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塞率的计算方法

合集下载

基于动态算子遗传算法的光网络阻塞率的快速计算

基于动态算子遗传算法的光网络阻塞率的快速计算

Quc lc igP o a it o uig t o ae n i B o kn rb blyC mp t h dB sd0 k i n Me
Dy a i e a o e e i g rt m n m cOp r t rG n tcAl o ih
LIW e DENG u n u 2 HUANG x u i. Zh a h a . De i ( . u a t n l a o ao y o tee t nc , h n4 0 7 ; . p r n o mp tr c n e Hu e E o o s tt, h n4 0 7 ) 1W h nNa o a L b rtr r i f Opo lcr is Wu a 3 0 4 2 De at t f o me Co ue i c , b i c n myI t ue Wu a 3 0 9 S e ni
局搜索的情况下 ,调大变 异算子 的值 ,控制交叉算子 的值 ;在收敛到局部进行搜索时 , 控制变异算子 ,提高交叉算子值 , 提高 局部搜索能
力 ,得到了一种快速的光 网络阻塞率 的计算 方法 ,通过模拟显示 :与普通遗传算法相比可 以提 高计算速 度 6 %,并降低 网络的阻塞率。 0
关健诃 :光网络 ;遗传算法 ;动态变异交叉遗传算子 ;阻塞率 ;N — PC问题
n t r. e wo k
[ ywo d ]o t a nt r; eei a o t v r bemuaina dcosvr a s f eei agrtm; lc igpo ait; — rbe Ke r s pi l e k gn t l r h a a l t o n rso e t n t loi c wo c g i m; i t re o g c h bokn rbbly NPC po lm i

网络阻塞率计算公式

网络阻塞率计算公式

网络阻塞率计算公式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阻塞已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网络阻塞率是衡量网络流量和网络容量之间的比率,是评估网络性能的重要指标。

网络阻塞率的计算公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网络的繁忙程度,及时发现网络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网络阻塞率计算公式为:网络阻塞率 = (实际传输时间理想传输时间) / 实际传输时间。

其中,实际传输时间是指数据在网络中传输所花费的时间,理想传输时间是指在没有网络阻塞的情况下,数据在网络中传输所需的时间。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网络监控系统或者网络性能测试工具来获取数据的实际传输时间和理想传输时间,然后代入上述公式进行计算,得到网络阻塞率的具体数值。

网络阻塞率的计算公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网络的繁忙程度,及时发现网络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当网络阻塞率较高时,说明网络的传输效率较低,用户可能会面临数据传输延迟、网页打开速度慢等问题,甚至可能导致网络中断或者数据丢失。

因此,降低网络阻塞率,提高网络的传输效率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如何降低网络阻塞率呢?首先,我们可以通过优化网络结构,提高网络带宽和传输速度来减少网络阻塞率。

其次,可以通过合理规划网络流量,避免网络拥堵,提高网络的传输效率。

此外,还可以通过增加网络缓存、使用负载均衡等技术手段来降低网络阻塞率。

当然,还可以通过定期对网络进行性能测试,及时发现网络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网络阻塞率的计算公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衡量网络性能的重要指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网络的繁忙程度,及时发现网络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通过降低网络阻塞率,提高网络的传输效率,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稳定、高效的网络体验,促进网络的健康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网络阻塞率的计算,及时发现并解决网络问题,为用户提供更加稳定、高效的网络服务。

按比例控制呼叫阻塞率的动态带宽分配算法

按比例控制呼叫阻塞率的动态带宽分配算法

按 比例 控 制 呼 叫 阻塞 率 的动 态 带 宽 分 配 算 法
赵 海 军 , 李 敏 崔 梦 天 。 李 明 东 , ,
( .西 华 师 范 大 学 计 算机 学 院 ,四 川 南 充 6 7 0 2 1 3 0 ; .成 都 电 业 局 通 信 研 究 所 , 川 成 都 6 0 4 ; 四 1 0 0
Co p t rS i n c ,S u h s i m u e c .a d Te h. o t we tUn v.f rNa i n l is o t a i e ,Ch n d 6 0 4 ,Ch n ) o t eg u 10 1 i a
Ab ta t sr c : For ac e n m o e fe tv l d na i r ou c al c ton, a dyn m i ba dw it al c ton hivig r e f c ie y y m c es r e lo a i a c n d h lo a i
Dy a i a wi h a l c to l o ih a c r i g t n m c b nd dt lo a i n a g r t m c o d n o
c n r li g c l— l c i r b biii s p o r i n o t o ln a lb o k ng p o a lte r po to
ag rt m s r p s d u i g c mp e e a t i n n ( lo i h i p o o e sn o lt p r i o i g CP) t c n l g n a i g e c mm u ia i n l k b t e h o o y i sn l o nc t i y o n a ay i g d n mi b n wi t l c t n i o mo ik.On t e b sso o e a t g t ei fu n eo a l n l sn y a c a d d h al a i n a c m o o nl n h a i ff r c s i h l e c fc l n n — b o k n r b b l i so h r n in e p n e t ea g rt m r p s d i h s p p rc n r l alb o k n l c i g p o a i te n t e t a se tr s o s , h l o ih p o o e n t i a e o t o l c l lc i g i s — p o a i t s p o o t n b t e if r n a s so - e v c ( S ) o o - t t n r r fi t a i b e r b b l i r p r i e we n d fe e tCl s e — fS r ie Co s f n n s a i a y ta fc wi v ra l ie o o h sz a d d h r q e t ,c n e u n l c iv n p i l tl a i n o h a d d h i lt n s o h t ie b n wi t e u s s o s q e ty a h e i g o tma i z to ft eb n wit .S mu a i h wst a u i o t e c p c t s c n b y a c l l c t d i o s a i n r r fi n io m e tb d p i g t e p o o e h a a ii a e d n mial al a e n a n n t to a y ta fce v r n n y a o t h r p s d e y o n a g r h .An t c n a s l c t h a d d h lo i m t d i a lo a l a e t e b n wi t mu h mo e fe tv l , i n a cn r a l h o c r e fc i e y wh l e h n i g g e ty t e e u i z t n r t f t e b n wi t ,r d cn h v r g o l g t e t ia i a i o h a d d h e u i g t e a e a e p l n i . l o o i m

第3章电路交换网络结构及工作原理

第3章电路交换网络结构及工作原理
12
无阻塞网络的设计
设一个三级网络的 第一级有 第二级有 第三级有 m r k 个 n× r 个 r× j 交换器 个 m×k 交换器 交换器
则网络无阻塞的条件是: 则网络无阻塞的条件是:r≥n+j-1 clos证明 上述原则可以推广到任意奇数级网络, 上述原则可以推广到任意奇数级网络 , 如果 把三级Clos网络的第二级中的每一个交换器 , 都 网络的第二级中的每一个交换器, 把三级 网络的第二级中的每一个交换器 用一个三级Clos网络代替 , 就可以得到一个五级 网络代替, 用一个三级 网络代替 Clos网络。 网络。 网络
1
关于电路交换
电路交换的基本任务是根据用户的呼叫请求提供端到端 的连接通路,这是依靠一系列交换机协同动作来实现的。 的连接通路,这是依靠一系列交换机协同动作来实现的。就 某一台交换机而言, 某一台交换机而言,它的任务只是按照要求将指定的输入端 口与输出端口接通。 口与输出端口接通。为了使每一个输入端口都能与任何一个 输出端口连接,在交换机的内部需要有一个交换网络, 输出端口连接,在交换机的内部需要有一个交换网络,又称 为“接续网络”。本章将讨论用于电路交换的交换网络的结 接续网络” 构及工作原理。交换网络可以分为空分交换网络 空分交换网络和 构及工作原理。交换网络可以分为空分交换网络和时分交换 网络 。 在现代的程控交换机中普遍采用的是数字时分交换 网络。 网络。但数字时分交换网络的结构与模拟空分交换网络是等 效的,所以我们将首先讨论模拟空分交换网络的结构。 效的,所以我们将首先讨论模拟空分交换网络的结构。然后 深入讨论数字时分交换网络的结构及接续原理。 深入讨论数字时分交换网络的结构及接续原理。
4
交换器设计举例
设话源数为1000,所产生的话务量为 例 设话源数为 ,所产生的话务量为112e,要求服务等级 , (呼损率 为0.01,试设计满足要求的交换器。 呼损率)为 呼损率 ,试设计满足要求的交换器。 解:方法一 采用一个大型交换器。 采用一个大型交换器。 根据题意, 查表2.1得 根据题意,Em(112)=0.01 ,查表 得m=130,如图 。 ,如图(a)。 采用两个小型交换器。 方法二 采用两个小型交换器。 把话源分为两组,每组500个话源,话务量 ,服务等 个话源, 把话源分为两组,每组 个话源 话务量56e, 级仍为0.01, 即Em(56)=0.01,再查表得 , 级仍为 ,再查表得m=70,如图 。 ,如图(b)。

话务量的计算方法 爱尔兰公式

话务量的计算方法 爱尔兰公式

1、话务量话务量反映了电话负荷的大小,与呼叫强度和呼叫保持时间有关。

呼叫强度是单位时间内发生的呼叫次数,呼叫保持时间也就是占用时间。

单位时间内的话务量等于使用相同时间单位的呼叫强度与呼叫保持时间之乘积,其单位为爱尔兰( Erlang)。

例如:呼叫强度=1800次/小时,呼叫保持时间=(1/60)小时/次,则话务量=1800次/小时 X (1/60)小时/次=30 Erl。

设:n =时间T内,单个用户终端发出的平均呼叫数h =由用户终端发出的呼叫的平均占用时间N=用户数的总和Y=单位时间内流过所有用户终端的话务量则: Y=N*(n/T)*h其中N*(n/T)为呼叫强度,h为呼叫保持时间。

在进行话务量的实际计算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话务量总是针对一段时间而言,如:一天或一小时。

呼叫强度和呼叫保持时间都是平均值。

要区分流入话务量与完成话务量。

流入话务量=完成话务量+损失话务量损失话务量=流入话务量 X 呼叫损失率(呼损率)2、爱尔兰公式当线束容量为m、流入话务量为Y时,线束中任意k条线路同时占用的概率P(k)为:当k=m时,表示线束全忙,即交换系统的m条话路全部被占用,此时p(k)为系统全忙的概率。

当m条话路全部被占用时,到来的呼叫将被系统拒绝而损失掉,因此系统全忙的概率即为呼叫损失的概率(简称为呼损),记为E(m,Y),则爱尔兰呼损公式为:例:一部交换机有1000个用户终端,每个用户忙时话务量为0.1Erl,该交换机能提供123条话路同时接受123个呼叫,求该交换机的呼损。

解:Y= 0.1 Erl X 1000=100 Erlm=123查表可得:E(m,Y)=E(123,100)=0.3 Erl注:实际应用中,只要已知m、Y、E三个量中的任意两个,通过查爱尔兰呼损表,即可查得第三个。

呼损率在一个通信系统中,造成呼叫失败的概率称为呼叫损失概率,简称呼损率(B)。

设A´为呼叫成功而接通电话的话务量,简称完成话务量。

阻滞率计算公式

阻滞率计算公式

阻滞率计算公式阻滞率是指在网络传输过程中,由于网络拥塞或其他原因导致数据包不能及时到达目的地的比例。

在网络通信中,阻滞率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它可以衡量网络的性能和稳定性。

阻滞率的计算公式如下:阻滞率 = (阻塞的数据包数 / 发送的数据包总数) * 100%其中,阻塞的数据包数是指在网络传输过程中因为网络拥塞或其他原因导致无法及时到达目的地的数据包的数量;发送的数据包总数是指在某个时间段内发送的所有数据包的数量。

阻滞率的计算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网络传输的质量和效率。

通过对阻塞率的监测和分析,我们可以及时发现网络拥塞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网络的性能和稳定性。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不断地发送测试数据包来计算阻塞率。

首先,我们需要设置一个合适的测试时间段,然后在这个时间段内发送大量的测试数据包。

接收端会记录下所有接收到的数据包和丢失的数据包的数量。

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就可以计算出阻塞率。

阻塞率的计算可以应用于各种网络环境,包括局域网、广域网以及互联网等。

通过对不同网络环境下的阻塞率进行比较分析,可以找出网络瓶颈和性能瓶颈,并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还可以通过改变网络拓扑结构、增加带宽、优化路由算法等方式来降低阻塞率。

此外,还可以使用拥塞控制算法来调整数据包的发送速率,从而减少网络拥塞的发生。

阻塞率的计算是网络性能评估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对阻塞率的监测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网络的传输质量和效率,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网络的性能和稳定性。

因此,阻塞率的计算公式是网络工程师和研究人员必备的知识之一。

总结起来,阻塞率是衡量网络性能和稳定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阻塞率的计算公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网络传输的质量和效率,及时发现网络拥塞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网络的性能和稳定性。

阻塞率的计算不仅适用于各种网络环境,还可以应用于网络优化和拥塞控制等方面。

因此,掌握阻塞率的计算公式对于网络工程师和研究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OBS中支持QoS的增强型自适应偏置时间算法

OBS中支持QoS的增强型自适应偏置时间算法

OBS中支持QoS的增强型自适应偏置时间算法孙万举;朱娜;董传成【摘要】在基于恰量时间(Just-Enough-Time,JET )信令的无光缓存光突发交换(OBS)网络中,根据网络负载和服务质量(QoS)要求灵活进行偏置时间(Offset Time,OT)设置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使用增强型学习机制计算OT的算法,使得OT能够随着网络载荷的变化进行自适应调整,并能支持QoS,从而能较好地适应网络状态的变化.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在不同的网络状态下有效地降低端到端的延迟和阻塞率,并能很好地提供QoS服务.【期刊名称】《光通信研究》【年(卷),期】2010(000)002【总页数】3页(P4-6)【关键词】光突发交换;恰量时间;偏置时间;增强型学习算法【作者】孙万举;朱娜;董传成【作者单位】江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通信工程学院,江苏,镇江,212013;江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通信工程学院,江苏,镇江,212013;江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通信工程学院,江苏,镇江,212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15光突发交换(OBS)作为一种简单灵活的交换方式,通过结合电处理和光传输各自的优势,为未来光网络架构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很有前景的方案[1]。

OBS的主要思想是将比较小的IP包组装成大的突发包,使得突发数据通过光开关的时间为毫秒级[2]。

相对于传统的光路交换(OCS),OBS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更高的带宽利用率。

在OBS网络中,偏置时间(OT)的设置是一项关键技术,对OBS网络性能有直接的影响。

为了应对预期控制包的延迟,如偏射路由和交换时间预留等,突发OT 不应该太短。

但OT太长会造成流量载荷的增加或是带宽资源的不足。

有学者提出根据不同的流量等级给予不同的额外偏置时间(EOT)[3]。

然而,固定 OT机制会导致较高的突发冲突,例如,若由两个不同的源节点发出的同等级突发通过相同数目中间节点,则会预留相同的OT,从而造成冲突。

目标函数带有阻塞率的输电阻塞成本控制优化模型及其求解

目标函数带有阻塞率的输电阻塞成本控制优化模型及其求解
第2 5 卷 第1 期
2 0 1 3 年 2 月
Vo 1 . 2 5, No . 1
Fe b . 2 0 1 3
文 章 编 号 :2 0 9 5 — 5 4 5 6 ( 2 0 1 3 ) 0 1 — 0 0 2 3 — 0 7
目标 函 数 带 有 阻 塞 率 的 输 电 阻塞 成 本 控 制 优 化 模 型 及 其 求解
侧 的情 况和 同时 开 放 发 电侧 与 负 荷侧 的情 况 , 本
自由竞价 及双 边 合 同等 因素 也会 增 大 不 确 定 性 ,
这些 都需要 合 理地 分 摊 风 险 成本 , 用正 确 的市 场
文 分别 讨论 了阻 塞 管 理 的建 模 问题 , 建 立 了新 的 阻塞费 用优 化模 型 , 让 输 电阻塞 率 参 与 到 阻塞 费 用 的计 算 当中. 利 用免疫 遗 传算 法 _ l 对 模 型进 行 求解 , 得 到 了最 优 解 . 针对 负荷分别 为 9 8 2 . 4和 1 0 5 2 . 8 Mw 的两个 模 型进行 了仿 真 , 结 果 表 明所
提 出 的改进 阻塞 费用模 型 与算 法 能更好 地 降低 发
电成本 .
信号 来引 导利 益不 同 的各 市 场方 , 达 到 降低 风 险
的 目的E 。 ] . 于是 , 设计 损 失 最 小 的最 优 调整 策 略 是必 须要 重视 的 问题 .
针对 经济 负荷分 配 问题 , 文献E 6 ] 给 出 了一 个 优化 问题 的模 型 , 并 采 用 遗 传 算 法 给 出 了模 型 的 解. 针 对超 短期 阻塞 管 理 问题 , 文献 E 7 - 1 给 出 了在 线 管 理模 型和算 法 的设 计 . 文献 [ 8 ] 则 给 出 了一 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1.5.20
zhyi
7-17

2001.5.20 zhyi 7-16
如果在相同条件下比较, 种网络中 种网络中, 级 如果在相同条件下比较,3种网络中,3级T/S网络阻塞 网络阻塞 率最低, 网络次之, 网络阻塞率最高. 率最低,T-S-T网络次之,S-T-S网络阻塞率最高.这一 网络次之 网络阻塞率最高 结论也适用于多级网络. 结论也适用于多级网络. 多级网络( 多级网络(P54) )
2001.5.20 zhyi 7-14
p1
p2
p1
p2
(a)并-串 并串 p1
p3
(b)串-并 串并 p1 p2 p3 p4 (d)串-并-串 串并串
p2
(c)并-串-并 并串并 7. 数字交换网络的阻塞率计算 T-S-T网络 网络 p=(a∪b)m ∪
2001.5.20 zhyi
a m
b
7-15
P=Em(Y)/Em(Y/a)
P为阻塞率,a为A级每线话务量,Y为B级线束的总话务量 为阻塞率, 为 级每线话务量 级每线话务量, 为 级线束的总话务量 为阻塞率
2001.5.20 zhyi 7-11
§3.9 阻塞率计算方法
2) 贝努里-贝努里分布 A,B级都是贝努里分布,则有 P=(a+b-ab)m
2001.5.20 zhyi 7-8
§3.9 阻塞率计算方法
解:因Y=0.1Erl X 1000=100Erl M=123,将Y,M的值代入爱尔兰公式
或查爱尔兰表得呼损 E=(123,100)=0.3% 因有0.3%既0.3Erl的话务流量损失掉,
99.7Erl的话务流量通过了该交换机内 的123条话路,则每一条话路负荷 99.7/123=0.8Erl话务流量,即话路利用 率为80%.
S-T-S网络 网络 p=(a∪b)n ∪ 3级T/S网络 级 网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 n
b
a P=(ak2∪bk2)k1
k2 k2 k1
b
注意: 为 网络中内部时隙数, 为 注意:m为T-S-T网络中内部时隙数,n为S-T-S网络中 网络中内部时隙数 网络中 S级的出线数,k1和k2分别是 级T/S网络中每个 单元 级的出线数, 和 分别是 分别是3级 网络中每个 网络中每个T/S单元 级的出线数 的出线数和每线时隙数. 分别为两级链路的每条链路 的出线数和每线时隙数.a,b分别为两级链路的每条链路 的话务负荷. 的话务负荷.
2001.5.20 zhyi 7-9
§3.9 阻塞率计算方法
4,贝努里分布
贝努里分布的计算式如下: 贝努里分布的计算式如下:
P(x)=(N/x)ax(1-a)N-x
该式表示话源数为N,每个话源平均发生的话务量为a时 该式表示话源数为N,每个话源平均发生的话务量为a时 线束中有任意x条线路同时占用的概率 条线路同时占用的概率. ,线束中有任意 条线路同时占用的概率. 小于m时 当N小于 时,不会发生线束全忙和呼叫损失 小于 等于m时 当N等于 时,E=p(m)=aN 等于
2001.5.20 zhyi 7-12
b为B级每线话务量
2,基于贝努里分布的实用方法
§3.9 阻塞率计算方法
Q1=(1-a)(1-b) 阻塞的概率p1=1- Q1 m条通路全部阻塞即通路图的阻塞率: p=p1m=[1-(1-a)(1-b)]m =(a+b-ab)m
2) 李氏表达式的改进 交运算和并运算的定义(P52) 交运算和并运算的定义( 交运算和并运算的定义 ) 等效链路 等效链路
1) 李氏方法简介 以前面所示通路图为例, 分别为 分别为A, 级每线话务量 以前面所示通路图为例,a,b分别为 ,B级每线话务量 即为A, 级每线的占用概率 级每线的占用概率, 即为 ,B级每线的占用概率,则(1-a),(1-b)为A,B级每 为 , 级每 线的空闲概率.图中m条相同的通路 先考虑一条通路. 条相同的通路, 线的空闲概率.图中 条相同的通路,先考虑一条通路. A到C的某一条通路接通的概率为: 到 的某一条通路接通的概率为 的某一条通路接通的概率为:
§3.9 阻塞率计算方法
四,忙时话务量
一天中最忙的一个小时的话务量. 一天中最忙的一个小时的话务量.
平均同时 占用数
T (小时) 0 9-10 15-16 24
2001.5.20
zhyi
7-2
§3.9 阻塞率计算方法
五,话务量单位 A= λS (呼/小时 *小时 次 )无量纲,取"e "作其量 小时 小时/次 无量纲, 作其量 = 纲. 采用相同的时间单位, 小时呼. λ,S采用相同的时间单位,则A为"e",1 e =1小时呼. 采用相同的时间单位 为 , 小时呼 采用" 若: S采用"分钟",则A为"分钟呼". 采用 分钟" 为 分钟呼" S采用"100秒",则A为"百秒呼". 采用" 秒 采用 为 百秒呼" 1e = 1小时呼 小时呼=60分钟呼 =36百秒呼 小时呼 分钟呼 百秒呼 用户线上的话务量:一般为0.2e. 它的含义是什么 : 它的含义是什么: 如 : 用户线上的话务量 : 一般为 0.2e =0.2x60=12分钟呼.呼叫 次,每次占用 分钟;或 分钟呼. 分钟; 分钟呼 呼叫4次 每次占用3分钟 者每次占用2分钟 呼叫6次 或者呼叫1次 占用12分 分钟, 者每次占用 分钟,呼叫 次;或者呼叫 次,占用 分 钟. 中继线上的话务量: 一般为0.7e. 它的含义是什么 : 0.7e 它的含义是什么: 中继线上的话务量 : 一般为 =0.7x60=42分钟呼.有14次呼叫,每次占用 分钟. 分钟呼. 次呼叫, 分钟. 分钟呼 次呼叫 每次占用3分钟
2001.5.20
zhyi
7-10
§3.9 阻塞率计算方法
§3.9.3 数字交换网络阻塞率的计算
1,雅可比斯方法 雅可比斯方法 2级链路阻塞计算的基本方法 A 1) 贝努里 爱尔兰分布 贝努里-爱尔兰分布 A级为贝努里分布,B级为爱尔兰分布 级为贝努里分布, 级为爱尔兰分布 级为贝努里分布 m B C
2001.5.20 zhyi 7-6
§3.9 阻塞率计算方法
为了应用方便, 为了应用方便,按爱尔兰呼损公式的计算 之值列成表,只要知道E, , 三个量中任 之值列成表 , 只要知道 , m,A三个量中任 意两个,通过查表就可求出第三个量的值. 意两个,通过查表就可求出第三个量的值. Em(A) ----爱尔兰呼损表 爱尔兰呼损表 第一部分:已知m, , 第一部分:已知 ,A,求E. . Em(A) = E20(11.5)=0.006866 第二部分:已知m, , 第二部分:已知 ,E,求A. . 设 Em(A) =0.030 , m=48 由 表 二 查 出 A=40.018e
三,话务量Y: 话务量
Y = λST λ S T 话务量强度A: 话务量强度 : A=
T
= λS
由于我们所关注的话务量通常指的是话务量强度, 由于我们所关注的话务量通常指的是话务量强度 , 因此我们就将话务量强度简称为话务量. 因此我们就将话务量强度简称为话务量.
2001.5.20 zhyi 7-1
§3.9 阻塞率计算方法
§3.9.1 话务基础知识
一,电话呼叫的分布规律
泊松过程. 泊松过程.
二,话务量三要素
1. 呼叫强度:λ(单位时间内平均发生的呼叫次数) 呼叫强度: (单位时间内平均发生的呼叫次数) 2. 占用时长:S(听拨号音,拨号,振铃,通话) 占用时长: (听拨号音,拨号,振铃,通话) 3. 考察时间:T 考察时间:
2001.5.20 zhyi 7-4
§3.9 阻塞率计算方法
爱尔兰分布 普阿松分布 恩克谢特分布 贝努里分布 个分布适用于话源数趋近于无限大, 前2个分布适用于话源数趋近于无限大,爱尔兰分布时线 个分布适用于话源数趋近于无限大 束容量有限,普阿松分布线束容量亦趋近于无限大. 束容量有限,普阿松分布线束容量亦趋近于无限大. 个分布适用于话源数有限, 后2个分布适用于话源数有限,恩克谢特分布时线束容量 个分布适用于话源数有限 小于话源数,贝努里分布线束容量等于或大于话源数. 小于话源数,贝努里分布线束容量等于或大于话源数. 这里只介绍常用的爱尔兰分布,贝努里分布: 这里只介绍常用的爱尔兰分布,贝努里分布:
2001.5.20
zhyi
7-7
§3.9 阻塞率计算方法
3. 爱尔兰公式的应用 通常, 通常,接到一部电话交换机的用户数量总是 大大超过交换机通话网络所提供的话路数量. 大大超过交换机通话网络所提供的话路数量. 因此,呼损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呼损是不可避免的.用爱尔兰公式可 计算出呼损. 计算出呼损. 一部交换机接1000个用户终端,每个用 个用户终端, 例:一部交换机接 个用户终端 户的忙时话务流量为0.1Erl.该交换机能提供 户的忙时话务流量为 . 123条话路同时接受 个呼叫.求该交换机 条话路同时接受123个呼叫 个呼叫. 条话路同时接受 的呼损. 的呼损.
2001.5.20 zhyi 7-13
p1 p1 p2
p2
p1∪p2 p1∩p2
3) 应用示例 a) 并-串型 串型 b) 串-并型 并型 c) 并-串-并型 串 并型 p=p12∪p22 p=(p1∪p2)2 p=(p12∪p22)2
d) 串-并-串型 p=(p1∪p2)2∪(p3∪p4)2 并 串型
2001.5.20
zhyi
7-5
§3.9 阻塞率计算方法
2. 爱尔兰公式 爱尔兰分布条件下( 爱尔兰分布条件下(N → ∞,N 》m ) , 呼损: 呼损:
B = E = Pm =
A / m!
m
m
= Em (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