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七上册音乐知识汇总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全册重点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全册重点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全册重点知识点
总结
一、音乐基础知识
1. 音符和节拍符号
- 音符的种类:整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
- 节拍符号:4/4拍、3/4拍、2/4拍等
2. 节奏和音高
- 节奏:快慢、强弱和停顿的组成
- 音高:音符高低的变化
3. 音乐的速度和音量
- 速度:表达快慢的标志,如快板、行板等
- 音量:表达声音大小的标志,如强弱记号
二、音乐的分类与形式
1. 音乐的分类
- 古典音乐:巴洛克音乐、古典时期音乐、浪漫音乐等- 流行音乐:摇滚乐、流行乐等
2. 音乐的形式
- 曲式:A曲、AABB曲、三段曲等
- 歌曲的结构:前奏、主歌、副歌和尾声
三、乐器和音乐家
1. 常见乐器
- 弦乐器:小提琴、大提琴、吉他等
- 管乐器:长笛、单簧管、萨克斯等
- 打击乐器:钢琴、鼓、钹等
2. 著名音乐家
- 古典音乐家:贝多芬、莫扎特、巴赫等
- 现代音乐家:迈克尔·杰克逊、艾尔顿·约翰等
四、音乐的欣赏与表达
1. 音乐的欣赏
- 音乐的要素:旋律、节奏、和声等
- 音乐的表达:情感、形象等
2. 音乐表达形式
- 演奏:合奏、独奏等
- 唱歌:独唱、合唱等
以上是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的重点知识点总结。

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研究和理解音乐知识。

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上重点乐理知识及曲目分析

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上重点乐理知识及曲目分析

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上重点乐理知识及曲目
分析
本文档旨在总结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学期的重点乐理知识及相
关曲目的分析。

以下是重点内容的概要:
乐理知识
1. 音符与休止符:介绍了音符和休止符的名称、时值和表示方法,包括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等。

2. 音阶与调式:介绍了常见的音阶和调式,如自然大调、自然
小调和和声小调,并解释了半音、全音和主音的概念。

3. 节拍与拍号:解释了节拍的概念和重要性,介绍了常见的拍号,如2/4、3/4和4/4,并说明了每个拍号的节拍数和每个拍子的
时值。

4. 调性与调性记号:解释了调性的概念和作用,并介绍了常见
的调性记号,如升号、降号和还原记号等。

5. 音高与音程:介绍了音高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并解释了常见的音程,如纯一度、纯二度和纯三度等。

曲目分析
本学期的曲目包括以下几首:
1. 《欢迎歌》:该曲以欢快的旋律表达欢迎的情绪,演唱时要注意整齐的节奏和正确的发音。

2. 《小跳舞》:这是一首简单的舞曲,节奏明快,适合学生跟着节拍跳舞,加强身体协调能力。

3. 《秋天的梦》:该曲以温柔的旋律营造出秋天的幻境,演奏时要注意音符的连贯和情感的表达。

4. 《童话镇》:这是一首广为流行的歌曲,旋律简单易记,适合合唱团演唱,体现出童话世界的梦幻和美好。

5. 《小星星变奏曲》:这是一首练音阶和音程的曲目,在演奏时要注意手指的准确和音符的连贯性。

以上只是部分曲目的简要分析,希望能对大家在研究音乐过程中有所帮助。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细节请参阅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学期教材。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知识点归纳本文档旨在归纳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的主要知识点,帮助学生对音乐课程进行复和总结。

一、音乐的基本元素音乐由音高、音长、音色、节奏和强弱组成。

了解和掌握这些基本元素对于理解和演奏音乐非常重要。

- 音高:音符的高低,分为高音和低音。

- 音长:音符的时间长短,包括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

- 音色:不同乐器演奏出的声音质地各不相同。

- 节奏:音符排列的规律和有序性。

- 强弱:演奏时的音量变化,包括强音和弱音。

二、音乐符号与乐谱研究乐谱是研究音乐的基础。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音乐符号:- 音符:包括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

- 休止符:表示停顿的音符,包括全休止符、二分休止符、四分休止符等。

- 谱号:标记音符所在音高位置的符号,包括高音谱号和低音谱号。

- 连线:用于连接同一音高的音符。

- 符尾:用于改变音符的音长。

三、音乐的节拍与节奏节拍是音乐中的基本单位,表示音乐的有规律的重复性。

了解节拍有助于正确演奏音乐。

- 拍子:音乐中的重复性,通常用数字表示拍子的分割方式。

- 节奏:音符排列的有序性,包括拍子中的强拍和弱拍。

- 节拍器:用于帮助精确掌握节拍的工具,如节拍器或节拍棒。

四、简单的音乐乐器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介绍了一些简单的音乐乐器,了解这些乐器有助于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

- 木琴:由木头制作而成,演奏时用槌子敲击琴键产生声音。

- 三弦:一种民族乐器,有三根弦,演奏时用指弹或拨弦。

- 手风琴:一种键盘乐器,演奏时用手指按压按键产生声音。

- 小提琴:弦乐器中的一种,演奏时用琴弓拉动琴弦产生声音。

五、音乐的分类与风格音乐的分类和风格种类丰富多样,研究不同的音乐风格有助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 古典音乐:古老而纯粹的音乐形式,有着丰富的作曲家和作品。

- 流行音乐:流行于当代的音乐形式,具有通俗、易懂的特点。

- 民族音乐:不同民族特有的音乐风格,反映了地域文化的多样性。

七年级上册音乐知识点人音教版

七年级上册音乐知识点人音教版

七年级上册音乐知识点人音教版音乐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艺术形式,是人类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

在学习音乐过程中,了解和掌握音乐的一些基本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七年级上册音乐知识点人音教版的内容。

一、音乐的基本元素音乐的基本元素有节奏、旋律、和声、音色和形式。

1. 节奏:音乐中时间的组织方式,包括节拍和拍子。

2. 旋律:音高和音程的组合,反映出音乐的主题和情感。

3. 和声:指多个声部同时运动的关系,音乐中的和声可以产生丰富的韵律效果。

4. 音色:乐器发出的声音的特点和差异。

5. 形式:音乐的组织结构,包括曲式和编曲方式。

二、音乐的表现手法音乐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来传达不同的情感和表达主题。

1. 音乐的速度:快速、中速、慢速等不同的节奏和速度,可以传达不同的情感和气氛。

2. 音乐的力度:强弱、高低音组成的音量和强度,可以展现不同的表情和动态。

3. 音乐的韵律:通过不同的节奏和和声等手法,可以营造不同的音乐氛围。

4. 音乐的配器:不同乐器的组合,可以产生不同的音色和效果,表现出具有独特情感和气氛的音乐。

三、乐器的分类和演奏技巧1. 木管乐器:如单簧管、双簧管、巴松管等。

演奏时需要掌握正确的吹气和指法技巧。

2. 铜管乐器:如小号、长号、大号等。

演奏时需要掌握正确的气息、嘴唇和口腔的技巧。

3. 弦乐器:如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等。

演奏时需要掌握正确的指法和琴弓技巧。

4. 打击乐器:如鼓、钹、木琴等。

演奏时需要掌握正确的节奏和击打技巧。

四、常见的音乐形式和曲式1. 前奏曲:通常用于音乐会开场的乐曲,一般为管弦乐队演奏。

2. 节拍:音乐中的基本单位,通常由强拍和弱拍组成。

3. 民族乐曲:通常表现出特定民族的音乐风格和文化特色。

4. 协奏曲:通常由独奏乐器和管弦乐队演奏,古典音乐中的一种常见形式。

五、音乐的历史和文化音乐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了解音乐历史和文化,可以更好地理解音乐的本质和内涵。

人音版七上册音乐知识汇总

人音版七上册音乐知识汇总

人音版七上册音乐知识汇总七年级上册音乐知识第一单元:歌唱祖国一、《彩色的中国》为单二部曲式。

齐唱合唱(演唱)3、研究这首歌的母的除了培养学生们对音乐的审美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陶冶学生的情操。

4、歌唱的基本要求:自富有感情的歌唱。

注意协调身体运动。

研究歌唱基本技能,使歌声更加悦耳动听。

歌唱的基本姿势:坐姿端正,站姿沉稳;重心下沉,肩颈放松;两眼平视,表情自然;感情充沛,精神饱满。

二、《国歌》齐唱(演唱)G大调曲中多用三连音、弱起、附点音符、渐强1、《义勇军进行曲》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诞生于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年代,1949年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象征着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为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中华民族的坚强斗志和不屈精神永远不会被磨灭。

2、《义勇军进行曲》原是聂耳于1935年,为“上海电通公司”拍摄的故事影片《风云儿女》所作的主题歌。

3、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正式将《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三、《多情的土地》独唱施光南曲(欣赏)1、歌曲《多情的土地》由施光南作曲,任志平作词。

由关牧村、廖昌永、韩红、佟铁鑫、杨洪基等多位歌唱家演唱。

2、常见的演唱形式:独唱:有一人独立演唱。

齐唱:由两人或者两人以上同时演唱同一曲调。

轮唱: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声部先后模仿演唱同一曲调。

合唱:两个声部以上的歌曲,每个声部由两人或者更多的人演唱。

领唱:由一人或者数人引领众人齐唱或者合唱。

四、《爱我中华》领唱合唱(欣赏)七声宫调式乔羽词徐沛东曲1、《爱我中华》是为1991年召开的第四届中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创作的会歌。

2谱曲时广泛采用广西、云南等地少数民族的音调。

歌曲原是二段体。

第一乐段曲调较活泼,节奏跳跃,音域较窄。

五、《走向复兴》合唱(欣赏)1、《走向复兴》是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周年华诞献礼的歌曲,由深圳市委宣传部和深圳广电集团共同组织创作。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音乐知识点(必背基础打印稿)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音乐知识点(必背基础打印稿)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音乐知识点(必背基础打印稿)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音乐知识点(必背基础打印稿)音乐历史和发展:1. 音乐起源于人类的生活和劳动活动。

2. 古代音乐主要通过口头传承传播,后来逐渐出现乐谱。

3. 古代音乐包括宗教音乐、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等。

4. 音乐的发展经历了古典音乐、浪漫音乐、现代音乐等不同阶段。

音乐的元素和表现手法:1. 音乐的元素包括音高、音长、音色和节奏等。

2. 音高指音符的高低,音长指音符的时长。

3. 音色是乐器或人声发出的独特音质。

4. 节奏是音乐中有规律的音符排列和强弱变化。

5. 表现手法包括起承转合、返旋、情感表达等。

声音基础知识:1. 声音的产生需要振动体,并通过空气传播。

2. 声音有高低、强弱和持续时间等特点。

3. 音高指声音的高低,音量指声音的强弱,音色指声音的质地。

4. 乐器和人声都可以发出各种音高、音色和音量的声音。

音乐的符号表示:1. 五线谱是音乐的一种符号表示方法,包括五个平行的横线和四个间隔。

2. 音符是五线谱上表示音高和时值的符号。

常见的音符有全音符、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等。

3. 节拍是音乐中有规律的强弱和重复的节奏。

4. 节拍的强弱用拍号表示,每小节的拍子数用时间签表示。

歌曲的演唱技巧:1. 歌曲的演唱要注意音准、节奏和表情等。

2. 音准是指准确地唱出每个音符的音高。

3. 节奏要稳定,根据歌曲的节奏把握唱歌的速度。

4. 表情要自然,根据歌曲的情感表达出唱歌的感情。

以上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音乐知识点的基础打印稿,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七年级册音乐书人音版知识点

七年级册音乐书人音版知识点

七年级册音乐书人音版知识点随着时代的进步,音乐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欣赏和热爱。

音乐不仅仅是听觉的享受,更是一种艺术和文化的表达。

在中学音乐课程中,七年级册音乐书人音版是一本重要的教材,本文将介绍该教材的知识点。

第一章:音乐基础知识第一章主要介绍音乐的基本常识,包括音乐的定义、基本元素、节拍、旋律和和声等方面。

这一章的知识点对于音乐入门者来说非常重要,对于进一步学习音乐理论和演奏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第二章:人声的神奇力量人声是乐器中最古老、最基本的部分,也是表现情感和传递信息的主要手段。

这一章主要介绍了人声的发声原理和各种声音类型的特点。

同时,该章节还介绍了声乐表演的基本技巧和唱歌的注意事项。

第三章:民族乐器民族乐器是各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文化韵味。

在这一章节中,读者将了解到中国传统乐器、西方民族乐器和一些其他文化背景下的民族乐器。

本章还介绍了各种乐器的演奏原理和演奏技巧。

第四章:西方乐器西方乐器是现代西方音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章节主要介绍了西方乐器的分类和演奏方法。

同时,本章还介绍了西方历史上一些著名的音乐家和作品,为读者们进一步了解西方音乐历史和文化背景提供了帮助。

第五章:音乐鉴赏知识音乐的鉴赏是音乐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音乐鉴赏的基本概念、鉴赏技巧和鉴赏对象。

学习本章的知识点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

总结:七年级册音乐书人音版是一本非常重要的教材,涵盖了音乐基础知识、人声、民族乐器、西方乐器和音乐鉴赏等方面的知识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音乐的本质和内涵,提高音乐素养,进而欣赏和表演更多更好的音乐作品。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音乐知识点总结归纳-七上重点音乐知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音乐知识点总结归纳-七上重点音乐知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音乐知识点总结归纳-
七上重点音乐知识
本文档将总结归纳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音乐课程中的重点知识点。

以下是七上音乐课程的主要内容:
音符和节奏
- 音符的种类包括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

- 节奏是音乐中的时间感觉,包括拍子和节拍的概念。

- 节奏记号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音乐的节奏结构。

声音的高低和音程
- 音乐中的声音可以有高低之分,通过音阶来表示。

- 音程是两个音符之间的音高关系,包括纯音程和增减音程。

音乐符号和乐器
- 音乐符号包括谱号、五线谱、乐谱等,用于表达音乐的音高、节奏和演奏方式。

- 常见乐器包括钢琴、小提琴、吉他、长笛等,每种乐器都有
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方式。

合唱和合奏
- 合唱是指多个人同时演唱同一首歌曲。

- 合奏是指多个乐器同时演奏同一个乐曲。

音乐文化和音乐欣赏
- 音乐是不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地区和国家有着各自
独特的音乐风格和传统。

- 音乐欣赏是指通过聆听和理解音乐来体验和欣赏音乐作品的
过程。

以上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音乐课程的重点知识点总结归纳。


过研究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培养音乐素养
和审美能力。

> 注意:本文档内容总结归纳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音乐课程教材,仅供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音乐知识第一单元:歌唱祖国一、《彩色的中国》为单二部曲式。

齐唱合唱 (演唱)1 、这是一首以 G 调 3/4 节奏中速亲切地进行歌曲。

应用了声断气不断的演唱方法。

2 、通过赞美祖国之美来表达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因此,要求学生通过学习与歌曲相关的如休止符等乐理知识及歌曲的创作背景,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此曲在本单元乃至整本教材中起着铺垫的作用。

3 、学习这首歌的母的除了培养学生们对音乐的审美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陶冶学生的情操。

4 、歌唱的基本要求:自信富有感情的歌唱。

注意协调身体运动。

学习歌唱基本技能,使歌声更加悦耳动听。

歌唱的基本姿势:坐姿端正,站姿沉稳;重心下沉,肩颈放松;两眼平视,表情自然;感情充沛,精神饱满。

二、《国歌》 齐唱(演唱) G 大调 曲中多用三连音、弱起、附点音符、渐强1 、《义勇军进行曲》由 田汉 作词、聂耳作曲,诞生于抗击 日本 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年代, 1949 年成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象征着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为捍卫 国家 和民族的尊严,中华民族的坚强斗志和不屈精神永远不会被磨灭。

2 、《 义勇军进行曲 》原是 聂耳 于 1935 年,为 “ 上海电通公司 ” 拍摄的故事影片《 风云儿女 》所作的主题歌。

3 、 2004 年 3 月 14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正式将《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写入《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三、《多情的土地》 独唱 施光南曲(欣赏)1 、歌曲《多情的土地》 由施光南作曲,任志平作词。

由关牧村、廖昌永、韩红、佟铁鑫、杨洪基等多位歌唱家演唱。

2 、常见的演唱形式:独唱:有一人独立演唱。

齐唱:由两人或者两人以上同时演唱同一曲调。

轮唱: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声部先后模仿演唱同一曲调。

合唱:两个声部以上的歌曲,每个声部由两人或者更多的人演唱。

领唱:由一人或者数人引领众人齐唱或者合唱。

四、《爱我中华》 领唱合唱(欣赏)七声宫调式 乔羽 词 徐沛东 曲1 、《爱我中华》是为 1991 年召开的第四届中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创作的会歌。

2 谱曲时广泛采用广西、云南等地少数民族的音调。

歌曲原是二段体。

第一乐段曲调较活泼,节奏跳跃,音域较窄。

五、《走向复兴》 合唱(欣赏)1 、《走向复兴》是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 六十周年华诞献礼的歌曲,由深圳市委宣传部和 深圳广电集团 共同组织创作。

该歌曲的曲作者为 印青 ,词作者为 李维福 ,创作于 2009 年。

2 、《走向复兴》被选入新中国第三部大型 音乐舞蹈史诗 《复兴之路》的压轴曲目。

并且在庆祝国庆六十周年大阅兵中,该歌曲也成为联合军乐团演奏的压轴曲目。

3 、由 北京 各大中院校学生 2500 人组成的群众游行合唱方阵对其进行了完整演唱。

2012 年 9 月 25 日,荣获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 “ 五个一工程 ” 奖。

4、节拍:音乐中强拍与弱拍有规律的重复。

节奏:音乐中声音的长短与强弱关系。

节奏型:音乐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节奏。

第二单元 缤纷舞曲 一、《青年友谊圆舞曲》 C 大调 音阶:12345671 、一段体 江山 词 天戈 曲1 、《青年友谊圆舞曲》采用 3/4 拍子,节奏以每拍一音为主。

但每小节经常由较低的第一个音符,用一个大跳或小跳进入第二个音符,而第二、三个音是同音反复。

全曲共六句,第三、四句以小节内三个音波浪式的行进为主,节奏虽和前两句相同,旋律进行却起了变化。

第五、六句则与第一、二句旋律进行相同,从而有所呼应。

2 、这样的旋律进行,富于圆舞曲特性,较为贴切地表现了青年们欢乐和激荡的心情,充满着青春的活力。

使人陶醉,使人兴奋,仿佛令人憧憬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就近在眼前,令人追求的幸福快乐的生活就快要到来。

二、《溜冰圆舞曲》管弦乐(欣赏)1 、这部作品是法国音乐家埃米尔·瓦尔德·退费尔最为人们所熟悉的圆舞曲。

十九世纪后半叶的巴黎,溜冰和圆舞曲同样风行,成为上流社会社交活动之一。

在本曲中,作者将圆舞曲和溜冰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2 、乐曲采用维也纳圆舞曲形式,由序奏、四个小圆舞曲及结尾组成。

每个段落都象一幕冰上芭蕾舞。

序奏中圆号奏出的徐缓的旋律,使人联想到冬天的景色,转为圆舞曲速度之后,呈现出本曲的主要主题——第一小圆舞曲的第一主题。

这一主题宽广平稳、流畅明丽,使人联想到溜冰的人们舒展优美的舞姿。

接下来的第一小圆舞曲第二主题运用八分音符并强调其节奏,使乐曲充满了轻松活泼的情绪。

3、圆舞曲:一种三拍子的舞曲,旋律优美流畅,速度可快可慢。

4、变音记号:b降号 #升号还原号三、《雷鸣电闪波尔卡》管弦乐(欣赏)1 、作者:约翰·施特劳斯——奥地利作曲家,有“圆舞曲之王”的美誉。

代表作是:《蓝色的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春之声》、《艺术家的生活》等。

2 、波尔卡: 19 世纪 30 年代,起源于捷克波希米亚的一种乡村舞蹈。

是一种快速适中的二拍子舞曲。

四、《蓝色的探戈》(欣赏)作者:安德森——美国作曲家。

被人们称为“半古典音乐作曲家”。

其代表作品有:《打字机》、《蓝色的探戈》、《拨奏爵士乐》等。

五、《彝族舞曲》(欣赏) a羽调式复三部曲式结构彝族舞曲:王惠然 1965 年创作的琵琶独奏曲,取材于云南彝族《海菜腔》、《烟盒舞》。

以抒情优美的旋律,粗犷强烈的节奏,描绘了彝家山寨迷人的夜色和人们欢乐舞蹈的场面,音乐富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并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深受众多音乐家喜爱,被改编成古筝、三弦、扬琴、阮独奏曲及管弦乐曲。

殷飚将它改编成吉它独奏曲, 1987 年参加在珠海举办的中国国际吉它艺术节中得到国内外的高度赞扬,成为一首在吉它界中颇有影响的吉它名曲。

第三单元:草原牧歌一、《银杯》短调五声羽调式音阶:6 .1 2 3 5 6 曲中运用倚音、下滑音1、蒙古族民歌、中速稍快、热情的。

2、全曲为一段体、两个乐句。

3、民歌概念: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以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方式生存于民间,在流传过程中经过人民的筛选、改造、加工随着岁月的流逝日臻完美。

4、4/4 拍,蒙古族的观念中,银子比金子更加贵重。

二、《牧歌》长调(演唱)慢速、舒展、辽阔的。

1 、长调:节奏自由,旋律舒展辽阔,句尾悠长,一般有两个乐句构成。

主要流行于内蒙古牧区,2005年被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短调:节奏整齐,旋律优美抒情,节奏公证,多为叙事性歌曲。

主要流行于内蒙古农业地区。

一段体又称一部曲式,由一个乐段构成,一般只有一个音乐形象,一种音乐意境。

2 、蒙古族民歌、 4/4 拍。

、三、《牧歌》(欣赏)五声宫调式音阶:123561无伴奏合唱:不使用乐器伴奏的人声合唱称为无伴奏合唱。

女高音高亢诗意,女低音声音丰满结实,男高音明亮宽广,男低音深沉浑厚。

音色:不同的人声器官、乐器及各种声源所发出的各具特色的声音成为音色。

四、《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独唱(欣赏)1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是一首中国 20 世纪 70 年代的蒙古族歌曲,由火华作词、阿拉腾奥勒作曲。

1978 年由著名女中音歌唱家德德玛演唱,受到歌唱界的极大关注。

2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于 1980 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世界优秀歌曲”编选入教材,并收录于《亚太歌曲集》中。

五、《天边》(欣赏)1 、独唱曲目2 、蒙古族民歌3 、中速、抒情、自由的。

六、《万马奔腾》(欣赏)变换拍子:在乐曲中,各种拍子的交替出现。

变换拍子的牌号可以卸载拍子变换的地方。

也可以在乐曲开始处一并标记。

马头琴,蒙古族弓拉弦鸣乐器。

因琴杆上端雕有马头而得名,有两个琴弦,属于拉弦乐器。

蒙古语称胡兀尔、莫林胡兀尔 ( 马头胡琴 ) 。

汉语俗称胡琴、马尾胡琴、弓弦胡琴等。

历史较短,是朝尔革新的产物。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在传统小马头琴的基础上,改革制成中马头琴、大马头琴和低音马头琴等多种乐器,显著丰富了马头琴族乐器系列,在音色上仍保持柔和、浑厚、淳美、深沉等浓郁的草原特色,深受人民喜爱,常用于独奏、器乐合奏或为民间歌舞、说唱伴奏,有的已成为我国民族乐队中重要的拉弦乐器。

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以及北京、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青海、云南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蒙古族聚居地区。

第四单元:欧洲风情一、《桑塔·露琪亚》齐唱合唱(演唱)演唱时运用:急吸缓呼的歌唱方法1 、世界三大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 ( 已去世 ) 多明戈卡雷拉斯2 、《桑塔·露琪亚》是意大利的一首著名船歌。

3 、船歌特点是:多采用 3/8 拍、 6/8 拍或 12/8 拍,给人以摇晃的感觉。

其情感色彩也多是开朗、豪放、热情洋溢的。

4、歌曲描述了夏日的美丽夜景。

5、二段体:又称单二部曲式,由两个既对比又统一的乐段或段落构成。

通常第一部分为呈示,第二部分为对比展开。

如:A+B6、船歌:最初是指威尼斯船工所唱的抒情歌曲,现在也泛指模仿此类风格的歌曲或小型器乐曲。

船歌错采用中速的3/8、6/8或12/8拍,具有均匀晃动的节奏和轻舟荡漾的感觉。

二、《伏尔加船夫曲》(欣赏、演唱)力度变化p'p'p<f'f>>ppp《伏尔加船夫曲》——俄罗斯民歌—劳动号子。

男低音独唱。

伏尔加河是欧洲最长的一条河,全场3690千米,俄罗斯人民称他为母亲河。

三、《我的太阳》(欣赏) G大调单二部曲式结构(二段体)意大利民歌风格《我的太阳》( O sole mio )是一首创作于 1898 年的那不勒斯(那波里)歌曲,,是世界三大男高音歌唱家之一帕瓦罗蒂(被誉为“highC”之王)的代表作。

作词者为 Giovanni Capurro ,作曲者为 Eduardo di Capua ,尽管该首歌词已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但多数时候还使用那波里方言演唱。

后来成为一首轰动世界的反法西斯战歌。

四、《云雀》排箫独奏(欣赏)A大调拍下哦在罗马尼亚被称作“奈伊”,中国也是排箫的发源地,甲骨文写作“龠”yue本来是小提琴名曲,由罗马尼亚作曲家旦尼库( Dinicu )作曲,现在用排箫演奏,运用排箫高音绝无仅有的颤音。

并且巧妙地运用了排箫上下滑音和颤音的技巧,以极为明快欢腾的旋律,简练而富于动感的伴奏,表现了山林中云雀争鸣、阳光明丽、风景如画的一幕。

在排箫亮丽清悦透明的音色表现下,高超的颤音绝技一气呵成。

五、《爱的罗曼斯》——吉他独奏(欣赏) A+B+A单三部曲式吉他。

中世纪时,摩尔人将一种拨弦乐器传入西班牙。

随后,逐步定型为今天的西班牙吉他(简称吉他,6根琴弦)。

曲中多运用三连音及其分解和弦式的伴奏音型。

1952年,法国影片《被禁止的游戏》将其选为主题音乐。

乐曲流畅抒情、优美动人。

六、友谊地久天长齐唱源自古老的苏格兰民歌《过去的好时光》本曲是电影《魂断蓝桥》插曲第五单元:劳动的歌一、《军民大生产》(唱歌)五声商调式一段体结构1 、这首歌曲创作于 1945 年,当时在陕甘宁边区广泛流传,表现了当年陕甘宁边区军民响应党中央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号召,踊跃投入开荒生产的热烈情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