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题:读古诗写感想
读古诗词感想的作文

读古诗词感想的作文读古诗词感想的作文(通用41篇)读古诗词以后,大家有什么样的感想呢?快跟大家分享吧!下面是店铺推荐给大家的读古诗词感想的作文,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读古诗词感想的作文篇1唐人说,一行白鹭上青天的平平仄仄,孤帆远影碧空尽的悠远意象是诗;宋人言,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忧愁,老夫聊发少年狂的霸气的是词;元人道,断肠人在天涯的思恋,白草红叶黄花的悠扬曲调是曲。
——题记朱熹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由此可见读书最重要的是用心去读。
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政治家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当你能透过某本书看到作者描绘出的意象时,就表明你用了心,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作者做塑造的意境。
但,这只是前言,我真正想说的东西不是呼吁你们要多看书,用心看书。
可是读书却让我真真实实的看到了这个世界。
唐诗百首,宋词优美,元曲清悠,正是这些古人经过长时间的沉淀给了我在阅读上最大的感想。
我在古诗字里行间感受到了王朝的衰盛,时光的变迁;领略了被贬的无奈与对抱负难以施展的痛苦,年轻的豪情壮志;也从宋词中欣赏到了祖国山河的壮丽,大海的磅礴大气。
我不得不感叹这些诗词曲中包含内容的丰富多彩。
而这一切的一切就成了我在阅读过程中收获了许多书本上无法学到收获。
诗,是现代历史传承下来中最悠久的文化艺术。
而它发展的时期也是在一个整个中国历史来说最昌盛的朝代——唐朝。
唐朝是一个注重与外交的朝代,但是唐朝在外交的同时,也深深巩固了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
所以唐诗得以闻名于世界,传承于中华。
唐诗辞藻华美,音韵悦耳,所以我最喜欢读的自然也是唐诗。
但对于唐诗收集最全的书籍并不是我们朗朗上口的《唐诗三百首》,而是《全唐诗》,这本书一共完好地保存了四万九千四百零三首唐诗,其中连作者都详细记载,共一千五百五十五条优美的诗句。
这么庞大的工程,其作者不可能为一人所编制,而是由二千八百七十三人。
这本书所真正拥有的唐诗比起《唐诗三百首》来说简直有过之而无不及。
古诗读后感800字作文

古诗读后感800字作文古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们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智慧。
读完一首古诗,总能让人心生感悟,思绪万千。
下面就以古诗读后感为题,谈一谈我对古诗的感悟和思考。
古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们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智慧。
读完一首古诗,总能让人心生感悟,思绪万千。
下面就以古诗读后感为题,谈一谈我对古诗的感悟和思考。
古诗读后感。
读古诗,如饮甘泉,如入花丛。
古诗以其独特的韵律和深刻的意境,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思索和感悟。
每当我读完一首古诗,心中总会涌起一股暖流,仿佛置身于诗人的世界,感受着他们的情感和心境。
《登鹳雀楼》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它描绘了登高望远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豁达和对理想的追求。
读完这首诗,我不禁感叹诗人的胸襟之广阔,以及对人生的豁达和对理想的执着。
在现代社会,人们常常为了物质利益而忙碌,却很少停下来去感受生活的美好,去追寻内心的理想。
而古诗正是提醒我们,人生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更是为了追求内心的美好和理想。
古诗中还有许多描写爱情的佳作,比如《静夜思》、《鹊桥仙》等。
这些诗歌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内涵,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和追求。
读完这些诗歌,我深深感受到了爱情的伟大和纯洁,以及对爱情的珍视和呵护。
在现代社会,爱情常常被物质和利益所淹没,人们往往忽略了爱情的真谛,忽略了对爱情的珍视和呵护。
而古诗正是提醒我们,爱情是生活的灵魂,是人生的最美好的事物,我们应该珍视和呵护它。
古诗还有许多描写自然的佳作,比如《赋得古原草送别》、《江雪》等。
这些诗歌以其深邃的意境和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读完这些诗歌,我深深感受到了自然的伟大和神奇,以及对生活的感悟和领悟。
在现代社会,人们常常为了功利而忙碌,却很少停下来去感受自然的美好,去领悟生活的真谛。
而古诗正是提醒我们,自然是生命的源泉,是生活的灵魂,我们应该珍视和感悟它。
读完古诗,我深深感受到了古诗的魅力和韵味,以及对生活的感悟和领悟。
写某一首古诗词的感受作文550字

从小到大我读过了无数的诗文,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唐代诗人孟郊笔下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简单的语句中包含了母亲对子女无限的爱。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感情叫亲情,这是最普通,却是最珍贵的。
一次考试时,我在阅读题上看到了这么一篇文章这篇文章讲了:一个猎人去打猎,路上遇到了一只藏羚羊,当他拿起枪对准藏羚羊时,藏羚羊向他下跪,猎人以为藏羚羊想要乞求他放过它,他觉得很可笑,后来他杀了藏羚羊,最后当剖开它的肚子时,才发现,这只藏羚羊怀孕了,而它下跪是乞求猎人放过它未出生的孩子。
这是一篇关于母爱的文章,不管是人,还是动物,世界上的母爱都是一样的。
记得我有一次生病时,爸爸恰巧出差了,那时已经是晚上了,当我对妈妈说我不舒服时,妈妈放下手中的工作去,急急忙忙地带我去了医院,当我到了医院,挂上吊瓶后,因为实在太困了,我躺在病床上睡着了,可妈妈却没有睡,她紧紧地注视着吊瓶,生怕发生一点意外,此时此刻她多么想让我看快好起来,她想看到我自由地在阳光下玩耍的样子,虽然有时会惹她生气,但带给她的多数还是快乐。
打完了,我看了看妈妈,此时她的脸上没有往昔日的光彩,更多的是那份很少有的疲劳。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母亲对我们的爱,我们报答不了,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去孝顺母亲。
古诗文在我们小学生的世界里占极其重要的地位。
其实早些时候我自己也尝试过写一些诗,但有一首诗是我无法超越的,而且在我心目中,其他的诗也无法超越的,它就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出塞》。
初次读到这首诗,我就被震撼到了,“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
这是多么令人荡气回肠的一句啊,第一眼看见,我便认定:这首诗的水平,我再过十年都很难赶上,这首诗的豪迈大气也是我无法比拟的。
在我的眼里,这首诗其实也是边疆战士们真实的心灵写照。
那众多奔赴沙场的战士们,哪一个不是赌上了自己的性命来保家卫国的呢?照游戏里面的话来说,就是“人在塔在”。
古诗词感悟的作文

古诗词感悟的作文关于古诗词感悟的作文第1篇:古诗词感想从小,我就被古诗的那种韵味所吸引,因为它能带给我欢乐与喜悦,还可以让我感受到诗人的那种对写诗时抒发的种种感情,古诗词感悟作文。
元朝王旭写的踏莎行·雪中看梅花是我小时候读的第一首诗,踏莎行又名《柳长春》《喜朝天》等,属于仄韵格。
句中令我深刻的是“雪花全似梅花萼。
雪花不似梅花保”,作者通过对比的手法和反衬手法,对梅与雪有所褒贬,借景抒情突出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和赞赏之情。
我最喜欢的诗人是杜甫,它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为我们留下了1400多首诗歌。
在艺术上,力倡“转益多师”,注意吸收融合各家之长,又坚持“别裁伪体”的批判精神,成就极高,以律诗和古体见长,具有“沉郁顿挫”的独特的艺术风格。
我最喜欢的是他的《江汉》一诗——“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这首诗通过描写“落日”“秋风”,营造了雄壮、开阔的意境,而诗中的“心犹壮”“病欲苏”则让我读懂了诗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阔达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其次,苏轼也是我喜欢的一个诗人,在读过的诗当中,苏轼的诗是我读的最多的,它被号为“东坡居士”,而世人称其为“苏东坡”,是我国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豪放派词人代表。
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
作为杰出的词人,他开辟了豪放词风,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为“苏辛”。
在诗歌上,又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宋四大书法家之一。
因此,我对苏轼既是崇拜,又是佩服。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我最喜欢的作品之一。
这首诗气象磅礴,格调雄浑,高唱入云,其境界之宏大,是前所未有的。
诗中又以空前的气魄和艺术力量塑造了一个英气勃发的人物形象,透露了苏轼有志报国、壮怀难酬的感慨。
我不知道读过多少诗词,也不知读过多少名人的诗篇。
但是,每位诗人都让我感受到不一样的感受和不一样的人生体会,有忧国忧民、建功报国、思乡怀仁、怀才不遇、山水之情的浓厚思想,也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怀古伤今……在这些清新自然、朴实无华、明白晓畅、雄浑豪放的语言风格中,我在古诗词的海洋中成长长大。
高考作文题:读古诗写感想

作文范例:北京高考作文题:读古诗写感想“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诗中的名句,有人说,这是个用春天的美好品格;有人说,这是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有人说,这是叹息“细雨”、“闲花”不为人知的寂寞处境;有人说,“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还有人说,这里的情趣已不适合当今的世界......请你根据读者两句诗的体会,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拟题目,自定角度。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全文不少于800字。
(2007年高考北京满分作文选登(12 篇),感谢07作文考题,让这样优秀的考生脱颖而出!有的视角独特,见解不凡。
作者于试题提示的角度之外,另辟蹊径,从诗句的品读入手,从容面优雅地表达了自己对诗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独到感悟。
有的立意深刻,脉络清晰。
有的材料积累丰厚和思想沉淀深厚。
)北京高考满分作文----同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令人陶醉的诗句,往往不是能够凭枯燥的艺术理念讲清楚的。
这些诗句往往是一种细腻的、微妙的、独特的人生体验。
而这种体验,不要说外人难以体察,就是作者本人,当他处于另一处境遇,眼前所见是另一幅图景的时候,恐怕也难以复制出当初诗中所蕴藏的那一份情思吧。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坦诚地说,我是第一次知道这两句诗,然而一首真正美好到极致的诗,却并不太需要读它的人先了解时代背景、创作动机、诗人的生平遭遇等等,我们完全可以仅仅凭借一颗跳动着的心去感受,凭借一双敏感的耳朵去倾听。
换言之,好诗与上天联系得更为紧密,而与作者倒可以层层剥离开来。
因而我们只要能听懂上天的倾诉和人间永恒不变的乐音,我们就可以无限靠近诗句中所传达出的那份永恒不朽的感动。
读这样的诗句需要静下来,放下手中的俗务,松开心灵的桎梏,然后,想像……如丝的细雨,轻轻的粘湿穿透春日薄如蝉翼的衣衫,如酥油一般滋润肌肤。
缓缓的,如松软的雪地上一颗被挤碎的樱桃,红色的汁液渗出,浸到雪花的每一缕肌理,在它六角形的每一个尖尖上,凝结成一个细小而饱满的红色珠子。
读古诗有感作文

读古诗有感作文•相关推荐读古诗有感作文300字(通用6篇)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
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古诗有感作文300字(通用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古诗有感作文1暑假里,爸爸带我去新华书店买了一本《唐诗三百首》,拿回家后,我爱不释手,读得津津有味。
其中有一篇是叶绍翁写的“夜书所见”,我非常的喜欢。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这首诗写的是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这幅图景令他倍感亲切,也许他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吧。
古诗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古代文人对时事、对生活、对大好河山的一种深刻情感的抒发,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古诗韵律优美,词句流畅,读起来朗朗上口。
我喜欢读古诗,它给我带来了无限的乐趣。
通过读古诗,让我了解到了许多人文地理知识,陶冶了情操……我以后将会更加喜欢读古诗。
读古诗有感作文2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树山郭酒旗风·····。
我有背起了这首杜牧的“江南春”,这首诗,在我小时候朗诵大赛还获过奖呢,所以这首诗我还记忆犹新。
正在背的时候,突然妈妈打断了我。
问:你说这首诗好,你知道她好在哪里吗?描写了什么呢?我一下被这个突然来的问题问的哑口无言。
我急忙翻阅书籍,哈哈终于明白了,这首诗一开始就展现了江南大自然风光。
“千里”是对广阔的江南的概括。
这里到处是莺啼,无边的绿叶映衬着鲜艳的红花。
这种有声有色、生机勃勃的景色自然是江南特有的。
下一句“水村山郭酒旗风”写了江南独特的地形风貌,临水有村庄,依山有城郭,在春天的和风中,酒旗在轻轻地招展。
这是多么明丽的江南啊!一二句写的是晴景,三四句写的是雨景。
古诗读后感作文

古诗读后感作文古诗读后感。
古诗是中国文学的瑰宝,它们以简练的语言、深刻的内涵,传达着古人的智慧和情感。
读完一首古诗,常常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引发出许多感悟和思考。
下面我将结合我对几首经典古诗的读后感,谈谈我对古诗的一些感悟。
首先,我想说的是《静夜思》。
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诗中表现了诗人在深夜思念故乡的情感。
诗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几句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人在寂静的夜晚,透过窗户看到明亮的月光,不禁让他想起远方的故乡,产生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人们对故乡的深厚感情,无论身在何处,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总是无法割舍的。
接着,我想谈谈《登鹳雀楼》这首诗。
这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代表作,诗中描写了登高远眺的壮丽景色和诗人的豪情壮志。
诗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几句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人站在鹳雀楼上,眺望远方,看到了壮丽的景色,也产生了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激励我要不断向前,追求更高更远的目标。
最后,我想谈谈《将进酒》这首诗。
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又一代表作,诗中表现了诗人豪情壮志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中“银鸭金鹅,俱为舞腰轻。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这几句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人在酒宴上畅饮畅舞,表现出豪情壮志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激励我要积极向上,追求更加美好的人生。
通过对这几首古诗的读后感,我深刻体会到了古诗的魅力和深刻的内涵。
古诗不仅仅是一种文学形式,更是一种对生活、情感和人生的思考。
它们以简练的语言,传达着古人的智慧和情感,给人以启迪和鼓舞。
希望我们能够多读一些古诗,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让古诗的魅力永远在我们心中闪耀。
读古诗的体会感受和收获作文

读古诗的体会感受和收获作文古诗,这玩意儿,一开始我觉得就是老祖宗们闲着没事干写出来的东西。
可随着读的越来越多,我发现自己大错特错!读古诗就像穿越时空,和古代的那些大诗人们聊天。
他们把自己的喜怒哀乐、人生感悟都一股脑地写进了诗里。
比如说李白,那家伙,狂得要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瞧瞧这自信劲儿,感觉整个世界都是他的。
读他的诗,我都觉得自己能跟着豪迈起来,仿佛能和他一起大碗喝酒,大块吃肉。
还有杜甫,总是一脸忧国忧民的样子。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心里装的可都是老百姓的苦啊。
每次读他的诗,我都会忍不住感叹,这得多善良、多有同情心的一个人呐!读古诗还能让我看到各种美丽的风景。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画面,多生动,多鲜活,感觉那些鸟就在我眼前叽叽喳喳地叫。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哇塞,那广阔无垠的沙漠和又大又圆的落日,简直太壮观了,让我恨不得马上就去亲眼看一看。
而且,古诗里还藏着好多人生道理呢。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不就是在提醒咱,趁着年轻得赶紧加油干,别等到老了才后悔嘛。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告诉我想要看得更远,就得站得更高,不断努力提升自己。
读古诗的收获那可真是太多啦。
它让我学到了好多漂亮的词句,写作文的时候都能用上,感觉自己瞬间高大上了。
还让我变得更有文化,和别人聊天的时候能引经据典,把他们唬得一愣一愣的。
读古诗就像是一场超级有趣的冒险,每次都能有新的发现,新的惊喜。
我算是彻底爱上古诗啦,以后还得继续读下去,说不定哪天我也能写出一首好诗来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范例:
北京高考作文题:读古诗写感想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诗中的名句,有人说,这是个用春天的美好品格;有人说,这是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有人说,这是叹息“细雨”、“闲花”不为人知的寂寞处境;有人说,“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还有人说,这里的情趣已不适合当今的世界......请你根据读者两句诗的体会,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拟题目,自定角度。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全文不少于800字。
(2007年高考北京满分作文选登(12 篇),感谢07作文考题,让这样优秀的考生脱颖而出!有的视角独特,见解不凡。
作者于试题提示的角度之外,另辟蹊径,从诗句的品读入手,从容面优雅地表达了自己对诗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独到感悟。
有的立意深刻,脉络清晰。
有的材料积累丰厚和思想沉淀深厚。
)
北京高考满分作文----
同大自然的亲密接触
令人陶醉的诗句,往往不是能够凭枯燥的艺术理念讲清楚的。
这些诗句往往是一种细腻的、微妙的、独特的人生体验。
而这种体验,不要说外人难以体察,就是作者本人,当他处于另一处境遇,眼前所见是另一幅图景的时候,恐怕也难以复制出当初诗中所蕴藏的那一份情思吧。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坦诚地说,我是第一次知道这两句诗,然而一首真正美好到极致的诗,却并不太需要读它的人先了解时代背景、创作动机、诗人的生平遭遇等等,我们完全可以仅仅凭借一颗跳动着的心去感受,凭借一双敏感的耳朵去倾听。
换言之,好诗与上天联系得更为紧密,而与作者倒可以层层剥离开来。
因而我们只要能听懂上天的倾诉和人间永恒不变的乐音,我们就可以无限靠近诗句中所传达出的那份永恒不朽的感动。
读这样的诗句需要静下来,放下手中的俗务,松开心灵的桎梏,然后,想像……如丝的细雨,轻轻的粘湿穿透春日薄如蝉翼的衣衫,如酥油一般滋润肌肤。
缓缓的,如松软的雪地上一颗被挤碎的樱桃,红色的汁液渗出,浸到雪花的每一缕肌理,在它六角形的每一个尖尖上,凝结成一个细小而饱满的红色珠子。
而皮肤如泥土一般,以令人体察不到的微弱的呼吸,吐纳着那柔滑的水滴,渐渐的,你身体的每个角落,便都有了雨水的存在在。
那些雨水并非凭空生出的死水,它们有着自己的生命,或许曾摇摆过嫩绿的水草,或许曾有鱼儿在水中吐过泡泡,或许是一泓清泉绕过岩石青白色的脊梁,它们蒸腾、凝结,在天空中听守鸟儿的歌声,然后那自然孕育的跳跃的灵魂,便随细雨浸入了你的身体。
在这一刻,我
们还只是一个个孤零零、硬邦邦的个体吗?我们同大自然灵与肉的亲密接触不就在不经意间实现了吗?
这让我不禁想起了两位伟大的诗人:陶渊明和梭罗。
我注意到他们的诗文中,似乎特别强调农耕之乐,强调自给自足,用自己的双手去盖房子、种粮食果蔬、蓄养家禽家畜。
而他们的伟大之处则正在于此:他们超越了单纯的懒汉闲夫式的隐士情结,而构建了一套更为纯朴,更为谦逊真诚的与大自然亲近的人生哲学。
因而陶渊明摆脱了魏晋名士张狂不羁、折磨肉身、痛饮狂歌,最终服药而死的悲惨结局。
而梭罗则没有像他的后辈那样,或充满“迷惘”,或身心“垮掉”,最终在仇恨、纵欲与郁郁寡欢中被粗砺的现实吞没。
是大自然,充满善意,怀抱博大胸襟的母神,拯救了他们在人世间伤痕累累的身躯,然后用她甘甜的乳汁和轻暖的抚摸平息了他们内心的愤世嫉俗的怒火。
他们无疑是幸运的。
但如果不是听从了上天的旨意,一心一意的将自己的心脏贴在大地上,与山川同呼吸,与草木结友伴,他们又怎能在浑浊的世上,为后世留下一颗纯白无瑕的冰玉之心,又以其感悟自然的卓越作品彪炳千秋呢?
用真心去感悟自然吧!有了那一份心动,读诗,你是知音;倾吐,你就是诗人。
【点评】:
本文视角独特,见解不凡。
作者于试题提示的角度之外,另辟蹊径,从诗句的品读入手,从容面优雅地表达了自己对诗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独到感悟。
作文考试好比跳水比赛。
当众多考生纷纷选择三米台、五米台入水的时候,是什么推动这位考生选择了十米台的高度?是“反弹琵琶”之类的写作技巧,还是“材料出新”之类的写作意识?我看都不是,让他走上十米跳台做轻松一跃的,是他丰厚的文学积累、独立的思考习惯与深刻的人生感悟。
作文是记录思想的。
有深广的情怀,才有高品位的文章。
“好诗与上天联系得更为紧密,而与作者倒可以层层剥离开来。
因而我们只要能听懂上天的倾诉和人间永恒不变的乐音,我们就可以无限靠近诗句中所传达出的那份永恒不朽的感动”“用真心去感悟自然吧!有了那一份心动,读诗,你是知音;倾吐,你就是诗人”这些精当的表述。
细雨未必看不见,闲花未必听无声
人,活在世上,不仅仅为了每天的三餐饭,也不仅仅为了铜臭,而是为了灵魂的永存。
皑皑白雪,你是否已迷失了归途的方向;浓密的森林,你是否已看不清灿烂的天空。
忘记自己的细微,忘掉自己的渺小,在雪地中奔跑,拨开森林的迷雾,你的身影将会变得高大,你的人生也定会精彩。
“仰天长啸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李白,不畏贵妃研墨,力士脱靴的后果,不畏玄宗的赐金放还。
虽有昭昭明月之德,日月齐辉之才,终化为泡影,他是长安的细雨,他是朝庭的闲花,他空有满腔的抱负却无计可施,但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仍高歌“高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他把对朝庭的失望,对自己的希望化作了人类不朽的诗篇,这滴春雨,这片闲花,化作无数的雨滴,无数的鲜花,落进千家万户,洒遍中华大地。
胸纳幽兰,神容主若。
他,一个不爱仕途,但爱美人,不爱富贵但爱超然的翩翩公子,虽出身显赫却博古通今,虽是奴才却不甘做奴才。
他叫纳兰容若,与康熙相伴了31年的臣子。
在他的生命中,他的主子驱使了他的一切,雪藏了他的才华。
他只能做康熙的陪衬,做君王身边的细雨闲花,但即使如此,仍然没有人能漠视他的才华,他把幽怨化作了一支笔,书写了“人生若只如初见”的凄婉情怀。
他忧郁而终,短短31载,弹指一挥间,却创作出人间最动人的诗词。
这滴细雨,这片闲花,发出炫目的光,震撼你我的心灵。
萧红,近代最伟大的女作家,却饱受了人世间的一切悲苦——亲人逝世,家族歧视,爱人背叛,恩师离去,穷困潦倒……在这样的情况下,她把人间的悲苦都化作了笔下灵动的文字,随着呼兰河水,汨汨流去。
她是家庭的细雨,爱人的闲花。
就是这滴细雨,这片闲花,给中国文坛注入了清泉,注入了活力。
他们曾是社会中最不起眼的小人物,却也在历史上留下了高大的背影。
他们拥有不同的人生,不同的经历,却共同昭示了一个道理——细雨未必看不见,闲花未必听无声。
相信自己在皑皑白雪中终会找到归途的方向,在森林中终会看到明媚的阳光,虽然我们在宇宙中微小的如细雨闲花,但只要努力,不同命运低头,终有一天我们的灵魂会照亮未来。
细雨一定看得见,闲花定然听有声。
遗失的情趣
我沉浸在墨香古卷中,越过千年的距离,拾起那细雨闲花的情趣;我穿过明清宏伟的宫殿,十国繁华的街市,穿过一切历史的烟尘,只为拈起一段文字,静静微笑。
初读“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只道是寻常文字,但细细咀嚼过后却发现了更多:这难道不是一段历史么,难道不是一个远离现世便捷的朝代么,难道不是古人总爱由些许小事而生出的情趣么?
恐怕我对这诗句理解的迟钝并非是我一人的过错吧,只是我生在这如此繁华而喧嚣的时代——细雨落下以伞避之,闲花落下鸣笛盖之——怎能体会到如此别致的情趣呢?
而我又总是喜爱这样的文字,这样的情趣的,于是我细细地读、细细地品味:当江南的细雨霏霏飘落,秦淮两岸香拥翠绕,是谁在碧水秋云间黯然伤怀于那舴艋小舟中?当塞上的风沙卷起,羌笛悠悠吹满落霜,又是谁身披蓑笠狂歌大江东去,挑灯醉看吴钩犹利?
然这万古的情思都还不在了吧,我不禁要问:为什么当环境变得优越,我们反而失去了原本的感悟与感动的能力?难道是优越的条件害了我们?我只能说是,但不全是。
因情趣如此源于个人,电视娱乐不能控制你的感情与思想,除非你甘愿成为它的奴隶。
我于是心痛地看到了我最不乐见之画面:人们纷纷地伸出双手,甘愿被庸俗铐牢,脸上竟带着幸福的微笑。
我也许不应该震惊的,是的,当爱恨情仇已被赤裸裸地随意抛出,七夕之夜只是用短信送朵玫瑰,又有哪家女子肯和羞走,却把青梅嗅?当钢筋水泥的丛林已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全部,每一秒钟都可以用利益来衡量,又有谁愿意把栏杆拍遍,欲说还休?
或许该把这诗改一改吧,“细雨湿衣不看见,闲花落地无心听”,如此一来,便现世了吗?我只能苦笑,这毫无意境的“诗句”,便是当下一颗颗跳动着的鲜活却浮躁的心了吧?但我始终相信,这段情趣的遗失只是暂时的,它始终会回来的。
再忙碌的人也会疲倦,也会拾起这段安静又幸福的文字的。
感谢,感谢这沉淀了千年的孤独,让我静静拈花微笑。
我又多希望这段孤独,不是只有我一个人在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