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鼻炎用药要点

合集下载

变应性鼻炎用药指南

变应性鼻炎用药指南

变应性鼻炎用药指南
【概述】
变应性鼻炎系鼻部变态反应性疾病,可分为常年性和季节发作性两种。

【诊断要点】
1.打喷嚏、流清涕病史。

2.季节性发病患者每年发病季节基本一致,且多与花粉传粉期符合。

3.鼻粘膜可表现为苍白、水肿。

4.变应原皮肤试验反应阳性;特异性IgE抗体检测阳性。

【药物治疗】
1.首选氯苯那敏;口服,成人4mg,一日1~3次。

2.备选鼻塞重者可选1%麻黄碱滴鼻液:一次每鼻孔2~4滴,一日3~4次,应用7天以内。

【注意事项】
1.新生儿、孕妇、哺乳期妇女、膀胱颈梗阻、幽门十二指肠梗阻、甲状腺功能亢进,高血压和前列腺肥大者慎用氯苯那敏。

2.高空作业者,车辆驾驶人员,机械操作人员工作时间禁用氯苯那敏。

3.麻黄碱滴鼻液仅鼻塞时使用,连续使用不得超过7
日,否则,可产生“反跳”现象,出现更为严重的鼻塞。

呼吸系统疾病用药与注意事项

呼吸系统疾病用药与注意事项

呼吸系统疾病用药与注意事项呼吸系统疾病是指影响鼻、喉、气管、肺等呼吸器官正常功能的各种疾病。

随着环境污染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

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过程中,药物的使用是重要的治疗手段。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用药及注意事项。

一、鼻炎用药与注意事项鼻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的症状包括鼻塞、流涕、喷嚏等。

治疗鼻炎可采取药物治疗,常见的用药包括抗组胺药和局部鼻用类固醇。

1. 抗组胺药:抗组胺药能够缓解过敏原引起的鼻黏膜水肿和瘙痒感。

常见的抗组胺药有氯雷他定、右美沙芬等。

使用抗组胺药时,需要注意剂量和用药时间,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2. 局部鼻用类固醇:局部鼻用类固醇能够减轻过敏性鼻炎的症状,如鼻塞和鼻痒。

常见的局部鼻用类固醇有麦考酚酸氯雷他定、氟替卡松等。

使用时需按照医生的指导使用,注意使用时间和剂量。

二、咳嗽用药与注意事项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中一种常见的症状,分为干咳和有痰咳。

对于不同类型的咳嗽,药物治疗也有所不同。

1. 干咳:干咳常见于支气管炎和过敏性咳嗽等疾病。

治疗干咳可采用镇咳药,如右美沙芬、可待因等。

使用镇咳药时需遵循医生的建议,注意剂量和用药时间,避免产生依赖性。

2. 有痰咳:有痰咳常见于感染性疾病,如支气管炎、肺炎等。

治疗有痰咳可采用祛痰药,如氨溴索、盐酸氨溴索等。

使用祛痰药需坚持足够的水分摄入,以帮助痰液排出。

三、哮喘用药与注意事项哮喘是一种慢性的气道炎症疾病,症状包括喘息、咳嗽和气促。

治疗哮喘主要包括控制性治疗和急性发作时的缓解性治疗。

1. 控制性治疗:控制性治疗是指长期使用的药物,旨在控制哮喘症状的发作和减少炎症反应。

常见的控制性治疗药物有吸入型皮质类固醇、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等。

使用控制性治疗药物时需坚持按时使用,严格控制剂量。

2. 缓解性治疗:缓解性治疗是指用于急性发作时的药物,能够迅速缓解气道痉挛。

常见的缓解性治疗药物有短效β2受体激动剂、茶碱类药物等。

治疗鼻炎药物有哪些

治疗鼻炎药物有哪些

治疗鼻炎药物有哪些因为天气的缘故,容易导致鼻炎,很多人又鼻炎也不注意治疗,那么治疗鼻炎药物有哪些你知道吗?下面是为你整理的治疗鼻炎药物有哪些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治疗鼻炎药物(1)鼻内用糖皮质激素慢性鼻炎首选用药,具有良好抗炎作用,并最终产生减充血效果。

根据需要可较长时间应用,疗效和安全性好。

(2)鼻腔清洗鼻内分泌物较多或较黏稠者,可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以清除鼻内分泌物,改善鼻腔通气。

(3)鼻内用减充血剂可选用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连续应用不宜超过7天。

若需继续使用,则需间断3~5天。

长期应用0.5%~1%麻黄碱滴鼻液可损害鼻黏膜纤毛结构,应尽量避免。

若不得不使用,应少量间断使用。

禁用滴鼻净,因已证实其可引起药物性鼻炎。

(4)其他治疗包括封闭疗法、针刺疗法等,已很少应用。

治疗鼻炎的中药偏方1.洋柑橘茶或迷迭香茶3克,开水冲泡后饮用,可改善鼻腔充血和过敏症状。

2.将生苍耳子炒过放凉后,取苍耳子、薄荷、辛夷花各两克,开水冲泡饮用,可预防和减轻鼻塞、喷嚏、流涕的症状。

3.辛夷花与紫苏各4克,开水冲泡饮用,可收缩鼻黏膜,长期饮用可以预防过敏性鼻炎。

4.将黄芪15克与粳米60克煮成粥,每日食用2~3次,可改善过敏体质,治疗过敏性鼻炎。

5.将蒜瓣削根去皮装入坛中,加入食醋浸泡后密封。

一个月后启封,每晚食3~4瓣蒜,并将醋倒入小口瓶中,对准鼻孔熏半小时,治疗过敏性鼻炎有明显疗效。

6.将烧开的水倒入直径15厘米左右的容器,趁热放在鼻子下面,用力吸蒸气15~20分钟(要小心烫伤)。

每天3次,一般两个月内可见效。

7.将两手搓热,捂住鼻子1~2分钟,用两手食指按揉迎香(鼻翼外缘中点、鼻唇沟中)、通(鼻翼两侧、鼻唇沟上端尽头)、印堂(两眉头连线中点)各1~2分钟。

每日早晚各一次,过敏性鼻炎发作时每日增加1~2次,坚持一个月可明显改善症状。

8.患者坐位或站位,将头后仰,把4~5毫升淡盐水用小眼药水瓶挤入鼻腔,张口呼吸,保持10秒钟左右,低下头来,让盐水自然流出,再将鼻中的剩余盐水擤出。

鼻炎药

鼻炎药

鼻炎药鼻炎药注意什么?答:鼻炎用药注意事项一:鼻炎正确用药在如何正确用药方面,鼻炎患者大多存在疑惑及误区。

专家表示,治疗鼻炎要依鼻炎的类别用药,要因人而异,目前主张个体化用药更好些。

但治疗过敏性鼻炎有时可首选外用激素类药,因为这是局部用药,效果会更好一些。

但为防止滥用激素,对鼻炎的治疗要针对其病因,根据不同的鼻炎,用药有所区别。

激素类药物只不过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首选用药,而一般的慢性鼻炎可以服用其他药物。

鼻炎用药注意事项二:治疗鼻炎常用药虽然有些人害怕激素会带来副作用,但实际上,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这种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这是因为,鼻内滴药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黏膜,疗效突出,又因为是局部用药,不会对全身产生作用,因此可以大大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适于长期使用。

鼻炎的问题很好解决,你只要每天能够坚持点穴位来调理气血,一段时间以后肯定会有好转或者治愈----每天一次,每次每穴三分钟。

祝您早日康复!!!鼻炎是指鼻腔粘膜和粘膜下组织由病毒、细菌、过敏原的感染而引起的炎性改变,是鼻腔免疫功能降低,使致病菌在鼻腔内聚集滋生所致;鼻窦炎是鼻科常见疾病。

根据病情长短可以分为急性鼻窦炎和慢性鼻窦炎。

急性鼻窦炎不及时治疗可能转化为慢性鼻窦炎,所以有鼻炎和鼻窦炎的患者只要是气血不调理的就可以通过点穴位来治疗。

一迎香“迎”意指迎接;“香”指气味。

点按能使之迎接香味,故名迎香。

位置:位于鼻翼外缘中点和鼻唇沟的中间(鼻翼旁开5分)。

主治:急慢性鼻炎、鼻塞、面瘫、鼻衄、胆道蛔虫症。

二上星“上”指高处;“星”指星辰,此指穴位。

因该穴主治鼻塞不通,穴位高处可及星辰,故名上星。

位置:位于头正中线上,入前发际1寸。

主治:鼻炎、鼻衄、头痛、目痛。

三印堂“印”指印染;“堂”指处所。

古人在眉毛中点装饰,印染点红,以似美貌,该穴正在此处,故名印堂。

位置:于眉毛内尖连线的中点,对准鼻尖处取之。

主治:鼻炎、鼻窦炎、鼻衄、头痛、呕吐、产妇血晕、不寐。

鼻炎患者的合理用药指南

鼻炎患者的合理用药指南

鼻炎患者的合理用药指南鼻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给患者带来不适和困扰。

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是控制鼻炎症状的重要一环。

在本文中,我们将为鼻炎患者提供一份合理用药指南,帮助他们正确选择和使用药物,改善症状。

1. 了解鼻炎类型在开始用药之前,了解自己所患的鼻炎类型是非常重要的。

鼻炎可分为过敏性鼻炎和非过敏性鼻炎两大类。

过敏性鼻炎是因为过敏原引起的,如花粉、尘螨等;非过敏性鼻炎则与过敏原无关,如鼻窦炎、鼻息肉等。

不同类型的鼻炎需要采用不同的药物治疗策略。

2. 局部治疗对于轻度和中度鼻炎症状,局部治疗是首选。

局部治疗包括鼻腔喷雾剂和鼻腔冲洗剂。

鼻腔喷雾剂主要有抗组胺药、类固醇和抗生素三类。

选择合适的抗组胺药能够有效缓解过敏性鼻炎的症状。

类固醇类药物可以减轻鼻黏膜的炎症反应,对过敏性和非过敏性鼻炎都适用。

在应用类固醇类药物时,需要注意使用剂量和频率,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抗生素在鼻腔喷雾剂中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鼻炎,如鼻窦炎。

鼻腔冲洗剂可以起到清洁鼻腔的作用,减少黏液和过敏原的接触。

盐水冲洗剂是较为常见的选择,通过清洗鼻腔可以帮助减轻症状。

3. 全身治疗对于重度鼻炎症状或者局部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能需要采用全身治疗。

全身治疗的药物包括口服抗组胺药、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等。

口服抗组胺药能够缓解鼻炎引起的瘙痒、打喷嚏等症状,适用于过敏性鼻炎。

在使用口服抗组胺药时,要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超量用药和长期使用。

类固醇类药物口服剂适用于重度鼻炎症状,但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以避免潜在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免疫抑制剂主要适用于过敏性鼻炎未能有效控制的患者。

免疫抑制剂能够抑制免疫系统的反应,减少过敏反应。

然而,使用免疫抑制剂需要密切监测副作用和可能的并发症。

4. 避免滥用抗生素鼻炎患者应避免滥用抗生素。

由于鼻炎症状可能与细菌感染相关,一些患者往往会错误地认为使用抗生素就能够有效治疗,因此滥用抗生素。

然而,抗生素对于非细菌感染引起的鼻炎症状并没有作用,滥用抗生素不仅无益,还可能导致抗生素耐药性的发展。

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家庭常用药物使用说明

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家庭常用药物使用说明

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家庭常用药物使用说明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疾病,常见症状包括鼻塞、流涕、打喷嚏、鼻痒等。

对于许多患者来说,过敏性鼻炎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和困扰。

虽然过敏性鼻炎无法完全治愈,但可以通过使用一些家庭常用药物来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1. 抗组胺药物抗组胺药物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常用药物之一。

它们通过抑制组胺的释放和作用,减轻鼻腔的充血和水肿,从而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

常见的抗组胺药物有氯雷他定、扑尔敏等。

使用时应按照医生的建议服用,避免超量使用。

2. 鼻用类固醇喷雾剂鼻用类固醇喷雾剂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一线药物。

它们通过减轻鼻腔黏膜的炎症反应,减少过敏原对鼻腔的刺激,从而缓解鼻塞、鼻痒等症状。

常见的鼻用类固醇喷雾剂有氟替卡松、倍氯米松等。

使用时应按照医生的建议正确使用,注意用量和使用时间的控制。

3. 清鼻剂清鼻剂是一种通过刺激鼻腔黏膜,使鼻腔血管收缩,从而缓解鼻塞的药物。

常见的清鼻剂有麻黄碱、伪麻黄碱等。

使用时应注意用量和使用时间的控制,避免超量使用和长期使用,以免引起依赖性。

4. 盐水漱口盐水漱口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缓解过敏性鼻炎症状的方法。

将适量的盐溶解在温水中,用来漱口,可以清洁鼻腔,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

此外,还可以使用盐水清洗鼻腔,帮助清除过敏原和分泌物,减轻症状。

5. 中药治疗中药治疗过敏性鼻炎也有一定的疗效。

常用的中药包括薏苡仁、黄芩、连翘等。

这些中药具有清热解毒、祛湿化痰的作用,可以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

使用时应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中药,注意用量和使用时间的控制。

6. 避免过敏原除了药物治疗,避免过敏原也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重要环节。

过敏性鼻炎的症状往往是由过敏原引起的,如花粉、尘螨等。

患者应尽量避免接触这些过敏原,如保持室内清洁、经常洗澡、避免户外活动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佩戴口罩、使用空气净化器等方式减少过敏原的接触。

总之,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家庭常用药物有抗组胺药物、鼻用类固醇喷雾剂、清鼻剂等。

慢性鼻炎患者常用的鼻腔抗炎药物及使用建议

慢性鼻炎患者常用的鼻腔抗炎药物及使用建议

慢性鼻炎患者常用的鼻腔抗炎药物及使用建议慢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鼻部疾病,其特点为鼻腔黏膜长期存在炎症反应,导致鼻塞、流涕、喷嚏等症状。

为了缓解慢性鼻炎患者的症状,鼻腔抗炎药物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鼻腔抗炎药物,并给出使用建议。

一、鼻腔抗炎药物1. 硫酸盐类药物:硫酸盐类药物是常见的鼻腔抗炎药物,如酮康唑鼻喷雾剂、布洛芬酮鼻喷雾剂等。

这些药物能够抑制鼻腔黏膜的炎症反应,减轻鼻塞、鼻涕等症状。

2.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是最常用的鼻腔抗炎药物之一,如酮替芬鼻喷雾剂、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等。

这些药物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能够迅速缓解鼻腔黏膜的炎症,同时减轻症状。

3. 抗组胺类药物:抗组胺类药物常用于缓解过敏性鼻炎引起的症状,如鼻塞、流涕等。

常见的抗组胺类药物包括氯雷他定、扑尔敏等。

这些药物能够抑制组胺的释放,减少鼻腔黏膜的充血和水肿。

二、使用建议1. 先了解病情:在使用鼻腔抗炎药物之前,建议患者先了解自身的病情。

如果是过敏性鼻炎所致,抗组胺类药物可能更适合;如果是非过敏性鼻炎,则可选择硫酸盐类或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2. 遵循医嘱使用:患者在选择和使用鼻腔抗炎药物时,应遵循医生的指导和处方。

不可随意更换药物或增减剂量,以免出现不良反应或疗效不佳。

3. 适量使用:在使用鼻腔抗炎药物时,应适量使用,避免滥用。

如果症状没有明显改善,应及时咨询医生,以确定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4. 规范使用方法:使用鼻腔抗炎药物时,患者应正确运用喷雾剂或滴剂的方法。

按照医生的建议,正确挤压或滴入药液,并保持正确的用药姿势,以确保药物能够充分达到鼻腔黏膜。

5. 注意副作用:鼻腔抗炎药物虽然能够帮助缓解慢性鼻炎症状,但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

如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导致鼻腔黏膜萎缩,已使用时应遵医嘱使用剂量和频率。

三、小结鼻腔抗炎药物对于缓解慢性鼻炎患者的症状具有重要的作用。

硫酸盐类药物、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和抗组胺类药物是常见的鼻腔抗炎药物。

过敏性鼻炎的药物治疗指南

过敏性鼻炎的药物治疗指南

过敏性鼻炎的药物治疗指南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由过敏原引起的鼻黏膜炎症所致。

该疾病的主要症状包括鼻塞、流涕、打喷嚏以及鼻部瘙痒等。

由于其症状的频繁出现,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药物治疗是过敏性鼻炎的首选治疗方法之一,下面将介绍过敏性鼻炎的药物治疗指南。

一、抗组胺药物抗组胺药物是过敏性鼻炎治疗中最常用的药物之一。

它通过抑制组胺H1受体的结合,减轻鼻部炎症反应,缓解症状。

常见的抗组胺药物包括氯雷他定、扑尔敏、马来酸氯苯那敏等。

这些药物可以迅速缓解过敏性鼻炎的症状,但需要注意的是,抗组胺药物存在一定的镇静和抗胆碱能副作用。

二、局部鼻腔类固醇局部鼻腔类固醇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一线药物。

它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合成和释放,减轻鼻黏膜的充血和水肿,从而改善过敏性鼻炎的症状。

常见的局部鼻腔类固醇包括氟替卡松、地塞米松等。

这些药物疗效显著,安全可靠,能够长期使用,但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和剂量。

三、抗过敏药物抗过敏药物主要通过减轻或抑制过敏反应发生的各个环节,从而减少鼻腔炎症的形成。

常用的抗过敏药物有洛贝林、氯化钠酸钠等。

这些药物可以有效舒缓鼻黏膜瘙痒、打喷嚏等症状,但副作用相对较多,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四、去敏治疗去敏治疗是过敏性鼻炎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它通过注射过敏原进行脱敏,让患者逐渐适应过敏原,减轻过敏反应。

去敏治疗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周期较长,但疗效较为显著。

五、辅助治疗辅助治疗是过敏性鼻炎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辅助治疗可以包括鼻洗、中药熏蒸、中药口服等方式。

鼻洗可以清洁鼻腔,减轻鼻腔症状;中药熏蒸和中药口服可以通过调节气血、增强免疫功能等方面来改善患者的过敏体质。

六、注意事项在使用药物治疗过敏性鼻炎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应按照医生的指导和剂量使用药物,切勿任意增减剂量或更换药物。

2. 长期使用药物需定期复查,并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3. 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禁忌症,避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鼻炎用药要点
笔者将文献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内治和外治两组分别进行统计,
内治组使用频率较高的药物依次为黄芪、防风、辛夷、白术、苍耳子、细辛、白芷(见图3)。

外治组使用频率较高的药物依次为辛夷、苍耳子、细辛、白芷、防风、黄芪、薄荷。

分析:以上列举的药物中,防风、细辛、辛夷、苍耳子、白芷均具有发散风寒的作用,足以显示祛风散邪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黄芪、防风、白术是玉屏风散的组成药物,而统计发现,在多数医家的处方中,三味药物常同时出现。

可见益气固表仍为各医家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大法。

辛夷、苍耳子为治疗鼻炎之要药,尤其在外治组的使用中占有相当高的频率。

现代药理学显示,上述药物对机体的免疫功能均起到一定的作用。

黄芪长于补气升阳,益卫固表。

现代药理研究[17],黄芪可增加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增加血浆中的IgM、IgA,对免疫功能有双向调节的作用。

防风为治风止痛的药物,现代研究[18]显示其具有抗过敏的作用,能够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活性,提高非特异性免疫能力,抑制细胞免疫。

辛夷功善宣肺气而通鼻窍,为治疗鼻渊之专药,药理作用表现为[19]保护鼻黏膜,促进黏膜分泌物吸收,减轻炎症,促鼻腔通畅,抗过敏、抗多巴胺。

白术为培补脾胃之要药,临床应用十分广泛[20],能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促进细胞免疫功能。

苍耳子具有疏散宣通之功,适用于鼻渊流涕等,药理研究表明[21]苍耳子能抑制细胞免疫,可显著抑制DNP-BSA致敏小鼠IgE产生。

细辛具有祛风散寒、温肺通窍的作用,具有抗组胺抗变态反应的作用[22],能减少过敏介质的释放,抑制IL-2受体的表达从而抑制T细胞的激活。

白芷能发散风寒、善通鼻窍、止痛,为治疗鼻塞之要药。

有文献报道[23]从日本白芷干燥根的乙醇提取液中分离出6种化合物,其中具有能够抑制白鼠腹膜腔组胺水平的成分。

薄荷为疏散风热之要药,现代药理研究[24]其有效成分薄荷醇可以促进多种药物的透皮吸收,透入皮肤后,可产生止痛、止痒、消炎作用。

近年来,活血化瘀药用于治疗变应性鼻炎收到良好的效果。

变应性鼻炎的局部及组织学特点为伴有血管扩张的血循环障碍及黏膜水肿。

中西医结合研究表明[25],活血化瘀药如丹皮、赤芍药、丹参等可缓解小动脉平滑肌痉挛,加快血流速度,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促进组织液吸收,从而消除鼻黏膜水肿。

故认为在本病治疗中,酌情加入活血化瘀药物,可起到对症治疗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