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炔气与丙烷气的区别

合集下载

乙炔气与丙烷气的区别

乙炔气与丙烷气的区别

乙炔气与丙烷气的区别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乙炔气与丙烷气区别(1)乙炔气(C2H2):我国工业燃气用量中,70%为乙炔气。

以前乙炔气主要是乙炔发生器中制取,由于造成污染和高度不安全性,目前各地均已发文不得采用(包括管道式)。

现在主要使用的是将乙炔溶解于丙酮中的溶解乙炔气。

乙炔化学性质活跃,易爆,极危险。

乙炔在常温、常压下的分子结构为不饱和键,受热很不稳定,在高于200oC时会发生聚合反应,使温度压力不断升高而导致爆炸,当其与铜、银等金属以及空气、纯氧混合,甚至盛装容器直径较大时都会引起爆炸。

使用乙炔气在对碳素钢切割时,易产生切口上缘熔化,挂渣多且不易清除,切面局部硬化等现象,使切割工艺不理想。

同时为安全期间,溶解乙炔钢瓶内要按规定加入14公斤丙酮,按规定充入5-7公斤乙炔达到全部溶解于其中的目的。

而部分厂家为了自身利益,往往不再继续加或减少续加丙酮,而是强行充装乙炔气,这样使瓶内压力加大,使钢瓶发生爆炸的危险性大大增加。

同时,钢瓶内充气量往往只有-4公斤,甚至有的低到2公斤,使用户蒙受损失。

有的大型企业自设乙炔站,使上述情况有所改善。

但应当看到,生产乙炔的原料为电石,每生产一吨电石耗电能3300度,还需要焦炭600公斤,煤500公斤,碳精棒50公斤。

用电石法制取乙炔气时,会排出大量电石渣(1吨电石生成吨电石渣)及H 2S、PH3等有毒有害气体,污染严重。

在制取溶解乙炔时又消耗大量重要化工原料丙酮,溶解乙炔成本昂贵,加大生产成本。

另外,乙炔还是化工方面贵重原料,1吨石可制取吨维尼塑料。

因此,从宏观上看,将乙炔仅作为燃气是对资源的浪费。

但由于以前还没有其它燃气可以全面替代乙炔,加上传统习惯及企业对此的大量投入,因此,乙炔在我国工业燃气领域中仍占主导地位,但国家权威机构已明确提出:“为全民经济高效发展、应向世界发达国家看齐,将乙炔作为工业燃气的份额大幅度缩小到35%以下。

乙炔液化气丙烷哪个适合焊接

乙炔液化气丙烷哪个适合焊接

乙炔液化气和丙烷哪个适合焊接焊接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技术,通过加热金属至其熔点使其融化,并结合来填补两个金属件之间的空隙,从而让它们在冷却后形成一个单一的连续体。

在焊接过程中,气体选择对焊接质量和工作效率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而选择适当的气体也是焊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众多焊接气体中,乙炔液化气和丙烷是常用的两种。

乙炔液化气的特点及适用性乙炔液化气是一种常见的焊接气体,在金属焊接过程中被广泛应用。

乙炔液化气具有以下特点: - 高燃烧温度:乙炔液化气在氧气中燃烧时可以达到非常高的燃烧温度,可以满足对于较高温度的需求。

- 可调节性强:乙炔液化气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流量调节,适用于不同焊接工艺的要求。

- 良好的稳定性:乙炔液化气燃烧稳定,容易控制焊接的过程和质量。

乙炔液化气一般适用于以下焊接工艺: - 钢铁焊接:乙炔液化气在钢铁焊接中表现出色,能够提供适宜的燃烧温度。

- 焊接厚度较大的金属:对于较厚的金属件,乙炔液化气具有出色的穿透性,适合进行深度焊接。

丙烷的特点及适用性丙烷是另一种常用的焊接气体,其特点如下: - 燃烧温度适中:丙烷在氧气中的燃烧温度较乙炔液化气低,适合对于温度要求不高的焊接工艺。

- 安全性高:丙烷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燃烧过程中较稳定、不易爆炸。

- 使用方便:丙烷气瓶体积小巧、易于携带,使用方便。

丙烷适用于以下焊接工艺: - 不要求高温的焊接:对于部分不要求高温的焊接工艺,丙烷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 管道焊接:丙烷在管道焊接中广泛使用,可以满足各种不同管径的焊接要求。

乙炔液化气和丙烷的对比在选择乙炔液化气和丙烷作为焊接气体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

在大多数情况下,乙炔液化气适用于较高温度下的焊接过程,而丙烷适用于温度要求不高的焊接工艺。

若焊接材料比较厚重,需要较高的焊接温度,可以选用乙炔液化气;相反,若焊接温度要求不高,对安全性有较高要求,可以选择丙烷。

总的来说,乙炔液化气和丙烷都是常用的焊接气体,各有其适用的场景。

液化丙烷和乙炔的对比

液化丙烷和乙炔的对比

液化丙烷和乙炔的对比
液化丙烷和乙炔是两种常见的燃料气体,它们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都有着重要
的用途。

本文将就液化丙烷和乙炔在物理特性、化学特性和用途等方面进行比较。

物理特性比较
液化丙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在常温下是液态,遇到火源或高温会燃烧。

它的密度相对较高,易液化为液体,便于储存和运输。

而乙炔是一种无色、具有特殊气味的气体,在常温下是气态,需要经过压缩才能液化。

乙炔比空气轻,在空气中升空。

化学特性对比
液化丙烷主要成分为碳和氢,燃烧后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能够释放大量热量。

乙炔是碳和氢的炔烃,燃烧后产生碳和水,燃烧温度较高,适合于需要高温的焊接和切割作业。

用途比较
液化丙烷常用于烹饪、供暖和汽车燃料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乙炔则主要
用于金属切割、电弧焊接和照明等领域,具有高温燃烧的特性,适合于需要高温的作业环境。

结论
综上所述,液化丙烷和乙炔在物理特性、化学特性和用途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根据具体的需求和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燃料气体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通过本文的比较,读者能更加全面地了解液化丙烷和乙炔的特点,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液化丙烷和乙炔哪个安全

液化丙烷和乙炔哪个安全

液化丙烷和乙炔的安全性比较
一、液化丙烷的安全性分析
液化丙烷,又称丙烷液化气,是一种常用的清洁能源,广泛应用于家庭烹饪、工业生产等领域。

液化丙烷具有以下安全性特点: 1. 稳定性:液化丙烷在正常情况下比较稳定,遇热会蒸发成气态。

2. 易燃性:液化丙烷具有一定的易燃性,需远离明火和高温环境。

3. 压力容器存储:液化丙烷通常以压缩气体形式储存,需要遵守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

二、乙炔的安全性分析
乙炔是一种常用的工业气体,用于金属切割、焊接等工艺中。

乙炔的安全性特点如下: 1. 易燃性:乙炔是一种极易燃的气体,在空气中易与氧气混合形成可燃气体。

2. 压力容器存储:乙炔通常以压缩气体形式储存,存储和使用过程中需注意防火防爆。

3. 高温爆炸性:乙炔在高温下容易发生爆炸,密封性不好的容器会增加爆炸的风险。

三、液化丙烷和乙炔安全性比较
在液化丙烷和乙炔的安全性方面,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液化丙烷相对安全性更高:液化丙烷在一般情况下更稳定,易燃性较低,存储和使用相对安全。

2. 乙炔存在爆炸风险:乙炔易燃且在高温下爆炸风险较大,需要谨慎存储和操作。

综上所述,液化丙烷相对于乙炔更安全,但在使用任何一种气体时都应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操作人员和设施的安全。

气割用乙炔与丙烷的区别

气割用乙炔与丙烷的区别

气割用乙炔与丙烷的区别一:乙炔(C2H2)是利用电石与水作用所产生的气体,也称电石气。

它是一种无色的碳氢化合物。

1)在标准状态下,其相对分子量是 26.038,密度1.17kg/m3;在温度20℃、压力101.324kPa下,密度为:1.09kg/m3,比空气轻。

2)乙炔在纯氧中完全燃烧时的化学反应式为:C2H2 +2.5O2 =2CO2 +H2O+1302.7kJ/mol由上式可知,1个体积乙炔完全燃烧的理论耗氧量为2.5个体积。

由于气割(气焊)时乙炔火焰是空气中燃烧,外焰部分由空气中的氧助燃,故在割炬混合室中乙炔与氧的比例达到1:1.1时就形成中性火焰。

温度为3100℃。

当混合比1:1.2,即氧化焰时,火焰的最高温度约3300℃3)乙炔的燃烧热值 ( 标准状态 ) :高热值: 58502kJ / m3 ,低热值:56488kJ / m3乙炔的燃烧速度: 7.5m / s( 在纯氧中 ) ,4.7m / s( 在空气中 ) 。

4)回火的速度也相当快,所以规定乙炔各级管路部位均要加装中央回火防止器和岗位回火防止器,并要经常检查其安全性。

发生回火时必须立即关闭乙炔阀,切断乙炔气源。

回火排除以后再点火时,一定要先给一些氧气吹除残余碳粒。

5)乙炔的点火温度为 305 ℃。

乙炔分子中的碳与碳之间是不饱和的叁键。

所以乙炔化学性质很活泼,极容易发生燃烧爆炸事故。

使用中要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

由于乙炔化学性质很活泼,极易发生燃烧爆炸事故。

纯乙炔当温度大于200~300℃时即发生聚合反应。

发生聚合时温度升高很容易发生爆炸,爆炸时气体温度达到2500~3000℃,压力增大10~12倍。

压力愈高,则聚合过渡爆炸的温度愈低。

温度愈高,则聚合过渡爆炸的压力愈低。

为了解决乙炔的聚合爆炸的危险性,将乙炔溶解在丙酮里,装在有填料的专用溶解乙炔钢瓶中。

二:丙烷(C3H8)1)是气割中常用的燃气,相对分子质量为44.097,密度为1.96kg/m 3 。

乙炔丙烷液化气的区别

乙炔丙烷液化气的区别

乙炔与丙烷液化气的区别
乙炔与丙烷都是一种常见的液化石油气,但它们在性质和用途上有着显著的区别。

以下将详细介绍乙炔和丙烷液化气的区别。

乙炔液化气
乙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易燃气体。

在液化成为液化气后,其密度较大,体积小,易于运输。

乙炔液化气具有高燃烧温度和高燃烧速度的特点,因此在金属切割、焊接等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乙炔的燃烧产生的火焰温度可达到约3300℃,适用于高温工艺。

丙烷液化气
丙烷是一种具有特殊气味的无色气体,在液化状态下呈现为无色液体。

丙烷液
化气在密闭容器中可以稳定存储,易于使用。

丙烷液化气被广泛用于家庭、商业和工业领域,如烹饪、采暖、烘干等。

丙烷液化气的燃烧产生的火焰温度较低,适用于一般的加热需求。

乙炔与丙烷液化气的区别
1.燃烧特性:乙炔液化气燃烧温度高,燃烧速度快,适用于高温工艺;
而丙烷液化气燃烧火焰温度较低,适用于一般加热需求。

2.用途:乙炔液化气主要用于金属切割、焊接等高温工艺,而丙烷液
化气用于家庭烹饪、商业采暖、工业烘干等一般用途。

3.存储方式:乙炔液化气需要特殊的高压钢瓶来存储,而丙烷液化气
可以通过一般的液化气罐存储。

综上所述,乙炔液化气和丙烷液化气在燃烧特性、用途和存储方式等方面存在
明显区别,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液化气种类。

氧气、乙炔、丙烷切割气分析比较

氧气、乙炔、丙烷切割气分析比较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氧气、乙炔、丙烷切割气分析比较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工业燃气切割气综合分析比较氧—乙炔切割(1) 乙炔性质乙炔在纯氧中燃烧的火焰温度可达3100 ℃以上,是目前气割用燃气最为广泛的,应用量最大。

乙炔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气体,其相对分子量是26.038 ,密度为 1.17lkg / m 3 。

乙炔与氧燃烧的化学反应式为:C2H2 +2.5O2 =2CO2 +H2O+1302.7kJ/mol乙炔的燃烧热值( 标准状态) :高热值:58502kJ / m3 ,低热值:56488kJ / m3乙炔的燃烧速度:7.5m / s( 在纯氧中) ,4.7m / s( 在空气中) 。

乙炔的点火温度为305 ℃。

乙炔分子中的碳与碳之间是不饱和的叁键。

所以乙炔化学性质很活泼,极容易发生燃烧爆炸事故。

使用中要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

(2) 气割工艺参数氧- 乙炔切割工艺主要是通过割炬和割嘴实现的。

割炬分为射吸式割炬和等压式割炬。

射吸式割炬大多为手工切割,等压式割炬大多为机器切割。

氧-乙炔火焰温度高,燃烧速度快,火焰集中,预热金属时间短,但容易导致切口上棱角烧塌。

(3)安全使用注意事项由于乙炔化学性质很活泼,极易发生燃烧爆炸事故。

1)纯乙炔当温度大于200~300℃时即发生聚合反应。

发生聚合时温度升高很容易发生爆炸,爆炸时气体温度达到2500~3000℃,压力增大10~12倍。

压力愈高,则聚合过渡爆炸的温度愈低。

温度愈高,则聚合过渡爆炸的压力愈低。

为了解决乙炔的聚合爆炸的危险性,将乙炔溶解在丙酮里,装在有填料的专用溶解乙炔钢瓶中。

2)乙炔和铜或银及其盐类长期接触会生成乙炔铜或乙炔银,这两种物质都是极易爆炸的物质,因此规定制造乙炔器的零部件不能采用铜\银及含量高于70%的合金。

液化丙烷和乙炔哪个好

液化丙烷和乙炔哪个好

液化丙烷和乙炔哪个好
液化丙烷和乙炔是两种常见的工业用气体,它们在不同领域有着各自的优势和
应用。

液化丙烷,也称为液化石油气,是一种环保型清洁能源,广泛用于民用燃气、烹饪、取暖等领域。

乙炔则是一种高温燃料气体,主要用于金属切割和焊接等高温工艺中。

在比较液化丙烷和乙炔哪个更好的时候,需要根据具体的使用场景和需求来进
行评估。

首先,就环保性而言,液化丙烷是一种清洁能源,燃烧后产生的废气相对乙炔要少,因此在对环境要求较高的场合下,液化丙烷更为适用。

其次,就安全性而言,液化丙烷是一种稳定的气体,不易引起爆炸,使用相对
较安全。

而乙炔则是一种易燃易爆的气体,使用时需要严格控制火源,操作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再者,就成本而言,液化丙烷的价格相对较为稳定,受市场供应和需求影响较小,相对来说比较经济实惠。

而乙炔价格波动较大,受供应影响较大,使用成本可能会有所波动。

此外,就应用领域而言,液化丙烷广泛应用于民用领域和工业生产中,适用范
围比较广泛;而乙炔主要用于金属切割和焊接等高温工艺中,应用面相对较窄。

综上所述,液化丙烷和乙炔各有其优势和劣势,选择哪种更好取决于具体的使
用需求。

如果对环保性和安全性要求较高,经济实惠且应用领域较广的话,液化丙烷可能更为适合;而如果需要高温燃料气体用于金属切割和焊接等领域,则乙炔可能更适合。

在实际选择时,应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量,选择最适合的气体类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乙炔气与丙烷气区别
(1)乙炔气(C2H2):我国工业燃气用量中,70%为乙炔气。

以前乙炔气主要是乙炔发生器中制取,由于造成污染和高度不安全性,目前各地均已发文不得采用(包括管道式)。

现在主要使用的是将乙炔溶解于丙酮中的溶解乙炔气。

乙炔化学性质活跃,易爆,极危险。

乙炔在常温、常压下的分子结构为不饱和键,受热很不稳定,在高于200oC时会发生聚合反应,使温度压力不断升高而导致爆炸,当其与铜、银等金属以及空气、纯氧混合,甚至盛装容器直径较大时都会引起爆炸。

使用乙炔气在对碳素钢切割时,易产生切口上缘熔化,挂渣多且不易清除,切面局部硬化等现象,使切割工艺不理想。

同时为安全期间,溶解乙炔钢瓶内要按规定加入14公斤丙酮,按规定充入5-7公斤乙炔达到全部溶解于其中的目的。

而部分厂家为了自身利益,往往不再继续加或减少续加丙酮,而是强行充装乙炔气,这样使瓶内压力加大,使钢瓶发生爆炸的危险性大大增加。

同时,钢瓶内充气量往往只有3.5-4公斤,甚至有的低到2公斤,使用户蒙受损失。

有的大型企业自设乙炔站,使上述情况有所改善。

但应当看到,生产乙炔的原料为电石,每生产一吨电石耗电能3300度,还需要焦炭600公斤,煤500公斤,碳精棒50公斤。

用电石法制取乙炔气时,会排出大量电石渣(1吨电石生成3.3吨电石渣)及H2S、PH3等有毒有害气体,污染严重。

在制取溶解乙炔时又消耗大量重要化工原料丙酮,溶解乙炔成本昂贵,加大生产成本。

另外,乙炔还是化工方面贵重原料,1吨石可制取0.5吨维尼塑料。

因此,从宏观上看,将乙炔仅作为燃气是对资源的浪费。

但由于以前还没有其它燃气可以全面替代乙炔,加上传统习惯及企业对此的大量投入,因此,乙炔在我国工业燃气领域中仍占主导地
位,但国家权威机构已明确提出:“为全民经济高效发展、应向世界发达国家看齐,将乙炔作为工业燃气的份额大幅度缩小到35%以下。

”并寻求新的替代能源。

危害:纯乙炔气体本身是没有毒性的,类似氢、氮对人体的影响,是一种窒息性的气体,若空气中乙炔浓度达到20%以上时,由于空气中氧含量的减少会使人感到呼吸困难或头昏。

乙炔浓度达40%以上时,人会产生虚脱。

此外乙炔还有阻碍氧化的作用,使脑缺氧,引起昏迷麻醉。

乙炔中含有较多杂质时(如硫化氢、磷化氢等)则中毒症状加快。

(2)丙烷气(C3H8):石油化工副产品,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国际上即着手其用于工业切割试验,我国亦于七十年代初开始研究,并于九十年代初由哈尔滨焊接研究所等试验成功,并由国家科委(92)国科成办字第097号文在全国范围内推荐使用。

丙烷为石油化工加工副产品,燃点高,燃烧速度较慢,化学性质不活跃,爆炸范围小,不易回火,对温度、压力、冲击的反应远低于乙炔,安全性大大优于乙炔。

丙烷的体积热值(Kj/m3)较乙炔高一倍,因此消耗量也较乙炔降低,其切割工艺较乙炔好,而且丙烷是石化副产品,以前除用于燃料外,无其它用途。

用于工业燃气,燃烧后很少留下杂质和残液。

它的成本也低。

我国东北地区有些企业采用以丙烷为工业切割气。

从乙炔到丙烷的切换简单,所需要更换的设备仅只割嘴,其余均可代用。

虽然丙烷在使用时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切割质量有所提高,但由于其火焰温度较低(2527oC),预热时间长,耗氧量较大,,焊接性能较乙炔要差,切割厚大材料困难等在不少方
面难以完全胜任,无法全面取代乙炔,加上操作人员使用习惯等因素,一时难以全面推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