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一轮复习《陈情表》知识点梳理
陈情表(一轮复习用)

班级姓名陈情表(一轮复习)一、通假字1.夙遭闵凶 (“”通“”, )2.零丁孤苦 (“”通“”, )3.常在床蓐(“”通“”, )二、古今异义1.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古义:今义:①不可以;②不中用;③不好;④表示程度极深,不得了2.臣欲奉诏奔驰..古义:今义:(车、马等)很快地跑3.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古义:今义:说给人,使人知道4.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古义:今义:①身心劳苦;②客套话,用于求人做事三、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动词(1)臣少仕.伪朝(2)历职.郎署(3)臣少多疾病..2.名词作状语(1)非臣陨首所能上.报(2)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3)则刘病日.笃(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5)但以刘日.薄西山(二)动词的活用动词的使动用法臣具以表闻./拜表以闻.(三)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1)夙遭闵凶..(2)猥以微贱..(3)沐浴清化..(4)凡在故老..2.形容词作动词(1)是以区区不能废远.(2)则刘病日笃.五、判断下列文言文句式的类型1.今臣亡国贱俘。
2.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3.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写作运用【素材清单】《陈情表》是李密向晋武帝申述自己不能应召出仕理由的一封奏章。
有四种感情,一是李密对祖母刘氏的孝敬之情;二是进退两难的为难之情;三是李密对朝廷重用自己的感激之情;四是对皇帝的忠诚之情。
基本的思想是“忠”与“孝”。
【写作素材】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陈情表》知识点

《陈情表》知识点一、重点实词1.夙遭闵凶凶:不幸2.慈父见背见: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
3.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鲜:少4.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举,举荐。
5.辞不赴命辞,辞谢。
6.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拜,授予官职。
7.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寻,不久。
除,拜官授职。
8.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当,担任。
9.但以刘日薄西山薄,迫近,靠近。
10.夙遭闵凶凶:不幸11.慈父见背见: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
12.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鲜:少13.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举,举荐。
14.辞不赴命辞,辞谢。
15.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拜,授予官职。
16.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寻,不久。
除,拜官授职。
17.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当,担任。
18.但以刘日薄西山薄,迫近,靠近。
二、文言虚词以1.臣以险衅(连词,表因果:因为)2.是以区区不能废远3.臣以供养无主4.但以刘日薄西山5.谨拜表以闻(连词,表目的:来)6.臣具以表闻(动词,用)7.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8.猥以微贱(介词,表凭借:凭,按)三、通假字1、夙遭闵凶:闵,同"悯",忧伤。
2、零丁孤苦: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3、常在床蓐:蓐,同"褥",草垫子、草席。
4、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有,同"又"。
四、古今异义1、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古:成人自立。
今: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
2、沐浴清化古:蒙受恩泽。
今:洗澡。
3、臣以供养无主古:无人承担。
今:不知所属。
4、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古:报答。
今:向上级报告。
5、臣欲奉旨奔驰古:赴任今:快跑6、则告诉不许古:报告申诉。
今:对别人说。
7、臣之辛苦古:辛酸苦楚。
今:劳累。
五、词类活用1、臣少多疾病名词用作动词,生病。
2、则以刘病日笃:名作状,一天天。
3、臣具以表闻:使动,使……知道。
4、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形容词作动词,远离。
《陈情表》知识点梳理

《陈情表》知识点梳理《陈情表》是西晋文学家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
这篇文章言辞恳切,情感真挚,是古代抒情散文的佳作。
以下将对《陈情表》的知识点进行梳理。
一、文学常识1、作者李密(224 年—287 年),字令伯,一名虔,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人。
西晋初年大臣。
2、文体表,是古代臣子向皇帝陈述己见的一种奏章。
二、重点字词1、通假字(1)夙遭闵凶闵,通“悯”,忧患。
(2)零丁孤苦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2、古今异义(1)至于成立古义:到。
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2)则告诉不许古义:申诉(苦衷)。
今义:说给人,使人知道。
(3)九岁不行古义:不能走路。
今义:不可以。
(4)臣之辛苦古义:辛酸苦楚。
今义:身心劳苦。
3、一词多义(1)行:①行年四岁(动词,经历)②九岁不行(动词,走路)(2)矜:①犹蒙矜育(动词,怜悯)②不矜名节(动词,自夸)(3)至:①至微至陋(副词,极其)②无以至今日(动词,到达)(4)以:①臣以险衅(连词,因为)②猥以微贱(介词,凭借)③臣具以表闻(介词,用)④谨拜表以闻(连词,来)4、词类活用(1)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2)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犬马,名词作状语,像犬马一样。
(3)则刘病日笃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
(4)夙遭闵凶凶,形容词作名词,不幸的事。
(5)猥以微贱微贱,形容词作名词,卑微低贱的身份。
(6)臣少多疾病疾病,名词作动词,生病。
(7)具以表闻闻,使动用法,使……闻。
三、重点句子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译文: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生活孤单没有依靠,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
2、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译文:我很想遵从皇上的旨意赴京就职,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诉不被允许。
我是进退两难,十分狼狈。
3、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2024年陈情表高考重要知识点总结

2024年陈情表高考重要知识点总结一、文化背景知识1. 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变革:秦汉之际的郡县制度、隋唐之际的州县制度、宋代的州县制度以及元代的行省制度等。
2. 我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变革:夏商周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宋代的海外贸易和金元时期的经济变动等。
3. 我国历史上的重要变法和革命运动:战国时期的变法、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等。
二、历史文化名著和文学知识1. 《陈情表》的创作背景、作者简介和意义。
2. 元代四大奇书:《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金瓶梅》的创作背景、作者简介、内容梗概和主要人物。
3. 明代短篇小说的代表作:《聊斋志异》、《西游补》、《醒世恒言》等作品的作者、主要内容和特点。
4. 清代古文运动和诗词文化的发展:《红楼梦》的删减和整理、《庐山谣》、《阳关三叠》等名篇的作者。
三、文学常识和修辞手法1. 文学的定义和功能:文学的定义、文学与生活的关系、文学的主题和风格等。
2. 修辞手法的种类和使用方式:比喻、夸张、排比、反问、设问等修辞手法的种类、用法和效果。
3. 古典诗词的韵律和格律: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等古典诗词的韵律和格律要求。
4. 古典戏剧的特点和发展:元曲的种类和特点、明清话本戏的代表作品等。
四、文言文阅读理解和翻译1. 古文阅读和鉴赏:理解古文的基本方法、分析古文的结构和语言特点等。
2. 古文翻译和写作: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文言文的写作特点和常用句式等。
3. 古文名句鉴赏和背诵:《诗经》、《论语》、《史记》等古文名句的背景和意义。
五、写作技巧和常用表达1. 议论文的写作要领和结构:议论文的写作方法、材料搜集和论点阐述等。
2. 议论文的常见写作模式:因果分析、对比选优、案例论证等常见的写作模式。
3. 作文的语言表达和修辞技巧:运用修辞手法、合理运用词语等语言表达和修辞技巧。
4. 口头表达技巧和演讲技巧:清晰表达主题、掌握演讲技巧和注意表情、语速等。
2025届高考一轮复习:《陈情表》复习课件

4、气息奄奄:形容人即将断气、死亡的样子。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即将灭亡。奄奄, 呼吸微弱的样子。主谓结构。源出晋•李密《陈情表》。近义成语:奄奄一息、朝不保夕、风 雨飘摇、苟延残喘。反义成语:蒸蒸日上、繁华昌盛、生龙活虎、生气勃勃。
8.牧:古代称州的长官。
9.犬马:臣子自谦。
10.皇天后土:皇天:古代指天,天帝。后土:古代指地,土神。 天地或天地神灵的总称。指天地。旧时迷信天地能主持公道,主 宰万物。亦作“后土皇天”。
2、文中成语
1、孤苦伶仃:孤独困苦,无依无靠。伶仃,亦作“零丁”,孤独的样子。联合结构。 源出晋•李密《陈情表》近义成语:无依无靠、举目无亲、形单形只。
5、朝不谋夕:亦作朝不虑夕。早晨不能谋及晚上。形容形势或事情危急,只能顾及眼 前,无暇作长远打算。主谓结构。源出《左传•昭公元年》:“吾侪偷食,朝不谋夕。”
6、乌鸟私情: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古时候说小乌能反哺老乌。偏正结 构。源出晋•李密《陈情表》。反义词语:老牛舐犊。
7、结草街环:亦作衔环结草。原是古代两个受恩报答的故事。比喻感恩 报德,至死不忘。联合结构。衔环,古代神话小说记载:东汉杨宝救了一只 黄雀,某夜有一黄衣童子来见杨宝,把四枚白环给他,并对他说要让他的子 孙洁白,位登三事(古官名)。后杨宝子、孙、曾孙果真显贵。近义成语: 感恩图报。反义成语:以怨报德、恩将仇报。
8、皇天后土:古人对天地的尊称,君履后土而戴皇天,皇天后土,实 闻君之言《左传•僖公十五年》。
9、人命危浅:指人的寿命不长了,随时都会死亡。危,危弱;浅,时间 短。主调结构。源出晋•李密《陈情表》。近义成语:气息奄奄、朝不保夕。
文言文《陈情表》知识点总结

文言文《陈情表》知识点总结《陈情表》知识点梳理一、《陈情表》通假字1、夙遭闵凶。
闵,通“悯”,所忧愁的事2、零丁孤苦。
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3、臣密今年四十有六有,通“又”,多二、《陈情表》词类活用1、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2、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犬马:名词作状语,像犬马。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外:名词作状语,在家外。
4、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内,名词作状语,在家内。
5、则刘病日笃。
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
笃:形容词用作动词,加重。
6、夙遭闵凶。
闵凶:形容词用作名词,忧患不幸的事。
7、猥以微贱。
微贱:形容词用作名词,卑微低贱的人。
8、臣少多疾病。
疾病:名词用作动词,生病。
9、①具以表闻。
②拜表以闻闻:使动用法,使……闻,使……知道。
三、《陈情表》一词多义(一)虚词“以”1、用作介词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
可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借)……身份”。
猥以微贱。
凭,介词。
臣具以表闻。
用,拿,介词。
汾阳王以副元帅凭借……身份2)表示原因,介词。
臣以险衅/臣以供养无主因为但以刘日薄西山/是以区区不敢废远因为2、用作连词夫夷以近又、而且,表并列关系谨拜表以闻来,表目的关系今不忍人无寇暴乱,以乱天子边事来,表目的关系木欣欣以向荣,水涓涓而始流(地,着),表修饰关系(二)虚词“之”用作助词。
(1)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表修饰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憧。
的,定中之间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的,定中之间(2)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助词。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可不翻译(三)文中重点掌握实词1、当(1)当侍东宫。
任,充当,动词。
(2)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一定,副词。
2、命(1)辞不赴命。
任命,名词。
(2)人命危浅。
生命、性命,名词。
(3)更相为命。
生活、生存,名词。
3、终(1)既无叔伯,终鲜兄弟。
高三一轮复习《陈情表》知识点梳理30页PPT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Leabharlann 高三一轮复习《陈情表》知识点梳理
41、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42、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 4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44、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4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 当勉励 ,岁月 不待人 。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陈情表知识点归纳整理高中

陈情表知识点归纳整理高中一、重点词语1.臣以险衅(险衅:艰难祸患,指命运不济)2.慈父见背(见背:背弃我,指死亡)3.舅夺母志(夺:改变)4.门衰祚(zuò)薄(祚:福分)5.终鲜兄弟(鲜:本指少,这里是没有)6.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吊:安慰)7.而刘夙婴疾病(婴:缠绕)8.未曾废离(废:停止侍奉)9.前太守逵察臣孝廉(察:考察和推举)10.寻蒙国恩(寻:不久)11.则刘病日笃(笃:病重)12.听臣微志(听:准许)13.至微至陋,过蒙拔擢(拔擢:提升)14.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区区: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二、通假字1.夙遭闵凶(“闵”通“悯”,可忧患的事。
)2.零丁苦辛(“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3.常在床蓐(“蓐”通“褥”,草席子。
)4.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有”通“又”,表示整数后有零数。
)三、古今异义1.生孩六月(古义:六个月。
今义:第六月。
)2.九岁不行(古义:不能走路。
今义:不可以。
)3.至于成立(至于:古义:一直到。
今义:①动词,表示达到某种程度。
②介词,表示另提一事。
成立:古义:成人自立。
今义:创立。
)4.沐浴清化(古义:蒙受今义:洗澡。
)5.后刺史荣举臣秀才(古义:优秀人才。
今义:科举考试中最低一级考中者,明清两代生员的别称。
)6.臣以供养无主(古义:没有人来做。
今义:没有主人。
)7.拜臣郎中(古义:尚书省的属官。
今义:中医医生。
)8.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古义:报答。
今义:向上级报告。
)9.郡县逼迫(古义:催促。
今义:强迫。
)10.臣欲奉诏奔驰(古义:奔走效劳。
今义:(车、马)很快地跑。
)11.则告诉不许(古义:申诉。
今义:让别人知道。
)12.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古义:拳拳。
形容自己的私情。
今义:数量少。
)13.臣之辛苦(古义:辛酸苦楚。
今义:身心劳苦。
)四、词类活用1.臣少多疾病(疾病:名词作动词,生疾病。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外、内,名词作状语,在外,在家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翻译列句子
1、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2、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待汤药,未尝 废离。
3、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 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4、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 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走近高考
• (10年辽宁卷)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保卒终年
卒: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终了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远:形容词作动词,远离
臣具以表闻
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上闻
外内无无期 应功门强五近次之之亲 童, 。内、外:名词作状语
判断句:
特殊句式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实为狼狈
被动句:刘夙婴疾病 告诉不许
省略句:举臣秀才 拜臣郎中 除臣洗马
倒装句:急于星火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 1、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 2、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
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 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 度。
考纲解读
•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 1.理解 B •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 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强近 qiǎng 床蓐 rù 逮捕 dài
李逵 kuí
猥陋 wěi 陨首 yǔn
逋慢 bū
病笃 dǔ 矜持 jīn
郎署 shǔ 拔擢 bázhuó 优渥 wò
盘桓 huán 庶几 shùjī 愚拙 zhuō 日薄西山 bó 气息奄奄Xī yǎn 朝不虑夕 lǜ
形影相吊 diào
更相为命 gēng
愿乞终养 qǐ
【答案】 B(A.衅:xìn;C.期:jī;D.逮: dài)
2.下列加点的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B A.夙(早晨)遭闵凶 悯(怜惜)臣孤弱
躬(亲自)亲抚养 B.九岁不行(不能走路)
至于成立(成人自立) 终鲜(没有)兄弟
【答案】 B(A.夙: 早时;C.息:子;D. 吊:安慰)
C.晚有儿息(媳妇)
高三一轮复习
陈情表知识点梳理
高三语文组 2012年10月28日
• 1、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 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 2、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 3、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 的观点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赵良淳关心
D 百姓疾苦的一组是(3分)
• ①民岂乐为盗哉
• ②时艰岁旱,故相率剽掠苟活而
• •
③良淳劝富人出栗振之 ④使太5【守、解身【析可答】以案本济】题民D考,查亦筛所选不文惜中也的信息。
• ⑤其言①恳是恳赵,良足淳以对动百人姓为盗的态度,②
• ⑥人皆是倒赵囷良以淳应对之百姓为盗原因的分析,
4.下列成语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
A ①伶仃孤苦:孤单困苦,无依无靠。伶仃,孤独的样子。
②朝不虑夕:早上不能顾及晚上。形容情势十分危急,随时可能 发生变故。
③④形茕影茕相孑【吊 立答::案形孤体单】和无影 依A子靠(相地⑧互独星安自慰生火。活:形。流容孑孤,星苦孤的无 单光依。靠茕亮。茕。吊,),孤慰单问的。
正值粮荒,士抢劫兵之逃事走频的繁发是生进,城他不的同敌意兵以,武力镇压, 命令僚属晓不以大是义赵,良以淳致有。人交还了抢掠去的财物。
• D.赵良淳面临危难时能够舍生取义,在安吉防守战中,
吴国定打开南门让敌兵涌入。良淳见大势已去,让兵士 逃生,令家人出避,自己却不愿逃命,自杀而死。
•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再次上吊而死。
(三)随堂练习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险衅(pàn) 闵凶(mǐn) 悯臣孤弱(mǐn) B.躬亲(ɡōnɡ) 祚薄(zuò) 终鲜兄弟(xiǎn) C.期功(qī) 床蓐(rù) 茕茕孑立(jié) D.孝廉(lián) 诏(zhào)书 逮奉圣朝(dǎi)
• (1)良淳见国定慷慨大言,意其可用也, 请于朝,留戍安吉。
【答案】赵良淳见吴国情绪激昂地高谈阔论,料 想他可以任用,向朝廷请示后,留下他来防守安
吉。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 • (2句)子众。犹译环出守大不意去给,2良分淳;大“呼环曰守:”“、尔辈
欲为“乱尔邪辈?””、众“涕投泣缳出”,三复处投,缳每而译死对一 【喊说答处案:“】给你众1分们人。想仍作守乱在吗四周?”不众走人,流赵着良泪淳出太去声,呼他
•
赵良淳,字景程,丞相乳愚曾孙也。少学
于其乡先生饶鲁,知立身大节。及仕,所至以干
治称,而未尝干人荐举。初以荫为泰宁主簿,三
迁至淮西运辖,浮沉冗官二十余年。考举及格,
改知分宁县。分宁,江西剧邑,俗尚哗讦,良淳
治之,不用刑戮,不任吏胥,取民之敦孝,身亲
尊礼之,至甚桀骜者,乃绳以法,俗为少革。咸
淳末,除知安吉州。
门衰祚(福分)薄
期功强(勉强)近
D.五尺之僮(童仆)
茕茕孑(孤单)立
形影相吊(哀悼)
3.下列句子中的“见”字,与例句中的
D “见”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A.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 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C.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D.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答案】 D(D与例句都是称代性副词 “我”,AB被,C看见)
•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 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 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 2.分析综合 C • (1)筛选文中的信息 •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 3.鉴赏评价 D •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
茕茕孑立 qió ng jié
于:急于星火
一字多义: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以:无以至今日、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以险衅、臣以供养无主、但以刘日 薄西山
臣具以表闻
谨拜表以闻
猥以微贱
区区: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秦以区区之地,至万乘之势 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 则区区与诸君,论此于荒山寂寞之滨
卒:保卒余年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卒成帝业 卒然边境有急
•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
B 的一项是(3分)
• A.而未尝干人荐举 干:请求
• B.初以荫4、为泰【宁答主案簿】B荫:功绩 • C.分宁,【江解西析剧】邑本,题俗考尚哗查汗理解尚:盛行 • D.取民之常敦见孝文者言,实身词亲在尊礼文之中的身:自己
含义。荫,指因祖先有 功劳或官职而受封得官。
成年 强行改变 缠绕 子 等到
组织等开始存在 争取得到 婴儿 呼吸 捉拿
不久 授予官职
寻找 去掉
申述
诉说给别人知道
形容自己的私情 少
辛酸苦楚
希望
身心劳苦
众多
刘病日笃
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
猥以微贱 微贱:形容词用作名词,微贱的身份
愿陛下矜悯愚诚 诚:形容词作名词,诚心
无以终余年 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结束
样子。
⑤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比喻衰老的人即将逝去,或腐朽的 事物即将灭亡。薄,迫近。
⑥气息奄奄:气息微弱,快要断气的样子。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 快要灭亡。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
⑦人命危浅:比喻人即将死去或腐朽的东西将要灭亡。危:危险。 浅,指时间短,寿命不长了。
⑧急于星火:比喻催逼得十分紧迫,十万火急。星火,流星和烈 火。 A.①②⑧ B.③④⑤ C.②③⑥ D.③⑤⑦
课堂小结
• 总结本节课的重要相关知识点
放映结束 感谢各位的批评指导!
谢 谢!
让我们共同进步
见 慈父见背
代“我”“自己”
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看见,动词
亲
躬亲抚养
亲自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亲戚,名词
日薄西山 薄 门衰祚薄
迫近,动词 微薄,少,形容词
死当结草 当 当侍东宫
应当,副词 任,充当,动词
行 行年九岁 九岁不行
经,动词 走路,动词
夙
夙遭闵凶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早时,名词 早晨,名词
拜 拜臣郎中 谨拜表以闻
授予官职,动词 奉,上,动词
矜
犹蒙矜育 不矜名节
怜惜,动词 自夸,夸耀,动词
古今异义词 古义
今义
愿陛下矜悯愚诚 未曾废离 形影相吊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舅夺母志 而刘夙婴疾病 晚有儿息 逮奉圣朝 寻蒙国恩 除臣洗马 则告诉不许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之辛苦 庶刘侥幸
希望 停止 慰问
乐意,愿意 没有用的 悬挂
• 良淳见国定慷慨大言,意其可用也, 请于朝,留戍安吉。已而国定开南门 纳外兵,兵入城呼约:“众散,元帅 不杀汝。”于是众号泣散去,良淳命 车归府,兵士止之曰:“事至此,侍 郎当为自全计。”良淳叱去之。命家 人出避,乃闭閤自经。有兵士解救之, 复苏,众罗拜泣曰:“侍郎何自苦? 逃之犹可求生。”良淳叱曰:“我岂 逃生者邪?”众犹环守不去,良淳大 呼曰:“尔辈为乱邪?”众涕泣出,
达技巧
•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 点态度
梳理课文基础知识
陈 情表
表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是臣 子给君主陈述己见的文书。
补充:这类文章战国时称书,汉代分为四 类:章、奏、表、议。其中“章以谢 恩, 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险衅 xìn
夙愿 sù 闵凶 mǐn xiōng
怜悯 lián mǐn 祚薄 zuò 期功 jī
• 良淳至,日与僚吏论所以守御之备, 悉举行之,时岁饥,民相聚为盗,所在蜂 起。或请以兵击之,良淳曰:“民岂乐为 盗哉?时艰岁早,故相率剽掠苟活耳。” 命僚属以义谕之,众皆投兵散归,其不归 者众缚以献。有掠人货财诣其主谢过而还 之者。良淳劝富人出粟振之,尝语人曰: “使太守身可以济民,亦所不惜也。”其 言恳恳,足以动人,人皆倒囤以应之,已 而范文虎遣使持书招降,良淳焚书斩其使。 大兵至,军其东西门。先是,朝廷遣将吴 国定援宜兴,宜兴已危,不敢往,乃如安 吉见良淳,愿留以为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