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3开满鲜花的小路导学案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3开满鲜花的小路导学案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3开满鲜花的小路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邮、递”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啊”,会写“鲜、邮”等9个字,会写“鲜花、邮递员”等14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角色不同的语气。
3.能借助图画讲述故事,能根据图画,仿照例句写句子。
4.能借助插图讲故事,知道“美好的礼物”指能给大家带来幸福愉快感受的事物,并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美好的礼物。
教学重难点:1.识字写字,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借助插图讲故事,理解“美好的礼物”是什么?感受故事中美好的情愫。
3.指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仿写句子,提升语言运用的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新课1.森林里有一条弯弯的小路(出示),小路的这头住着鼹鼠先生(出示词卡),跟鼹鼠先生打个招呼吧(生读,师正音)。
春天到了(出示开满鲜花的小路),看看这条小路,你有什么发现吗?2.揭示题目:对呀,它是一条开满鲜花的小路。
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写课题。
(板书课题)提醒:“鲜”是我们要学习的生字,左边的“鱼”横变提,右边是个“羊”,鱼羊鲜。
3.指名读课题,再齐读。
二、初步感知课文1.小路上为什么开满鲜花呢?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5页,自己读一读这个故事吧!出示读书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给课文标上小节号。
(2)把故事中的所有人物圈出来。
2.谁来按课文顺序说一说故事里还有谁?(学生自由回答,老师依次出示相应词语)(1)邮递员黄狗读词语“邮递员”,你知道邮递员是干什么的吗邮递员是负责投递邮件的人员(出示邮递员),“邮递员”这三个字都是我们要认识的生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吗?①学习“邮”,你怎样记住这个字?你能给它换个偏旁变成新字吗?②学习“递”,指导学生观察结构,用加一加的方法记忆。
③学习“员”,区分“员”与“原”。
选字填空:()工人()()来草()队()(2)长颈鹿大叔①“颈”是后鼻音,读准字音。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

课题:难忘的泼水节(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抓住重点词句自主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学习重点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他们之间心连心的深情厚谊。
学习难点感悟读文。
情境导入:中国是由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除了汉族外还有个少数民族,而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
今天我要带领大家一起去参加傣族的泼水节。
自学成才:1、写出本节课的生词,并注好拼音。
2、请同学仔细地读课文,课文为什么说是难忘的泼水节呢?3、读完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4、换词比较:“火红火红的”可以换成“红色”的吗?为什么?5、还有什么事物也是“火红火红”的?合作交流:1、指名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2、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3、默读课文,把自己读懂的地方和学习伙伴交流。
4、“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5、“赶来”可以换成“走来”吗?为什么?2、你从“一串串”“一条条”感受到了什么?点拨感悟:1、“今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用“因为……所以”练习说说原因。
2、朗读:“欢呼”一词体现傣族人民的心情。
3、用充沛感情的,自然的声音,能够体现出个性语气、语调地读好最后一句:“周总理来了!”同学之间相互评论。
巩固反馈:1、填量词一()花炮一()龙船一()花瓣一()象脚鼓2、找样子写词语。
一串串火红火红学后总结及反思:课题:难忘的泼水节(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抓住重点词句自主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学习重点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他们之间心连心的深情厚谊。
学习难点感悟读文。
巩固复习:1、字词:展示自己学会的词语。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课题:图形的运动(一)轴对称图形我的学习任务1、初步感知轴对称图形并理解。
2、能准确地判断出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我的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
学习流程知识链接对称现象在生活中会经常遇到,让我们来关注什么是对称。
这些都是对称的,我能说一说我在生活中发现的对称现象。
合作探究1、看书29页例1,剪一剪像上面这样,先把一张纸对折,再画一画、剪一剪。
(1)我把我剪的图形在沿折痕对折,我发现了:2、想一想、说一说对称轴对称轴对称轴我发现:像我们这样剪出来的图形都是()的,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
而且我还会说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什么是对称轴?学习流程归纳总结通过学习,我知道了: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这样的图形是()。
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课题:图形的运动(一)平移我的学习任务1.初步感知平移的现象。
2.会在方格纸上画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感受变换的数学思想。
学习流程知识链接1、平移现象在生活中会经常遇到,让我们来关注什么是平移。
这些都是平移现象。
我能说说我平常发现的平移现象。
合作探究2、自学书30页例2,认识平移。
(1)我知道并会说什么是平移?(2)哪几座小房子可以通过平移相互重合?(3)、看图填一填。
学习流程归纳总结通过学习,我知道了:1、当物体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且本身方向不发生改变时,这种现象就是()。
2、平移的方法:(1)确定物体平移的()(2)确定物体平移的()(3)()移动后的各点,就得到平移后的图形。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课题:图形的运动(一)旋转我的学习任务1、结合生活实际,初步感知旋转现象2、通过学习,提高我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我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流程知识链接-、旋转现象在生活中经常遇到,让我们来关注什么是旋转。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第三单位规划教材分析:本教材“祖国、家”一行安排,主要由《日月潭》《葡萄沟》《忘的水》《北京亮起来了》和文园地三成。
景如画的日月潭、瓜果香的吐番、繁的北京城和情朴质的水都从不一样面展现了祖国河山的、壮美。
教育中教要注意与生活接,通在地上找四篇文介的地方,游情境,引学生重复文,自主感悟,略不一样的民族情。
同要发掘教材中潜伏的源,引学生走出教室,通察、、等研究活,认识家,美家,增参加社会践的合本事。
教育目:.47个生字,会写48个字。
2.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文,感觉祖国河山的美好,略不一样的民族情。
3.有祖国的意和感情。
教育要点:学生熟的掌握本元的生字,生。
教育点:学生从不一样角度来家的美。
单位课时安排:日月潭⋯⋯⋯⋯⋯⋯⋯⋯⋯⋯⋯⋯⋯⋯⋯⋯⋯⋯⋯⋯.2葡萄沟⋯⋯⋯⋯⋯⋯⋯⋯⋯⋯⋯⋯⋯⋯⋯⋯⋯⋯⋯⋯..2忘的水⋯⋯⋯⋯⋯⋯⋯⋯⋯⋯⋯⋯⋯⋯⋯⋯⋯..2北京亮起来了⋯⋯⋯⋯⋯⋯⋯⋯⋯⋯⋯⋯⋯⋯⋯⋯⋯⋯2文园地三⋯⋯⋯⋯⋯⋯⋯⋯⋯⋯⋯⋯⋯⋯⋯⋯⋯⋯⋯2集体备课导教案学科:语文年级:二年级主备人:一同备课人:乔花执教人:李贵霞课题9.日月潭课型新讲课讲课时间学习日月潭课时2课时内容认识“环”等9个生字;会写“岛”等12个字。
累积“太知识与技术阳高照”等9个词语。
学习目标过程与形式整体感知,初步感觉日月潭的艳丽风景。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正确、流畅地朗诵课文。
初步感觉日月潭的艳丽风景。
要点1.学会9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熟读课后“我会读”的小韵文。
难点正确、流畅地朗诵课文。
初步感觉日月潭的艳丽风景。
第一课时教育导案环节1.教师:今日,老师将带着大家一同去赏识一个风景艳丽的地方,这个地方的名字叫“日月潭”。
一、创建教师板书课题。
情境,导入新课 2.教师出示日月潭的图片,〔用时:初步感觉日月潭的艳丽风景。
5分钟〕3.教师:日月潭在哪儿呢?假如我们要去旅游,应当怎么去呢?4.出示课件,相机简介台湾教案个性修正1.学生观看图片,感觉日月潭的艳丽风景。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9、《日月潭》(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借助拼音查字典等方法认读9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读写本课词语。
3、能用普通话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重点:认读本课9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难点:正确读写本课的生字和词语。
知识链接:台湾中国东南部的一个省,中国第一大岛。
台湾自古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台湾地理位置优越,物产丰富,是祖国的宝岛。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课文写得真美我要大声地读一读,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我还会轻声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①画出文中的生字词,自读两遍。
②我会写出下面生字的读音。
()()()()()()()()()环绕茂隐境筑晰朦胧③我会把课后的生字正确地写在田字格里,我还想提醒大家易写错的字是、。
3、熟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丢字。
读完后说一说自己读懂了什么?二、合作探究:1、小组内认读课后“读读记记”中的词语。
太阳高照群山环绕风光秀丽树木茂盛湖水碧绿名胜古迹隐隐约约点点灯光蒙蒙细雨2、朗读比赛。
把课文准确、熟练地读给大家听。
3、画出课文中描写日月潭美景的句子,读一读,说说自己的体会。
4、小组合作探究识字方法。
5、全班交流:①形近字比较识记:坏——环烧——绕稳——隐钓——约岛——鸟纱——沙②形声字识记:晰朦胧境6、巧手练写字。
读一读,看一看,写一写。
完成课后“我会写”,并在小组内交流展示。
三、拓展延伸:查找日月潭的资料,进一步了解日月潭。
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积累了哪些好词佳句呢?把它们写下来吧。
五、课堂检测一、比一比,组词。
岛()纱()绕()隐()晰()胧()鸟()沙()浇()急()析()笼()二、把下面的字换偏旁变成新字再组词。
环——()()胜——()()境——()()盛——()()9、《日月潭》(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在读中品词析句,体会作者用词得当,语言生动优美。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进一步感受日月潭的迷人风姿,有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2

导
学
过
程
一、自学感悟:
1、夏天,一场暴雨过后,你最喜欢干什么?(学生畅所欲言)
2、导:著名作家冰心奶奶把小朋友玩水的欢乐情景写成了一首诗。
板书课题,齐读
简介: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以写作诗歌、散文著称于中国文坛。
二、设问导读:
1、用1、2、3、4、在文中标节
2、自己小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快乐得好像神仙
( )的哥哥 ( )的妹妹
淘气、可爱、乐观、 俏皮、可爱
关心妹妹……
整理导学案
这节课,我在( )方面表现好,在( )方面表现还不够,今后我要这样改进:( )
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导学案
课型
新知探究+展示
主备人
小主人姓名
课时
2
学习内容
6、谁的本领大(一)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课型
新知探究+展示
主备人
小主人姓名
课时
2
学习内容
6、谁的本领大(二)
学习目标
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习复述课文内容。
学习重点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表演。
学习难点
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本领,要正确认识自己,看待他人。
学习准备
课件
集体备课
二度备课
导
学
过
程
温故互查:
1、听写词语:
学习难点
能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
学习准备
课件
集体备课
二度备课
导
学
过
程
一、温故互查: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导学设计

9、日月潭导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激发热爱祖国宝岛台湾、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难点:会认会写生字,理解课文内容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导学准备:1.预习案。
2.课件。
导学课时:2课时导学设计:第1课时导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导学重难点:会认会写生字。
导学准备:1.预习案。
2.课件。
导学过程:一.导言引入课题:从今天开始我们学习第三单元的课文,这组课文是围绕祖国、爱家乡的专题来组织的。
我们知道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山河壮美。
现在我要领你们去祖国的第一宝岛台湾,台湾地理位置优越,物产丰富,同学们请看图:这就是台湾的日月潭。
板书课题。
你想知道那里到底怎样吗?那我们赶快去游览那里好吗?二.师范读课文,生看图欣赏:1.了解"潭"的意思?2.听后日月潭给你什么感觉?三.自主初读,识记生字。
1.自由读课文,圈出本课的生字,注意要读准字音。
2.师生交流,检查初读效果。
3.读含有生字的词语,巩固生字。
群山环绕树木茂盛隐隐约约一片朦胧建筑仙境4.变换语言环境识字。
读词语,找出生字:花环、五环旗、围绕、茂密、筑路、环境、明晰5.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认识"朦、胧、境"。
6.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识字:坏--环镜--境整体感知:你感觉到日月潭哪些地方很美?四.写字指导:1.巩固读音:要求会写的字中有六个翘舌音的字(展、纱、绕、胜、省、盛)2.发现规律:同结构:六个字是左右结构,三个上下结构,三个半包围结构。
同偏旁:纱绕约新旧联系:岛--鸟纱--沙绕--烧、浇偏旁比较:建--迈迷迹追3.示范讲解,提示易写错的字。
隐茂展省五.实践活动:查找日月潭的资料,进一步了解日月潭,争做最佳"小导游"。
在给同学作介绍时,力争用上积累的好词佳句。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9.雨后导学案教学目标:知识链接:,冰心:我国著名作家、儿童文学和文学翻译家。
原名为谢婉莹,笔名为冰心。
1990年出生,1999年去世。
享年99岁,被称为“世纪老人”。
她长期为孩子们写作,是我国最早创作儿童文学、对儿童影响很大的作家之一。
冰心奶奶热爱儿童,尊重儿童,重视儿童教育工作。
她的著名作品有《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小橘灯》等。
自主学习:1 我会认读生词,给加点字注音。
理解他们的意思。
嫩绿树梢赤脚溅起水淋淋糟糕裤子唇儿裙儿小辫儿痛快摔一跤2我会给生字注音,组词。
赤妹仙神拍脚洋哥3自读课文。
课文主要写了雨后,孩子们在玩的事。
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 孩子们玩得怎没样?从哪儿看出来的?2 找出他们玩儿时表示动作的词语,体会他们快乐的心情。
3 你喜欢文中的“小哥哥”吗?为什么?当堂达标:1比一比,再组词。
神()洋()伯()伸()样()拍()2 填上合适的词语。
()地踩水 ( )地跟在后面( )地跑()地叫起来3 背诵课文。
拓展延伸:小练笔:写一写你是如何快乐的做游戏或玩耍的?10.假如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链接介绍神笔马良的故事。
《神笔马良》是享誉世界的经典文学名著,是影响了几代少年儿童成长的童话名篇,是中国儿童文学难能可贵的瑰宝。
学生课前查阅学习过程:独立自学(1)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2)边读边圈点勾画,读完后回答:本文讲述了什么(3)观察,分析字形。
(4)找出多音字。
合作探究同桌交流一.练习书写,认读字词,扩词1.“击”的笔顺2.“腿”注意偏旁3.“哭”的最后一笔是“、”二.学习第一自然段自由读。
思考:小作者的第一个愿望是什么?三.学习第二节1、小姐姐接下来想帮助谁呢?(小鸟)2、请小朋友自己读一读第二小节,想一想小姐姐为什么要给小鸟画谷粒呢?四.学习第三节窗外的小树在红红的太阳下快活地成长,幸福的小鸟和妈妈一起享用着好吃的谷粒!可是……西西从小双腿残疾,没有一天离开过他的病床和轮椅。
请小朋友自己读一读课文的第三节五.学习第四节小作者只画了这些东西吗?(不是)你怎么知道?(最后一句,省略号)这小小的省略号表示什么呢?(指名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通过学习,感受汉语言文字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教学重点】能讲述贝字的故事,了解贝作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 【教学难点】感受汉语言文字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认识“甲、骨”等 15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漂”,会写“贝、壳”等 9 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中秋节。中秋节这一天,全家人坐在院子里干什么?(赏月、吃月饼)
4.重阳节。说说重阳节的风俗是什么。教师介绍“重春到,全家团圆真热闹。引导理解“热闹”,指导书写这两个字。
(三)回归全文
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韵文。小组练读。学生展示自己的朗读。全班合作读。
别都有哪些风俗习惯呢?我们一起来学习。
板块二:自读课文,读准生字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2﹒自由读一读课文,划着出本课生字,指名读,齐读。
3﹒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板块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识记生字:
(1)出示:传统 贴窗花 元宵 大街小巷 祭扫 龙舟 艾香 满堂 乞巧 牛郎 月饼 赏菊
(2)认读生字,重点认读儿歌中的生字,自读生字。
神 奔 奋 峡 湾 民 族谊齐
yáo yǒnɡ fēnɡ sǒnɡ ɡé yǔ lù nónɡ fán rónɡ
谣 涌 峰 耸 隔与陆浓 繁 荣
(1)小老师带领同学读生字词。重点指导平舌音“族”,翘舌音“神”,前鼻音“奔、奋、
湾、民”。平舌音“耸”,前鼻音“繁”,后鼻音“涌、峰、浓、荣”。 (2)小组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3)说说自己有什么好办法识记其他字。
[教学过程]
板块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贝壳吗?
2.出示课件,学生欣赏感受。
(1)欣赏各种贝壳,感受贝壳的漂亮,令人喜爱。
(2)说说自己喜欢那种贝壳,为什么。
师:贝壳不光外表漂亮,能做饰品,还有更大的用处呢!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好好学
习一下关于“贝”的故事。
板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我们还会干什么呢?(看图片)
仿说:春节到,人团圆,
,
。指导学生读好这一句韵文。
2.元宵节节日活动:看花灯、吃元宵。
引导学生理解“人如潮”,并引导仿说句子:
元宵节,看花灯,
。元宵节,吃汤圆,
。
指导学生读好这一句韵文。
3.端午。教师简介屈原的故事,让学生简单了解这个节日的来历。
5
节日活动:赛龙舟、吃粽子、插艾叶。指导学生读好这一句韵文。
1.学生初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
(1)要求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或请教老师同学。
(2)读顺句子,不唱读,不回读,注意语气和语调。
(3)把容易读错的字和句子多读几遍。
2.小组展示汇报,疏通字词障碍。
(1)出示生字:yǔ cái qián jiǎ ɡǔ bèi ké huài bì ɡuān
与财 钱 甲 骨贝 壳坏 币关
板块四:总结拓展
师:每一地方还有自己独有的节日。我们武鸣有什么节?(三月三)现在我们来回顾这
个节日。(请学生欣赏武鸣三月三图片)。
尝试创作: 三月三,真热闹。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
。
识字 2 传统节日
春节
元宵
清明
重阳
中秋
七月七
端午
反 思
6
武鸣县城厢镇小学二年级下册 语文科第三单元导学案
主备人: 尹秋琼
[课时目标]
第二课时
1. 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景物物同所学的三字经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 语意思。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受“奔、涌”等词语的表达效果
2. 能流利、有韵味地朗读三字经。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
板块一:研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小节。
1.出示课文:我神州,称中华,山川美,可入画。
请学生自己读一读,并说一说读懂了什么?并练习有感情朗读
组交流,选择一个节日来说一说。)
板块三:展示汇报
(一)请学生小组汇报,教师出示相关课件,并重点引导春节、元宵、端午这三个节日。
1.春节风俗有:贴窗花、放鞭炮、贴春联。
出示古诗: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师:从这首诗我们就知道,自古以来,中国人过春节总会放鞭炮、贴对联。除了这些,
家庭和睦 民族团结 奋发图强 繁荣昌盛
板书设计:
神州谣
祖国山河美 黄河、长江、长城、珠峰、台湾 民族要团结,统一
祖国壮美,民族团结
教 学 反 思
3
武鸣县城厢镇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科 第三单元导学案
主备人: 尹秋琼
审核人:王芳 使用者单位:
使用者姓名:
学习内容:识字 2 传统节日 1.指导学生认识“传、统”等 15 个认读字,会写“贴、街”等 9 个。能听写课后 12 个 词语。
(5)老师范写生字,学生描红。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怎样才能把这些生
字写美观?
(6)展示学生作业,点评优缺点。
板块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读儿歌,圈一圈,说一说:本课讲了哪几种传统节日。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我国的一些传统节日及风俗习惯,选一两个节日,联系生活说说自己
是怎么过节。仿说一两个句子。
2.使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有韵文地朗读韵文。
3.使学生初步了解我国的一些传统节日及风俗习惯,能按时间顺序排列。选一两个节日,
联系生活说说自己是怎么过节。仿说一两个句子。 【教学重点】 正确识、写生字,正确、流利朗读儿歌。初步了解我国的一些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热爱和赞美之情。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指导学生认识“传、统”等 15 个认读字,会写“贴、街”等 9 个。 2.使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韵文。 [教学过程]
板块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寒假时我们刚过了一个节日,是什么节哪?(春节)春节是我们国家的
一个最隆重的传统节日。(齐读课题。)你还知道我们有哪些传统节日吗?这些传统节日,分
小老师教读生字。 开火车。抢读。 小组长强调以下读音:“钱、关”前鼻音,“财”是平舌音,“甲、坏”是三拼音节。
7
(2)认读新词:漂亮、贝类、珍贵、饰品、随身、损坏、容易、赚钱、赔本、购物贫困 3.识记生字“与 财 钱 甲 骨 贝 壳 坏 币 关 ” 师: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学生自由汇报,老师相机指导: 加一加。如:“财”是“贝+才”,“坏”是“土+不”,“币”是“丿+巾”,“关”是“丷+ 天”,“甲”是“日+〡”。“壳”是“士+冖+几”。换一换:“线”把“纟”换成“钅”,就是“钱”。 减一减:“写”去掉“冖”,是“与”。猜谜语:“城头月”就是“骨”,“回来团圆”是“贝”。 2.指导写字:重点指导“钱、骨、壳” (1)教师讲解笔画名称和笔顺,扩词。 (2)在田字格中范写,讲解每个笔画在其中的位置,学生按笔顺说说笔画名称。 学生互相交流,老师重点指导。 (3)请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怎样才能把这些生字写美观?老师范写生字, 学生描红。 (4)展示学生作业,点评优缺点。 板块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要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2.同桌互读互听。分小节展示朗读。 3.说说读了短文,你知道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讲了汉字“贝”的有关故事。) 4.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 指名说明每个自然段的大致意思。
1
4.指导书写生字。 (1)(课件出示)用田字格课件出示:神 奔 奋 峡 湾 民 族 谊 齐, 让学生仔细观察字形结构,指名说。 (2)教师指导书写。“神”部首是“礻”。“奔”上下结构,是“大+卉”,不是“大+十+ 升”。“湾”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最后一笔是竖折折钩。“民”的第一笔是横折,第三笔是 竖提,不是竖勾。“峡、谊”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3)认真读贴,描一个写一个。注意写字姿势,头正身直足安。 (4)展评学生的书写。 板块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 检查课文朗读 小朋友们词语读得这么好,课文能读正确流利吗? (1)同桌合作轮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地就给同桌竖起大拇指,不正确的让他多读几 遍,我请读得用心,听得专心的同学展示。 (2)自由读全文,争取读得正确流利。 (3)指名读,评价读。 2.默读课文,想一想每一个小节写了什么,并说一说
(3)开火车读、齐读。
(4)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2.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田字格的生字:贴 街 舟 艾 敬 转 团 热 闹
(2)在田字格中范写,讲解每个笔画在其中的位置,学生按笔顺说说笔画名称。
4
学生互相交流,老师重点指导:“街”的中间的“圭”最后一笔是提;“转”的第七笔是
“撇折撇”,从上面一笔写下来。“闹”里面是“市”字。“贴、扫”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3.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景物物同所学的三字经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
意思。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受“奔、涌”等词语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会写字,会认字。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三字经,
一边读一边想画面,积累生动的语言。 【教学难点】感受课文表达的感情,了解祖国的大好山河。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州”“涌”等 15 个生字,会写“州“湾”等 9 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 [教学过程] 板块一:启发谈话,导入活动 师:同学们,我们祖国山河壮丽,民族众多,团结一心,共同发展。今天,我们来学习
2.学生汇报展示:先说一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并有感情读一读。
(二)学习第二、三小节。
1. 出示要求:(1)这里介绍了我国哪些代表性的地方?(2)说一说这些景物的特点 是什么?
2.学生按要求自学,跟同桌交流。
3.请学生汇报。 4.师出示相应图片,相机点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