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米沙坦与氨氯地平联用治疗高血压

合集下载

探究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的效果

探究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的效果

探究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的效果发布时间:2022-12-09T05:55:50.663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24期作者:丁春树,缪小飞[导读] 目的探究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的效果。

丁春树,缪小飞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东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无锡 214000摘要:目的探究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的效果。

方法选取确诊的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的观察与分析对象,选取的样本数量为42例。

为了探究不同药物对于高血压的治疗效果,将42例患者平均分为两个小组,一组有21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单纯的氨氯地平进行治疗,而治疗组则在对照组的用药基础上增加替米沙坦药物。

对两组患者在不同用药下产生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与观察。

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上,治疗组的数据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血压改善上,治疗组患者无论是舒张压还是收缩压均得到了更好的改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高血压患者给予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进行治疗能够收到显著的效果,患者的血压能够得到显著的改善及控制,在基层医疗机构中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氨氯地平;替米沙坦;高血压;生活质量目前,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疾病类型,其是诱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

高血压指的是在未使用任何药物下舒张压及收缩压均明显高于正常值。

大量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高血压患者会伴发脂肪代谢紊乱、心脑血管病变等,严重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当前,临床上对于高血压常使用降压药物,且降压药物种类较多,不同人群在使用不同的药物后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联合用药的治疗效果也明显优于单一用药。

本研究为了深入地探究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的效果,特选取了确诊的高血压患者42例,以分组的方式进行了详细的对比。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确诊的高血压患者中选取出42例进行详细的研究,其中包括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的最大年龄为67岁,最小年龄为34岁。

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70例临床疗效评价

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70例临床疗效评价

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70例临床疗效评价巴娜;华国栋;王颖;张彦丽;刘文亚;郑飞【摘要】目的探讨替米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及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医院内科2012年4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4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 mg/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替米沙坦片40 mg/d,均每日1次,均于早晨服药,持续治疗12周.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4.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29%(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24 h平均收缩压(mSBP)、24 h 平均舒张压(mDBP)、白天平均收缩压(dmSBP)、白天平均舒张压(dm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m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mDBP)、24 h平均动脉压(MAP)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睡眠-谷晨峰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血肌酐及内生肌酐清除率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替米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临床疗效显著,且能保护肾脏,值得临床应用.【期刊名称】《中国药业》【年(卷),期】2018(027)014【总页数】4页(P56-59)【关键词】老年;高血压;替米沙坦;氨氯地平;肾脏保护;疗效;尿蛋白【作者】巴娜;华国栋;王颖;张彦丽;刘文亚;郑飞【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 100078;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 100078;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 100078;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100078;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 100078;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10007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9.4;R972+.4治疗高血压时不仅要关注降压效果,还要重视对重要脏器的保护。

小剂量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小剂量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值 得 临床 推 广 。
关键词 : 氨氯地平 替 米沙坦 老年 高血压 有效性 安全性 中图分 类号 : 5 41 R 4. 文献标 识码 : B 文章编号:6 2 8 5 ( 0 2)1 0 1 — 1 1 7 — 3 1 2 1 0 — 0 6 0
表 1 两组患者 心率、 收缩压 、 舒张压 比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李波 , 周贵 生, 北芪对老龄 鼠细胞 因子及睾酮的 等. 【 曾祥 国, 志奇 , 8 ] 许 彭国瑞 , 6,- rg.心血 管酶组化 的 【0常金 兰, 等. 4Y ) g _ ̄- , 1】
药理作 用研 究【. J 四川中医,9 0 8 4 : . 】 19 ,( )1 0 影响[ . 尔滨 医科 大学学报 ,9 8 3 ( )18 J哈 ] 19 ,2 3 :6 .
【 杨秀玲 , 自 , 2 ] 靳 学 赵素琴. 氨氯地平与替米沙坦 治疗老年性 高 J中国误诊学杂志 , 0 ,()26—04 ] 2 889 : 326. 0 0 率为 1. %; 7 9 观察组出现 胃 3 肠道反应 8 , 例 皮疹 7例, 不良反 血压的 临床观察[. 3 ] 王际军 , 阎婷. 沙坦对老年高Af患者脉压的影 替米 t , . 应发生率为 1. %。两组患者不 良 60 3 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 【覃天锦 , 响【. J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0 7 1 ( )6 — 4 】 2 0 ,6 1 :3 6 . 统计学 意义 (> . ) P0 5。 0
1 治 疗 方 法 . 2
注: 与治疗前 比较 , < .5 与对 照组 比较 ,P O0 。 . O0 ; P <. 5
3讨 论
高血压是 临床 常见 的一种 进行性心血管疾病 , 是冠心病 、 脑卒 中、 心力衰竭等发生 的危 险因素 , 已成为威胁老年患者生 命健康的主要 疾病之一。如何合理选择高效安全 的降压药物

缬沙坦或替米沙坦+氨氯地平对高血压的效果

缬沙坦或替米沙坦+氨氯地平对高血压的效果

缬沙坦或替米沙坦+氨氯地平对高血压的效果马正勇【摘要】目的探讨缬沙坦或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1月高血压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给予缬沙坦+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则给予替米沙坦+氨氯地平治疗.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高血压控制率、达标时间、血压、不良反应均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药物经济学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或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血压,无明显副作用,但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方案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标准管理》【年(卷),期】2018(009)017【总页数】2页(P94-95)【关键词】缬沙坦;替米沙坦;氨氯地平;高血压;不良反应;用药成本【作者】马正勇【作者单位】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中医院内科,四川凉山 6157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4高血压是引发心脑血管事件危险因素之一,发病率逐年升高,其治疗主要在于药物降压,但要求患者终身服药,因此需考虑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1-2],缬沙坦或替米沙坦均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而氨氯地平是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三种药物均是高血压常见治疗药物。

本研究选取高血压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缬沙坦或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1月高血压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组。

观察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45~78岁,平均(56.71±3.21)岁。

发病时间1~21年,平均(8.23±0.32)年。

对照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44~78岁,平均(56.74±3.25)岁。

发病时间1~20年,平均(8.28±0.43)年。

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摘要】本研究旨在观察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

通过对研究背景、目的和研究对象的介绍,说明本研究的重要性和目的所在。

药物介绍部分将阐述氨氯地平和替米沙坦的特点及作用机制。

在疗效观察和安全性观察中,将详细记录患者服用药物后血压的变化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结果分析将对观察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解读,突出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评价。

讨论部分将探讨疗效和安全性观察结果的意义和局限性,并提出可能的解释和建议。

在结论部分将给出高血压治疗的建议,并展望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和进展。

通过本研究的展示,将为医务工作者提供更加科学的治疗方案和决策参考。

【关键词】氨氯地平、替米沙坦、高血压、疗效、安全性、结果分析、讨论、治疗建议、进一步研究。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

据统计,全球有超过10亿的人口患有高血压。

高血压不仅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还会导致肾脏功能受损、视力下降等并发症。

及时有效地治疗高血压对于降低患者的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至关重要。

氨氯地平和替米沙坦是目前治疗高血压的常用药物,二者通过不同的机制降低血压,具有互补的作用。

氨氯地平是一种钙通道阻滞剂,能够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替米沙坦是一种Angiotensin Ⅱ受体拮抗剂,能够阻断Angiotensin Ⅱ对血管的收缩作用,有助于降低血压。

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被认为具有很好的效果。

本研究旨在观察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医生在治疗高血压患者时提供更为科学的参考依据。

通过系统观察和分析,我们希望能够揭示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价值,为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2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在临床实践中寻找最佳治疗方案。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长期不得有效治疗容易导致心血管疾病等严重并发症。

缬沙坦或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缬沙坦或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缬沙坦或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效果观察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也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有超过10亿的人口患有高血压。

高血压不仅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而且还会导致其他严重的健康问题。

对高血压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高血压的治疗方案中,常用的药物包括缬沙坦和替米沙坦,以及氨氯地平。

缬沙坦和替米沙坦都属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可以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受体结合,降低血压。

氨氯地平是一种钙通道阻滞剂,通过阻断细胞内钙离子通道的通透性,从而放松血管平滑肌,降低外周阻力,降低血压。

缬沙坦或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效果备受关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开始关注缬沙坦或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效果。

国内外多个研究团队对这一治疗方案进行了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以期能够找到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和总结,为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

近年来,许多临床研究开始观察和研究缬沙坦或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效果。

其中一些研究结果显示,缬沙坦或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可以显著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改善心脏功能,减少心脏负担,降低心脑血管意外的风险。

某些研究观察了缬沙坦或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的长期疗效,发现联合用药组在血压控制和心脏功能方面均优于常规治疗组。

还有一些研究观察了缬沙坦或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联合用药组不仅能降低血压,而且还能改善心肌功能,减轻心脏负担。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缬沙坦或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在高血压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对于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和心脏功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基于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的积极结果,缬沙坦或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目前,国内外各大医学中心已开始在临床实践中推广这一治疗方案,以期为更多的高血压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

氨氯地平与替米沙坦联合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氨氯地平与替米沙坦联合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氨氯地平与替米沙坦联合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长期不得到有效控制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氨氯地平和替米沙坦是两种常用的降压药物,分别属于钙通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和药效特点。

临床上有研究表明,氨氯地平与替米沙坦联合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明显,且安全性较高。

本文将对氨氯地平与替米沙坦联合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分析。

一、氨氯地平与替米沙坦的药理特点1. 氨氯地平氨氯地平是一种非选择性钙通道阻滞剂,主要通过阻断细胞内钙离子通道,减少钙离子的内流,抑制平滑肌细胞的收缩,从而扩张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减轻心脏前负荷,降低血压。

氨氯地平还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和改善心肌供血的作用,对心肌缺血和心绞痛具有良好的疗效。

2. 替米沙坦替米沙坦是一种非肽性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通过选择性拮抗AT1受体,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生物效应,使血管舒张,降低外周阻力,减轻心脏后负荷,从而降低血压。

替米沙坦还具有抗氧化、抗炎、抗增生等多种降压降脂作用,对心脏、肾脏和血管有保护作用。

1. 降压效果显著氨氯地平和替米沙坦分别属于不同的降压药物类别,联合应用可通过多个通路,对高血压产生协同的降压作用。

研究表明,氨氯地平与替米沙坦联合治疗高血压的降压效果显著,可显著降低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提高降压效果。

2. 减少靶器官损害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长期不得到有效控制会导致靶器官的损害,如心脏、脑血管、肾脏等。

氨氯地平和替米沙坦具有保护心脏、肾脏和血管的作用,联合应用可显著减少靶器官的损害,改善患者的心血管系统功能。

3. 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氨氯地平和替米沙坦联合治疗高血压还可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减少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临床证据表明,联合应用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改善患者的预后。

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氨氯地平(Amlodipine)是一种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替米沙坦(Telmisartan)是一种选择性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两者常常被联合应用于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

方法:选取符合入组标准的5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

治疗组接受氨氯地平5mg口服,每天1次,联合替米沙坦40mg口服,每天1次;对照组接受安慰剂口服,每天1次。

疗程为8周。

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血脂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的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压控制效果明显。

治疗组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总胆固醇(T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对照组为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能够有效降低血压及血脂水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Abstract:Amlodipine is a dihydropyridine calcium channel blocker, and Telmisartan is a selective angiotensin Ⅱ receptor antagonist. Both are often used in combin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Results: After the treatment course, the average systolic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blood pressure control effect was significant in the treatment group. The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 level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while the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 level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total cholesterol (TC) level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20%, while it was 16%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Keywords: Amlodipine; Telmisartan; hypertension; efficacy; safety; observatio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替米沙坦与氨氯地平联用治疗高血压
目的分析高血压患者采用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给予临床治疗的效果。

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2月~2013年12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高血压患者,根据患者用药方式的区别,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给予临床治疗,观察组采用氨氯地平与替米沙坦给予临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有着更加明显的下降,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没有明显差别(P>0.05)。

结论高血压患者采用氨氯地平、替米沙坦联合进行治疗,获得较为理想的降压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高血压;氨氯地平;替米沙坦;治疗效果
心血管常见疾病中高血压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其临床表现以突然增高体循环动脉压等综合征为主,高血压以继发性高血压以及原发性高血压区分[1]。

高血压患者中原发性高血压疾病占据超过95%的概率,不仅是高血压疾病造成的临床症状,倘若高血压长时间得不到有效控制,会直接引起其他心血管病变,对患者的肾、脑、心等重要脏器的功能产生影响,直接造成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症状。

现今,我国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取单种药物进行临床治疗,获得不明显的治疗效果。

最近几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药、钙离子拮抗药联合进行治疗,能够获得较为明显的降低效果,控制患者的血压在稳定的范围内,使不良反应明显降低[2]。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0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用药方式的区别,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11年2月~2013年12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舒张压在95~100mmHg或者平均坐位状态下收缩压在145~179mmHg的范围内。

患者的临床诊断标准与《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对高血压疾病的诊断标准互相符合。

将妊娠期、糖尿病、心力衰竭、肝肾功能不全、脑卒中、急性心肌梗死等严重脏器系统病变患者全面排除。

根据患者用药区别,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

观察组中男12例,女13例,年龄39~90岁,中位年龄(6
2.2±5.2)岁,患者的病程在1个月~15年,平均病程为(9.2±1.2)年。

其中10例1级,9例2级,7例3级。

对照组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42~91岁,中位年龄(65.2±5.6)歲,患者的病程在2个月~16年,平均病程为(9.8±1.7)年。

其中11例1级,7例2级,7例3级。

两组患者在诊断标准、排除标准、性别、年龄、病程、高血压等级等一般资料没有明显区别(P >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5mg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生产批号:H20010700,
北京赛科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给予口服,1次/d。

观察组患者给予口服40mg 替米沙坦(生产批号:H20061185,苏州东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进行临床治疗,1次/d;同时联合2.5mg氨氯地平(生产批号:H20073835,山西康力生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给予口服,1次/d。

两组患者均以2个月为1个治疗疗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禁止服用影响血压的治疗药物。

1.3临床效果评估标准两组研究对象在采取药物给予临床治疗前以及治疗过程中均进行测量血压的工作。

通常是在患者休息后10min进行血压测量,以坐位体位,通过台式水银柱血压仪器对相同侧上肢血压进行测量,完成3次血压测量工作后将平均值求出后,为本次血压值,一般是在早晨10点对患者的血压进行测量。

根据卫生部制定的《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草案》文件中判定高血压疾病治疗效果的标准为参照标准,具体体现如下:①显效效果:患者完成药物治疗后基础血压相对于治疗前来说,舒张压指标降低超过10mmHg以上同时在正常范围内下降或者降低情况超过20mmHg以上;②有效效果:患者完成药物治疗后舒张压指标降低少于10mmHg但能够在正常范围内降低或者收缩压降低超过30mmHg以上,舒张压指标降低在10mmHg~19mmHg的范围内;③无效效果:患者完成治疗后舒张压、收缩压等指标降低情况没有满足上述标准。

1.4统计学原理本组研究数据采取SPSS 18.0统计包全面处理分析,通过(x±s)表示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采取χ2检验组间数据(%)对比,若P<0.05,则表示组间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通过1个疗程治疗后,对两组患者降压效果进行对比,均能够在良好的范围内控制血压。

观察组中显效15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中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68%,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对比两组患者24h动态血压改变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前收缩压、舒张压等临床指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1个疗程的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等指标均获得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有着更加明显的下降,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2.3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观察组中1例皮疹,2例头晕,1例头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对照组中1例皮疹,1例头晕,1例头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没有影响治疗,停药后均能自行缓解。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没有明显差别(P>0.05)。

3讨论
高血压疾病是造成肾衰竭、冠心病、脑卒中、充血性心力衰竭疾病的危险因
素,该疾病临床表现以突然升高体循环动脉压综合征为主[3]。

通过分析相关研究资料得知,采取药物促进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得到降低,对降低病死率、发生心血管事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是以降低高血压并发症、避免发生心血管事件、控制高血压血压水平等方面为主。

采取单纯的药物对高血压进行治疗,获得抗压效果并不理想,与治疗疾病的需求不相符合。

主要是因为患者长时间通过单一的药物进行血压控制,患者机体存在的耐药性较高[4]。

通过分析相关研究资料得知,良好的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能够促进发生心血管事件概率得到明显减少,使患者肾、脑、心等脏器功能障碍得到延缓,良好在正常范围内控制患者血压水平,不但能够加快患者疾病康复的速度,同时还能促进医疗经费明显降低。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药物中替米沙坦属于新型药物,其可以采取对血管紧张素Ⅱ介导的出现血管紧张素Ⅱ介导、血管收缩产生抑制的作用,使肾小管能够重吸收Na+,加快释放醛固酮物质,促进压力受体出现的敏感性得到增加,从根本上将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的加压作用明显降低,使血管紧张素Ⅱ调控出现的心血管重构作用得到有效减轻[5]。

替米沙坦药物应用在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可靠、安全的降压效果,促进胰岛素敏感性明显提高以及糖脂代谢显著改善。

由于大部分高血压患者出现高盐低钾饮食等情况,应该将利尿剂联合应用在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中。

氨氯地平属于长效钙拮抗剂药物,与替米沙坦药物联合使用能够获得协同的效果,替米沙坦药物应用在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对醛固酮释放量、心输出量、肾血流量等均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使氨氯地平药物造成不良反应得到减轻或者抵消。

氨氯地平药物应用在临床治疗中采取容量负荷减少的方式促进降压效果全面发挥,使降压药物实际使用剂量得到明显减少。

替米沙坦对释放醛固酮启到抑制的作用,促进氨氯地平药物导致低钾血症的情况得到明显减轻。

通过分析本组研究结果得知,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有着更加明显的下降,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没有明显差别(P>0.05)。

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采用氨氯地平与替米沙坦联合进行治疗,获得较为确切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可靠性、安全性等优势,具有极大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鲜淑,黄山.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成本与效果评价[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4(03):866-867.
[2]赵宝兰.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158例临床观察[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2,7(01):192-193.
[3]李勇,陈爱华,黄景文.替米沙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对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2,7(04):141-142.
[4]黄雪娇.小剂量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J].北方药学,2012,8(01):160-161.
[5]史文英,李建玲.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疗效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4(08):266-26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