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期乳母营养与膳食指导
乳母营养与膳食

乳母的营养与膳食哺乳期的母亲的营养状况非常重要。
一方面要逐步补偿妊娠和分娩时所损耗的营养素储存,促进器官和各系统功能的恢复;另一方面要分泌乳汁、哺育婴儿。
如果乳母营养不足,将会影响乳母的健康,减少乳汁分泌量、降低乳汁质量,影响婴儿健康成长。
一、乳母的生理及营养特点(一)生理变化特点在正常的情况下,新生儿在出生8h后应该开始得到母乳的喂哺,即进入哺乳期。
因此,一个产妇从孕妇进而变为乳母的过渡时间是短的。
产后一个月特称产褥期(坐月子)。
在哺乳期内生理上的改变主要表现为:1、血中激素水平急剧降低:胎盘生乳素在1天之内,雌激素、孕激素在1周之内降到妊娠之前正常水平。
2、基础代谢率增高:一般基础代谢比未哺乳妇女高20%。
以保证自身机体的恢复和哺乳的顺利完成,为了保证分泌优质的乳汁,母体对能量、优质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维生素和水的需求均相应增加。
3、母体的子宫及其附件将逐渐恢复孕前状态,而乳房则进一步加强它的活动:喂哺有利于使产后妇女性器官和机体有关部分更快的复原。
在怀孕期间,母体在正常条件下可储备约6kg的体脂,在哺乳过程中可以逐步消耗,故一部分母亲在喂哺一年后可以恢复孕前的体重,一部分母体可因哺乳而使体重比原来减少。
4、泌乳:乳腺分泌乳汁。
分娩后,随着雌激素水平的下降垂体分泌的催产素却持续升高,而高水平的催产素是乳汁分泌的基础。
此外,婴儿对乳头的吮吸刺激、对乳汁的吸空刺激和婴儿的存在与活动(如哭声)对母亲的刺激等,都能引起母亲的下奶反应(吸吮反射),由于乳汁的分泌,乳母消耗的热能及各种营养素较多,必须及时给予补充。
(二)营养特点哺育期的营养需求远大于妊娠期,因为,乳母不但要分泌乳汁,哺育婴儿,还要恢复自身的健康。
因此,乳母的营养有两个要求:其一是为泌乳提供物质基础和正常泌乳的条件;另一个是满足恢复母体健康的需要。
二、乳母的营养需要乳母的营养对哺乳的影响是非常肯定的,只是由于哺乳过程中乳汁形成的物质来源,可由合成代谢而来,也可由母体组织分解代谢而来,因而不容易表示和发现它的问题。
哺乳期妇女营养与膳食指导

哺乳期妇女营养与膳食指导在哺乳期,妇女的营养摄入对于母乳质量和婴儿发育至关重要。
良好的营养和适当的膳食指导不仅可以满足妇女自身身体需求,还可以确保婴儿获取足够的营养物质。
本文将重点探讨哺乳期妇女的营养需求以及正确的膳食指导。
一、理解哺乳期妇女的营养需求哺乳期妇女的营养需求相对较高,这是因为妇女在产后需要恢复身体,并生产高质量的母乳供应给婴儿。
以下是一些哺乳期妇女特别需要关注的营养素。
1. 蛋白质:在哺乳期,妇女每天需要增加约20克蛋白质的摄入量。
蛋白质是婴儿生长发育所需的关键营养素,同时也对母体产生恢复作用。
2. 钙和维生素D:钙和维生素D对于维持骨骼健康至关重要。
哺乳期妇女每天应摄入1000毫克的钙,以确保宝宝在发育期间获得足够的钙质。
同时,适量的户外活动有助于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
3. 铁:哺乳期妇女容易缺铁,因为在哺乳过程中失去了一定量的血液。
补充足够的铁可以防止贫血发生,并确保婴儿获得所需。
4. Omega-3脂肪酸:Omega-3脂肪酸对于婴儿的神经发育至关重要。
食用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鱼类,可以提供婴儿所需的关键营养素。
二、正确的膳食指导1. 多样化的饮食:哺乳期妇女应该摄入多样化的食物,确保获得全面的营养。
均衡的饮食包括新鲜的水果、蔬菜、全谷物、低脂肪乳制品、瘦肉、鸡蛋和豆类等。
2. 合理的脂肪摄入:妇女需要摄入适量的脂肪来满足能量需求和维持荷尔蒙平衡。
选择健康脂肪,如橄榄油、坚果和鱼类,避免过多的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酸。
3. 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哺乳期妇女应确保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可以通过食用富含维生素C和叶酸的水果和蔬菜,以及多种谷物、牛奶和鱼来满足这些需求。
4. 喂养间隔和均衡摄入:哺乳期妇女应根据婴儿的需求进行喂养,同时注意饮食的均衡。
避免过度摄入高热量或加工食品,以维持身体健康和宝宝的生长。
5. 戒烟和限制咖啡因摄入:吸烟和过量的咖啡因摄入与婴儿健康有关。
乳母指导养生

乳母指导养生
三,膳食指引 223页
中医学认为,由于生产时体力的大量消耗和出血,使元气耗损,因此“产后多虚”。
此时应注意调护若饮食,起居稍有不慎,极易引起产后诸病,并且乳母还须保证泌乳正常,所以,其饮食应以精,杂,稀,软为主要特点。
1.合理营养乳母膳食宜精细,量不宜多,特别是产后1—2天,产妇由于疲劳,消化能力减弱,此时应少食多餐,每日可进食5—6餐。
选择易消化富有营养而不油腻的食物,如牛奶,豆浆,藕粉,蛋花汤(鸡蛋汤),鱼汤,蒸鸡蛋羹,小米粥,馄饨(hun’tun)等。
《胎产指南》一书有云“新产之后,禁膏粱远厚味,食粥茄蔬,乃切务也。
”
乳母食物品种应多样化,随着脾胃功能的恢复,乳母的进食量和进食种类应逐渐增加,进食的品种越丰富,营养越平衡全面。
可选择高热量,高蛋白的肉类,大豆制品,海产品,蛋奶等。
而猪蹄,虾,鸡,鲤鱼,鲫鱼,花生,黄豆,豆腐等亦为下乳佳品。
另外,乳母还应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不仅可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还可以促进食欲,帮助消化及排便。
乳母膳食中要保证水分供给,乳汁的分泌是乳母需水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此外,产后出汗较多,津液损耗亦大于平时。
因此,乳母应多食汤,粥。
2.合理烹调乳母食物加工应以细软为主,新产后,气血多虚脾胃运化无力,膳食制作宜细宜软,少吃油炸及质地坚硬食物,以免加重胃肠负担。
产妇及乳母饮食指导

产妇及乳母饮食指导产妇分娩后,婴儿的吸允可刺激乳房分泌乳汁,充足的乳汁除了满足婴儿生长发育外,还可减轻婴儿的生理性黄疸和生理性体重下降,为了保证乳汁充足以及营养素全面均衡,除了松弛的环境和愉快的心情外,应该摄入足够的热量及营养素,故饮食应注意以下内容:1、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规定:乳母应保证供给充足的能量和增加鱼、肉、蛋、奶及海产品的摄入。
2、充足的蛋白质:每日摄入鱼类、禽类、畜类等动物性食物约150-200g,鸡蛋1-2个,牛奶(或纯酸奶)250-300毫升,以及适量豆制品(如豆腐100g,豆腐干50g,或豆腐脑200g,豆浆400毫升),以减少肥肉、荤油及动植物内脏的摄入。
3、每日主食量至少应达到400-500g,增加粗杂粮的摄入,如玉米、小米、黑米、燕麦、红小豆、绿豆等。
4、每日摄入蔬菜500-750g,多选用黄、红、绿色的新鲜蔬菜,每日摄入200-25-0g新鲜水果,已补充丰富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及膳食纤维,充足的维生素B1由促进乳汁分泌的作用。
5、每日烹调用植物油30-35g(约为2-3勺),以提供多饱和脂肪酸,少用不易消化的油煎、油炸食物,多用蒸、煮、炖等烹调方法。
6、适量选用核桃、花生、芝麻等富含微量元素的坚果类食物。
7、餐次:少量多餐,可在三次主餐之间及晚餐前加餐。
8、饮水不足会影响泌乳,每日应摄入3000-4000毫升液体,可饮高质量的汤类,如鸡汤、鱼汤、排骨汤、猪蹄汤、肝汤、牛肉汤、豆浆、果汁等。
9、摄入充足的钙:每日1200毫克,奶制品、豆制品、虾皮、芝麻酱等含钙丰富、深绿色蔬菜也可提供一定数量的钙,必要时科适当补充钙剂。
10、多食用含铁丰富的食物:如瘦肉、绿色蔬菜、动物血等,动物的肝脏含铁丰富,如食用每周一次。
11、增加含碘丰富的食物,主要是海产品,如海带、紫菜、海鱼等,正确使用含碘盐。
12、海产品、红色藻类、动物内脏等是锌的良好来源。
干果、谷类胚芽、麦麸等也富含锌,而植物性食物中含锌较低。
乳母营养和膳食要如何调理

(6)乳母的每日膳食构成。根据中国营养学会1988 年的推荐,从事轻体力劳动的乳母其每日营养素的供给量应为能量 12970 千焦耳(3100 千卡),
蛋白质 95 克,钙 1500 毫克,铁 28 毫克,锌 20 毫克,硒 50 微克,碘 200 微克,尼克酸 21 毫克,维生素 c100 毫克,视黄醇当量 1200 微克,维生素D10 微克,维生素 E12 毫克。由此得出乳母的每日膳食构成应为粮谷类 450~500 克、蛋类 l【)0~
乳母营养和膳食要如何调理
(1)增加能量摄入。乳母体内分泌多的乳母每日的能量摄入量应为 11297 千焦耳(2700 千卡)以上。能量摄入的增加由乳母的体重决定,以便使泌乳量能满足婴儿食量;又使乳母体重能逐步恢复到理想水平。
(2)补充优质蛋白质。泌乳过程使机体的氮代
谢加速。体内氮的贮存增高,能刺激乳腺分泌乳汁。全日乳汁分泌以 8501200 毫升计,相应地消耗的母体蛋白质约 10~15 克。从膳食蛋白质到乳汁蛋白质的转化率为 70%~80%,,利用率差的蛋白质其
维持钙平衡。中国营养学会目前推荐的供给量标准为 1500 毫克/日。由于中国膳食中富含钙的食品不多,因此除应尽量选用含钙丰富的食品外,可适当补充钙制剂,如乳酸钙、葡萄糖酸钙等。此外,还应适当多晒太阳使机体合成较多的维生索 D,促
进钙的吸收。
由于铁不能通过乳腺输送至乳汁,人乳中铁的含量极低,不能满足婴儿需要,幸而妊娠期胎儿肝脏:中已有一定量铁的贮备,可供婴儿几个月的消耗。但为了乳母本身的健康,并补充分娩时血液丢
转化率更低,乳汁的分泌量也会因而减少.并影响乳汁中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据调查,中国某些城市乳母乳汁中蛋白质的蛋氨酸、胱氨酸、赖氨酸含量就偏低。为此必须供给乳母丰富的优质蛋白质。中国营养学会 1988 年推荐的蛋白质供给量标准为
产褥期乳母营养与膳食指导

产褥期乳母营养与膳食指导1.产妇产褥期的生理特点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房外)从胎盘娩出至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这一时期,称为产褥期。
现代医学教科书明确规定:产褥期是指胎儿、胎盘娩出后的产妇身体、生殖器官和心理方面调适复原的一段时间,需6~8周,也就是42~56天。
在这段时间内,产妇应该以休息为主,尤其是产后15天内应以卧床休息为主,调养好身体,促进全身器官各系统尤其是生殖器官的尽快恢复。
在产褥期里,乳房要泌乳,子宫要复原,各个系统要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血液浓缩,出汗增多,尿量增多,消化系统恢复正常。
因此,产褥期及哺乳期乳母的基础代谢率较高,以保证自身机体的恢复和哺乳的顺利完成,一般基础代谢比未哺乳妇女高20%。
此外产褥期坐月子还有促进恶露排净,调理气血,调理肠胃助消化,增强骨质,改善体质等效果。
2.产褥期乳母所需要的营养素产褥期乳母需摄入充足的营养以恢复体力,并要分泌乳汁哺育婴儿。
乳母饮食宜全面、均衡。
乳母营养良好有利于产后身体各器官修复以及体力恢复,同时乳汁营养成分也依赖于乳母的营养素摄入,因此产褥期乳母所需营养素较正常妇女需求量有所增加,乳母每日的膳食应尽量保证七大营养素的需求,参考值如表一.正常成年妇女与母乳营养素日供给量(从事轻体力劳动)表一2.1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对乳汁质量的影响不是很大,但它是乳母的主要能量来源,大脑和内脏器官都需要它来提供足够的能量。
能量平衡是维持人体正常生长发育和健康的重要保证,也是营养学中一个最基本的问题。
中国人的饮食结构是以碳水化合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五谷杂粮为主体,它是维持生命的主要能量来源,它与蛋白质,脂肪三大营养素共同构成了人体热能的主要来源。
人体每天约超过一半的能量都是从碳水化合物中而来。
哺乳的母亲每日约生产600-800ml的乳汁,每天需要消耗大约650kcal的能量。
母体热能转变为乳汁热能时,其效率只有80%,加之自身消耗所需热能,其热量总需求较未授乳妇女高20%,故每天的热量总需要量应达到2500-3000kcal。
产妇饮食营养遵循四原则奶水充足不长肉

产妇饮食营养遵循四原则奶水充足不长肉很多产妇都认为喂奶与减肥相矛盾,实则不然。
遵循以下原则可帮助产妇奶水充足不长肉。
1.充足的优质蛋白营养良好的乳母,每天泌乳量在800毫升以上,需要在膳食中每日增加蛋白质20克,尤其是优质蛋白的供给,鱼、禽、蛋、瘦肉、大豆类食物是首选,建议每天增加上述食物100~150克。
为预防缺铁性贫血,还应多摄入动物肝脏、血及瘦肉等含铁丰富的食物。
不过要注意烹饪方式,少油炸多蒸煮,既要最大限度保留营养素,又要避免过多油脂摄入,有助于妈妈们产后瘦身。
2.补钙乳母喂养时如果钙摄入量不足,乳母骨骼中的钙将被动用来维持乳汁中钙的含量。
乳母容易患骨质疏松,也可能会出现腰酸腿痛、肌肉痉挛等情况。
所以,建议乳母每天要保证1200毫克钙的摄入。
牛奶是补钙的最佳来源,建议每日饮奶约500毫升。
同时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做适量的户外活动。
3.充足的蔬菜、水果产妇分娩后腹部肌肉松弛,加上卧床时间长,运动量少,容易发生便秘。
而蔬菜、水果中充足的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果胶、有机酸等不仅增加肠胃蠕动,又能促进乳汁分泌。
同时,蔬菜、水果中的多种维生素会直接提高乳汁中的相应营养素含量,对宝宝有利。
每日保证300~500克蔬菜,200~400克水果,建议是应季蔬菜水果且多为深色,如紫甘蓝、西红柿、西瓜、葡萄等,一定要新鲜。
:
4.科学锻炼大多数乳母的体重较孕前或多或少都会有所增加,
建议大家在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的情况下,做一些适宜的运动。
推荐产后健身操,大多为有氧运动,有助于燃烧脂肪,又能有效避免运动过度。
坚持以上四点,做一个美丽又称职的新妈妈吧!。
产褥期营养,哺乳期营养要如何增加?

乳母营养乳母每天约分泌500-1000毫升的乳汁来喂养宝宝,乳汁的各种营养成分均来自母体,乳汁的营养状况直接影响乳汁的质与量。
乳母营养素摄入不足将动用母体的储备来满足婴儿对乳汁的需要。
如长期营养不良,则乳量减少,乳母出现营养缺乏病,并导致泌乳期缩短。
一、乳母的营养需要1、能量乳母的基础代谢升高约20%,相当于每日250-300Kcal。
健康乳母每日泌乳量约500-1000毫升,按平均每日泌乳850毫升计算,每日泌乳约消耗88Kcal能量。
每日由储备的脂肪提供的能量为200Kcal。
因此,我国营养学会建议乳母每日膳食能量摄入在非孕妇女基础上增加600Kcal。
2、蛋白质母乳中平均蛋白质含量为1.2%,蛋白质转化率为70%,以泌乳量850毫升计算,每日至少应多补充15-20克,故建议乳母膳食每日增加的蛋白质25克。
3、脂肪乳脂含量正常,有利于婴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及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并可促进乳汁分泌。
乳汁中脂肪的组成与膳食中脂肪的组成类似。
因此,乳母膳食中脂肪应占一定比例,每日摄入的脂肪应在80-100克。
4、矿物质(1)钙:乳汁中钙含量较稳定,每100毫升约含钙35毫克,当乳母膳食中钙摄入不足时,即动员母体骨骼中的钙以维持乳汁中钙含量的恒定。
因此,我国营养学会建议乳母中膳食钙含量的摄入量为每日1200毫克。
钙最好的来源是牛奶,必要时还可补充钙制剂,并且补充维生素D,多晒太阳,以利于钙吸收。
(2)铁:母乳中含铁少,足月新生儿铁储备可用6个月,早产儿4个月后应及时为婴儿添加含铁辅食。
尽管母乳中铁含量很少,但为了补充母体在妊娠及分娩时的消耗,应增加乳母铁的摄入量,我国营养学会建议乳母膳食铁的摄入量为每日25毫克。
5、维生素(1)脂溶性维生素:如果乳母膳食中维生素A含量充足,则乳汁中也含有足量的维生素A,乳母维生素A的推荐摄入量为每日1200微克视黄醇当量。
虽然维生素D进入乳汁的含量很少,但膳食中维生素D有利于母体对钙的吸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褥期乳母营养与膳食指导1.产妇产褥期的生理特点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房外)从胎盘娩出至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这一时期,称为产褥期。
现代医学教科书明确规定:产褥期是指胎儿、胎盘娩出后的产妇身体、生殖器官和心理方面调适复原的一段时间,需6~8周,也就是42~56天。
在这段时间,产妇应该以休息为主,尤其是产后15天应以卧床休息为主,调养好身体,促进全身器官各系统尤其是生殖器官的尽快恢复。
在产褥期里,乳房要泌乳,子宫要复原,各个系统要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血液浓缩,出汗增多,尿量增多,消化系统恢复正常。
因此,产褥期及哺乳期乳母的基础代率较高,以保证自身机体的恢复和哺乳的顺利完成,一般基础代比未哺乳妇女高20%。
此外产褥期坐月子还有促进恶露排净,调理气血,调理肠胃助消化,增强骨质,改善体质等效果。
2.产褥期乳母所需要的营养素产褥期乳母需摄入充足的营养以恢复体力,并要分泌乳汁哺育婴儿。
乳母饮食宜全面、均衡。
乳母营养良好有利于产后身体各器官修复以及体力恢复,同时乳汁营养成分也依赖于乳母的营养素摄入,因此产褥期乳母所需营养素较正常妇女需求量有所增加,乳母每日的膳食应尽量保证七大营养素的需求,参考值如表一.正常成年妇女与母乳营养素日供给量(从事轻体力劳动)表一2.1碳水化合物2.1.1碳水化合物对于乳母及婴儿的重要性碳水化合物对乳汁质量的影响不是很大,但它是乳母的主要能量来源,大脑和脏器官都需要它来提供足够的能量。
能量平衡是维持人体正常生长发育和健康的重要保证,也是营养学中一个最基本的问题。
中国人的饮食结构是以碳水化合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五谷杂粮为主体,它是维持生命的主要能量来源,它与蛋白质,脂肪三大营养素共同构成了人体热能的主要来源。
人体每天约超过一半的能量都是从碳水化合物中而来。
2.1.2乳母碳水化合物的日供给量哺乳的母亲每日约生产600-800ml的乳汁,每天需要消耗大约650kcal的能量。
母体热能转变为乳汁热能时,其效率只有80%,加之自身消耗所需热能,其热量总需求较未授乳妇女高20%,故每天的热量总需要量应达到2500-3000kcal。
2.1.3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来源淀粉主要来源于粮谷类(如大米、小米、小麦、玉米、大麦、燕麦、高粱等)和薯类食物。
粮谷类含60-80%;薯类含15-29%,豆类为40-60%。
2.2蛋白质2.2.1蛋白质对于乳母及婴儿的重要性蛋白质在生命中起决定作用,是人体中氮的唯一来源,它对于产褥期哺乳的妈妈尤为重要。
蛋白质的主要功能是修补细胞,维持免疫力,促进伤口愈合,消除身体疲劳,同时还可以促进新妈妈乳汁分泌。
当乳母膳食中蛋白质的质与量都不足时,虽然乳汁中蛋白质组成变化不大,但乳汁的分泌量却大为减少。
2.2.2乳母蛋白质的日供给量乳母所需要的蛋白质包括自身需要和提供乳汁时的消耗,而膳食中的蛋白质转变为乳汁蛋白质时,600-800ml乳汁概含蛋白质10g。
其转变效率仅70%,故每日蛋白质的供给量需比正常妇女多25g,至少要达到90克以上。
有些地方的传统要求,有的甚至顿顿吃七、八个鸡蛋,结果却导致了妈妈的消化功能紊乱、增加肝脏肾脏的负担。
其实,鸡蛋每天2-3个就足够了,加强营养还是要适可而止。
2.2.3蛋白质的食物来源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包括鱼类、禽类、红肉、蛋、奶制品和豆制品等。
2.3脂肪2.3.1脂肪对于乳母及婴儿的重要性很多急于恢复身材的新妈妈,都闻“脂”色变,在饮食中极力避免含脂肪的食物。
其实大可不必如此。
脂肪对于新妈妈来说十分的重要,它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储备能量,保护脏,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和利用,滋润肌肤及头发,让人容光焕发,同时也维持着免疫系统的正常运行。
脂肪类物质在婴儿大脑及视力的发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不饱和脂肪酸,对中枢神经的发育特别重要。
加强必需脂肪酸摄取必需脂肪酸是能调整荷尔蒙、减少发炎反应。
当生产过后,身体需要必需脂肪酸帮助子宫收缩,好恢复致原来大小,所以必需脂肪酸对产妇特别重要。
一般产妇大多用麻油做为必需脂肪酸的食物来源,而且芝麻还具有润肠通便的效果,所以特别适合产后妈咪食用。
乳母饮食中的脂肪含量及脂肪酸组成,会影响乳汁中的这些营养的含量。
2.3.2乳母所需脂肪的日供给量有些产妇天天吃大鱼大肉,导致肥胖甚至血脂升高、连带吃母乳的婴儿也易引起“脂肪泻”和“扁平足”。
脂肪虽好但也不能摄取过度,乳母们每日脂肪的需求应以其能量占总热量的20%-30%为宜,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多食用富含DHA的食物。
2.3.3含优质脂肪的食材脂肪的主要食物来源有坚果类、粮谷类、豆类、食用油、动物脂肪、动物脏等。
不饱和脂肪酸食物来源:鱼油、亚麻子油、紫子油、橄榄油、茶子油、腰果油等。
饱和脂肪酸食物来源:植物油(豆类、坚果类)、鱼油、海藻类、鱼、虾、贝类等2.4矿物质2.4.1矿物质对于乳母的重要性矿物质是人体构成肌体组织的重要成份,是维持身体各项生理功能,维持人体水和电解质的平衡,构成机体某些功能物质的重要成分,参与人体新代所必须的营养素。
如果妈妈乳汁中的矿物质含量较少,自身储备的矿物质就会被乳汁吸收,所以妈妈应当确保摄入足够的矿物质来保证自己的健康和宝宝的正常发育。
对于乳母来说,在矿物质中必须特别强调的两种元素是钙和铁。
新妈妈因为在孕期和产程中会丢失大量的钙和铁,因此应该保证每天从食物中摄取足够的钙和铁。
2.4.2钙对月乳母及婴儿的作用为保证宝宝骨骼的正常发育又不动用妈妈体的钙,乳母吸收的钙应是自身钙的需求量与乳汁分泌所需钙量之和。
乳母钙补充不足,不会影响乳汁中的钙含量,但妈妈骨骼中的钙将被挪用,就会因缺钙而骨质软化,出现腰酸腿痛、肌肉痉挛等症状。
乳母要多喝牛奶,牛奶中的钙是食物钙的良好来源,有条件最好每天饮用500—1000ml,也可多食豆类、鱼虾、鱼骨汤等含钙丰富的食物。
当吃排骨、虾的时候可放少许的食醋,使钙游离从而易被人体吸收,同时要注意多晒太阳或服用鱼肝油以促进皮肤对钙的合成。
2.4.3铁对月乳母及婴儿的作用铁主要参与氧的运转、交换和组织呼吸。
足月宝宝体约有300毫克的铁储备,4个月时基本消耗尽。
铁在乳汁中的含量基本稳定,但妈妈还是要注意铁的吸收,否则易引起产后缺铁性贫血。
如果怀孕期摄取不足或生产时流血过多,产后补充铁可以补血益气,使脸色恢复红润。
适当饮用红糖水,补铁、利尿。
红糖的铁含量很高,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能够促进恶露排出,防治尿失禁。
由于铁不能通过乳腺输送到乳汁,因此乳汁中含铁量非常少,仅为0.05mg/100ml。
由于食物中铁的吸收率仅为10%左右,乳母们可考虑在医嘱之下补充小剂量的铁制剂以预防或改善缺铁性贫血。
2.4.4锌对乳母及婴儿的作用人体有70多种酶和锌有关系。
它们通过对蛋白质和核酸的作用,促进细胞分裂、生长和再生,能增强创伤、骨组织的再生能力,还能加强免疫能力,对生长发育旺盛的宝宝有重要的营养价值。
若产前提高妈妈体锌的含量就会使乳汁中有足量的锌,所以6个月之,吃母乳的宝宝很少缺锌。
锌有助于伤口痊愈及维持免疫系统正常,并能保持维持味觉及嗅觉灵敏。
2.4.5硒对乳母及婴儿的作用硒是一种较稀有的准金属元素,它可以清除体过氧化物,保护细胞和组织免受过氧化物的损害;还可以清除体自由基,提高肌体的免疫力;另外,它还是重金属元素镉、铅的天然解毒剂,硒有助于防止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氧化及维持免疫系统正常,产后摄取充足的硒可以改善肌肉疲劳现象。
宝宝出生时,血硒水平很低,需要及时从母乳中摄取大量的硒来预防营养阻滞和保证大脑的正常发育。
2.4.6乳母矿物质的日供给量乳母通过乳汁分泌钙300mg/d,乳母钙摄入AI值为1200mg/d ,摄入的钙元素必须保证乳汁钙含量稳定和母体钙平衡,我国推荐膳食营养素供给量建议乳母钙摄人量每日为1500毫克;《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建议乳母膳食铁的推荐摄入量为25mg/日,最高可耐受摄入量为50mg/日;建议乳母膳食锌AI为21.5mg/日,可耐受的最高摄入量为35mg/日;硒的日推荐量,正常成年妇女、孕妇和乳母均为50μg。
2.4.7主要矿物质的食物来源富含钙的食物:牛奶、蛋类、贝壳类、鱼虾、豆制品、炖骨汤;富含铁的食物:红糖、动物脏、蛋黄、牛肉、鲤鱼、虾、绿色蔬菜、香菇、黑木耳等;富含锌的食物:牡蛎、动物肝脏、花生、核桃、鱼类、豆类、蛋类、奶类、肉类及苹果等。
富含硒的食物:鱼类、虾类等水产品,动物脏及大蒜、蘑菇、豌豆、白菜、南瓜等蔬菜。
2.5维生素2.5.1维生素对于乳母及婴儿的重要性乳母乳汁中的维生素含量受妈妈膳食营养质量的直接影响。
这些维生素虽不是构成人体的主要物质,也不是能量主要来源,但它却是调节代和生理机能必不可少的成分,就像我们的饭菜中少不了盐一样。
宝宝对维生素通常准备不足而需求量相对较高,主要依赖乳汁来提供。
如果乳母维生素吸收不够,乳汁中维生素的含量降低,就会对宝宝的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
乳母补充这些微量营养素,就会使乳汁中这些营养素的浓度迅速提高,保证乳汁中营养成份的相对稳定,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乳母必须吸收充足的维生素,来保证乳汁中维生素的含量。
在哺乳期,维生素A、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D等,都是宝宝生长发育尤其是脑和神经系统发育必需的营养物质。
2.5.2维生素A的作用维生素A为脂溶性,是由大多数植物性食物中存在的胡萝卜素转化而来,动物肝脏中含有大量已转化成型的维生素A。
它能调节免疫功能,促进上皮细胞和骨骼发育,维护视网膜感光色素的正常工作等。
如果缺乏,就会使宝宝生长缓慢,对眼部、呼吸道、泌尿系统的健康发育都有影响。
维生素A是宝宝骨骼生长发育的必需物质,有助于增强宝宝的免疫能力,妈妈多吃胡萝卜,能够使大量的胡萝卜素在体转化成充足的维生素A,宝宝就可以通过乳汁直接获取。
2.5.3 B族维生素的作用B族维生素是水溶性的,在人体是不能储存的,需要每日补充。
它可以帮助许多营养素转化成能量,是新妈妈和宝宝不可缺少的维生素。
B族维生素可以帮助维持心脏、神经系统功能,维持消化系统及皮肤的健康,参与能量代,能增强体力、滋补强身。
2.5.4维生素C的作用维生素C也是水溶性维生素,有助于人体细胞组织的修复,促使酶和激素的合成,促进细胞质中胶原的形成,维持结缔组织的正常代。
对于乳母来讲,可以提高抵抗力,清除体的有害物质,如铅等。
维生素C广泛存在于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中,但是极易被破坏,所以最好不要长时间烹调。
2.5.5维生素D的作用婴儿因处于快速生长发育期,对维生素D的需求量相对较大。
维生素D与甲状旁腺共同作用,维持血钙的水平稳定,它是钙磷代的重要的调节因子之一,维持钙和磷的正常水平。
这对正常骨骼的矿化,肌肉收缩,神经传导以及体所有细胞的功能都是必需的,同时维生素D还具有免疫调节功能,可改变机体对感染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