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英雄小故事读后感 五(2)
抗日英雄故事读后感小学范文

抗日英雄故事读后感小学范文抗日英雄故事读后感1她,年轻,漂亮,善良又勇敢,一本名叫《刘胡兰》书,让我认识了这个来自美丽山西的女英雄——刘胡兰。
书的杏绵实在让我佩服,一个人竟能将一部描写战争英雄的红色书籍改写的如此生动,看了仿佛主人公就在自己眼前,令人赞叹。
刘胡兰生在一户普普通通的农家,家里人勤俭过日子,但这个平凡的家庭却铸造出了刘胡兰不平凡的一生。
胡兰想上学,但她那重男轻女的奶奶却是一千个不答应,一万个不赞成,好在后来村公所下了通知,所有适龄儿童都要上学,胡兰总算如了愿。
可好景不长,1940年以后,阎锡山暗中与日寇勾结,这样一来,日寇就抽出大批兵力向抗日根据地蚕食,同时实行“强化治安”。
云周西村的环境一下子就变坏了,日军、伪军、汉奸、狗腿子,经常到村里清查户口,危害百姓,胡兰不能上学了只好在家里和奶奶学纺线,学做针线活儿。
刘胡兰以为抗日政权没有了,只能当亡国奴了,后来她才知道,抗日组织名义上没有了,实际上都转入了地下,她的好友金香、玉莲的家就是他们的落脚点,胡兰常到金香、玉莲家,日子久了,就和干部们熟悉了,经常听到他们说一些抗日的道理,于是她对抗战胜利也充满了信心,对共产党闹革命也有了一些认识。
从他们口中还听到一些根据地军民不怕死,和敌人英勇战斗的动人事迹。
后来,胡兰不顾家人的阻挡,和金香、玉莲一起上了妇女训练学习班,取得了抗日干部的信任和肯定,当上了妇女干部。
在接下来的“纺棉花”和“做军鞋”的故事中,突出了胡兰热心、聪明、一丝不苟的好品质,同时,有一位骄傲自满的干部——石五则也浮出了水面。
紧接着,一大群的抗日伤兵来到村子里,其中有一个王连长,长了一身疥,胡兰不怕闲言碎语,隔三几天就去帮他洗衣服、抹药膏、烤疥疮。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经过生死逃亡、斗争,胡兰不幸落入了敌人的魔掌里,卑鄙的日本人和狗汉奸,举行一场恐怖的“自白转生”就是逼迫共产党战士交待知道的一切,否则就会被乱棍打死,不管敌人怎么严刑逼供,胡兰就是什么也不说,仗势欺人的汉奸没办法了,只好杀鸡给猴看,把为抗日立下汗马功劳的石三槐和石六儿杀了,见胡兰还是不肯就范,就又杀了一些陈照德区长的亲属,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那个以前勤劳的石五则!没错,他背叛了共产党,背叛了把他养育大的共产党!敌人一把把胡兰推到了沾满烈士鲜血的铡刀上,还顺手抓了一把草扔到她脸上,问她到底投不投降,胡兰甩掉脸上的草,用大眼睛瞪着敌人,嘴角浮起一丝冷笑,敌人被激怒了,铡刀落下来了,鲜血像火山喷出来的岩浆,直冲云霄……鲜血像一朵朵鲜红的小花,溅落到四方……刘胡兰同志为新中国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光荣牺牲了!读到这里,我的心碎了,一位多么伟大的姑娘,为了祖国贡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抗日战士知道后,来到了战士们死去的地方,报了一些血土,去攻击日军,为死去的人报仇,一番苦战,日军落荒而逃,战士们怀揣着云周西村的血土欣慰的倒下了。
小学生抗日英雄小故事读后感

小学生抗日英雄小故事读后感我手上捧着《抗日英雄小故事》细细地翻阅着,思考着。
书中那一个个爱国志士,英勇将领,吸引了我的眼光,震撼了我的心灵。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抗日英雄小故事读后感,供大家参考。
抗日英雄小故事读后感1抗战英雄这个让人耳熟的词,每当想到它就觉得五比神圣。
一次又一次的战斗;一次又一次的事变,无数无辜的群众倒在了血泊之中,更有无数先烈在枪林弹雨中成了抗战英雄。
《抗战英雄》这本书就淬取了他们的精华.每一次洗耳恭听,都是一次神圣的洗礼。
每段故事都只是冰山一角。
更加庞大的是他们坚贞的热血。
狼牙山五壮士是最震撼我的其中一篇。
五壮士为了转移部队,为了群众撤退获取宝贵时间,甘愿留下来,为了抵抗敌人他们用强大的火势制造假像,让敌人认为我们的部队已经集中在这。
果然敌人深信不疑,不敢轻举妄动。
几天后敌人疯狂的向前推进,此时壮士们已是弹尽粮绝,虽然为群众的撤退转移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可是自己却陷入困境,面临的是大部分敌人把自己团团包围,扭头就能看到狼牙山山崖更是雪上加霜,四面楚歌的他们已经没了给养、子弹。
没了就用石头抵御一波又一波的敌人,石头用完了他们就用刺刀与敌人抗衡,可是敌人的火力越来越猛,逐渐把壮士们逼到绝境,在敌人条件诱惑下,丝毫没有屈服,最终决定一起跳崖,五人在跳的时候还喊道“共产主义万岁”,看到这我早已热泪盈眶。
虽然现在我们走上幸福,但不能忘记英烈们曾经为我们的付出。
我们要铭记英雄,不能忘却这段洗不掉的屈辱。
所以我励志要好好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贡献。
抗日英雄小故事读后感2“白山黑水烽烟起,抗日联军举义旗。
谁言女中无英豪?牡丹江畔鬼神泣!”我默默合上《抗日英雄》这本书,一道泪水也悄悄地从我的脸颊边流下,我完全被感染了……这本书内记载了许多抗日英雄的故事,但是,最令我震撼的却是,《誓死不屈的抗联八女》也就是,《八女投江》的故事。
在1938年10月上旬,东北抗联第5军西征部队在牡丹江下游支流乌斯浑河西岸遭敌袭击。
抗日英雄红色经典故事读后感作文12篇

抗日英雄红色经典故事读后感作文12篇抗日英雄红色经典故事读后感【篇1】我最近在看小兵张嘎的故事,非常好看。
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一个叫白洋淀的地方有个小男孩叫张嘎。
他与他唯一的亲人奶奶相依为命。
奶奶为了掩护在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钟连长,不幸被日本人杀害。
钟连长也被敌人抓走了。
嘎子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八路军。
成了一名小侦查员。
他配合侦察员罗金执行任务,表现得很勇敢,很机智。
嘎子还是一个淘气的孩子,他一直梦想能有只枪可以替奶奶报仇。
在一次战斗中,他缴获了敌人的一支手枪,偷偷藏进了老鸭的窝里没有上缴。
最后还是在大家的劝说下,上缴了枪。
为了攻打敌人的高楼,他奉命进城侦察时被捕。
之后他和鬼子比赛爬树的时候,机智地逃了出来。
后来嘎子配合八路军攻打岗楼,他在里面防火,里应外合,救出了老钟叔,也替奶奶报了仇。
我非常喜欢这个活泼可爱勇敢的的张嘎,很值得我们学习。
抗日英雄红色经典故事读后感【篇2】最近,我读了一些关于小兵张嘎的故事,张嘎的有勇有谋令我十分钦佩。
在故事里,张嘎用自己的木头手枪顶着鬼子大队长,毫不畏惧地说:“把枪放下,不然我就开枪了!”鬼子信以为真,只好慢慢举起手,把枪放在了地上,被张嘎押回了八路军驻地。
张嘎真是机智勇敢!张嘎还是一个吃苦耐劳的抗日小兵。
不论是遥远的路途,还是艰苦的环境,都不能阻止张嘎那颗投奔抗日的火热的心。
他在险恶的战场上,与游击队一起英勇作战,战胜敌人。
我们应该学习张嘎,学习他那不畏困难的优秀品质,并且牢记战争年代的艰苦。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如何得来的?是那些革命先辈用鲜血换来的!虽然抗日战争已经过去了__年,可是我总觉得发生在昨日。
作为后人,我向在抗日战场上牺牲的所有中国军人致敬,向死去的平民以示哀悼。
我们也要珍惜此时的美好生活,努力学习,让先辈们的鲜血不要白白流去,为祖国多做一些贡献。
抗日英雄红色经典故事读后感【篇3】王二小是一名儿童团员,更是一位少年抗日英雄。
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遭到日本鬼子的“扫荡”。
抗日英雄故事读后感

抗日英雄故事读后感最近读了一些抗日英雄的故事,内心被深深触动,仿佛穿越回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亲眼目睹了英雄们的英勇无畏。
其中有一位英雄,叫杨靖宇。
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他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在濛江县壮烈牺牲。
当敌人剖开他的腹部,发现胃里只有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无不为之震惊。
这得是多么强大的意志和信念在支撑着他啊!想到这儿,我不禁回想起小时候和爷爷一起去爬山的经历。
那座山不算高,但对于当时小小的我来说,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一开始,我兴致勃勃,蹦蹦跳跳地走在前面,觉得爬山不过如此。
可没一会儿,我就开始气喘吁吁,脚步也变得沉重起来。
山路崎岖不平,有的地方还布满了碎石子,稍不留神就可能滑倒。
我望着那似乎永远也走不完的台阶,心里打起了退堂鼓。
“爷爷,我走不动了,咱们回去吧!”我嘟囔着。
爷爷笑着鼓励我:“孩子,这才走了多一会儿就放弃啦?你想想那些抗日英雄,他们面临的困难可比咱们大多了,可他们退缩了吗?”爷爷的话让我有些不好意思,我咬咬牙,继续往上爬。
随着高度的增加,山路越发陡峭。
我的腿像灌了铅一样,每抬一步都异常艰难。
汗水湿透了我的后背,头发也湿漉漉地贴在额头上。
就在我又想放弃的时候,我看到了一只小松鼠。
它在树枝间灵活地跳跃着,仿佛在嘲笑我这个半途而废的家伙。
“哼,我才不会被你嘲笑!”我心里想着,一股倔劲上来了,又奋力向上攀登。
终于,我们爬到了山顶。
那一刻,我被眼前的美景震撼了。
连绵的山峦、青葱的树木、缭绕的云雾,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微风拂过,带来阵阵清凉,我感到无比畅快。
回过头来想想杨靖宇将军,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中,没有食物,没有温暖的衣物,还面临着敌人的围追堵截,他却从未放弃过战斗,从未放弃过自己的信念。
而我,仅仅是爬一座小山,就几次想要放弃。
和英雄们相比,我这点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抗日英雄们的故事,让我明白,如今的和平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是无数像杨靖宇将军这样的英雄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抗日英雄故事读后感

抗日英雄故事读后感作为一个国家,我们的历史充满了不同的故事和传说。
其中,关于抗日英雄的故事特别让人感动和震撼。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总是不停地思考什么样的情况会让人们做出这样的选择,并为此牺牲自己的生命。
下面,我想分享几个我读过的关于抗日英雄的故事,以及我的感触。
故事一:刀背藏身《刀背藏身》这个故事发生在1937年的淞沪战场上。
当时,在一次突围战斗中,中国军队的士兵被日军压缩在了一个狭小的山谷里,形势十分危急。
正当大家面临绝境的时候,中国军队的一位将军突然提出了冒死突围,并在他的指导下,士兵们大声呐喊着向敌军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突围的时候,将军赤手空拳,不拿任何武器,后来才被人发现他手中的刀藏在背后。
他用刀背隐蔽着兵器,偷偷地潜到了日军的附近,并抢夺了日军的枪支,终于带领部下成功逃出了敌军的包围。
读完这个故事之后,我不禁想起这样一句话:“一个伟大的将领,当他为了士兵奋不顾身时,便已经成为了兵在前、将在后的领袖”。
中国军队的那位将军就是这样的典范。
他的表现让我感动和敬佩。
正是很多这样的将士,才让中国人民能够度过了最黑暗的岁月。
故事二:无名英雄这个故事发生在河南省信阳市一个叫做盘龙桥的小村庄上。
在日军占领信阳之后,整个村子都陷入了一片白色恐怖之中。
当时,有一位叫做闵淦的普通农民,他在当地的红十字会小组加入了抗日队伍。
在他的努力下,该村几乎有百分之八十的男女老少都参军了。
然而,这样的支援行动不小心被日军发现了。
一天晚上,日军大举攻入村子,闵淦和他的同事们决定去和他们开战。
由于更高级别的指挥官没能赶到,闵淦成了行动组的领袖。
在战斗中,他用手榴弹把敌人炸成几段,并成功的让大家逃过了日军的追击。
不幸的是,闵淦在战斗中受到了重伤。
在被送往医院的路上,他终于不支昏迷了过去。
当他在医院过世时,没有人认识他。
甚至警察都不许他们为他举行仪式。
但是,当被抗日军官们发现后,他们决定为这位无名英雄装上明英雄的棺材,在当地铭刻上他的名字并举行了一场恢弘的葬礼。
狼牙山五壮士读后感

狼牙山五壮士读后感狼牙山五壮士读后感(4篇)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狼牙山五壮士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狼牙山五壮士读后感1“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读完《狼牙山五壮士》这篇文章,我心中有一股说不出的感受。
五壮士为了不让敌人发现自己的部队,跳崖身亡。
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了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马宝玉、胡德林、宋学义、葛振林和胡福才五位英雄为掩护群众和部队撤退,毅然地把敌人引上了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绝路,子弹没有了,他们就拿石头砸。
在敌人的主力部队到来时,班长马宝玉用尽力气将最后一枚手榴弹投出去,顿时在敌人部队中央炸开了花。
可日伪军发现了他们已经没有子弹,蜂拥向山顶冲来,并叫到“捉活的,捉活的!”马宝玉等人为了不让日伪军捉活的,宁死不屈,砸碎枪后壮烈跳崖。
敌众我寡,他们从不在乎,仅五人却干掉了150多个敌人。
他们永远是我们祖国的骄傲,民族的自豪。
后来,狼牙山五壮士的牺牲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受到聂荣臻司令员的高度评价,他说:“他们身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优秀品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是呀,这种宁死不屈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是我们的榜样。
想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我的太姥爷。
他当时是德高望重的村长,然而,就在这时,鬼子的“大扫荡”开始了。
他们抓住我太爷爷的衣领,问道:“死老头儿,八路藏哪儿?粮食藏哪儿?”太姥爷一摇头,好像根本没有怕他们的意思。
这一摇头不要紧,可激怒了小鬼子,大声呵斥道:“说!不说就毙了你!”“哼!你们甭想从我嘴里知道任何东西!我不会告诉你们的!”太爷爷的语气中带着点愤怒,说。
小鬼子气的跳起来,“活埋,活埋,我就不信他不说!”几个士兵把他拖到事先挖好的坑里,而太爷爷却始终不肯透露半点消息,任凭鬼子怎样折磨他。
抗日英雄故事读后感三篇

抗日英雄故事读后感三篇抗日英雄身上有一种魅力,叫做大无畏。
我们去读一读,感受一下独特的魅力吧。
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抗日英雄故事读后感,希望你喜欢。
抗日英雄故事读后感篇一总的来说,抗日英雄们没有一个不是为了祖国,为了大地,有了中华而上战场,这种精神,不是光说不练,这种精神是没有任何一种能比的!孙克骥将军的威风、刘秀英的奉献,他们有着其他解放军都应该有的底气,虽然出自小山村,却也能在战场上英勇杀敌。
特别是孙克骥将军,他参加过黄桥、淮海等战役,还获得过许多奖章。
最后没有胜过病魔,逝于XX年3月11日。
而女英雄刘秀英,她是交通员,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可她不怕困难,总是出色的完成任务,一直到那次失误,被国民党的排长抓住,卖到了松溪张屯县……以上两位厉害的新四军,都是来自我们武夷山的。
我们武夷山不仅有抗战英雄,革命英雄,更有大作家,大教育家,也就是——朱熹!抗日英雄故事读后感篇二今天,我看了一篇《抗日英雄杨靖宇》的故事,这篇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感受。
杨靖宇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总司令兼政治委员。
杨靖宇曾经五次被捕入狱,屡受苦刑,坚贞不屈。
1939年在东北地区反“讨伐”作战中,他率警卫旅转战蒙江一带,最后只身与敌人周旋五昼夜。
渴了,抓一把雪吃;饿了,吞一口棉絮或树皮。
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蒙江三道崴子壮烈牺牲,时年35岁。
当敌人将杨靖宇割头刨腹后,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竟无一粒粮食。
杨靖宇,革命的战士、人民的英雄,他的革命精神、抗日精神还有保家卫国的精神是千古不朽的,是抗日事业中的一段抹不掉的记忆,就如诗人臧克家写的《有的人》中的一样:”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是啊,一个对人民,对国家,对事业有贡献的人虽然死了,但他还活着,活在我们心中,活在这个十三亿人口的心中。
他为了国家,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为了国家的财产,不惜以“头颅不惜抛弃,鲜血可喷洒”的意志为抗日战争努力奋斗。
五次被抓捕,受尽各种酷刑,他就是不屈服,不向日本鬼子低头。
抗日英雄小故事读后感两篇

抗日英雄小故事读后感两篇导读:《抗日英雄小故事》是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关于抗日英雄的故事的书籍,全书一共166页。
抗日英雄小故事读后感篇一放假前,学校引荐了两本好书,其中《抗日英雄小故事》这本书尤其吸引我。
书中记载了许多抗日战士的勇敢故事,如:巾帼英雄李林、狼牙山五懦夫和死也不能倒下的吉鸿昌等,他们都是为了中国的解放事业而牺牲的,让我深深地感遭到中国解放事业的艰苦和不易。
我的爷爷曾经也是一位老八路,我从小就受过一点抗日爱国的教育。
昨天我还在电视前津津有味地欣赏着一台大型的抗日和平胜利60周年的留念音乐会,听着那一首首高亢的、激动人心的抗日歌曲,看着当年的战火场面,刹那间,书中的人物仿佛活生生地展如今我的眼前,让我浮想联翩。
在书中,我最喜爱的人物和故事是“走向刑场——记抗日女英雄赵一曼”和“抗日民族小英雄王朴”。
赵一曼多次遭到敌人的残酷拷打盘问,但她却一声不吭,宁死不屈,在走向刑场时还振臂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而王朴和老百姓也非常坚强,誓死也不肯说出八路军的枪支弹药,最后惨遭日本鬼子的杀害……一件件一桩桩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强烈地震撼着我的心灵,想起日本侵略军在南京的大屠杀,那血淋淋的理想,至今还受到日本当局的抵赖和否认。
想到这里,我就义愤填膺,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我想,咱们如今做任何事都应该要有当年英雄那种不畏艰难的精神,最终使咱们国家富强起来,让日自己不小看咱们,让全世界人民对咱们都刮目相看。
抗日英雄小故事读后感篇二今天,我读了《抗日英雄小故事》,看了两头的一个个英雄小故事,不由让我十分钦佩这些英雄们。
其中最让我难忘的故事就是“后方战场的巾帼英雄茅丽瑛”。
在上海第十二中学校园里树立着一位巾帼豪杰的塑像,这位女英雄就是茅丽瑛烈士。
茅丽瑛是浙江杭州人。
1931年进入上海海关工作。
1938年退出中国共产党。
1938年7月,任上海职业妇女俱乐部主席。
她不顾日伪间谍的要挟,组织募捐活动,将募集到的钱款物资援助四军等抗日部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日英雄小故事读后感
郭桥小学五(2)陈文雅
今天,我读了《抗日英雄小故事》一书,增添了不少我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痛恨.使我更了解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罪行和我军英勇抗战的事迹.
抗日英雄吉鸿昌在刑场上,大义凛然做了一首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同时厉声对刽子手说:“我为抗日死,不能跪下挨枪,我死也不能倒下!给我拿个椅子来,我得坐着死。
”接着又对敌人说:“我为抗日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后挨枪。
你在我眼前开枪,我要亲眼看一下敌人的子弹怎么打死我的。
”当刽子手颤抖地举起枪时,吉鸿昌奋力高呼:“抗日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
还有一位小英雄王二小,他面对敌人的金钱,不给敌人带路;面对敌人的刺刀不害怕,机智勇敢地把敌人引进埋伏圈,在与敌人地周旋中,他被敌人的子弹击中,又被敌人的刺刀刺中,英勇牺牲时年仅13岁,他的鲜血染红了南河滩。
文艺战士方冰和劫夫知道了王二小的事迹后,谱写了著名的儿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至今仍广为传唱。
我读了这几个抗日的英雄的故事以后,我非常的感动,因为吉鸿昌在刑场上还为我们中国共产党说出了誓死也不会归顺日本人,还编了一首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还有小英雄王二小,自己不要敌人的金钱,也不给他们带路,把敌人引进大部队的埋伏圈里,在敌人的子弹和刺刀打了以后,他才13岁就英勇的牺牲了,他死后, 共产党为王二小谱写了著名的儿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抗日英雄小故事》,将激励我更加认真地读书,更加珍惜这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永远也不会忘记为抗日战争胜利而献出宝贵生命的英雄们,他们将永远活在我的心中!永远激励这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