大规模推行屯田,加快了贵州的开发,使贵州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5.“改土归流”对贵州的发展有什么影响?答:(1)“改土归流”是对政治体制的改革,它使贵州的官员管理体制更加完善。

(2)促进贵州文化、经济更好地发展。

(3)有利于巩固西南边陲,加强贵州与各省的联系,逐渐铲除土司制度,解除人民痛苦。

6.简述“三线建设”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重点)答:(1)“三线建设”改变了贵州的产业结构;(2)“三线建设”极大的改善了贵州的交通通信条件;(3)“三线建设”改变了贵州的生产力布局;(4)“三线建设”极大的增强了贵州的科技实力。

贵州旅游介绍

贵州旅游介绍
全寨苗族占99%,有5个家族,每个家族有一座鼓楼,共5座鼓楼、5座花桥、5座侗 戏楼,这些极富侗族建筑特点的建筑物至今保存完好。在西江苗寨可以享用苗家风味特 色晚餐,席间接受苗家少女飞歌敬酒,在苗家吊角楼美人靠上观千户苗寨万家灯火。还 可以观赏铜鼓芦笙表演,晚上可宿苗家吊脚楼。寨有溪沟四条,分别汇入西江。河水自 南向北环绕寨脚而过,将寨分为二:河北面是平寨、东引、羊排;南面是水寨、乌嘎、 也好、南贵。河水灌溉沿溪的农田,流至挂丁河注入清水江。河上有一座水泥桥,沟通 南北;还有一座公路桥。为栏杆型水泥桥,是寨内老少憩息、聚会和留客的地方。桥边 竹林青翠,桥下流水潺潺。西江苗寨四周被枫香树、杉树和青松围绕。
尝试50-25米,谷底宽30-50米
六硐景区景区位于平塘县城南部,距县城6公里, 景区面积34.5平方公里,景物景观20个。景区 内六硐峡谷幽深,河水清澈,有小三峡之称,乘 舟游览,有人在画中游直感;六硐大坝,春天菜
花金
Dtehse甲甲ccroi茶茶pntt村i景oenn,区tso距甲f 离茶县风城景4区5位千于米平,塘紧县靠境广内西的壮摆族茹自镇治 区南丹县。景区规划面积 45.1平方千米,集瀑 布、溶洞、峡谷及独特的亚热带风光于一体
贵州旅游介绍
多彩贵州行
多姿多彩的贵州旅游文化
——家乡旅游发展的前景
目录
1
贵州旅游资源简介
2
黄果树介绍
3
西江千户苗寨介绍4来自贵州民俗、美食文化介绍
5 平塘旅游业的发展
贵州简介
地理位置
贵州省简称“黔”或“贵”, 位于中国西南的东南部,地 处云贵高原东部
丰富物产
矿产资源丰富;茅台酒被誉 为中国的国酒,是与英国威 士忌、法国白兰地一同齐名 的世界三大蒸馏酒

贵州旅游主要景点

贵州旅游主要景点

贵州旅游主要景点贵州旅游主要景点介绍玉屏山•位于贵州省罗甸县,是贵州省最高的山峰之一。

•玉屏山风景秀丽,群峰耸立,有着丰富的植被和动物资源。

•在山上可以参观观光植物园和观赏日出日落的美景。

黄果树瀑布•黄果树瀑布位于贵州省安顺市,是贵州最著名的瀑布之一。

•瀑布高达米,宽101米,气势磅礴,被誉为中国最壮丽的瀑布之一。

•游客可以乘坐电梯或攀爬山路到达观瀑台,观赏瀑布的壮丽景色。

荔波小七孔•位于贵州省荔波县,是一处以碧水、峰林、洞穴、瀑布等景观为特色的自然旅游景区。

•小七孔是指由七个大小不一的天然石窟组成的景点,每个石窟都有独特的景致。

•游客可以乘船游览小七孔,欣赏壮丽的峡谷风光和闻名遐迩的“翡翠谷”美景。

赤水大瀑布•赤水大瀑布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是中国最大的瀑布群之一。

•瀑布群由75个大小不同的瀑布组成,气势磅礴,景色壮丽。

•游客可以在观瀑台上观赏整个瀑布群的壮丽景色,还可以乘船进入瀑布群中体验惊险刺激的漂流。

胡杨梦幻谷•胡杨梦幻谷位于贵州省贵定县,是中国最大的胡杨树群落地带之一。

•胡杨树在秋季变黄时,构成了一幅宛如诗画的美景,被誉为“中国最美的林海”。

•游客可以在梦幻谷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漫步在胡杨林中,欣赏美丽的风景。

以上是贵州旅游主要景点的介绍,每个景点都有独特的魅力和壮丽的景色,欢迎大家前来贵州感受这片神奇的土地!黔东南风光带•黔东南风光带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是贵州省最具特色的旅游线路之一。

•这里有丰富多样的少数民族文化和特色民俗,如侗族、苗族、侗族等。

•游客可以参观少数民族的传统村落、欣赏彩色的花山、品尝特色美食,体验异域风情。

安顺龙宫•安顺龙宫位于贵州省安顺市,是一处大型的溶洞景区。

•龙宫内有各种奇特的石笋、石钟乳、石瀑布等地质景观,形态各异,令人叹为观止。

•游客可以乘坐游船进入洞内,欣赏壮观的地下溶洞景观,感受神秘的地下世界。

风花雪月谷•风花雪月谷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州,是一处以四季如画的自然景观为特色的旅游景区。

贵州省情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贵州省情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贵州省情的基本特点有哪些贵州省情特点:山川秀丽、气候宜人、资源富集、民族众多的内陆山区省。

1、山川秀丽截至2017年底,贵州省有风景名胜景区71个。

其中,国家级风景名胜景区18个,省级风景名胜景区53个。

5A级旅游景区5个,比2016年末增加1个;4A级旅游景区95个,比2016年末增加27个。

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区131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1104个。

2、气候宜人贵州的气候温暖湿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气温变化小,冬暖夏凉,气候宜人。

3、资源富集1)贵州矿产资源丰富,是矿产资源大省。

发现矿产110多种,其中有76种探明了储量,有多种保有储量排在全国前列,排在第一位的有汞、重晶石、化肥用砂岩、冶金用砂岩、饰面用辉绿岩、砖瓦用砂岩等,排在第二位的有磷、铝土矿、稀土等;排在第三位的有镁、锰、镓等;此外,煤、锑、金、硫铁矿等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

2)贵州河流数量较多,长度在10千米以上的河流有984条。

3)贵州省有维管束植物9982种(包括亚种、变种,下同),其中可食用的700多种,绿化、美化以及能抗污染、改善环境的2000多种;列入国家Ⅰ级保护的珍稀植物有冷杉、银杉、珙桐、贵州苏铁等16种。

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有脊椎动物1053种,其中兽类141种,鸟类509种,爬行类104种,两栖类74种,鱼类225种;列入国家一级保护的珍稀动物有黔金丝猴、黑叶猴、黑颈鹤等15种。

4、民族众多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全省共有民族成分56个,其中世居民族有汉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白族、瑶族、壮族、畲族、毛南族、满族、蒙古族、仫佬族、羌族等18个民族。

贵州省民族风情贵州是一个歌舞的海洋,民族歌舞绚丽多姿。

苗族群众有高亢激昂、热情奔放的“飞歌”,有低回委婉、优美抒情的“游方歌”和质朴庄重的“古歌”“酒歌”;有芦笙舞、木鼓舞、踩鼓舞等,动作潇洒,风格纯朴,感情细腻,舞姿活泼。

侗族“大歌”的歌声洪亮,气势磅礴,曲调庄严,音域宽阔,反映了侗族人民坚强、豪迈的性格。

贵州旅游资源介绍

贵州旅游资源介绍

天河潭 镇山村
花溪公园 青岩古镇
洒金谷 金海雪山
掌布救星石 甲茶瀑布
水各大寨
瑶人山
南线
水春河
大小七孔原始森林
返回
花溪湿地、青岩古镇
天河潭风景名胜区
天河潭景区 是典型的薄层 碳酸岩裸露地 块,褶绉频繁, 断裂交错,节 理发育和岩溶 作用十分明显。 进入景区,呈 现在你眼前的 是210米的钙 化滩瀑布,也 是目前国内最 宽的钙化滩瀑 布。瀑布下游 这一段河叫香 粑沟
魅力黔东南--镇远古城
古城民居、古巷道、古码头、古城墙、悠悠小镇承载着2000多年的历史,感受历史名城的辉煌, 体验古城百姓平静而悠闲的生活,感受佛教与道教的融合及包容
魅力黔东南-梵净山
梵净山是武陵山脉 之主峰,是滔滔辰河之 源泉。这片古陆海拔 2572米,方圆500平方公 里,年龄大约在10亿至 14亿岁以上,在地球的 历次造山运动中铸就了 她大气磅礴、奇峰耸立、 千山万壑、风光逶迤的 神奇山体,为北回归线 最古老的山之寿星。 这 片山水壮丽、古幽神秘 的生命绿洲,让3000多 种不同
旅游资源特点
• 贵州是中国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的省份,正如世 界旅游组织所称赞的贵州是“生态之州、文化之 州、歌舞之州、美酒之州”。概括起来讲,有五 大特点:
• (一)由特殊地质地貌构建的喀斯特自然文化。 • (二)多民族构建的民族文化。 • (三)以遵义为主的红色长征文化。 • (四)以茅台酒为代表的酒文化 • (五)天然避暑型气候的独特性。
占时出征,闲时屯垦。
黄果树瀑布风景名胜区
黄果树瀑布 是世界上唯 一可以从上、 下、前、后、 左、右六个 方位观赏的 瀑布,也是 世界上有水 帘洞自然贯 通且能从洞 内外听、观、 摸的瀑布。 中国第一大 瀑布”。

贵州旅游十大景点简介

贵州旅游十大景点简介

贵州旅游十大景点简介贵州是一个风景秀丽的省份,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令人叹为观止。

贵州旅游景点有着异国情调,吸引着无数的海内外游客前来游览。

贵州的旅游景点应有尽有,游客可以欣赏皖西南之美,体验宗教文化,了解贵州历史文化,游览贵州的知名景点,还可以参观到原始的部落文化,或者在贵州的热带风光中享受休闲度假的乐趣。

下面将介绍贵州旅游十大景点:一、贵阳太湖湾:贵阳太湖湾位于贵阳市西南部,是一座综合旅游胜地,兼具休闲度假、观光游览、自然健身等多种旅游功能。

太湖湾景区素有“天下第一湖”之美誉,湖光山色,景色迷人,堪称贵阳最具代表性的旅游景点之一。

二、黄果树瀑布:坐落在贵州省遵义市北部,黄果树瀑布是贵州省最大的瀑布景区,也是遵义最受游客青睐的景点之一,传说是元代第十三代天子驾崩时灵异落体之地。

景区内瀑布高达77.8米,宽达101.7米,是贵州最大的瀑布,也是全国第九大瀑布。

三、毕节大观楼:位于贵州毕节市,是贵州一座集文化古迹、山水景观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这里的景观构筑了一个集历史文化、当代艺术和自然体验于一体的世界,景点设有观日台、八咫窗、望仙台、望疆山等。

从大观楼上俯瞰毕节的笼罩下,碧绿的山水、灿烂的人文、紧密的历史关联,让游客们惊叹不已。

四、乌江古城:乌江古城位于贵州省遵义市乌江县城,是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乌江县历史文化名城。

古城内保存完好的楼盘、伫立的城门,古老的城墙和充满历史气息的建筑,让乌江古城成为一个神秘而又神奇的古城,深受游客们的喜爱。

五、贵州金融城:贵州金融城位于贵阳中央商务区内,是贵阳的综合性金融服务中心,是贵州最大的金融服务中心。

金融城由贵阳市政府投资兴建,总投资超过12亿元,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是贵州最大的街区式金融中心。

六、黔西水上乐园: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是一个综合游玩场所,拥有无数刺激、惊险的水上游乐项目,吸引着成千上万游客光临。

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有趣的海盗剧,体验到动感十足的海盗船,感受到震撼的涡轮射,或者选择在5D电影院里享受刺激的视觉沉浸体验。

贵州特色简介

贵州特色简介
辣椒
贵州是我国重要的辣椒产地之一,以生产红辣椒、青辣椒和干辣椒为主,其中以遵义辣椒 、大方辣椒和望谟辣椒最为著名。
特色农产品
除了茶叶和辣椒之外,贵州还生产许多特色农产品,如六盘水小黄姜、大方天麻、黔西南 州薏仁米、凯里红酸汤等。
工业产业
能源和矿产
贵州拥有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如煤炭、铝土矿、磷矿等,主 要工业部门包括能源、化工、冶金等。
源的可持续利用。
02
历史文化特色
古代文明
史前文明
贵州拥有丰富的史前文明,如万山直立人、盘县大河旧石器时代 遗址等,这些遗址记录了人类在贵州地区的早期活动。
夜郎文化
贵州是夜郎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献资料 ,如《夜郎史稿》、《夜郎考》等。
屯堡文化
明朝时期,大量屯兵在贵州地区驻扎,形成了独特的屯堡文化,如 屯堡地戏、屯堡山歌等。
贵州特色简介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地理环境特色 • 历史文化特色 • 旅游资源特色 • 经济产业特色 • 社会风俗特色
01
地理环境特色
地形地貌
山地高原
贵州省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是 全国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域,拥
有许多秀美的山水风光。
峡谷与溶洞
贵州省的峡谷和溶洞景观非常丰富 ,如黄果树瀑布、龙宫等,这些地 方既具有观赏价值,也具有科学研 究的价值。
苗家糍粑
苗家糍粑是贵州少数民族的特色食品,以糯米为主要原料,经过独 特的制作工艺而成,口感软糯、香甜可口。
茅台酒
作为中国著名的白酒之一,茅台酒产自贵州茅台镇,以其独特的酿造 工艺和优良的品质成为贵州的代表性特产。
04
经济产业特色
农业产业

贵州生态旅游介绍

贵州生态旅游介绍
贵州生态旅游介绍
-
1 1.1 喀斯特地貌 3 1.3 湿地资源 5 2.2 其他民族文化 7 3.2 发展乡村旅游 9 4.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2 1.2 森林资源 4 2.1 苗族、侗族文化 6 3.1 建设生态文明城市 8 3.3 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10 4.2 推动智慧旅游发展
贵州生态旅游介绍
贵州生态旅游介绍
4.2 推动智慧旅游发展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动智慧旅游发展 ,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例如,可以引 入虚拟现实(VR)技术,使游客能够更加 直观地感受贵州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
贵州生态旅游介绍
4.3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 流
通过参加国际旅游展览、研 讨会等活动,加强与国际旅 游界的交流与合作,提升贵 州生态旅游的国际知名度。 同时,可以吸引更多外国游 客到贵州,促进当地旅游业 的国际化发展
XXXXXX XXXXX
未来展望
贵州生态旅游介绍
贵州省在发展生态旅游 方面仍有很大的潜力。 未来,贵州可以进一步
加强以下方面的工作
贵州生态旅游介绍
4.1 加强基础 设施建设
虽然贵州已经拥有 较为完善的交通网 络,但在一些偏远 地区,基础设施仍 有待提高。加强基 础设施建设,提高 偏远景区的可进入 性,将有助于扩大 贵州生态旅游的市 场影响力
总结
贵州生态旅游介绍
在发展生态旅游方面,贵州已 经取得了显著成效
贵州作为中国的一个多民族省 份,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 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未来,通过进一步加强基础设 施建设、推动智慧旅游发展以 及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措施 的实施,相信贵州的生态旅游 业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
谢谢观看
XXXXX民族文化 Nhomakorabea州生态旅游介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省旅游资源特色
及其发展思路
杨刚
摘要:旅游业是近些年来国内外比较热门的行业,而开发喀斯特山区作为观光、休闲旅游圣地是喀斯特地区开发旅游的首选之地。

贵州省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厚,多民族文化交融,给本省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

贵州的众多的旅游资源的开发成了必然。

想要把他们开发出来就必须对其资源特色有个大体的认识,必须认清其开发的优劣势以制定旅游业发展思路、带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字:旅游资源、开发,思路
正文:
自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人们不再满足于单纯的吃穿的物质生活,而是开始注重提高修养和知识水平的精神生活,旅游就是其中之一。

贵州是中国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的省份,目前集观光、度假和深度文化体验为一体的新型和谐旅游目的地正在悄然形成。

正如世界旅游组织所称赞的贵州是“生态之州、文化之州、歌舞之州、美酒之州”。

贵州是一个旅游资源高富集省份。

其资源分布广、类型多、品位高、保护好。

概括起来讲,有五大特点:
1、由特殊地质地貌构建的自然景观的奇特性。

贵州省位于中国大陆的西南部,总面积17.62万平方公里,东西相距595公里,南北相距500公里,地势东高西低,地貌属中国西部高原山地的一部分。

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92.5%,其中岩溶面积约10.9万平方公里,
占61.9%,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

贵州的岩溶面积由于岩溶发育三维空间的不断扩展,导致地形演进过程的变化十分复杂,发育于地表的石芽、漏斗落水洞、竖井、洼地、峰林、峰丛、天生桥、岩溶湖、瀑布、跌水,与发育于地下的溶洞、暗河、暗湖、伏流等纵横迭置,形成了一个极富地域特色的自然“岩溶博物馆”。

漫长而奇妙的地质结构过程,孕育了全省千姿百态的奇山秀水、飞瀑异洞,形成了无数地上地下贯通,动态静态结合的自然奇观。

著名的黄果树大瀑布、龙宫、织金洞、马岭河、小七孔等,就是这个喀斯特王国的典型代表。

2007年,荔波被列为“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

2、多民族构建的文化原生性。

贵州省的常住总人口3975.48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38.9%,世居少数民族18种。

多种族群和不同地域的文化因子经反复对撞和相互涵化,逐渐积淀在贵州文化的各个层面中,各民族的建筑、服饰、饮食、婚俗、祭祀、节庆、艺术等等,无不富含着异彩纷呈的人文底蕴。

正所谓“三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

走进民族村寨,人们会发现,汉晋遗风,唐代发型、宋代服饰、明清建筑等古老的文化模式,在这里仍被原汁原味地保存着,成为中华民族珍贵的一笔文化遗产。

3、历史文化的厚重性。

人类可能起源于中国的云贵高原,在这里人类完成了由猿到人的演变。

在距今4亿—2.3亿年前的古生代,这一带曾几经海浸。

在贵州发现的大量古生代的鱼、龙化石表明,陆地脊椎生物的祖先,很可能最早就出现在这里。

此外,贵州还发现有旧时器时代中期的“桐梓人”、中晚期的“水城人”和晚期的“兴义人”文化遗址。

贵州不仅是古生物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古人类的发源地之一。

春秋时期,牂牁国是贵州这块土地上的大国之一,春秋后期夜郎国取代牂牁,日渐强大,今天,在贵州仍不难寻觅到夜郎文化的遗踪。

明太祖朱元璋从南京等地调集30万大军到贵州屯田驻军,“开一线以通云南”,使江南文化与高原山地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内涵丰富的屯堡文化。

被称为“中国儒学最后一个高峰”和“近代启蒙思想先导”的王阳明,在“王学圣地”贵州修文龙场“悟道”,开一代学风,推动了中国思想界的变革;发生在贵州的“遵义会议”和“四渡赤水”,则是中国现代史和军事史上最具浓重色彩的一笔,是“长征文化”的经典。

[①]
4、以茅台酒为代表的酒文化的显赫性。

“酒”和“游”,自古以来就结下了不解之缘;贵州酒文化对贵州旅游的影响尤为深刻。

在贵州各种文化品牌中,酒文化叫得最响。

茅台酒被誉为文化酒、外交酒、健康酒。

在少数民族村寨饮酒,我们所领略到的酒文化则别有一番情致,敬酒、劝酒、饮酒的方式林林总总,酒伴着舞,酒和着歌,无酒不成席,无酒不会客。

从浓浓的酒香中,可以品味出各民族的风土人情,感悟到酒文化的真谛。

5、天然避暑型气候的独特性。

贵州的避暑型气候资源已属于越来越稀缺和珍贵的生态环境资源。

贵州地势西部高,向北部、东部和南部逐渐降低,平均海拔1100米。

贵州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

降水较丰富,年降水量在1300毫米左右。

日照比较充足,年日照时数在1300小时左右。

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40%,且以每年超过一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

夏季平均温度23.1度,有天然空调省的美誉,形成了理想的人居环境和避暑度假胜地。

[②]
如今,已形成以贵阳为中心向东南西北延伸的跨省精品旅游线:沿贵阳至黄果树高速公路与云南联接的,以观赏喀斯特景观和体验多民族文化为特色的西线黄金旅游线;向东沿伸至广西、湖南的黔东南苗侗体验原生态民族文化及自然生态的特色旅游线;向南沿伸至广西的荔波绿色喀斯特和布依、水、瑶民族文化旅游线;向北沿伸至重庆、长江三峡的长征文化、酒文化和丹霞风光旅游线。

但是,贵州想要大力发展旅游业还有许多问题待解决:
1.交通很不方便。

贵州地处高原,境内山地众多,铁路、公路建设成本高,因而许多景区交通很不方便,易到达性较差。

游人交通成本和时间成本高,逗留时间短。

2.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由于经济等各方面的原因,贵州很多旅游景区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使游人缺乏安全感,更谈不上舒适感和亲切感。

3.贵州旅游整体形象不突出,没有展现出自身的特色,不利于形成强大的品牌。

4.旅游资源整合尚未完成,旅游业宣传、目的地营销等方面与建设旅游大省还有一定的差距。

贵州旅游的产业性还没完全显现出来,仅仅是一个经济增长点,还没有真正成为支柱产业,对相关产业的带
动作用还很小。

因而发展旅游业的动力不足。

5.贵州旅游景点的文化内涵不足。

在民族传统文化的开发、保护和传承方面,世界遗产的申报上都还存在空白。

6.从吃、住、行、游、娱、购六要素来看,住、行、娱、购等方面与旅游者的需求有较大差距。

由此,对贵州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1.抓住机遇,加大宣传力度
中央西部大开发的实施,为我省发展旅游业提供了非常难得的机遇。

我们应充分利用这次机会,加大对外旅游宣传的广度和深度。

2.搞好基础设施建设
由于落后的交通设施制约着我省旅游业的发展,要改变当前的状况,必须改善交通条件,加快高等级公路的建设,抓好旅游区配套设施建设,包括旅游厕所、通讯、住宿、餐饮等设施的配套。

创造方便舒适、安全卫生的环境,树立贵州旅游的良好形象,吸引更多的客人,让游客慕名而来,尽兴而归。

3.增强整体意识,规范服务,提高旅游行业的服务质量
旅游业是综合性的“行业窗口”,是集“吃、住、行、娱、游、购”为一体的行业。

即使我们的硬件上去了,却没有规范的服务,给来客留下遗憾,让来客不满意,这无疑对我们的前期工作是一个否定。

为了避免这些问题,放眼未来,我们必须加强行业管理,纠正不正之风。

4.打出自己的特色牌
旅游产业“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任何一项都不能缺,而旅游购物,能直接提升一个地区旅游产业的附加值。

而特色是旅游产品的生命之所在。

旅游特色产品具有较大的市场,我们必须看准这一市场,运用传统手法表现适应现代人审美需求的内容,提高旅游商品的文化内涵和品位。

5.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合理,不能盲从
我省旅游资源是相当丰富的,在不断开发新的旅游景点的同时,必须要注意保护旅游资源,合理开发,永续利用。

我们不能为了眼前利益断子孙路,而应把眼光看远些,要有长远意识,要把青山、绿水、蓝天留给子孙后代,把凝结在旅游资源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留给子孙后代,源远流长,发扬光大。

让子孙后代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将自然资源发挥得淋漓尽致,把我们的旅游业搞得更好,经济更发展。

6.以招商引资为重点,进一步创新旅游产业开发的投融资机制
就目前全省财政状况看,一段时期内政府难以拿出大量资金投入旅游产业开发。

所以贵州旅游产业开发必须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原则,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走改革旅游投融资体制,多渠道筹集旅游开发资金的路子。

为此,应把招商工作与旅游制度创新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掌握投资主体的利益关注点,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制度创新,机制创新,优惠建设,让利经营等,吸引投资者,加快招商工作。

参考文献:
[1]石朝平.贵州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与民族文化[R].
[2]张遵东.贵州旅游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
[3]廖善友.开发贵州旅游资源应突出贵州特色[N].贵州教育学院报,1999-05-18.
[4]肖先治.发展贵州旅游业的对策思考[J].旅游经济,1999,(6).
[5]张跃西.后发展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研究——以贵州为例[J].旅游管理,2001,(5).
[①]信息摘自/2011/06/28/16480_2.html贵州先锋网
[②]信息摘自/test/2005-08/10/content_21526.htm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门户网站(贵州)
Power by YOZOSOF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