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里夫人传读后感1000字
《居里夫人传》读后感8篇

《居里夫人传》读后感8篇《居里夫人传》读后感8篇《居里夫人传》读后感1很想知道一个真实的居里夫人,而不是传说或者是神话故事般的居里夫人。
所以,我愿意了解她的历史、理解她自己的想法、理解她的女儿对她的看法、了解她的学生对她的评价。
这是我阅读《居里夫人自传》又去阅读《居里夫人传》的目的。
《居里夫人传》这部书是她的小女儿艾芙・居里写的。
通过这本书艾芙・居里向我们述说了她心中的母亲和她的母亲在世人心目中的形象。
我看到了一个完整、平凡而有伟大的母亲、妻子、老师、学者、战士的形象。
可能阅读居里夫人传记的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至为深刻的印象,那就是居里夫人的崇高精神,她宁可忍受贫穷和艰难而放弃了发现镭的专利权。
其实,居里夫人给我们感动的远远不止这些,她身上许许多多的细小品质都值得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学习,我们应该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思考如何塑造一个完善的自我,对比居里夫人我们应该想该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年少不更世事的的我,阅读居里夫人的传记,只是想知道世界上怎么会有这样一个美丽的女子登上了科学的巅峰?关注的更多的是她在科学上取得的成绩。
如今年过而立的我再读她的传记的时候,想要寻求的更多的是她对自己生命的态度、精神和她的情感。
在她的生命历程中,我看到了一个更为美丽的值得整个人类骄傲的完美的人。
她所表现出来的精神一直是人类尤其是科学界的宝贵财富,她所企及的高度恐怕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她与她的爱人一生都把科学至于最高的位置,他们坚信科学的至高无上。
她对自己的爱人深深的眷恋,她曾惧怕爱人离开她的时候她不能活下去,但居里告诉她“无论发生什么事,一个人即使成了没有灵魂身体,还应该照常工作。
”正是凭着这句话,她完成了丈夫没有完成的工作,将他们的爱情和对爱情的坚贞、对科学的忠诚进行了到底。
他们一直把他们对科学的信仰置于自己的生命之上,所以,他们能够克服艰难万险,没有实验仪器自己发明创造,没有实验室他们就在没有人住的漏屋子里从事他们的科学研究,并能乐此不疲。
《居里夫人》读后感14篇

《居里夫人》读后感14篇《居里夫人》读后感篇1今年暑假我读了《居里夫人传》,使我深受感动。
她半生清贫,命运坎坷,幼年丧母,中年丧夫。
她,就是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的一生都在与命运作者不屈不挠的斗争,然而她始终没有放弃,她认为人要有毅力,否则会一事无成。
她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她和丈夫皮埃尔.居里一起发现了钋和镭两种放射性元素。
镭虽然不是第一种放射性元素,但它却是放射性最强的元素。
利用这种放射性,人们可以有效的治理癌症,这位医学界带来了很大的福音。
居里夫人为人类的科学事业所做的贡献数不胜数,不但如此,她高尚的人品也值得我们尊敬。
居里夫人对自己的祖国忠贞不渝,新元素钋的命名就是为了纪念祖国波兰,她说:“祖国更重于生命,是我们的母亲,是我们的土地。
”她处事谦虚低调,即使两度获得诺贝尔奖,也不愿在媒体上露面。
她对孩子说:“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否则会一事无成。
”爱因斯坦评价她:“在我认识的著名人物里,居里夫人是唯一一个不为盛名所颠倒的人。
然而,居里夫人于1934年7月4日清晨离开了我们,经过验尸报告导致她死亡的杀手是镭。
我觉得她并没有永远的离开我们,因为她高尚的品格坚定的信念值得我们代代相传。
《居里夫人》读后感篇2我在寒假的时候读了一本书的名字叫《居里夫人传》这本书让我觉的意义也是很大不光是知识还是大道理我都能在《居里夫人传》里学到的。
但再我看乐里面内容之后然我很感动特别是有两篇写的很生动。
可能有的同学没有看多所以我来告诉大家。
比如说第二卷第十四章让我感到我现在的生活实在是太幸福了我现在的生活是不能和居里夫人的当时生活比的。
那一章写了夫妻两个人都在简陋的实验室里一直都在引人入胜的奋斗着,而且还指导着下一代的学生做试验如果这一幕要是被看到了这个人一定是很感动的因为本来自己的生活就是很苦的了但还是不顾自己的幸苦在教下一代学生想让自己的力量一直传下去。
他们家的一个月的生活只是靠着500元来养活自己的夫妻两人还有自己的女儿还雇了一个女仆和一个奶妈这样他们是更加不够用了所以他们一直是省吃俭用的但他们有三个女儿这样他们只有在实验室更加幸苦的工作了,这就是他们艰苦的生活。
《居里夫人自传》读后感(8篇)

《居里夫人自传》读后感(8篇)《居里夫人自传》读后感篇一听人们说,居里夫人是世界上第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人。
今天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读这本书。
居里夫人名叫玛丽?居里,是波兰人。
他从小失去母亲,家庭生活困难。
读大学时,为了省油灯和取暖费,天一黑,他就跑到附近图书馆去读书,一直到晚上十点关门才走。
做实验时,他因为买不起含镭的铀矿时,只好利用廉价的含铀沥青残渣,她经常冒着酷暑和严寒,忍着刺鼻的气味工作,读完这本书,我很敬佩居里夫人。
读完这本书,我很敬佩居里夫人,敬佩她刻苦钻研,永不满足;敬佩她那种顽强进取精神;敬佩她刻苦努力学习,勇于实践……居里夫人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世界的科学技术。
如今,世界科学的飞速发展,也有居里夫人的一份功劳。
与居里夫人相比,我羞愧万分,居里夫人在那么恶劣的环境下都努力学习,探究。
我现在的生活条件那么好,却是过少看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寄生虫生活,有时还嫌这不好那不好。
读了这本书,我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身在福中不知福。
不过,从今天开始我一定要发奋学习,长大后像居里夫人一样为祖国为,为世界奋斗终生。
《居里夫人自传》读后感篇二书像一位老者,讲述着各种各样的故事;书像一座灯塔,指引我们前进的道路;书也像一名老师,给我们讲述世界上的真理。
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一本好书《居里夫人自传》相信大家都认识居里夫人吧?但你深入的了解过她吗?现在就和我一起了解一下吧!居里夫人原名玛丽。
居里,是巴黎大学的第一位女教授,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成就包括了发现两种新元素钋和镭。
居里夫人的童年是悲惨的,祖国被侵占,承受着沙皇的统治,她的童年充满了忧伤,这也渐渐形成了她理想的初衷。
进入大学后,她继续不停地努力学习。
她租了一间小房子,经济的窘迫和废寝忘食的学习让她有一次差点被饿死。
这样的日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去了,她有太多太多的无奈,太多太多的艰辛,可她用她那瘦小的肩膀,坚定的信念,在科学界里硕果累累。
她也曾有过迷茫,丈夫死后,她非常伤心,意志消沉了几个月,但最后她还是重拾信心,又开始了新的生活。
读《居里夫人自传》有感1000字(精选6篇)

读《居里夫人自传》有感1000字(精选6篇)读《居里夫人自传》有感1000字(精选6篇)读《居里夫人自传》有感篇1居里夫人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这是不言而喻的,但她的品质与毅力却高于她所从事的职业。
在科学领域上她总是以谦虚、严谨、平静、善于观察的科学态度去认真对待科学;在对于名利上她并没有所追求,而是将自己的科研成果无私的奉献;在家庭中,尤其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她却总能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让孩子自由的成长。
所以居里夫人并不只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这么简单。
这其中的道理恐怕只读者才深有体会吧!以下是我对她的全面概括以及我的感悟。
大家可能会想居里夫人为什么这么厉害,她难道有着超乎常人的地方?又或是她有着什么秘诀?不,这些都不是,而答案只有一个她刻苦学习、顽强奋斗、甘于寂寞、乐子清贫的一种精神,从而成就了她的一生,当然她的成就也离不开别人的帮助。
在此不得不一位关键的人物她的丈夫——皮埃尔。
如果没有他或许也就没有居里夫人的成就,是这个人给了她在心灵和精神上的帮助,不管是她活着还是他死了,他的思想精神无时无刻的不在影响着居里夫人,使她越挫越勇、勇不放弃。
谈及居里夫人的学习我真的是自愧不如,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像她一样,我们的国家将会更加的强大,她有理想就是“为了能够最有效的去帮助别人,使每个人都能够完善自我,并承担着社会责任”,她还意识到唯有受到教育才能改变周围的一切,如果一个人得不到好的教育,不具备良好的素质是绝不可能建立起美好的社会的。
正因如此,她怀揣梦想来到巴黎,在巴黎租住了一个很小的房间从而开始了她的学习生涯,在学习中的她的吃、穿、用、住都是十分过于艰苦,但她却自得其乐、孑然一身,只顾埋头于学习中,这是多么不简单啊!有理想并坚持着,终于天不负她她成功的通过了考试并名列前茅。
一八九五年她与皮埃尔结婚,从而开始了她的科研道路;不管实验室多么简陋,试验器材多么稀缺都无法阻止她前进的脚步,尤其是在她丈夫去世后丢下了孩子和一位年迈的父亲。
居里夫人传读后感范文1000字

居⾥夫⼈传读后感范⽂1000字 当认真看完⼀本名著后,⼤家对⼈⽣或者事物⼀定产⽣了许多感想,写⼀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
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是⼩编收集整理的居⾥夫⼈传读后感范⽂1000字,仅供参考,欢迎⼤家阅读。
居⾥夫⼈传读后感1000字1 世界上的名⼈数不胜数,个个都有⾃⼰独领风骚之处,正是由于这些⼈物的杰出贡献,我们的⽣活才会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
假期⾥,爸爸送我⼀本讲述⼀位研究科学的世界名⼈,她是历史上第⼀个获得过两次诺贝尔奖的⼥性。
她就是法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化学家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居⾥夫⼈。
她出⽣在波兰王国华沙市,是家中的幼⼦,虽然从⼩丧姐丧母,家境⼜⼗分贫寒,但这⼀切遭遇丝毫没有影响她对学习的追求,反⽽让她更勤奋。
在巴黎求学期间,租的房屋异常简陋,节俭到让⼈难以想象的程度,但就在那⾥,她度过了四个充实⽽有意义的春夏秋冬。
1893年物理学结业时,名列前茅。
1894年数学结业排在⼄等。
在1894年,玛丽·居⾥遇见和她⼀样酷爱科学研究的⽪埃尔·居⾥。
次年,两⼈举⾏了婚礼。
婚后他们并没有⼀直沉浸在甜蜜的且喜悦的⽣活中,⽽是继续将主要精⼒投⼊在科学研究上。
不久,他们就做出了轰动世界的重⼤发现了———⼀个新元素———镭。
居⾥夫⼈因为发现放射性元素和放射性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然⽽,天有不测风云,不久,⼀件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了——丈夫⽪埃尔·居⾥因为⼀次车祸永远地离开了她。
居⾥夫⼈虽然内⼼忍受巨⼤的折磨,但仍旧沿着科学道路继续⾛,并再⼀次获得了举世瞩⽬的诺贝尔奖。
玛丽·居⾥的⼀⽣崎岖坎坷,但是她却凭借强⼤的意志⼒和执着的信念,取得了⼀次⼜⼀次的辉煌成就,留给世⼈巨⼤的财富。
爱因斯坦曾说:“在所有的世界名⼈当中,玛丽·居⾥是唯⼀没有被盛名宠坏的⼈。
”作为⼀名伟⼤的科学家,玛丽·居⾥通过实际⾏动所彰显出来的⾼尚品格和⽆私奉献的精神值得⼈们钦佩和学习。
《居里夫人传》读后感1000字(精选3篇)

《居里夫人传》读后感1000字(精选3篇)《居里夫人传》读后感1000字1 暑假里,当我又一次捧起《居里夫人传》这本书时,就又一次被居里夫人身上那种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给折服了。
这本书主要写了居里夫人为了梦想,为了亲人而不懈努力直至成功的辉煌历程。
居里夫人是有史以来唯一赢得两次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她在科学上有如此成就,跟她的艰苦奋斗是分不开的。
在年少时,居里夫人虽然家境贫困但她却十分刻苦地学习;在年轻时,居里夫人独自住在异地一个简陋的破阁楼上,在艰苦的环境中为梦想而奋斗;在中年时期,居里夫人为了研究镭,在破旧的研究室里不辞劳苦居里夫人的种种精神总是激励着我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能轻言放弃。
记得有一次体育期末考,老师告诉我们考试的内容是四百米长跑,想要取得最好的成绩就必须要在1分50秒之内跑完全程!我一听,顿时傻了眼:长跑是我最不擅长的,更何况只有110秒的时间!我怎么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跑到终点呢?想到这,我不由得垂下了头,为了这次考试而伤脑筋。
没过多久,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号次是30号到40号的同学考试!”我一听到自己的号次,心里又是紧张又是担心:考试的同学都站在跑道上做准备工作了,她们个个信心百倍、精神抖擞,而我却迟迟不敢站到跑道上,我该怎么办呢?看着她们胸有成竹的样子,我不由得皱起了眉头,可考试快开始了,我来不及多想,只好硬着头皮上。
我无奈地迈着沉重的步伐犹犹豫豫地走到跑道上。
当我做着起跑的姿势时,看着老师手中的口哨,脑中突然想起了居里夫人为了从9000千克沥青矿渣中提炼出镭,整整奋斗了45个月,这点困难对我来说有又什么呢?想到这,我做了一个一个深呼吸,在心里告诉自己一定要努力争取好成绩!于是,我竖起耳朵等待着老师的起跑口令。
“各就各位——,预备——跑!”我一听到这个口令,马上飞跑起来,速度就像是一根离弦的箭,生怕落在别人后面。
刚开始,我看到自己跑在前几个,心里不由得舒了口气,对自己更有信心,更加奋力向前跑。
居里夫人传读后感1000字

居里夫人传读后感1000字居里夫人的美,在于她身怀大爱,对科学锲而不舍,对名利淡然处之,犹如淡蓝色镭光,历经岁月长久的淬炼,跨越百年,依然绽放出不平凡的美丽!我们阅读《居里夫人传》,不但是要崇敬她的美,更是要传承她的高尚品德,让这种美融入到我们的人生价值中,一直延续下去!一起来看看居里夫人传读后感1000字,欢迎阅读!居里夫人传读后感1没有浪费的时光,只有对科学的追求;没有享乐的怠慢,只有坚持不懈的奋斗;没有心灵的勾心斗角,只有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任何福祸荣辱都不能使她坚定不移的追求所动摇,那纯洁的心灵更不会因此而改变。
这就是居里夫人的一生——追求卓越、淡泊名利、内心坚强、品格高尚。
一、坚定不移,追求卓越居里夫人一生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苦,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屈辱与委屈。
年轻时,居里夫人独自从波兰来到巴黎求学,后来与居里结婚,两人志同道合,共同进行科学研究,可本来美好的生活,突然变得黑暗无光,因为正值壮年的居里突然在一场车祸中不幸遇难,居里夫人因此受到了晴天霹雳般的打击,她失去的不仅仅是相依为命的丈夫,更是精神上的支持与依靠,她听到噩耗时的惊愕和麻木,使我揪心,更为她的不幸遭遇而叹息,在接下来的工作与生活中,对于遇到的困难与他人的诋毁,居里夫人也有过沮丧,也想到过放弃,但是居里夫人最后还是以她惊人的毅力克服悲痛,重新振作,独自将科学事业进行下去,把对丈夫的怀念和内心的孤独寂寞留在心底,从此一往无前,对于科学事业更加坚定不移,追求卓越,最后攀登上了科学最高峰。
与此过程的困难不易相比,我们生活中的不如意简直就是微不足道,不足挂齿,而居里夫人对于理想坚定不移追求的精神,促进我在成长路上披荆斩棘不断前进。
(叙议结合)二、卓尔不群,淡泊名利居里夫人从不看重物质财富,对于不得不接受的名誉,态度也很冷漠,她不享舒适,凭天赋获得的种种利益她全部拒绝。
她敏锐严格,讨厌追名逐利,勾心斗角,因此她具有卓尔不群的优秀品质,爱因斯坦对居里夫人评论道:“在所有著名人物中,只有玛丽·居里未被荣誉摧毁。
《居里夫人传》读后感(通用15篇)

《居里夫人传》读后感(通用15篇)《居里夫人传》读后感1八年的家庭教师生涯终于让玛丽攒够了求学的资金。
现在她要去巴黎,圆一个被这时代、这命运压抑了八年的科学之梦。
在La Sorbonne,这位年轻的女子只花了两年的时间便取得了物理学学士学位,一年后,又是数学学士学位。
在那里,她邂逅了她灵魂的另一半,完成了她梦寐以求的事业,前无古人地两次站在诺奖的顶峰,最后,满足地安睡在了由她亲手发掘的镭之灿烂光耀下。
后人阅读她的传记,往往是赞叹佩服这样一位完满的居里夫人。
但又有谁会去设想,那伊始时候八年漫长而孤寂的时光,玛丽是如何度过的?科学是一个梦,一个超越马斯洛五重需求理论的存在。
而玛丽她不但有梦,更是一个有准备的人。
回到故乡的八年间,她没有无所事事。
担当家庭教师工作的同时,她努力自学着大学的课程。
功夫不负有心人,玛丽进入大学后果然提前完成了学业,甚至超乎预期地取得了数理双学位。
她的成功印证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对于一个有准备的人,不论外在环境有多么恶劣,他都可以凭借自身坚韧的意志追求理想。
因为命运女神,是可以被召唤的。
因此,请不要过多地埋怨环境。
世上总有些东西并不是你一人能轻易改变的,就例如体制。
既然无法改变,那就换一种角度去对待它。
离开,或者改变你自身。
待到你强大得能改变它的时候,请记得回头看看。
《居里夫人传》读后感2居里夫人的名字家喻户晓、响彻世界;玛丽·居里的贡献功勋卓著、彪炳史册。
一个出生在波兰首都华沙普通家庭的女孩,用她不平凡的一生,改变科技进程,影响世界。
她,有着对科学挚痛的爱、对皮埃尔·居里的伉俪情深、对两个女儿的新型教育。
实验室里,凝心聚力,克服种种恶劣条件;名利场上,淡定从容,不受名目繁多的荣誉称号的桎梏。
一位两度获得诺贝尔奖、分别摘取物理、化学学科最高科学桂冠的伟大女性,是怎样度过这一生的呢?高高在上的伟人有没有值得今天的我们追随的一面呢?《居里夫人自传》短短60页,篇幅的简单、真实、自然,正如她本人一样,从家庭背景、成长经历、求学历程、成家立业到实验室里的潜心研究、战场上的从容不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居里夫人传读后感1000字
看名人传记能激励自已,给自已以坚持不懈的动力,这个假期,我详读了《居里夫人》这本书,书中《居里夫人》的主人公当然是家喻户晓的居里夫人。
这本书真实而又生动地讲述了居里夫人传奇而又坎坷的一生。
居里夫人出生在波兰的首都华沙,名字叫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也就是在这个家庭的呵护下,居里夫人才能有如此伟大的成就.居里夫人小时候(下称玛丽),她还不懂事,在家里乱跑,但只有她父亲的房间没进去过,因为小玛丽知道,那里面都是她父亲的宝贝.一次,玛丽的父亲看玛丽对自己的家庭工作室很感兴趣,便把玛丽接到了他的家庭工作室里,玛丽看着这些各种各样的仪器、药水,简直惊呆了。
当玛丽又看到她父亲把一瓶一瓶的药水混合起来是,更是惊讶得合不上嘴。
玛丽把她父亲做的科学实验当做是变魔术,把她父亲的工作科学工作者当做是魔术师。
因为年纪还小的玛丽就已经对科学着了迷,所以她立志要做一名科学家,这也为她以后的人生确定了奋斗方向。
当玛丽长大了一点时,她姐姐房间里的书就像磁铁一样深深吸引着小玛丽,她偷偷摸摸地潜进她姐姐的房间里,想偷书看,可是被她姐姐发现了,驱赶出来了。
可小玛丽可没那么意志不坚强,千方百计地进入了她姐姐的房间,
可是又被驱赶出来了。
小玛丽百折不挠的精神终于使她得到了回报,她终于偷到了她姐姐的书,如愿以偿地汲取到了书中数不尽的知识。
也从此爱上了阅读,为她以后漫长的人生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上了小学以后,小玛丽才了解到波兰已经被普鲁士(现在的德国)、奥地利与俄国三国瓜分了七十多年了,波兰首都华沙被俄国占领,在华沙的波兰人不能说波兰话,发现就要坐牢;也不能传播波兰文化,否则也要坐牢。
波兰人失去了祖国,失去了自由,还失去了文化,这无疑是最可怕的。
波兰的这段屈辱史给小小的玛丽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回忆。
由于学校里的课本都是俄文的,玛丽不得不重新开始学习。
一天,老师在俄国人看不到的情况下讲了一个波兰童话,玛丽班上的同学都认真地听了起来。
可惜好景不长,马上督学就来检查了。
督学抽了一个同学,可是没回答出来。
这时,玛丽站出来为保护大家。
督学一连问了几个问题,都没问倒玛丽,最后他问了一个双难的问题,玛丽不知道。
只得失败。
回到家,玛丽在家里恶补波兰历史、地理,因为那节课,被玛丽
认为是最丢人的一课。
上中学以后,小玛丽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倔强,也越来越会保护大家了。
俄国教师柳沙想羞辱一般她,可是玛丽不甘示弱,不向她屈服,这使柳沙很难堪。
中学毕业时,校长宣布玛丽是学校建校以来最优秀的学生,并颁发给她了一枚金质奖章。
俄国教师柳沙一个人站在角落里,因为玛丽得到的那枚金质奖章,无疑是给了她一个响亮的巴掌!后来,十八岁的玛丽被迫不继续上学了,因为家里太贫困了,连姐姐也不能上学了,所以,十八岁的玛丽独自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去做家庭教师。
起初是在一个邻居家里做,后来因为工资太低,只得去了一个有家庭歧视而又富有的律师家里做家庭教师。
可是没过几个月,玛丽又狠下心来辞职了。
最后,玛丽毅然决定了:去远离华沙的一个小乡村里教书。
当玛丽坐上开往那里的火车时,眼眶里忍了几天的泪水,终于涌了出来……一年后,玛丽给父亲写信报平安,很快收到了父亲的回信,玛丽开心又知足地笑了。
三年后,玛丽的姐姐去法国巴黎上大学了;又三年后,玛丽也去法国巴黎上大学了。
临行前,玛丽给她的学生们留下了一句话:好好学习,老师在巴
黎与你们一起进步。
二十四岁的玛丽终于进入了她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
在这里,老师教书用的都是法语。
玛丽虽然在中学是法语成绩很好,但是现在却一点都听不懂老师们讲话。
为了学习,玛丽只得重新学习法语,她从最基本的语法开始学习,终于把法语练得炉火纯青。
大学毕业后,玛丽又接连获得两个学位:物理学士学位与数学学士学位。
后来,玛丽嫁给了皮埃尔?居里,所以人们称呼她为居里夫人。
一天,居里夫人发现沥青矿石里面不仅仅只有已经发现的铀,还有两种不同的放射性物质。
为纪念祖国波兰,居里夫人把它们分别命名为钋和镭。
其中,镭的放射性特别强。
但因为没有提炼出来这两种物质,所以没有人相信他们。
居里夫人对丈夫皮埃尔说:我们必须提炼出高纯度的镭!皮埃尔也很支持她。
可是要提炼出镭的原材料——沥青矿石的价格非常高,居里夫妇砸锅卖铁也凑不齐钱。
这时,居里夫人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变废为宝:捷克境内有一个大沥青矿,那里有大量的沥青矿渣,可以提炼出镭。
当她把这个想法告诉丈夫时,小两口不禁欢呼雀跃。
终于,捷克政府同意资助这小两口,皮埃尔也终于说服校长把学校操场边的一个小木棚作为他们的实验场地。
实验开始了,当一车车的沥青矿渣运进小木棚时,你可以想象出居里夫人的喜笑颜开。
一袋袋重二十公斤重的沥青矿渣倒进了锅里,尘土飞扬,烫伤了居里夫人的皮肤,但居里夫人没有放弃,这需要一颗多么坚强的心啊!而居里夫人居然还能在这种困境中半开玩笑地跟丈夫说:就像在等候我们的另一个小宝宝.经过了三年又九个月后,镭终于被提炼出来了,释放了居里夫人觉得世界上最美丽的颜色。
他们把这项技术无偿公布于全世界后,居里夫人也就成为了第一个两度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
我们可以从居里夫人的一生中学到什么呢:1、我们应该从小养成阅读与思考的习惯,因为书上有很多我们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而且多看一点课外书也可以了解一些生活常识,还可以提高写作水平。
2、不要被名利所迷惑。
如果你爱惜名利,那么你会一直在同一个地方徘徊;而如果你看淡名利,你就会一直往前走,在事业上取得更大的成果。
3、从容面对生活中的困境,在困境中不能退缩。
如果你退缩了,也就代表你自己输给了自己,任何困难都是纸老虎,只要你心理素质够硬,就可以跨过任何的难关;而如果你不退缩,
你就可以品尝到胜利的硕果。
4、要爱自己的祖国。
祖国是生你养你的地方,一个人如果心中没有自己的祖国,就会遭到全世界的唾弃,也不会有辉煌的成就;而如果一个人无比地想报效自己的祖国,那么他心中一定会有远大的理想,就会取得伟大的成就!共2页,当前第2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