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与少年(民乐合奏-四季调之笛.低音分谱)
初中音乐《花儿与少年》教学设计

初中音乐《花儿与少年》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中音乐《花儿与少年》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音乐《花儿与少年》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欣赏《花儿与少年》,感受乐曲优美的旋律。
2、熟练视唱主题旋律,初步了解青海民歌花儿的特点。
3、运用律动、拍击节奏等形式感受乐曲三个部分在节拍、节奏、情绪、旋律等方面的变化,体验《花儿与少年》独特的民歌韵味。
学情分析本校为乡镇中学,学生音乐基础差,进入中学后,经过一年半的学习、熏陶,学生掌握了一些音乐知识,也有了对初步感知歌曲的能力,但是在课程设计和问题设置上,依然不能过深过难。
重点难点1、用不同的形式表现感受乐曲优美的旋律和动感明快的节奏。
2、为乐曲创编节奏。
教学过程一、导入初识“花儿”,初步了解《花儿与少年》1、组织交流:你感受到这首青海民歌的情绪是怎样的?2、简单分析对花儿的理解。
(花儿是指姑娘,花儿是山歌的.一种。
)二、初听歌曲《花儿与少年》在青海民歌中是流传最广的民歌,除了用歌声来表现这首作品,还有很多形式可以来表现,比如这首电子合成器版的《花儿与少年》1、听赏电子合成器演奏的《花儿与少年》,PPT出示问题:(1)整首乐曲的情绪是怎样变化的?(2)你在欣赏乐曲时联想到了什么画面?(3)乐曲可以分为几段?听赏完乐曲后逐一解答问题。
2、简单了解电子合成器。
(师生问答式)三、分段聆听1、赏析第一乐段:(1)、聆听老师电子琴弹奏引子和第一段并思考:第一段运用了什么节拍?情绪是怎样的?(2)、第一段的情绪为什么那么活泼欢快?这段音乐让你联想到了什么样的场景?师生交流:二四拍的节奏富有节奏感。
旋律的音符比较密集,大多为十六分音符,节奏快情绪也欢快。
(3)、学生跟琴视唱第一主题音乐。
初中八年级音乐教案-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五线谱) 花儿与少年(管弦乐)-“百校联赛”一等奖

欣赏课:《花儿与少年》(管弦乐)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欣赏课《花儿与少年》是选自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的八年级音乐下册第一单元《花季如歌》,这是一首富有民歌风格的,旋律优美、节奏明快,根据青海民歌“花儿”的曲调改编的管弦乐小品。
其情绪活跃,又寓意双关,多侧面地渲染了似花季节的绚烂多彩,带给听众西北高原朝气蓬勃的青年男女歌舞嬉戏的生动情景。
乐曲为羽调式,由引子、A、B 、A ’和尾声五部分组成。
旋律优美、节奏明快,不仅展现了青海民歌的艺术魅力和舞蹈音乐的风格特点,还充分发挥了器乐的丰富表现力。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初步了解民歌形式“花儿”的特点,听辨出乐曲中两种不同的情绪、节拍;哼唱并用腿和手配奏主题音乐,想象出音乐所表现的画面。
2.过程与方法:用听听、唱唱、想想、比比等多种形式感受乐曲两个主题在节拍、情绪、旋律、内容等方面的不同表现,体验《花儿与少年》独特的民歌韵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多版本的乐曲《花儿与少年》,感受乐曲优美旋律和富有律动、明快的节奏,渗透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和节拍、节奏变化等音乐表现手法【教学难点】能分辨乐曲的结构、背唱第一主题。
【学习过程】一.新课导入通过一组有关土楼、牦牛、青海湖等图片导入新课,介绍西北地区青海省的美景由此进入今天的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风景优美地图片引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授受新课(一)初听全曲1.请同学们说说这首作品的音乐情绪(欢快地、活泼地、抒情地)2.结合歌曲的标题,说说你是怎样理解标题中的“花儿”的3.播放有关“花儿”的一小段视频,让同学们通过欣赏视频中人物的唱法、服装、音乐的特点来总结下“花儿”的音乐特征。
4.介绍“花儿”。
(二)分段欣赏(出示曲式结构图)1.播放引子部分,提问用什么器乐演奏的(小提琴、钢琴)你的脑海中浮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呢2.欣赏A部分提问:(1)这一部分的音乐情绪怎么样(欢快、活泼)(2)第一部分音乐情绪活泼、欢快,它是用哪种乐器来表现这种欢快活泼的情绪的呢(导出乐器“双簧管”)(3)介绍双簧管、音色。
2020年江苏音乐中考——50题判断题(无答案)

判断题50题:对√,错×1、聆听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主题一,主奏乐器是长笛。
2、聆听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片段,体会交响乐与民间戏剧音乐—京剧元素相融合的美感。
3、聆听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的歌剧《图兰朵》片段,选自歌剧第一幕,姑娘们用《茉莉花》的曲调唱出了对公主的赞美之情。
4、聆听老约翰·施特劳斯的作品《拉德斯基进行曲》,他被人们称之为“圆舞曲之父”。
5、八音:我国古代按照乐器制作的材质区分不同的乐器。
金、石、土、木、竹、丝、匏、革合称“八音”。
6、聆听歌曲《友谊地久天长》,它属于颂歌的体裁。
7、协奏曲中的独奏乐器是主角儿。
8、意大利船歌通常使用八六拍摇曳荡漾的节奏表现小船漂浮水面的情境。
9、聆听音乐《扎红头绳》,选自中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
10、聆听音乐片段,结合谱例分析,这里多次出现了三连音节奏。
营造出战争前夕的紧张情境。
11、聆听哼唱歌曲《校园多美好》,这里运用了童声合唱形式。
12、聆听聂耳创作的民乐合奏《金蛇狂舞》,乐曲高潮处运用了螺丝结顶的创作手法。
13、聆听管弦乐曲《红旗颂》中引子的旋律,这分明是来自《国歌》中号角声声的音调。
14、聆听并哼唱小提琴独奏《思乡曲》主题一,了解这是来自蒙古一首民歌《牧歌》。
15、聆听并哼唱小提琴独奏《思乡曲》主题一,了解这是我国著名音乐家马思聪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的作品。
16、聆听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保卫黄河》片段,这里采用了轮唱的演唱形式。
17、聆听歌曲《同一首歌》,这里运用了重唱的演唱形式。
18、聆听管弦乐曲《红旗颂》的主题,这里由抒情的歌唱性颂歌主题变化成了铿锵有力的进行曲风格。
19、聆听管弦乐曲《红旗颂》中引子的旋律,木管乐的演奏气势恢弘,震撼人心!20、俄罗斯民歌《雪球花》活泼热情,而美国音乐剧《音乐之声》中的《雪绒花》优美抒情21、结合谱例,了解我们熟悉的小调民歌《茉莉花》,它属于我国民族五声调式中的徵调式歌曲。
苏教版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录音机、磁带
教学程序
师 生 活 动
教学手记
一、情境创设
二、感受体验
三、唱歌表现
1、师:同学们喜欢听歌吗?喜欢听什么样的歌呢?今天老师见到你们特别高兴,所以我们来听两首欢快活泼的歌,好吗?
播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播放高山族民歌《我的祖家是歌乡》
学生通过对比聆听歌曲片断,听后交流感受。(歌曲的情绪、流传地域等)
1、生听赏靖江民歌<<打麦号子>>
思考:歌曲采用了什么演唱形式,给你怎样的感受?
2、师小结:“号子”常见的演唱形式有合唱,一领众和。这首《打麦号子》采用的是一领众和,这样的演唱形式很有气氛,能够很快引起听众共鸣。
1、再听号子,感受一领众和的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
2、同学分析歌谱,找出相同的部分。
前八小节是1+1的结构,没有旋律,都是规整的八分节奏。
教 学
重、难点
重点:用热情的歌声演唱歌曲。
难点:采用一领众和演唱形式时,领与合的相互衔接。
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等
教学程序
师 生 活 动
教学手记
一、导入
二、欣赏
三、学唱歌曲
1、生谈谈自己对“号子”的理解
2、师小结:“号子”是一种和劳动节奏密切结合的民歌,它产生于人们的劳动生产中,是人们在从事繁重的劳动时,为了使大家在同一时刻协同用力而自然产生的呐喊。当这种呐喊具有节奏性旋律性时,便形成了“号子”,后来“号子”逐步演变成了一种歌曲体裁。
2、下面两句旋律中的连线分别属于哪一种类型?选一
选,唱一唱,分清楚圆滑线和延音线
1、师示范演奏
2、讲解mi的演奏指法
3、学生练习,注意吸气符号
课题
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三单元《花儿与少年》教学设计

《花儿与少年》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运用视听结合的方法音画交融的形式吸引学生同时采用多种手段观看录像全曲欣赏分段欣赏边听边仪欣赏改编的乐曲,多次聆听加深主题音乐的印象,通过对比感受两个主题在节拍情绪,旋律内容的区别感受变换拍子使音乐形象丰满多姿二教学目标1了解青海西北地区民族民间音乐,2体会变换拍子在乐曲中的运用3 体会乐曲情绪哼唱一个主题三教学重点了解不同形式的花的演绎四教学难点选用合适方式再现音乐的不同情绪,感受变换拍子在乐曲中的运用五教学方法演示法视听结合展示,讲授,参与法讲授法六教具准备电子琴手风琴七教学过程1课前热身,节奏练习2 师生问好3课前歌曲感恩的心4导入:大家唱的很投入,以问题猜出是回族导入师:我们今天欣赏的乐曲就是回族流传最广泛最具回族特色的,也是最受人们喜爱的青海民歌《四季调》改编的乐曲《花儿与少年》5带着问题欣赏老师的手风琴独奏《花儿与少年》师:分几个部分,情绪怎样学生答:三个部分,有欢快的师:花儿指的什么,是家里养的花吗让我们一起走进青海寻找答案6 播放青海风光片找到花的答案7 找学生读学习目标8 再次聆听,分析情绪和曲式结构学生情绪:欢快。
活波。
流畅如歌,欢快活波板书引子+A+B+A1+尾声师:同学们准备红黄两张卡片,正确出示卡片并律动打拍子9分段聆听各主题,通过对比感受两个主题在节拍情绪,旋律内容的区别感受变换拍子使音乐形象丰满多姿A 主题学生跟琴哼唱B 主题学生打三角拍,三拍子的基础舞步A1 画旋律线表演10 欣赏各种形式的精彩演绎,《花儿与少年》自问世以来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被编译成各种版本A与演唱的结合两次春晚B女子十二乐坊C舞蹈11同学们分组表演,A舞蹈律动B哼唱旋律C节奏节拍D 模仿乐器12作品作者简介王洛宾作品表达内容13小结回顾本课内容,14伴着《花儿与少年》乐曲结束本课。
初中音乐_花儿与少年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花儿与少年》教案【教学目标】1、情感与价值观目标:欣赏多版本的乐曲《花儿与少年》,感受乐曲优美旋律和富有律动、明快的节奏。
2、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初步了解民歌形式“花儿”的特点,能听辨出乐曲中两种不同的情绪,节拍;能哼唱并用打击乐器配奏主题音乐,想象出音乐所表现的画面。
3、过程与方法目标:用听听、唱唱、想想、比比等多种形式感受乐曲两个主题在节拍、情绪、旋律、内容等方面的不同表现,体验《花儿与少年》独特的民歌韵味。
【教学重点】欣赏乐曲《花儿与少年》,用不同的形式表现乐曲从而感受乐曲优美的旋律和富有律动、明快的节奏。
一、导入:1、在音乐声中进入音乐空间。
师:同学们,在一段快乐的时光中,让我们乘着欢乐的翅膀,欣赏一首快乐的音乐。
(学生随着一起应和)2、师:同学们,首先请大家欣赏阿宝演唱的《花儿与少年》的视频。
(播放阿宝版的视频)(1)听完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2)师:《花儿与少年》是一首最具代表性的青海民歌。
3、介绍乐曲:(1)你猜猜“花儿”是什么意思?(2)师:(出示课件)花儿它有两层意思,一是当地人们对小姑娘的称呼,就是把小姑娘称作花儿,另一种是青海、甘肃、宁夏等地区的一种民歌体裁,曲调优美,具有很浓郁的民族特色。
在这里花儿指姑娘。
师:在青海民歌中流传最广的就是这首《花儿与少年》,4、师:除了用歌声来表现这首《花儿与少年》外,同学们,你觉得还可以用什么形式来表现?(歌舞、器乐等)今天老师还带来一首管弦乐版本的《花儿与少年》给大家欣赏。
(一)感受全曲1、初听全曲师:好,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下这首乐曲,听听这首乐曲前后有哪些变化?当你听到乐曲有明显变化时,请举手示意一下。
师:根据同学们刚才举手示意的情况我们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二)听赏第一部分1、师:好,我们一起细细地品第一部分(老师板书A)。
你可以用你的体态语言:划拍、身体动作来表现出你对音乐的感悟。
老师把第一部分的主旋律播放给大家听。
2、听完后问:通过你的用心感受,你觉得这段音乐它的速度呢?感受到了姑娘小伙们怎样的心情?想象出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小组讨论一下。
【伴奏 乐谱】青海民歌《花儿与少年》(手风琴二重奏版)改编:余继清

【伴奏乐谱】青海民歌《花儿与少年》(手风琴二重奏版)改编:余继清《花儿与少年》伴奏音乐乐器简介:手风琴分为键盘式手风琴(通常所称的“手风琴”)和键钮式手风琴(通常所称的“巴扬手风琴”)两种。
手风琴演奏需要双手同时参与,无论对于青少年和中老年手风琴爱好者,学习手风琴可以同时训练大脑和双手的协调性,并且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了“扩胸运动”的训练,手风琴是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乐器。
在练琴时,手指尖不停的与键盘和键钮进行不同速度、不同时间的接触,这样便增加了神经末梢与大脑信息的传递机会,手指肌肉的控制能力也相应提高,久而久之,左脑与右脑的信息处理能力将会大大加强,反应能力提高,手指更加灵活,经常练习将会提高双手以及身体的协调能力。
巴扬手风琴(俄语баян):是俄罗斯的民族乐器。
巴扬手风琴具有指法简便,音域宽广、体积小、易掌握等特点。
它的名字来源于俄罗斯的一位名叫“巴扬”的演奏家,他当时因为演奏古老的手风琴而闻名。
古手风琴经过无数次改良而成为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巴扬手风琴。
1905年,俄罗斯圣彼得堡生产出第一台键钮式手风琴,人们为了纪念他而将这种琴命名为“巴扬”。
分为三排纽扣,四排纽扣,五排纽扣和六排纽扣。
经过了100年的改良,最大规格的巴扬手风琴右手有64音,共106键钮,横排为五排纽扣,为方便演奏有两排重复音,再加上左手向低音扩展了一个八度,是目前除钢琴以外音域最宽的乐器。
手风琴:是一种既能够独奏,又能伴奏的簧片乐器,不仅能够演奏单声部的优美旋律,还可以演奏多声部的乐曲,更可以如钢琴一样双手演奏丰富的和声。
手风琴声音宏大,音色变化丰富,手指与风箱的巧妙结合,能够演奏出多种不同风格的乐曲。
除了独立演奏外,也可参加重奏、合奏,加之音高固定,易学易懂,体积小,携带方便,因此,手风琴很适合不同年龄的演奏者自娱自乐,也可以很方便的携带到学校、剧场参加演出。
在研读手风琴乐谱并同时进行视奏时,注意力也会相应提高,注意力提高了, 记忆能力也随之增长。
(优选)四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单元花儿与少年PPT课件1苏少版

儿少 花与 年
中国最美的淡水湖之一
•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花儿会
“花儿”不是指我们生活中的美丽花 朵,“花儿”是中国民歌山歌的一种。 取名叫做“花儿”,一是因为歌词、 歌名中有大量的花名,二是各族老百 姓对它的喜爱,所以叫“花儿”。
在阴历五六月间,各族百姓聚集在 一起,开展“花儿会”。你 看!他们 在风景优美的山野间纵情放歌,可热 闹了,到处充满的是欢悦的情趣。
听音乐
第一主题 ●这段音乐的速度是怎样的? ●情绪呢?
稍快的
欢快活泼的
dü
第二主题
听乐曲,与第一主题比较,情 绪、节拍有什么变化?
优美抒情
3 4
优美抒情
3 4
●乐曲由几个部分组成?
三个部分 引子+A+B+A
民乐合奏 《花儿与少年》
31.人生舞台的大幕随时都可能拉开,关键是你愿意表演,还是选择躲避。 66.性命对某些人来说是美丽的,这些人的生命都为某个目标而奋斗。 58.生气──最受伤害的是自己,原谅别人,才能释放自己。 96.一个人最炫耀什么,说明其内心最缺乏什么;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也是其最自卑的地方。 12.有些黑暗,只能自己穿越;些痛苦,只能自己体验;有些孤独,也只能自己品尝。 但是,穿过黑暗,我们能感受到阳光的温度; 走出痛苦,我们能企及成长的高度;告别孤独,我们能收获灵 魂的深度。
34.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着岛屿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80.心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一生中的时间有限,能力有限,但是努力无限。努力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心态阳光的人,做一个积极向上的人,满满元气才能被激发,也能感染身边的人。心 中有暖阳,世界也会因你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