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二《离骚》节选 练习题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二《离骚》课后作业

《逍遥游》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 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A. 北冥(míng)尘埃(āi)坳堂(āo) 抟扶摇而上(chuán)B. 鲲鹏(kūn) 夭阏(yān) 蓬蒿(hāo) 学鸠(jiū)C. 晦朔(shuî) 泠然(líng) 宿舂粮(chōng) 决起(juã)D. 蟪蛄(huì) 榆枋(fāng) 蜩与学鸠(tiáo) 数然(shuï)2.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是鸟也,海运则将徒于南冥B. 复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C. 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D. 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3. 选出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 )A.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B. 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C.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D.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4. 与“则芥为之舟”中的“为”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其名为鲲B.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C. 以五百岁为春D.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5.对下列各句中“之”字的用法和解释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其翼若垂天之云②水之积也不厚③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④汤之问棘也是已⑤鹏之徙于南冥也⑥楚之南有冥灵者⑦众人匹之⑧之二虫又何知⑨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⑩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A.①③⑥/②⑤/④⑦⑩/⑧⑨ B.①③⑥/②④⑤/⑦⑨/⑧/⑩C.①②③/④⑥⑩/⑤⑦⑨/⑧ D.①③④/②⑤⑥/⑦⑧⑨⑩6.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抟弄(tuán)坳堂(ào)北冥(míng)B.夭阏(quâ)星宿(xiù)斥鴳(yàn)C.数落(shù)蓬蒿(hāo)沮丧(jǔ)D.恶心(ě)决起(juã)蜩蝉(tiáo)7.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抢榆枋而止抢:触,碰。
高中语文必修二离骚练习题

1.改正下列加点字中的错误注音。
【答案】“姱”应读“kuā”,“芰”应读“jì”,“溘”应读“kè”。
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导学号:08332040】A.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B.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C.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D.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解析】A项中“错”通“措”;B项中“章”通“彰”;D项中“离”通“罹”。
【答案】 C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固.时俗之工巧兮固:本来B.何方圜之能周.兮周:合C.及.行迷之未远及:等到D.苟.余情其信芳苟:只要【解析】C项,及:趁着。
【答案】 C4.下列句子中从词类活用的角度,选出不同类的一项( ) A.长.余佩之陆离B.步.余马于兰皋兮C.哀.民生之多艰D.固前圣之所厚.【解析】A项,长:形容词用作动词;B项,步:名词用作动词;C项,哀:形容词用作动词;D项,厚:形容词用作动词。
【答案】 B5.将下列句子中的空缺处补充完整。
【导学号:08332041】(1)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表达自己虽爱好修洁严于律己,但早晨进谏晚上被贬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虽然遭到不公的待遇,但是为了自己心中追求的目标九死不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2)余虽好修姱以羁兮謇朝谇而夕替(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阅读课文第2段,完成6~8题。
(教师用书独具)【导学号:08332042】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悔相.道之不察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延伫.乎吾将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回朕.车以复路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苟余情其信.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芳菲菲其弥.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余独好修以为..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观察、选择(2)久立(3)第一人称代词(4)确实(5)更加(6)认为7.翻译句子。
人教版必修2第5课《离骚》精选同步习题2(含答案)

B.诗人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原因是作者“形貌昳丽”。这表现了他与身边的小人尖 锐的冲突;国君昏聩,不分忠奸。
C.“时俗”一词,说明当时的社会环境漆黑一片,人们的行为没有准则、尺度可言,
很多人都在投机取巧、钻营逢迎。
D.“郁邑”“佗傺”是一对同义词,作者将此连用,表达了诗人伤痛、苦闷之深。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一)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涉江(节选) 屈原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佩宝璐。 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登昆仑 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 29.选出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旦余济乎江湘 A.料大王士卒以当项王乎? B.在乎山水之间。 C.浩浩乎如凭虚御风,不知其所止。 D.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30.(小题 2)下列句子词类活用现象不同的一项是( ) A.李牧连却之 B.粪土当年万户侯 C.驾青虬兮骖白螭 D.吾从而师之 31.(小题 3)下面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诗人用服饰的奇特、高洁,比喻德行的高洁和志向的远大。采用了“比”的手法。 B.本段交代了屈原涉江的原因,即“世溷浊”而“莫吾知”的楚国现实。 C.重华即古代的明君舜,该句表现了屈原“贤臣择主而事”的思想,并反衬出现实中楚 怀王的昏庸。 D.“登昆仑兮食玉英”义同《离骚》中“夕餐秋菊之落英”,承接上文的被奇服,驾青虬, 结重华,游瑶圃等,不仅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崇高的艺术形象,而且创造了一个美好的理 想世界。
B.本赋叙事、议论、抒情相结合,叙写了江峡的崔嵬山峰、峭壁惊湍、江畔荒凉寂寞
的屈原故居和屈原徘徊江上、怨慕楚王、思念故国的矛盾心理。
《离骚(节选)》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选修下册第1课离骚(节选)古代诗歌阅读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两小题。
远游屈原悲时俗之迫阨①兮,愿轻举而远游。
质菲薄而无因兮,焉托乘而上浮?遭沉浊而污秽兮,独郁结其谁语!夜耿耿而不寐兮,魂茕茕而至曙。
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
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
步徙倚而遥思兮,怊惝怳而乖怀②。
意荒忽而流荡兮③,心愁悽而增悲。
神儵忽④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独留。
内惟省以端操兮,求正气之所由。
漠虚静以恬愉兮,澹无为而自得。
【注】①迫阨:困阻灾难。
②怊(chāo)惝(chǎng)怳(huǎng):惆怅失意。
乖怀:心愿违背,心气不顺。
③荒忽:恍惚,神思不定。
流荡:心情不定,无所依托。
④儵(shū)忽:形容迅速的样子。
(1) 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悲时俗之迫阨兮,愿轻举而远游”揭示了屈原“远游”的原因:对恶浊朝廷的迫害充满悲愤,只得去远游了。
B.“遭沉浊而污秽兮,独郁结其谁语”表现了屈原内心的愤懑:身处污浊黑暗的楚国社会,独自苦闷却无从诉说。
C.“夜耿耿而不寐兮,魂茕茕而至曙”表达了屈原由于自己不被理解,于漫漫长夜之中,孤单独守直到天明的苦楚。
D.“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采用联想手法,想到天地的无穷无尽,百姓辛苦的日子也与天地一样没有尽头。
(2) “内惟省以端操兮,求正气之所由”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态度?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两小题。
涉江①屈原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佩宝璐。
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
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
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同光。
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
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
步余马兮山皋,邸余车兮方林。
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
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疑滞②。
朝发枉陼兮,夕宿辰阳。
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入溆浦余儃佪③兮,迷不知吾所如。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5 离骚 屈原习题(2)

《离骚》练习题(答案)一.文学常识(5×0.5=2.5)《离骚》出自楚辞,创作者屈原,是一位浪漫主义(爱国)诗人,开创了“香草美人”意象传统。
这首诗是我国最长的抒情诗。
二.字音(20×0.5=10)1.謇.朝谇.而夕替2.蕙纕.3.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4.揽茝.5.众女嫉.余6.偭.规矩7.忳.郁邑余侘傺..兮8.宁溘.死9.鸷.鸟10.方圜.11.攘诟.12.兰皋.13.制芰.荷14.岌岌.15.谣诼.三.通假字(1×6=6)1.偭规矩而改错通措措施2.忳郁邑余侘傺兮通悒苦闷3.何方圜之能周兮通圆方枘圆凿4.延伫乎吾将反通返返回5.进不入以离尤兮通罹遭受6.芳菲菲其弥章通彰明显四.词类活用(1×14=14)1.謇朝.谇而夕.替在早晨在晚上2.屈.心而抑.志兮使·受委屈使·受压制3.伏清白以死.直兮为·而死4.何方圜之能周兮方枘圆凿5.步.余马于兰皋兮使·步行6.固前圣之所厚.看重7.回.朕车以复路兮使·返回8.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使·加高使·加长9.哀.民生之多艰为·悲伤10.忽反顾以游.目兮使·放纵11.鸷鸟之不群.兮合群五.古今异义(1×8=8)1.怨灵修之浩荡兮古义荒唐没有准则2.固时俗之工巧兮古义善于取巧3.偭规矩而改错古义改变措施4.竞周容以为度古义把·当做5.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古义(路)阻塞不通引申走投无路6.宁溘死以流亡兮古义随水流而消逝7.长余佩之陆离古义修长的样子8.自前世而固然古义本来这样六.重点实词(1×35=35)1.哀民生之多艰百姓的生活2.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爱慕崇尚;修洁而美好;束缚3.謇朝谇而夕替谏诤;废弃4.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许多小人;高尚品德5.又申之以揽茝加上;采集6.谣诼谓余以善淫造谣7.偭规矩而改错违背8.背绳墨以追曲兮准则9.竞周容以为度苟合取容;准则10.忳郁邑余侘傺兮忧闷;失意的样子11.宁溘死以流亡兮突然死去12.忍尤而攘诟责骂;忍受;侮辱13.伏清白以死直兮保持14.悔相道之不察兮观察选择道路15.延伫乎吾将反久立16.进不入以离尤兮不被君王所用16.退将复修吾初服原先的志向17.苟余情其信芳只要;确实;美好18.高余冠之岌岌兮高耸的样子19.唯昭质其犹未亏光明纯洁的本质20.忽反顾以游目兮放眼观看21.将往观乎四荒辽阔的大地22.余独好修以为常修身养性23.岂余心之可惩受创而改变七.虚词(0.5×12=6)之 1.哀民生之多艰主谓之间取句子独立性 2.又申之以揽茝代词3.众女嫉余之蛾眉兮的4.高余冠之岌岌兮定后标志以 1.长太息以掩涕兮顺承“而” 2.既替余以蕙纕兮因为3.谣诼谓余以善淫用而 1.謇朝谇而夕替转折 2.偭规矩而改错并列3.自前世而固然顺承4.夫孰异道而相安转折5.屈心而抑志兮并列八.句式(1×6=6)根据语境默写名句:表现作者刚正不阿、一身正气的诗句: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高中语文课内古诗文知识点汇总:《离骚》节选(解析版)

《离骚》节选知识点汇总+专项练习一、知识点汇总1、课文详解离骚〔先秦〕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译文:我揩着眼泪啊声声长叹,哀叹人民的生活多么艰难。
我虽爱好修洁严于责己,可早晨进谏晚上即遭贬。
他们弹劾我佩带蕙草啊,又因我采白芷加我罪名。
这是我心中追求的东西,就是多次死亡也不后悔。
怨就怨楚王这样糊涂啊,他始终不体察别人心情。
群臣都妒忌我的丰姿,造谣诽谤说我妖艳好淫。
庸人本来善于投机取巧,背弃规矩而又改变政策。
违背是非标准追求邪曲,争着把苟合取悦作为法则。
忧愁烦闷啊我失意不安,现在孤独穷困多么艰难。
宁可马上死去魂魄离散,媚俗取巧啊我坚决不干。
雄鹰不与那些燕雀同群,原本自古以来就是这般。
方和圆怎能够互相配合,志向不同何能彼此相安。
宁愿委曲心志压抑情感,宁把斥责咒骂统统承担。
保持清白节操死于直道,这本为古代圣贤所称赞!后悔当初不曾看清前途,迟疑了一阵我又将回头。
调转我的车走回原路啊,趁着迷途未远赶快罢休。
我打马在兰草水边行走,跑上椒木小山暂且停留。
统编版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下册 1-2 离骚(节选) 屈原 课后练习、课时练习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现代文阅读)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在唐以前的古代文学中,以忧患感为基调的作品是很多的。
这些作品大致上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所体现的主要是对于自己及亲友的命运而引起的忧患感,如宋玉《九辩》。
第二类则是内涵更为深广的忧世之作,例如《诗经》中的《载驰·正月》。
这后一种倾向可以说是我国古代文学中最优秀的传统之一,其代表人物是屈原。
屈原的作品,无一例外地蒙着一层浓重的忧患情调。
关于《离骚》诚如司马迁所云,屈原“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
关于《九章》,从首章《惜诵》“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到末章《悲回风》“悲回风之摇蕙兮,心冤结而内伤”,忧患之感与《离骚》完全相同。
屈赋对读者的强烈感染力主要来自它所蕴涵的忧患感,这种忧患感当然包含着诗人“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痛苦,“美人迟暮”的惆怅,但是更重要的则是诗人对于国家、人民的命运的危机感:“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宁溘死而流亡兮,恐祸殃之有再”。
那么,在屈原的时代,楚国是不是已经岌岌可危了呢?据史书记载,它当时还是一个“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的强国。
在屈原生前,楚国虽然在与秦国的战争中几次失利,但并未濒于灭亡的危险。
屈原作品中那种仿佛大难已经迫于眉睫的气氛,与其说是反映了当时楚国的实际形势,倒不如说是反映了诗人心中基于对现实的预感而产生的忧患意识,而这种预感和忧患意识正来源于诗人对于国家和人民的强烈的责任感。
屈原曾经被楚怀王委以重任,但是他不久就受到一连串的诬陷、疏远、放逐。
在那个辩士四处奔走、朝秦暮楚的时代,屈原却情愿在“乃猿狄之所居”的流放地行吟泽畔,仍然以“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坚毅精神忍受着巨大的痛苦,时时刻刻把国家、人民的命运放在心上,仍然强烈地感到自己对于国家、人民的责任:“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甚至当他要想以身殉国时,仍念念不忘国家的政治,并以古代的贤臣作为自己的榜样:“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虽然屈原的忧世预言与历史的实际进程相符合的程度不一致,但是,他怀着对国家、人民的命运的巨大关切,具有对于现实生活的深邃的洞察力,因而能够极其敏锐地觉察到当时政治、社会中各种形式的隐患。
2021年人教新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离骚》练习卷

【最新】人教新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离骚》练习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与现代汉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昔三后之纯粹..兮B.夫唯捷径..以窘步C.惟夫党人..之偷乐兮D.路幽昧以险隘..2.下列“之”字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A.惟草木之零落兮B.帝高阳之苗裔兮C.朝搴阰之木兰兮D.及前王之踵武3.下列与“恐年岁之不吾与”的句式结构相同的一项是A.肇锡余以嘉名B.古之人不余欺也C.俟我于城隅D.吾属今为之虏矣4.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肇锡余以嘉名B.来吾道夫先路也C.指九天以为正兮D.羌中道而改路二、句子默写5.填空:我国文学史上向来以“”、“”并称。
其中的“”指“国风”;“”指“骚体诗”也就是指以战国末期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为代表的南方新诗体“”。
汉代将这些诗编辑为《》一书。
而南宋时为该书作注,即为《》。
三、古代诗歌阅读6.在《离骚》里有一个“香草美人”世界,请从课文里找出这些香花美草,并分析它们的作用。
朗读屈原《离骚》结尾“乱曰”部分并回答下列几个问题。
《离骚》(节选)乱曰: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注解:彭咸:传说是殷代贤臣,因为讽谏君主不被听从,投水自尽。
7.解释下列词语已:古都:美政:8.“国无人莫我知兮”一句属什么句式类型,试解释这一诗句。
9.翻译“既莫足与为美政兮”一句。
10.最后一句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参考答案1.D【解析】标题考查学生对古今异义词的理解和掌握。
一般意义上说,古今异义词只作为识别,但是也有翻译中中遇到此类考题,考查的都是一些最常见和普通的古今异义词,比如:妻子、无论、至于、成立、痛恨等等。
其他的古今异义词的处理,建议同学们多加积累,并能记住一些最常见的词语。
本文另外的古今异义词:1.浩荡:怨灵修之浩荡——荒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骚》节选练习题
一、课文阅读训练
1.给下列加黑的字注音
①偭()规矩而改错
②何方圜()之能周兮
③制芰()荷以为衣
④高余冠之岌岌()兮
2.下列句中加黑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高,加高。
长,加长。
“高”和“长”这里都作动词。
B.“芳与泽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泽,污浊。
昭质,即指诗人内怀的美德。
亏,亏缺。
C.“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朕,秦以前一般都可用于自称。
复路,返回原路。
之,这里无意义。
D.“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虽,即使。
惩,惩罚。
3.对句中加黑词的解释错误的项是()
A.背绳墨(喻准绳)以追曲兮。
伏(守,保持)清白以死(为……而死)直兮。
B.不吾知(了解)其(无意义)亦已(罢了)兮。
C.屈心而抑(压抑)志兮,忍尤(尤,罪过)攘(忍受)诟(耻辱)。
D.謇朝谇而夕替(贬黜),将往现乎四荒(四处荒凉、冷落)。
4.翻译下列句子
①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译文:
②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译文:
③民生之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译文:
二、基础知识检测
(一)、填空题
1.长太息以掩涕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_______________。
4.制芰荷以为衣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苟余情其信芳。
5.________________,长余佩之陆离。
_______________,唯昭质其犹未亏。
6.民生各有所乐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屈原,名__________,字__________。
其代表作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8.《离骚》全诗主要以主人公“余”的__________构成。
它采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_手法。
9.“离骚”,按东汉班固的解释,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意思。
(二)、选择题
11.注音,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太息:叹息。
謇:jiǎn谇:suì,进谏
B.谣诼:zhú,造谣诽谤。
忳:tún,郁闷。
侘傺:chàjì
C.溘死:突然死亡。
溘kè鸷:凶猛的鸟。
D.兰皋:gāo,有兰草的水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