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热的测定PPT

合集下载

中和热的测定演示课件PPT人教版

中和热的测定演示课件PPT人教版

【实验原理】 取一定量酸与碱使之完全反应,根据液体的比热容计算反应放出的 热量,进而计算出中和热。 ΔH=-m酸+m碱n·c·t终-t始 c=4.18 J·g-1·℃-1=4.18×10-3 kJ·g-1·℃-1; n 为生成 H2O 的物质的量。
中和热的测定
计算公式: ΔH=-0.4108.0t225-t1 kJ/mol, t1——起始温度,t2——终止温度。 注意事项: ① 泡沫塑料板和碎泡沫塑料(或纸条)的作用是 ____保__温__隔__热__,___减__少__实__验__过__程__中__热__量__损___失___。 ②为保证酸完全中和,采取的措施是 碱稍微过量 。
实验:中和热的测定
注意: (1)必须是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反应。 (2)产物是 1 mol H2O(l)。
练习 【
】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HCl 和 NaOH 反应的中和热 ΔH=-57.3 kJ·mol-1。 则 H2SO4 和 Ca(OH)2 反 应 的 中 和 热 ΔH = 2×( - 57.3)kJ·mol-1 B . CO(g) 的 燃 烧 热 是 283.0 kJ·mol - 1 , 则 2CO2(g)===2CO(g) + O2(g) 反 应 的 ΔH = + (2×283.0)kJ·mol-1 C.1 mol 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 是甲烷的燃烧热 D.稀醋酸与稀 NaOH 溶液反应生成 1 mol 水,放出 57.3 kJ 热量
【练习】根据中和反应反应热测定的实验,使盐酸与NaOH溶液 混合均匀的正确操作是_____D___(填序号)。 A.用温度计小心搅拌 B.揭开硬纸片用玻璃棒搅拌 C.轻轻地振荡烧杯 D.用套在温度计上的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地搅动

中和热的测定2

中和热的测定2
知识回顾
什么是中和热?
定义: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 应生成1mol H2O时所释放的热量。
实验目的
测定强酸与强碱反应的反应热,体验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强酸0.50mol/L HCl溶液,50ml 强碱0.55mol/L NaOH溶液,50mL
实验原理
1、热化学方程式
HCl(aq)+ NaOH (aq)= NaCl (aq) +H2O (l) △H=-57.3 kJ·mol-1
问题探究
1、判断下列实验操作对中和热测定的数值 有如何影响?填变大、变小或者不变。
①大烧杯上没有盖硬纸板 变 小
②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
行实验
变小
③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醋酸代替稀盐酸溶液
进行实验
变小
④实验中改用100 mL 0.50 mol/L盐酸跟
100 mL 0.50 mol/L NaOH溶液进行实验
数值 偏小 (填“偏大”、“偏小’、“无
影响”)。
(4)实验中改用60 mL 0.50 mol/L 的盐酸跟50mL 0.55 mol/L的NaOH 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 所放出的热量 不相等 (填“相等”或“不相 等”),理由是 因为酸、碱发生中和反应放出的 ;
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有关
若实验操作均正确,所求中和热的数值会 相等 (填“相等”或“不相等”),理由是
2. 温度计上的酸为何要用水冲洗干净? 冲洗后的溶液能否倒入小烧杯?为什么?
答:因为该温度计还要用来测碱液的 温度,若不冲洗,温度计上的酸会 和碱发生中和反应而使热量散失, 故要冲洗干净;冲洗后的溶液不能 倒入小烧杯,若倒入,会使总溶液 的质量增加,而导致实验结果误差。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课件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课件
他物质生成,这部分反应热也不在中和热内。
(4)强酸与强碱反应的中和热的表示:
H+(aq)+OH-(aq)== H2O(l) ΔH=-57.3 kJ·mol-1
(5)中和热是以生成1 mol H2O所放出的热量来定义的,因此在书
写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时,就以生成1 mol H2O为标准来配平其
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如:
也能达到目的。
4.用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搅动溶液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用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搅动溶液,让NaOH和盐酸尽可能地
完全反应并且使反应产生的热量均匀传递,保证测量的温度准确。
【例2】 实验室用50 mL 0.5 mol·L-1盐酸、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和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测定中和热的实验,得到下表中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1.中和反应
(1)定义:酸和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2)实质:酸电离产生的H+和碱电离产生的OH-反应生成H2O。强
酸和强碱生成可溶性盐和水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H++OH-==H2O。
2.中和热
(1)定义: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 mol H2O时所
释放的能量叫中和热。
的数据:
实验次数
1
23Βιβλιοθήκη 起始温度 t1/℃盐酸
NaOH 溶液
20.2
20.3
20.3
20.5
21.5
21.6
终止温度 t2/℃
23.7
23.8
24.9
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时用环形玻璃搅拌棒搅拌溶液的方法是
,
不能用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的理由是

中和热测定PPT课件

中和热测定PPT课件
1.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即酸和碱相互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 应,其实质是酸电离产生的 OH- 和碱电离产生 的 H 结合生成难电离的水。强酸、强碱之

间的中和反应一般都可用离子方程式H++OH- =H2O表示。
.
1
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水时 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
1.反应原理: H+(aq) + OH-(aq)=H2O(l);△H=-57.3kJ/mol
NaOH (aq) +HCl (aq) = NaCl (aq) + H2O (l);
57.3kJ/mol
ΔH=
-
⑵ 1L 1mol/L稀硝酸 + 1L 1mol/L氢氧化钾
KOH (aq) +HNO3(aq) = KNO3(aq) + H2O (l); KOH (aq) +1/2H2SO4(aq) = 1/2KΔ2HSO=4(aq) -+ H527O.3k(lJ)/; mol
kJ/mol
0.025
.
0.418 × 3.25
=-
kJ/mol
0.025
14
讨论下列问题:
1.实验所用HCl和NaOH的体积和浓度是否 相等?为什么?
为了保证0.50 mol/L的盐酸完全被NaOH中 和,采用0.55 mol/L NaOH溶液,使碱稍 稍过量。若使盐酸过量,亦可。
.
15
2.为什么在大、小烧杯之间填满泡沫塑料?
不数⑶值同相的1L同强1m酸o、l/强L稀碱硫之酸间+发. 2生L中1m和o反l/应L氢,57氧中.3化和kΔ钾J热/Hm=的o-l4
二、中和热
强酸和强碱反应,实质都是 H+(aq) + OH-(aq) = H2O(l) ΔH= -57.3kJ/mol

1.1.2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及其测定课件(人教版选修4)

1.1.2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及其测定课件(人教版选修4)

C.用0.5 mol·L-1 NaOH溶液分别与0.5 mol·L-1 的盐酸、醋酸溶液反应,如所取的溶液体积
检测学习效果·体验成功快乐
题目解析
在中和热的测定中,使用环形玻璃 棒搅拌,目的是使反应物混合均匀, 加快反应,减小误差,A正确; B项中温度计水银球不能接触烧杯 底部,B错;
CH3COOH为弱酸,电离时 吸热,故测得的中和热比用 盐酸时数值小,C错;
目标定位 知识回顾
主目录
学习探究
自我检测
学习探究
探究点一
中和反应的反应热(中和热)
基础自学落实·重点互动探究
疑难解析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思考:1:若从物质类别的变化分析,
(1)将0.02 mol·L-1盐酸与0.02 mol·L-1氢氧化 钠溶液等体积混合:
两反应的类型是中__和__反__应__;若从能量 的变化分析,其反应类型是_放__热__反__应__。
目标定位 知识回顾
主目录
学习探究
自我检测
学习探究
【学生分组实验】
(1)实验目的:测量酸碱中和反应的中和热。
基础自学落实·重点互动探究
为什么用0.55 mol·L-1盐酸 代 替0.50 mol·L-1 盐酸 ?
(2)实验仪器:量热计、温度计、烧杯、玻璃棒、0.55 mol·L-1盐酸、0.50 mol·L-1
①稀醋酸;②浓硫酸;③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 )>Q(稀硝酸)>Q(稀醋酸),又因放热
则其焓变ΔH1、ΔH2、ΔH3的关系是
( D ) 反应中ΔH 为负值,即ΔH=-Q,
A.ΔH1>ΔH2>ΔH3
B.ΔH1<ΔH3<ΔH2

实验中和热的测定

实验中和热的测定

实验:中和热的测定一、中和热的概念:在稀溶液中,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 液态水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中和热。

强酸、强碱稀溶液中和热的表示方法为:H +(aq)+OH -(aq)===H 2O(l) △H=-57.3 kJ·mol -1 二、中和热的测定:1.热量计算公式:Q =c 0·m(溶液)·(t 2-t 1)c 0:比热容,指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每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

常温下,液态水的比热容为4.18×10-3kJ·mol -1·g -1m :溶液质量,单位gt :t 1——起始温度,t 2——终止温度2.测定反应热的仪器——量热计简易量热计示意图 自制简易量热计示意图3.中和热实验原理: 通过一定量的酸、碱溶液在反应前后温度的变化,计算反应放出的热量,进而换算出生成1mol 液态水时所放出的热量。

△H= kJ·mol -14.18×10-3·m(溶液)·(t 2-t 1) n(H 2O)4.实验步骤与数据测量(1)初始温度(t1)用一量筒量取50 mL 0.50 mol·L-1盐酸,倒入小烧杯中并测量其温度;用另一量筒量取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并用温度计(温度计需用蒸馏水洗净并恢复至室温)测量其温度,取两温度平均值为溶液的初始温度t1。

(2)终止温度(t2)把套有盖板的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放入小烧杯的盐酸中,并把量筒中的NaOH 溶液一次性倒入小烧杯中并盖好盖板。

用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搅动溶液,准确读取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记录终止温度为t2。

(3)重复实验操作,记录每次的实验数据,取其平均值作为计算依据。

提示:盐酸、氢氧化钠溶液为稀溶液,其密度近似地认为都是1 g·cm-3,反应前后溶液的比热容为4.18×10-3kJ·mol-1·g-1。

10-4-中和热(焓)的测定

10-4-中和热(焓)的测定

10-4-中和热(焓)的测定中和热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酸和碱溶液配制成盐的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中和反应是化学反应中重要的一种,常常用于将酸、碱中和成盐,这种反应在生活中也有很多应用,在化学实验中常常需测定中和热的大小,以便掌握化学反应情况和控制反应过程。

中和热的测定方法有多种,本文主要介绍几种比较常用的方法。

一、稀酸稀碱溶液中和法稀酸稀碱溶液中和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测定中和热的方法,只需将酸、碱溶液分别加到两个容量相等的烧杯中,通过热浸方法来测定中和反应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具体步骤如下:1、分别取两个容量相等的烧杯,分别称出一定质量的稀酸和稀碱溶液。

2、将酸溶液倒入一个烧杯中,再将等量的碱溶液倒入另一个烧杯中。

3、用温度计测量两个烧杯中溶液的初温,并记录下来。

5、根据混合前溶液的温度、混合后溶液的最高温度和酸、碱溶液的质量计算出中和反应的热量。

二、热量计法热量计法比较准确地测定中和热,常用仪器为热量计,热量计以上称量、计时、测温为基础,通过等定压、等兑换等方法来测定中和反应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具体步骤如下:1、将热量计的内胆充满水,测定水的初始温度,并记录下来。

3、将酸溶液倒入热量计中,并迅速加入过量的碱溶液,通过搅拌将酸、碱彻底混合。

4、观察水温的变化,并测定混合后溶液达到最高温度的时间。

1、取一定量的酸溶液和碱溶液,在恒温水槽中将两种试液浸泡至相同温度。

2、在实验室桌子上,将两个容器分别置于恒流量热计的两侧。

3、开启热量计和流量计,并在一段时间后稳定读取制冷器功率输出和恒流量值。

4、将酸溶液从制冷器侧加入一侧容器,然后将碱溶液从恒流量热计一侧加入另一侧容器,同时打开相应的阀门。

5、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各个参数,并计算中和反应的热量。

以上就是几种测定中和热的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具体选择方法应考虑实验条件、仪器设备以及实验要求等因素。

中和热的测定

中和热的测定

文档. 中和热的测定实验原理:∆H1=0(T1)HCl + NaOH = NaCl + H2O(T2)∆H2 ⎣NaCl + H2O (T1)⎦∆H3∆H为状态函数⇒∆H1=∆H2+∆H3=0⇒∆H2=-∆H3其中∆H电为反应产物,溶剂水以及量热器在温度由T1到T2的焓变:∆H3=Cp∆T中⇒∆H2= - Cp∆T中(∆T中为中和反应前后温度变化)Cp求算:中和反应后再次使体系升温,记为∆T电,此时有Q=IUt= Cp∆T电⇒Cp=IUt/∆T电⇒∆H2= - IUt∆T中/∆T电⇒∆H中和= - IUt∆T中/∆T电*CV {其中C, V分别为酸的浓度和体积}可见:实验的关键测量出∆T中和∆T电实验步骤:1.双击桌面上的中和热测定软件图标2.参数设定:有电压参数校正、电流参数校正、纵坐标设置(-1~3℃)、横坐标设置(0~1800s)、数据采集周期设置五个子菜单,电压参数和电流参数一般情况不需要校正,其他参数一般也不需要设置(系统有默认值)。

3开始实验(按开始菜单开始实验):A根据软件提示输入HCl的浓度和体积。

B将温度传感器擦干净置于空气中,预热5min,待温度稳定后测定室温。

C按软件提示用1000mL容量瓶取1000mLNaOH溶液注入保温瓶,加盖;D量取100mLHCl溶液放置一旁备用。

E将温度传感器置于保温瓶中,按接口装置上的切换按钮将显示切换位显示温差。

F 温差显示稳定后,再按置零键将温差置零。

G 打开恒流源,调节电流位400mA,马上切断电源。

H 打开磁力搅拌器,调节搅拌速度到合适位置。

I输入自定义的保存数据的文件名(文件自动存入C\nhfwin\dat 目录下)。

J提示框提示“正在实验,请按实验步骤操作”,观察计算机显示器绘图窗口的数据采集线,当温度基本不变且数据采集300秒左右后,迅速将HCl溶液由漏斗注入保温瓶内,并且用少量的去离子水冲洗容量瓶。

K 观察计算机显示器窗口的数据采集线至反应完毕,温度几乎不变时而且有下降趋势时,再记录300秒左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中由于参加反应的盐酸(60 mL 0.50 mol/L)与氢
氧化钠(50 mL 0.55 mol/L)完全反应后生成的水的物质 的量(50 mL×0.55 mol/L)比原先(50 mL×0.50 mol/L) 多,所以放出的热量多,但中和热不变。
答案 (1 (2)不能 ①铁会和盐酸反应②铁导热性好,热量 损失较大 (3)为了确保盐酸完全被中和 不相等 (4)NaOH(aq)+HCl(aq) ΔH=-57.3 kJ/mol NaCl(aq)+H2O(l)
3.操作步骤
①量取50 mL 0.50 mol/L的盐酸,倒入小烧杯中,测定
其温度,记作tHCl,然后将温度计上的酸用水冲洗干净。 ②用另一个量筒量取50 mL 0.55 mol/L NaOH溶液,测 定其温度,记作tNaOH。 ③先将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放入小烧杯中,然后把 量筒中的NaOH溶液一次倒入小烧杯中(注意不要洒到外 面),用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搅动溶液并准确读取混合 溶液的最高温度,记作t终。
实验 序号 1 2 3
起始温度t1/℃ 盐酸
25.1 25.1 25.1 NaOH 溶液 24.9 25.1 25.1 平均 值 25.0 25.1 25.1
终止温度 (t2)/℃ 31.6 31.8 31.9
温差 (t2-t1)/℃ 6.6 6.7 6.8
已知盐酸、NaOH溶液密度近似为1.00 g/cm3,中和后 混合液的比热容c=4.18×10-3 kJ/(g·℃),则该反应
④重复上述实验两次,取测量所得数据的平均值作为计
算依据。
⑤根据实验数据计算:
t HCl t NaOH t始= (若实验过程中保证盐酸与NaOH溶液温 2
度相同,则无需用该公式计算)
(50g 50g) 0.00418 kJ/(g · ℃) (t终 t始 ) Δ H= n mol 0.418(t终 t始)
减少了HCl的量,故测得的中和热会偏小。(4)小题也同
理,不洗涤温度计上的盐酸溶液,也会造成HCl的量减小, (2)温差(t2-t1)应取三次实验的平均值6.7℃来计算。 cmΔt ΔH=n(H2O) ℃)×(50+50) mL×1 g/mL×6.7℃ =- 4.18×10-3 kJ/(g· 0.05 L×1 mol/L =-56.01 kJ/mol
答案 (1)偏小 (2)-56.01 kJ/mol (3)偏小 用醋酸代替
盐酸,醋酸电离要吸收热量,造成测得中和热偏小 (4)偏小
返回
的中和热为Δ H=

(3)若用等浓度的醋酸与NaOH溶液反应,则测得的中 和热会 (填“偏大”、“偏小”或“不 。 变”),其原因是
(4)在中和热测定实验中存在用水洗涤温度计上的盐

酸溶液的步骤,若无此操作步骤,则测得的中和热
(填“偏大”、“偏小”或“不 变”)。
解析 (1)若因为有放热现象导致少量盐酸在反应中挥发,
0.025 4.注意事项
=
kJ/mol
(1)碱液稍过量的目的是确保盐酸被完全中和。 (2)操作时动作要快目的是尽量减少热量的损失。 (3)实验中若使用了弱酸或弱碱,会使测得中和热的 数值偏小。
【实验探究1】
用50 mL 0.50 mol/L的盐酸与50 mL
0.55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在如上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
0.55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 所放出的热量 “不相等”); (填“相等”或“不相等”),若实 (填“相等”或 验操作均正确,则所求中和热
(4)已知在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1 mol H2O时,放出57.3 kJ的热量,则上述反应的热化 学方程式为: 。
解析 考查学生对中和热测定的实验能力、对出现问题 的分析和理解能力,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误差分析等。 由于本实验的关键是如何防止热量的损失,所以填充大 量泡沫、使用玻璃搅拌器、稍过量的氢氧化钠等;
【实验探究2】
某实验小组设计
用50 mL 1.0 mol/L盐酸跟50 mL 1.1 mol/L氢氧化钠溶液在如图所 示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在大烧 杯底部垫泡沫塑料(或纸条),使 放入的小烧杯杯口与大烧杯杯口相平。然后再在大、小 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或纸条),大烧杯上用泡沫 塑料板(或硬纸板)作盖板,在板中间开两个小孔,正
实验探究
1.测定原理
中和热的测定
(m酸 m碱 )· c· ( t终 t 始 ) Δ H= n
c=4.18 J/(g·℃)=4.18×10-3 kJ/(g·℃);n为生成H2O 的物质的量。 2.测量装置
套烧杯简易量热计。
说明:双孔泡沫塑料板、碎泡 沫塑料的作用是:保温、隔热、
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好使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通过。通过测定反应过程
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试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用稍过量的NaOH的原因教材中说是为保证 盐酸完全被中和。试问:盐酸在反应中若因为有放热现
象,而造成少量盐酸在反应中挥发,则测得的中和热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该实验小组做了三次实验,每次取溶液各50 mL, 并记录如下原始数据。
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 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 ;
(2)环形玻璃搅拌棒能否用环形铁质搅拌棒代替?
(填“能”或“不能”),其原因是 ; (3)实验时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要用0.55 mol/L的原 因是 ;
实验中若改用60 mL 0.50 mol/L的盐酸与50 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