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高中化学组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3年10月26日(星期四)下午2:00-5:00二、活动地点学校化学实验室三、活动主题《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策略研究》四、活动参与人员高中化学组全体教师五、活动议程1. 开场致辞2. 教学案例分享3. 分组讨论4. 经验交流5. 总结与展望六、活动内容1. 开场致辞活动开始,由教研组长张老师致辞,强调了本次教研活动的重要性,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参与,共同探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2. 教学案例分享由李老师分享了一节《物质的量》的课堂教学案例。
李老师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展示了课堂上的精彩瞬间。
其他教师认真聆听,对李老师的教学设计给予了高度评价。
3. 分组讨论根据教研活动主题,全体教师分为三个小组,分别就以下三个问题进行讨论:(1)如何将新课程理念融入高中化学教学中?(2)如何提高高中化学课堂的趣味性和有效性?(3)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讨论过程中,各小组教师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分享了各自的教学经验和心得。
以下是部分讨论内容:小组一:如何将新课程理念融入高中化学教学中张老师认为,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具体措施包括:(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3)加强师生互动,提高课堂参与度。
小组二:如何提高高中化学课堂的趣味性和有效性王老师提出,提高课堂趣味性和有效性,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
具体措施如下:(1)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手段;(2)开展实验探究活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3)关注学生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小组三: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刘老师认为,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2)注重实验操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3)开展课外活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化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表

过程
5.烟雾弹
活动效果
好
周
次
11
地点
实验室一
组
别
实验
辅导
教师
蒋
参加
人员
27人
活动
内容
趣味化学实验
活动
过程
6.墨水制取
活动效果
好
周
次
12
地点
实验室一
组
别
实验
辅导
教师
蒋
参加
人员
27人
活动
内容
趣味化学实验
活动
过程
7.巧吹气泡
活动效果
好
周
次
13
地点
实验室一
组
别
实验
辅导
教师
蒋
参加
人员
27人
活动
内容
趣味化学实验
活动效果
学生对实验室有了亲密接触
周
次
3
地点
实验室一
组
别
实验
辅导
教师
蒋
参加
人员
27人
活动
内容
观看视频
活动
过程
1、组织观看宇航员的太空实验
活动效果
对科学实验有了一定的了解
周
次
4
地点
实验室一
组
别
实验
辅导
教师
蒋
参加
人员
27人
活动
内容
观看视频
活动
过程
1、药品取用
2、常见仪器
活动效果
能够了解化学实验基本要求
周
次
活动
过程
8.指纹提取(1)
初中化学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日志下

试管、量筒、玻璃棒、研钵、胶头滴管、点滴板、漏斗、纱布、花瓣(如牵牛花)、植物叶子(如紫甘蓝)、萝卜(如胡萝卜)、酒精溶液(1:1)、稀盐酸、稀氢氧化钠溶液、白醋、石灰水。
三、步骤
(1)取几种植物的花瓣或果实(如牵牛花、月季花、紫甘蓝等),分别在研钵中捣烂,加入酒精(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1)浸泡;
④用温度计同时分别测定固体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温度,记录为b。
2.记录:
水中加入的溶质
NaCl
NH4NO3
NaOH
加入溶质前水的温度
20℃
20℃
20℃溶解现象来自全部溶解全部溶解全部溶解
溶质溶解后溶液的温度
20℃
15℃
30℃
3.结论
氯化钠溶解时温度不变,硝酸铵溶解时吸收热量,氢氧化钠溶解时放出热量。
活动效果
二、用品
鸡蛋清、水、酒精灯、烧杯、醋酸铅溶液、硫酸铜溶液、玻璃棒等。
二、步骤:
1.将3ml鸡蛋清倒入烧杯中,再加入15ml蒸馏水,用玻璃棒轻轻搅拌均匀,再将所得液体均分五个烧杯之中。
2.将其中一个烧杯在酒精灯上加热。
3.在其余烧杯中分别滴入醋酸铅溶液、硫酸铜溶液。
4.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凝结了的鸡蛋清,放在酒精灯上燃烧。
3.将橡皮塞连同“铜树”一起小心的放入盛有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静置。观察“银树”的生长和溶液的颜色变化。
活动效果
借此次活动,让学生再次学习如何比较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也感受到化学的美丽,提高了其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化学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日志
化学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日志
活动时间
辅导老师
活动内容
铁制品锈蚀条件的探究
2.用带有玻璃管和滴管(预先吸入氢氧化钠溶液)的塞子塞进瓶塞。
中学化学教研组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1年10月15日二、活动地点:学校化学实验室三、活动主题: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教学策略研讨四、活动内容:1. 开场致辞活动开始,教研组长李老师首先对各位教研组成员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对本次活动的主题进行了简要介绍。
李老师强调,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化学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希望通过本次研讨,大家能够共同探讨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2. 专题讲座本次活动的第一项内容是专题讲座,由我校化学高级教师张老师主讲。
张老师以“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教学策略”为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1)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教学目标张老师指出,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教学目标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2)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教学策略张老师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了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教学策略:①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注重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验是化学学科的核心,教师应充分利用实验资源,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③加强学科交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化学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应加强学科交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④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程度不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3. 交流研讨在专题讲座结束后,教研组成员展开了热烈的交流研讨。
大家针对张老师提出的化学教学策略,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了以下观点:(1)王老师认为,创设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游戏等多种方式,将抽象的化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形象的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刘老师提出,实验探究是化学教学的核心,教师应注重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引导学生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最新淮阴中学化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表

周
次
11
日期
2008-11-12
活动内容
看录相:《中学化学实验演示2》
活动过程记录
1.观看录相
2.交流观后感
活动效果很好Fra bibliotek周次12
日期
2008-11-19
活动内容
趣味实验:1、清浊互变;2、会游泳的鸡蛋;
活动过程记录
1.准备材料
2.讲解原理
3.动手实验
4.互相交流感想
活动效果
很好
周次
14
日期
2008-12-3
三、主要竞争者分析
周次
8
日期
2008-10-23
活动内容
1、滴水生烟;2、巧取指纹;
活动过程记录
1.准备材料
2.讲解原理
3.动手实验
4.互相交流
活动效果
良好
周次
10
日期
2008-11-5
活动内容
筹备学校文艺活动中节目
活动过程记录
1.选节目(化学趣谈、化学猜谜游戏)
2.确定人选
3.各成员明确自己任务
活动效果
活动效果
(二)上海的人口环境对饰品消费的影响良好
合计50100%周次
6
日期
1、现代文化对大学生饰品消费的影响2008-10-9
2、你大部分的零用钱用于何处?活动内容
看录相:《中学化学实验演示1》
活动过程记录
图1-3大学生偏爱的手工艺品种类分布1、观看录像
2.畅淡收获
(3)年龄优势活动效果
(2)缺乏经营经验良好
活动过程记录
1.查阅资料
2.准备材料
3.动手实验
4.交流实验成功失败经验
初中化学小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化学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化学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化学教研组于2023年4月15日开展了主题为“探究实验在教学中的应用”的小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探讨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提升教师实验操作技能,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认识,明确实验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2. 通过交流探讨,分享实验教学方法,提升教师实验操作技能。
3. 探索实验在提高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方面的有效途径。
三、活动内容1. 实验案例分析活动伊始,教研组长王老师以“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为例,详细介绍了实验的设计思路、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王老师强调,实验设计要贴近生活,让学生在实验中感受化学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2. 实验操作演示接下来,由李老师进行实验操作演示。
李老师以“物质的燃烧与灭火”为主题,展示了如何通过实验验证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
李老师操作熟练,讲解清晰,赢得了在场教师的阵阵掌声。
3. 分组讨论随后,全体教师分成四个小组,围绕以下问题进行讨论:(1)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2)如何设计有效的实验教学活动;(3)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4)实验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们各抒己见,积极参与。
张老师提出,实验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刘老师认为,实验教学要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实验活动;陈老师分享了自己在实验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经验。
4. 总结交流最后,教研组长王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
王老师表示,本次教研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希望全体教师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教学实践,不断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四、活动反思本次小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标。
以下是活动的一些反思:1. 教师对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明确了实验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化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化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第一次活动时间:2021年3月15日地点:学校化学实验室参加人员:张三、李四、王五、赵六、小红活动内容:1. 介绍各自的兴趣和研究方向活动开始时,大家依次介绍了自己的化学兴趣和研究方向,有的对有机化学感兴趣,有的对无机化学感兴趣,还有的对化学实验方法和技术有浓厚的兴趣。
2. 讨论化学实验项目大家就下一步的实验项目展开了讨论,提出了各自的想法和建议。
其中有一个成员提出了制备自制酸奶的实验项目,并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支持,决定作为下一次活动的实验项目。
3. 分享化学知识活动大家还分享了一些自己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比如有的分享了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有的分享了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知识等。
第二次活动时间:2021年4月10日地点:学校化学实验室参加人员:张三、李四、王五、小红活动内容:1. 进行自制酸奶实验本次活动的重点是进行自制酸奶的实验。
大家按照实验步骤依次操作,共同制备了一小批美味的自制酸奶,并讨论了实验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方法。
2. 分析实验结果实验完成后,大家对自制酸奶的味道、质地等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分享了各自的感受和心得。
针对实验中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和总结,为下一次实验做好了准备。
3. 探讨下一步实验项目在分享和总结的基础上,大家对下一次的实验项目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一些新的想法和建议,以便更好地拓展化学兴趣小组的活动内容。
第三次活动时间:2021年5月8日地点:学校化学实验室参加人员:张三、李四、王五、赵六、小红活动内容:1. 进行酸碱中和实验本次活动的实验项目是酸碱中和反应。
大家分组开展实验,通过调配不同浓度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并观察了中和反应的现象和变化。
2. 总结实验过程实验完成后,大家就实验结果进行了总结和讨论,分享了对中和反应的观察和理解。
还对实验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难点进行了探讨和解决。
3. 展望未来活动活动结束时,大家对未来化学兴趣小组的活动内容和方向进行了展望和规划,提出了更多的实验项目和研究方向,以丰富小组的活动内容和促进成员们的学习和交流。
初中化学兴趣活动教案

初中化学兴趣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通过丰富有趣的化学实验活动,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对
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活动对象】初中生
【活动时间】1小时
【活动流程】
1. 开场介绍(5分钟)
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 实验一:色彩变化(15分钟)
教师向学生演示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如铁和硫酸反应产生氢气,漂白粉和漠油的相互作
用等,让学生亲眼见到化学反应的奇妙过程。
3. 实验二:溶解性的实验(15分钟)
学生们分组进行溶解性实验,如研究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观察溶解速度等现象,了
解溶解性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4. 实验三:制作彩色火焰(15分钟)
学生们用不同的金属盐溶液进行燃烧实验,观察不同金属盐燃烧后产生的火焰颜色,体会
化学反应中的色彩变化。
5. 实验四:实战操作(10分钟)
学生们小组合作,自行设计一项化学实验,制定实验流程和实验步骤,并进行实际操作,
体验化学实验设计的乐趣。
6. 总结讨论(10分钟)
学生们汇总实验结果,讨论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发现的现象,总结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和意义,展示自己对化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活动效果】通过这一系列丰富有趣的化学实验活动,学生们不仅可以深入了解化学知识,而且可以激发他们对化学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为未来的
学习和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尾:做为一名地球母亲的儿女,能为环境保护做些什么?如果你成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者或执行者,你将如何操作?
结果与反思
(一)、结果
这种授课方式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培养学生从资料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化学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学科
化学
兴趣小组名称
化学课外兴趣小组
辅导老师
刘建国
参加人员
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全体成员
活动时间
2012年5月12日
活动地点
多媒体教室
活动课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角色扮演《小河在哭泣》
活
动
情
况
记
录
课前:学生:通过各种方法调查好宝丰的水资源污染情况;通过上网、图书馆等查阅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资料及国外环保动态;制作道具、准备台词等。
3、清晰明了地向学生阐明活动的程序和规则,否则课堂活动就会失去控制。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生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恰当地对他们的活动给出反馈和评价。有时教师的反馈和评价是促进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动力,他们在教师适当的鼓励下会对自己充满信心,从而产生学好化学的热情。
4、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即学生的心理因素。在一般的课堂教学中,许多学生由于担心犯错误,会采取一种不积极的“低姿态”。而角色扮演法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因此,在课堂中营造一种和谐,积极,平等的气氛十分重要。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并很好地利用各种教学方法,还要具备很好的处理和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
上课时:1、开头:设计小河被污染了——从鱼、游泳的孩子、洗衣的妇女、农民、
渔夫,表现一条小河被上游造纸厂污水污染前后的天壤之别。通过角色扮演感受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2、中间:设计环保法庭——组织学生分组扮演被告人、原告人、辩护律师、控方律师、法官、证人以及陪审团,最后展示法庭判决。通过角色扮演学习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1、可提前几天布置题目,让学生们事先做好最充分的准备,便于提高活动的质量。
2、所选课题题要尽量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做;给学生的任务既不能太难,也不能太容易,要稍稍超出学生的能力,使学生有一种挑战,有一种成就感。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兴趣和激发热情。课堂教学效果表明,那些具有适度挑战性,竞争性,游戏性的活动较受学生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