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新型作战力量的建设与前景
建设“绝对有效”的核力量——俄加快洲际弹道导弹列装

建设“绝对有效”的核力量——俄加快洲际弹道导弹列装作者:暂无来源:《坦克装甲车辆》 2015年第16期张彦红田剑威由于西方解除制裁遥遥无期,美国加紧在俄罗斯“家门口”部署军队和武器,俄罗斯则采取相应的“军事对抗”措施,重头戏就放在核武器方面。
俄罗斯卫星网报道,6月16日,俄总统普京表示,今年俄战略火箭兵将获得数十枚新型洲际弹道导弹(ICBM),这些导弹“能突破哪怕是技术最完善的反导系统”。
外界注意到,普京发表达一谈话的前一天,俄政府官员就谴责美国打算在毗邻俄罗斯的北约东欧国家部署坦克等重武器,称其为“后冷战时代”美国对俄采取的“最具侵略性举动”。
换装“亚尔斯”全面铺开俄罗斯《观点报》称,6月16日,普京在军方人员陪同下,参观了莫斯科近郊的军事设施和新列装的技术兵器,随后他在出席“军队-2015”论坛时表示,战略火箭兵会在今年内增加40多枚具备有效突防功能的新型洲际导弹,“它们的作战效能是任何先进反导系统都无法抵消的”。
普京强调,俄罗斯尽管强化进攻性核力量,但本质上仍是出于防御目的,主要是威慑可能威胁俄罗斯的国家,他不点名地批评了西方国家在俄罗斯边界附近部署反导系统。
得益于特殊的地缘战略位置,俄罗斯在建设“绝对有效”的核力量时,习惯以战略火箭兵为建设重点。
按照俄军事科学院院长加列耶夫大将的说法,战略火箭兵在俄罗斯“三位一体”核体系中起主导作用,不仅是由其所掌握的运载工具(占60%以上)和核弹头(三分之二)所决定的,还因为其战时指挥稳定性最高以及可以全天候执行任务。
目前俄战略火箭兵拥有三个火箭集团军,即近卫第27火箭集团军(司令部驻弗拉基米尔),第31火箭集团军(司令部驻奥伦堡)和近卫第33火箭集团军(司令部驻鄂木斯克),总共下辖12个火箭师,共装备约311具井式和机动式发射装置,已展开的洲际导弹约为350枚,共携带1200枚核弹头,这一打击集群中有96%的装备处于能够迅速使用的战备状态。
外界分析,普京所说的“新式洲际导弹”应为今年5月9日红场阅兵式上出现的“亚尔斯”导弹系统。
俄罗斯军事最新发言稿

俄罗斯军事最新发言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全体军人同志们:大家好!我很荣幸能够在今天这个重要的场合发表演讲,我要向大家汇报一下最近俄罗斯军事的最新发展。
首先,我要强调的是,俄罗斯军事力量的发展是完全出于国家安全和维护世界和平的需要。
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强大实力的国家,俄罗斯始终致力于维护国家的独立和尊严,保护本国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参与国际事务,为维护全球和平稳定作出贡献。
近年来,俄罗斯军队在各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和成就。
首先是武器装备的现代化和升级。
俄罗斯军队已经成功研发了一系列世界领先水平的军事装备,包括战机、坦克、导弹等。
我们的武器装备在性能和技术上都具备了强大的实力,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和战争形态的需要。
这些装备的投入使用,不仅提升了我们的军队作战能力,也为国家安全和稳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我们重视人才培养和军事教育的发展。
俄罗斯军队高度重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注重选拔和培养人才。
我们鼓励军人积极学习,不断提升专业素质和军事技能,通过各种途径为军人提供进修和深造的机会,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力和潜力。
同时,我们还加大了军事教育的力度,推动军校改革和创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
另外,我们注重军队建设和维护。
俄罗斯军队一直在加强军事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军队的生产力和战斗力。
我们修建了一批先进的军事基地和军营,建设了现代化的军事训练场和实验场,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为军队训练和实战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此外,我们加强了与其他国家的军事合作。
俄罗斯一直积极参与国际军事合作,提供援助和支持给其他国家的军队,共同应对各种威胁和挑战。
我们与许多国家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展了一系列军队互访、联合演习和交流活动。
这种合作不仅有助于俄罗斯军队的发展,也为维护地区和平和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最后,我要强调的是,俄罗斯军事力量的发展是透明和和平的。
我们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维护和平与稳定,致力于推进国际军控和裁军事务。
浅析俄空降兵的改革前景

浅析俄空降兵的改革前景一、现状与前景目前俄空降兵司令部下辖2个空降强击师(编成三个团)、2个空降师(每个下辖两个团)、3个独立空降强击旅,以及特种部队、保障分队等,拥有几所军校。
近年来多个计划、项目成功完成,恢复、加强了空降兵的战斗力。
这些措施的成果是,空降兵已成为俄罗斯主要的快速反应力量。
未来空降兵的战斗潜力将进一步增强。
长期发展规划涵盖方方面面,将实现空降兵的现代化。
几年前这一改革进程就已启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定期做出的决策直接影响空降兵的发展,过去、未来采取各类措施。
完成改革后,空降兵的机动性将显著增强,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抵达规定地域遂行受领任务。
计划保持并提高部队现有的能力,保证掌握全新的战术。
二、新面貌分队早在2017年据俄媒体报道,空降兵将组建新型分队,用于扩展能力。
根据改革新构想,第31近卫空降强击旅(乌里扬诺夫斯克)的一个营实现了换装,完成了必要训练,此后参加了“东方-2018”战略演习和其他军事活动。
演习中这个新型营的优势表露无遗,也查明了构想的不足。
新型分队与之前空降兵的空降-强击和伞降营的结构迥然不同。
新型营没有装甲输送车和伞兵战车。
却增加了员额,增强了火力:配备大口径机枪、自动榴弹发射器、反坦克导弹……空中机动分队应与陆航密切协同展开战斗。
直升机负责迅速将空降兵投送至规定地域,从空中提供强大的火力支援。
也建议成立空中机动医疗队。
近年来的演习中31旅的“新型”试验营表现优异,证明新构想的运用非常必要。
现在已知,已经做出了决策,加紧落实这一方向的计划。
去年底空降兵司令谢尔久科夫上将谈到,空降兵将成立新型空降强击兵团。
稍晚时候获悉,所有空降强击旅团中都会出现空中机动营。
明年年初之前完成必要的改革。
三、直升机空降兵确定“新型”分队面貌时,充分考虑了新的运用方式。
根据受领任务和其他因素,空降兵可以搭乘陆上装备或直升机迅速抵达战斗地点。
乘坐直升机时,出现了新的组织问题,成功解决将提高空降能力。
新的军事战略为俄罗斯的大国复兴与强军梦想

新的军事战略为俄罗斯的大国复兴与强军梦想
俄罗斯的大国复兴与强军梦想是俄罗斯政府的长期目标,为此,俄罗斯需要制定一套新的军事战略。
首先,俄罗斯应该加强军事装备的现代化,提高军事装备的精确性和有效性,提高军事装备的可操作性和可靠性,以满足俄罗斯军事行动的需要。
其次,俄罗斯应该加强军事训练,提高军事人员的素质,提高军事人员的战斗力,以满足俄罗斯军事行动的需要。
此外,俄罗斯还应该加强军事科技的研发,提高军事科技的水平,以满足俄罗斯军事行动的需要。
此外,俄罗斯还应该加强军事合作,与其他国家建立军事合作关系,以提高俄罗斯的军事实力。
同时,俄罗斯还应该加强军事情报的收集和分析,以更好地了解国际形势,以便更好地应对国际局势的变化。
总之,俄罗斯应该制定一套新的军事战略,以支持俄罗斯的大国复兴与强军梦想。
俄罗斯应该加强军事装备的现代化,加强军事训练,加强军事科技的研发,加强军事合作,加强军事情报的收集和分析,以提高俄罗斯的军事实力,实现俄罗斯的大国复兴与强军梦想。
俄罗斯军事改革的基本经验及其启示

俄罗斯为适应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的剧变、应对战略空间压缩带来的挑战,重塑强大军队、重振大国雄风,采取激进方式推进军队改革,经过压缩军队规模、调整军兵种体制,建立战区联合作战指挥体制,强力推进“新面貌”改革等三个大回合的改革,基本实现了由大战动员型向常备机动型的转变,为建立适应信息时代的“创新性军队”奠定了组织基础。
一、俄罗斯军事改革的基本经验从俄罗斯军事改革的基本做法我们可以总结出俄军改革的基本经验。
一是通过大刀阔斧裁军优化部队结构。
伴随着世界形势、战争形态和武器装备的发展,军事转型成为当前世界主要国家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
从战略安全环境上看,北约持续东扩,美国加紧构建“全球快速打击”和反导系统,谋求太空、网空军事优势,策动独联体地区国家“颜色革命”,俄罗斯面临的安全威胁更加复杂严峻。
俄高层认识到,传统的军事力量难以有效应对多样化安全威胁,迫切需要构建新型军事力量,以适应维护新形势下国家利益利益的需要。
为此,俄罗斯通过大刀阔斧的改革,裁减军队规模,优化部队结构组织模式,将军队由大战动员型转向机动常备型。
在大量裁减军队规模的同时,俄罗斯注意重塑和优化部队结构,减少部队数量和层次,缩小部队规模编成,实现部队的常备化、模块化,提升快速反应、机动作战能力和联合作战水平。
俄罗斯取消陆军的师-团建制,实行军-旅制,共编11个集团俄罗斯为适应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的剧变、应对战略空间压缩带来的挑战,重塑强大军队、重振大国雄风,采取激进方式推进军队改革,经过压缩军队规模、调整军兵种体制,建立战区联合作战指挥体制,强力推进“新面貌”改革等三个大回合的改革,基本实现了由大战动员型向常备机动型的转变,为建立适应信息时代的“创新性军队”奠定了组织基础。
俄罗斯军事改革的基本经验及其启示■ 李大光军,按功能组建了113个常备旅,并计划在2020年前将常备旅数量增加至125个。
另外,俄军政领导深知太空力量在信息化战争中重大作用,利用美国在东欧加紧部署反导系统这一打破全球战略平衡的挑衅行为,最终在太空兵和空军空天防御战役战略司令部的基础上于2011年12月1日正式组建起新的独立兵种一一空天防御兵。
俄罗斯海军

绝大多数专家都认为,俄罗斯海军目前情况危急,这首先是舰艇编成。
众所周知,俄海军已经有18年没有更新舰艇了。
2010年6月23日,俄海军总司令弗拉季米尔•韦索茨基海军上将宣布,根据2011-2020年国家装备计划,将为黑海舰队建造15艘水面战舰和潜艇。
这是苏联解体后首次更新海军的整个军团,同时,据国防工业和国防部内行人士称,类似的进程也应发生在其他几支舰队中。
可俄罗斯海军现在究竟是什么状况呢?这个军种未来20年的发展前景如何?首先我要指出的是,俄罗斯现代海军的历史是与苏联海军元帅谢尔盖•格奥尔基耶维奇•戈尔什科夫的名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俄罗斯现有战舰大多数都是戈尔什科夫担任苏联海军总司令期间设计的。
它们身上既有戈尔什科夫个人对海上力量在确保国家安全中的作用的个人观点的烙印,也有海军、造船和军事工业之间出现的矛盾的结果。
麻烦的遗产如果要评估俄罗斯海军水面舰队目前的状况,那么最引人注目的是这个泱泱大国战舰数量众多,型号繁杂。
俄罗斯海军编成中有以下主要战舰:1艘1143.5型载机巡洋舰,1艘1144型重型核动力导弹巡洋舰(不包括其停泊在船厂的姊妹舰),3艘1164型燃气涡轮动力装置导弹巡洋舰,8艘1155型大型反潜舰,1艘1155.1型大型反潜舰(名义是上前者的改型,实际上是全新的型号),1艘1134Б大型反潜舰,8艘956型驱逐舰,8艘护卫舰(5种型号:61型、1135型、1154型、11661型和最新的20380型),此外,还有大量的登陆舰和其他级别的舰艇。
以上12种型号的战舰装备4种反舰导弹(如果加上1164型导弹巡洋舰上的“玄武岩”和“火山”反舰导弹系统是5种)、2种反潜导弹系统、5种防空导弹系统以及其他武器。
同时每一种系统都有自己的发射装置和火控系统。
在此背景下,美国海军则比俄罗斯更有优势,其编成中共有5个型号的主战水面战舰:2个航空母舰型号,1个巡洋舰型号,1个驱逐舰型号,1个护卫舰型号(不包括登陆舰和其他兵力)。
俄罗斯军事改革的做法、经验与启示(上)[权威资料]
![俄罗斯军事改革的做法、经验与启示(上)[权威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9dc7b0a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f4.png)
俄罗斯军事改革的做法、经验与启示(上)进入21世纪后,世界主要大国进入军事战略全面调整期、军事改革持续深化期、高新武器装备快速发展期,力争通过加速推进军事转型,抢占未来军事竞争的制高点。
俄罗斯作为一个传统军事大国紧紧把握世界军事发展的脉搏,积极推进本国军事深刻变革,初步完成了由“大战动员型”军队向“机动常备型”军队的转变,并表现出非凡的战斗力。
俄军在2014年3月克里米亚“脱乌入俄”过程中的出色表现,今年9月30日以来在叙利亚对“伊斯兰国”实施打击效果超出美国领导的盟军过去一年的战果,向世界展现俄军通过改革打造出来的反应迅速、精干强悍的新型军队,令世界刮目相看。
一、俄罗斯军事改革的主要做法原苏联解体后不久俄罗斯军队即开始不停地改革,探索如何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以保持其军事强国地位。
俄罗斯围绕建设“职业化、常备化、精干化”军队,铁腕推进武装力量改革,大幅增加军费预算,大力更新武器装备,全面优化军队领导管理体制,把陆军师改编为新型常备旅,并重建“远洋海军”,初步实现了从大战动员型军队向常备机动型军队的转型。
其主要做法如下:一是大刀阔斧压缩军队规模,大幅度裁减军官数量。
苏联解体之初,俄罗斯一度认为自己已经融入了西方社会,冷战时期来自西方的威胁消失,加上国内经济状况不断恶化,维持规模庞大的军队力不从心,裁军就成为俄罗斯军队的必然选择。
俄罗斯从苏联继承了280万兵力规模的庞大军队,不得不开始大刀阔斧的裁军。
俄军本着“把军队规模降下来,重点提高质量参数”的原则,军事改革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叶利钦时期、2000年至2008年的普京和梅德韦杰夫时期,以及2008年至2012年期间的“新面貌”改革。
从2012年到现在还在对“新面貌”改革进行纠偏和调整。
1992年裁军22万人、1993年裁军29.99万人、1994年裁军38.55万人、1995年裁军21.74万人、1996年裁军20万人,1997年到1999年,俄军再次大幅裁减30万人,使军队总员额缩至120万人以内。
俄罗斯加大军队改革的力度

俄罗斯加大军队改革的力度潘文彬2013-2-4 15:16:30 来源:《和平与发展》2002年第2期内容提要:俄罗斯在2001年加紧进行军队改革。
为保障俄罗斯的国家安全,应对恐怖主义的威胁,普京总统大力重塑俄军,推进俄军的各项改革,颇受当今国际社会的关注。
2001年内,俄政府开始对军队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其目的在于通过裁减兵员、优化部队结构等一系列重要举措,提高俄军的战备水平和作战能力,从而重振俄军昔日雄风。
一、裁减冗员,走质量建军之路军事力量是前苏联留给俄罗斯的一笔重要遗产。
1991年俄罗斯接受了前苏联85%的军队,约280万人。
[1]后因国家财政拮据,经多次裁减,到1998年年底俄军员额已减至 120万人。
[2]2000年11月9日普京主持召开了俄联邦安全会议,敲定了酝酿已久的俄军改革方案。
俄政府计划在2003年前对包括国防部在内的12个强力部门实施大规模裁军,共裁减60万人。
国防部系统裁减36.5万人,其中陆军18万人,海军5万人,空军4万人,战略火箭军9.5万人。
[3]整个俄军将减至80余万人,裁减的对象主要是臃肿的机构和多余的部队。
2001年1月普京批准了2001~2005年俄武装力量建设与发展计划,强调军队建设应与国家经济实力相适应。
俄国防部长谢尔盖·伊万诺夫2002年1月31日对外宣布,俄2001年已裁军10.55万人。
俄庞大的军事组织导致军饷开支占全部军费支出的70%,用于军训、科研和购置武器装备的费用仅占30%。
[4]随着军费预算的增加和裁军措施的落实,两者所占的比例到2006年前将改为6:4,2011年达到1:1。
[5]军费分配趋向合理,对于提高官兵生活待遇,改善部队武器装备,加快俄军的建设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强力部门大改组,俄军高层大换班普京为加强对强力部门的领导,保持政令、军令畅通,于2001年对联邦安全会议秘书、国防部长、内务部长、联邦税务警察总局局长等位高权重的职务进行了调整,这是他担任俄总统以来俄军高层重大的人事变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俄军新型作战力量的建设与前景
“以新制胜”是军事竞争的一条重要法则。
新型作战力量是军事能力乃至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体现,历来是世界军事发展的重点和焦点。
2020年前俄军将以建设一支“精干、高效、现代化”与“创新型”军队为目标,积极实施编制体制改革,推进军队组织形态由大战动员型向常备机动型转变,以适应现代战争与局部武装冲突的需要。
组建快速反应部队,强化机动能力建设
在冷战结束后的数次军事改革中,俄军曾尝试过“师改旅”,经过数次刀砍斧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未能深入。
俄罗斯与格鲁吉亚冲突后,俄军深刻认识到,庞大“苏式”编制体制已难以适应新时期需求,要提高在孤立方向、与主力失去联系以及最复杂的物理与地理条件下实施高度机动的独立战斗行动的适应能力。
“新面貌”改革以来,俄军在编制体制改革上的主要措施是“师改旅”,组建更精干、机动能力更强、装备现代化程度更高、善于独立行动的旅,使其在实施现代合成战役时更加有效,且能够保持常备状态,随时可投送和部署使用。
俄军采用拆分法,在1个师基础上拆分组建2个机动旅。
俄军师的编制为12000人左右,改革后,旅的编制为3000~4000人,1个师拆分为2个旅后,人员将减少1/3。
在改编过程中,俄军从“营”这一环节入手,构建新型坦克营、摩步营、步兵营、山地步兵营、空降强击营等,以便灵活编组。
在此基础上,根据地理条件和未来作战性质,将数个营灵活组建成规模、建制不同的机动旅。
新组建的坦克、摩步和山地等“新面貌”合成旅成为基本战术兵团,编成中包含了强大的地空火力支援、防空、侦察和技术与后勤保障力量,使其既能实施传统作战,又能在武装冲突中对付非正规武装。
伴随“师改旅”,为强化陆军机动能力建设,俄军重新构建轮式部队,“更加轻便、更加灵活”成为陆军装备编配的指导原则,全面实施“轮履结合、统筹兼顾”的装备发展策略。
俄军正在把T-90主战坦克、BMP-3步兵战车、BMD-3伞兵战车等装备逐渐打造成为俄陆军标准型装备。
在俄陆军编制改革中,数量最多的是摩步师,基本上摩步师都被拆成2个旅:第一个旅为“履带式部队”,作为骨干的3个摩步营为“履带营”,主要装备了最新型BMP-3履带式步兵战车;第二个旅为“轮式部队”,其直辖的3个主力摩步营为“轮式营”,主要装备了改进型BTR-80轮式装甲输送车。
俄军还正在酝酿整合现有的空降兵、特种作战部队,在其基础上组建快速反应部队。
海军陆战师旅、1个摩步维和旅和2个部署在北高加索地区的山地摩步旅将在作战上隶属空降兵司令部。
计划把空降兵司令部的规格提高至相当于联合战役战略司令部的地位,司令可授大将军衔。
继4个战役战略司令部外,空降兵司令部作为第5个战役战略司令部的出现,意味着它将在国防领域承担更高责任、发挥更大作用,将可以对境内外威胁和挑战做出综合反应。
加快无人机研发和装备步伐,战场运用更加广泛
无人化武器装备作为军中新型作战力量备受各国重视,一些国家在技术研发、部队建设和实战运用等方面不断加大投入,谋求形成战场新手段、应对敌国新挑战、夺取作战新优势。
俄国内曾存在“无人机只是辅助力量”的观点,无人机发展和部队列装缓慢。
俄格冲突中,格鲁吉亚军队配备的以色列“赫尔墨斯”-450战役战术无人机在战场上大显身手,曾一度让俄军陷于被动。
俄格冲突使俄罗斯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无人机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俄军无人机的落后状况。
自绍伊古上台后,俄军对无人机的重视提升到战略高度,这支新型作战力量也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2012年底以来,“苏霍伊”设计局开始将对有人作战飞机的关注转向无人机研发,并很快取得积极进展。
如俄新研制的“伊尔库特200”型无人机续航时间12~14小时,最大飞行时速210千米,雷达探测距离7000米。
俄航空巨头“图波列夫”公司正在图-300“鸢”式无人机基础上研发新型中程无人攻击机,而前者因速度快、隐形好被认为是美军航母“杀手”。
俄“雄鹰”公司拟于2016年推出5吨重新型无人攻击机。
俄“苏霍伊”公司拟于2018年推出以T-50技术为基础研发的首款重达20吨的攻击型无人机样机。
目前,俄军拥有近500架无人机,主要从事监视、侦察、信号中继等任务。
俄军每支摩步旅和坦克旅都建有无人机连,在陆军和海军舰队中组建无人机中队,列装了新型查打一体的中远程无人机。
俄空降部队的侦察机构和特殊部门、火炮和防空防御系统中均配备了无人机,并计划于2018年前为所有空降突击连配备无人机。
俄军事专家预测,今后50年无人机技术将得到更广泛的发展与应用,其影响将使未来作战理论、作战原则、作战样式及武装力量结构和军队编制体制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据此,俄军明确提出俄军未来装备的无人机系统主要包括大型远程无人机系统、近程无人机系统和小型或微型无人机系统,无人机部队将从单纯的情报支持角色向情报支持与作战相结合的角色转变,既要大力发展和装备近程无人侦察机,也要加快发展和部署无人攻击机等作战机型。
随着世界无人机领域竞争的加剧和俄无人机研制技术的日益成熟完善,攻击类无人机必将成为俄军未来研制开发的一个重点,并不断向高空、高速、长航时及侦察打击一体化、微型化、智能化和隐形化方向发展。
组建新型特种作战力量,提高独立遂行任务的能力
随着特种部队的运用越来越普遍,俄军高度重视特种部队的建设。
俄军特种部队已增至4万人,专业化建设取得长足发展。
从俄军事改革的趋势看,特种作战部队的建设投入还会进一步加大。
据俄武装力量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透露,俄计划组建一支新型特种部队,该特种部队有上百人,可以全球作战,并配备装甲车、直升机、直瞄火炮甚至歼击机等重型武器,可在境外参与联合国框架内的处突行动。
此前,俄军各军种建立的特种部队是为了完成特种侦察任务,而如今建立的新型特种部队,更侧重在局部战争中能够独立完成作战任务,特别是能够在远离本土的目标区域遂行快速作战任务。
在增加编制人数的同时,俄军还不断加大特种作战装备的研发力度,使特种部队如虎添翼。
俄军新型特种部队,按照上百人来计算,这是一个连级的精干部队。
由于要到国外执行作战任务,重型的履带式坦克和装甲车不会入选,机动性强的轮式装甲车将成为首选。
俄陆军现有的新型轮式战车为BTR-82型。
该型战车已经有300多辆装备到了俄军,车上装有新型夜视装备和格洛纳斯导航系统,并配备了更大马力的发动机,可以选择使用14.5毫米机枪或者安装带有30毫米口径机炮的炮塔。
俄武装直升机,无论是米-28“浩劫”还是K-50“黑鲨”,都具备强大的攻击能力。
但特种部队作战毕竟与大兵团战役不同,专用武装直升机在这里有大材小用之嫌。
考虑到俄特种部队未来的作战环境和任务需求,像米-8这类具有一定攻击能力的运输直升机也会成为最佳选择。
这种直升机可以搭载特种部队成员实施快速机降,然后提供近距离对地火力支援。
按照一辆BTR-82装甲车乘坐7人,一架米-8乘坐15人来计算,输送100人只需要10辆装甲车和2架直升机。
特种作战并不需要像机械化步兵连这么多的装甲车,因此装甲车数量可以缩减到6辆。
这样,3架伊尔-76就能够一次将全部人员和车辆投送到4000公里外的作战区域。
如果有加油机的支持,这个距离还会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