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5篇

【导语】美术教学可以更⼤限度地解放学⽣的思想,激发学⽣的能动性,提⾼学⽣⾃⼰解决问题的能⼒。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美术在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能就让学⽣只去追求科学理论,艺术情感同样重要,共同提⾼才是⼀个全素质的⼈才。
以下是整理的《⼩学⼆年级美术教案5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学⼆年级美术教案 教学⽬标: 1、指导学⽣利⽤容易找到的材料,设计⼀个会转动的简易玩具。
2、指导学⽣采⽤绘制、剪贴等⽅法对玩具进⾏简单的装饰。
教学重、难点: 1、启发学⽣研究、发现玩具会转的原理。
2、⿎励学⽣制作出有创意的会转的玩具。
教具学具:纸盒、吸管、⼩瓶盖等材料及制作⼯具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教授新课: 1、导⼊: 看书中的作品图⽚,相互讨论:这些玩具为什么会转动? 2、新授: 师介绍风车及陀螺的制作⽅法及步骤。
看⼀看,找⼀找:在你带来的材料中,有哪些材料可以⽤来做风车和陀螺?其它的材料⼜能做出什么会转的玩具? 作业要求:请⽤你喜爱的材料,通过想象与构思,设计并制作出⼀个会转动的⼩玩具,并⽤画、剪贴等⽅法进⾏简单的装饰。
三、学⽣作业,教师辅导: 四、⼩结:将⾃⼰做到的玩具进⾏实验,⽐⽐谁的玩具转得久,转得快,转得稳。
五、拓展:回家去寻找更多会转的玩具,请家长⼀起研究玩具会转的原因。
六、板书设计 会转的玩具 教学反思 教学中,引导学⽣在玩中学,学中思,思中研。
由于像纸风车这样的玩具⼤多在幼⼉园做过,可以让学⽣间相互学习。
不会制作的,可以让学⽣利⽤拆解的⽅法探究制作⽅法。
2.⼩学⼆年级美术教案 教学⽬标:参考交通图的表达⽅式,绘画从学校到家的路线图。
能够画出⼀路上有标志性的建筑、景或物。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清晰地⼝述出从家到学校的线路及途中的景物,能清楚地辩认⽅向。
2、引导学⽣完整地画出从家到学校的线路及路上主要景物。
教具学具:绘画⼯具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讲授新课 1、导⼊: 师:⼩朋友,在我们⽣活的城市中有许多道路,每条路都有不同的名字,你知道我们学校所在的路是什么路吗? 2、新授: (1)我们从⾃⼰住的地⽅来上学,你住的地⽅⼜是什么路呢? (2)平时我们上学、上街、去玩都会经过许多道路,这些路四通⼋达,你是怎样记得这些路的? (路牌、两边的建筑、路⼝等) 师⼩结:对,这些有特点的标志和建筑都可以帮助我们记得各条道路,那如果你去到⼀个陌⽣的地⽅,或是有外地朋友来,可以⽤什么办法记得道路和地点呢? 3、画地图可以让我们对⾝边的道路和环境记得更牢,⾸先你要能说出⾝边环境中的⼀些明显的重要的道路和转弯,还有⽐较⼤的建筑物,让我们从学校到家的过程画起吧。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最新6篇)

二年级美术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培养想像力和形象创造力。
2、训练学生的概括、想像、夸张和构图能力。
教学重点:形象的设计能力。
教具学具:图片、实物投影仪、水彩笔。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的学习用品准备情况。
二、导入1、引导讨论,创造讨论气氛。
①、说说自己喜欢的动物。
(如小猫、小狗、小兔、老虎……)②、说说没见过的动物。
(如龙、恐龙、太空怪兽……)③、再说说这些动物有什么特征。
(它们身体庞大、样子凶猛……)2、小结,揭示课题。
这些怪兽都是人们想像出来的,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创造新的怪兽形象。
三、新授1、出示龙的图片让学生欣赏。
①、这个怪兽叫什么?②、它是由谁创造出来的?龙是我们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所以中国人也称为龙的传人、龙的子孙。
2、想一想,龙本来不存在,劳动人民是怎样创造出它的样子来的?(把许多动物身上的特点集合在一起。
)3、找一找,龙身上有哪些动物的特点?讨论后得出结论:(结合图片进行对比)龙的角是鹿的角;龙的嘴巴是鳄鱼的嘴巴;龙的身体是蛇的身体;龙的爪子是老鹰的爪子;龙的鳞片是鱼的鳞片。
4、想一想,龙生活在什么地方?这些动物有水里游的、地上跑的、天上飞的,所以龙也会在水里游,也会在地上跑,它还会在天上腾云驾雾呢!四、学生作业原来怪兽就是这样创造出来的,这是多么奇特的想像啊!如果让你来创造一个怪兽形象,能不能让大家更惊奇?好好想一想,大胆试试看。
五、教师辅导1、鼓励学生大胆想像,不受真实物象局限。
2、创造出来的怪兽形态要完整,具有一定的形式美感。
六、课内小结学生作业点评。
(结合学生自己讲述的创造意图进行评析,以表扬、鼓励为主。
)小学二年级美术课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知道两种颜色调和后会产生第三种颜色。
2、吹画后产开想象,并添画成一副完整的作品。
教学重点:了解三原色,发挥想象力。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使用水彩颜料。
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红、黄、蓝三色水彩颜料,吸管一根,毛笔、水罐。
2、教师准备与学生相同的材料外、范画。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优秀5篇)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优秀5篇)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篇一一、教材分析:《吃虫草》是人民美术出版社三年级下册的内容。
这是一节造型表现课,题材就是从学生感觉和表现上加强学生对生活、形象的审美意识。
这个课题向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大的自由,一个可以去发挥想象创作的空间。
本次教学的目的是了解吃虫草是一种奇花异草,开阔学生的眼界,增长学生的知识,结合奇花异草的形象奇特、颜色奇特、味道奇特、现象奇特的特征进行形象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作兴趣,重点是了解自然界中奇异花草的形象特征,难点是展开想象,描绘出奇异的植物,创作出美的、形象的、科幻的有趣画面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有关吃虫草的自然知识,并选用多种方法来表现吃虫草捕虫的情景。
2、技能目标:通过欣赏、观察、表演等形式了解吃虫草捕虫的经过,并运用各种方法进行绘画、制作。
3、情感目标: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吃虫草的知识,能用所学的方法来表现吃虫草吃虫的情景。
难点:画面表达清晰,有遮挡关系,具有情趣性。
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德育渗透:通过观察了解吃虫草的特点,引起好奇,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科学的情感。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敢于大胆表现。
并学习用综合技法表现吃虫草。
训练写生搜集信息资料的能力,提高运用相关资料能力。
培养学生大胆进行设计、绘画、制作的能力。
六、材料准备:课件、吃虫草图片七、教学过程(一)、导入:1.你见过吃虫子的草吗?生答2.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吃虫草是怎样吃虫子的?(教师出示课件:放录像学生观看,毛毡苔、猪笼草、捕蝇草、狸藻捕虫的情景。
)(二)、新授:1.看了这些吃虫草捕虫子的情景,你们想知道它们的名字吗?(课件出示吃虫草图片和它的名称,学生了解吃虫草的种类)2.如果你是一株吃虫草,你会怎样吃掉小虫子?请同学上台表演。
(用肢体语言表现吃虫草吃虫子的情景,使学生发挥想象力并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二年级美术绘画教案示例三篇

小学二年级美术绘画教案示例三篇【导语】一份优秀的教案需要教师提前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准备,提前将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情况和反应进行预想;还需要教师对授课对象也就是学生进行一定的分析,对授课内容进行一定的研究。
只有这样,才能使教案在教学中更好地发挥其”引导者”和”先行者”的作用。
以下是无忧考网整理的相关资料,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造型设计的知识,培养泥塑造型能力。
2、发挥想象力,用泥做一个有人脸的小罐或杯子。
3、提高学生德望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用泥塑的方法表现有人脸的器物。
教学难点创造性地设计一个有特点的人脸器物。
课前准备橡皮泥(纸黏土)教学过程一、导入:你见过特别漂亮或特别奇怪的杯子吗?有人脸的器物介绍给大家听听。
学生回答(略)二、新授:1、老师书上有两种特别的器物,一起来看一看。
打开书本,欣赏“大禾人面铜方鼎”(商)和新石器时代的“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提问:“这两种古代器物有什么特别之处?”“大禾人面铜方鼎”以人脸为装饰图案;“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整体以人为造型。
)2、这样的设计给你什么感觉?学生回答(略)3、古代人为什么要在设计中将人脸运用进去吧?学生回答有人脸的器物(略)4、“同桌相互观察彼此的脸。
”“你看到同学的表情有什么变化?”学生回答(笑)教师用简笔画画笑的表情。
“你还会表演其他表情吗?”学生表演,教师画5、“原来人脸这么有意思,我们也来设计一个有人脸的杯子或罐吧!”6、欣赏范作。
“几件范作有什么不同?”(材料相同:紫沙泥。
制作方法有所不同,造型不同,人脸表情不同。
)7、“你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脸器物?”学生回答(略)三、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四、展评:1、介绍自己作品的独特之处。
2、教师总结。
【篇二】重点:探索新的作画方式,学习对印的基本知识和技法。
难点:利用对印的方法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熟悉和喜欢的景物。
教学流程示意(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二)、情境教学认识倒影。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优秀10篇)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优秀10篇)二年级美术教案篇一【提要】该篇《岭南版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画家眼中的儿童》由应届毕业生小编特别为需要儿童教案的朋友收集整理,仅供参考。
内容如下:【教学目标】初步感知中国画和油画不同画家眼中的儿童工具材料、技法所产生的不同艺术风格;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作品的内容、造型要素等的感受。
画家眼中的儿童感知中国画的“文房四宝”和油画的“油彩和画布”,在比较中体会作者对平凡美与生活美的发现与创作情感;体会画家对生活美的感受与表现生活美的情感。
【教学重点】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作品“形与色”的感受和童年“美与趣”的回忆。
【教学难点】了解中国画“线造型”与油画“块面组合”的艺术形式。
【教学准备】范作【教学内容】画家眼中的儿童【教学过程】一。
体验活动:创设岭南版美术教案画家眼中的儿童尝试“文房四宝”和“油彩画布”的情景。
摸一摸:让学生在触摸中尝试文房四宝和油彩画布,初步感知两种不同材料、工具的特点。
画一画:用毛笔和油画笔画“点”和“线”,观察两者有什么不同。
找一找:你认为教材中哪些作品选用了“文房四宝”,哪些选用了“油彩画布”?你是从哪里观察出来的?二.体验活动:比较工笔画与意笔画的不同。
想一想:比较《小庭婴戏图》、《牧牛》、《蒲公英》三张作品,作者哪些地方用了流畅细腻的线条,哪些地方用了粗犷的线条表现?说一说:流畅细腻的线条给你什么感觉?粗犷的点、线给你什么感觉?三.探究活动: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张画进行欣赏与评述。
选一选:你喜欢哪一幅作品?它给你什么感受?(提供选择词语:欢乐、吉祥、热闹、乡土气息、城市生活、农村生活、可爱、大自然气息、有趣、文静、调皮、生动、亲情等)说一说:作品中哪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觉?(引导观察作品的形与色,体会不同画种、不同时代、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及生活情趣。
)四.评述活动:评一评我喜欢的好作品。
描述:作品中描绘了什么?给你什么感受?(提供一些美术语言,让学生选择。
人教版二年级美术教案(精选10篇)

人教版二年级美术教案(精选10篇)1.人教版二年级美术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各式菜肴作品,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通过彩泥制作“菜肴”,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表现力。
过程与方法:了解“菜肴”的制作方法,运用团、搓、压、切等彩泥制作方法表现生活中的各式各样的“菜肴”,体验材料带来的美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彩泥制作,感受彩泥带来的创作乐趣,养成作业时细致耐心的态度和习惯。
重点:把自己想象的菜肴或记忆中的菜肴的造型和色彩大胆表现出来难点:作品是否有所创新,色彩的搭配和大胆有趣的造型设计。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引出课题喜羊羊村要举办美食节,想聘请小朋友去做厨师,还寄来了招聘启事。
招聘启事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羊村的村长,村里要举办“美食节”啦!我们想聘请几位能干的小厨师,成为村里的大厨师,但是首先要通过考核,考核题目:请你“做一道拿手‘菜’”!二、联系生活,展示美食图片,享受视觉盛宴为了让我们的小朋友们在这次厨师大比拼中发挥出自己最出色的本事,羊村长还特意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灵感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原来村长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美味的佳肴,欣赏各式美味菜肴,唤起记忆这些菜看上去很美很诱人,你吃过吗,知道叫什么菜名吗造型:块状的、条状的、丁状的等,还有鸡鸭鱼等形状以及各式各样的蔬菜和点心形,丰富多样。
色彩:色彩鲜艳,搭配漂亮,让人看了就想吃。
三、欣赏绘画、彩泥制作作品,感受其他表现形式1、请同学们欣赏。
农民画作品《厨房一角》,用非常夸张的色彩表现出了一道道的菜肴,具有浓烈的农家生活的味道。
2、欣赏彩泥作品鱼肉类、青菜类、面食类师:这些菜用什么做的?漂亮吗?为什么?学生:色彩鲜艳。
摆放的很漂亮。
形状美丽。
总结出一盘“好菜”的特点:(1)色彩鲜艳(2)造型美观(3)摆放漂亮。
你觉得哪个菜最漂亮?摆得最有特色?为什么?四、学习制作的方法复习泥工的基本制作方法:切、搓、揉、捏、团、压等,讲解示范螃蟹制作(1)团泥制作身体(2)搓粗条捏大钳子(3)搓细条做螃蟹腿(4)搓小球做眼睛五、美食节厨艺大赛欣赏了这么久,老师已经看到每个小朋友摩拳擦掌,已经迫不及待想大显身手了比赛要求1、用揉、压、搓、盘、切、拼接等方法制作一道色香味俱全的“菜”。
二年级的美术教案5篇

二年级的美术教案5篇艺术与科学既不同而又互相关联;它们在审美的方面交会。
意存笔先,画尽意在。
为了大家学习方便,笔者特地准备了二年级的美术教案5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欢迎借鉴学习!二年级的美术教案1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利用泥、纸盒等材料设计、制作电话机或手机,体验材料带来的美感。
2、通过欣赏相关资料启发学生用夸张、变形、重组等方法,制作与众不同的电话机。
教学重、难点:1、设计方法。
2、拓展思维。
教具学具:垫板、尺子、铅笔、剪刀、牙签、橡皮泥、纸盒、彩纸等。
相关欣赏资料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导入课题实验游戏:取自然课的纸口杯与线制成的电话,请俩生表演打电话。
揭示课题:奇妙的电话机二、讲授新课1、设计原则通过图片资料简介电话的有关知识;欣赏一些电话机的设计,“这些电话机给你的印象?”引导学生认识到设计要新颖独特。
激发学生的兴趣,“自己设计电话机。
”2、师示范设计一款喇叭花电话机,生纠正,引导生认识到设计原则:造型新颖的同时要满足听、说、拨号的基本功能。
欣赏达利作品《虾形电话》、《唇形沙发》等,“是否符合新与用的设计原则。
”3、设计方法分析作品:唇形沙发、彩色热水瓶、一个超现实的房间问题:“它是一个沙发,它象什么?”(嘴唇)“人的嘴唇是这么大吗?”“它是运用了什么方法设计成沙发的。
”(夸张)“这一组彩色热水瓶圆圆的瓶盖、扁扁的瓶嘴、胖胖的瓶身,象什么?”(企鹅)它是运用什么方法设计的。
(变形)“它是怎么设计成一个房间的?”“想想设计师是怎样设计的。
”(把人的脸通过夸张、重组的方法设计成一个特别的房间。
)“设计师从哪里寻找设计资料的?他们运用了哪些方法?”讨论:“我们还可以把哪些东西变成我们的设计资料?我们还有其它方法吗?”引导学生认识到把生活中常见的人物、五官、字母、建筑及各种自然物,通过夸张、变形、重组等方法设计电话机。
4、设计材料问题:“可以用什么材料来表现。
”指生答。
5、讨论交流“我想设计什么样的电话机,它有什么特点。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5篇]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3ac09d4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23.png)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5篇]1.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的形象2、指导学生创作一幅《我心中的老师》的绘画3、通过绘画,联系师生之间的感情,培养师爱生,生敬师的良好师生关系教学重难点表现我的老师,生动表现“心中”的老师的形象教学建议:1、能否把我心中的老师表现清楚2、能否突出主题,画面生动有趣3、能否把握画面,并配合好相应的环境、背景4、能否与同学交流自己创作的作品教学实施建议:1、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相关范图、儿童画等学生准备油画棒水彩笔等2、课堂教学引导阶段:教师出示一幅学生的作品,启发学生看看、说说画上表现的人物是什么职业,为什么?发展阶段:小组交流“我心中的老师”是什么样的?(学生谈自己心中的老师,鼓励学生大胆说己对老师的真实感受,以及对老师的期望)画面交流:教师运用准备好的画面(2-3个不同性别,表情、动作的教师形象)以及3-4个画面背景,让学生来搭配以下“哪个老师的形象搭配哪种背景合适,为什么?”让学生说一说,是否发现背景不同可以反映教师的科目的区别,不同的表情能否表现人物的情绪、状态。
分析范画:分析课本中的范画,“老师,我喜欢这样的您,最害怕。
”让学生谈谈那个同学为什么这样画,鼓励孩子画己心中的老师,写出给老师的心里话。
布置作业:教师归纳学生的评述,提出创作要求,学生完成创作后与同学进行交流。
2.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篇二教学目的:1、初步学习想象画的绘画形式,进行涂色练习。
2、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求异思维能力和自我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想象画的绘画形式,进行涂色练习。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放大范图若干张。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1、启发谈话:本课以"奇异的树"为题,就是要求大家别出心裁,不受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树的造型形态的束缚,运用想象力去创造一*生活中未必有的,独特的心中之树。
(板书课题)2、读画:自然界中的树品种繁多,但它们都具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是由树干和树冠组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瓜子贴画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对肌理美的感受力和平面造型设计能力。
3.学习选择颗粒材料进行贴画造型的方法。
教学重点:3。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进行文明礼貌教育。
教学难点:养成认真细致、有条不紊的学习习惯。
教具:种子,剪刀、胶水等-、组织课堂纪律。
二、谈话导入。
1。
谈话:瓜子贴画的主要材料是瓜子。
西瓜子、南瓜子、葵花子等均是做瓜子贴画的好材料,而红豆、绿豆、玉米等粒状材料也有与瓜子相近的肌理效果。
因此课题虽为"瓜子贴画",材料并不局限于瓜子,可以因地制宜选择本地区常见的材料。
利用它们不同的颜色与基本形状加以组织、拼贴,可以制作出丰富多彩的图案和画面。
2.读画:展示多种动物、风景图案造型例图供学生欣赏,特别要指导学生观察体会画面的肌理美感,从中了解颗粒状材料贴画的艺术特点。
3.制作步骤:通过瓜子贴画的制作,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养成儿童耐心细致的好习惯。
粘贴材料可用糨糊、白乳胶、双面胶等,要选用较厚的纸或纸板做底板,可以粘贴底色背景,也可以不贴。
也可用其他材料,如碗、盘子等。
三,巡回辅导。
要由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既要照顾全班同学,又要注意对个别同学的帮助。
四,进行小结。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到海底去》(想象画)课型:想象画教学目的1.通过想象画练习,学习简单的构图知识,进行色彩训练。
2.进行形象思维训练与审美教育,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意愿的能力。
教学重点:观察、分析海底世界的造型及色彩。
教学难点幻想创作美丽的海底世界。
教具:海底世界范图、照片若干。
学具:课本、彩色即时贴纸、胶水、水彩笔、蜡笔等。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
海底是一个奇妙、美丽的世界。
中国古代就有海底水晶宫、四海龙王、虾兵蟹将的传说,外国也有海底美人鱼等童话故事。
这些传说和故事就是人们对海底世界的想象,寄托了人们对未知世界的美好愿望。
如今,科学家发明了许多科学仪器和设备,人类可潜人万米深的海底进行科学考察工作,从而揭示了许多海底世界的奥秘。
揭示课题(板书):"到海底去"2.读画:欣赏课文中照片及学生作品。
教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到海底去》一课。
问:同学们喜欢大海吗?喜欢海底世界吗?答:(略)问:同学们之所以会喜欢它们,它们一定有许多美的地方,你能不能谈一谈课文上的照片和作品各有什么特点?答:(略)小结:鱼儿是海底世界的主人,它们都有艳丽的色彩。
照片除了鱼儿外,还有数不清的、色彩斑斓的水草、珊瑚、贝壳……在表现手法上,有彩色水笔,有蜡笔水彩,有水粉等。
欣赏教师课外收集来的海底世界范图、照片若干幅。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色彩绚丽的海底动物和深浅各色海水交相辉映,构成美丽的海底世界。
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海底动物的形状和海水的颜色,让学生认识冷色。
引导学生认识海底是个巨大的宝库,海底蕴藏着丰富的资源,以及利用这些资源的价值和环保的意义。
海底生物种类繁多,形状大小不一,真是千姿百态,可爱之极,那么,它们有些什么形状?答:(略)小结:条形、圆形、椭圆形、棱形、三角形、扇形等。
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
问:同学们,你们看海水的颜色有什么变化?答:(略)小结:一会儿蓝色,一会儿是绿色,一会儿是紫色,但海水是以蓝色为主色调。
海洋越深,色调越深;海洋越浅,色调越浅。
小结:水下生物不下万种,蕴藏的矿藏比陆地上多得多。
我国已能开采海底石油和天然气,随着科技的发展,海底其他矿藏资源为人类造福的日子已是指日可待了。
但是,当前陆地上人类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流人大海,已造成海洋,特别是近海的严重污染,造成大量海洋生物减少和死亡,所以,治理污染,保护大海,保护生态环境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作。
三、课堂练习与作业:1。
以"色"为主,学画海底动物。
教师问:同学们喜欢奇妙、美丽的海底世界吗?答:喜欢。
教师:因为鱼儿是海底世界的主人,我们要画海底世界,首先要学会画鱼,同学们说对不对?答:对!A。
讲解画"鱼"方法,教师示范:(1)画出鱼儿基本形;(2)描绘特征,如头、尾、嘴、鳍等;(3)添加鱼儿身上的花纹;(4)添加颜色。
B。
学生可模仿教师画"鱼",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画好"鱼"之后,再画一种自己喜欢的海底动物。
此时,教师要对学生说,等会还要把画得最好的"鱼"和海底动物粘贴在黑板上的大幅海底世界想象画上。
C。
教师巡视指导。
2:激发想象,构思作画。
A。
师生用剪贴的方法在一张大幅蓝色图画纸上创作一幅有故事情节的海底世界想象画。
程序用投影仪投放在黑板左边的屏幕上,程序如下:Θ将大幅蓝色图画纸粘在黑板上;②师生共同构思海底世界想象图;O学生剪贴鱼类;①学生剪贴海底动物类;⑤师生共同剪贴海底植物类;③教师要考虑到学生可能剪贴的内容(如潜水艇、潜水员、机器人、海洋勘探船、海底摄影等。
)留有表达情感和创意的空间,让同学们自由发挥。
B。
让学生欣赏课文中海底世界想象图和教师课前搜集的学生创作的海底世界想象图(此时,用胶布粘在黑板右边),指导学生体会速些作品好在哪里,哪些可供借鉴、模仿。
3。
教师将中幅蓝色图画纸分发到各组,要求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全组同学在图画纸上用剪贴法集体创作一幅海底世界图,要求画面饱满,布局均衡,色彩搭配合理。
看哪个小组创作的海底世界图构思最独特、新颖,画面最漂亮。
4。
启发思维,培养想象力,强调借鉴、模仿的目的是为了创新。
6。
展示学生作品,并让各组学生代表自我介绍构图思路,教师评价。
四、总结全课,课堂评价:及时讲评较典型作业,师生共同讨论评议,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创作热情。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 森林里真热闹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组织画面的能力,引导学生观察周围事物,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构图能力和动物造型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
教具准备:教学光碟一盘。
电脑课件一份,动物头饰7个,教师范画若干幅。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森林里真热闹》就是要表现各种各样的动物在大森林里生活的热闹情景。
虽然各种动物的习性不同,但在儿童的心目中,它们都是这个大家庭中的快乐的一员,这里没有恃强凌弱,没有勾心斗角,更没有互相残杀。
各处动物都和睦相处,生活在一个友好的气氛中。
它们的生活也丰富多彩,晨练、嬉耍、旅游、音乐会、运动会等都是它们经常的活动。
大森林里并不寂静,动物们的生活是热闹的。
绝大多数学生只见过树,大森林的印象可能只来自故事书或电视银屏,至于都有哪些动物居住在森林里?它们是怎样生活的?等等,都属于童想象的天地,怎样才能使画面内容热闹起来,的确需要小朋友好好动一动脑筋。
2.读画:教材中选用的学生作品都十分精彩,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主题。
例如《森林的早晨》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画面中三棵大树干顶天立地,装饰得十分漂亮,很有特色。
猫头鹰刚刚下班,动物们都醒来了。
小象正在冲澡,小猴在荡秋干,小兔、刺猬和松鼠都出来活动了,原本宁静的清晨开始热闹起来了。
《我们的朋友》和《好朋友》等除了从不同的侧面表现森林的热闹,还以一颗纯洁的童心表达了人类与动物和平共处,亲密和谐的美好愿望。
3.作画步骤教师边讲演边示范,并板书概略的作画步骤:(1)构思。
(提倡与众不同,有情节)。
(2)直接用记号笔画出动物们(教师的演示进一步巩固了上节课所学的动物简笔画。
画时,用笔要大胆,构图一定要饱满。
)(3)添画出背景。
(如陆地动物世界可添画山树、草地等;海洋动物可添画珊瑚、海葵、贝壳等;南极动物可添画海水、冰山、雪等等。
(4)上色:(用色大胆。
比如:真实的猴子,一般是棕色,可是有的小朋友觉得棕色不漂亮,他用桃红色来涂猴子,可不可以呀?完全可以上色尽量涂满,背景也要涂,不要留出小白点。
三,巡回辅导。
要由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既要照顾全班同学,又要注意对个别同学的帮助。
四,进行小结。
树叶贴画课型:工艺课课时:1课时教学目的1.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设计制作能力。
2,掌握树叶贴画的方法技巧。
教学准备学具:(1)搜集并压平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树叶数十张。
(2)16开色卡纸作底板、剪刀、胶水(双面胶)。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不同树叶不同造型的设计及制作,培养动手动脑能力。
教学难点在树叶贴画制作中,培养学生画面的设计及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组织教学(检查学具情况)。
(二)导人新课:1。
树叶的形状,老师带你们到秋天的小树林里找树叶,比一比,看谁找到的树叶形状最多。
(让学生畅所欲言,活跃课堂气氛)2, ,认识树叶的不同形状。
教师:我们把常见的树叶概括成几种基本形体。
同学们也动手找一找自己带来的树叶的不同形状。
3。
教师小结,出示课题。
&n, bsp; 教师:自然界中,树木的种类繁多,树叶的形状各异:有心形、卵形、掌形、针形、扇形等,真是多彩多姿。
这节课我们就利用自然界各种各样的树叶为材料,拼制、粘贴成一幅漂亮的工艺美术作品。
出示课题:树叶贴画。
2.读画:出示课本范图,让学生初步认识树叶贴画。
1。
首先让学生说说画面的内容及构思。
2,接着分析各种图形是由什么形状的树叶拼贴而成。
3。
最后注意画面的完整、构图的合理性。
(二)树叶贴画的制作方法!1,构思设汁画面,要求用各色、各形的树叶加以适当剪裁,让落叶变成有生命的小动物。
从两条思路启发、引导学生大胆尝试不同的画面设计,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2。
把构思设计好的主题,用铅笔先画出草稿,布局应注意均衡、大小适中、画面合理。
3,选择与主题相应的树叶,有的还可以进行修剪加工。
根据情况利用好树叶的背面及叶柄。
4,拼摆,用胶水或双面胶粘贴在卡纸上,压平。
粘贴时要注意应从画面远处粘起,先后面后前面,注意顺序。
(四)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选用不同形状和颜色的树叶,贴一张有生命的小动物的画,启发其他学生的思路。
(五)展评作品,欣赏小结。
1.将完成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师生共同欣赏评议D2。
总结并提出要求:今天我们学会了树叶贴画的制作方法,以后我们要观察收集各种有趣的叶子,利用课余时间,制作成更精美的美术工艺品,装扮我们的家或教室。
雪花(折撕纸)教学目的:1.学会用纸张,运用折、撕、贴的方法制作简单雪花图形。
2.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和认真细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训练学生的造型能力。
-、组织课堂纪律。
二、谈话导入。
1。
谈话:冬天里的雪花,你见过吗?我省的闽西、闽北一带冬天可见下雪,其他地方要想见到雪就难了。
但小朋友在图画书里,电视上,一定见过飘飘扬扬的雪花。
下雪是一种帛然现象,即空气中的小水气,在高空遇冷便会凝结成小冰晶,许多小冰晶在空中相碰凝结成一朵朵小雪花,从天上落下,就是下雪了,冬天里的雪花是晶莹美丽的,每一朵雪花都是一个有趣的图案,既有规则,又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