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现任领导
李春平的简介

李春平的简介
李春平,1941年生,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华中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和校长兼共青团副主席,自然资源部原副部长,是中国教育、科学和地理研究的重要学者和政治家。
一个人简介
1. 基本信息
李春平,中国,1941年出生。
2. 个人简历
曾任华中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和校长兼共青团副主席,自然资源部原副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3. 所获荣誉
中组部普通高校党建工作先进个人及十大杰出共青团员。
二专业研究方向
1. 教育
提出“全国大学专业分类一致性统一建设”,倡导了建设创新型的现代高等教育;
2. 科学
推动了水利科技的深度发展,引领了工程物理研究的发展;
3. 地理
推动“水路横断”的学科研究,促进了中国水资源研究的发展。
三关键贡献
1. 教育出版
创办中国大学教育出版社,编著《新世纪百部精品畅销书》、《中国
大学生西方文化百部经典古典文献》等系列畅销书;
2. 学术报告
作出重要贡献的系列重要学术报告,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机构和文化活
动上发表学术报告;
3. 主编书籍
主编《中国水利科学和技术史》等书籍,推动了水利科技的发展。
四学术传承
1. 国内
华中师范大学开设“李春平教育建设研究中心”,致力于他的学术传承;
2. 国际
德国科隆大学举办“李春平学术研讨会”,倡导他的学术思想。
2024年图书馆落成典礼领导讲话(二篇)

2024年图书馆落成典礼领导讲话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大家下午好!在这郁郁葱葱、绿意盎然的初夏时节,我们在这里聚集一堂,热烈庆祝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新馆开馆暨纪念文华公书林开馆____周年,这不仅是华师大全体师生的一件大事、喜事,也是全省图书馆界的一件大事、盛事。
在此,我谨代表湖北省文化厅向华中师范大学全体师生和校图书馆全体员工表示热烈的祝贺!华中师范大学是教育部在鄂直属高等院校之一。
在百年的风雨历程中,它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精华,同时又汲取了外来文化的养分,形成了“求实创新、立德树人”的办学传统,为国家特别是为湖北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作为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在百年的发展和积淀中,收集和传承了大量珍贵的文献资源,在传承文明、传播知识、培养人才、服务教学和科研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促进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些成绩的取得,不仅是华中师范大学和学校图书馆的光荣,也是湖北图书馆界的光荣。
今天,一幢气势恢弘的图书馆新楼座落于桂子山麓,它拥有图书自助借还系统、图书智能分拣系统和读者自助服务体系;它还拥有数字化自主学习中心、个性化学习空间和休闲阅览交流空间等现代化服务功能,它的落成,充分体现了现代图书馆智能化、数字化和人性化的特征,必将对我省高校和公共图书馆系统产生重要的引领作用。
最后,衷心祝愿华中师范大学及校图书馆继续发扬优良传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促进我省文化系统和高校系统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为实现我省文化和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再谱新篇章、再创新辉煌!谢谢大家!2024年图书馆落成典礼领导讲话(二)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庆祝的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时刻——我们的图书馆正式落成了!作为我们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的建成将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好的学习、阅读和研究环境,为推动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首先,我要向所有参与图书馆建设的人员表示诚挚的感谢!感谢所有为图书馆建设付出辛勤努力的师生,特别是施工人员、设计师和监理团队的辛勤工作。
高校去“行政化”

华师领带集体退出学术委员会保持学术独立近日,华中师范大学校领导作出了一个引人关注的决定:集体退出该校学术委员会,将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剥离。
昨日,该校党委书记丁烈云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解释:“这是为了使学校管理更加精细化,因为校领导也好,学者也好,都不可能是全才。
”据介绍,该校学术委员会成员中,校领导共占5位,委员会主任一直由校长兼任。
宣布此决定后,学校领导层中,除副校长杨宗凯因分管此项工作的缘故继续担任委员外,其他校领导全部退出了学术委员会,新一届学术委员会由该校的全国著名语言学家邢福义教授担任主任,学校其他22位知名学者担任委员,其中包括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专家徐勇、近代史专家朱英、农药学学科带头人杨光富、文学院博导胡亚敏、粒子物理领域专家王恩科等。
丁烈云说,学术委员会主要有鉴定、咨询和评价学术问题的作用。
此举意在将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适当剥离,保持学术委员会的相对独立性,进一步发挥教授的作用。
据邢福义介绍,调整后的新一届学术委员会已开始发挥重要作用,在前不久申报二级教授的审议会上,六位申报的教授中只通过了两位。
众专家审议后认为,其他四位教授因“条件不够”而无法通过。
高校去行政化终施行华师第一个"吃螃蟹"(图) 让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适当剥离,学术问题将由23名教授“拍板”新学委会仅留一名校领导据介绍,原来的学术委员会中,包括校党委书记、校长、副校长等领导共有5人,而新一届学术委员会中,除了副校长杨宗凯因分管此项工作的缘故继续担任委员外,其他校领导全部退出学术委员会。
新的学术委员会由23名教授组成,主任由著名语言学家邢福义担任,学术委员会分为人文社科组和自然科学组,邢福义兼任人文社科组组长,自然科学组组长则由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王恩科担任。
委员会成员还包括:农村问题研究专家徐勇、近代史专家朱英、农药学学科带头人杨光富、文学院博导胡亚敏等。
今年初,教育部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取消各类学校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风采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风采————————————————————————————————作者: ————————————————————————————————日期:外国语学院张维友黄小群廖美珍池水涌刘东虹罗良功ﻫ辛凌张豫鄂李俄宪秦晓晴熊兵杨虹王文惠游巧荣陈红华先发高晓芳(2011年11月10日更新)张维友来源:华中师大日期:2010-08-31发布单位:admin 浏览次数:55811952. 8.18 出于湖北省广水市ﻫ1972.2-1974.7 华中师范学院外语系本科1979-1978.2ﻫ.2广州外国语学院首届教师进修班ﻫ1982.10-1984.1美国宾夕法尼亚爱丁堡州立大学访问学者1991.12-1994.4英国伦敦大学研修19ﻫ92.12伦敦大学获得硕士学位1983 华中师范学院讲师19921.12 华中师范学院副教授1996.9-1997.2英国鲁顿大学合作研究1ﻫ997.7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199ﻫ7.7 华中师范大学英语系主任2001.3-2011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ﻫ研究领域和研究兴趣:1. 英语词汇学2ﻫ. 英语文体学3ﻫ. 语义学4. 英汉语语言对比5. 外语教学研究主要著作:1ﻫ. 《英汉语词汇对比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2. 《高级综合英语教程》(总主编:学生用书4册,教师用书4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2010.3. 《英语学习策略与技巧教程》(国家首批精品教材),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3ﻫ. 《英语词汇学》,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4ﻫ.《英语词汇学教程》(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黄小群来源:华中师大日期:2010-08-31发布单位:华中师大浏览次数:2508湖北省松滋县(市)人,1953年11月出生1975年7月华中师范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毕业1998ﻫ年12月获华中师范大学法学硕士学位1986年4月-1990年8月任华中师范大学公共外语系副主任1990ﻫ年4月-1990年8月任华中师范大学公共外语系主任I990年8月-1991年12月,美国耶鲁大学访问学者ﻫ1998年8月-1999年8月,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访问学者2001ﻫ年2月-2001年6月,英国萨南大学访问学者ﻫ1975年8月-1993年8月,华中师范学院英语助教、讲师1993年8月-1999年11月,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副教授199ﻫ9年12月-现在,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教授2009年8月-现在,美国堪萨斯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讲授课程:ﻫ大学英语、研究生(非英语专业)英语研究领域和兴趣:ﻫ大学英语、研究生英语教学、英美语言与文化研究主要著作:《大学英语四级水平考试指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ﻫ《美国语言与文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8年;《美国语言的特色》,湖北电大学刊,1996年9期;ﻫ《同等学力英语考试指南》,副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9年;《美国高等教育现状》,研究生与学位教育,1999年6期;《美国文化的起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0年1期;ﻫ《现代高级英汉汉英类义联想词典》, 副主编,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年;《英国的教育体制》, 高等函授学报(社科版), 2005年6期;ﻫ《基础英语口语极段句》,主编,广东省语言音像电子出版社,2007年;ﻫ《研究生英语读写教程》下册,主审,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ﻫ《研究生英语读写教程指南》下册,主审,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huangzhong nomal unniversity,简称华中师大或华师)是中国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具有百年悠久历史的老校,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
学校位于武汉市洪山区风景优美的桂子山上,占地133.34公顷,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
目录[隐藏]基本资料学校简介优势学科学科排名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历史沿革1、文华书院大学部2、私立华中大学3、公立华中大学4、华中高等师范学校5、华中师范学院6、华中师范大学著名学者钱基博先生(1887—1957)熊十力先生(1885—1968)沈祖荣先生(1883—1977)韦卓民校长(1888—1976)张舜徽先生(1911—1992)章开沅校长(1926—)校园风光华大校歌校园文化校园民谣——《南湖秋月》社团文化华中师大赋学校领导现任领导历任领导基本资料学校简介优势学科学科排名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历史沿革1、文华书院大学部2、私立华中大学3、公立华中大学4、华中高等师范学校5、华中师范学院6、华中师范大学著名学者钱基博先生(1887—1957)熊十力先生(1885—1968)沈祖荣先生(1883—1977)韦卓民校长(1888—1976)张舜徽先生(1911—1992)章开沅校长(1926—)校园风光华大校歌校园文化校园民谣——《南湖秋月》社团文化华中师大赋学校领导现任领导历任领导[编辑本段]基本资料学校简称——华大、华师、华中师大英文名称——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见于学校域名);Huazhong University(见于校徽)建校时间——1903年校风校训——求实创新立德树人华师精神——忠诚博雅朴实刚毅党委书记——丁烈云教授现任校长——马敏教授学校地址——湖北省武汉市珞喻路152号邮编:430079[编辑本段]学校简介华中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211工程”全国重点大学,也是六所全国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之一(北北正门京师大,华东师大,华中师大,东北师大,陕西师大,西南大学)国家教师教育“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是国家培养高等学校、中等学校师资和其他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
湖北省教育厅关于成立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湖北省教育厅关于成立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领导小组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湖北省教育厅
•【公布日期】2013.08.12
•【字号】鄂教科[2013]7号
•【施行日期】2013.08.12
•【效力等级】地方工作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
正文
湖北省教育厅关于成立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
组的通知
(鄂教科〔2013〕7号)
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教育局,江汉油田教育实业集团,各高等学校,厅属各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全省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组织协调,决定成立省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负责组织编制全省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协调有关重大问题,审定规划成果。
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
刘传铁省教育厅厅长
杨宗凯华中师范大学校长
常务副组长:
黄俭省教育厅副厅长
副组长:
黄晓玫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
成员:
何爱军省教育厅办公室主任
王文森省教育厅政策法规处处长
张建军省教育厅发展规划处处长
向家文省教育厅财务处处长
王强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
邓世民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处长
方向荣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处长
XXX 省教育厅教师管理处处长
赵泽刚省教育厅科学技术处处长
胡兴省教育督导办公室主任
范义虎省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心主任
方正平省电化教育馆馆长
曹青林华中师范大学科技处处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工作,办公室设在省教育厅科学技术处,赵泽刚兼任办公室主任,曹青林任办公室副主任。
湖北省教育厅
2013年8月12日。
宋才发:陶军副院长带宋才发写《中原大学校史》

宋才发:陶军副院长带宋才发写《中原大学校史》陶军副院长带宋才发写《中原大学校史》宋才发陶军(原名陈晶然,1917—1987年)安徽省贵池人。
他1940年毕业于北平燕京大学政治系,1941年赴晋察冀抗日革命根据地,任《晋察冀日报》国际版编辑。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华中师范学院教务长、副院长、校党委常委等职。
1981年10月至1982年12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副代表;自1985年3月起任华中师范大学顾问兼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总编辑[1]。
陶军是一位兼有领导者丰富经验和卓越领导才能,具有学者博学涵养、特有谈吐风度以及严于律己、平易近人,在中南地区极具影响力的教授、哲学家和教育家。
我在撰写《中原大学校史》和《华中师范大学校史》的过程中,从在中原大学工作过的老领导、老专家那里了解到这样一件趣事:1950年冬天,一位接收私立华中大学的中原大学军代表,在国立武汉大学礼堂里给武汉大学、私立华中大学的教授们做报告。
报告人是一位刚过而立之年的青年人,与前来听报告的老教授们比起来过于稚嫩。
他用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讲解共产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
他的报告声情并茂、扣人心弦,确实打动了在场的大多数听众。
人们在台下窃窃私语:“这位做报告的军代表是谁?”“您老还不知道?他就是中原大学教育学院的陶军。
”会场立刻骚动起来了,这时有人从台下递上来一张用英文写的纸条:“你陶军根本不懂得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你讲的是你自己的主义”。
写纸条的人根本瞧不起这位衣着土气的军代表,他要当众出“共产党的洋相”。
陶军沉着地讲完一个部分之后,举起纸条用流利的英语向全场听众宣布:“我刚才收到一张用英文写的纸条,为了回答他的问题,下面的报告我改用英语进行。
”教授们做梦也没有想到这位土里土气的“军代表”,竟会有如此流利的英语口才。
当陶军用一种“嘲讽的口吻”指出纸条中多个写错了的单词后,全场爆发出一片热烈地掌声,人们对这位“军代表”肃然起敬。
教育决策咨询与教育政策制定

153
“社会变革巾教育研究的使命”国际学术研讨会
学预测,研究相应的应变保障措施,提出修改、变更教育决策的建议,从而增进教育行政 决策执行的效力。
最后,有助于加强教育行政组织与社会的联系。
有效地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支持教育事业,调动社会各界投资教育的积极性,形成社 会各界参与办学的新局面,是教育行政组织的重要职责。我国是穷国办大教育,全靠政府 办学及行业或职能部门办学,满足不了人民群众对文化教育的需求。与此同时,在广大人 民群众中却蕴藏着办教育的巨大热情与潜力,能否将其发掘出来,与教育行政组织所制定 的方针政策以及工作力度有密切关系。另外,要使教育决策民主、科学化、也需要有社会 力量的参与。我国近现代教育行政管理史有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在建置教育行政管理机构, 发挥其功能的过程中,比较注重处理与社会的关系。尤其是地方教育行政组织,在建立过 程中注意吸收社会有志教育、热心教育的绅士参与教育行政管理,注意在教育行政决策过 程中让他们提供咨询和建议,同时也让他们参与谋划教育的发展。如提出在省级教育行政 组织中设参议会,以省教育厅为执行机关,参议会为建议、审核及咨询机关。在确立县级 教育局制时,则明确规定各县教育局设董事会为参政机关,由办理教育卓有成绩者和从事 实业或办理地方公益有声誉者担任,审议县教育方针、计划,筹划县教育财产,审核县教 育预算决算等。充分发挥教育咨询的作用,有助于强化教育行政组织与社会的关系。15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位置:首页->>学校概况->>现任领导现任领导丁烈云书记:丁烈云,男,1955年12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武汉工业大学工民建专业学士(1978年3月—1982年1月),武汉工学院管理工程专业硕士(1984年9月—1987年6月),同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2000年3月——2002年12月)。
先后在武汉工业大学(1982年1月—1984年8月,1987年7月—1988年4月)、武汉城建学院(1988年4月—2000年5月)、华中科技大学(2000年5月—2003年6月)工作,历任武汉城建学院教务处副处长、系主任、副院长(主管教学工作,1994年8月—1999年3月)、党委书记兼院长(1999年3月—2000年5月)、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正厅级)兼国防科技研究院院长、产业集团党委书记(2000年5月—2003年6月)、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2003年6月至今)。
主要研究方向为建设工程和房地产管理,主持了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十一五支撑计划项目、2项国家十五攻关子课题,10多项省部级课题和横向课题。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其中,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发表论文70余篇,著作2部,4件工程建设软件获得国家软件著作权登记。
教育部科技委委员、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工程管理研究分会副理事长、湖北省系统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武汉市科协副主席。
马敏校长:马敏,男,1955年6月生,四川雅安人。
中共党员,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1981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1987年在该校获历史学博士学位。
1989年7月至1992年1月,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和耶鲁大学担任客座研究员、访问学者。
1997年4月至10月在英国牛津大学担任客座研究员。
2003年6月起担任华中师范大学校长。
曾任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首任院长、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
现任教育部首届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编写组主要专家,教育部历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社科基金(历史)评审组成员,中国历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经济史学会副会长,中国辛亥革命研究会理事,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湖北省学位委员会委员。
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研究方向为辛亥革命史、社会经济史、中国商会史博览会史、教会大学史等。
自1985年以来先后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等重点和一般社科研究项目1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六部,主编学术著作七部,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权威和核心刊物上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100余篇。
学术成果多次获奖。
从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被评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7年入选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跨世纪优秀人才”,1998年9月获教育部颁发的“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999年入选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
2000年5月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由国务院授予“五一”劳动奖章,2003年10月获全国“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
吴晋生副书记:吴晋生,男,汉族,1953年12月生,湖北天门人,中共党员,法学硕士,三级职员.吴晋生同志1978年入华中师范学院政教系学习,1982年毕业留校,1985年到1987年在华中师大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读硕士.先后在学校老干部办公室、人事处、组织部、体育系工作,曾担任组织部副部长,体育系党总支书记等职。
现任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并兼任管理学院院长和教育部中南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主任。
社会兼职有全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会副理事长,湖北省高校纪检监察工作研究会副理事长等。
吴晋生同志长期从事高校党务、行政管理方面的工作,结合工作实际进行党建、纪检监察和高校管理方面的研究,编著有《新形势纪检监察工作研究》、《新编入党培训教程》、《人事行政管理》等,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何祥林副书记:何祥林,男,汉族,1953年9月生,湖北省郧县人,中共党员。
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政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生导师。
1978年8月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系,并留校工作。
曾任历史系政治辅导员、党支部书记等职。
1984年9月调武汉大学党委办公室工作,任校党委秘书。
1988年4月任武汉大学党委办公室副主任。
1991年3月任武汉大学党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兼党办副主任。
1994年1月任武汉大学党委办公室主任。
1997年10月任武汉大学工会主席,同年12月任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
1998年8月兼任武汉大学纪委书记。
2001年2月调任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
社会兼职主要有:湖北省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会长;湖北省教育工会常委;湖北省高校工会工作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高校心理教育与咨询研究会副会长等。
主要从事中国现代史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参与编写出版著作17部,其中主编7部;发表学术论文近40篇。
2002年被评为“湖北省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2003年被评为“全国优秀荣誉工会积极分子”;2003年荣获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10年特别贡献奖。
乐政龙副校长:乐政龙,男,汉族,1952年1月生,湖北省通山县人,中共党员,副教授。
1993年4月任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1995年11月任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
乐政龙同志1975年元月于华中师范大学政教系毕业留校,先后在学校团委、宣传部、学工处、物理系工作,曾担任学校团委副书记、书记,宣传部副部长,学工处副处长,物理系党总支书记等职。
社会兼职有:湖北省高校后勤研究会副会长等。
乐政龙同志长期以来主要从事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青年学生管理及行政后勤工作。
主要著述有《高等院校共青团工作》等,公开发表了几十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行政管理方面的学术论文。
李向农副校长:李向农,男,湖北汉阳人,1955年12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1982年-1991年7月在安徽师范大学获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后在安徽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工作。
1991年-1994年获博士研究生学历和学位后历任文学院部门工会主席、党支部书记、副院长,校研究生处副处长,文学院院长。
2004年2月任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主管教学工作)。
兼任湖北省语言学会会长。
中国语言学会会员、中国对外汉语教育学会会员,教育部高等学校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1998年10月被确定为湖北省部属普通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以现代汉语语法为学术主攻方向,兼及语言逻辑和语言应用。
从1982年以来,已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
主持和参加部省级科研课题多项。
专著《现代汉语时点时段研究》2001年10月获湖北省社会科学评奖1998-1999年度优秀学术著作二等奖。
杨宗凯副校长:杨宗凯,男,1963年10月出生,汉族,河南人。
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5年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无线电系,1988获硕士研究生学历和学位;1991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获博士研究生学历和学位;1991年9月-1993年9月在华中理工大学电子与通信专业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4年7月-1995年7月在韩国高丽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1993年9月至2004年1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工作,先后任华中科技大学电子商务中心主任、电子与信息工程系副系主任。
2004年2月起任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主管科研与研究生工作。
主要从事网络教育标准和技术、计算机网络通信、现代服务业关键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和开发。
编著并出版《网络教育标准与技术》等五本著作,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有30余篇被权威检索文献SCI、EI所收录。
科研成果多次获省部级奖。
2003年被评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湖北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2004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6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计划现代服务业重大专项责任专家。
黄永林副校长:黄永林,男,1958年8月生,湖北仙桃人。
中共党员,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1983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1983年、1988年和2000年分别获得华中师范大学文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历任华中师范大学财务处副处长、处长。
2004年2月起任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
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全国高等师范院校财务管理研究会会长,《教育财会研究》杂志社社长、执行主编,湖北经济团体联合会执行主席,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从事中国民间文化和现当代文学,以及高校财务管理研究。
近年来主持了财政部、文化部委托的大型调研课题“中国农村文化调查”、“中国农民工文化调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民间文化对现代小说创作的影响”、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湖北民间故事传承人研究”等10多项课题的研究。
已出版著作《中西通俗小说比较研究》、《20世纪中国大众文学的现代转型及其品格》、《郑振铎与民间文艺》、《张恨水及其作品论》、《民间文化与荆楚民间文学》、《大众视野与民间立场》、《中国民间文化与新时期小说创作》、《中西叙事文学比较研究》(合译)、《学校财务会计手册》(副主编)、《民间文学教程》(合著)和《现代中国文学史》(合著)等著作20多部,发表论文130多篇。
曾获国家教委第三届高校优秀教材奖(集体奖,1996年)、中国民间文艺学“山花奖”学术著作奖(2001年)、中国民间文艺学学术著作奖(2007年)、湖北省社科优秀成果(1994—1998年)著作奖、武汉市社科优秀成果奖(2007年)、国家图书奖提名奖(集体项目,2003年),以及中国教育会计学会优秀科研成果奖等多项奖励。
谢守成副书记:谢守成,男,湖北洪湖人,1956年12月17日出生。
大学学历,专业为化学、思想政治教育。
197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
1978年9月至1984年9月,华中师范大学化学系任教;1984年9月至1987年6月,任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学工干事;1987年7月至1989年3月,任华中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思想教育科科长;1989年3月至1993年7月,任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党总支副书记,其间1993年元月至9月,借调原国家教委思政司工作;1993年7月至1995年元月,任华中师范大学总务处副处长,1995年元月至1996年6月,任华中师范大学总务处党总支书记;1996年6月至1999年6月,任华中师范大学总务处处长;1999年6月至2006年6月,任华中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处)部(处)长兼人民武装部部长;2006年6月至今,任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