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不辱使命》历年中考试题集锦

合集下载

唐雎不辱使命中考题及答案

唐雎不辱使命中考题及答案

唐雎不辱使命中考题及答案【篇一:唐雎不辱使命中考精编试题】txt>(第一课时)一、解释下边各组介词的意义。

1、受地于先王:2、仓鹰击于殿上:3、因使唐雎使于秦:4、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5、以头抢地尔:6、故不错意也:7、轻寡人与:8、虽千里不敢易:9、请广于君:10、安陵君因使唐睢使于秦()(11、岂直五百里哉!()()12、长跪而谢之曰(二、翻译下列句子。

1.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弗敢换。

2.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3.长跪而谢之。

4.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5.岂直五百里哉?6.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7.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8.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9.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三、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故不错意也:2.仓鹰击于殿上:四、选择题。

1.下列各句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寡人”是古代帝王的敬称。

b.《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的,共三十二篇,分十二策。

c.“岂直五百里哉?”的“哉”是现代汉语“吗”的意思。

d.文中唐雎列举了四个平民中的有志之士的发怒。

2.下列各句中的“之”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类的是()a.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b.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c.皆布衣之士也。

d.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五、填空。

1.段中表现秦王玩弄诈骗伎俩,装出一副施恩加惠面孔的句子是:2.段中表现秦王骄横无理、盛气凌人的句子是:3.唐雎维护领土立场坚定,其“不易地”的理由是:4.唐雎面对秦王以相威胁时,他以作答,列举、、的壮举,从气势上压倒秦王,充分展示了他、的形象。

文段中的秦王则是一个、、的君王形象。

六、回答问题。

1.下列句子里加点的词各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什么词,表示什么语气。

①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②岂直五百里哉? ③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2.唐雎出使秦国的原因是什么?秦王以大易小而安陵君为什么不答应?3.秦王初见唐雎时,是以一种什么样的语气对唐雎说话的?唐雎又是怎样劝说秦王的?4.秦王开始接受了唐雎的劝告吗?他有什么反应?5.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

《唐雎不辱使命》中考试题汇总

《唐雎不辱使命》中考试题汇总
为了帮助同学们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出国留学网中考频道特地准备了一些假期学习套餐希望同学们依时完成同时也希望家长能督促子女完成
《唐雎不辱使命》中考试题汇总
同学们,假期既是休闲、放松的时候,又是学习提高的佳期,善学的学生,总会合理利用假期,给自己充电,为自己的下学期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为 了帮助同学们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店铺中考频道特地准备了一些假期学习套餐,希望同学们依时完成,同时,也希望家长能

唐雎不辱使命中考试题汇编.docx

唐雎不辱使命中考试题汇编.docx

《唐雎不辱使命》》中考试题汇编一.(一)秦王使人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然,受地于先王,愿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者,故不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寡人与”唐雎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千里不敢易也,直五百里哉”⋯⋯⋯⋯⋯秦王色,跪而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矣:夫、魏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自《唐雄不辱使命》)6.解下面句中加点的。

(2分)( l)故不意也:( 2)跪而之曰:..7.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是( 2 分)A.①秦王使人安陵君日② 太守..B.①秦王不悦②俟其欣悦,又焉..C、①安陵君其.寡人②潭中可百.D、①愿守之②愿借子之..8.用代翻下面两个句子。

(4分)( 1)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

文:(2)夫、魏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文:9.自古至今,像唐雎一“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有多。

一例,用一句概括其主要事迹。

( 2分)答:二.(一)《唐雎不辱使命》段,回答9—12 ( 10 分)秦王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者,故不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寡人与”唐雎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千里不敢易也,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唐雎曰:“公亦天子之怒乎”唐雎曰:“臣未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之刺王僚也,彗星月;政之刺傀也,白虹日;要离之刺忌也,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怒未,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唐雎不辱使命中考题

唐雎不辱使命中考题

【2014浙江衢州】(二)(10分)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⑴布衣..之怒()⑵以头抢.地耳()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臣未尝.闻也尝.趋百里外B.休.祲降于天行者休.于树C.天下缟素.吴广素.爱人D.先生坐.满坐.寂然1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分)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结合句子的内容说说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2分)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1福建南平】阅读文段,完成后面习题。

(12分)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唐雎不辱使命》中考题汇编及答案(1)81

《唐雎不辱使命》中考题汇编及答案(1)81

《唐雎不辱使命》中考题汇编及答案(1)81《唐雎不辱使命》中考题汇编;09年;1.(天津市);“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秦;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1.对下列选文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易:交换;B.秦王怫然怒怫然:盛怒的样子;C.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布衣:平民;D.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谢:《唐雎不辱使命》中考题汇编09年1.(天津市)“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对下列选文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易:交换B.秦王怫然怒怫然:盛怒的样子C.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布衣:平民D.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谢:感谢2.下列句子中表达反问语气的一项是()A.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B.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C.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D.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3.下列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主要写了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斗争的过程,以及斗争的结局。

B.选文第一自然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断然拒绝“易地”,这是双方斗争的最高潮部分。

C.选文主要通过绘声绘色的“对话”来塑造唐雎和秦王的形象,鲜明地表现了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

D.在这场尖锐的矛盾冲突中,秦王骄横狂暴、阴险狡诈,而唐雎表现得正气凛然、不畏强暴。

2.(新疆·乌鲁木齐市)“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徒以有先生也。

”1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安陵君其许寡人/ 其岸势犬牙差互..B.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C.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D.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18.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唐雎不辱使命、桃花源记、陋室铭-往年中考文言文整理

唐雎不辱使命、桃花源记、陋室铭-往年中考文言文整理

《唐雎不辱使命》中考题《唐雎不辱使命》中考题精选一、2010年浙江湖州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以头抢.地耳()②皆布衣..之士也()③长跪而谢.之曰()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3、唐雎以“士之怒”回应秦王的“天子之怒”,这表现了唐雎怎样的精神?二、2010年四川眉山【甲】秦王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弗敢易!秦王不悦。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节选自《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乙】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王曰:“善哉。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

子墨子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吾请无攻宋矣。

”(节选自《墨子·公输》,有删改)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实词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A.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布衣:平民。

古代没有官职的人都穿布衣服,故称布衣。

B.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九:九种(攻城的方法)。

C.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休祲:吉凶的征兆。

休,吉祥;祲,不祥。

D.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寇:入侵。

2.下面各项中加点的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挺剑而.起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B.虽.杀臣,不能绝也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C.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子墨子九距之.D.仓鹰击于.殿上子墨之闻,起于.鲁3.下列各项是对两则文言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乙】两文表现的都是面对强敌,要避免战争除了理直气壮、义正辞严、不畏强暴外,更重要的是艰苦的实践精神,只有把道义与实力结合,才能迫使侵略者收敛其野心。

《唐雎不辱使命》中考复习题精选(附参考答案)

《唐雎不辱使命》中考复习题精选(附参考答案)

《唐雎不辱使命》中考复习题精选(附参考答案)习题分四部分: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句子翻译、阅读理解选择题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1)故不错.意也同意思为:(2)仓.鹰击于殿上同意思为:2古今异义(1)大王加.惠,以大易小古义:今义:增加(2)岂直.五百里哉古义:今义:成直线的(跟“曲”相对)(3)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古义:今义:夺,硬拿3.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天下缟素..原意为:白色丧服,句中意为:(2)形容词作动词请广.于君原意为:宽阔(跟“狭”相对),句中意为:(3)动词的使动用法①且秦灭韩亡.魏原意为:灭亡,消亡,句中意为:②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原意:俯伏、趴下,句中意为:4其他重点实词(1)唐雎不辱.使命辱:(2)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谓:(3)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易:(4)安陵君其许寡人许:(5)大王加惠..加:惠:(6)秦王不说.说:(7)故不错意..也错意:(8)而君逆.寡人者逆:(9)岂直..怒怫然:..五百里哉岂直:直:(10)秦王怫然(11)臣未尝.闻也尝:(12)大王尝闻布衣...之怒闻:布衣:(13)亦免冠徒跣.跣:(14)以头抢.地尔抢:(15)怀怒未发.,休.浸.降于天发:休:浸:(16)若士必.怒必:(17)秦王色.挠色:(18)长跪而谢.之曰谢:(19)寡人谕.矣谕:5.一词多义(1)徒①亦免冠徒.跣②徒.以有先生也(2)怒①天子之怒.②怀怒.未发③怒而飞(《北冥有鱼》)(3)使①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②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③得一人之使.(《穿井得一人》)④于是上乃使使..特节诏将军((《周亚夫军细柳》)⑤必能使.行阵和睦(《出师表》)二、文言虚词1.与①轻寡人与.②与.臣而将四矣2.虽①虽然,受地于先王②虽千里不敢易也3.而①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②长跪而.谢之曰③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4.之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②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③聂政之.刺韩傀也④长跪而谢之.曰5.以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②以.君为长者③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④徒以.有先生也6.于①受地于.先王②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③请广于.君④仓鹰击于.殿上三、句子翻译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2.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3.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4.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5.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6.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7.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唐雎不辱使命测试题

唐雎不辱使命测试题

唐雎不辱使命测试题
一、选择题
1. 唐雎不辱使命的故事发生在哪部古代文学作品中?
A. 《左传》
B. 《史记》
C. 《战国策》
D. 《资治通鉴》
2. 唐雎是战国时期哪个国家的使者?
A. 秦国
B. 赵国
C. 魏国
D. 齐国
3. 唐雎在秦国的使命是什么?
A. 求和
B. 求援
C. 求战
D. 求亲
4. 唐雎在秦国的辩论中,使用了哪个比喻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A.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B.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C.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D. 画蛇添足
5. 唐雎在秦国的辩论中,最终达到了什么目的?
A. 被秦国所杀
B. 被秦国所囚
C. 成功说服秦国
D. 被秦国驱逐
二、填空题
6. 唐雎在秦国辩论时,用“________”来比喻自己的使命。

7. 唐雎在辩论中提到,如果秦国不听从他的建议,将会“________”。

8. 唐雎不辱使命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在________的情况下,也要保
持________。

三、简答题
9. 简述唐雎在秦国辩论中的主要论点。

10. 唐雎不辱使命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示?
四、论述题
11. 论述唐雎不辱使命的故事在当代社会的意义和价值。

五、分析题
12. 分析唐雎在秦国辩论中所展现的外交智慧和个人品质。

六、应用题
13. 如果你是唐雎,面对秦国的威胁,你会如何准备和应对?请结合
唐雎的故事,给出你的策略和行动计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题(2007-2011)《唐雎不辱使命》一、(2007年)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1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2分)①以头抢地耳②长跪而谢之1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例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A、渔人甚异之B、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C、公将鼓之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20、把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2分)原文: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译文:21、唐雎以"士之怒"回击秦王的"天子之怒",这表现了唐雎怎样的精神?(2分)(一)18、①撞②道歉(2分。

每格1分。

) 19、C(2分) 20、韩、魏灭亡了,安陵却凭五十里地保存了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您啊。

(2分。

关键词"以"、"徒"、"以"各0.5分。

)21、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2分)二、2008年浙江省温州市唐雎不辱使命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 (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1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4分)(1)秦王怫然怒 (2)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3)秦王色挠 (4)长跪而谢之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徒以有先生也。

18.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时.为什么要引出专诸、聂政、要离行刺的故事?(4分)答案:16.(1)盛怒、愤怒(2)曾经(3)屈服(4)道歉17.安陵国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18.表明自己要效法他们,同时表达了要跟秦王斗争到底的决心。

三、2008哈尔滨市唐雎不辱使命阅读《唐雎不辱使命》选段,回答9-12题(10分)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9.(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逆:谢:10.(2分)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夫专诸之刺王僚也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B.天下缟素吴广素爱人C.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受任于败军之际D.怀怒未发野芳发而幽香11.(4分)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2)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12.(2分)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并效仿"三士"欲刺秦王,产生了怎样的结果?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答案:9.逆:违背谢:道歉 10.C 11.(1)我把安陵君看做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2)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12.答案要点:迫使秦王屈服;不辱使命,保全了安陵国五、2008徐州市唐雎不辱使命(一)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节选自《唐雄不辱使命》)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2 分)(l)故不错意也: (2)长跪而谢之曰:7.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 分)A.①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日②太守谓谁B.①秦王不悦②俟其欣悦,则又请焉C、①安陵君其许寡人②潭中鱼可百许头D、①愿终守之②愿借子杀之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4 分)(1)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

[来源:]译文:(2)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译文:9.自古至今,像唐雎一样"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还有许多。

试举一例,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事迹。

(2 分)答:6、〔1 )通"措",置。

(2 )道歉 7 、B 8 、( 1 )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的交换小的,很好。

( 2 )韩国、魏国灭亡,而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9.蔺相如完璧归赵(或烛之武退秦师、晏子使楚,令楚王白取其辱)等言之有据即可。

六、(09(天津)甲、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对下列选文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易:交换B.秦王怫然怒怫然:盛怒的样子C.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布衣:平民D.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谢:感谢2.下列句子中表达反问语气的一项是A.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B.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C.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D.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3.下列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主要写了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斗争的过程,以及斗争的结局。

B.选文第一自然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断然拒绝"易地",这是双方斗争的最高潮部分。

C.选文主要通过绘声绘色的"对话"来塑造唐雎和秦王的形象,鲜明地表现了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

D.在这场尖锐的矛盾冲突中,秦王骄横狂暴、阴险狡诈,而唐雎表现得正气凛然、不畏强暴。

答案:1、D 2、C 3、B七、(09四川凉山)唐雎不辱使命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