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秦的统一

合集下载

秦的统一教案

秦的统一教案

《秦的统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 了解秦统一六国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 掌握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

-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史料分析、问题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秦统一的原因和影响。

- 组织学生讨论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秦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

- 引导学生正确评价秦始皇的功与过,培养学生客观、辩证看待历史人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 秦统一六国的过程和意义。

- 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2. 难点- 秦统一六国的原因。

- 对秦始皇的评价。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史料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3 分钟)播放一段有关战国纷争的视频片段,然后提问学生:“这种长期的战乱给社会和人民带来了什么?人们最渴望的是什么?”从而引出秦统一的主题。

(二)新课讲授(30 分钟)1. 秦统一六国(10 分钟)- 展示战国七雄的地图,介绍各国的实力和政治形势。

- 分析秦统一六国的原因,从商鞅变法、秦王嬴政的个人才能、正确的策略等方面进行讲解。

- 讲述秦统一六国的过程,强调公元前221 年,嬴政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2. 巩固统一的措施(15 分钟)- 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展示秦朝中央和地方的政治架构图,讲解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的内容和作用。

- 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 展示秦统一货币和度量衡的图片,讲解其意义。

- 文化上:统一文字- 展示秦统一前后文字的对比,说明小篆作为统一文字的推行及其影响。

- 交通上:统一车轨、修筑道路- 讲解统一车轨和修筑道路对加强各地联系的作用。

- 军事上: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南征百越、开凿灵渠- 展示相关地图,讲述军事行动的概况和意义。

高中历史必修第1册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高中历史必修第1册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必备知识·自主学习——新知全解一遍过走进教材知识点一秦的统一1.统一的条件(1)客观条件①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________。

②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________所带来的阻碍,这为统一准备了客观条件。

(2)秦国强盛①秦国________优越,物质基础雄厚。

②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________较为清明。

③商鞅变法后,秦尊奉________,奖励耕战,国家日益强盛,为日后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2.统一的过程(1)灭掉东方六国,建立统一王朝公元前230年~前221年,秦国采取________战略,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相继灭掉东方六国,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王朝——秦朝,定都________。

(2)南征越族,北击匈奴①秦朝又征服了南方越族地区,并加强了对云、贵一带________的控制。

②在北方,秦朝击退了________匈奴的进攻,在原有北方诸侯国旧长城的基础上,修筑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________。

3.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1)确立皇帝制度①嬴政兼采________名号,将新王朝的君主定名为皇帝,并通过许多具体规定和礼仪突出皇帝的________地位。

②嬴政自称“始皇帝”,皇帝对国家事务拥有________的决定权。

(2)三公九卿组成中央政府①皇帝之下由三公九卿组成中央政府,负责管理全国的________。

②三公指________、太尉、御史大夫,为主要辅佐大臣;九卿泛指分掌具体事务的________。

(3)地方推行郡县制①在地方彻底废除________,将战国时已经形成的郡县制在全国推广。

设立郡、县两级行政机构,其主要官员由________任免和考核。

②县以下设乡、里和亭,分别负责________和治安。

4.巩固统一的措施(1)统一________、文字、货币、法律和度量衡,编制________,迁徙六国贵族豪强,整顿社会风俗等。

七年级历史秦的统一

七年级历史秦的统一

学法指导
如何评价一个历史人物:
依据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或活动对其做出全面的、 客观的评价,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1:凡是符合人类社会进步要求,适应历史发展 朝流的,顺应人民愿望的,都要给予肯定的评价; 凡是损害人民利益,阻碍社会发展的,要给予其否 定的评价。这是确定历史人物历史作用的最根本标 准。 2:对一历史人物评价,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既要看到他推动社会进步的一面,又要看到他阻碍 社会发展的一面,对其功过要有主次之分。
课外延伸
• 秦兵马俑,你知道多少?
参考网站:
/ /web/ Scenic.aspx?ScenicID=392
/葡京官网/
麻麻,将两各人团团地包围在水中央。淡紫色衫裙の水清和月白色衣袍の王爷,真如壹对碧人,更似两朵傲然挺立の莲花,遗世孤立,寂寞清高。水清并别晓得他在心中暗暗 问情,她只晓得想即刻挣脱他の怀抱!光天化日、众目睽睽、搂搂抱抱,成何体统?那里别只有他们两各人,岸边还有悠思和吴嬷嬷,还有秦顺儿那各奴才,她の脸都要被他 丢尽咯。其实她还有别晓得の事情:吴嬷嬷壹见到王爷朝水清走过去,早早就知趣地将悠思抱走开,远远地躲开咯主子们の视线,生怕打扰咯他们两人の“谈情说爱”。但是 她又很贴心地没什么走得太远,担心壹会儿主子要见小格格。而秦顺儿更是人精儿!当他见到王爷朝水清走过去,当他见到侧福晋并无大碍,既没什么落水,更没什么啥啊生 命之忧,别过是王爷の壹场虚惊而忆,于是也极为知趣地淡出咯王爷の视线。秦顺儿是壹各察颜观色の高手,最近壹两年,眼见着自家爷明显对侧福晋上心咯许多,所以现在 见到主子朝侧福晋走去,对王爷の心思早就心领神会,所以别待吩咐,秦顺儿早早地就极有眼力劲儿地吩咐小太监们找船撑来,根据他对王爷心理の揣测,壹会儿肯定是要吩 咐他去找船。水清因为背对着湖岸,她当然别晓得奴才们都已经自动回避,而王爷因为面对湖岸,自然晓得闲杂人等早早地躲避开来。此时,只见他の仙子因为羞怯而壹脸绯 红の样子,在那漫天の莲荷映衬下,简直就是人面荷花相映红,更是人比画美,人比花娇,人比莲香。那是他第二次将她拥在怀中,上壹次还是五小格降生の那天晚上,他将 累到极限の水清从十三府壹路抱回怡然居,那时の她,是沉睡の仙女,而现在の她,是出水の芙蓉。他自私地、贪心地想要采撷到那人间最柔美、最娇艳の花朵,他要用实际 行动去表达他最真诚、最动人の爱意。所以,尽管她在暗暗地、顽强地抗拒着,可是他の双手根本就别容她有丝毫の反抗,反而更加紧紧地将她钳制在他の怀抱中。他已经采 撷下那朵人间最美の芙蓉花朵,真实地被他捧在手掌心上,既别是啥啊海市蜃楼,也别是啥啊虚幻梦境,而是最真实の拥有。他再也别想让他の仙女,就那么悄悄地从他の手 边溜走,他要让她晓得,他对她の爱有多深、有多浓、有多真……狭小の空间禁锢の是他们の身体,但却是放任着他の柔情万种,他俯下身去,他低下头来,虽然他怀中の水 清,早早就已经将脸颊别咯过去,只留下壹各侧脸。面对那种极度失礼の行为,他根本就顾别得计较那些,因为即使是水清の侧脸,对他而言也是充满咯极度の诱惑,他想要 轻轻地吻上那早已红霞满天の脸庞,用实际行动告诉她,他对她の深情,他对她の挚爱……第壹卷 第671章 时宜“哇,秦顺儿,秦顺儿,船来咯,船来咯,阿玛,船来 咯。”秦顺儿早早地就撑来咯船只,由于生怕打扰咯两位主子,于是极有眼力劲儿地悄悄地躲在咯柳树后面,静待爷の吩咐。虽然悠思被吴嬷嬷带到咯远离湖岸の地方,结果 秦顺儿却是躲过咯初壹没什么躲过十五!他成功地躲过咯王爷和水清の视线,却是藏头露尾,顾头别顾腚,被悠思逮咯各正着!悠思刚壹见到她阿玛の时候,本来是兴奋得想 要赶快上前请安,没想到半路上杀出来壹各程咬金!竟然被吴嬷嬷强行带离咯湖岸。吴嬷嬷别但将她强行带走,离湖岸越来越远,竟然还敢用手捂住咯她の小嘴!对此悠思气 得满脸通红,心中壹团怒火,暗暗怒骂那各别长眼の奴才,胆敢对主子如此极别恭敬!萝卜再小她也长在辈儿上呢,主子就是主子,奴才就是奴才。吴嬷嬷当然晓得小格格对 她の愤怒,悠思是侧福晋の心肝宝贝,惹怒咯小主子,她可是没什么任何の好果子吃。但是吴嬷嬷更晓得,惹怒咯王爷那各大主子,她更是罪该万死。于是万般无奈之下,她 只能是壹边捂着小格格の嘴,壹边悄声地哀求道:“爷有事情要跟主子说哩,待爷说完咯,奴才就带小主子过去,求求小主子,行行好吧。”悠思被吴嬷嬷捂着小嘴,壹句话 也说别出来,于是壹直在吴嬷嬷の怀中别停地扭着身子,挣扎别停。但是听到吴嬷嬷说阿玛有事情找额娘,信以为真の小格格总算是暂时老实咯下来。悠思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护其政治、经济利益,保护其地主土地所有制
社会 根源
巩固、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吸取周天子在诸侯割 据局面下式微的教训,在统一全国后建立专制主义中 央集权制度,以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维护国家统一
地理 原因
大河文明以农业生产为主,土地束缚了过多的劳动力, 无法更多地发展商业与手工业,而且疆域面积较大, 需要统一的管理
3.巩固 (1)巩固中央集权: ①措施:
确立 将君主定名为皇帝,嬴政自称“始皇帝”;通过具 皇帝 体规定和礼仪突出皇帝的_独__尊__地位;皇帝对国家 制度 事务拥有_至__高__无___上__的决定权
中央 设三公九卿。三公指_丞___相__、太尉、御史大夫,为 官制 主要辅佐大臣;九卿泛指分掌具体事务的诸卿
地方 制度
设立__郡__、县两级行政机构,其主要官员由中央任 免和考核。县以下设_乡___、里和亭,分别负责管理 民众和治安
②意义:秦朝确立的这套政治体制被以后的王朝长期沿 用,影响至为深远。
(2)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和 度量衡 ,修驰道、直道,颁 行法律。
(3)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豪强,整顿社会风俗。 4.意义 (1)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 (2)推动了 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
[练经典小题]
1.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在黄河附近筑堤自保,甚至还恶意将灾
害引至邻国。战国时,赵国曾将黄河决堤以浸淹齐魏。这说

()
A.礼乐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B.地方割据势力威胁中央
C.分封制严重阻碍农业发展
D.大一统王朝出现具有合理性
解析:材料讲述诸侯以邻为壑,是诸侯国之间的争端,说明实行 中央集权,有利于生产生活,是历史的趋势,建立大一统王朝具 有合理性,故 D 项正确;其他三项材料均未涉及,排除。 答案:D

秦的统一1

秦的统一1

秦朝的疆域
北到长 城一带
西到 陇西
东到 大海
南到 南海
秦朝行政统
秦始皇建立了以皇帝为核心的中央集权
制度: (1)中央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等 「三公」分掌政务、军务及监察; (2)地方上实行郡县制,分天下为三十 六郡(后来增至四十一郡),郡下设县,县 下又有乡、亭、里等基层组织。
秦始皇既统一了六国, 又有许多暴政,那 他究竟是不是个好皇帝呢?
; / vipkid少儿英语怎么样
stb58rus
好了,兄妹仨先将这些可口的饭菜端到两位老人的床前,看着他们高高兴兴地吃完了,才收拾起碗筷菜碟,到厨房里吃米饭和杂烩菜。 饭后,耿正对两位老人说:“我们租住的房子在巷子尽头的院子里,前几天只是把铺盖搬过来了,还有衣服什么的在那边呢。”老梁头 说:“那你们快去把东西都搬过来吧,不要再浪费那边的租房钱了。爷爷奶奶这里,虽然不见得有出租房舒服,但也有地方住呢,而且 爷爷奶奶离不开你们照顾啊!”老妇人说:“这些天光顾了照顾我俩老东西了,让你们一直都是在这个通铺上挤着,歇息不好啊。咱家 西房里有一些木板呢,你们先凑合着搭个地铺吧。等哪天有空了,就去旧家具铺子里买两张木床吧,那里的东西都很便宜!你们看,咱 这地下宽敞得很,搭地铺,放床,都没有问题!”耿英说:“那就让弟弟陪着爷爷奶奶歇息吧,我和哥哥去搬东西,顺便结算了那边的 房租!”老梁头夫妇俩高兴地催促着:“快去吧,早去早回来啊!”想一想,他们刚刚入住小巷儿尽头的小院儿时,只预先交付了一个 月的房租。半个多月之后,房东老夫妇俩就放心地去了家住县城的儿女们那里,一直连着住了近两个月才返回来。之后,他们就一直没 有再提交房租的事儿。所以在回去的路上,耿正和耿英商议,房租本来就定得非常低了,搬走之前,必须得如数交给那两位善良的老人。 但是,当他们向两位房东老人说明,为了方便照顾那两位受伤的老人,他们要搬去老梁头家去住了,并且要把应该付的租金全部交给他 们时,他们除了表示不舍和赞赏之外,说什么也不愿意接收一点儿银子。并且还说,我们不在时,你们给看守着院落,怎么还能再收取 你们的房租呢!看看房东夫妇执意不收,耿正和耿英只好作罢了。恋恋不舍地把抱着剩余行李的耿正和耿英送出来时,善良的老妇人红 着眼圈儿说:“我们会很想念你们的!”耿英说:“我们也会很想念爷爷奶奶的!你们出巷子来可一定要看到我们啊!”耿正也说: “请二老一定来看我们!”老爷子对快要掉眼泪的老伴儿说:“就是啊,我们不出巷子就能见到娃娃们,你倒是难过个啥啊!”话虽这 么说,老爷子自己倒有些眼眶发热了。耿正对二位老人说:“爷爷奶奶快不要难过了。我们走了,你们应该感到轻松才是呢。这以后啊, 再也不用为夜里老留着门儿等我们回来操心了!”耿英也说:“就是啊,爷爷奶奶以后总算能早早就关上院门儿睡个安稳觉了!”老爷 子长叹一声,说:“唉,我们大概也不会在这个老院子里住多久了。我们老了,独自住在这个尽头小院儿里,儿子和女儿不放心着呢。 我估计啊,赶今年过年之前,他们就会把我们接走了!”耿正和耿英无言地对望一眼,再望望这个暂住了三个多月的小院儿、有些熟悉 了的简洁院门,以及善良的

秦的统一1

秦的统一1

5、孔虚卖掉货物,只得到不多 的布币,又发现这些钱在齐国不 能用,所以决心用这些布币进货 再博一次。
6、他一个人押货,直往 邯郸。
7、到了邯郸后,孔虚惊奇的 发现,原来赵国的斗比魏国小 得多,而两国每斗货物的价钱 差不多,大有赚头。
8、熟悉行情后,孔虚 抓紧时机又赚了几笔。
9、商场得意,孔虚日渐 出名。
魏 韩
前230年灭韩

前223年灭楚
为什么秦国能统一六国?
①基础: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最
强 (经济发达和庞大的军队) ②关键:嬴政的雄才大略 ③人心所向: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 一 ④正确的策略 ……
战国后期秦灭六国 燕 赵


韩 魏

嬴政(秦王)
你能说出秦朝的疆域吗?
长城 东 海
“千古一帝”
《古风》 李白 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过秦论》 贾谊 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 以暴虐为天下始。
挥剑决浮云,
诸侯尽西来。
你如何看待秦始皇?
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示意图
皇帝
丞 相
行 政
最高统治者
太 尉
军 事
御史 大夫
监 察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县
我统一天下 德盖三皇 子孙是二世,三世…直至万世 功过五帝
陇西
南海
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1、结束分裂割据,符合人民的愿望。
2、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
二、巩固统一
1、政治上: 2、文化上: 3、经济上: 4、交通上: 5、军事上:
建立中央集权
统一文字
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
修驰道,统一车轨
北击匈奴,修长城

秦朝的统一

秦朝的统一

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 1、自称始皇帝:建立皇帝制度 • 2、建立中央政府: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 3、地方:秦始皇废除分封制,全面推行郡县 制
三、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 1、货币:圆形方孔的“半两”铜钱
2、度量衡 颁布了全国通用的长度、容量和重量的计量 标准 • ①、长度 长度单位是: 1引 = 10丈, 1丈 = 10尺, 1尺 = 10 寸, 1寸 = 10分 换算成现代单位是: 1引 = 2310cm, 1丈 = 231cm 1尺 = 23.1cm, 1寸 = 2.31cm 1分 = 0.231cm
②、容量
• 秦陶量 1斛 = 10斗, 1斗 = 10升 换算成现代单位是: 1斛 = 20000ml, 1斗 = 2000ml, 1升 = 200ml
③、重量 秦权:1石 = 4钧, 1钧 = 30斤 、1斤 = 16两, 1两 = 24铢 换算成现代单位是: 1石 = 30360g, 1钧 = 7590g 、1斤 = 253g, 1两 = 15.8g 1铢 = 0.69
秦朝的统一
一、秦的统一
• 1、背景: • 2、过程: • 3、统一:
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统一
• 1、背景:商鞅变法秦国实力强大,远远超 过了东方六国 • 2、过程:①、时间:公元前230年——公元 前221年 ②、顺序:韩赵魏楚燕齐 • 3、统一:公元前221年
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 1、自称始皇帝: • 2、建立中央政府: • 3、地方:
2、秦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 答: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的分裂割据局 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 封建国家
3、文字
• 秦小篆
作业
• 1、秦统一全国的主客观原因 • 2、秦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

秦朝的统一

秦朝的统一

货币制度
统一度量衡:秦朝统一了货币的单位和标准,使得经济交流更加便捷。 货币种类:秦朝货币分为金币、铜币和铁币三种,每种货币都有不同的面值和重量。 货币铸造:秦朝设立了专门的机构来铸造货币,保证了货币的质量和标准。 货币流通:秦朝的货币流通广泛,不仅在国内市场流通,还流通到周边国家和地区。
车同轨政策也是秦朝实现中央集权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统一车辆和轨道规格,加强了对地方 的控制和管理,进一步巩固了秦朝的统一。
车同轨政策的推行,还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提高了物流效率,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焚书坑儒
背景:秦朝统一后, 为了加强思想控制, 采取了焚书坑儒的 政策
内容:焚烧除《秦 纪》以外的所有史 书,坑杀儒生和方 士
书同文
秦始皇下令焚书坑儒,统一文字为小篆 书同文是秦朝文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加强中央集权 书同文对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书同文也是秦朝文化统一的重要标志之一
车同轨
秦朝统一后实行了车同轨政策,即规定全国车辆必须采用相同规格的车轮和轨道,使得车辆可 以在全国范围内顺畅通行。
车同轨政策的实施,加强了各地的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推动了各地文化的融合和发展。
土地制度
土地国有制:秦朝将全国土地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统一分配和调度 土地使用权:国家向农民授予土地使用权,农民需向国家缴纳赋税 土地征收制:国家有权征收农民土地,用于国家建设或军事需要 土地制度改革:秦朝实行了一系列土地制度改革,旨在加强国家对土地的控制和利用
第五章
秦朝统一后的文化政 策
秦朝的统一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XX

目 录



政秦 治朝
经统
济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秦的统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有:秦灭六国及其意义;秦巩固统一的措施:中央集权统治的确立,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焚书坑儒,万里长城,灵渠;秦朝疆域。

2、过程方法与能力
要求对本课教材内容整体把握,培养综合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秦朝的政策措施中,哪些对后世有深远影响”问题的思考,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就所学秦始皇的主要史实,培养初步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秦灭六国是战国由诸侯割据向统一的封建国家发展的必然趋势,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具有进步的意义。

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创了我国历史的新局面。

秦的统一以及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对我国历史产生深远的影响,对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以及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秦统一和巩固统一的措施。

难点:专制集权统治的概念和作用。

三、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师:我国从什么时候开始进入封建社会?战国七雄是哪七雄?
生:战国时期,战国七雄是:齐楚秦燕赵魏韩。

学生一边回答一边向学生展示《战国形势》图,依次显示七雄)
师:战国七雄当中最后哪个国家统一了六国?
生:秦国
师:大家回忆一下,秦为什么能够统一六国?
生:
师:秦朝又是采取什么策略灭掉六国?
师:秦国采取“远攻近交”的策略(指与邻近者交好,而对较远者施用武力),于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相继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喊赵薇去演戏),统一了六国(展示《战国形势图》秦灭六国的过程),公元前221年,秦皇嬴政
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展示《秦的疆域图》)。

定都在咸阳(在陕西省)。

师:请同学们分析,秦的统一有什么历史意义?(启发议论)秦在统一之前是什么状况?
生:秦统一之前,各诸侯国割据混战。

师:“秦的统一”完成了统一后,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第二,战乱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秦统一后,使人民获得了较为安定的生活和生产的环境。

秦的统一,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秦朝的疆域图,秦朝的疆域北至长城,南到南海,西到陇西,东到东海,面对这么辽阔的疆域,秦始皇采取了怎样的措施去巩固国家的统一?(指导学生看P50的正文,让学生回答)我们一般回答措施类的问题的时候,一般哪几方面进行思考?
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等方面。

师:大家从这几个方面着手,阅读书本找出秦统一的措施。

(板书:秦统一的措施)
师:在政治方面的措施有哪些呢?
生:
师:在政治方面采取的措施首先是确立了皇帝制度,皇帝总揽全国军政大权。

“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天下所有的大小事务都由皇帝决定)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秦王嬴政,认为自己的功德高过古代的三皇五帝,于是以为“王”的称号已不能够显他的尊贵,于是采用“皇帝”的称号。

他自称“始皇帝”,并幻想后世子孙从“二世”“三世”传至“万世”。

从此,“皇帝”一词,成为此后两千多年中国传统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在中央,皇帝之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丞相掌管行政,协助皇帝处理国家政务;太尉是最高军事长官,协助皇帝处理全国军务,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在地方,废除以血缘为纽带的分封制,在全国内设立36郡,郡设郡守,郡下设县,县有县令。

所有官吏均由皇帝直接任免。

郡和县是地方政府,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组成中央行政机构,地方的权利集中到中央,中央的权利最终集中到皇帝的手上。

秦始皇通过实行郡县制,将地方的权力集中到中央;通过三公,再把中央的权力集中到自己手中,从而建立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国家。

师:在经济方面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生: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

师:我们看一下,各国货币各不相同,齐燕赵使用的是刀币、楚国使用的是蚁鼻钱,赵魏韩使用的是布币,相当混乱,经济交流造成极大不便,还影响到国家政治上统一的巩固。

所以秦始皇下令废除了各国的旧货币,以圆形方孔钱(也叫秦半两钱)作为通行货币在全国推行。

这样就克服了在流通、换算的困难,促进了全国各地的商品交换。

除了统一货币还统一了度量衡。

度、量、衡、三个字的意思分别是什么?
生:度是测量长度的工具,量是测量容积的器具和单位,衡是测量重量的工具或单位。

师:战国时期,各国的度量衡差异很大,单位和进位都不一致。

秦始皇废除六国的旧度量衡,以秦国原来商鞅制订的度量衡为基础,制定了新的度量衡制度颁行全国。

提问: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有什么历史意义?(启发学生议论,教师归纳)
生:促进经济的发展。

师:统一了货币,统一度量衡,消除阻碍经济发展的因素,促进了各族人民经济的交流。

在思想文化方面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生:统一文字,焚书坑儒。

师:大家看一下这幅图,一个“马”字和一个“安”字,各国的写法各不相同。

假如秦始皇要颁发政令,那么原来六国的百姓看得懂吗?看不懂,这必然会妨碍政令的推行。

所以,秦始皇命李斯等人对进行文字整理,废除原来六国的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通用文字。

同学们看小篆的笔画圆润,注意能够辨认出那些字体是小篆。

小篆逐渐被笔画简单的隶书所取代。

统一了文字,有什么意义呢?统一文字后,大家都能够沟通交流,有利于文化的交流。

师:我们再看一下,看这两幅图片,我们可以看出秦始皇在思想上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生:焚书坑儒。

师:秦始皇完成统一后不久,采取丞相李斯的建议,进行焚书。

焚烧的是哪些书?哪些书可以保留下来了?
生:一是统一前六国的史书,二是民间私藏的诸子百家著作;百姓只可以保留秦国的史书、医药、卜筮、种植的之类的书籍。

师:焚书的第二年,一些方士、儒生批判秦始皇的治国政策,结果,秦始皇将四百六十多名儒生活埋。

这就是“坑儒”事件。

秦始皇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生:加强思想的统治。

师:秦始皇通过焚书坑儒来加强思想的统治,一方面有利于巩固统治,但一方面又使得古代文化典籍遭到极大的破坏,钳制了人们的思想,严重地摧残了文化。

师:我们看最后一个方面,在军事方面所采取的的措施,看哪位同学能够找到?
生:北击匈奴修建长城,南征越族开灵渠。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秦朝的疆域图,在秦朝的北方是匈奴。

北方的匈奴不断进犯秦朝,为此,秦始皇派大将蒙恬进行反击,收复了河套地区。

为了抵御匈奴,秦始皇修筑了一条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

(展示秦国的疆域图)除此之外,秦始皇还南征越族,开凿灵渠。

春秋时期,南方两个诸侯国。

(生答:吴越)。

越族就包括了当时吴越及附近的居民。

战国时,越国被楚国所灭,越人流散东海沿海及江南各地,后称“百越”。

在南征越族的时候由于交通不便,为解决运送军粮问题,秦始皇派人开凿灵渠。

从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这里是长江流域的支流湘水,这条珠江流域支流漓水,所开凿的灵渠沟通湘水和漓水,把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联系起来。

师:我们最后来思考一个问题。

在中国历代皇帝中,秦始皇比较有争议性的皇帝。

有人认为他是千古一帝,而认为他是暴君,那你怎么评价秦始皇?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公?
生: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他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

他修筑长城、广建宫殿陵墓(比较有名阿房宫和骊山陵墓),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他还制定残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师:对于人物的评价,我们要从两方面来进行评价,要把历史人物放到一定的历史背景当中进行评价。

还有主要看他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是否推动或阻碍了生产力发展及人类社会进步。

秦始皇他推行很措施,对后世产生很大的影响。

所以秦始皇的功大于过。

板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