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健康中医体质辨识与调理——前言
中医药在亚健康状态中的调理与保健

中医药在亚健康状态中的调理与保健近年来,亚健康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人感到疲劳、压力过大、睡眠不佳等身心状况不佳。
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理论和治疗方法逐渐被人们所重视。
本文将从中医药的角度,探讨中医药在亚健康状态中的调理与保健方法。
理论基础中医药学起源于我国古代,并经过了几千年的实践和经验积累,形成了独特而完善的理论体系。
中医药理论主要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经络学说等。
其中,阴阳学说认为人体内外的各种病理现象是由阴阳失衡引起的,而五行学说则将人体与自然界的五个元素相连系,强调了调整人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经络学说则认为人体内有无数条经络,通过调理经络的通畅性,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保持身体的健康。
调理方法中医药调理亚健康状态主要包括药膳调理、针灸调理、中草药调理等多种方法。
首先,药膳调理是中医药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药膳是指通过选择具有特定药用功效的食材,制成适当的食物,以达到预防疾病和调理身体的目的。
例如,当人感到疲劳时,可以选择具有补气血、益精神的食材,如当归、人参等,煮成汤或炖菜食用,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和调节身体的功能。
其次,针灸调理是中医药中独特的治疗方法之一。
针灸是通过刺激人体穴位,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和功能,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的目的。
在亚健康状态中,常见的针灸方法包括耳针、身体经络的针灸、拔罐等。
通过针灸可以改善疲劳、失眠等亚健康症状,恢复身体的平衡状态。
此外,中草药调理也是中医药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中草药是指从自然界中采集的植物材料,通过煮煎、泡服等方式使用,以达到调理和治疗身体的目的。
中草药调理可以根据不同的亚健康症状选择合适的中草药进行调理,如白术、黄芪、川芎等,以改善亚健康状态。
保健方法除了上述的调理方法,中医药还提供了一系列的保健方法,以帮助人们改善身体状况,预防疾病的发生。
首先,中医药注重人体的养生,强调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
例如,定时作息、适度运动、保持情绪稳定等都是保持健康的重要因素。
论中医对亚健康状况的认识及养生调治

L H H NM DC E N A E I M DC EE R H20 V L1 N . I I E E IN DM TR EIAR SA C 6 O . O1 SZ I A A 0 7 0
时珍 国医 国药 2 体 内过程 以阐明其 防治 疾病原 理 的科 学。数 十年来 的大 量研究 由于大量 的临床 实践 经验的积累 , 中药 的功效 、 应范 围、 用 已经 有了充分 的认 识 , 上升 到了理 论 的高 度。在进行 动 表明 , 应用 现代 医药技术和方法 , 究中药药理 , 助阐 明中医药 特点等 , 研 有 的基本理论 和提高临床疗效 , 为临床治 病提供 可靠 依据 , 并 促进 物实验时要考虑 到动物与 人之 间 的差异 。有些 药物对 人有 明显 但 如 对 中医药学 的向前 发展 , 促进 中医药的 国际化 , 向 国际 化 的方 向 的作用 , 是对动物却无作 用 , 巴豆对人有 强烈的泻下作用 , 并 甚 但 发展提供技术保证 和条件。中药学是 以临床功效分类 的 , 如何研 小 鼠则无泻下作 用雷公藤对 人有 毒 , 至可 引起 中毒 死 亡 , 对 但在 临床上却无效 或疗效 不 究 中药药效 , 中药药理学 的一个重要 内容。中医治疗疾 病是 以 羊无毒性 。有 的药物 在实验 中有效 , 是 对 辨证论治为基 础的 , 因此 , 中医“ 的动物模 型 以研究 中药 明显 。如从丹皮 中提取的丹皮酚 , 实验 性高血压有 明显的降血 建立 证” 但对 对小 的作用 , 中药药理学研究 的一个重 要的 内容 。离开 了中医 的理 压作用 , 人无 明显作用 。葛根 中的黄酮类 化合物 , 鼠有 是 对人却 无效。故 中药研究成果最终要 由临床来 论 研究 中药 , 如无 源之水 , 本之木 。如哮喘 , 犹 无 根据 临床表 现 , 很好 的避孕 作用 , 有虚实寒热之分 , 病 在肺 , 本在脾 。 治疗 原 则 是急 则 治其 检验 , 其 其 肾, 中药药理研究必须 与 临床相结 合。 . 病” 证” 病” 证” 标, 缓则治其 本 , 在喘 证急性发作 期 , 以清肺化 痰 , 咳平喘为 43 建立中医“ 与“ 的动物模型 中医学的“ 和“ 应 止 疾病 ” 症状 ” 全不同的两个 概念 。中医学 和“ 完 主; 缓解期 则 以扶 正固本 、 健脾补 肾为主 , 因此 , 物模 型 的制作 是 与现代 医学的“ 动 所 谓“ ” 病 是指 有特 定病 因 、 发病 形 式 、 病机 、 展规律 和转归 的 发 要同时考虑虚证 和实证 , 寒证和热证 的各个方面 。 证 即是 指在 疾病 的发 展过 程 中 , 我们研究 中药药效 的物质基 础 , 应该是在肯定 中药临床疗效 种完整的过程 。中医 学之 “ ” 的前提下 , 整体动物实验器官和组织 、 从 细胞 、 分子生 物学 四个水 某 一阶段 的病 理概括 , 括病 之原 因 、 位 、 它包 部 性质 和邪正关 系 、 平上筛选研究 中药有 效组分 , 中药化学指纹 图谱和 中药生 物 反映了疾病的发展过程 中 , 阶段 病理变化 的全 面情 况。 结合 该 指纹 图谱 , 建立能 同时 体现有效组分 和分 子生 物药效信息 的中药 有些药物 , 是在病理 情况下 才 产生作 用 的, 五苓散对 健 多 如 正 家兔均 无利 尿作用 , 对有水 代谢 障碍 者 , 但 有利 药效组分指纹 图谱 , 在分子水平上建立和完善整个 中药药效指纹 康 人 、 常小 鼠、 但 图谱研究体系 。并据 此考察 中药 胃 动力学、 清药化学等有效 尿作用 。 白虎加人参汤能降低血 氧嘧 啶性糖 尿病动物血糖 , 对 肠 血 组分 动态变化 的主要 过程 , 应用数学计算 机技术 和方法研究 中药 正常动物血糖无影响 。所 以要建 立 与临床 一致 的病理 模 型进 行 有效组分指纹 图谱与药效的相关性 , 中药 药效物质基 础的现 药理试验。 实现 代化学、 药理学和分子生 物学等 多学科方 法 的表 达 , 而探索 中 进 目 , 中药 药理 研究 中, 前 在 主要有 “ 的动物模型 和“ ” 病” 证 的 药的药效物质基础 、 代谢过程及 作用 机理 , 最终 阐明治 病原理 , 创 动物模型 , 最理 想 的情 况是 先 对某 种 中医 “ ” 证 的病 因病 机和 生 理变化等本质有所 了解 , 然后采 取适 当的手段 在动物身上复制 模 建 中药药效 物质基础的现代研究体系口 。 型。对动物模型的可靠性 的评价 , 个方面是将其症 状与 中医临 一 4 中药药理研究 中应 注意 的几个 问题 41 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 中医药理论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 床症状 加 以比较 ; -是采 用药 物反 证法 , . g 即用 中药代表 方剂 对 与疾病 的斗 争 中, 不断 总结对 药物本 质的认识 和使用 中药的很多 所建立的病理模型进行治疗 , 根据疗 效来判断模 型的可靠性 。 规律 性知识 中逐渐形成 的。这些规律 , 在临床实 践 中, 指导 临床 综上所述 , 中药的现代研究必 须与 中医学 的基本 理论联系 起 用药卓有成 效 。用现代科学方法 , 中医药理论 , 结合 来研究 中药 , 来 , 这样 才能使 中药研 究沿 着 正确 的轨道 向前健 康发展 , 只有 使 可以阐明中药作用机理 , 帮助 中医临床 用药 , 并使 中药 在继 承的 中医药理论得到进一 步地完善 。 基础上加 以发 展和提高 , 中药 现代化 、 使 国际化 , 好 的为人类 的 更 健康 服务。 由于中医药 的理论体 系所 决定 , 中药 药理研究 , 须 参 考文 献 : 必 以中医药理 论为指 导 , 究 中药 的药理 、 研 配伍 和功 效 , 究 中医 [ ] 高学敏 . 研 1 中医药学高级丛书 一中药学 , 1 [ . 京 : 民卫 生 第 版 M]北 人 “ 与现代病理 生理及 药 理的 内在联 系 , 证” 才能创 立 独特 的具有 出版社 , 0 :9 . 2 0 82 0 2] 王平 张静 等. J. 中医药特 色的 中药药理研究方法 。才能促进 中医药的发展 , 取得 [ 张艺 , , , 中药药效物 质基 础研究的新思路探讨 [] 四 川生理科 学杂 志 ,0 5,7 1 :1 2 0 2 ( )4 . 更 大的成绩 。 42 与临床结合 中医临床是指导中药研究的基础。几千年来 , .
中医对于亚健康状况的调理

中医对于亚健康状况的调理亚健康状况是指身体出现一系列轻微不适的症状,但又没有达到明显的疾病程度。
这种状态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普遍,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许多困扰。
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中医积极研究并提供了多种方法来调理亚健康状态。
本文将探讨中医对于亚健康状况的调理方法,并介绍一些常用的中药调理方案。
一、亚健康状态的表现和原因亚健康状态通常表现为疲劳、失眠、消化不良、焦虑、抑郁等症状。
它的原因多种多样,如不良的生活习惯、饮食结构不合理、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等。
这些因素导致身体机能出现紊乱,使人产生不适和症状。
二、中医对亚健康状态的认识和调理方法中医将亚健康状态看作是身体的阴阳平衡失调和气血运行不畅的表现。
因此,调理亚健康状态的关键在于调整阴阳平衡,促进气血运行。
下面将介绍中医常用的几种调理方法。
1. 食疗调理中医强调食物和草药对身体健康的调理作用。
在调理亚健康状况时,中医推荐食用一些具有滋补作用的食物,如山药、枸杞、黄芪、当归等。
这些食物能够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2. 中药调理中药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调理亚健康状态也有很好的效果。
根据不同的症状和体质,中医师可以选择适合的中药方剂。
例如,对于容易疲劳和失眠的人群,可以使用补气养血的方剂;对于消化不良和抑郁的人群,可以使用理气和疏肝舒郁的方剂。
3. 中医按摩按摩是中医常用的一种调理方法,通过按压和推拿来刺激经络和腧穴,促进气血的运行,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
中医按摩常用的手法有推拿、捏揉、拨罐等,可以根据个人的症状和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按摩手法。
4. 中医养生中医讲究养生保健,强调个体的自我调养和调整。
在亚健康状态下,人们可以通过中医的养生方法来改善自己的身体状况。
例如,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适量的运动、合理的饮食结构等都是中医养生的重要方法。
三、中医对亚健康状态调理的临床实践中医对亚健康状态的调理方法已经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评估与调理方法

生理功能减退
免疫功能低下、代谢异常、心 血管功能下降等。
亚健康状态的影响与危害
亚健康状态如不及时干预,可能 发展成为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
病、糖尿病等。
亚健康状态对生活质量产生负面 影响,如工作能力下降、家庭关
系紧张等。
亚健康状态给社会带来负担,如 医疗资源浪费、生产效率降低等
。
02
中医对亚健康状态的评估 方法
望诊
望神
观察眼神、面色、体态等来判断 身体状况。
望舌
观察舌质、舌苔的颜色、形状、润 燥等,判断体内气血、津液的状况 。
望皮肤
观察皮肤的颜色、光泽、弹性等, 了解脏腑功能和气血运行状况。
闻诊
听声音
通过听患者的声音,判断其脏腑 功能和血状况。
嗅气味
通过嗅患者呼出的气息、汗味等 ,了解其体内状况。
详细描述
中医认为“动则生阳”,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对于亚健康状态 的人群,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太极拳、八段锦、瑜伽等,以调和气血、舒缓压力。运动 时应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对身体造成负担。
药物调理
总结词
通过中药调理,改善亚健康状态。
详细描述
在中医理论中,药物具有扶正祛邪的作用。对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可以根据具 体症状,选用具有调理作用的中药,如人参、黄芪、当归等,以补益气血、调节 阴阳。药物调理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亚健康状态通常是由于不良的生活方式、环境因素、心理压力等多种因 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亚健康状态在中医理论中属于“未病”范畴,即疾病未发,但已有潜在 的危险因素存在。
亚健康状态的症状与表现
中医对亚健康状态的辨识与调理策略

中医对亚健康状态的辨识与调理策略一、引言亚健康状态是一种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状态,表现为身体各系统功能减退、潜在疾病风险增加,但尚未达到明显的疾病临床表现。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亚健康状态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普遍,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较大影响。
中医作为一种传统的保健方式,在亚健康状态的辨识与调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中医对亚健康状态的辨识与调理策略,为提高亚健康人群的生活质量提供参考。
二、亚健康状态的辨识1. 体质辨识根据中医的体质论,不同的体质对疾病的易感性和发生方式有所不同。
通过中医体质辨识可以了解一个人的体质特点,包括气质型、体质型、形体型等,从而及早预防和调理亚健康状态。
2. 舌诊辨识中医通过观察舌头的形态、颜色、苔质等来判断一个人的身体情况。
舌头的苔质薄白、有裂纹等可能是亚健康的表现,需要及时调理。
3. 脉诊辨识通过脉搏的形态、节律、力度等来判断一个人的脏腑功能状态,进而判断是否处于亚健康状态。
脉搏细弱、沉迟等可能是亚健康的表现。
4. 症状辨识中医强调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等来判断病因病机,从而制定具体的调理方案。
亚健康状态的症状包括失眠、食欲减退、精力不足等,需要及时调理。
三、亚健康状态的调理策略1. 中药调理中医治未病先强身,可以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症状配制具有调理作用的中药方剂,如养心安神、健脾益气、养血生津等。
中药调理可以改善体质、增强免疫力,从而提高身体抵抗力。
2. 饮食调理中医强调“药食同源”,食物也可以作为调理亚健康状态的重要手段。
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吃五谷杂粮、蔬菜水果等营养食物的摄入,减少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从而改善身体状况。
3. 运动调理中医认为运动可以调畅气血,增进体力,提高免疫力,是调理亚健康状态的重要手段。
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打太极拳、做气功等,坚持锻炼,改善身体状况。
4. 调理情志情志与人体脏腑功能密切相关,过度的情绪波动容易导致体内气血失调,从而引发亚健康状态。
中医体质辨识及调养方法

中医体质辨识及调养方法
中医体质辨识是指根据中医理论,通过综合面诊、问诊、望诊、切诊等方法,确定个体的体质类型。
中医将人体体质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等九种类型。
每种体质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倾向性。
针对不同体质类型,中医提出了相应的调养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饮食调养:根据体质特点,合理搭配饮食,推荐一些食物和草药来调理体质。
如气虚质宜食用温补食物,阳虚质宜多吃温热食物等。
2. 草药调理:中草药具有调理体质的功效,可以根据体质类型选择适合的中药来调理。
比如补益气血的草药对于气虚质和血瘀质有效果。
3. 运动调养:不同的体质适合不同的运动方式。
如阳虚质宜选择一些温和的运动,如太极拳,以促进气血运行。
4. 心理调养:中医体质辨识也注重心理层面的调养。
不同体质类型有不同的性格特点和情绪倾向,可以通过心理疏导和调节情绪来改善体质。
5. 环境调养:饮食起居、身心环境等都会对体质产生影响。
中医提倡根据体质类型调整生活方式,创造适宜的环境来调养体质。
总之,中医体质辨识及调养方法是一种综合的个体化调理方式,通过调整饮食、运动、草药、心理和环境等多个方面,达到平衡体质、保健养生的目的。
亚健康体质的调养与中医辨证防治

亚健康体质的调养与中医辨证防治
阳虚质
2 病因病机
病程日久,久居寒凉之处 气虚而进一步发展 年高而命门之火不足 过寒凉之品等导致脏腑机能减退,机体失 去阳气温煦,寒从中生。
亚健康体质的调养与中医辨证防治
阳虚质
3 病理变化
阳虚常导致如阳气亏虚,易感寒邪,易致 气滞、血瘀、痰浊、水肿等病理变化 。
亚健康体质的调养与中医辨证防治
亚健康体质的调养与中医辨证防治
血虚质
6 中医食疗3
固元膏(阿胶核桃膏):
【配方】红枣(去核)500克,胡桃肉、黑芝麻(炒 熟)、桂圆肉各150克,阿胶、冰糖各250克,黄酒 500克。 【功效】补肾养血、润肤美容。 【服用方法】初次食用,每天早晨空腹食用一次,每 次10克。以后以5天为一个单位周期,每5天加量一 次,每次加5克。根据自己的感觉,加量到每天20-30克左右就可以了,维持这个量继续服用。建议食用 者不要过于加量,女性朋友在月经期不服用。 【不适宜人群】固元膏性味滋腻,偏性较重,长期吃 会慢慢降低脾胃运化功能。脾虚和子宫虚寒者不宜食 用。
亚健康体质的调养与中医辨证防治
血虚质
7 其他调养方法1
【饮食调摄】
多吃富含“造血原料”的蛋白质、卟啉铁、铜、叶酸 和维生素B12等营养的食物。 下列食品适宜血虚体质饮食调养:动物肝脏、鸡鸭血、 牛奶、乌鸡、甲鱼、蛋黄、瘦肉、羊肉、猪蹄、猪血、 驴肉、蜂蜜、各种鱼类、豆制品、鹌鹑、海参、虾、 花生、红枣、黑米、芝麻、莲子、桂圆、赤豆、枸杞 子、桑椹子、何首乌、黄精、熟地、黑木耳、菠菜、 金针菜、芦笋、番茄、胡萝卜等各种深绿色蔬菜和红 色蔬菜,樱桃、水蜜桃、苹果、荔枝、葡萄等。
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年老体弱等致元气 匮乏; 久病、重病、劳累等耗伤元气,而致元气 匮乏或耗伤 。
中医体质辨识与亚健康调控

・
医
药
学
报
2 0 1 3年第 4 1卷第 3期
Vo 1 . 4 1, N o . 3, 2 0 1 3
1 2・
Ac t a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a n d P h a r ma c o l o g y
中 医体 质 辨 识 与亚 健康 调 控
杨俊 丽 , 郭文海 , 李海涛 , 李晓艳 , 张婷
( 黑 龙江 中医药 大学 附属第 二 医院 , 黑龙 江 哈尔滨 1 5 0 0 0 1 )
摘 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 民生活水平的提 高, 人们的健康 高的 重要标 志和 预 防保 健 的 主要 方 式之 一 。 日趋 严 重 的亚 健 康 问题 是 当前 医学 的 重 大课
题 。亚健 康 由于主诉 症状 多样且 不 固定 、 病机 复 杂 , 是 处 于 疾病 与 健 康 之 间 的 一种 生理 机 能低 下 的状
态。现代 医学检查并无明显阳性体征 , 缺乏有效的防治方法。中医历 来重视人 的体质状态及体质 因素
在 疾病发 生 、 发 展过 程 中的重要 作 用 , 体质 状 态是预 测 疾病 的重要 依 据 , 由于体 质 具 有相 对 稳 定 性 和动
2 0 1 3年第 4 1 卷第 3期
,
亚健康 , 对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 , 提高人类 的健康水平 具 有重要 意 义 。 2 健康 体检 的模 式 随着社会经济、 科学技术 的发展和生活环境 的变 化, 人类对健康的需求不断提高 , 医学逐渐 由关注人 的 疾病转向关注人的健康 的医学。传统的医疗机构一般 都设有体检 中心 , 进行 “ 健康体检” , 由专门的医务人 员为体检者提供专业服务 , 通过检查项 目搭配形成各 种 体检套 餐 , 确定 被检 者是 否有 疾病 的发 生 , 是 否需 要 治疗 。这 种传 统 的现代 医学 的体 检模 式对 疾病 的早 期 发现、 早 期诊 断 、 早 期 治 疗 起 到 了积 极 的作 用 , 通 过 健 康体检可保 持或改变人群健康状 态_ 5 ] 。这种 现代 医 学的检出疾病 的体检模式 已经被人们接受 , 被社会广 泛利 用 。 亚健康状态是介于健康和疾病之 间的中间状态 , 主要 表现 在 主观上 的种 种感 觉 不 适 症 状 , 没 有 器 质 性 病变, 通常不伴有明显的病理表现 , 现代医学体检一般 无 阳性改 变 。这种 结果 对亚 健康 的调 控提 供不 了理 论 依据 。 3 中医体 质 辨识 3 . 1 体质 辨识 的方 法 中医学的特色为 “ 整体观念 , 辨证施治” 。中医在 长期 的临床 实践 中逐渐 形成 了独 特 的诊疗 体 系 。四诊 合参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原则之一 , 中医体质辨识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一定病因作用下自稳调节
紊乱而发生地异常生命活动 过程,并引发一系列代谢、
功能、结构的变化,表现为
症状、体征和行为的异常。
美状态。
亚健康
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苏联学者布赫曼经过大量研究发 现,人体除了健康状态、疾病状态外,还存在一种非健康 、非疾病的中间状态,他把这种状态称作亚健康状态,又
被称作第三状态、灰色状态、病前状态、亚临床状态、前
同学们,开学啦!!!!!
欢迎同学们重新回到校园!
“大家撸起 袖子加油干” “天上不会 掉馅饼,努 力奋斗才能 梦想成真”
《亚健康中医体质辨识与调理》
主编:王琦 靳琦
上篇 基础篇
下篇 应用篇
共4章
共4章
第一章 中医体质 学概论
第二章 中医体质 生理
基础篇
第三章 中医体质分 类方法
第四章 亚健康与中 医体质
病态、潜病期等。
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内学者王育学首次提出“亚将康”,并
初步定义为介于健康和疾病的中间状态。
课后思考
中医“治未病”是指什么?
谢谢观看
第五章 亚健康与 中医体质 辨识
第六章 亚健康的 中医体质 调理
应用篇
第七章 体质调护与 亚健康预防
第八章 体质辨识与 亚健康管理
亚健康
中医体质学 (辨识与调理)
王琦
国医大师 中医体质创始人 北京中医概念
健康: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 和虚弱,而是在身体 上、心理上和社会适 应能力上三方面的完 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