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的营养价值与发展前景l论文
大豆食品加工利用现状与发展前景

大豆食品加工利用现状与发展前景摘要:通过分析大豆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加工利用现状,提出大豆食品深加工利用前景和途径。
关键词:大豆食品加工利用前言:大豆营养非常丰富,含40%左右的蛋白质、20%左右的脂肪、20%左右的碳水化合物、4%~ 5%的灰分,1 kg大豆所含蛋白质相当于2 kg牛肉或4.5 kg猪肉。
国内外专家研究发现大豆蛋白几乎是完全蛋白质,含有8种人体不能合成且必需的氨基酸大豆还含有维生素E和皂甙,都是人体天然保健品。
1 大豆的营养成分大豆的主要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油脂、碳水化合物及一些微量成分1.1 蛋白质大豆含有近40%的蛋白质(因产地品种不同有差异),比任何一种粮食作物的蛋白质含量都高(见表1)。
大豆蛋白质中含有多种必需氨基酸成分,尤其赖氨酸含量较高(见表2)。
在食品加工和储藏过程中,大豆蛋白质具有乳化性、吸油性、吸水性、保水性、胶凝性等功能特性[1]。
1.2 油脂大豆油脂主要由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酸组成.经常食用能预防动脉硬化等疾病。
是良好的食用油脂。
食用能预防动脉硬化等疾病。
是良好的食用油脂。
2 大豆食品深加工利用的现状2.1 大豆油脂的加工利用大豆含有20%左右的油脂.提取出来可作食用豆油,进一步提纯深加工可制成色拉油、致酥油、人造奶油等。
目前,世界上提取大豆油脂仍以正己烷浸出法为主要工业化方法。
近年来欧美、日本也研制出一些新方法、新工艺,如异丙醇法,出油率高达19.18%.是目前最有前途的新方法;酶法,出油章稍低,但油质好,不需再精炼。
大豆油脂不论是机榨法或浸出法,提取出的油均为粗油,也叫毛油.色泽深、游离脂肪酸高,口味不理想,稳定性差。
最近几年起的油脂深加工产品正在逐步克服这些缺点,如色拉油就有取代普通豆油(毛油)的趋势。
2.2 大豆蛋白质的加工利用目前,大豆蛋白质制品主要有各类豆粉、大豆组织蛋白、大豆浓缩蛋白、大豆分离蛋白等。
1)全脂大豆粉,是用大豆的原料直接加工而成的一种粉状制品,叉分全脂豆粉和膨化豆粉,其中可溶性蛋白占总蛋白的95%以上。
豆类研究博士毕业论文

豆类研究博士毕业论文豆类研究博士毕业论文摘要:豆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作物,被广泛种植和消费。
豆类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人体健康有很多益处。
本研究主要探讨了豆类的营养价值、生长环境和处理方法对豆类品质的影响。
在本研究中,我们首先对不同种类的豆类进行了分析,发现它们的营养价值有所不同。
黑豆、绿豆和红豆等豆类富含蛋白质,有助于维持身体的生长和修复。
大豆富含优质蛋白质和脂肪酸,对心脏健康有益。
此外,豆类还提供丰富的膳食纤维,有助于消化系统的正常运作。
然后我们研究了豆类的生长环境对其品质的影响。
结果显示,豆类的生长环境对其营养成分和口感有显著影响。
不同的土壤条件、气候和水分供应会导致不同品种的豆类中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的变化。
因此,合理的土壤管理和养分供应对豆类产量和品质的提高至关重要。
最后,我们研究了处理方法对豆类品质的影响。
豆类可通过加工、烹饪和发酵等方法进行处理。
研究发现,一些加工方法如研磨、煮沸和烘烤可以提高豆类的营养价值。
发酵过程可以降低豆类中的抗营养因子,提高营养物质的吸收率。
因此,在消费豆类时,选择适当的处理方法对保留和增强豆类的营养价值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豆类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并且它们的品质受到生长环境和处理方法的影响。
我们希望通过这项研究,能够增进对豆类的认识,提高豆类的种植和消费水平,以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
关键词:豆类,营养价值,生长环境,处理方法,品质Abstract:Legumes are a very important crop that is widely cultivated and consumed. Legumes are rich in proteins, fats, carbohydrates, and various vitamins and minerals, which have many health benefits.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impact of the nutritional value, growth environment, and processing methods on the quality of legumes.In this study, we first analyzed different types of legumes and found that their nutritional values varied. Legumes such as black beans, mung beans, and red beans are rich in proteins, which help maintain the growth and repair of the body. Soybeans are rich in high-quality proteins and fatty acids, which are beneficial for heart health. In addition, legumes provide abundant dietary fiber, which helps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digestive system.We then studied the impact of the growth environment on the quality of legum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rowth environment of legumes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ir nutrient content and taste. Different soil conditions, climate, and water supply can lead to variations in the protein, vitamins, and mineral content of different varieties of legumes. Therefore, proper soil management and nutrient supply are essential for improving the yield and quality of legumes.Finally, we studied the impact of processing methods on the quality of legumes. Legumes can be processed through methods such as grinding, boiling, and baking. The study found that some processing methods, such as grinding, boiling, and baking, can increase the nutritional value of legumes. The fermentation process can reduce anti-nutritional factors in legumes and improve the absorption rate of nutrients. Therefore, choosing appropriate processing methods when consuming legumes is crucial for preserving and enhancing their nutritional value.In conclusion, legumes have rich nutritional values, and their quality is influenced by the growth environment and processing methods. It is hoped that through this study, we can improve our understanding of legumes,enhance the level of legume cultivation and consumption, and improve people's health.Keywords: legumes, nutritional value, growth environment, processing methods, quality。
最新大豆的营养价值研究

大豆的营养价值研究大豆的营养价值研究徐凡摘要:大豆(学名:Glycine max),中国古称菽,是一种其种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的豆科植物。
大豆呈椭圆形、球形,颜色有黄色、淡绿色、黑色等,故又有黄豆、青豆、黑豆之称。
大豆最常用来做各种豆制品、压豆油、炼酱油和提炼蛋白质。
豆渣或磨成粗粉的大豆也常用于禽畜饲料。
在中国,日本和朝鲜,不同软硬的豆腐已经吃了几千年了。
大豆加工之后,也可以成为酱油或腐乳。
欧美现代也开始吃豆腐,但是一般用来代替奶制品。
关键词:大豆;营养价值;研究大豆为豆科大豆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我国。
是一种其种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的豆科植物,是有豆荚类谷物的总称;中国古称菽,而篆文中的豆,就像种子在豆荚中的样子。
豆的角叫豆荚,豆的叶叫豆藿,豆的茎叫豆萁。
说到大豆,一般都指其种子而言。
根据大豆的种皮颜色和粒形分为五类:黄大豆、青大豆、黑大豆、其他大豆(种皮为褐色、棕色、赤色等单一颜色的大豆)、饲料豆(一般籽粒较小,呈扁长椭圆形,两片子叶上有凹陷圆点,种皮略有光泽或无光泽)。
黑色的叫做乌豆,可以入药,也可以充饥,还可以做成豆豉;黄色的可以做成豆腐,也可以榨油或做成豆瓣酱;其他颜色的都可以炒熟食用。
我国自古栽培,至今已有5000年的种植史。
现在全国普遍种植,在东北、华北、陕、川及长江下游地区均有出产,以长江流域及西南栽培较多,以东北大豆质量最优。
世界各国栽培的大豆都是直接或间接由我国传播出去的。
由于它的营养价值很高,被称为“豆中之王”、“田中之肉”、“绿色的牛乳”等,是数百种天然食物中最受营养学家推崇的食用。
各种大豆都是在夏至前后播种的,长成后苗高3~4尺;叶子呈桃形;秋天时开白色的花;长成的豆荚大概有一寸左右。
所有的大豆都不禁霜,一场秋霜过后慢慢就干枯了。
种植大豆如果像要有个好收成,通常会采用这样的办法:用几个口袋装些等重的大豆,在冬至那天埋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十五天后取出来,每个口袋都要称重,选取较重的口袋中的豆子做种子。
大豆的营养价值以及发展前景分析

营养成分、价值及发展前景进行简单的探讨。 ! 大豆的主要营养成分及营养价值 !"! 蛋白质 大豆中的营养价值相当高,各种主要的营养成分含量
均比较高,蛋白质的含量达到了 #$左右,且大部分是优 质蛋白质。通过与肉进行比较,!%& 大豆中的蛋白质总量相 当于 '%& 牛肉中的蛋白质,相当于 '"()& 瘦猪肉中的蛋白 质,由此可见大豆中蛋白质的含量远高于肉类。大豆中还含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有大量人体需要的必须氨基酸,尤其是赖氨酸、苏氨酸的含 量,分别是谷类作物中含量的 !*、+ 倍左右。在所有的谷类 作物中,被认为是第一限制性氨基酸的即为赖氨酸,因此在
日常饮食中搭配一些豆制品,可使谷类作物中蛋白质含量
偏低的缺点得以弥补,还可以补充氨基酸,从而明显提高营
养价值。此外,大豆蛋白还对降血压有明显的效果,日本的
醇的含量,对动脉粥硬化的抑制效果比较好,因此一些相关
方面的患者可以多食用豆类食品。大豆中的磷脂主要为卵
磷脂、脑磷脂等,卵磷脂可激发大脑处于活跃状态,有助于
提高记忆力、延缓衰老等。 !,( 碳水化合物 大豆中含有 '*以上的碳水化合物,有较为复杂的组
成结构,其中主要的组成是可溶性糖、纤维素等,淀粉含量
极少。在所有的碳水化合物中低聚糖(水苏糖、棉子糖)占到 !1' 左右,此类糖在肠道内不易被消化酶消化,但是其可被 肠道中的有益细菌利用,过程中会有酸、气等物质产生,可
促进肠道健康,但是吃多了也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肠胀气。 !"# 矿物质和维生素等 相对于其他的豆类作物,大豆的矿物质含量可达到
大豆的营养价值研究

大豆的营养价值研究大豆的营养价值研究黄豆,与青豆,黑豆统称为大豆。
它既可供食用,又可以榨油,由于它的营养价值很高,只蛋白质一项就比瘦肉多一倍,比鸡蛋多2倍,比牛乳多1倍,故被称为“豆中之王“、”田中之肉“、”绿色牛乳“等,是数百种天然食物中最受营养学家推崇的食物。
一般来讲,豆类的营养价值高于其它植物性食物。
而在豆类食物中,大豆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我国自古栽培大豆,据说我国种植大豆已有近5000年的历史。
大豆主要包括黄豆、青豆和黑豆。
目前大豆在全国普遍种植,世界各国栽培的大豆都是直接或间接由我国传播出去的,豆腐的制作也是我国的“专利”。
我国可以说是大豆种植及利用的“开山鼻祖”。
大豆中含有35%的蛋白质;16%的脂肪;34.2%的碳水化合物;15.5%的膳食纤维。
此外,大豆中还含有B族维生素、钙、磷、铁、镁等矿物质,以及大豆异黄酮、大豆卵磷脂、大豆固醇等大豆特有的物质,这些营养素及食物成分几千年来一直为我们的营养及健康默默的服务着。
在这里,我们为大豆“摇旗呐喊”一下,让大家更加了解大豆及豆制品为我们所做的贡献。
大豆蛋白:量多质优从蛋白质的角度上说,大豆是唯一能与肉类相媲美的植物性食物。
大豆中蛋白质含量是谷类食物的3~4倍,不仅如此,其蛋白质的质量也大大的优于谷类食物。
决定食物蛋白质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必需氨基酸含量。
大豆蛋白中8种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含量合理,除蛋氨酸稍低外,其它必需氨基酸组成与鸡蛋蛋白近似。
而鸡蛋蛋白质是天然食物中最优质的蛋白质之一,大豆蛋白的品质由此可见一斑了。
国内外的一些实验还观察到大豆蛋白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大豆蛋白中精氨酸和赖氨酸含量高,这两种氨基酸有助于改善血管的功能,在降血压的过程中发挥了作用。
大豆油:优质植物油大豆中的脂肪含量为16%左右,大豆油是世界上产量最多的油脂。
大豆油中大约含有棕榈酸10%;硬脂酸3.5%;油酸23%;亚油酸53%;亚麻酸8%。
其中棕榈酸及硬脂酸为饱和脂肪酸,油酸为单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和亚麻酸为多不饱和脂肪酸。
大豆的营养价值与发展前景

大理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高等教育毕业论文(设计)大豆的营养价值与发展前景年级专业层次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时间:年月大豆的营养价值与发展前景摘要大豆是一年草本植物,其种子也称为大豆。
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豆类。
大豆在中国栽培并用做食物及药物已有5000年历史,于1804年引入美国;20世纪中叶,在美国南部及中西部成为重要作物。
大豆是豆类植物中最富有营养又易于消化的食物,是蛋白质最丰富最廉价的来源。
是世界上许多人和动物的主要食物。
大豆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不饱和脂肪酸、钙及B族维生素是我国居民膳食中优质蛋白的重要来源。
本文主要论述了大豆的营养价值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大豆;蛋白质;营养价值;发展前景Soybean nutritional value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sAbstractSoy is a year of herbs, and its seeds, also known as soybeans. Is the world's most important legume. Soybean cultivation and used as food and drugs in China 5000 years of history, in 1804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The middle of the 20th century, in the southern United States and become the important crops in the Midwest. Soybean is the most nutritious and legumes are easy to digest food, is the most rich and cheap source of protein. Is the main food for many people and animals in the word, Soybean is rich in high grade protein, unsaturated fatty acid, calcium and B vitamins are important source of high-quality protein in our die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nutritive value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soybean.Key words: soybean, Protein; Nutritional value; Prospects for development目录前言 (1)第一章大豆的概述 (2)1.1大豆的简介 (2)1.2大豆的形态特性及生产地 (2)第二章大豆的营养价值 (3)2.1大豆的营养成分 (3)2.2 大豆的营养物质 (3)2.2.1异黄酮 (4)2.2.2植酸 (4)2.2.3蛋白质 (5)2.2.4大豆油 (5)2.2.5大豆低聚糖 (5)2.2.6维生素和矿物质 (5)第三章大豆制品 (6)第四章大豆的发展前景 (7)4.1大豆的临床作用 (7)4.2大豆膳食纤维的开发前景 (7)4.3大豆的保健功能 (7)参考文献 (8)致谢 (9)前言《史记》里有记载,大豆起源于中国,用作食物及药物已经有5000年历史。
浅析大豆产业发展趋势论文

浅析大豆产业发展趋势论文大豆是我国主要的粮油作物之一,也是人们餐桌上常见的食材。
近年来,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凸显以及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大豆产业发展逐渐受到关注。
本文将从大豆产业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等几个方面对大豆产业进行浅析,以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大豆产业的现状大豆是我国粮食作物中面积和总产量最大的一种,也是中国人均消费最多的蛋白质来源。
据统计,我国大豆种植面积及总产量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生产规模较大。
但是,我国大豆产业整体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产方式低效。
我国大豆种植主要采用传统的播种、浇水、除草、喷施农药等方式,整体耗能高、效益低。
农业机械化程度低,种植过程中劳动力消耗大,效率低下。
2.品种单一。
我国大豆品种相对单一,适应性较差。
由于大豆在不同地区的生长条件和需求有所不同,这导致大豆市场需求难以满足。
3.市场化程度低。
我国大豆产业从种子的生产到产品的销售整体上还处于初级市场阶段,市场化程度较低。
加工环节中,大豆的加工技术相对简单,大多数企业只进行低附加值的加工,如油厂只生产豆油而不提取豆蛋白。
二、大豆产业的发展趋势随着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变化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大豆产业正逐渐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以下是大豆产业发展的几个趋势:1.科技创新的推动。
随着现代科技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大豆种植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
例如,大豆的无土栽培、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改进等,都为提高大豆产量和质量提供了保障。
2.市场多元化需求的增加。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的要求不断提升,市场对高品质、绿色有机的大豆产品需求增加。
同时,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豆制品的需求也在逐步增长,推动了大豆产业的扩大。
3.产业链的延伸和升级。
大豆产业链包括种植、收购、加工、销售等环节,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大豆产业链将逐渐向上游和下游延伸。
豆类营养论文

5“抗癌五素”经过长期实验,专家们拿出大量数据证明,大豆中至少有5种物质具有防癌功效,它们是:(1)蛋白酶抑制素(2)肌醇六磷酸酶(3)植物固醇(4)皂苷(5)异黄酮。
2“防酸效应”大豆磷脂可增加组织机能,降低胆固醇,改善脂质代谢,预防和治疗脑动脉、冠状动脉硬化,它还有助于肝脏健康,对肝炎、脂肪肝都有一定的疗效。另外,大豆磷脂还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防止体质及各组织器官酸化。
3“多能效益”大豆中的植物蛋白也是重要的健康物质,因为它是大脑从事复杂智力活动的基本原料。食物中增加大豆蛋白的含量,就能增加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功能,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避免沮丧、抑郁的深层发展。
(二)大豆的营养价值1.蛋白质。大豆是其植物体的繁殖器官在生长过程中积累了大量高分子营养物质因此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大豆的蛋白质含量一般在35%——40%是植物性食物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大豆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接近人体需要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为优质蛋白而且富含谷类蛋白较为缺乏的赖氨酸是谷类蛋白质互补的天然理想食物。与肉类食物相比lkg大豆所含蛋白质的数量(按40%含量计)相当于2.3kg瘦猪肉或2此牛肉所含的蛋白质大豆在营养上的这一特点使之在膳食结构中具有重要意义是千百万素食人群赖以生存的根本。如我国的和尚、出家的尼姑等佛家弟子其获得蛋白质的最主要来源就是大豆。2.脂肪。大豆含脂肪15%——20%。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85》6且以亚油酸为主占大豆中不饱和脂肪酸量的50%以上。大豆还含有较多的磷脂(卵磷脂约29%脑磷脂约3l%)、少量的胆固醇和具有较强抗氧化能力的维生素E。所以大豆常被推荐为防治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理想食品。因此大豆油是少有的优质食用油。3.碳水化物。大豆中的碳水化物含量相对较少为25%一30%其中一半是可供利用的淀粉、阿拉伯糖、半乳糖和蔗糖;另一半是人体不能消化吸收的棉籽糖和水苏糖存在于大豆细胞壁在肠道细菌作用下发酵产生二氧化碳和氨可引起腹胀。4.矿物质。大豆富含钙、磷、铁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其中钙含量丰富为191mg/100g比牛、猪肉高数十倍是正在生长发育中的儿童和易患骨质疏松症老人膳食钙的极好食物来源。5.维生素。大豆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维生素h、B的含量在植物性食物中相对较高豌豆中维生素B真的含量居各种粮食之冠。此外它还含有较多胡萝卜素和维生素E大豆几乎不含有维生素C但发芽后可产生一定量的维生素C。(二)大豆中的抗营养因素大豆中含有一些抗营养因素可影响人体对某些营养素的消化吸收。在应用大豆时应注意并合理处理这些抗营养因素以充分发挥大豆的营养作用。1.蛋白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存在于大豆、棉籽、花生、油菜籽等植物中是抑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胃蛋白酶等物质的统称。其中以抗胰蛋白酶因子(或称胰蛋白酶抑制剂)存在最普遍其对人体胰蛋白酶的活性有部分抑制作用妨碍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其对动物有抑制生长作用。采用加热方法即可破坏生大豆中的抗胰蛋白酶因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豆的营养价值与发展前景摘要大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大豆中的卵磷脂还具有防止肝脏内积存过多脂肪的作用,从而有效地防治因肥胖而引起的脂肪肝,适宜多种人群。
关键词:大豆蛋白质营养价值《史记》里有记载,大豆起源于中国,中国人吃豆有几千年的历史。
当下,大豆更是膳食指南中规定的中国居民每天都该摄入的食物之一。
人们常吃的豆类有十余种,为什么独独大豆获得了“豆中之王”、“田中之肉”、“绿色的牛乳”等等美誉?这主要是因为大豆5个无可比拟的优点:1.所有植物性食物中,只有大豆蛋白可以和肉、鱼及蛋等动物性食物中的蛋白质相媲美,被称为“优质蛋白”。
2.动物性食物虽能补充优质蛋白,但却带来了饱和脂肪酸及胆固醇。
大豆中的脂肪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富含的卵磷脂还有助于血管壁上的胆固醇代谢,预防血管硬化。
3.富含钙质:每100克大豆中含有钙200毫克左右,其钙含量是小麦粉的6倍,稻米的15倍,猪肉的30倍。
4.含多种保健因子:例如异黄酮、植物固醇、皂甙等多种“非营养成分”,对于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维护健康有重要作用。
5.食用方式丰富:可以加工成豆浆、豆腐、豆干、腐竹、豆芽,发酵后可制成豆豉、豆汁、酱油及各种腐乳,大豆深加工则能生产分离蛋白、卵磷脂等产品。
大豆蛋白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可以预防多种疾病。
大量的临床试验结果促使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于1999年10月公布了关于大豆蛋白的健康的声明:食物中每天包含25克大豆蛋白可以减少心脏疾病的危险。
如每天4次进食,每次应摄入6.25克大豆蛋白,在每次吃的食物中必须含有少于1克的饱和脂肪和少于20毫克胆固醇。
如今,关于大豆蛋白的抗癌研究也已提交FDA专家论证,不久将有结果公布。
尽管大豆粉在营养上和性价比上有着许多特点,但是它却不能单独做成食品或直接食用。
它需要一个载体。
面粉被发现是大豆粉最好的载体。
由于两者的粗细度相同,面粉可以与大豆粉以任何比例混合,并且可以制成各种主食如面包、馒头、面条、方便面、饼干、蛋糕、油条、饺子皮和馄饨皮等。
这给大豆粉的使用开辟了许多途径,也改变了传统大豆制品(豆浆、豆腐、豆制品等)不能作为主食的缺点,为人们多吃大豆蛋白提出了新的思路。
大豆粉和面粉混合制成食品在营养上有两个好处:一是大豆粉的添加使面粉食品的蛋白含量增加。
二是蛋白质的质量提高。
面粉缺乏赖氨酸,大豆粉恰恰富含赖氨酸,二者结合接近理想水平。
由于大豆蛋白质具有许多功能特性,比如吸水性、保水性、吸油性、保油性、乳化性、胶凝性、起酥性等等,在面粉中添加5%-10%的大豆粉制作食品,还能赋予食品良好的口感、光滑饱满的外表、果仁般的风味、更长的保鲜期以及更高的营养价值。
大豆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比例得当且齐全,必需氨基酸结构品质优良;富含健脑、益脑、育脑的增智成份;钙磷铁含量丰富,对正在生长发育的儿童和患骨质疏松的老年人及缺铁性贫血者都非常有益。
一、大豆蛋白(Soybean protein)大豆中的蛋白是植物中蛋白含量最高的品种之一,含量约为40%,是谷类食物的4~5倍,是肉、蛋、鱼的二倍,大豆蛋白中的氨基酸组成与鸡蛋和牛奶蛋白质相近,除蛋氨酸略低外,其余必需氨基酸含量均较丰富,是植物性的完全蛋白质,在营养价值上,可与动物蛋白等同,属于“优质蛋白质”。
FAO/WHO(1985)人类试验结果表明,大豆蛋白必需氨基酸组成较适合人体需要,对于两岁以上的人,大豆蛋白的生理效价为100。
1999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FDA)发表声明:每天摄入25克大豆蛋白,有减少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现代人群所需要的食品应该是既能引起食欲,又无不良副作用,而且含有丰富营养。
在现有食物类群中,具备上述条件、原料来源丰富的农作物莫过于大豆。
用大豆蛋白制作的饮品,被营养学家誉为“绿色牛奶”。
二、大豆油(Soybean oil)大豆油含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且不含胆固醇,从营养价值看,大豆油中含棕榈酸7-10%,硬脂酸2-5%,花生酸1-3%,油酸22-30%,亚油酸50-60,亚麻油酸5-9%。
大豆油的脂肪酸构成较好,它含有丰富的亚油酸,有显著的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功效,大豆中还含有多量的维生素E、维生素D以及丰富的卵磷脂,对人体健康均非常有益。
另外,大豆油的人体消化吸收率高达98%,所以大豆油也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优良食用油。
三、大豆膳食纤维(Soy dietary fiber)大豆膳食纤维是指大豆中那些不为人体所消化吸收的高分子糖类的总称,主要包括纤维素、果胶、木聚糖、甘露糖等。
膳食纤维对人体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现被医学界和营养学界公认膳食纤维是预防高血压、冠心病、肥胖症等的重要食物成分,被称为第七类营养素。
最近,从大豆纤维中提取的大豆多糖除具有可溶性膳食纤维功能外,还具有优良的乳化稳定性,是一种天然的蛋白饮料乳化稳定剂。
四、大豆低聚糖(Soy Oligosacharides)大豆低聚糖主要成分是水苏糖、棉子糖和蔗糖,其甜度为蔗糖的70%,热值仅为蔗糖的50%,水苏糖和棉子糖是双歧杆菌的增殖因子,可促进双歧菌的生长繁殖,调节肠胃道,改善通便,防止便秘。
另外还具有提高免役能力,分解致癌物质的作用。
五、大豆卵磷脂(Soybean Lecithin)大豆卵磷脂是大豆油脂加工的副产物之一,它是一种类脂,主要成分是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磷脂酰肌醇(PI)、磷脂胺(PA)等。
它是一种乳化剂,能够阻止胆固醇在血管内壁的沉积并能清除其沉积物,还可降低其血液黏度,促进血液循环,对预防心脑血管病有重要作用;能促进大脑活力提高,增强记忆力,健脑益智,预防老年痴呆,延缓衰老;其生理功能还能预防脂肪肝,防止肝硬化等等。
六、大豆皂苷(Soy Saponine)大豆皂苷是一种天然的生物活性物质,主要分布在大豆胚轴中,目前已知的A1、A2等5种。
它可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调节免役功能,并对爱滋病有一定抑制作用。
七、大豆异黄酮(Soy Lysoflavones)异黄酮是黄酮类化合物中的一种,主要存在于豆科植物中,大豆异黄酮是大豆生长中形成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
由于是从植物中提取,与雌激素有相似结构,因此称为植物雌激素。
大豆异黄酮的雌激素作用影响到激素分泌、代谢生物学活性、蛋白质合成、生长因子活性,是天然的癌症化学预防剂。
大豆异黄酮具有抗癌、抗氧化、降低胆固醇、预防骨质疏松症、改善妇女更年期综合症,预防心血管病等功能。
八、大豆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Vitamins and minerals)大豆中还含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叶酸、维生素E 等维生素和钾、钠、钙、镁、铁、锰、锌、铜、磷、硒等10余种矿物质元素。
对全面补充和平衡营养有重要作用。
大豆膳食纤维是一种来源广泛而且质优价廉的天然膳食纤维,对人体有重要的保健作用。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膳食结构和饮食习惯发生了巨大变化。
高热量、高蛋白、高脂肪和精细食品摄入量大大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相对减少。
人们由于忽略了膳食营养的平衡性,导致“富贵病”——糖尿病、心血管病、肥胖、肠癌、便秘等越来越普遍[1]。
膳食纤维曾经被认为是没有营养价值的粗纤维,但自20世纪70年代Burkitt Trowell提出膳食纤维假说以来[2],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膳食纤维对上述的各种疾病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3]。
膳食纤维受到了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包括医学家、营养学家、膳食家、食品科学家、生物化学家,以及食品法规及营养教育有关的科学决策者的广泛重视,并将其列为继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水、矿物质和维生素之后的“第七大营养素”[4]。
许多专家都认为,纤维食品将是21世纪主导食品之一。
膳食纤维的来源比较广泛,其中大豆膳食纤维就是一种优质的天然膳食纤维。
我国是大豆的故乡,大豆的产量一直居于世界的前列。
自从汉代“淮南王”刘安发明了豆腐以来,豆制品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生产历史。
目前,传统的豆制产品已有数十个品种,新产品的开发也是层出不穷。
各种大豆制品的加工都会产生大量的副产物豆渣,而豆渣中就含有丰富的大豆膳食纤维。
由此可见,大豆膳食纤维是一种来源广泛而且质优价廉的膳食纤维。
1 大豆膳食纤维的组成大豆膳食纤维是复杂的混合物,按其溶解特性的不同,可分为水溶性的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和水不溶性的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IDF)两大类[5]。
大豆膳食纤维与其它来源的膳食纤维如小麦麸皮纤维、米糠纤维等的基本组成成分相似,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分子的糖苷键、聚合度和支链结构却相差很大,这些因素决定它们的物化性质,影响它们在人体中相应的营养功能特性。
大豆膳食纤维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和果胶类物质、糖蛋白和木质素组成。
大豆膳食纤维中的纤维素是由β-吡喃葡萄糖基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起来的聚合物。
组成大豆膳食纤维半纤维素主要有阿拉伯木聚糖、木糖葡聚糖、半乳糖甘露聚糖和β(1→3,1→4)-葡聚糖4种。
果胶是以α(1→4)糖苷键连接的聚半乳糖醛酸为骨架链,主链中含有(1→2)鼠李糖残基,部分半乳糖醛酸残基经常被甲酯化。
果胶类物质主要由阿拉伯聚糖、半乳聚糖或阿拉伯半乳聚糖等组成,其中阿拉伯聚糖是由呋喃阿拉伯糖通过(1→5)糖苷键连接成主链,有时通过C2或C3位连有分支。
大豆膳食纤维中糖蛋白的碳水化合物部分是阿拉伯半乳聚糖。
大豆木质素是由松伯醇、芥子醇和对羟基肉桂醇3种单体组成的大分子化合物。
2 大豆膳食纤维的物化特性2.1 良好的持水性和膨胀力大豆膳食纤维的化学结构中含有许多的亲水性基团,因此具有较强的持水性。
在大豆纤维中,不溶性的成分较多,这些不溶性成分的持水力比可溶性成分更大,因此豆渣粉也就相应地表现出很高的持水力。
研究表明[6],豆渣粉的持水力比麸皮纤维大。
1g豆渣粉在20℃水中可自由膨胀至7ml,可以结合700%的水,而且这种膨胀力能够保持24h不变;麸皮纤维的膨胀力仅为4ml,仅能结合400%的水。
2.2 对阳离子有结合和交换能力大豆膳食纤维对阳离子的作用是可逆性的交换,它不是单纯结合而减少机体对离子的吸收,而是改变离子的瞬间浓度,起到稀释作用并延长它们的转换时间,从而对消化道的pH值渗透压以及氧化还原电位产生影响,出现一个更缓冲的环境以易于消化吸收。
2.3 对有机化合物的吸附螯合作用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许多试验表明[7],由于纤维表面带有很多的活性基团,可以螯合吸附胆固醇和胆汁酸之类的有机分子,从而抑制了人体对它们的吸收,这是膳食纤维能够影响体内胆固醇类物质代谢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