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2孟德尔遗传定律

合集下载

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一章;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总结、区别及解题思路教学课件

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一章;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总结、区别及解题思路教学课件

(3)基因型、表现型问题
①已知双亲基因型,求双亲杂交后所产生子代的基因型种
类数与表现型种类数 规律:两基因型已知的双亲杂交,子代基因型(或表现型)种
类数等于将各性状分别拆开后,各自按分离定律求出子代基
因型(或表现型)种类数的乘积。 如AaBbCc与AaBBCc杂交,其后代有多少种基因型? 多少种表现型?
遗传因子对数
配子类型
F1
及其比例
配子组合数
一对 一对
1 2 1∶1 4
两对 两对
2 4 1∶1∶1∶1 16
n对 n对
n 2n (1∶1)n 4n
遗传因子组成种数 3
F2
表现类型种数
2
表现类型比
3∶1
遗传因子
2
F1测交
组成种数
子代 表现类型种数
2
表现类型比
1∶1
9 4 9∶3∶3∶1
4
4 1∶1∶1∶1
如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个体相交,求: ①生一基因型为AabbCc个体的概率; ②生一表现型为A bbC 的概率。
分 析 : 先 拆 分 为 ①Aa×Aa 、 ②Bb×bb 、 ③CC×Cc , 分 别 求 出
Aa、bb、Cc 的概率依次为12、12、12,则子代基因型为 AabbCc 的
Fn 杂合子 纯合子
所占 比例
显性 纯合子
隐性 纯合子
显性性 状个体
隐性性 状个体
②坐标曲线图
Fn 杂合子 纯合子
所占 比例
显性 纯合子
隐性 纯合子
显性性 状个体
隐性性 状个体
例1. 将具有一对等位遗传因
子的杂合子,逐代自交3次,
纯合子

孟德尔遗传定律教案

孟德尔遗传定律教案

孟德尔遗传定律教案【篇一:孟德尔教案】1.教材分析1.1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1章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的第1课时,从本章内容看,《孟德尔的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是学生在学习《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的基础上,再一次沿着科学家的探究历程,由现象到本质、由简单到复杂,层层深入地讨论生物遗传基本规律的过程;也是又一次领略科学探究方法──假说演绎法的过程,本节内容的学习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提高及理性思维品质的培养有重要作用。

从整个《遗传与进化》模块看,本节内容为《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学习埋写了伏笔,为杂交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同时,基因的自由组合导致的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最重要来源和生物进化的内在动力之一。

因此,本节课在整个模块的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教学中,本节内容需2课时完成:第1课时学习“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自由组合定律”,第2课时学习“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及其再发现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教材对本节内容的呈现,强调了科学史和科学方法的教育,让学生亲历科学家的探究过程,包括一明一暗两条主线:一条明线──孟德尔是如何发现并验证自由组合定律;一条暗线──假说演绎法的探究过程,科学方法的训练。

当然,这也将是进行本节课堂教学的主线。

1.2教学目标依据新课标要求,可将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确定如下:1.2.1知识方面:通过分析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阐明自由组合定律。

1.2.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通过对孟德尔遗传定律探究过程的学习,体验科学家的创造性思维过程;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和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养成理性思维品质。

1.2.3能力方面:通过对两对相对性状遗传结果的分析,尝试演绎推理方法,提高逻辑推理能力;能运用数学方法和遗传学原理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尝试进行杂交实验的设计。

1.3教学重点、难点1.3.1教学重点: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并阐明自由组合定律。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1.2自我评价: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及遗传规律的再发现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1.2自我评价: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及遗传规律的再发现
知识点5 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及遗 传规律的再发现 自我评价
典例导析
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的两大定律,孟 德尔取得成功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恰当地选择实验材料 B.巧妙地运用由简到繁的方法 C.合理地运用数理统计 D.严密地假说演绎
[解析] 孟德尔通过实验现象作出假说,然后又设计实 验验证假说,这是孟德尔在遗传学上取得成功的最主要原 因。
[答验中,F2中除了出 现两个亲本类型外,还出现了两个与亲本不同的类型。对这 一现象的正确解释是F1的( )
A.遗传因子发生了改变 B.成对的遗传因子的分离 C.非成对的遗传因子的分离 D.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的同时,非成对的遗传因子间 自由组合
[答案] D

生物:《孟德尔遗传》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生物:《孟德尔遗传》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精心挑选实验对象 豌豆:闭花自花授粉,性 状稳定,清晰可辨, 32个 品种,7对性状分布于7个 染色体 耐心、细致、准确的观察, 8年实验 严密的逻辑推理和统计学 分析
杂交试验
7对差别鲜明的性状:
花的颜色: 紫色 /白色; 种子形状: 圆形 /皱缩; 种子颜色: 黄色 /绿色; 花着生位置: 腋 生 / 顶 生 ; 豆荚形状: 饱满 /皱缩; Mendel最初实验是对具有单个相 豆荚颜色: 绿色 对性状的亲代杂交。 /黄色; 植株高度: 高 / 豌豆单因子杂交实验与分离定律
孟德尔遗传
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
性状(character)是生物体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 征的总称。 单位性状(unit character)能被区分的每一个具体 的性状称为单位性状。每个单位性状在不同个体 间又有不同的表现。如豌豆的花色、种子形状等。 相对性状(contrastive character, relative character)同一单位性状在不同个体间所表现出 来的相对差异。即同一单位性状的相对表现。如 种子的圆形和皱缩。 P---亲本; ♀----母本;♂---父本;×---杂交
显性是相对而言的。 共显性: 就是两个等位基因平分秋色, 大家一起表达。 比如一只黄猫和一只黑猫杂交,生出 来了一只黑黄杂毛的猫(黑色和黄色的 毛发均匀的混合分布周身) 镶嵌显性: 就是两个等位基因各自占 山为王。你在这里表达,我在那里表 达。 比如一只黄猫和一只黑猫杂交,生出 来了一只黑黄斑点的猫。 不完全显性:就是两个等位基因两败 俱伤,各显一半,混合起来表达。 比如一只黄猫和一只黑猫杂交,生出 来了一只土黄(暗黄)色的猫。
相关概念
1909年,约翰生提出“基因gene”,取代了孟德尔的 遗传因子。 等位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位于同源染色体上 相同位点的两个不同形式的基因,如C和c。 基因型:个体的基因组合。AA Aa aa 表现型:生物体所表现的性状,红花,白花。 纯合基因型 AA aa 纯合体:具有纯合基因型的个体。 显性纯合体AA,隐性纯合体aa 杂合基因型 Aa 杂合体

新教材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提炼汇总

新教材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提炼汇总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1)第1课时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和解释 (1)第2课时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 (7)专题一分离定律的解题方法与攻略 (10)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21)专题二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题方法与攻略 (28)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1课时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和解释1.豌豆用作遗传学实验材料的优点豌豆的自花传粉和玉米的同株异花传粉都称为自交2.豌豆人工异花传粉(杂交)的一般步骤3.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

如豌豆的红花与白花、狗的直毛与卷毛、人的单眼皮与双眼皮等。

(1)玉米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有何优点?提示①单性花,雌雄同株,便于进行人工杂交;②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且能稳定遗传;③易栽培,生长周期短,一次产生的后代数量多。

(2)利用玉米进行人工杂交时,是否还需要在开花前对母本去雄?为什么?提示不需要。

因为玉米是单性花,即雌雄异花,只需在开花前对母本的雌花进行套袋,即可避免自交和外来花粉的干扰。

(3)利用玉米进行人工杂交时,主要的操作流程有哪些?提示开花前套袋→(开花时)采集花粉→人工授粉→套袋。

[典例1]下列各项中,互为相对性状的是( )A.猫的长毛与鼠的黑毛B.豌豆的紫花与白花C.牛的有角与羊的有角D.茉莉的白花与绿叶解析相对性状是指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A和C都不属于同一种生物,因此不属于相对性状;D属于同一种生物的不同性状,所以也不属于相对性状。

答案 B【归纳总结】两次套袋的“三同”与“一不同”:【技法点拨】相对性状的“两同一不同”★均为相对性状(1)在对豌豆的人工异花传粉过程中,亲本是否都进行了去雄处理?提示去雄只对母本进行,父本不能去雄。

(2)融合遗传与孟德尔遗传的本质区别是什么?提示子代是否会出现一定的性状分离比。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实验过程2.写出下列遗传符号的含义(1)P:亲本♂:父本♀:母本F1:子一代F2:子二代;(2)×:杂交;⊗:自交。

高一生物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应用

高一生物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应用

金苹果平台 / 金苹果平台 金苹果是希腊神话中著名的宝物。金苹果最早出现,是在宙斯和赫拉的婚礼。
交谈过程中亦有大段沉默,都是安静少话的人,表达清楚自己的观点已经是极致。除此之外并无过多的赘余,就是这种清清淡 淡的交谈才更可贵。或许是因为某种契合,使得第一次谋面的人能够敞开心扉畅谈关于生活种种的思考与困惑。像是幽香清远 的茉莉,不激烈,但是很舒服。也会有大段的沉默,但是不觉得尴尬。
预测杂交后代的类型和各种类型 出现的概率
书本P13拓展题 《自主作业本》第11页第14题(3)
指导动植物育种实践
• 向日葵种子粒大(B)对粒小(b)是显性,含油 少(S)对含油多(s)是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 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今有粒大油少和粒小油多 的两纯合子,怎样才能培育出粒大油多,又能稳 定遗传的新品种?并写出简要程序。
生物《必修2》
孟德尔遗传定正确解释生物界的某些遗传现象 • 预测杂交后代的类型和各种类型出现的 概率 • 指导动植物育种实践 • 指导医学实践
正确解释生物界的某些遗传现象
• 书本P8 一.3. • 书本P14 二.知识迁移
F1为杂合子,在形成配子时,控 制合成直链淀粉的遗传因子和控制合 成支链淀粉的遗传因子分离,分别进 入不同配子中,其比例为1:1。
• • • •
自交法。简要程序: 第一步:让BBSS与bbss杂交产生F1:BbSs, 第二步:让F1BbSs自交产生F2, 第三步:选出F2中粒大油多的个体连续自交,逐 代淘汰粒小油多的个体,直到后代不再发生性状 分离为止,即获得能稳定遗传的粒大油多的新品 种。
指导动植物育种实践
• 小香猪“天资聪颖”,成为人们的新宠,其背部皮毛颜色 是由位于不同常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A、a和B、b)控 制的,共有4种表现型:黑色(A B )、褐色(aaB )、 棕色(A bb)和白色(aabb)。 • (1)两只黑色小香猪交配产下一只白色雄性小香猪,则 它们再生下一只棕色雌性小香猪的概率是 。

高中生物-孟德尔遗传定律

高中生物-孟德尔遗传定律

高中生物-孟德尔遗传定律本文介绍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实验验证方法。

孟德尔的实验表明,基因控制着相对性状,纯种只产生一种配子,自交后代基因型和表现型遵循特定比例。

测交实验证实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即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与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同时进行,且互不干扰。

基因工程不等同于基因自由组合,基因自由组合会导致后代产生变异,属于基因重组类型。

多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配子数、自交后代基因型数和表现型数可根据规律计算。

解题方法包括棋盘法和分枝法等。

2.逆推型题目是通过观察子代的表现型和基因型,推导出亲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首先需要使用待定基因法,将已知的基因型表示出来,未知的用“___”代替。

如果涉及多对基因,最好对每对基因(相对性状)分别考虑。

例如,香豌豆中,当A、B两个显性基因都存在时,花为红色。

一株红花香豌豆与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杂交(独立遗传),子代中3/8开红花。

如果让这株红花亲本自交,红花中纯合子占()。

A.1/2B.3/8C.1/9D.1/4例2是关于基因组合定律遗传的题目,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体杂交F2中出现的性状重组类型的个体占总数的()。

A.3/8B.3/8或5/8C.5/8D.1/16例3是关于豌豆基因型的题目,基因型为ddEeFF和DdEeFF的两种豌豆杂交,在3对等位基因各自独立遗传的条件下,其子代表现型不同于2个亲本的个体占全部子代的()。

A.1/4B.3/8C.5/8D.3/4例4是关于人类遗传病的题目,多指是一种显性遗传病,白化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两种疾病的等位基因都在常染色体上,且都是独立遗传的。

在一个家庭中,父亲是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患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孩子,则下一个孩子正常或同时患有这两种疾病的概率分别是()。

A.3/4,1/4B.3/8,1/8C.1/4,1/4D.1/4,1/8例5是关于玉米遗传的题目,玉米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明显提升产量,易染病抗倒伏玉米甲(aaBB)与抗病倒伏玉米乙(AAbb)间作,甲株所结玉米胚、胚乳基因型分别是()。

必修2课题10:遗传的基本规律——孟德尔两大定律

必修2课题10:遗传的基本规律——孟德尔两大定律
3.能够利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解决相关遗传
问题
1.生命观念——结构与功能观:从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阐述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科学思维——归纳演绎:解释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总结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3.科学探究——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研究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探究不同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
4.社会责任——解释、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遗传问题
3.结合农业问题,牲畜生产等植物、动物问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应用是高考的常考题型,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常考常新。
【预测题型】选择、分析、设计
1.说出孟德尔成功的原因。
2.基本概念:相对性状、等位基因、性状分离、性状自由组合、基因型、表现型。
3.为了解释性状分离现象、性状自由组合现象及其比例,孟德尔提出了哪些假设?
待测个体隐性纯合子子代结果分析若子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若子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子代结果分析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3花粉鉴定法待测个体减数分裂花粉结果分析若产生2种或2种以上的花粉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若只产生1种花粉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4单倍体育种法待测个体花粉幼苗秋水仙素处理获得植株结果分析若有两种类型则亲本能产生两种类型的花粉即为杂合子若只得到一种类型的植株则说明亲本只能产生一种类型的花粉即为纯合子2
(5)启发
①若要验证或体现分离现象的存在,必须用杂合子,不能用纯合子。
②测交时,如果没有隐性类型,用杂合子也可以替代(不叫测交);验证植物显性类型的基因型用自交.
6.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发生时间——得出结论
(1)实质: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如图所示)
(2)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亲本为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两对 相对性状分别为种子的颜色,即黄色和绿色 ;种子的形状,即圆粒和皱粒。
(2)F1全为黄色圆粒,说明黄色对绿色为显性 ,圆粒对皱粒为显性。
(3)F2中粒色的分离比为_④__3_∶__1_,粒形的分离 比为3∶1。表明豌豆的粒色和粒形的遗传都遵 循_⑤__分__离__定__律__。
2.若黄色圆粒测交后代出现两种表现型,比例为 1∶1,说明黄色圆粒基因型为YyRR或YYRr。
1.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分析图解
2.F2代的分析统计
(1)F2 中不同个体所占的比例: ①F2 中有 9 种基因型,4 种表现型; ②F2 表现型中有 2 种亲本类型,2 种重组类型占166, 其中“双显性”个体占196,“单显性”个体有两 种,即黄皱、绿圆,各占136,双隐性个体占116, 它们之间的比例是 9∶3∶3∶1。
5.作用
(1)测定F1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 (2)测定F1__⑲___遗___传___因___子____的组成; (3)判定F1在形成配子时遗传因子的行为。
[思维拓展]
1.孟德尔两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中,若亲本为 黄色皱粒纯合子和绿色圆粒纯合子,则所得F2的 表现型有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 皱粒。重组类型中的黄色圆粒占F2的9/16,绿色 皱粒占1/16。
④表现型类型的问题
如AaBbCc×AabbCc,其杂交后代可能有多少 种表现型?
先看每对基因杂交后代的表现型:
Aa×Aa→后代有2种表现型; Bb×bb→后代有2种表现型; Cc×Cc→后代有2种表现型。 所以AaBbCc×AabbCc→后代中有2×2×2=8 种表现型。
2.已知A与b、B与c、C与c 3对等位基因自由组 合,基因型分别为AaBbCc、AabbCc的两个体 进行杂交。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 是( )
③基因型类型的问题
如AaBbCc与AaBBCc杂交,其后代有多少种基 因型?
先看每对基因的传递情况:
Aa×Aa→后代有3种基因型(1AA∶2Aa∶1aa); Bb×BB→后代有2种基因型(1BB∶1Bb); Cc×Cc→后代有3种基因型(1CC∶2Cc∶1cc)。 因而AaBbCc×AaBBCc→后代中有3×2×3=18 种基因型。
AaBbCc 个体比例=21Aa×21Bb×21Cc=18,所以 A 错。
Aabbcc 个体比例=12Aa×12bb×14cc=116,所以 C 错。
aaBbCc 个体比例=41aa×21Bb×12Cc=116,所以 D 正确。
答案: D
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和遗传规律的再发现
1.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分析 (1)正确地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 (2)由__2_3_简__单__到__复__杂___的研究顺序,即先研究一 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情况,再研究两对或两对以上 相对性状的遗传情况; (3)应用__2_4_统__计__学__方__法___分析结果; (4)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运用__2_5_假__说__—__演__绎__法__ 进行研究。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左图是易倒伏、抗病的水稻,右图是抗倒伏、 不抗病的水稻,如何培育出既抗倒伏又抗病的 水稻呢?
(1)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阐明自由组合定 律。(2)掌握F2代中各种基因型、表现型所占 比例。(3)运用分离定律解决两对相对性状的 遗传问题。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2.实验分析(提出问题)
答案: B
[方法技巧] 当两种遗传病之间具有“自由组合 ”关系时,各种患病情况的概率如下表:
以上规律可用下图帮助理解:
1.假如水稻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 感稻瘟病(r)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一个纯合易 感病的矮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病高秆品种(易倒 伏)杂交,F2 中出现既抗病又抗倒伏类型的基因型及其比 例为( )
[思维拓展] 等位基因分离是在减数第一次 分裂后期,相同基因分开是在有丝分裂后期 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非等位基因自由组 合时期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1.自由组合定律的适用条件 (1)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 (2)细胞核内染色体上的基因。 (3)两对或两对以上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 等位基因。
2.细胞学基础: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 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后期。
D.应用了统计学的方法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解析: 选项A、B、D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 原因,选项C不能说明成功的原因。因为无 目的、无意义的大量实验只是浪费时间和精 力。他曾花了几年时间研究山柳菊,结果却 一无所获,也反过来说明正确选择实验材料 是科学研究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
答案: C
两对相对性状遗传的概率计算
(2)F1的遗传因子组成
亲代中,YYRR产生一种YR配子,yyrr产生一 种yr配子,两种配子结合后,产生的遗传因子 组成为_⑨__Y__y_R_r_,表现为_⑩__黄__色__圆__粒___。
(3)F1配子的产生 ①遗传因子的行为:F1在产生配子时,每对 遗传因子_⑪__彼__此__分__离___,不同对的遗传因子 可以_⑫__自__由__组__合__ 。
3.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题方法
(1)思路:将自由组合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 定律问题
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基因就可分解 为几个分离定律,如AaBb×Aabb可分解为 如下两个分离定律:Aa×Aa;Bb×bb。
(2)由子代表现型推导亲代的基因型
(3)自由组合定律常用解题技巧
①根据后代分离比解题。在基因的分离定律中, 不同基因型之间交配,后代在性状上往往有一些 规律性的分离比。如杂种F1(一对杂合基因,有 显隐性关系)自交,后代分离比为3∶1,测交比 是1∶1;亲本之一为显性纯合子,其后代只有显 性性状的个体等。利用这些规律性的分离比是解 自由组合题目的技巧之一。
Aa Bb Cc
↓↓↓ 2×2×2=8种
②配子间结合方式问题
如:AaBbCc与AaBbCC杂交过程中,配子间 结合方式有多少种?
先求AaBbCc、AaBbCC各自产生多少种配子 :AaBbCc→8种配子,AaBbCC→4种配子;
再求两亲本配子间的结合方式。由于两性配 子间的结合是随机的,因而AaBbCc与 AaBbCC配子间有8×4=32种结合方式。
A.9∶3∶3∶1
B.3∶1∶3∶1
C.1∶1∶1∶1
D.2∶2∶1∶1
解析: 根据图中两对性状遗传的分离比可 知,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yyRr,因此,杂 交后代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型为YyR_, 其中YyRr占2/3,YyRR占1/3。进行测交时 ,黄色圆粒豌豆产生的配子类型比例为 yR∶YR∶yr∶Yr=2∶2∶1∶1,因此,测 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2∶2∶1∶1。
4.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实验验证) (1)实验方法:_⑯__测__交__。 (2)理论预期 ①F1(YyRr)产生4种配子,分别是 YR∶Yr∶yR∶yr=_⑰__1_∶__1_∶__1_∶__1___。 ②隐性纯合子(yyrr)只产生一种配子yr。 ③测交后代有4种类型。 黄色圆粒(YyRr)∶绿色圆粒(yyRr)∶黄色皱粒 (Yyrr)∶绿色皱粒(yyrr)=_⑱__1_∶__1_∶__1_∶__1_。
①基因型+环境条件=表现型。
②基因型相同,在环境条件也相同的情况下,表 现型一定相同。
2.与等位基因有关的概念
(1)等位基因指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如Y、y ,R、r。
(2)基因型为YY或yy的个体(纯合子),其所存 在的成对的基因为相同的基因,不是等位基 因。
(3)Y与R,Y与r,y与R,y与r均称为非等位基 因。
(4)F2有四种性状表现,其中黄皱、绿圆是不同 于两亲本的性状重新组合类型,表明_⑥__性__状___ _的__重__新__组__合___是自由的、随机的。
3.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作出假设)
(1)遗传因子决定性状
豌豆的圆粒和皱粒分别由遗传因子R、r控制, 黄色和绿色分别由遗传因子Y、y控制。纯种黄 色圆粒的遗传因子组成为_⑦__Y_Y__R_R__;纯种绿色 皱粒的遗传因子组成为_⑧__y_y_r_r__。
A.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B.表现型有4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C.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8
D.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解析: AaBbCc×AabbCc 分解为: ①Aa×Aa→14AA、12Aa、14aa 2 种表现型 ②Bb×bb→12Bb、12bb 2 种表现型 ③Cc×Cc→41CC、21Cc、14cc 2 种表现型 乘法原理:表现型=2×2×2=8 种,所以 B 错。
答案: D
自由组合定律结论
1.发生时间:形成__⑳__配__子__时。 2.内容: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 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 同一性状的__2_1_成__对__遗__传__因__子__彼此分离,决 定__2_2_不__同__性__状__的__遗__传__因__子自由组合。
②运用隐性纯合突破法解题。隐性性状的个 体可直接写出其基因型,显性性状可写出部 分基因型,再结合减数分裂产生配子和受精 作用的相关知识,能够推出亲代的基因型。
(4)乘法法则在自由组合题中的应用 自由组合定律以分离定律为基础,因而可以用 分离定律的知识解决自由组合定律的问题。 ①配子类型的问题 如:AaBbCc产生的配子种类数
(2011·高考海南卷)假定五对等位基因分离,非
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杂交
组合AaBBCcDDEe×AaBbCCddEe产生的子
代中,有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四对等位基因纯
合的个体所占的比率是( )
A.1/32
B.1/16
C.1/8
D.1/4
解析: 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等位基因 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 合,由于亲本组合中DD×dd杂交后代中一定 是杂合子,则子代中符合要求的个体其他四 对基因都是纯合子:1/2×1/2×1/2×1/2= 1/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