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口炎病人的护理
口炎的护理常规

口炎的护理常规【一般概念】口腔黏膜的炎症称口炎(stomatitis),如病变仅局限于舌、牙龈、口角可称为舌炎、牙龈炎、口角炎。
是指由病毒、细菌、真菌或螺旋体引起。
本病多见于婴幼儿。
可单独性发病或继发于急性感染、胃肠道紊乱、发热、营养不良、维生素B或C缺乏等全身性疾病。
食具消毒不严,口腔不清洁或由于各种疾病导致机体抵抗力降低等因素均有利口炎的发生。
【分类】一、疱疹性口腔炎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无明显季节性,1~3岁小儿多见,传染性强,在卫生条件差的家庭和集体托幼机构感染容易传播。
【临床表现】起病时发热,体温达38~40℃,齿龈红肿,触之易出血,在齿龈、舌、唇内和颊黏膜等口腔黏膜上可见单个、一簇或几簇小水疱,周围有红晕,迅速破裂形成浅表溃疡,上面覆盖黄白色纤维素性分泌物。
多个小溃疡可融合成不规则的较大溃疡,周围粘膜充血,有时累及上颚及咽部。
口角及唇周皮肤可有疱疹,局部疼痛、出现流涎、拒食、烦躁哭闹、颌下淋巴结常肿大。
病程约1~2周,体温在3~5天恢复正常,淋巴结肿大2~3周消退。
本病应与疱疹性咽峡炎鉴别,后者多由柯萨奇病毒引起,常发生于夏秋季节,疱疹主要在咽部和软腭,有时可见于舌,但不累及齿龈和夹粘膜。
【治疗要点】1、重视口腔卫生多饮水,禁用刺激性药物和食物。
2、局部处理局部可涂疱疹净抑制病毒,亦可喷西瓜霜、锡类散等中药;疼痛重者进食前在局部涂2%利多卡因。
为预防继发感染可涂2.5%~5%金霉素鱼肝油。
3、对症处理发热者用退热剂,补充足够的营养和液体;使用有效抗生素控制继发感染。
二、溃疡性口腔炎主要是由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感染引起的口腔炎症,多见于婴幼儿。
常发生于急性感染、长期腹泻等机体抵抗力低下时,口腔不沽更利于细菌繁殖致病。
【临床表现】口腔各部位均可发生,多见于舌、颊、唇内及颊粘膜处可蔓延到唇及咽喉部。
起病初期口腔黏膜充血水肿,不久出现大小不等的糜烂面或溃疡。
口炎护理PPT课件

药物治疗
口服药物: - 有些口炎需要口服药物治
疗,如消炎药、止疼药等。 - 请按照医生的指示正确使
用口服药物。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如果口炎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应 及时就医。
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治疗方案,不要自行 更改或停药。
注意事项
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 。 避免吃辛辣、烫食物,以免刺 激口腔黏膜。
口炎护理PPT课 件
目录 介绍 什么是口炎 口炎护理方法 药物治疗 注意事项
介绍
介绍
口炎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 给生活带来一定的不便和疼痛 。
此PPT将介绍口炎的护理方法, 帮助患者缓解疼痛和促进康复 。
什么是口炎
什么是口炎
口炎是口腔黏膜的炎症反应,常见症状 包括口腔疼痛、红肿、溃疡以及吞咽困 难。
注意事项
定期复查,跟踪治疗效果。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粥、软熟的水果等。
口炎护理方法
注意口腔卫- 避免使用刺激性牙膏,如
含氟牙膏。 - 不要吸烟和喝酒,这些都
会加重口腔黏膜的刺激。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口腔药物: - 可以使用一些局部药物来缓解口腔
疼痛,如含有局麻药的喷剂、漱口液等 。
- 注意使用药物时的剂量和频率,遵 循医生的建议。
口炎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感染、 药物、化疗、放疗等。
口炎护理方 法
口炎护理方法
温和漱口液的使用: - 使用温盐水或漱口液轻轻
漱口,有助于清洁口腔,减轻 疼痛感。
- 避免使用刺激性漱口液, 如酒精类漱口水。
口炎护理方法
饮食调整: - 避免辛辣、酸涩、烫食物,以免刺
激口腔黏膜。 - 建议选择温软易咀嚼的食物,如米
口炎护理知识点总结

一、口炎的预防1. 注重口腔卫生口腔卫生是口炎预防的重中之重,要保持口腔清洁,经常刷牙,使用牙线清洁牙齿间的缝隙,彻底清除食物残渣和细菌,预防口腔细菌感染。
2. 饮食注意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适量补充维生素、蛋白质和矿物质,保持饮食营养均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减少对口腔黏膜的刺激,预防口炎发生。
3. 合理生活积极锻炼,保持良好的睡眠,增强免疫力,提高抵抗力,减少口炎的发生机会。
二、口炎的护理知识1. 温和口腔护理口炎发生时,患者应选择温和的口腔护理产品,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牙膏或含酒精、薄荷醇等刺激性成分的口腔清洁用品,以免刺激口腔黏膜导致疼痛加重。
2. 饮食调整口炎患者在饮食上要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以减少对口腔黏膜的刺激,促进口腔黏膜的修复。
3. 定期复诊口炎患者要定期就诊口腔科专业医生,接受口腔检查和治疗,如口腔清洁、口腔药物治疗等,及时了解疾病的发展情况,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4. 保持口腔湿润口炎患者要多喝水,保持口腔湿润,减少口腔黏膜的干燥,有助于减轻口炎带来的疼痛感。
5. 避免刺激口炎患者要避免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减少对口腔黏膜的刺激,有助于口炎的康复。
6. 合理调理情绪口炎患者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避免焦虑、烦躁等情绪,以免加重口炎的症状。
1. 清洁口腔口炎患者要经常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可使用生理盐水漱口或者盐水漱口,有助于口腔的析炎和抑菌作用。
2. 冷敷口炎患者可以用冷敷的方式,减轻口腔黏膜炎症,起到止痛、镇静的作用,可用冷热敷贴敷在患处,每次15-20分钟。
3. 药物治疗口炎患者可口服一些口腔溶液或含片,如蒙脱石散等,有助于减轻口炎的症状,促进炎症的恢复。
4. 注意饮食口炎患者在饮食方面要注意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不要吃过烫或过冷的食物,切忌刺激性、硬质食物,以免刺激口腔黏膜。
5. 保持口腔湿润口炎患者可喝温开水或浓茶水,多食用水果、蔬菜、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口腔黏膜湿润,减轻口炎的症状。
口炎患儿的护理范文

口炎患儿的护理范文口炎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主要特点是口腔黏膜出现疼痛、溃疡、糜烂等症状,给患儿带来了很大的不适。
以下是对口炎患儿的护理措施:1.疼痛管理:口炎患儿口腔黏膜受损,疼痛是主要症状之一、护理人员应注意观察患儿疼痛的表现,采取有效的疼痛管理措施。
可以给予局部麻醉药物,如利多卡因凝胶,对口腔黏膜进行局部麻醉,缓解疼痛。
也可以给予口服或静脉输液镇痛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吗啡,控制疼痛。
2.饮食调理:口炎患儿由于口腔黏膜受损,进食时会感到疼痛。
应给予患儿软、流质饮食,如果汁、汤类、奶昔等,避免进食辛辣、酸性或高温的食物刺激口腔黏膜。
可以给予软化食物,如煮熟的蔬菜、煮粥、饺子等,便于患儿咀嚼和咽喉。
3.口腔护理:口炎患儿应保持口腔清洁,预防感染。
护理人员可以帮助患儿进行口腔清洁,每天用温盐水或含漱液含漱口腔,可以减少细菌和病毒感染。
注意不要使用过烫的水清洁口腔,以免刺激口腔黏膜。
可以使用含有氯己定的口腔溶液,具有抗炎和杀菌作用。
4.保持水分:口炎患儿由于口腔黏膜受损,会导致口渴,进食和饮水受到限制。
护理人员应随时观察患儿的水分摄取情况,如果患儿因为疼痛不愿进食或水分摄入不足,可以通过静脉输液补充水分。
还可以给予含水分较多的食物,如水果、酸奶等,增加水分摄入量。
5.监测体温:口炎患儿口腔黏膜糜烂、溃疡时,容易继发感染。
护理人员应随时观察患儿的体温情况,如果出现发热,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检查和处理,防止感染蔓延。
6.心理护理:口炎患儿因为口腔疼痛和进食不适会情绪低落,甚至拒绝进食。
护理人员应积极和患儿沟通,给予安慰和支持,减少患儿的焦虑和痛苦。
可以采取适当的游戏和娱乐活动,转移患儿的注意力,减轻疼痛感。
总之,对于口炎患儿的护理要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护理方案。
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措施,保证患儿的舒适和康复。
另外,家属对患儿的护理也十分重要,应积极参与护理工作,提供良好的护理环境和心理支持。
口炎患儿的护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口炎患儿的护理
【临床表现】 (二)鹅口疮 又名雪口病,多见新生儿、营养不良、腹泻、长期应用抗生素或 激素的患儿 产道感染或使用污染的奶具及哺乳时奶头不洁是常见原因 1.局部表现 口腔黏膜见白色或灰白色的乳凝块样物质,点状 或小片状,可融合大片,不易拭去,强行拭去见充血性创面,可 有渗血。 2.全身表现 无全身症状,不影响吃奶。重症引起真菌性肠炎 或真菌性肺炎
口炎患儿的护理
口炎是指口腔黏膜由于各种感染引起的炎症,若病变局限于舌、 牙龈、口角分别称舌炎、牙龈炎、口角炎。 可单发病,亦可继发急性感染、腹泻、营养不良、体弱和维生素 B、C缺乏等疾病。 常见口炎:疱疹性口炎、鹅口疮和溃疡性口炎。
口炎患儿的护理
【病因】 由病毒、细菌、真菌感染引起,表1: 【临床表现】 (一)疱疹性口炎 1~3岁多见,传染性强,可在托幼机构小流行。 1.局部表现 口腔黏膜(牙龈、舌、唇内、颊黏膜等)单个或 成簇小疱疹→破溃→溃疡,溃疡面覆盖黄白色膜样渗出物→融合 较大溃疡,累及软腭、舌和咽部。 2.全身表现 发热、拒食、流涎、哭闹、烦躁、颌下淋巴结肿 大,有压痛。
口炎患儿的护理
【护理问题】
l.口腔黏膜改变 与口腔不洁、抵抗力低下造成感染有关。 2.体温过高 与感染有关。 3.疼痛 与口腔黏膜炎症有关。 【护理措施】
口炎患儿的护理
【健康指导】
1.向家长介绍口炎原因、护理及预防要点。 2.指导清洁口腔方法及要点。 3.指导家长对食具、玩具的清洁消毒,哺乳妇女勤换内衣,喂奶前 后清洗乳头。 4.教育小儿早晚刷牙,进食后漱口,不吮指;纠正偏食、挑食。 5.疱疹性口炎有较强传染性,应与健康儿隔离。
口炎患儿的护理
(三)溃疡性口炎 多见婴幼儿,急性感染、长期腹泻时发生,口腔不洁促局部细菌 繁殖。 1.局部表现 口腔黏膜充血、水肿→大小不等糜烂面或溃疡,表面有灰白色假 膜,易拭去,但遗留溢血创面。 2.全身表现 哭闹、烦躁、拒食、流涎,常有发热,颌下淋巴结肿大。
口炎患儿的护理PPT课件

激、涂2%利多卡因
健康指导
3 勤喂温开水,示教清洁口腔、局
部涂药的方法,培养良好的卫生 习惯防止交互感染,均衡营养
【护理措施】
正确涂药方法
清洗口腔→用无菌纱布或干棉球放在 颊黏膜腮腺管口处或舌系带两侧→用 干棉球将病变部黏膜表面吸干→涂药 (应用棉签在溃疡面上滚动式涂药) → 嘱患儿闭口10分钟→然后取出隔离唾 液的纱布或棉球。
或制霉菌素 金霉素鱼肝油
可用3%过氧 化氢清洗, 涂以2.5%金 霉素鱼肝油
【护理评估】
必要时对口腔黏膜渗 出物进行涂片检查,结合 血常规做出病原学诊断。
【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口腔黏膜受损 急性疼痛 体温过高
【护理措施】
促进口腔黏膜愈合
1 保持口腔清洁
按医嘱正确涂药
减轻疼痛
2 温凉饮食,避免刺
第一节 口炎
口炎是指口腔粘膜的 炎症,可由病毒、真菌、 细菌等感染引起,亦可因 局部受理化刺激而引起。 临床以口腔粘膜破损、疼 痛、流涎及发热为特点。
病例分析
毛儿,9个月,人工喂养。3日 前(10月8日)开始腹泻,检 查:体温38℃, 前囟凹陷,口 腔黏膜有白色点片状物,强拭 去可见红色疮面
第二节 口炎
【护理评估】 【护理诊断】 【护理措施】
【护理评估】
1.局部刺激 2.奶具不洁 3.全身性疾病 4.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及激素史
【护理评估】
评估患儿口腔黏膜局部表 现,有无全身症状。临床常见的 口炎包括鹅口疮、疱疹性口炎、 溃疡性口炎。
鹅口疮
疱疹性口炎
溃疡性口 炎
病原 白色念珠菌 单纯疱疹病毒
细菌局部 口腔黏膜覆盖 散来自或成簇特征 白色乳凝块样 的黄白色小疱疹
口炎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护理注意事项
护理注意事项
避免刺激:避免吸烟、饮酒和 吃辛辣食物,这些会加重口炎 症状。
定期就医:定期复诊,及时处 理口炎症状变化,接受医生的 指导和治疗。
护理注意事项
心理支持:给予病人积极的心理支持和 鼓励,缓解病人的焦虑和疼痛感。
口炎的分类
口炎的分类
牙龈炎:牙龈发红肿胀,容易 出血。
齿龈炎:齿龈发炎,常伴有口 腔出血。
护理建议
心理调节,避免紧张和压力。
总结
总结
口炎是常见口腔疾病,需要特 殊护理。 维持口腔卫生、缓解疼痛和加 强营养是关键。
总结
注意避免刺激,定期就医和提供心理支 持也很重要。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咖啡因等刺激性食物和饮品。
护理措施
缓解疼痛: - 漱口药物:使用医生建议
的漱口药物来减轻炎症和疼痛 。
- 使用药物:医生可能会开 出局部麻醉喷剂等口腔药物来 减轻口炎引起的疼痛。
护理措施
营养支持: - 选择易于咀嚼和消化的软食或流质
食物,避免刺激口腔的食物。 - 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以促
进口腔愈合和免疫系统功能。
口炎病人的护 理PPT课件
目录 简介 护理措施 护理注意事项 口炎的分类 护理建议 总结
简介
简介
口炎概述:口炎是一种常见的 口腔疾病,病人需要特殊的护 理和照顾。
护理目标:控制炎症、减轻疼 痛、促进口腔愈合。
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维持口腔卫生: - 使用柔软的牙刷和柔软的牙膏,轻
柔地刷洗牙齿和口腔。 - 使用温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 避免酸性和辛辣食物,牙槽骨发炎,可能导致 牙齿松动。
溃疡性口炎:口腔黏膜出现溃疡,常伴 有疼痛和不适。
口炎患儿促进口腔黏膜愈合的护理要点

口炎患儿促进口腔黏膜愈合的护理要点口炎是指口腔黏膜发生炎症的一种疾病,常见于儿童。
在护理过程中,促进口腔黏膜的愈合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口炎患儿促进口腔黏膜愈合的护理要点。
一、饮食护理1. 选择软食:患儿应该选择柔软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稀饭、面条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强的食物。
2. 饮食温度适宜:患儿应该避免食用过冷或过热的食物和饮料,以免刺激口腔黏膜。
3. 补充营养:患儿应该多喝水,补充维生素C、B群等营养素,以促进口腔黏膜愈合。
二、口腔卫生护理1. 漱口:患儿应该每天漱口3-4次,可以使用盐水或草本茶水进行漱口。
2. 刷牙:患儿应该每天刷牙2-3次,使用软毛牙刷轻轻刷洗口腔黏膜和牙齿。
3. 避免用力:患儿在刷牙或漱口时应该避免用力,以免损伤口腔黏膜。
三、药物治疗护理1. 漱口药物:患儿可以使用含有消炎、止痛等成分的漱口药水进行漱口,以缓解口腔黏膜炎症。
2. 口腔贴剂:患儿可以使用含有消炎、止痛等成分的口腔贴剂贴在患处,以缓解疼痛和促进愈合。
3. 抗生素:如果患儿的口腔黏膜感染较严重,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生素治疗。
四、心理护理1. 安抚情绪:口炎患儿常常会感到不适和焦虑,家长应该及时安抚孩子的情绪,并给予关爱和支持。
2. 分散注意力:家长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有趣的玩具和游戏,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减轻疼痛和不适感。
3. 鼓励交流:家长应该鼓励孩子与自己交流,倾听孩子的心声,帮助孩子缓解焦虑和不适感。
五、预防护理1. 饮食调理:家长应该注意给孩子提供营养均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强的食物。
2. 口腔卫生: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天刷牙漱口,并定期到口腔科检查。
3. 预防感染:家长应该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避免与患口炎的人接触,并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护理措施
• 1.促进口腔黏膜溃疡愈合
• (1)保持口腔清洁:用3%过氧化氢溶液或0.1%依沙吖啶(利凡诺)溶液清洗溃疡面,较大儿童可用含漱 剂。鹅口疮患儿宜用2%碳酸氢钠溶液清洁口腔,每日2~4次,以餐后1小时左右为宜。鼓励患儿多饮水, 进食后漱口,保持口腔黏膜湿润和清洁,减少口腔细菌繁殖。对流涎者,及时清除流出物,保持皮肤清 洁干爽,避免引起皮肤湿疹及糜烂。
• 鹅口疮又称雪口病,为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多见于新生儿和营养不良、腹 泻、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或激素患儿;新生儿多由产道感染或使用不洁奶具、 哺时乳头不洁所致。
• 疱疹性口腔炎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所致。溃疡性口腔炎主要由链球菌、金黄 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感染引起,多见于婴幼儿,常发生于急性感染、 长期腹泻等抵抗力下降时,口腔不洁有利于细菌繁殖而致病。
• 全身表现为患儿哭闹、烦躁、拒食、流涎,常有发热,体温可达 39~40℃,颌下淋巴结肿大。
三、治疗原则
• 以清洁口腔和局部涂药为主,发热时可用退热剂,有继发细菌感染时 可选用有效抗生素。注意水分和营养的补充。
四、护理问题
• 1.口腔黏膜受损 与口腔不洁、抵抗力低下及病原体感染有关。 • 2.疼痛 与口腔黏膜炎症损伤有关。 • 3.体温过高与感染有关。 • 4.知识缺乏患儿及家长缺乏口炎的预防及护理知识。
第二节 口炎病人的护理
口炎是指口腔黏膜的炎症,如病变仅局限于舌、齿龈、口角亦可称为舌炎、齿龈炎或口角 炎。本病多见于婴幼儿,可单独发生或继发于急性感染、腹泻、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等 全身性疾病。
一、病因
• 由于婴幼儿口腔解剖生理特点及食具消毒不严、口腔不卫生或由于各种疾病 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等因素均可导致口炎的发生。
二、临床表现
• 1.鹅口疮 • 2.疱疹性口腔炎 • 2.疱疹性口腔炎 • 腔黏膜表面出现白色乳凝块样物,初呈点状或小片状,可逐渐融 合成大片,不宜擦去,强行擦拭剥离后局部黏膜潮红、可有渗血。患处不痛, 不流涎,不影响进食。
• 一般无全身症状,重症时整个口腔均被白色斑膜覆盖,甚至可蔓延到咽、喉 头、食管、气管、肺等处,出现拒食、吞咽困难等。
习惯。
• 本病应与由柯萨奇病毒引起的疱疹性咽峡炎鉴别。 • 后者常发生于夏秋季,疱疹主要在咽部和软腭,不累及牙龈和颊黏膜,颌下淋巴结
不肿大。
3.溃疡性口腔炎
• 初起时口腔黏膜充血、水肿,继而形成大小不等的糜烂面或浅溃疡, 散在或融合成片,表面有纤维性炎性渗出物形成的灰白色假膜,易拭 去,但遗留溢血的创面。
2.疱疹性口腔炎
• 多见于1~3岁婴幼儿,全年可发病,传染性强,可在托幼机构发生小流行。起病时发 热,体温可达38~40℃,牙龈、舌、唇、颊黏膜等处出现散在或成簇的小疱疹,水疱 迅速破溃后形成浅溃疡,上面覆盖黄白色纤维素性渗出物,有时累及上颚及咽部。
• 口角及唇周皮肤亦常发生疱疹。局部疼痛,出现流涎、烦躁、拒食,颌下淋巴结常 肿大。体温在3~5天后恢复正常,病程1~2周。
六、健康教育
• 1.向家长介绍口炎发生的原因和治疗要点。 • 2.指导家长清洁口腔及局部涂药的方法。 • 3.指导家长做好清洁消毒工作,食具专用,哺乳妇女勤换内衣、喂奶前后应清洗
乳头。 • 4.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吮指,正确刷牙,进食后漱口。 • 5.宣传均衡营养对提高机体抵抗力的重要性,避免偏食、挑食,培养良好的饮食
五、护理措施
• 2.减轻口痛
• 以微凉流质或半流质为宜,避免酸、咸、辣、热、粗、硬等刺激性食物。因疼痛影响进 食者,可按医嘱在进食前局部涂2%利多卡因。
• 3.防止继发感染及交叉感染
• 护士为患儿进行护理前后要洗手,患儿的食具、玩具、毛巾等要及时消毒,鹅口疮患儿 使用过的奶瓶、水瓶及奶头应放于5%碳酸氢钠溶液浸泡30分钟后洗净再煮沸消毒。疱疹 性口腔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应注意与健康儿隔离,以防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