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种类、原因和防治对策
校园意外伤害事故

校园意外伤害事故引言概述:校园意外伤害事故是指在校园内发生的突发、非预期的意外事件,可能给学生和教职工带来身体伤害或者财产损失。
这些意外事故的发生对个人和学校都造成为了巨大的影响。
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原因和预防措施,以确保校园的安全环境。
正文内容:1. 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原因1.1 不安全的校园环境- 学校设施老化,存在安全隐患,如破损的楼梯、电线老化等。
- 学校周边环境不安全,如道路交通繁忙、缺乏人行道等。
1.2 学生行为不慎- 学生在校园内奔跑、打闹、乱扔物品等行为容易引起意外事故。
- 学生使用不当的学习工具或者设备,如使用过期的化学试剂或者损坏的实验仪器。
1.3 缺乏安全意识和知识- 学生和教职工缺乏对校园安全的认识和了解,无法正确应对突发意外事件。
- 学校未进行足够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导致师生对安全问题缺乏应对能力。
2. 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预防措施2.1 安全设施的维护和更新- 学校应定期检查和维护设施,确保楼梯、电线等设施的安全性。
- 学校应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管理,确保道路交通安全和人行道的完善。
2.2 加强学生行为管理- 学校应制定行为规范,教育学生在校园内文明行为,避免奔跑、打闹等危(wei)险行为。
- 学校应加强对学生使用学习工具和设备的指导,确保正确使用并及时更换损坏的设备。
2.3 提高安全意识和知识- 学校应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活动,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 学校可以邀请专业人士进行安全知识讲座,增加师生对校园安全问题的了解。
总结: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原因复杂多样,包括不安全的校园环境、学生行为不慎和缺乏安全意识和知识等。
为了预防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学校应加强安全设施的维护和更新,加强学生行为管理,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知识。
惟独通过全面的预防措施,才干确保校园的安全环境,保护学生和教职工的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
小学校内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XXXX小学校内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应急处理预案一、校内伤害事故的原因:课间学生追逐、打闹;体育活动中不慎碰撞、摔倒;学校使用的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不符合国家和本市的安全标准;学校的场地、房屋和设备等维护、管理不当;学校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未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或未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实验操作不当;极个别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等。
二、伤害事故的预防办法:1、加强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2、加强对教师进行师德教育,增强责任意识和法制意识。
3、加强对教育教学、生活设施、设备场地、房屋硬件的安全检查,发现隐患立即整改。
4、根据学校安全工作要求,按年级和部门确定安全责任包干区,年级和部门负责人为安全责任包干区责任人。
学校分别与各层面签约,做到岗位到人,确保在校学生人身安全。
三、伤害事故的处理程序:1、一旦发生意外学生伤害事故后,根据现有条件和能力及时进行救护,需送医院的立即指派人员送专科医院或大医院进行救治。
2、在救护的过程中及时通知受伤害学生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
3、争取在第一时间做好知情人的记录,调查人员和被调查人员要有签名。
4、如属重大伤害事故,及时启动事故处理应急预案,事故应急处理小组及时开展工作。
(1)、学校尽快与受伤学生家长接触,通报情况,安怃好家长。
(2)、学校召开有关老师、学生会议,及时通报情况,稳定情绪,统一认识。
(3)、小组及时研究处理意见,确定对策,和各方面沟通,每天要有专人记大事记,小组要确定对外发言人。
(4)、学校出面召开协调会,并由教育局办进行协调。
(5)、在协调过程中学校及时将情况通报给各有关方面。
四、关于各类事故的报告:1、属于重大事故(死人,群伤且伤情严重)学校当即报区教育局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小组及相应科室。
发生较大事故(伤情严重)学校在24小时内向区教育局相应科室报告;一般事故在3天内向相应科室、未保办进行报告备案。
2、报告分“口头”和“书面”两种。
校园意外伤害事故

校园意外伤害事故引言概述:校园意外伤害事故是指在校园内发生的不可预测的伤害事件,给学生和教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
为了确保校园的安全,预防和应对校园意外伤害事故变得尤其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校园意外伤害事故,包括事故类型、主要原因、预防措施、应急处理和校园安全文化的建设。
一、事故类型:1.1 跌倒事故:学生在校园内走动时容易因地面不平或者湿滑而摔倒,导致骨折、擦伤等伤害。
1.2 交通事故:校园内的车辆交通不规范,学生和教职工在行人通道被车辆撞伤的情况时有发生。
1.3 体育运动事故: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可能浮现扭伤、骨折等意外伤害。
二、主要原因:2.1 管理不善:校园内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和安全设施,导致事故发生的机率增加。
2.2 学生行为不规范:学生缺乏安全意识,如奔跑、打闹、不按规定通行等行为,增加了意外伤害的风险。
2.3 设施设备不完善:校园内的交通设施、体育设备等可能存在质量问题,容易导致事故发生。
三、预防措施:3.1 加强管理:建立完善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对校园安全的监督和检查。
3.2 提高安全意识:通过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和教职工的安全意识,教导他们正确的行为规范和应对意外伤害的方法。
3.3 安全设施完善:校园内应设置防滑设备、交通标识、急救箱等安全设施,确保校园环境的安全。
四、应急处理:4.1 及时救助:一旦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应即将采取急救措施,保障伤者的生命安全。
4.2 报警通知:将事故情况及时报告给相关部门,以便启动应急预案,进行进一步处理。
4.3 进行事故调查:对事故原因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总结教训,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五、校园安全文化的建设:5.1 校园安全教育:加强校园安全教育,使学生和教职工树立安全意识,形成安全行为习惯。
5.2 建立安全制度:制定校园安全制度,明确责任和义务,加强对校园安全的管理和监督。
5.3 培养安全文化:通过开展安全活动和宣传,培养全校师生的安全文化,形成共同关注校园安全的氛围。
中小学生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种类

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和未来。然而,随着自然与社会环境的变化,由各类灾害、人为暴力等导致的校园意外伤害致使近年来青少年受伤害人数急剧上升,给本人、家庭带来痛苦和灾难,给学校、社会乃至整个国家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重复的情节和重复的事故该引起怎样的反思?
二、中小学生校园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
造成中小学生校园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很复杂,既有客观方面的,也有主观方面的,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缺乏安全防卫知识、安全意识和安全习惯,自我保护能力差。孩子们的安全意识不强,而背后的现实则是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对青少年安全问题的忽视,对安全教育的相对忽略。
2014年9月26日,昆明市通明小学学生踩踏事故造成6死26伤。
2.运动伤害:跑、跳、投过程中的意外伤害,或因运动器械管理不善造成的伤害。
体育活动中,学生踢足球踢坏眼睛,练习跳箱摔断胳臂,甚至突发疾病被夺去生命的意外事故令人防不胜防。2001年,广州市同和镇启明小学一名四年级女学生,在上体育课时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死亡。东山区某小学一男生把篮球打出了围墙,男生翻墙捡球,不幸摔伤手臂。
5.学校的教学、生活设施质量不合格,存在安全隐患的:2003 年1 月21 日下午,四川德阳市旌阳区德新镇金玉村小学校发生校舍垮塌事件,在教室内玩耍的小学生被垮塌下来的房顶砸伤,1名学生当场死亡,另有18人受伤。2003 年1 月21 日下午,四川德阳市旌阳区德新镇金玉村小学校发生校舍垮塌事件,在教室内玩耍的小学生被垮塌下来的房顶砸伤,1名学生当场死亡,另有18人受伤。身边事例:因护拦高度不够造成学生摔下楼底。
中小学生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种类

中小学生校园意外伤害事故得种类、原因与防治对策一、中小学生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种类分析从已发生得事故瞧,容易发生以下类型得事故。
1.拥堵挤压,主要集中在楼道、通道、台阶、厕所、校门等处。
校园内得栏杆、围墙、水泥地面等也可能成为“隐性杀手”。
2002年9月23日,内蒙古丰镇二中发生一起严重得校园安全事故,因楼梯栏杆倒塌且无灯,导致在黑暗中挤死21名学生、挤伤47名学生。
2005年10月25日晚8时许,巴中市通江县广纳镇小学四至六年级寄宿制学生晚自习结束后,在下楼梯时发生拥挤踩踏事故,造成8名学生死亡,45名学生受伤。
2014年9月26日,昆明市通明小学学生踩踏事故造成6死26伤。
2.运动伤害:跑、跳、投过程中得意外伤害,或因运动器械管理不善造成得伤害。
体育活动中,学生踢足球踢坏眼睛,练习跳箱摔断胳臂,甚至突发疾病被夺去生命得意外事故令人防不胜防。
2001年,广州市同与镇启明小学一名四年级女学生,在上体育课时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死亡。
东山区某小学一男生把篮球打出了围墙,男生翻墙捡球,不幸摔伤手臂。
2012年我校学生上体育课时,从单杠上掉下来,给学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2 万余元。
3.学生之间互相嬉戏、玩耍造成得打斗伤害:此等发生在我们身边得事例不胜枚举:雨伞刺中学生眼睛得、铁锹铲到学生额头得、扫把打破学生头皮得等等。
4.食物中毒;中毒事故涉及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夏季为多发季节。
发生在校内得占81、3%,其中发生在学校食堂得占61、5%。
中毒原因多为扁豆(四季豆、无筋豆)未炒熟、空心菜等易发虫害蔬菜农药残留超标、外购食品变质、购买无证摊贩有毒米粉等,还有食堂条件差、不按有关要求操作等原因,也有个别投毒事件。
2003年,辽宁省海城近3000名学生由于饮用有问题得豆奶导致集体中毒;2003年3月19日,茂名市技工学校学生因吃了学校食堂得青菜、猪肉、面条、河粉、鸡粥、黄豆后普遍出现肚痛、腹泻、头晕现象,先后有208名学生食物中毒。
校园意外伤害事故

校园意外伤害事故一、背景介绍校园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地方,然而意外伤害事故时有发生。
为了保障学生的安全,预防和应对校园意外伤害事故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定义、原因、预防措施和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定义校园意外伤害事故是指在校园内发生的非故意的、突发的、对学生身体或者心理造成伤害的事件。
这些事件可能包括交通事故、跌倒、体育运动伤害、食品中毒等。
三、原因分析1. 不安全的校园环境:校园存在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如不合格的建造结构、老化的设施设备等。
2. 学生自身行为:学生在校园内可能存在违规行为,如奔跑、打闹、顽耍等,容易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
3. 缺乏安全意识:部份学生缺乏对校园安全的认识,对潜在危(wei)险没有足够的警惕性。
四、预防措施1. 完善校园安全设施:学校应定期检查和维护校园建造、设备等,确保其安全性。
2. 加强安全教育: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 设置警示标识:在校园内设置合适的警示标识,提醒学生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4. 建立应急机制:学校应建立健全的应急机制,包括制定应急预案、培训相关人员等,以应对突发事件。
五、应对措施1. 及时报警:一旦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学生或者目击者应即将报警,寻求匡助。
2. 进行急救:学校应配备有专业的急救人员和急救设备,及时进行急救措施。
3. 通知家长:学校应及时通知学生家长,告知事故情况,并与家长保持沟通,共同处理事故后续事宜。
4. 进行事故调查:学校应成立专门的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找出事故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以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六、案例分析某校发生一起校园意外伤害事故,一位学生在操场上跑步时不慎摔倒,导致手部骨折。
学校即将进行应对措施,将学生送往医院进行治疗,并通知了学生家长。
学校成立了调查组,调查发现操场地面不平整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
学校随后对操场进行了整修,并加强了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醒学生注意操场上的安全。
校园意外伤害事故

校园意外伤害事故校园意外伤害事故是指在学校内发生的意外伤害事件,可能导致学生、教职员工或者其他与学校有关的人员受伤或者遭受损失。
为了保障校园安全,预防和应对校园意外伤害事故,学校应制定相关的标准和措施。
一、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定义和范围校园意外伤害事故是指在学校内发生的非故意的、突发的、导致人员伤害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交通事故、跌倒摔伤、体育运动伤害、实验室事故、食品中毒等。
二、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预防措施1. 安全教育:学校应定期组织安全教育活动,向师生宣传安全知识,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 安全设施:学校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消防设备、急救箱、安全标志等,并定期对其进行检查和维护。
3. 环境整治:学校应保持校园环境的整洁和安全,清除地面障碍物、修复损坏的设施等,以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
4. 监督管理:学校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对校园安全的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
5. 事故报告:学校应建立健全的事故报告制度,要求师生及时报告发生的意外伤害事故,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援和处理措施。
三、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应急处理1. 救援措施:学校应配备专业的急救人员和急救设备,及时进行紧急救援,保障伤者的生命安全。
2. 通知家长:学校应及时通知伤者的家长,并向他们说明事故的情况和处理措施。
3. 调查处理:学校应成立事故调查小组,对事故进行调查,查明事故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以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4. 心理疏导:对于受伤的师生,学校应提供心理疏导服务,匡助他们恢复心理健康。
四、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记录和统计学校应建立健全的事故记录和统计制度,对校园意外伤害事故进行详细记录和统计分析,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改进措施。
五、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责任追究对于因学校管理不善或者人为疏忽导致的校园意外伤害事故,学校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赔偿受害人的损失。
校园意外伤害事故

校园意外伤害事故引言概述:校园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地方,然而意外伤害事故时有发生,给学生的健康和安全带来威胁。
本文将从事故原因、预防措施、急救方法、心理疏导和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以帮助学生和教师更好地应对校园意外伤害事故。
一、事故原因1.1 环境因素:校园环境复杂多变,存在各种潜在危险因素,如楼梯、栏杆、电线等。
1.2 学生行为:有些学生行为不慎,如奔跑、打闹、乱扔物品等,容易导致意外伤害。
1.3 监管不力:监管人员对学生行为和校园安全管理不到位,导致事故频发。
二、预防措施2.1 安全教育: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2 安全设施:学校应加强对校园安全设施的维护和更新,确保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学习。
2.3 监管加强:学校应加强对学生行为的监管,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三、急救方法3.1 及时处理:一旦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应立即进行急救处理,如止血、包扎等。
3.2 寻求帮助:如伤势较重,应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将伤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3.3 保持冷静:在急救过程中,保持冷静,不要慌乱,以免造成更大的伤害。
四、心理疏导4.1 关心支持:对于遭受意外伤害的学生,应给予关心和支持,帮助其尽快走出心理阴影。
4.2 心理咨询:有需要的学生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进行心理疏导和治疗。
4.3 家长配合:学校和家长应密切配合,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五、法律责任5.1 学校责任:学校对校园安全负有管理责任,如存在管理不善导致事故发生,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5.2 监管责任:监管人员对学生行为和校园安全管理不到位,也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5.3 学生责任:学生在校园内发生意外伤害事故,若是自身行为不慎导致,也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总结:校园意外伤害事故是学生和教师不容忽视的问题,只有加强安全教育、预防措施、急救方法、心理疏导和法律责任等方面的工作,才能有效减少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生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种类、原因和防治对策当前全国在校小学生13547.96万人,在校初中生5811.65万人,在特殊学校的残疾儿童37.16万人,上述未成年学生共计21723.03万人(这不包括数量不菲的接受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学生)。
据调查显示,我国中小学生因溺水、食物中毒、建筑物倒塌等意外死亡的,平均每天有40多人,相当于每天有一个班的学生消失! 校园意外伤害毫不留情地成为威胁青少年安全的“头号杀手”。
以下将结合实际浅显地分析一下中小学生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种类、原因和防治对策。
一、中小学生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种类分析从已发生的事故看,校内易发生危险的有10个重点部位,包括实验室(如水电气、强酸强碱、有毒物品等)、语音室、微机室、播音室的主控室、电化多功能室、图书馆的书库、财务室、食堂、宿舍、传达室等地。
容易发生以下类型的事故。
1.拥堵挤压,主要集中在楼道、通道、台阶、厕所、校门等处。
校园内的栏杆、围墙、水泥地面等也可能成为“隐性杀手”。
2002年9月23日,内蒙古丰镇二中发生一起严重的校园安全事故,因楼梯栏杆倒塌且无灯,导致在黑暗中挤死21名学生、挤伤47名学生。
2005年10月25日晚8时许,巴中市通江县广纳镇小学四至六年级寄宿制学生晚自习结束后,在下楼梯时发生拥挤踩踏事故,造成8名学生死亡,45名学生受伤。
2.运动伤害:跑、跳、投过程中的意外伤害,或因运动器械管理不善造成的伤害。
体育活动中,学生踢足球踢坏眼睛,练习跳箱摔断胳臂,甚至突发疾病被夺去生命的意外事故令人防不胜防。
2001年,广州市同和镇启明小学一名四年级女学生,在上体育课时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死亡。
东山区某小学一男生把篮球打出了围墙,男生翻墙捡球,不幸摔伤手臂。
3.学生之间互相嬉戏、玩耍造成的打斗伤害:徐某与蔡某是浙江温州市双屿镇双岙小学同班同学。
1998年12月17日下午第2节课上,徐某与蔡某互做小动作,结果导致徐某受伤。
经鉴定,徐某右眼穿孔伤,视力下降为0.3,属10级伤残。
4.食物中毒;中毒事故涉及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夏季为多发季节。
发生在校内的占81.3%,其中发生在学校食堂的占61.5%。
中毒原因多为扁豆(四季豆、无筋豆)未炒熟、空心菜等易发虫害蔬菜农药残留超标、外购食品变质、购买无证摊贩有毒米粉等,还有食堂条件差、不按有关要求操作等原因,也有个别投毒事件。
2003年,辽宁省海城近3000名学生由于饮用有问题的豆奶导致集体中毒;2003年3月19日,茂名市技工学校学生因吃了学校食堂的青菜、猪肉、面条、河粉、鸡粥、黄豆后普遍出现肚痛、腹泻、头晕现象,先后有208名学生食物中毒。
5.学校的教学、生活设施质量不合格,存在安全隐患的:2003 年1 月21 日下午,四川德阳市旌阳区德新镇金玉村小学校发生校舍垮塌事件,在教室内玩耍的小学生被垮塌下来的房顶砸伤,1名学生当场死亡,另有18人受伤。
2003 年1 月21 日下午,四川德阳市旌阳区德新镇金玉村小学校发生校舍垮塌事件,在教室内玩耍的小学生被垮塌下来的房顶砸伤,1名学生当场死亡,另有18人受伤。
6.校园交通事故;哈尔滨市道里区工农小学9岁的女孩许悦,被一辆由校内开出的大货车无情地挤死在了校门的门柱上;某市组织一群学生参加体育加试,由于汽车严重超载,导致车祸,掉下深山的孩子多数无法生还;2005年10月7日凌晨5时50分,重庆市奉节县一无牌无证客货两用车在私自运送27名学生返校途中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车辆翻坠于40米下的高坡,造成奉节县吐祥中学、龙泉中学共5名学生死亡,3名重伤。
2005年11月14日,山西沁源二中学生在校外晨跑过程中,发生了21人死亡的特大交通事故。
7.社会滋扰产生的事故等等。
抢劫、绑架、杀人、毒品、勒索等社会性侵害或校园内暴力威胁着中小学生的人身安全。
2004年10月24日中午,四川省彭州市蒙阳中学三(四)班教室里突然冲进14名歹徒,对正在上课的男生用刀捅、凳砸,5名学生被打成重伤,其中1名学生受伤后生命垂危,2 名教师受伤。
2004年11月26日河南省汝州市风穴街道办事处焦洼村村民。
持刀闯入汝州市第二高中行凶,致多人死伤。
警方赶至现场勘查发现,有八人被砍杀死亡,四人受伤8.地震、雷击、洪水、泥石流、山体塌方、台风、海啸、冰雹等不可抗的自然因素造成的意外伤害:2005年6月20日黑龙江沙兰水害造成106名小学生遇难9.学生自杀、自残的;2005年1月5日,山东省某工业学校进行期末考试。
一女生作弊被监考老师发现,老师即按规定在其试卷上写下“作弊”二字。
该女生见状哭着跑出教室,跑回宿舍后在一张纸上写下“再见了,同学们,我无脸见人了”,然后,爬到四楼楼顶跳楼身亡。
10.因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造成的人身伤害:辽宁省黑山县西关小学体育教师董某在上体育课时,学生李某没有听到老师口令,体育教师董某踢了学生李某,并打他耳光,造成该学生阴茎海绵体挫伤。
2001年11月9日下午,自然课老师甘某对9岁男孩刘帅大骂“笨得跟猪一样。
”一边说“教你都教不会。
”一边用左手在孩子的脸上连扇5下,然后翻开测试题,指着刘帅没有填写的一道题让他看,并又是3记耳光。
导致刘帅耳膜穿孔。
11.校园性侵害。
“校园性侵害”成为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
北京一位姓陈的数学老师利用担任教师的便利条件,经常在上课时间把女生单独叫出去,拉到学校小卖部旁的一间小黑屋里,或以补课为名在放学后将女生单独留下,对其进行猥亵。
浏阳市七宝山乡宝山小学的原校长刘桂秋,是一个有着28年教龄的老教师,然而,就是这位备受村民尊敬的刘校长,却先后至少猥亵过11个女学生,最小的只有10岁,最大的也不过13岁。
吉林省通化市某农村小学26岁男教师栗锋在从1998年开始的4年间,竟在教室、备课室、水房甚至自己家里,先后对自己所带班级里的19名女学生进行数十次强奸和猥亵……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和未来。
然而,随着自然与社会环境的变化,由各类灾害、人为暴力等导致的校园意外伤害致使近年来青少年受伤害人数急剧上升,给本人、家庭带来痛苦和灾难,给学校、社会乃至整个国家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
重复的情节和重复的事故该引起怎样的反思?二、中小学生校园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造成中小学生校园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很复杂,既有客观方面的,也有主观方面的,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缺乏安全防卫知识、安全意识和安全习惯,自我保护能力差。
孩子们的安全意识不强,而背后的现实则是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对青少年安全问题的忽视,对安全教育的相对忽略。
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在生存过程中,我们往往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各种各样始料未及的考验,例如天灾。
学会怎样生存,珍视生命,是每一个人必须面对的严肃问题,对此,由于阅历和能力等原因,成人也许要好些,如初生牛犊的未成年人就不同了。
我们的家长和学校长期以来只重视孩子文化知识的学习,而大大缺乏对他们的生存教育训练,以致他们在遇到一些紧急情况时常常手足无措,无所适从,如有的孩子遇到火灾,竟天真地往电梯里面逃,他们以为在电梯里面大火怎样也烧不着、熏不着自己;有的孩子遇到同伴溺水时常常是逞一时之勇,奋不顾身就跳下水去救人,而对于自己的体力与水性不加考虑,有时没救着人,倒让自己也成了要救的人,甚至牺牲生命,这样虽然光荣,却有点残酷,并不值得提倡。
教师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成人化的倾向严重,往往忽略未成年人生命个体对积极生存、安全自护知识的需求,教师未能将未成年人生存保护教育提高到人文素质、人文精神的培养层面上来认识,这是造成他们生存保护教育弱化的主要原因,并且缺乏有效的教育内容、途径、方法。
此外,家长在安全教育上出现盲区。
由于家长片面追求孩子智力发展,忽视孩子生存需求,对孩子溺爱有加,造成孩子娇气重,生存依赖性大,心理素质差,面对困难坚持性不够、主动求助少,多是被动依赖成人解决问题;面对危险勇敢精神少,缺乏积极主动的交往能力,积极生存能力差,使人类深切的同情心、勇敢、关爱、宽容等人文精神在家庭教育环境中悄然退化。
2.安全责任制未得到深入落实,管理上还有明显漏洞。
存在着漏管现象,安全隐患不能及时被发现,以至不能及时排除隐患,不能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一级抓一级,一抓到底的责任体系不健全,有脱节现象。
3.安全检查形式化、走过场,缺乏一丝不苟、滴水不漏的严谨作风。
4.安全防范上还存在漏洞。
有的学校安全防范设施不齐备,个别学校还不具备教育教学管理的一些基本条件,技防不足、人防不严。
5.对间接的、隐性的安全隐患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例如,个别学校消防器材还不符合配置要求,师生尚不能正确使用;活动器械陈旧老化,存在安全隐患;食堂、小店一包了之,校方监督不力;学生交通安全意识淡薄,在机动车道内骑自行车的现象比较严重;对安全教育重视不够,师生缺乏必备的安全常识等等。
6.中小学的安全状况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很大的关联,整个社会的道德伦理状况、学校所在区域的经济和文化发展状况,尤其是社会风气、校园周边地区社会治安的质量等,都直接影响着中小学的安全保障水平。
另外,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外来人口和流动人口的大幅上升,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所带来的一些负面效应等外部因素,都可能成为引发学校不安定的因素,学校安全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日益显现。
李岚清同志曾讲过:“每见到一份事故报告,都要引起我一阵阵心疼。
尽管许多事故最终都能依法查处并追究责任,但人死不能复生,亡羊补牢,毕竟为时已晚,人死了,还谈什么教书育人?生命不保,何谈教育!”李岚清的话一语中的,发人深省,那么该如何有效避免校园意外事故的发生,做到防患于未然呢?三、中小学生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预防和应对措施(一)创造安全的外部环境中小学生的安全是社会的系统工程。
学校和家庭不可能承担其所有的监护责任,还需要整个社会的关注,从每个细节做起。
1.建立“三位一体”的联控联防长效机制,形成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参与的青少年安全防护体系。
比如,公安、交通、工商、卫生防疫与教育部门共同维护学校及周边地区的治安消防、交通、市场经营秩序和食品卫生安全,消除各种隐患,时刻关注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环境。
深入开展校园周边治安秩序整治工作,严厉打击盗窃、敲诈、抢劫师生财物、侵害师生人身安全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应主动和公安机关联系,聘请公安民警为学校的法制校长和校外辅导员,通过法制讲座,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帮助和指导学校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健全和完善校园周边的安全防范机制。
发生学生被敲诈后,应主动和派出所联系,在重点路段、部位和地区要求加强警力巡逻,防止拦路抢劫、勒索和伤害学生案件的发生。
在学校附近的十字、丁字路口应设立减速标志和警示标志,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