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障碍病人的护理
意识障碍名词解释护理学

意识障碍名词解释护理学
意识障碍是指人的意识状态发生改变或受损,表现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减弱或消失,包括意识清醒度的降低、注意力难以集中、认知功能下降等。
在护理学中,意识障碍是一个重要的临床问题,需要护理人员进行有效的护理和管理。
对于患有意识障碍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意识状态、嗜睡程度、眼睛反射、瞳孔大小等指标的观察。
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以及神经系统的变化,如肌张力、脑脊液压力等,以及其他相关症状的变化,如呕吐、抽搐等。
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确保患者的安全,包括防止意外摔倒、误吞异物等。
护理人员还需要及时处理患者的排泄问题,如尿失禁、大便失禁等,避免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此外,护理人员还需要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尽量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感。
他们需要采用简洁清晰的语言,适当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以及使用视觉和听觉的刺激工具,帮助患者恢复或维持意识的清晰度。
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还需要给予患者适当的心理支持和安慰。
他
们需要理解患者的感受和需求,尊重患者的隐私和人格尊严,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训练和活动。
总之,意识障碍的护理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护理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巧,同时注重关怀和人文关系,以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简述意识障碍病人的护理措施

简述意识障碍病人的护理措施意识障碍是指人的意识活动发生异常,包括意识清晰度降低、意识内容紊乱、意识持续时间缩短或消失等症状。
意识障碍病人的护理措施十分重要,下面将从观察、安全、沟通、环境、营养等方面进行简述。
观察是护理意识障碍病人的重要措施之一。
护理人员应观察病人的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应、肢体活动度、呼吸状况等,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同时,还应观察病人的面色、皮肤湿度、体位、排尿排便情况等,以评估病人的生命体征和机体功能。
安全是护理意识障碍病人的关键措施。
护理人员应确保病人的安全,避免其发生跌倒、误吞异物等意外事件。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将床栏提高,保持床边的通道畅通,避免摆放杂物;将床边的危险物品收好,如针头、刀具等;在病人的手术部位或导管处贴上标识,以免误操作;定期更换病人的体位,预防压疮的发生。
第三,沟通是护理意识障碍病人的重要手段。
护理人员应与病人保持有效的沟通,以使其感到关心和安慰。
可以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进行交流,避免使用复杂的词汇和长句。
同时,可以采用肢体语言、手势和表情等方式与病人进行互动,增强其参与感和自尊心。
第四,环境是护理意识障碍病人的重要因素。
护理人员应创造良好的环境,使病人感到舒适和安心。
可以通过调节室温、湿度和光线等来改善病人的生活环境。
此外,还可以播放柔和的音乐、提供舒适的床上用品等,以促进病人的休息和恢复。
营养是护理意识障碍病人的重要保障。
护理人员应关注病人的饮食情况,确保其获得足够的营养。
可以根据病人的口味和消化能力,提供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
同时,还应注意病人的饮水情况,保持其水分平衡。
护理意识障碍病人需要从观察、安全、沟通、环境和营养等方面进行全面护理。
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病人的病情变化,确保其安全,并与其保持有效的沟通。
同时,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提供适当的营养,以促进病人的康复。
通过以上护理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改善意识障碍病人的症状,促进其康复。
意识障碍的护理目标

意识障碍的护理目标以意识障碍的护理目标为标题,写一篇文章:意识障碍是指个体对外界刺激或内部信息的处理和反应受到影响,表现为意识模糊、混乱或丧失的症状。
意识障碍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脑损伤、中毒、代谢紊乱等。
在护理过程中,我们的目标是有效地护理患者,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干预,以促进患者的恢复和康复。
下面将重点介绍一些针对意识障碍的护理目标。
1. 保持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稳定:意识障碍可能导致患者对外界刺激反应减弱或丧失,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体温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2. 维持患者的舒适和安全:意识障碍患者常常处于不安和焦虑的状态,护理人员应采取措施提供舒适的环境,如保持床铺整洁干净、调节室内温度适宜、减少噪音等。
同时,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应加强监护,防止患者跌倒或自伤。
3. 促进患者的认知功能恢复:意识障碍患者常常出现认知功能受损的情况,如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
为了促进患者的认知功能恢复,护理人员可以采取一些训练和干预措施,如提供简单的认知任务、进行定向训练等。
4. 预防并处理并发症:意识障碍患者容易出现并发症,如压疮、尿潴留、肺炎等。
为了预防这些并发症的发生,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定时翻身、护理皮肤、鼓励患者多饮水等。
同时,对于已经出现的并发症,应及时进行处理和干预,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5. 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意识障碍患者常常难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护理人员应通过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意愿,提供相应的护理和支持。
同时,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也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护理措施,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6. 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和康复:意识障碍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功能训练和康复治疗,以促进其身体和认知功能的恢复。
护理人员可以协助患者进行相应的康复活动,如物理治疗、语言治疗等,帮助患者尽早恢复自理能力。
《意识障碍的护理》课件

营养与饮食护理
01
02
03
评估营养状况
对患者进行营养状况评估 ,了解其营养需求和饮食 习惯。
合理饮食搭配
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和饮 食习惯,为其制定合理的 饮食计划,保证营养均衡 。
饮食安全
注意食物的卫生和质量, 避免食物中毒等饮食安全 问题。
03
意识障碍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及预防
褥疮
总结词
褥疮是意识障碍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长期卧床导致皮 肤受压,血液循环不畅,容易引发褥疮。
05
意识障碍患者的家庭护理与教育
家庭护理要点
保持呼吸道通畅
定期为患者翻身、拍背,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防止窒息和吸入性肺炎。
预防感染
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定期更换尿布或导尿管 ,防止褥疮和尿路感染。
维持营养和水分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饮食,保证足够的水分 摄入,防止脱水。
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进行适当的被动运动和按摩,防止肌肉萎缩和关 节僵硬。
100%
维持良好的血液循环
定期评估患者的血压、心率、脉 搏等指标,确保血液循环稳定。
80%
预防褥疮
定期为患者翻身、按摩受压部位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褥疮 发生。
安全护理
防止意外伤害
采取安全措施,如设置床栏、 使用约束带等,防止患者发生 坠床、自伤等意外。
预防感染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保持 患者生活环境的清洁卫生,降 低感染风险。
患者及家属教育
01
02
03
04
意识障碍的认知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意识障碍的 病因、表现及治疗方法,帮助
他们正确认识疾病。
日常护理技巧
教授患者及家属基本的日常护 理技巧,如喂食、翻身、拍背 等,以及如何应对紧急情况。
意识障碍护理问题及措施(一)

意识障碍护理问题及措施(一)意识障碍护理问题及解决措施引言意识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对患者和家庭都带来了很大的负担。
在护理过程中,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提供给患者最佳的护理。
本文将详细介绍各个措施。
观察•注重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以及任何变化,如昏迷、嗜睡、迷茫等。
•观察患者的表情和肢体动作,以了解他们的疼痛或不适感。
•注意患者的言语表达,是否流利和连贯。
•观察身体的其他症状,如呼吸、血压等。
定期评估•定期进行意识评估,例如格拉斯哥昏迷量表等,以了解患者的意识程度。
•定期评估患者的认知能力和记忆力,以检测任何变化或恢复。
•评估患者的功能状态,包括自理能力和行动能力。
安全措施•提供安全的环境,确保患者不会摔倒或受伤。
•在床边放置紧急呼叫按钮,以便患者和护理人员随时呼叫帮助。
•提供辅助设备,如坐垫和拐杖,帮助患者保持平衡和稳定。
沟通与交流•与患者进行简单、清晰的沟通,使用简洁的语言和肢体语言。
•使用提示性问题,以促进患者的表达和理解能力。
•倾听患者的需求和意见,并尽力满足他们的要求。
日常护理•提供良好的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和湿润。
•定期更换患者的体位,以避免压疮和肌肉萎缩。
•提供适当的营养和水分,以维持患者的健康和能量水平。
药物管理•确保准确记录和管理患者的药物,遵循医嘱。
•提醒患者按时服药,并监测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
心理支持•提供情绪支持和安慰,帮助患者减轻焦虑和恐惧感。
•鼓励患者参与适当的康复活动,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独立性。
•协助患者建立支持系统,如家人、朋友或专业心理咨询师。
结束语对于意识障碍患者的护理,我们需要采取综合的措施来提供最佳的护理。
观察、定期评估、提供安全措施、良好的沟通与交流、日常护理、药物管理以及心理支持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引言意识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对患者和家庭都带来了很大的负担。
在护理过程中,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提供给患者最佳的护理。
意识障碍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要点

意识障碍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要点意识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患者在这种状态下可能会出现意识模糊、意识丧失或者意识混乱的症状。
对于这类患者的护理工作,既需要及时观察病情的变化,也需要注意护理的要点,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本文将就意识障碍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要点进行论述。
一、病情观察要点1. 观察意识状态:要注意患者的意识状态,包括清醒度、反应程度、意识丧失时间等。
观察是否有意识混乱的表现,如精神状态不稳定、无法集中注意力等。
这些观察有助于判断病情的变化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2. 观察体征变化:除了意识状态,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也非常重要。
包括血压、脉搏、呼吸等,这些指标的变化可以提示患者的生命体征是否稳定,也可以帮助医生评估病情的变化。
3. 观察瞳孔反应:瞳孔的变化可以反映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
观察患者的瞳孔大小、对光反应等,可以判断是否存在颅内压增高等问题。
同时,还可以观察瞳孔是否存在异常,如不等大、不规则等,以及是否存在瞳孔反射异常。
4. 观察肢体活动度:意识障碍患者常常伴有肢体活动度减退或无力的表现。
观察患者的肢体活动度,包括上肢和下肢的活动度以及是否存在痉挛、抽搐等症状。
这些观察有助于判断神经系统功能的受损程度。
二、护理要点1. 提供安全环境:意识障碍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护理人员需要注意摆放危险物品,如尖锐物品、药品等,防止患者意外伤害。
同时,还要确保病房的环境整洁,避免患者感染。
2. 补充水分和营养: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嘱,及时补充患者所需的水分和营养。
对于无法进食的患者,可以通过静脉输液或者胃肠营养进行补充。
3. 保持皮肤清洁:意识障碍患者往往无法独立完成个人卫生,容易导致皮肤感染。
护理人员需要及时更换患者的尿布,保持身体清洁,并进行适当的按摩,防止褥疮的发生。
4. 定期翻身和床垫保护:意识障碍患者需要定期翻身,以避免长时间压迫造成肌肉萎缩和褥疮的发生。
同时,要注重床垫的保护,保证患者躺卧的舒适度。
护理工作中如何应对病人突发意识障碍

护理工作中如何应对病人突发意识障碍在护理工作中,护士常常会面临病人突发意识障碍的情况。
这对于护理人员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因为突发意识障碍可能导致病人出现意识模糊、昏迷等情况,需要及时有效的处理。
本文将探讨在护理工作中应对病人突发意识障碍的方法和技巧。
首先,当遇到病人突发意识障碍时,护士应当保持冷静。
确保自己不被病人的状况所紧张。
平静的心态能够帮助护士更好地应对突发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因此,在意识障碍发生时,护士应首先稳定自己的情绪,以便提供及时的救护。
其次,在处理病人突发意识障碍的过程中,护士应尽快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护人员的帮助。
意识障碍可能是严重疾病的表现,只有专业的医护人员能够准确判断和处理。
因此,护士在遇到病人突发意识障碍时必须第一时间联系急救中心,将病情告知医护人员,以便得到及时的救治。
此外,护士应关注病人的身体状况和呼吸情况。
突发意识障碍可能导致病人呼吸困难或停止呼吸,甚至引发其他并发症。
因此,护士在处理病人突发意识障碍时应及时观察病人的呼吸情况,并确保气道通畅。
如果病人呼吸困难或停止呼吸,护士应立即给予急救措施,如心肺复苏术等。
此外,护士还应注意对病人进行有效的沟通。
在病人突发意识障碍的情况下,护士需要与病人的家属、医护团队等进行有效的沟通,将病人的病情和治疗情况告知他们。
这能够帮助病人的家属了解病人的情况,提供支持和理解,同时也能够与医护团队协作,共同制定治疗方案,提高病人的康复率。
最后,在护理工作中应对病人突发意识障碍的过程中,护士还应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护理伦理。
护士必须尊重病人的隐私权和个人意愿,在进行护理工作时要遵循职业道德和患者权益,确保护理工作的合法、安全和有效性。
总之,在护理工作中应对病人突发意识障碍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护士需要保持冷静、及时寻求专业医护人员的帮助,关注病人的体征和呼吸情况,进行有效的沟通,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护理伦理。
只有这样,护士才能更好地应对病人突发意识障碍,确保病人的安全和康复。
意识障碍患者的护理措施

意识障碍患者的护理措施
1.密切观察患者对各种刺激的反应以判断意识障碍的程度,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
2.患者取侧卧位或平卧头偏向一侧,每2小时叩背1次,以利于分泌物引流,防止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3.加强气道管理:口腔、呼吸道分泌物较多者及时吸痰;因舌后坠而阻塞呼吸道者可应用口咽通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
4.加强基础护理:每日按时清洁口腔、皮肤,保持其清洁。
5.保证营养供给:遵医嘱静脉补液的同时,鼻饲流食,保证营养供给。
6.监测水、电解质。
根据医嘱定时化验,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7.保持大便通畅。
便秘者可鼻饲缓泻剂或开塞露、“1.2.3”灌肠。
尿便失禁者,及时清洁皮肤,肛周涂抹护臀霜,防止肛周皮肤发红、溃烂。
尿潴留者,予留置导尿,每日消毒尿道口。
8.加强安全护理,伴有抽搐、躁动等情况的患者应加强保护措施,如加床档防止坠床;专人看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识障碍病人的护理意识障碍(disturbance of consciousness)是指人体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察觉能力障碍的一种精神状态,严重的意识障碍表现为昏迷病因与发病机制:(一)发病机制意识由意识内容及其“开关”系统组成。
意识的“开关”系统包括经典的感觉传导径路(特异性上行投射系统)及脑干网状结构(非特异性上行投射系统)。
意识“开关”系统激活大脑皮质并使之维持一定水平的兴奋性,使机体处于觉醒状态。
意识内容在意识觉醒状态的基础上产生,包括记忆、思维、理解、定向和情感等精神活动,以及通过视、听、语言和复杂运动等与外界保持密切联系的能力。
清醒的意识活动有赖于大脑皮质和皮质下网状结构功能的完整,任何原因导致大脑皮质弥漫性损害或脑于网状结构损害,均可发生意识障碍。
(二)病因1.感染性因素(1)颅内感染:各种脑炎、脑膜炎、脑型疟疾等。
(2)全身严重感染:败血症、伤寒、中毒性肺炎、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2.非感染性因素(1)颅脑疾病:①脑血管疾病,如脑出血、脑栓塞、脑血栓形成、蛛网膜下隙出血、高血压脑病等;②脑肿瘤;③脑外伤,脑挫裂伤、脑震荡、颅骨骨折等;④癫痫。
(2)内分泌与代谢障碍:甲状腺功能危象、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低血糖昏迷、肝性脑病、肺性脑病、尿毒症等。
(3)心血管疾病:心律失常所致Adams-Stokes综合征、严重休克等。
(4)中毒:如安眠药、有机磷杀虫药、乙醇、一氧化碳、氰化物等中毒。
(5)物理性及缺氧性损害:如触电、溺水、高温中暑、日射病等。
临床表现1.嗜睡(somnolence) 嗜睡是意识障碍的早期表现,为觉醒的减退。
患者精神委靡,动作减少,表情淡漠,常处于持续睡眠状态,可被唤醒,醒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和作出各种反应,当刺激停止后很快又入睡。
2.意识模糊(confusion) 为程度深于嗜睡的一种意识障碍。
患者能保持简单的精神活动,但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能力发生障碍。
3.昏睡(stupor) 是接近人事不省的意识状态,为中度意识障碍。
患者处于熟睡状态,不易唤醒,虽经压迫眶上神经、摇动身体等强烈刺激可被唤醒,但很快又入睡。
醒时答话含糊或答非所问。
4.昏迷(coma) 为最严重的意识障碍,按程度不同又可分为浅昏迷,中昏迷和深昏迷。
浅昏迷:意识不清晰,对外界刺激无任何主动反应。
随意活动消失,在强烈刺激下,如压迫眶上神经时可见痛苦表情和肢体轻微的防御反应除腹壁与提睾反射常消失外,其他各种生理反射(吞咽、咳嗽、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应等)存在;体温、脉搏、呼吸多无明显改变,可伴谵妄或躁动。
中昏迷:即意识活动丧失,是严重的意识障碍。
对外界各种刺激或自身内部的需要不能感知。
可有无意识的活动,任何刺激均不能被唤醒。
深昏迷:是最严重的意识障碍。
随意活动完全消失,对各种刺激皆无反应,各种生理反射消失,可有呼吸不规则、血压下降、大小便失禁全身肌肉松驰(肌张力低下)、去大脑强直等。
仅维持呼吸与循环等生命最基本的生理功能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来判断病人的意识情况,比较客观。
评分标准:15分;正常。
15分~13分:轻度昏迷,9分~12分:中度昏迷,8分~5分:重度昏迷,5分~3分:特重度昏迷,睁眼:4 - 自发睁眼语言: 5 - 正常交谈3 - 语言吩咐睁眼4 - 言语错乱2 - 疼痛刺激睁眼3 - 只能说出(不适当)单词1 - 无睁眼2 -只能发音1 - 无发音运动:6 - 按吩咐动作5 - 对疼痛刺激定位反应4 - 对疼痛刺激回缩反应3-肢体屈曲2-肢体伸直1-无反应5.谵妄(delirium) 为一种以兴奋性增高为主的高级神经中枢急性功能失调状态。
表现为意识模糊、定向力丧失、幻觉、错觉、躁动不安、言语杂乱等。
见于急性感染高热期、某些药物中毒、代谢障碍、循环障碍或中枢神经系统疾患等。
部分患者可康复,部分可发展至昏迷意识障碍对患者的影响意识障碍者感知能力、对环境的识别能力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均发生改变,尤其是昏迷者,由于意识部分或完全丧失所致无自主运动、不能经口进食、咳嗽与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排便与排尿控制能力丧失及留置导尿等,除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可有改变外,易发生肺部及尿路感染、口腔炎、结膜炎、角膜炎、角膜溃疡、压疮、营养不良及肢体挛缩畸形等并发症,并可为其亲属带来巨大的照顾压力。
处理原则处理原则为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生命,降低颅内压,根据引起意识障碍的原因和临床表现,积极作出对症和对因处理。
护理评估1.有无意识障碍及其程度通过与患者交谈,了解其思维、反应、情感活动、定向力等,必要时做痛觉试验、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等检查,判断意识障碍的程度。
也可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表(Glasgow coma scale, GCS)对意识障碍的程度进行评估。
评分项目包括睁眼反应、运动反应和语言反应。
分测3个项目并予以计分,再将各项目分值相加求其总分,即可得到意识障碍程度的客观评分。
2.意识障碍的原因了解患者有无与意识障碍相关的疾病病史或诱发因素,包括有无颅脑外伤和颅内疾病以及代谢性疾病,饮食和药物使用情况,有无有害气体或毒品接触史等。
3.意识障碍的进程通过动态观察或GCS动态评分可了解意识障碍演变的进程。
GCS动态评分是将每日GCS的3项记录值分别绘制成横向的3条曲线,曲线下降示意识障碍程度加重,病情趋于恶化;反之,曲线上升示意识状态障碍程度减轻,病情趋于好转。
4.评估意识障碍对患者的影响主要包括有无口腔炎、角膜炎、结膜炎、角膜溃疡、压疮、肌肉萎缩、关节僵硬、肢体畸形,有无排便、排尿失禁,有无亲属无能力照顾患者等。
护理诊断:1,急性意意识障碍:与脑出血;感性脑病有关2,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意识障碍所致咳嗽、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有关3,有误吸的危险:与意识障碍所致咳嗽、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有关4,口腔黏膜改变:与无能力护理自己口腔及唾液减少有关5,尿失禁:与意识障碍所致排尿失控有关6,排便失禁;与意识障碍所致排便失控有关7,有外伤的危险:与意识障碍所致躁动不安有关8,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意识障碍不能正常进食有关9,有感染的危险:与意识障碍所致咳嗽、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有关10,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意识障碍所致自主运动消失、排便与排尿失禁有关11,照顾者角色困难:与长期昏迷导致家属照顾者角色不当有关护理目标(1)患者的生命体征维持稳定范围。
(2)患者的意识与精神状态能恢复到接近正常或正常范围。
(3)患者的身体活动与功能维持于可接受程度。
(4)并发症的发生减低到最小程度。
(5)住院期间未发生意外伤害,执行安全。
护理措施:(一)评估意识障碍的程度,动态监测生命体征定时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瞳孔、意识状态、精神,监测动脉血气分析值、血氧饱和度、血糖、钙离子水平。
持续地观察与评估GCS评分及反应程度的变化。
评估患者家属对意识水平改变的了解,请患者和家属参与制订护理计划和目标。
鼓励家属为患者提供其熟悉的物品(如相片等),帮助患者恢复记忆。
鼓励患者及家属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感受。
给以觉醒的刺激如呼唤、听音乐(熟悉声音)。
纠正患者的错误概念或定向力错误,使用日历、电视、钟表等帮助患者恢复定向力,使用“你”或“我”代替“我们”,增强定向力,鼓励患者保持其独立性和个人的界线。
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气管切开者按气管切开后护理。
根据医嘱积极地降颅内压,禁忌灌肠,避免精神刺激,保持环境安静。
(二)安全护理,预防并发症评估躯体损伤的危险因素。
维持适当的肢体活动,偏瘫肢体应保持在功能位,并按定时、定量、循序渐进的原则给予患者被动运动。
病床安装床档,降低床的高度,将信号灯放在患者伸手可及处。
如果需要约束患者,一定要使患者侧卧位,不可平卧。
维护安全,预防发生意外伤害。
维持合理的营养供给和水分与电解质的平衡。
鼻饲患者给予静脉高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注意纤维素及水的供给。
维持身体的清洁与舒适,尤其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保持口腔清洁,观察有无感染。
做好尿道、肠道护理。
保护眼睛,预防角膜受刺激。
有隐形眼镜者,取出浸入保护液中。
(三)记忆力与情感恢复意识障碍患者经常有记忆力与情感障碍。
经常评估患者的情绪和情感,以及在环境和情境中可引起患者情绪或情感变化的因素。
对患者的感情和情绪波动表现出容忍的态度,记下不适当的感情和情绪变化。
明确环境中可引起患者坐立不安的刺激因素,可能的话,使患者离开刺激原,过度的刺激可加剧患者的激惹和敌对行为。
当患者能够耐受时,鼓励其参加小组活动,观察患者能否正确地表达自己的需要。
以及患者对周围人的信任程度。
鼓励患者与有关人员沟通自己的思想和感受,阐明记忆力障碍可能是导致患者对事件和情境的错误感觉,必要时让患者对时间、地点、人和情境定位。
减少会引起患者焦虑的情境,提供保护性看护。
如果患者有妄想,帮助他认识妄想。
如果患者有幻觉,直接用语言与患者谈具体的事情,避免使用手势;鼓励患者当发生幻觉时告诉工作人员;讨论幻觉的内容,以便采取适当的措施。
(四)健康教育对思维和情绪改变的患者,健康教育最好的方法是经常给予鼓励。
定期评估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自理活动的能力,从患者、家属和朋友那里了解患者过去的饮食习惯,记录患者的出入量、排泄形态。
与营养师商量计算患者的身体基础需要量,鼓励摄入充足的液体,并进行身体活动,以预防便秘。
对患者坚持进行自我照顾的行为给予鼓励,必要时协助患者洗澡、修饰和穿衣。
了解患者目前所用的药物,给予药理指导。
评估患者的近期和远期记忆力,观察患者的判断力和安全意识,评估患者集中注意力、遵循指导和连续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患者的沟通形态。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