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温度与裂缝控制措施

合集下载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引起的裂缝及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引起的裂缝及控制措施
科技信息
o建筑 与工程o
S IN E&T C O O F MA I N CE C E HN L GYI OR T O N
21 0 1年
第 7期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引起的裂缝及控制措施
阿 不 来 提 ・ 米 提 依 ( 阿克 苏地 区渭 干 河流域 管理 局 新疆 库 车
【 摘
82 0 4 0 0)
图 1 混 凝 土 的温 度 变 化 过 程 线 起 的 拉应 力 , 利 于 防 止 裂缝 的 发 生 。 有
31 .. 采 用 低 发 热 量 的 水 泥 2 过 去 采 用 的 低 热硅 酸 盐 水 泥 , 早 期 强 度 低 , 本 高 , 因 成 已逐 步 被 淘



一 一 一 、 、




一I一 、一Fra bibliotek:一 、
— T = I 7
汰。 当前 多 用 中热 水 泥 。 年 已 开 始 生 产低 热 薇 膨 胀 水泥 , 不仅 水 化 近 它 热 低 , 有 微 膨 胀 作 用 , 降 温 收 缩 还 可 以起 到 补 偿 作 用 , 小 收 缩 引 且 对 减
要 】 凝 土 在 现 代 工 程 建 设 中 占有 重 要 地 位 。而 g 4  ̄ , 凝 土 的 裂 缝 较 为 普 遍 。经 过 多年 的 现 场 观 察 , 过 查 阅 有 关 混 凝 土 内部 应 混 L- 混 - 通
力方 面 的 专 著 . 混 凝 土 温 度 裂 缝 产 生 的 原 因、 场 混 凝 土 温 度 的控 制 和预 防 裂缝 的措 施 等进 行 简 明 的 阐述 。 对 现
混 凝 土 的 温度 控 制措 施
温 度 控制 的 具体 措 施 常从 混凝 土 的减 热 和散 热 两 方 面着 手 。 谓 所 很 容 易 出 现 温度 裂 缝 。其 中表 面裂 缝 又 占绝 大 多 数 . 表 面 裂 缝 在 一 而 减 热就 是减 小混 凝 土 内部 的 发热 量 ,如降 低 混 凝 土 的 拌 和 出机 温 度 , 定 条 件 下 可 能 继 续 发 展 成 贯 穿 性 裂 缝 . 严 重 影 响 结 构 性 能 和使 用 功 将 以 降 低 人 仓 浇 筑 温 度 : 小 混 凝 土 的 水 化 热 温 升 , 降 低 混 凝 土 可 能 减 以 能 。因 此 , 理 地 确 定 建 筑 物 温 度 控 制 方 法 , 取 必 要 的 防 裂 措 施 , 合 采 对 达 到 的 最 高 温 度 。 所 谓 散 热 就 是 采 取 各种 散 热 措 施 , 增 加 混 凝 土 的 如 于 减 少 表 面裂 缝 , 证 建 筑 物 的 整 体 性 和耐 久 性 , 保 工 程 的 质 量 和 保 确 散 热 面 . 混 凝 土 温 升 期 采 取 人 工 冷 却 降低 其 最 高 温 升 , 到 达 最 高 在 当 安 全 , 至 关 重 要 的 。 管 我们 在施 工 中 采 取 各种 措 施 , 砼 裂 缝 仍 然 是 尽 但 温 度后 , 取 人工 冷 却措 施 , 短 降 温 冷却 期 , 混 凝 土 块 内 的 温 度 尽 采 缩 将 时 有 出 现 。 究其 原 因 , 我们 对 混凝 土 温度 应 力 的 变 化 重 视 的 不 够 是 其 快 地 降 到灌 浆 温 度 , 以便 进 行 接 缝 灌 浆 。 中重 要 原 因 之 一 。 3 1 减 小 混 凝 土 的 发 热量 .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温度及收缩裂缝控制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温度及收缩裂缝控制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温度及收缩裂缝控制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大型基础、桥梁墩台、高层楼房的地下室底板等。

然而,由于大体积混凝土体积大、水泥水化热释放集中、内部温升快等特点,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控制不当,极易产生温度裂缝和收缩裂缝,这不仅会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外观质量,更会严重削弱其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因此,如何有效地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温度及收缩裂缝,成为了建筑工程领域中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

一、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和收缩裂缝的成因(一)温度裂缝的成因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后,水泥水化反应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由于混凝土的导热性能较差,热量在内部积聚,导致内部温度迅速升高。

而混凝土表面与外界环境接触,散热较快,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

当温差超过一定限度时,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

由于混凝土在早期抗拉强度较低,当表面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温度裂缝。

此外,混凝土在降温阶段也容易产生裂缝。

随着水泥水化反应的逐渐减弱,混凝土内部温度开始下降,由于混凝土的收缩受到基础或结构边界的约束,会产生收缩应力。

当收缩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也会导致裂缝的产生。

(二)收缩裂缝的成因混凝土的收缩主要包括塑性收缩、化学收缩、干燥收缩和自收缩等。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干燥收缩和自收缩是导致收缩裂缝的主要原因。

干燥收缩是由于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过快,内部水分迁移速度跟不上表面水分蒸发速度,导致混凝土产生不均匀的收缩。

自收缩是指在水泥水化过程中,水泥浆体自身产生的体积收缩,这种收缩与外界湿度无关。

二、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及收缩裂缝的控制措施(一)优化混凝土配合比1、选用低水化热的水泥品种,如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等,以减少水泥水化热的释放。

2、降低混凝土的水胶比,减少水泥用量,增加粉煤灰、矿渣粉等掺合料的用量,以降低混凝土的绝热温升。

3、选用级配良好的粗、细骨料,控制骨料的含泥量,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抗拉强度。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措

1. 温度裂缝的产生主要原因:
(1)混凝土的气孔结构比例失调;
(2)混凝土的大体积膨胀和/或缩水;
(3)当混凝土受压力或均衡变形时,可能会由于温度的变化而产生裂缝。

2. 控制措施:
(1)正确设计和生产混凝土,例如准确把控基础材料比例、添加抗裂剂等;
(2)充分准备基础,坚实牢固、有利于支撑;
(3)加强混凝土的抗冻能力,使其具有良好的抗冻抗滑性能;
(4)把控混凝土收缩和变化情况,并准确根据工程特性设计抗裂网;(5)运转中要避免重复变形损坏;
(6)正确施工,注重保温等方法,以减少早期收缩裂缝的发生。

风力发电项目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和裂缝控制措施

风力发电项目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和裂缝控制措施

风力发电项目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和裂缝控制措施摘要:现代化经济飞速发展,能源问题日益突出,迫切需要加大对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

风电是重要的可再生资源之一,对风能进行有效开发和利用,可以缓解当前人类面临的资源枯竭问题,促进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因此风电工程建设项目数量越来越多。

大体积混凝土作为风力发电项目施工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材料,施工中易出现裂缝病害,这就要求我们加强施工温度控制,规避裂缝问题,提高风力发电项目建设质量。

关键词:风力发电项目;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措施1配合比优化设计优化风电项目配合比设计,最大限度规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的产生,具体需注意:(1)确定工程需求:首先要明确混凝土在风电项目中的具体用途和性能要求,例如承载能力、耐久性、流动性等。

这将有助于确定所需的混凝土配合比参数。

(2)材料选择:根据工程需求和可用材料,选择适当的水泥、骨料和掺合料。

考虑使用高性能掺合料,如矿渣粉、粉煤灰或硅灰等,以改善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流动性。

(3)水灰比确定:水灰比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重要的参数之一,根据所选水泥类型和强度要求,结合实验室试验或先前的经验数据,确定适宜的水灰比范围,较低的水灰比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但可能影响其流动性。

(4)确定骨料比例:骨料的种类、粒径分布和比例对混凝土的性能有重要影响,通过工程要求和实验室试验,确定合适的骨料粗细比例,以满足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抗裂能力[1]。

(5)掺合料控制:根据需要,确定适当的掺合料种类及用量,掺合料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耐久性和减少热应力等,根据实验室试验和材料供应商提供的数据,确定最佳掺合料配比。

(6)实验室试验和优化: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包括强度试验、流动性试验、收缩试验等。

根据试验结果和经验,对配合比进行优化,调整水灰比、骨料比例和掺合料用量,以获得最佳性能。

综合应用上述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风力发电项目中大体积混凝土的表面温度,减少热应力和裂缝的产生风险,并提高混凝土的质量和耐久性。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合理选择原材料:选用低水化热的水泥,如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等,以降低混凝土浇筑温度。

同时,掺加粉煤灰或高效减水剂等外加剂,减少混凝土的用水量,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可泵性,降低水灰比。

2.优化配合比:通过优化配合比,降低混凝土的收缩,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

例如,采用级配良好的骨料,控制砂率,掺加适量的膨胀剂等。

3.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在高温季节,应采取措施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如对骨料进行洒水降温,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浇筑等。

4.加强混凝土养护: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防止出现温度梯度引起的裂缝。

可以采用覆盖保温材料、洒水、喷雾等方式进行养护。

5.适当增加构造钢筋:在容易出现温度裂缝的部位,适当增加构造钢筋的数量和直径,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

6.施加外力约束:在混凝土表面施加外力约束,如加装钢板约束带、预应力钢筋等,限制混凝土的变形,防止裂缝的产生。

7.加强温度监测: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温度监测,及时掌握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变化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和调整。

综上所述,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原材料选择、配合比优化、施工方法、养护方式、构造钢筋增加、外力约束和温度监测等方面。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质量标准及质量保证措施(一)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采取的措施1、大体积混凝土的结构特性1.1升温和降温阶段混凝土内部的应力变化混凝土浇筑后,水泥放出大量的水化热积聚在混凝土体内,由于体积大不易散热,混凝土体内的温度显著升高,而混凝土表面散热较快,引起混凝土内外温差,在升温阶段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

混凝土体内升温后,随着散热,体内温度逐渐下降而产生收缩;混凝土内部的拌和水的水化和蒸发,以及混凝土的胶质体的胶凝作用,又促使混凝土硬化时的收缩,这两种收缩的同时,由于受到自身结构和基底面的约束,产生收缩应力(拉应力),如超过此龄期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即产生收缩裂缝。

1.2表面和收缩裂缝的内在联系收缩裂缝有时会贯穿全断面,是结构破坏裂缝。

表面裂缝虽不属于结构破坏裂缝,但可以削弱断面、产生应力集中的现象,有助于收缩裂缝的开展,也不容忽视。

1.3裂缝产生的规律1.3.1温差和收缩较大,越容易开裂,裂缝越宽、越密。

1.3.2温度变化和收缩的速度越快,越容易开裂。

1.3.3地基对结构的约束作用越大,越容易开裂。

1.3.4温度变化梯度越大,承受均匀温差收缩的厚度越小,越容易开裂。

2、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对策2.1降低温度应力为了降低混凝土的温度应力,要求严格控制其温度的变化。

从防止混凝土出现温度裂缝前采取措施。

2.2降低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升,减少总降温差。

2.3提高混凝土表面温度,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差,减少温度梯度。

2.4延缓混凝土的降温速率,充分发挥混凝土的徐变特征。

根据上述三要素,可以采取以下具体措施:3、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前,宜对施工阶段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的温度、温度应力及收缩应力进行试算,并确定施工阶段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的温升峰值、里表温差及降温速率的控制指标,制定相应控技术措施。

4、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宜大于20℃。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应做好各项施工前准备工作,查询天气预报,并于当地气象台、站联系,掌握近期气象情况,必要时应增添相应的技术措施。

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措施

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措施

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裂缝,影响结构的强度和美观度。

以下措施可以有效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
1. 控制水灰比:水灰比过高会使混凝土变得过于流动,难以凝固,容易出现裂缝。

控制水灰比可以使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得到保证。

2. 增加混凝土中的骨料:适量增加混凝土中的骨料可以降低水
灰比,减少混凝土的收缩率和热胀冷缩率,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

3. 控制施工温度:避免在高温或低温条件下施工可以减少混凝
土的收缩和膨胀,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

4. 使用聚合物或纤维增强剂:加入聚合物或纤维增强剂可以提
高混凝土的韧性和抗裂性,减少裂缝的产生。

5. 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和浇筑方式:混凝土的浇筑速度过快
或浇筑方式不当容易造成混凝土内部应力不均,从而导致裂缝的产生。

通过上述措施,可以有效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美观度。

- 1 -。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机理和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机理和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机理和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是一种基础建设和工程施工中常用的材料,但在制
作和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温度裂缝现象。

温度裂缝的产生机理主要
是由于混凝土在固结过程中,受到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热胀
冷缩。

随着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混凝土会发生体积变化,导致混凝
土内部产生应力,从而引起玻璃化面内的裂缝。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为了控制温度裂缝的产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减缓混凝土固结速度
由于高温促进水泥水化反应,导致混凝土固结速度加快,从而产
生热胀冷缩及温度裂缝等问题。

因此,可以适当减缓混凝土固结速度,延长混凝土内部的温度改变的时间。

2. 控制混凝土内部温度
在混凝土固结的过程中,由于水泥水化反应放热,会导致混凝土
内部的温度升高,进而引起热胀冷缩。

因此,在混凝土固结时,应加
强对混凝土内部温度的监测和控制。

3. 使用防渗剂
在混凝土的制作过程中,添加适量的防渗剂,可以降低混凝土的
水泥含量,从而减缓水泥水化反应放热的速度,减轻热胀冷缩的程度。

4. 合理布置钢筋和预应力筋
通过合理布置钢筋和预应力筋,可以在混凝土受到应力时进行补偿。

有效地阻止混凝土的温度变化对混凝土产生的影响,从而减少了
温度裂缝的风险。

综上所述,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的机理主要是由于混凝土
在固结过程中发生的热胀冷缩,因此在混凝土制作和使用中,应采取
一定的控制措施。

适当减缓混凝土固结速度、控制混凝土内部温度、
使用防渗剂,以及合理布置钢筋和预应力筋,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温
度裂缝的产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温度与裂缝控制措施摘要:本文对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的原因、现场混凝土温度的控制和预防裂缝的措施进行等进行阐述。

关键词:混凝土温度应力裂缝控制
1、前言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产生裂缝主要是的施工中温度应力及湿度这两方面的原因。

在施工中混凝土常常出现温度裂缝,影响到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

在运转过程中,温度变化对结构的应力状态具有显著的不容忽视的影响。

因此本文仅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的成因和处理措施做一探讨。

2、实例
某大楼工程,为地下一层地上十六层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为28003.6m2。

地下室面积约为 7000m2,地下室底板混凝土施工属于大体积施工,施工时间是7月中旬,天气属于炎热天气,那么大的面积混凝土给施工单位带来了很大的难处。

施工单位积极组织施工方案,降温措施,防止高温带来裂缝问题等,都是施工单位面临的难题,以下便是在施工中的一点体会。

3、裂缝产生的原因
混凝土中产生裂缝有多种原因,主要是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混凝土的脆性和不均匀性,以及结构不合理,原材料不合格(如碱骨料反应),模板变形,基础不均匀沉降等。

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放
出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表面引起拉应力。

后期在降温过程中,由于受到基础或老混凝上的约束,又会在混凝土内部出现拉应力。

气温的降低也会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

当这些拉应力超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时,即会出现裂缝。

许多混凝土的内部湿度变化很小或变化较慢,但表面湿度可能变化较大或发生剧烈变化。

如养护不周、时干时湿,表面干缩形变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也往往导致裂缝。

混凝土是一种
脆性材料,抗拉强度是抗压强度的 1 / 10 左右,短期加荷时的极限拉伸变形只有(0.6 ~ 1.0)×104,长期加荷时的极限位伸变形也只有(1.2 ~ 2.0)×104. 由于原材料不均匀,水灰比不稳定,及运输和浇筑过程中的离析现象,在同一块混凝土中其抗拉强度又是不均匀的,存在着许多抗拉能力很低,易于出现裂缝的薄弱部位。

在钢筋混凝土中,拉应力主要是由钢筋承担,混凝土只是承受压应力。

在素混凝土内或钢筋混凝上的边缘部位如果结构内出现了拉应力,则须依靠混凝土自身承担。

一般设计中均要求不出现拉应力或者只出现很小的拉应力。

但是在施工中混凝土由最高温度冷却到运转时期的稳定温度,往往在混凝土内部引起相当大的拉应力。

有时温度应力可超过其它外荷载所引起的应力,因此掌握温度应力的变化规律对于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极为重要。

3、温度应力的分析
3.1 根据温度应力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早期:自浇筑混凝土开始至水泥放热基本结束,一般约30 天。

这个阶段的两个特征,一是水泥放出大量的水化热,二是混凝上弹性模量的急剧变化。

由于弹性模量的变化,这一时期在混凝土内形成残余应力。

(2)中期:自水泥放热作用基本结束时起至混凝土冷却到稳定温度时止,这个时期中,温度应力主要是由于混凝土的冷却及外界气温变化所引起,这些应力与早期形成的残余应力相叠加,在此期间混凝上的弹性模量变化不大。

(3)晚期:混凝土完全冷却以后的运转时期。

温度应力主要是外界气温变化所引起,这些应力与前两种的残余应力相迭加。

3.2 根据温度应力引起的原因可分为两类:
(1)自生应力:边界上没有任何约束或完全静止的结构,如果内部温度是非线性分布的,由于结构本身互相约束而出现的温度应力。

例如,桥梁墩身,结构尺寸相对较大,混凝土冷却时表面温度低,内部温度高,在表面出现拉应力,在中间出现压应力。

(2)约束应力:结构的全部或部分边界受到外界的约束,不能自由变形而引起的应力。

如箱梁顶板混凝土和护栏混凝土。

这两种温度应力往往和混凝土的干缩所引起的应力共同作用。

要想根据已知的温度准确分析出温度应力的分布、大小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

在大多数情况下,需要依靠模型试验或数值计算。

混凝土的徐变使温度应力有相当大的松驰,计算温度应力时,必须考虑徐变的
影响,具体计算这里就不再细述。

4、温度的控制和防止裂缝的措施
为了防止裂缝,减轻温度应力可以从控制温度和改善约束条件两个方面着手。

4.1 控制温度的措施
(1)采用改善骨料级配,用干硬性混凝土,掺混合料,加引气剂或塑化剂等措施以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
(2)拌合混凝土时加水或用水将碎石冷却以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
(3)热天浇筑混凝土时减少浇筑厚度,利用浇筑层面散热;
(4)在混凝土中埋设水管,通入冷水降温;
(5)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气温骤降时进行表面保温,以免混凝土表面发生急剧的温度梯度;
(6)施工中长期暴露的混凝土浇筑块表面或薄壁结构,在寒冷季节采取保温措施;
4.2 改善约束条件的措施
(1)合理地分缝分块;
(2)避免基础过大起伏;
(3)合理的安排施工工序,避免过大的高差和侧面长期暴露;
4.3 此外,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抗裂能力,加强养护,防止表面干缩,特别是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对防止裂缝是十分重要,应特别
注意避免产生贯穿裂缝,出现后要恢复其结构的整体性是十分困难的,因此施工中应以预防贯穿性裂缝的发生为主。

4.4 在混凝土的施工中,为了提高模板的周转率,往往要求新浇筑的混凝土尽早拆模。

当混凝土温度高于气温时应适当考虑拆模时间,以免引起混凝土表面的早期裂缝。

新浇筑早期拆模,在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出现“温度冲击”现象。

在混凝土浇筑初期,由于水化热的散发,表面引起相当大的拉应力,此时表面温度亦较气温为高,此时拆除模板,表面温度骤降,必然引起温度梯度,从而在表面附加一拉应力,与水化热应力迭加,再加上混凝土干缩,表面的拉应力达到很大的数值,就有导致裂缝的危险,但如果在拆除模板后及时在表面覆盖一轻型保温材料,如泡沫海棉等,对于防止混凝土表面产生过大的拉应力,具有显著的效果。

加筋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影响很小,因为大体积混凝土的含筋率极低。

为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防止开裂,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正确使用外加剂也是减少开裂的措施之一。

例如使用减水防裂剂,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收缩的重要因素,许多外加剂都有缓凝、增加和易性、改善塑性的功能,我们在工程实践中应多进行这方面的实验对比和研究,比单纯的靠改善外部条件,可能会更加简捷、经济。

5、混凝土的早期养护
实践证明,混凝土常见的裂缝,大多数是不同深度的表面裂缝,其主要原因是温度梯度造成寒冷地区的温度骤降也容易形成裂缝。

因此说混凝土的保温对防止表面早期裂缝尤其重要。

从温度应力观点出发,保温应达到下述要求:
1)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及混凝土表面梯度,防止表面裂缝。

2)防止混凝土超冷,应该尽量设法使混凝土的施工期最低温度不低于混凝土使用期的稳定温度。

3)防止老混凝土过冷,以减少新老混凝土间的约束。

混凝土的早期养护,主要目的在于保持适宜的温湿条件,以达到两个方面的效果,一方面使混凝土免受不利温、湿度变形的侵袭,防止有害的冷缩和干缩。

一方面使水泥水化作用顺利进行,以期达到设计的强度和抗裂能力。

因此混凝土浇筑后的最初几天是养护的以上对混凝土的施工温度与裂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和实践上的初步探讨,虽然学术界对于混凝土的裂缝的成因和计算方法有不同理论,但对于具体的预防和改善措施意见还是比较统一,同时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也是比较好的,具体施工中要靠我们多观察、多比较,出现问题后多分析、多总结,结合多种预防处理措施,混凝土的裂缝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