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的实验室诊断

合集下载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实验室检查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实验室检查

避免在检查前进行剧烈运动,因为运动会 影响血糖、血脂等指标的检测结果。
避免药物影响
禁止饮酒
在检查前应告知医生最近使用的药物,因 为某些药物可能会影响实验室检查结果。
酒精会影响肝脏功能,因此在检查前应避 免饮酒。
检查中的注意事项
遵守医生指导
在检查过程中,应遵守 医生的指导,按照要求
进行操作。
放松心情
肝组织免疫组化检查
通过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肝组织中乙型肝炎病毒抗原和抗体,了解病毒在肝脏内的 复制状态和免疫反应情况。
03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实验室检查结果解

肝功能检查结果解读
谷丙转氨酶(ALT)
升高提示肝细胞受损,常见于肝炎、肝硬化、 肝癌等肝病。
总胆红素(TBIL)
升高提示黄疸,常见于肝炎、肝硬化、肝癌 等肝病。
凝血酶时 间(TT)等指标,评估肝脏合成凝血 因子的功能。
尿液检查
尿常规检查
检测尿液中蛋白质、糖、酮体等指标 ,初步判断肝脏病变是否影响肾脏功 能。
尿胆红素检测
通过检测尿液中胆红素代谢产物,了 解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能力。
肝脏穿刺活检
病理组织学检查
通过肝脏穿刺活检获取肝组织样本,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直接观察肝脏病变程 度和类型。
谷草转氨酶(AST)
升高提示肝细胞受损,常见于肝炎、肝硬化、 肝癌等肝病。
白蛋白(ALB)
降低提示肝脏合成功能受损。
病毒标志物检查结果解读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
阳性提示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常见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肝病。
乙型肝炎病毒DNA(HBV DNA)
阳性提示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
对病情评估的意义

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诊断

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诊断
维普资讯
胃肠 病 学2 0 年 第 7 第5 02 卷 期
乙型 肝 炎 的 临 床 表 现 和 实验 室诊 断
李继 强 上海 第 二 医科 大学 附属 仁 济 医 院 上 海 市 消化 疾病 研 究所 (0 0 1 20 0 )
依据 病 毒 和 宿主 之 间 相互 作 用 的结 果 , 型肝 乙 炎病 毒 ( V) 染可 有 不 同 的表 现形 式 , 括病 毒 HB 感 包 携带 状 态 、 急性 肝 炎 和慢性 肝 炎 。
幅 度大 于AS 若 在胆 红 素达 峰 值前 即 出现 血 清酶 T。 突 然 急 剧 下 降 , 称 为 “ 酶 分 离” 应 警 惕 演 变 为 则 胆 ,
重 症肝 炎 。 粒体 AS 线 T持续 升 高 提示 肝 炎慢 性 化趋 向。 乳 酸 脱 氢 酶 ( DH) 常 增 高 , 应 注意 可 能 若 L 异 则 发 展 为重 症肝 炎 。 性磷 酸 酶( P 、 . 氨酰 转 移 碱 AL )1谷 , 酶( GGT 异 常或 持 续 增 高提 示 胆 汁淤 积 。 清 胆 固 ) 血 醇 酯 急 剧 下 降说 明肝 损 害 严 重 , 警 惕 重 症 肝 炎 。 应 凝 血 酶 原 时 间 明显 延 长 亦 是 急 性 肝 炎 重 症 化 的 指
乙型肝 炎e 原 ( 抗 HBe )血 清 转 氨 酶 正 常 ; 二 Ag , 第
阶段 为 免疫 应 答 时 的低复 制 期 : 清 转氨 酶轻 度 异 血 常, HBe 转 阴 而 乙 型 肝 炎 e 体 ( . Ag 抗 抗 HBe 转 阳, ) HBV DNA水 平 明显 降低 ; 第三 阶段 为免 疫应 答 后 的低 ~非 复 制期 : HBs 呈 低 水 平 而 HBe 和 Ag Ag

乙型肝炎病毒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再认识

乙型肝炎病毒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再认识

乙型肝炎病毒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再认识关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实验室检测是目前国内较为常用的检验项目,也是医患纠纷产生较多的领域之一。

如何正确分析和解释乙肝实验室的检验结果以及对于这些检验项目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探讨乙肝标志物模式与HBV-DNA结果的关系,为临床正确解读使用检验结果提供有力依据。

方法: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定性检测采用实验室常用的ELISA法,HBV-DNA采用实时荧光PCR定量检测。

结果1000例血清标本中,”大三阳”模式与HBV-DNA结果阳性符合率达96.5%,”小三阳”模式与HBV-DNA阳性符合率达32.5%,HBsAg(+)、HBcAb(+)模式与HBV-DNA 阳性符合率达48.8%,HBsAg(+)、HBeAg(+)模式与HBV-DNA结果阳性符合率达94.7%。

讨论”大三阳”模式标本两种检测阳性符合率很高,但是也有3.7%不相符,经调查均在治疗服药过程中,因药物干扰而呈假阴性。

”小三阳”模式标本,两种检测阳性符合率仅有32.3%,却有68.9%不相符,说明”小三阳”模式病毒复制减弱,并非所有”小三阳”患者均不具有传染性,必须密切观察,才能更好服务于患者。

HBsAg(+)、HBcAb(+)模式标本中HBV-DNA检测阳性占到48.8%,超过”小三阳”模式,表明HBeAg因浓度过高或刚好采样时间处于HBeAg滴度尚低于可检测线之上,已有报道此种情况下稀释标本重新检测HBeAg可呈阳性,部分患者在以后复查时变为”大三阳”或”小三阳”。

因此这一模式结果做HBV-DNA检测查明病毒复制强弱。

HBsAg(+)、HBeAg(+)模式与HBV-DNA 结果非常一致,阳性符合率达94.7%。

这一模式一般处于病毒感早期,传染性强。

综上所述,两种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方法相辅相成,ELISA定性检测开展普遍,但影响因素较多,无法确知病毒复制强弱。

HBV-DNA实时荧光PCR 定量检测越来越受到重视,是反映乙肝病毒复制的良好标志。

乙型肝炎各项指标实验室检查方法进展

乙型肝炎各项指标实验室检查方法进展

乙型肝炎各项指标实验室检查方法进展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仍是威胁着人民健康的全球性问题。

目前,全世界受HBV感染者接近20亿,其中有超过3亿的慢性感染者,每年它大约带走120万人的生命,在重组乙肝疫苗问世以前,乙肝病毒和艾滋病毒一样可怕,因为还没有药物能有效清除病人体内的乙肝病毒。

在亚太地区,慢性HBV感染率超过10%,其中25%—40%患者会因合并或不合并肝细胞癌的肝硬化而死亡。

世界卫生组织已将HBV感染列为全球十大死亡原因之一。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的高发区域,本病在我国广泛流行,人群感染率高,在某些地区感染率达到35%以上。

据有关资料报道,肝炎检测阳性的患者已经达到1.89亿,而应就诊未就诊人数(携带者)将近4亿,是当前危害人民健康最严重的传染病。

随着实验室检查方法进展,对乙型肝炎的早期诊断、预防和治疗水平有很大的提高。

经过几十年不断发展,我国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检测系统。

敏感、特异、快速、定量的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的检测方法为诊断治疗及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用HBsAg采用的免疫沉淀法作为临床检测,开创了我国对乙型肝炎病毒抗原的检测。

先后采用了琼脂免疫扩散和对流免疫电泳法来检测HBsAg、HBsAb和HBeAg、HBeAb,但这些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及敏感性都较差。

至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逐渐被一系列方法取代,这些方法的出现,对于检测乙型肝炎在敏感性和特异性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1 间接免疫凝集试验包括间接血凝试验、免疫粘附血凝试验和乳胶凝集试验等,使敏感性和特异性有所提高[1]。

在ELISA方法出现之前,在表面抗原检测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反向被动血凝用表面抗体致敏O型红细胞,将病人血清连续二倍稀释与其反应一定时间后肉眼观察凝集现象判断表面抗原滴度。

此法的特别之处在于可对表面抗原作相对定量,但操作繁复是其缺点。

2 酶联免疫试验( ELISA)由于反向被动血凝本身存在很大的缺陷,到20世纪70年代盛树力等开始将双抗体夹心法为代表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介绍至国内,其发展迅速,很快覆盖了医学检验的诸多领域。

乙型病毒性肝炎检验诊断报告模式

乙型病毒性肝炎检验诊断报告模式

三、乙肝检验诊断报告的模式
(二) 检测结果
与乙肝相关检测项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乙肝血清标志物检测:包含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 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e抗体(抗-HBe)、 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和乙肝病毒核心抗体-IgM(抗-HBc-IgM)。 每项应报告确切的阴性或阳性结果,使用定量方法进行检测的还应报告 具体的检测数值,以及参考范围。检测HBsAg定量的应报告滴度,检测 抗-HBc-IgM应报告阴阳性结果和(或)滴度。
(三) 检验诊断/结论
1. 急性乙肝: 指近期感染乙肝病毒,引起机体免疫应答肝组织发炎的病变。同时符合
以下诊断标准中的(1)和(3),或同时符合(2)和(3)可诊断为疑似急性乙肝。 确诊急性乙肝病例需满足:疑似病例同时符合(4),或疑似病例同时符合 (5),或疑似病例同时符合(6),或疑似病例同时符合(7)。
三、乙肝检验诊断报告的模式
(一) 检验信息
2. 检测信息: (1)样本:编号、收样时间、检测时间和报告时间; (2)检测方法:如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生化法
等; (3)检验者和审核者; (4)检测实验室名称、地址、电话等。
三、乙肝检验诊断报告的模式
(二) 检测结果
一、概述
准确了解体内HBV的复制水平、患者的免疫状态、肝脏损伤程度,对患 者疾病的诊断、病情的评估以及指导临床用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HBV感染常见4个时期,即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非活动或低 (非) 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期和再活动期,不同时期血清HBV标志物和病毒复制水平有一定的 区别又有交叉,靠单一化验指标很难界定。

乙型肝炎病例诊断报告要求

乙型肝炎病例诊断报告要求

乙型肝炎病例诊断报告要求★乙肝诊断《乙型病毒性肝炎(WS 299-2008)》一、诊断原则乙肝的诊断依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理学及影像学检查等进行初步诊断,确诊须依据血清HBV标志和HBV DNA检测结果。

二、诊断分类根据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等将乙肝分为不同临床类型,包括急性乙肝、慢性乙肝、乙肝肝硬化、乙肝病毒相关的原发性肝细胞癌等。

三、诊断(一)急性乙肝1 近期出现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乏力和消化道症状,可有尿黄、眼黄和皮肤黄疸。

2 肝脏生化检查异常,主要是血清ALT 和AST 升高,可有血清胆红素升高。

3 HBsAg 阳性。

4 有明确的证据表明6 个月内曾检测血清HBsAg 阴性。

5抗-HBc IgM 阳性1: 1000以上。

6 肝组织学符合急性病毒性肝炎改变。

7 恢复期血清HBsAg 阴性,抗HBs 阳性。

▲疑似急性乙肝病例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可诊断:♦同时符合1和3。

♦同时符合2和3。

▲确诊急性乙肝病例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可诊断:♦疑似病例同时符合4。

(1、3、4或2、3、4)♦疑似病例同时符合5。

(1、3、5或2、3、5)♦疑似病例同时符合6。

(1、3、6或2、3、6)♦疑似病例同时符合7。

(1、3、7或2、3、7)(二)慢性乙肝1、急性HBV感染超过6个月仍HBsAg阳性或发现HBsAg阳性超过6个月。

2、HBsAg 阳性持续时间不详,抗HBc IgM 阴性。

3、慢性肝病患者的体征如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和肝、脾肿大等。

4、血清ALT 反复或持续升高,可有血浆白蛋白降低和(或)球蛋白升高,或胆红素升高等。

5、肝脏病理学有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特点。

6、血清HBeAg阳性或可检出HBV DNA并排除其他导致ALT升高的原因。

▲疑似慢性乙肝病例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可诊断:♦符合1和3。

♦符合2和3。

♦符合2 和4 。

▲确诊慢性乙肝病例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可诊断:♦同时符合1、4 和6。

♦同时符合1、5 和6。

乙肝实验室诊断标准

乙肝实验室诊断标准

乙肝实验室诊断标准
乙肝实验室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肝功能检查: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胆碱酯酶(ChE)、胆红素等指标。

正常值为0-40U/L。

对于肝功能出现异常的患者,要警惕肝炎的存在,其中转氨酶也是检测肝功能损害的指标之一。

2.乙肝病毒DNA定量检测:正常值为0-
100copies/ml,如果小于100copies/ml,则为阴性,乙肝病毒DNA定量阴性一般代表没有感染乙肝病毒。

3.乙肝两对半检查:即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e抗原(HBeAg)、e抗体(HBeAb)和核心抗体(HBcAb)的检测。

通过这项检查可以判断机体是否感染了乙肝病毒以及病毒的具体类型。

4.HBV-DNA测序:通过检测HBV-DNA的序列,可以了解病毒的变异情况,如检测出病毒的耐药位点等。

5.乙肝病毒前S1抗原(PreS1)检测:PreS1是乙肝病毒外膜蛋白上的抗原前体,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能刺激机体产生较强的保护性抗体。

PreS1抗原检测可弥补HBsAg检测的不足,有助于对乙型肝炎的诊断、病程观察、预后判断及疫苗效果的评价。

6.其他相关检测:如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甲胎蛋白等检查,以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在进行乙肝实验室诊断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检测方法。

同时,患者也需要注意提供准确的个人信息和病史,以便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诊断与报告

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诊断与报告
7
◆临床诊断
(四)携带者
1.慢性HBV携带者:多为处于免疫耐受期的HBsAg、
HBeAg和HBV DNA阳性者,1年内连续随访3次以上均显示ALT
和AST在正常范围,肝组织学检查无明显异常。
2.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血清HBsAg阳性、HBeAg阴
性、抗-HBe阳性或阴性,HBV DNA低于最低检测限,1年内连
续随访3次以上,ALT均在正常范围。肝组织学检查显示:
Knodell 肝炎活动指数(HAI)< 4或根据其他的半定量计分系统
判定病变轻微。
8
◆临床诊断
(五)隐匿性慢性乙型肝炎
血清HBsAg阴性,但血清和(或)肝组织中HBV
DNA阳性,并有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除HBV DNA
阳性外,患者可有血清抗-HBs、抗-HBe和(或)抗-HBc阳
相关的原发性肝细胞癌等。
3
◆临床诊断 (一)急性乙肝
近期出现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乏力和消化道症状,
可有尿黄、眼黄和皮肤黄疸。肝脏生化检查异常,主要
是血清ALT和AST升高,可有血清胆红素升高。HBsAg
阳性。有明确的证据表明6个月内曾检测血清HbsAg阴
性。 抗HBcIgM阳性1:1000以上。 恢复期血清HbsAg阴
(二)抗-HCV检测:抗-HCV酶免疫法(EIA)适用于高危人群筛查,也可用于HCV 感染者的初筛。但抗-HCV阴转与否不能作为抗病毒疗效的指标。
(三)HCV RNA检测 :
1.HCV RNA定性检测:对抗-HCV阳性的HCV持续感染者,需要通过
HCV RNA定性试验确证。HCV RNA定性检测的特异度在98%以上,只要一次
转,抗HBs阳转。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乙型肝炎的实验室诊断
BsAg同时被检出来。

抗前S1抗体出现于潜伏期,是所有抗体中出现最早的。

抗S3抗体出现在急性期,处于HBV复制终止前后,提示有清除病毒的作用。

3. e抗原(HBeAg): HBeAg是一种可溶性蛋白抗原,一般仅见于HBsAg阳性血清中,阴性中偶见。

HBeAg出现在血中稍后于HBsAg,同时消失很快,所以窗口期也不能出现。

HBeAg是由HBV-DNA开放读码框前C区编码,与HBV的活动性复制密切相关,是HBV传染性的重要指标。

HBcAg是HBV 复制的标记,而HBeAg是HBV正在复制的标记。

4. e抗体(HBeAb):在病毒复制过程中,e抗原暴露诱发机体产生。

有一定保护作用。

HBeAb紧接着HBeAg消失而出现,表示HBV复制已经减少,传染性降低。

HBeAb持续时间不长,几月后逐渐消退。

血清中HBeAb的检出意味着病毒复制中止或减少。

5. 核心抗体(HBcAb): 由病毒C区编码的HBcAg诱导产生,没有保护作用。

由于HbcAg位于病毒内部,一般方法不能检出,在血清中只能检测到HbcAb。

HbcAb可以作为H BV感染的标志。

血清中的检出HBcAb表明病毒正在或曾经进行复制。

常说的HBcAb一般是指HBcAb-IgG,是最用的两对半中最先出现的抗体,一般在HBsAg出现后2-4周出现。

当HBsAg消失,而HBsAb还没有出现时,常只能检出HBcAb,因此临床将此阶段称为窗口期。

HBcAb和HBsAb一样也可以
持续多年存在。

HBcAb-IgM仅出现在急性期,具有鉴别诊断意义。

.乙型肝炎病毒DNA聚合酶(DNAP)DNAP位于HBV核心部分,有逆转录酶活性,是HBV复制的直接指标。

[基因诊断]随着分子生物学技主的发展,应用DNA分子杂交和PCR技术可以检测出血清、体液和组织中HBV DNA 的存在情况,是直接、准确的病原学诊断证据。

使用PCR及定量PCR技术检测HBV DNA,是乙肝诊断的重大进步。

1.HBV DNA检测或定量检测(病毒载量):
(1)灵敏度提高:WANG等对206名HBsAg阴性、ALT 阴性的健康供血者用PCR方法检测HBV DNA,检出阳性9例,占4%。

这说明HBsAg虽然是HBV的感染的标志,但由于S
基因的变异或低水平表达,而常规方法难以检出,会导致漏
检。

而使用PCR能较好的弥补。

(2)与HBVM结合使用,可以对临床提供更为有效、更有价值的信息:基因学诊断与HBVM并不是矛盾的,各有优势,在乙肝的诊治过程结合使用更具临床价值。

如:临床有资料显示,对于HBV DNA阳性、HBeAg阳性的慢性乙肝病人病情较HBV DNA阳性、HbeAb阴性的病人重,自然缓解率也较低。

(3)动态监测病毒的载量是疗效监测的重要指标:乙肝疗效监测以前用的是指标血清学“两对半”检测,但由于血清学指标反应相对滞后、灵敏度较差,并不是理想的疗效监测指标。

近年随着定量PCR在临床上的应用,连续监测H BV DNA血清载量已经成为疗效监测的理想指标。

临床上一般认为用药后HBV DNA下降到10^5拷贝/ml以下为对药物完全应答;定量下降大于2个数量级为对药物部分应答;未达上述标准为无应答。

常见的两对半结果
HBsAg HBsAb HBeAg HBeAb HBcAb 病程- - - - - 未感染
+ - - - - 感染早期
+ - + - - 感染初期
+ - + - + 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高
传染性
+ - - - + 急性、慢性乙型肝炎或HbsAg携带者
+ - - + + 急性乙肝趋向恢复或慢性乙肝,弱传染性
- - - - + 急性HBV感染“核心窗口期”或既往曾感染过乙
肝,有流行病学意义
- - - + + 乙肝恢复期,弱传染性
- + - + + 急性乙肝康复期,开始产
生免疫力
-+---疫苗接种后或HBV感染后
康复
- + - - + 急性HBV感染康复期或有既往感染史,目前保持免
疫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