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结核分枝杆菌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非结核分枝杆菌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太本中西医分离医院之阳早格格创做
非结核分歧杆菌医院熏染防止取统制制度非结核分枝杆菌是自然界中广大存留的一种条件致病菌,存留于火、土壤战睦溶胶中,不妨引导免疫力矮下的患者爆收熏染.更加是注射部位易制成非分离分期杆菌熏染迸收,对于患者健壮制成妨害,果此特制订本管制制度加强防控.
一、严肃贯彻降真《医院熏染管制办法》、《消毒管制办法》等有闭确定.
两、加进人体构制战无菌器官的相闭调理器械、器具及用品必须达到灭菌火仄,交触皮肤、粘膜的相闭调理器械、器具及用品必须达到消毒火仄.对于耐下温、耐下干的调理器械、器具战用品尾选压力蒸汽灭菌,尽管防止使用液体化教消毒剂举止浸泡灭菌.需要使用液体化教消毒剂举止消毒时,要包管其使用要领、浓度、消毒时间等切合有闭确定,并对于使用中的液体化教消毒剂的浓度举止监测.
三、使用的消毒药械、一次性调理器械、器具战用品必须切合国家有闭确定.
四、一次性使用的调理器械、器具战用品没有得沉复使用.
五、百般抽吸的输注药液大概者溶媒等开开后应当证明时间,典型使用,并防止患者同用.
六、氧气干化瓶、雾化器、呼吸机的干化拆置、新死女温箱等使用无菌火.
七、无菌液体开开后超出24小时没有得使用.
八、医务人员要严肃真止无菌技能支配规程,脚卫死典型及消毒断绝技能典型.
九、创制易治性脚术部位大概注射部位熏染时,马上举止非分离分歧杆菌的病本教检测.更加是爆收汇集性病例(3例以上)时,即时报告院感科,并根据病本教检测截止精确使用抗菌药物.
十、爆收非分离分歧杆菌熏染迸收时,即时依照《医院熏染管制办法》、《医院熏染迸收报告及处置管制典型》等有闭确定上报.
2009.3.。
非结核分枝杆菌医院感染防控

二O一O年五月二十二日
中国政府网 一0年六月三日
近年来,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发生因手术器械、注 射器具及医疗用水等灭菌不合格、使用不规范造成患 者手术切口、注射部位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暴发事 件, 对患者健康造成危害,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为 进一 步加强非结核分枝杆菌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 使用中的湿化水:达标率33%,其中铜绿1份、 其余不达标者染菌量>2000cfu/ml
❖ 湿化装置存在问题:肉眼可见污垢、水锈、 检出铜绿、大肠埃希等条件致病菌
环境尤其水源污染 引起的感染,您重 视了吗?
自来水龙头采样方法
看看自来水管内有什么?
2009年中山医院饮水机采样
24
ICU环境中PDR-AB污染严重
❖ 我国已报告的NTM 病以肺病为多,尤其是MAC 肺病,
❖ 快速生长的偶然分支杆菌和龟分支杆菌肺病 并不少见,全身性NTM播散型者也有存在。
❖ 值得警惕的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国内已发生数起因手术或注射 引起的术后感染,其中最严重的一起是1998年 某医院292例手术中共发生168例术后脓肿分 支杆菌院内感染暴发。
❖ 1990 年对27个省、市、自治区进行第三次全国结核病 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的结果表明,NTM总感染率为15.4%。 其中感染率最高的省份为浙江省(44.9%),海南省次之 (43.8%)。西藏自治区的NTM感染率最低,为1.9%。
❖ 总的趋势是,南方高于北方,沿海高于内地,气候温和地 区高于寒冷地区。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60岁开始 下降。性别和民族与NTM感染率之间无明显关系。
D.L
2010年11月5日
内容提要
❖ 《规范使用医疗用水通知》2010.10.22日 ❖ 卫生部要求(卫办医政发[2010]88号) ❖ 院内外监控情况不容乐观 ❖ 国内外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暴发事件警示 ❖ 非结核分枝杆菌概述 ❖ 具体防控措施
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控制制度

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控制制度非结核分枝杆菌是指结核分枝杆菌、牛分枝杆菌与麻风分枝杆菌以外的分枝杆菌。
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条件致病菌,存在于水、土壤和气溶胶中,可以导致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发生感染。
感染类型可有呼吸道感染、淋巴结炎、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其中医源性感染多为快速生长型非结核分枝杆菌所致的皮肤软组织感染。
一、非结核分枝杆菌的筛查重点是那些经正规抗TB治疗无效的TB患者和/或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抗酸杆菌检查阳性而临床表现与肺TB不相符者;2、痰液显微镜检查发现菌体异常的分支杆菌;3、初治肺TB患者分离出的细菌对抗TB药耐药;4、接受正规抗TB治疗无效而反复排菌的患者;5、医源性或非医源性软组织损伤或外科术后伤口长期不愈找不到原因者。
二、非结核分枝杆菌的报告1、发现非结核分枝杆菌病人首先要报告科主任、护士长,及时隔离病人;2、如果是医院感染必须在24小时之内填卡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
三、非结核分枝杆菌的预防控制措施1、将患者隔离于单间,房间每天开窗通风。
2、进入隔离房间或接触该病人时需戴手套。
3、脱手套、后,需用抗菌肥皂液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
4、该病人周围物品、环境和医疗器械,须每天清洁消毒,并保持干燥。
为防止发生医源性感染,在医疗工作中还需注意:5、严格按照《消毒技术规范》进行手术器械等医疗用品的消毒灭菌工作。
6、规范使用医疗用水、无菌液体和液体化学消毒剂。
7、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四、非结核分枝杆菌的治疗近年研究的对NTM有效的药物包括:①利福类:如利福布汀﹑利福喷汀﹑利福吉拉,主要抑制DNA依赖的RNA聚合酶,干扰DNA生物合成。
②喹诺酮类:如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主要通过抑制细菌DNA复制,同时抑制分支杆菌的代谢,与原抗TB药无交叉耐药性。
③新大环内酯类:如克拉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通过阻碍细菌转肽而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尤其是克拉霉素。
④ 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联合应用: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阿莫西林﹣舒巴坦等,⑤氨基糖甙类:如阿米卡星﹑托布霉素等,其通过作用于NTM核糖体30s亚基而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非结核分枝杆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课件PowerPointTemplate

预防控制措施不足
目前针对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措施尚不完善,缺乏有效的干预手段。
耐药性问题
非结核分枝杆菌对常用抗结核药物存在耐药 性,影响治疗效果。
缺乏特异性疫苗
目前尚无针对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特异性 疫苗,无法有效预防感染。
疫苗研发与接种
疫苗研发
投入资源开展非结核分枝杆菌疫苗的研发工作,通过疫苗接种提高人群免疫力,降低感 染风险。
疫苗接种
在疫苗研发成功后,根据疫苗可及性和接种策略,对特定人群进行疫苗接种,以实现群 体免疫的效果。同时,需关注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持久性,并进行持续监测和评估
。
04
非结核分枝杆菌的案例 分析
环境清洁与消毒
定期对医院环境进行清洁和消 毒,特别是高频接触的物体表 面和医疗器械。
对患者病房和诊疗区域进行通 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
对患者的分泌物、体液等污染 物进行严格消毒处理,避免传 播。
耐药性监测
对非结核分枝杆菌感 染患者进行耐药性监 测,了解菌株的耐药 性情况。
对耐药性较高的菌株 进行追踪监测,及时 采取防控措施,防止 传播。
典型病例介绍
患者基本信息
感染前情况
感染症状
诊断依据
年龄、性别、基础疾病 等。
是否住院、手术、免疫 抑制治疗等。
发热、咳嗽、胸痛等。
痰液、组织样本的细菌 培养和鉴定结果。
感染过程与治疗经过
01
02
03
04
感染途径
直接接触、空气传播、水源污 染等。
临床表现
肺部影像学表现、全身症状等 。
治疗措施
抗菌药物选择、剂量、疗程等 。
卫生部非结核分枝杆菌控制预防

卫生部非结核分枝杆菌控制预防
第9页
加强对医务人员培训和医疗机构管理
❖ 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全院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预防与 控制知识培训, 加大对消毒灭菌、无菌技术操力和处置能力, 切 实保障医疗安全
卫生部非结核分枝杆菌控制预防
第10页
❖ 降低因医疗用水、医疗器械和器具使用及环境和 物体表面污染造成医院感染
卫生部非结核分枝杆菌控制预防
第7页
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工作
❖ 加强重点部门(ICU、手术室、血液透析室、内镜 诊疗中心、消毒供给中心等), 重点部位(导管相 关性血流感染、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等)及关键步骤 医院感染监测工作, 及时发觉、早期诊疗感染病例
卫生部非结核分枝杆菌控制预防
第1页
高度重视非结核分枝杆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
医疗机构应严格执行《医院感染 1 管理方法》及相关医院感染控制
技术和标准.
明确并落实各部门预防和控制医 2 院感染职责, 建立医院感染管理
责任制.
3
卫生部非结核分枝杆菌控制预防
制订并完善对应规章制度和工作 规范.
第2页
采取有效办法预防和控制非结核分枝杆菌医院感染
用具必须到达灭菌水平, 接触皮肤、粘膜相关医 疗器械、器具及用具必须到达消毒水平
卫生部非结核分枝杆菌控制预防
第5页
规范使用医疗用水、无菌液体和液化学消毒剂
应该遵照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规范使用医疗用水、 无菌液体、和液体化学消毒剂等, 预防二次污染
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机湿化装置应该使用无 菌水
各种抽吸输注药液或者溶媒等开启后应该注明时间, 规范使用, 并防止患者共用
非结核分枝杆菌是指结核分枝杆菌、牛分枝杆菌 与麻风分枝杆菌以外分枝杆菌,原称为非经典分枝杆 菌,是自然界广泛存在一个条件致病菌,存在于水、 土壤和气溶胶中,可造成免疫力低下患者发生感染。 近年来,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发生因手术器械、注射器 具及医疗用水等灭菌不合格、使用不规范造成患者手 术切口、注射部位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暴发事件,对 患者健康造成危害,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为加强非 结核分枝杆菌院感预防与控制工作,保障医疗安全, 现将相关要求通知以下
非结核分枝杆菌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之欧阳理创编

太原中西医结合医院
非结核分歧杆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非结核分枝杆菌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条件致病菌,存在于水、土壤和气溶胶中,可以导致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发生感染。
尤其是注射部位易造成非结合分期杆菌感染暴发,对患者健康造成危害,因此特制订本管理制度加强防控。
一、认真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
二、进入人体组织和无菌器官的相关医疗器械、器具及用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接触皮肤、粘膜的相关医疗器械、器具及用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
对耐高温、耐高湿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用品首选压力蒸汽灭菌,尽量避免使用液体化学消毒剂进行浸泡灭菌。
需要使用液体化学消毒剂进行消毒时,要保证其使用方法、浓度、消毒时间等符合有关规定,并对使用中的液体化学消毒剂的浓度进行监测。
三、使用的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器械、器具和用品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四、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用品不得重复使用。
五、各种抽吸的输注药液或者溶媒等开启后应当注明时间,规范使用,并避免患者共用。
六、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机的湿化装置、新生儿暖箱等使用无菌水。
七、无菌液体开启后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
八、医务人员要认真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手卫生规范及消毒隔离技术规范。
九、发现难治性手术部位或注射部位感染时,即刻进行非结合分歧杆菌的病原学检测。
尤其是发生聚集性病例(3例以上)时,及时报告院感科,并根据病原学检测结果正确使用抗菌药物。
十、发生非结合分歧杆菌感染暴发时,及时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等有关规定上报。
2009.3.。
非结核分枝杆菌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非结核分枝杆菌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非结核分枝杆菌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条件致病菌,存在于水、土壤和气溶胶中,可以导致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发生感染。
尤其是注射部位易造成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暴发,对患者健康造成危害,为保障医疗安全,特制定以下防控措施:一、加强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
加大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手术室、新生儿室、血液透析室、内镜诊疗中心(室)、消毒供应中心、治疗室、换药室、检验科等医院感染重点部门的管理力度。
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健全制度,细化工作规范,确保医疗安全。
二、加强手术器械等医疗用品的消毒灭菌工作。
消毒灭菌是预防和控制非结核分枝杆菌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对耐高温、耐高湿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用品应当首选压力蒸汽灭菌,尽量避免使用液体化学消毒剂进行浸泡灭菌。
使用的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器械、器具和用品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用品不得重复使用。
进入人体组织和无菌器官的相关医疗器械、器具及用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接触皮肤、粘膜的相关医疗器械、器具及用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
三、规范使用医疗用水、无菌液体和液体化学消毒剂。
遵循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规范使用医疗用水、无菌液体和液体化学消毒剂等,防止二次污染。
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机、婴儿暖箱的湿化装置应当使用无菌水。
各种抽吸的输注药液或者溶媒等开启后应当注明时间,规范使用,并避免患者共用。
无菌液体开启后超过24 小时不得使用。
需要使用液体化学消毒剂时,要保证其使用方法、浓度、消毒时间等符合有关规定。
同时加强对使用中的液体化学消毒剂的浓度监测。
四、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医务人员实施手术、注射、插管、换药及其他侵入性诊疗操作技术时,应当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和手卫生规范,避免因医务人员行为不规范导致患者发生感染。
五、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工作。
及时发现早期诊断感染病例,特别是医疗科室发生聚集性、难治性手术部位或注射部位感染时,应当及时进行非结核分枝杆菌的病原学检测及抗菌药物敏感性、耐药模式的监测,根据监测结果指导临床及时应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非结核分枝杆菌医院感染。
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流行病学与医院感染防控论文

引用格式:姚雨濛,胡必杰.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流行病学与医院感染防控[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6,9(3)207-212.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二)・耐药菌与重要病原体感染防控・本期特邀专题主持人———胡必杰教授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病科主任、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上海市呼吸病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市院内感染质控中心主任,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创始人。
2009年被WHO聘为抗击细菌耐药专家,同年被授予美国首届SHEA国际感控大使。
2011年担任卫生部行业基金项目任务单元“临床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及控制研究”负责人。
2013年担任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超耐药菌流行病学和防治技术研究”的分课题负责人,第13届亚太临床微生物暨感染病大会副主席和第6届亚太感染控制学会大会主席。
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主编或合作主编专著10部,参编专业书籍40部。
兼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院协会医院感染管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感染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微生物与免疫学分会临床微生物学组副组长、上海市医院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医院协会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球华人临床微生物与感染学会常务理事、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联合会理事、国家卫生与计生委医院感染控制标准委员会委员,以及《中华临床感染学杂志》副主编、《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副主编、《中国感染控制杂志》副主编。
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流行病学与医院感染防控姚雨濛 胡必杰2003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科通信作者:胡必杰,Email:hubijie@vip.sina.comDOI:10.3760/cma.j.issn.1674-2397.2016.03.002 【摘要】 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mycobacteria,NTM)广泛存在于环境中,长期被视为污染菌或定植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结核分枝杆菌的医院感
染预防与控制
Last updated on the afternoon of January 3, 2021
非结核分枝杆菌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非结核分枝杆菌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条件致病菌,存在于水、土壤和气溶胶中,可以导致免疫力低下的精神病患者发生感染。
尤其是注射部位易造成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暴发,对患者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应采取以下措施加强防控。
一、加大对消毒供应中心、治疗室、检验科等医院感染重点部门的管理力度,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健全制度,细化工作规范,确保医疗安全。
二、加强医疗用品的消毒灭菌工作。
对耐高温、耐高湿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用品应当首选压力蒸汽灭菌,尽量避免使用液体化学消毒剂进行浸泡灭菌。
使用的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器械、器具和用品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用品不得重复使用。
进入人体组织和无菌器官的相关医疗器械、器具及用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接触皮肤、粘膜的相关医疗器械、器具及用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
三、规范使用医疗用水、无菌液体和液体化学消毒剂。
各种抽吸的输注药液或者溶媒等开启后应当注明时间,规范使用,并避免患者共用。
无菌液体开启后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
需要使用液体化学消毒剂时,要保证其使用方法、浓度、消毒时间等符合有关规定。
同时加强对使用中的液体化学消毒剂的浓度监测。
四、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工作。
及时发现早期诊断感染病例,特别是医疗机构发生聚集性、难治性手术部位或注射部位感染时,应当及时进行非结核分枝杆菌的病原学检测及抗菌药物敏感性、耐药模式的监测,根据监测结果指导临床及时应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非结核分枝杆菌医院感染。
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
特别要加大对一线医务人员非结核分枝杆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的培训力度,强化防控意识,加大对消毒灭菌、无菌技术操作、手卫生及隔离等措施的落实力度,提高医务人员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工作能力和处置能力,切实保障医疗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