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社区活动记录

合集下载

《我居住的社区》中班社会活动教案

《我居住的社区》中班社会活动教案

《我居住的社区》中班社会活动教案第一章:了解社区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区的定义和功能。

培养学生对社区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社区的定义:居住区域,包括房屋、街道、公共设施等。

社区的功能:居住、生活、交流、娱乐等。

1.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社区环境,了解社区的构成。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社区的认识和感受。

第二章:社区的构成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区的基本构成部分。

培养学生对社区构成的认识和理解。

2.2 教学内容:社区的构成部分:居民、房屋、街道、公园、商店等。

2.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观察社区的各个构成部分,了解它们的作用和特点。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制作社区的模型或海报。

第三章:社区的功能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区的功能和作用。

培养学生对社区功能的认识和理解。

3.2 教学内容:社区的功能:居住、生活、交流、娱乐、学习等。

3.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社区的各种功能,了解它们对居民的重要性。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社区功能的看法和体验。

第四章:社区的居民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区的各种居民。

培养学生对社区居民的尊重和理解。

4.2 教学内容:社区的居民:住户、商家、工作者等。

4.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观察社区的居民,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特点。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制作居民访谈问卷或进行简单的访谈。

第五章:社区的服务设施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区的服务设施。

培养学生对社区服务设施的利用和认识。

5.2 教学内容:社区的服务设施:公园、商店、学校、医院等。

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社区的服务设施,了解它们的作用和重要性。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社区服务设施的看法和体验。

第六章:探索社区资源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区中的资源及其作用。

培养学生对社区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意识。

6.2 教学内容:社区资源:图书馆、体育设施、文化活动中心等。

幼儿园社会教案《我们的社区》调查记录实践活动

幼儿园社会教案《我们的社区》调查记录实践活动

幼儿园社会教案《我们的社区》调查记录实践活动背景幼儿园教育不仅仅是对幼儿的基础知识的传授,也涉及到社会常识的启蒙。

而社区作为幼儿的日常生活环境,也是幼儿接触社会的重要途径。

因此,设计一份针对社区的教案,并进行实践活动,可以很好地帮助幼儿了解自己所在的社区。

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社区的基本概念2.了解社区的组成和功能3.能够描述社区中的一些日常活动和场所4.感受社区的安全和温馨氛围教学内容•社区的定义和组成•社区的功能和重要性•社区中的一些日常活动和场所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通过一张幼儿们所熟悉的社区地图,引导幼儿们讨论社区的定义和组成。

第二步:讲解通过教师的讲解,幼儿能够了解社区的功能和重要性。

包括社区居住的基本概念,安全和温馨氛围的重要性等。

第三步:实践将幼儿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调查社区中的一个日常活动或场所,例如社区卫生所、菜市场、公园等。

幼儿可以通过参观和采访社区居民的方式进行调查。

第四步:总结通过小组展示和讨论,总结社区中的各种日常活动和场所,并对社区的安全和温馨氛围进行感性的理解和描述。

教学方法•引导式教学:通过地图引导幼儿进行讨论和思考,让幼儿更容易掌握社区的概念和组成。

•讲述和展示式教学:通过教师的教育和展示,让幼儿掌握社区的功能和重要性。

•实践式教学:通过实践调查,让幼儿更真实地感受社区的各种场所和日常活动。

•小组讨论式教学:通过小组之间的交流和讨论,提高幼儿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实践活动活动前准备教师准备社区地图、幼儿安全标识、调查问卷等。

活动过程第一步:介绍活动主题教师向幼儿介绍调查社区的主题,并简要讲解社区的概念和组成。

第二步:讲解安全规则随后,教师要向幼儿讲解安全规则。

如何安全地在社区中进行观察和调查,并在社区中如何保护自己。

第三步:分组实践教师将幼儿分为数个小组,并指派一个导师带领幼儿进行观察和调查活动。

导师负责跟踪幼儿的观察和回答问题。

第四步:小组展示调查结束后,导师带领小组进行展示,幼儿向全班同学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并对社区的不同场所进行介绍。

幼儿园我们居住的社区中班社会教案

幼儿园我们居住的社区中班社会教案

一、教案名称:我们居住的社区——中班社会教案二、课时:1课时(25分钟)三、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社区的基本环境,了解社区的构成。

2. 培养幼儿热爱社区、保护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使他们能够与社区中的不同人群友好相处。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社区的基本环境,了解社区的构成。

难点:培养幼儿热爱社区、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社区的图片、视频等。

2. 教学道具:社区环境模型、社区人物模型等。

3. 教学卡片:社区不同职业的人物卡片。

4. 画纸、画笔:供幼儿绘画使用。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幼儿思考: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们居住的地方叫什么吗?社区里都有哪些人?他们都是做什么的?2. 基本概念讲解:教师利用课件、道具等展示社区的基本环境,讲解社区的概念,让幼儿认识到社区是由许多不同的人和环境组成的。

3. 社区环境认识:教师展示不同社区的图片,让幼儿找出自己居住的社区,并介绍自己社区的特征。

4. 社区人物认识:教师发放社区人物卡片,让幼儿认识社区中的不同职业的人,如医生、教师、警察等,并了解他们的工作职责。

5. 社区环境绘画:教师发放画纸、画笔,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自己居住的社区环境。

7.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向家长介绍社区的构成,并观察社区中不同职业的人,增强幼儿对社区的认识。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社区的认识程度。

2. 评估幼儿绘画作品,观察他们对于社区环境的了解和表达能力。

3. 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中是否能够向家长介绍社区构成,观察幼儿对社区的认识是否有所提高。

七、教学延伸:1. 组织幼儿进行社区实践活动,如社区清洁、拜访社区老人等,让幼儿亲身体验社区生活,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2. 开展社区主题班会,邀请社区工作人员或志愿者来园进行讲解,让幼儿更加全面地了解社区工作。

中班成长的社会实践活动(3篇)

中班成长的社会实践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孩子们的生活环境也越来越丰富。

为了培养中班幼儿的社会实践能力,增强他们的生活体验,我们幼儿园特开展“走进社区,体验生活”的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此次活动,让孩子们走出幼儿园,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学会与人交往,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活动目标1. 培养幼儿的社区意识,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是社区的一员。

2. 培养幼儿的社会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与人交往。

4.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活动准备1. 活动前,教师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2. 教师提前与社区工作人员联系,了解社区环境、活动安排等。

3. 准备好活动所需的物资,如:帽子、水壶、垃圾袋等。

4. 安排好幼儿的分组,明确各组的任务。

四、活动过程1. 活动开始教师带领幼儿来到社区广场,向幼儿介绍社区环境,引导他们观察周围的建筑物、花草树木等。

2. 社区游览教师带领幼儿参观社区,让他们了解社区的设施和功能。

如:公园、图书馆、超市、邮局等。

3. 社区活动(1)参观公园:教师组织幼儿参观公园,让他们了解公园的功能和作用。

在参观过程中,引导幼儿观察花草树木,了解它们的特点。

(2)图书馆阅读:教师带领幼儿到图书馆,让他们体验阅读的乐趣。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选择合适的书籍,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

(3)超市购物:教师组织幼儿到超市购物,让他们了解超市的购物流程。

在购物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学会比较价格、挑选商品,培养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4. 社区互动(1)社区清洁: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社区清洁活动,让他们体验劳动的快乐。

在清洁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分工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2)拜访社区老人:教师组织幼儿拜访社区老人,让他们学会关爱他人。

在拜访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与老人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

5. 活动总结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活动总结,让他们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中班社区活动教案

中班社区活动教案

中班社区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了解社区的构成和功能,知道社区是我们生活的重要部分。

2. 培养幼儿对社区的热爱和责任感,激发幼儿参与社区活动的兴趣。

3.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能力。

二、活动准备:1. 教学材料:社区图片、社区场所卡片、社区活动记录表等。

2. 环境布置:将教室布置成社区场景,贴上社区图片,放置社区场所卡片。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教室布置的社区场景,引导幼儿说出社区的名称和功能。

2. 基本活动:a) 教师出示社区场所卡片,引导幼儿认识和描述各个场所的功能和特点。

b)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社区角色扮演,让幼儿体验不同职业的工作内容和乐趣。

c)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社区活动,如模拟购物、就医等,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独立性。

3. 拓展活动:a)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社区图片,让幼儿描述社区中的场景和人物。

b) 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社区的变化和发展,让幼儿关心社区的发展。

c)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社区调查,让幼儿了解社区中的资源和设施。

五、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和父母一起设计社区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六、活动实施步骤:1. 活动准备:教师提前准备社区相关图片、视频、实物模型等教学资源,并设计好活动流程。

2. 活动导入:教师通过展示社区图片或视频,引发幼儿对社区的兴趣,简要介绍社区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3. 活动主体:a) 教师带领幼儿参观实物模型或图片,让幼儿认识和了解社区的不同场所和设施,如超市、医院、学校等。

b)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社区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体验不同职业的工作内容和乐趣。

c) 教师设计互动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合作、分享和交流,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

5. 活动延伸:教师鼓励幼儿在家庭和社区中观察和参与更多活动,培养幼儿对社区的热爱和责任感。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估幼儿对社区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2. 收集幼儿在活动中的作品,如绘画、手工制作等,评估幼儿的表达和创造力。

幼儿园幼儿走进社区活动记录6篇(学前教育)

幼儿园幼儿走进社区活动记录6篇(学前教育)

××××幼儿园幼儿走进社区活动记录活动时间2018.5.6 活动内容参观理发店活动地点理发店班级中班活动目标目标:1、了解理发师的工作,认识理发店的理发用具。

2、培养对劳动者的尊敬之情。

活动设计过程:1、教师:今天我们要去参观理发店,在去的路上要注意些什么?我们在理发店参观时要注意些什么?2、一到理发店,孩子们便很有礼貌的叫叔叔和阿姨,孩子们在理发店叔叔阿姨的介绍下,认识了理发店用具(吹风机,洗发油,染发膏……),在理发店叔叔阿姨的演示下,幼儿又清晰地了解了理发的一个全过程。

3、向理发师表示感谢并告别。

4、回园后活动。

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教师:今天参观了理发店,你们看到了什么?理发师是怎么给顾客理发的?附照片:××××幼儿园幼儿走进社区活动记录活动时间2018.11.17 活动内容香香的水果活动地点村里的水果店班级中班活动目标参观水果店的活动,让孩子尝试自己去观察和发现,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活动设计天天气非常好,我们一早就带着孩子去参观水果店,刚进水果店,孩子们一看见色彩鲜艳,种类繁多的水果,都沸腾起来了。

“这是橘子,我吃过的。

”“这是苹果,我家里有的。

”“这是香蕉,我最喜欢吃了。

”……有的幼儿还情不自禁地俯下身子闻水果的香味。

老师还引导孩子观看水果的颜色、形状,重点介绍了一些不常见的水果如山楂、雪莲果、榴莲等,大大丰富了小朋友对水果的认识,也大大丰富了孩子们对秋天水果的认识。

回到幼儿园,我们还根据实际情况先后开展了“画水果”、“尝水果”“榨水果汁”等系列活动。

经过这次活动,孩子们对水果的认识有了一个新的认识,现在午餐后吃水果时,孩子们都会说“苹果很有营养的,吃了身体好,”“吃了小番茄,皮肤嫩嫩的,会漂亮的……”“我爱吃梨”等等。

附照片:××××幼儿园幼儿走进社区活动记录活动时间2018.9.21 活动内容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锻炼孩子的协调活动地点前庄老人公寓班级活动目标纯公益性活动,主要为了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锻炼孩子的协调能力与合作能力。

我们的社区中班教案

我们的社区中班教案

我们的社区中班教案教案标题:我们的社区中班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社区是由不同的人、地方和活动组成的。

2. 学生将能够识别和描述社区中的不同角色和职责。

3. 学生将能够表达对社区成员的感激之情,并理解自己在社区中的作用。

教学资源:1. 图书:《社区的人们》、《社区的建筑》等2. 图片或图片卡片:展示不同的社区角色和地点3. 社区地图:展示社区中的不同地点和活动4. 角色扮演服装:警察、医生、消防员等教学活动:1. 导入活动:- 展示一张社区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图上的不同地点,并询问他们对这些地点的了解。

- 引导学生讨论社区中的不同角色和职责,例如警察、医生、消防员等。

2. 概念讲解:- 通过阅读图书《社区的人们》和《社区的建筑》,向学生介绍社区中的不同人员和地点,并解释他们的职责和作用。

- 使用图片或图片卡片展示不同的社区角色和地点,并与学生一起讨论每个角色的职责。

3. 角色扮演:- 提供不同的角色扮演服装,让学生扮演社区中的不同角色,例如警察、医生、消防员等。

- 引导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模拟不同的情境,让他们体验社区中不同角色的职责和作用。

4. 小组活动:- 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他们合作创建一个小型社区模型。

-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社区角色,并设计一个与该角色相关的建筑或地点。

- 学生可以使用纸板、彩纸等材料进行模型的制作,并在模型上标注不同的地点和活动。

5. 总结活动:- 学生展示他们的小组社区模型,并解释他们选择的角色和地点。

-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学到的关于社区的知识,并提醒他们自己在社区中的作用和责任。

- 引导学生表达对社区成员的感激之情,并鼓励他们参与社区活动,为社区做出贡献。

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和小组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学生对社区角色和地点的描述和解释。

3. 学生对社区的感激之情和对自己在社区中的作用的理解。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观社区中的不同地点和机构,例如消防局、医院等,以加深他们对社区的认识。

中班我们的社区活动方案

中班我们的社区活动方案

中班《我们的社区》活动方案1.活动主题:我爱我的社区,大手拉小手活动时间:六月下旬活动目的:1.家长、孩子共同分享亲子活动的乐趣,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2. 通过活动使本地孩子和家长与新市民孩子和家长、村社工互动起来,增进情感,加强村家园间的沟通、交流,促进家园和谐。

3.帮助家长创造与小孩交往、交流的平台,从而促进小孩健康发展。

项目内容:活动地点:自然村村民委员会活动参与对象:自然村辖区内5岁—14岁青少年及至少一名家长活动主要流程:(一)社区成员入场。

(二)村书记等领导致词。

(三)主持人宣布活动注意事项并介绍游戏名称。

(四)每个家庭分别上台进行一分钟的自我介绍,并给予每个家庭奖励一包糖等小礼品。

(五)活动开始。

第一个活动小环节:感谢有你1、二人三足2、大脚小脚第二个活动环节一路有你:1、心灵感应2、角色扮演第三个活动:爱我社区大家庭(六)为孩子和家长颁奖(七)主持人致词,活动结束活动内容:1.第一个活动小环节感谢有你(破冰游戏)游戏1:二人三足(15分钟)方法:家长与孩子并排站在起跑线上,二人内侧的腿用绳子绑住,负责人员喊开始后,先到终点的一方胜出游戏2:大脚小脚(15分钟)方法:孩子的小脚踩在家长的大脚上在起点做好准备,向前进经过5米至中点线,由孩子从中点线出发继续向前跑2米到终点线敲锣,最先敲到锣者为胜分享感受:给每个家长、小孩准备一张纸条,让父母与孩子把想说的'话写在纸条上,互相交流,派家长代表总结此次活动心得体会。

2.第二个活动环节一路有你游戏 1、心灵感应(20分钟)活动目的:体验亲子分离时的感受,学会珍惜。

活动过程:将所有家庭分为2组,每组围成2个圆,分2个圆进行。

工作人员发给每人一个眼罩蒙住眼睛,然后把父母和孩子分散,让他们只凭相互抚摸对方来判断自己的亲人。

找到亲人后,站在原地,待结束时按导师要求取下蒙眼布。

结束后围成大圆分享。

分享内容:(1)请父母和孩子说说在寻找过程中自己的感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区活动记录表
班级中班年级组教师中班组教师领域社会
时间2014.3.14 地点桠溪天鹰理发店内容参观理发店
目标:
1、了解理发师的工作,认识理发店的理发用具。

2、培养对劳动者的尊敬之情。

过程:
1、教师:今天我们要去参观理发店,在去的路上要注意些什么?我们在理发店参观时要注意些什么?
2、一到理发店,孩子们便很有礼貌的叫叔叔和阿姨,孩子们在理发店叔叔阿姨的介绍下,认识了理发店用具(吹风机,洗发油,染发膏……),在理发店叔叔阿姨的演示下,幼儿又清晰地了解了理发的一个全过程。

3、向理发师表示感谢并告别。

4、回园后活动。

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教师:今天参观了理发店,你们看到了什么?理发师是怎么给顾客理发的?
评价:
这次参观理发店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孩子们认识了理发店的工具,切身体验了理发店叔叔阿姨的工作,同时为孩子们积累了玩角色游戏理发店的实际经验,积极有效地推动了幼儿自主性游戏的发展。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