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CT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PET-CT显像检查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和护理体会

患者 由于急性 发病行急诊手术 ,术后心理波动 较大。这一时 期患 者对手术是否 成功 ,是否转 移及 肿瘤切 除是否彻底 非常关注和敏感 ,
特别是有结肠造口的患者 ,排便方式的改变对其形象和自尊又是一
个打击 ,甚至对腹部肠造 口很不接受 பைடு நூலகம்与每位 患者耐心交流 ,关心患 者 ,真实而技巧性地 回答患者提 出的所有 问题 ,告知患者手 术非常成 功 ,消除其顾虑 ,同时鼓励和配合患者 家属在 各方面精心护理患 者。 鼓励有 结肠造 口患者说 出对造 口的感觉 和接 受程度 ,详细解释 和介绍 肠造 1对其疾病治疗 的重要性 ,造 1的原理 和方法及如何 自我护理 , 3 3 让 患者 逐渐 正视并参与造 口的护理 。
【】 曹兵 , 建伟 , 继礼 , 直 肠癌 完 全性 肠 梗 阻 I 3 许 顾 等. 期切 除 吻合 体
会[ _ 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0 , 2: 8 ] 2 26 ) 5 . 0 ( 1
[】 卢芳 . 胜输 型便秘 患者 行结 肠次 全切 除术 的护理 [】 理学 杂 4 慢 J 护
志, 0,1 ) 1 2 6 (:. 0 2 29
向患者解说不良隋绪刺激对疾病恢复及预后的影响,应积极保持良
PT C 显像检查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和护理体会 E- T
李惠兰
( 山西煤炭 中心 医院,山西 太原 0 0 0 ) 3 0 6
【 要 】 目的 探 究护理 因素在 用 P TC 摘 E -T显现检 查肿 瘤 时的重要 性 , 以便加 强 临床 的诊 断。方 法 选取 某 院 自2 0 年 8月至 2 0 年 8月 07 09
做 心脏 显像 检 查 的 患者需要 在检 查前进 餐 ,其 余部 位检 查 的患者 的话显像 的话 禁食 4 6 。检 查 时的 护理 ,安 置 患者 ,使 患者处 于舒 适 的  ̄h 卧位 ,调 节适 宜的温度 ,做 脑部 显像 的 画着要 戴 眼罩 、耳 塞等必要 的设备 ,先 对患者 建立静 脉 通道 ,然后 缓慢静 推 显影剂 之后 再推 生理 盐
18F—FDGPET/CT仪在肿瘤检查中的应用

18F—FDGPET/CT仪在肿瘤检查中的应用PET-CT仪是最先进的分子影像医疗设备,配合显像剂18 F-氟代脱氧葡萄糖,及高分辨率CT,可早期准确的发现、定位肿瘤组织,其在临床中有诸多方面的应用。
标签: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分子影像[Abstract]PET-CT machine is the most advanced molecular imaging medical equipment.Cooperate with the Imaging agent 18 F-fluorodeoxyglucose and high resolution CT,we could got the accurate location of tumor tissue and early detection.It had many applications in the clinical.[Key words]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technique;Tomography;X-ray computer;Molecular imagingPET全称为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可以在分子水平反应组织的代谢及功能状态[1]。
最为常用的显像剂为18 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其可准确反应组织的糖代谢,从而在早期就能准确的发现肿瘤组织;配合高分辨率的螺旋CT,更能实现准确定位肿瘤和了解细微解剖结构。
是当今检测肿瘤最为先进的医疗设备,是医学影像学技术的里程碑。
1 18F-FDG PET-CT显像原理18F-FDG是一种葡萄糖的类似物[2],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18F基团取代葡萄糖分子的一个OH基团,形成18F-FDG;其与葡萄糖拥有几乎相同的分子结构,因此,可参与体内的葡萄糖代谢;通过静脉注射的18F-FDG可经过葡萄糖转运蛋白的主动转运进入细胞内部;在已糖激酶的催化下,被磷酸化为6磷酸氟化脱氧葡萄糖(18F-FDG-6-P),但由于其是葡萄糖的类似物,无法进一步参与糖酵解、有氧氧化、磷酸戊糖旁路、糖原合成与分解等代谢过程,因此,大量的18F-FDG-6-P会积存于细胞内,之后在葡萄糖6磷酸酶的催化下,转变为18F-FDG,排出体外;绝大多数恶性肿瘤细胞的特点是无限增殖,这就需要大量的能量,反应于代谢方面就是葡萄糖的代谢会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远远高于正常的组织,这就使得18F-FDG大量分布于肿瘤细胞中。
PET-CT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PET/CT
PET/CT是目前分子影像学技术的代表。 将解剖形态学与人体的功能、代谢和受体完美结合的一种显像方
法。 显示生物物质的空间分布、数量及其随时间的变化。 PET/CT 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早期诊断、准确分期及改进治疗方案,
2005-1-20 放化疗后复查PET- CT:鼻咽部、颈部(-);骶骨及 T11骨转移。
NPC放疗前
NPC放化疗后
鼻咽部(),骶椎、 T11骨转移
治疗前
肺癌脑转移治疗前后对比
治疗后
四、假阳性病例的分 析及对策
盆块查因(一)
患者女性41岁,下腹痛伴阴道流血5天入院。 MR:子宫左后方囊实性占位性病变,考虑卵
此外,氧代谢(15O-氧气)显像、骨代谢(Na18F)显像、血流 灌注(15O-水、13N-NH3·H2O)显像也可弥补 FDG 的某些不 足,在 PET 分子显像中有一定应用价值。
PET/CT乏氧显像
18F-FMISO显像可以有效获 得有关肿瘤组织氧合状态的 信息,确定放疗计划,很容 易确定肿瘤细胞的那些部位 需要提高照射剂量,从而使 照射剂量分布更加合理或者 在治疗前根据乏氧情况使用 增敏剂提高肿瘤组织的氧合 程度。
术后+1疗程化疗后复查:盆腔、左上腹 及左下腹术后残留,病变侵及盆腔内周 围脏器及腹膜,与术前PET显像比较, 残留病灶内高代谢区减少及SUV显著减 低,提示化疗效果显著。
术前PET-CT显像
盆腔恶性病变,最大SUV=8.01(术前
姑息性手术+1疗程化疗后
PET/CT病例(化疗前后比较)
患者女性,52岁,双乳癌术后四年,2004年10月PET/CT提示全 身多发转移,化疗6疗程后复查PET/CT。
磁共振PET成像技术检测全身类肿瘤的临床研究应用

磁共振PET成像技术检测全身类肿瘤的临床研究应用目的:研究分析磁共振PET(positron emission tomorgraphy)成像技术检测全身类肿瘤并查找病灶的临床研究应用。
方法:对本院使用磁共振PET成像技术检测全身类48例已发现肿瘤患者寻找原发病灶进行分析。
结果:48例通过病理发现的肿瘤患者中,检测原发病灶和是否转移的诊断中,磁共振扫描仅20例对原发病灶进行准确评估,在常规磁共振扫描基础上加以全身类PET成像技术则可以对46例肿瘤患者进行准确评估,检测准确评估率为9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磁共振PET成像技术对检测全身类肿瘤并且寻找原发病灶有着精确、无辐射及不需要注射造影剂等优势,并且对人体完全无副作用伤害,适合健康体检人群和肿瘤分期治疗患者,值得推广应用。
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医学科技水平也不断提升,预防疾病和保持健康的意识也越来越强。
每年坚持做全身体检的人数持续增长,而早期检测出肿瘤会提高治愈率,在初诊后疑似有肿瘤时使用磁共振(MRI)全身类PET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成像技术检测评估确诊率也较高[1-2]。
相较与PET-CT技术检测的辐射损伤,磁共振全身类PET成像的优势在于无辐射、不用注射造影剂等[3-6]。
PET-CT检测费用高昂,而且操作繁复,同时还要受注射药物限制,而磁共振全身类PET成像技术在查找发现肿瘤病灶的各方面具有高敏感性,能检测到肿瘤的原发病灶而且能发现其是否转移,这在一程度上已经达到与PET-CT相似的效果。
磁共振全身类PET在肿瘤的分期方面有巨大潜力,但是对于病变的细节分析则是有限的,而常规磁共振扫描能弥补这一细节缺点。
本次研究重点分析磁共振PET全身类成像对肿瘤的检查与原发病灶的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在本院已发现肿瘤的48例患者分别进行普通磁共振及磁共振全身类PET成像检查,男39例,女21例,年龄39~79岁,平均(52.0±11.3)岁。
PETCT在淋巴瘤中的应用

03
PET-CT在淋巴瘤治疗中的应 用
淋巴瘤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制定
淋巴瘤是一种异质性较强的恶性肿瘤,不同患者的病理类型 、疾病分期和预后差异较大。PET-CT通过高分辨率的图像和 功能代谢信息,有助于医生全面了解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侵 犯范围,为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根据PET-CT的结果,医生可以评估肿瘤的恶性程度、生长速 度以及对治疗的反应,从而制定出更加精准的治疗计划,提 高治疗效果并减少不必要的治疗。
准确诊断
PET-CT能够准确检测淋巴 瘤的位置、大小和扩散情 况,有助于医生制定更精 确的治疗计划。
监测疗效
通过PET-CT的复查,可以 监测淋巴瘤的治疗效果,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 治愈率。
预后评估
PET-CT的检查结果可以预 测淋巴瘤患者的预后情况, 帮助医生制定相应的康复 计划。
PET-CT在淋巴瘤中的未来发展方向
技术改进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PET-CT 的图像质量和准确性将得到进一 步提升,为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
提供更可靠的支持。
临床应用拓展
未来PET-CT在淋巴瘤中的应用 将进一步拓展,例如用于淋巴瘤 的早期筛查、微小残留病灶检测
等方面。
个性化治疗
结合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多 学科研究成果,PET-CT有望在 淋巴瘤的个性化治疗中发挥更大 的作用,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
流行病学调查
PET-CT在淋巴瘤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用于大规模的人群调查,了解淋巴瘤的发病 情况、分布特征和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控制淋巴瘤提供科学依据。
临床试验
PET-CT在临床试验中可以帮助评估新药或新疗法的疗效和安全性,为淋巴瘤的治疗提供更多选择和更 好的治疗效果。
PET/CT在肿瘤学中的应用

非小 细 胞 肺 癌 ( S L 的首 次 分 期 纳 入 其 报 销 范 N C C)
围。19 9 9年 7 1日以后 , G P T的适 用 范 围 又 月 Ⅱ) E
增加 3种肿 瘤 , 分别是 : C A升高 提示 复发 的结 直 ① E
肠癌定 位 , ②替 代 G 显像 对 淋 巴瘤 进 行 分 期 和再 a
维普资讯
新技术应用
PT C 在 肿 瘤 学 中的 应 用 E/ T
朱朝 晖
( 中国 医学科学 院 中国协和 医科 大学北 京协 和 医院核 医学科 P T中心 E
北京
10 3 ) 0 7 0
摘
要
PTC E / T技 术迅速 发展 , 快成 为 医学影像诊 断 , 别是 肿瘤诊 断 和研 究的 热点 。 很 特
近年 来 ,E / T技 术 迅 速 发 展 , 快 成 为 医学 PTC 很
及何 种 临 床 情 况 , 要 积 累 足 够 的循 证 医 学 证 据 。 需 在 肿瘤 方面 应用 价值 的认 同程度 。
影像 诊 断 , 是 肿 瘤 诊 断 和研 究 的热 点 。正 电子 特别 发射断 层 显 像 (E ) 为一 种 先 进 的分 子 影 像 技 PT 作 术, 对于 功能 、 代谢 和受体 分 布等信 息 的显示 具有很
的资料进行重新评估之后 , 6 有 种肿瘤的诊断、 分期
和再 分期均 被纳 入 医保 , 们分 别是 非小细 胞肺 癌 、 它
食 道癌 、 结直 肠癌 、 巴瘤 、 淋 黑色 素 瘤 和 头 颈部 肿 瘤
( 不包 括 中 枢 神 经 系 统 肿 瘤 和 甲状 腺 癌 ) 02年 。20
和 P T C 肿瘤 学 方面 的应 用 现 状 , 析 P T C E / T在 分 E/T 的优 势 与不足 , 展 望其 未来 的发展 趋势 。 并
PET-CT简介及临床应用

PET-CT简介及临床应用一、PET-CT简介PET-CT设备包括一个PET仪器和一个CT仪器,二者通过一个滑迹床相连。
在一次扫描中,首先进行CT扫描,得到具有高分辨率的解剖结构图像;紧接着进行PET扫描,得到具有代谢信息的图像。
扫描过程中,患者需要通过空气或静脉注射放射性示踪剂,用于追踪特定代谢过程。
常用的放射性示踪剂包括氟-18-脱氧葡萄糖(18F-FDG)等。
二、PET-CT的临床应用1.肿瘤诊断和分期:PET-CT可用于评估恶性肿瘤的诊断和分期。
肿瘤细胞具有较高的代谢率,PET-CT可以通过定量测量肿瘤细胞的代谢活性来检测恶性肿瘤。
通过分析PET-CT图像中病灶的代谢活性和形态特征,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肿瘤的性质和分期,以制定合适的治疗策略。
2.血流动力学评估:PET-CT可以通过注射放射性示踪剂来评估心脏功能和血流动力学。
通过测量心肌细胞代谢的变化,可以定量评估心肌的血流供应和心脏功能。
这对于心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和评估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3.神经功能评估:PET-CT可以评估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功能活动。
通过注射示踪剂,可以测量大脑局部区域的代谢活性,从而帮助医生诊断和研究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肿瘤、癫痫、脑缺血等。
4.炎症和感染检测:PET-CT可以帮助检测和定位患者体内的炎症和感染灶。
通过注射放射性示踪剂,可以观察示踪剂在炎症和感染区域的浓集程度,从而帮助医生指导治疗和评估疗效。
5.放射治疗规划:PET-CT可用于肿瘤放射治疗的规划。
它可以提供肿瘤的准确定位和分割,以及周围组织的代谢信息,从而帮助放射治疗专家确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最大限度地保护正常组织。
6.神经精准介入:PET-CT可以在神经介入手术中提供导航和引导。
通过将PET和CT图像的信息叠加,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定位和处理神经介入手术。
除了上述应用,PET-CT还可以用于干细胞治疗、肿瘤靶向治疗效果评估等领域。
总结起来,PET-CT结合了PET和CT的优势,为医生提供了更为准确和全面的医学影像学信息,有助于提高疾病的早期诊断、分期、治疗评估和治疗规划。
PET-CT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PET-CT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PET-CT是一种结合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和X射线计算机断层显像(CT)的医学影像学技术。
它在肿瘤诊断和评估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成为临床上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本文将探讨PET-CT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首先,PET-CT在肿瘤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由于PET-CT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特点,它可以提供关于肿瘤的代谢活性、生物学特征以及组织学特征的信息。
这些信息有助于早期发现肿瘤病变并对其进行鉴别诊断。
例如,在肺癌的早期诊断中,PET-CT可以显示恶性病变在代谢活性上的显著增强,从而与良性病变进行区分。
其次,PET-CT在肿瘤分期和评估疗效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评估肿瘤的代谢活性和分布情况,PET-CT可以对肿瘤的分期和预后进行评估。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PET-CT还可以用于评估治疗效果。
通过比较治疗前后的PET-CT图像,可以观察到肿瘤的体积变化、代谢活性的改变等,进而判断治疗是否有效。
此外,PET-CT还可以用于引导肿瘤手术治疗和放射治疗。
通过术前的PET-CT检查,可以精确定位肿瘤病变的位置、范围和代谢活性,为手术治疗提供指导。
同时,PET-CT还可以用于放射治疗计划设计。
通过准确显示肿瘤位置和代谢活性,PET-CT可以帮助放射科医生确定治疗的目标区域和剂量分配,提高放射治疗的精确度和疗效。
此外,PET-CT还可以用于评估放疗后复发或复发判断。
对于接受过手术或放疗治疗的患者,PET-CT可以用于监测疗效和评估治疗后复发的风险。
通过比较治疗前后的PET-CT图像,可以及早发现复发病灶,并进行适当的处理。
总之,PET-CT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非常广泛。
它提供了关于肿瘤代谢活性、组织学特征和生物学特征的信息,对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肿瘤分期和预后评估,引导手术治疗和放疗治疗,以及复发监测和判断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PET-CT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它在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为患者提供更准确和有效的医疗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理
• 恶性肿瘤细胞:糖代谢活跃 • 注射18F-FDG(半衰期110min)转化为18F-FDG-6磷酸, 不再参与后续代谢 • 摄取取决于细胞膜的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 )的 表达及细胞内磷酸化及去磷酸化的过程
王晓燕 中华核医学杂志 2010 18F-FDG PET/C及增强CT诊断原发性肝癌 及肝癌术后复发的价值
Practice Guideline 2012 ACR–SPR PRACTICE GUIDELINE FOR PERFORMING FDG-PET/CT IN ONCOLOGY
假阳性
1.生理性吸收:
头颈部的腮腺、甲状腺、胸腺、哺乳期乳房、棕色脂肪组织、骨骼肌和平滑肌、胃肠道(食管、胃、 肠)、经期子宫
2.炎症: 手术/穿刺部位、放疗后、肉芽肿/结核、甲状腺炎、食管炎、胃炎、炎性肠病、胰腺炎、胆管炎、骨 折、淋巴结炎、血管炎 3.FDG滞留: 肾脏、膀胱、尿路 3.良性肿瘤、肠腺瘤息肉、平滑肌瘤 4.增生性疾病: Graves甲亢、Cushing病、贫血(骨髓增生)、纤维异常增生症 5.PET与CT融合技术
• 禁食(至少4小时) • 测量身高体重、血糖
• 注射后休息1小时
Kinahan P E, 2010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 in clinical practice and assessing response to therapy
标准化摄取值SUV
病灶处放射性浓度:病灶单位体积放射性 单位质量放射性:平均单位体积放射性 >2.5恶性可能大
Kinahan P E, 2010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 in clinical practice and assessing response to therapy
Practice Guideline 2012 ACR–SPR PRACTICE GUIDELINE FOR PERFORMING FDG-PET/CT IN ONCOLOGY
假阴性
• 1.小病灶(部分容积效应)<6-8mm • 2.高血糖或高胰岛素血症(糖代谢)
• 3.正在接受治疗:放疗、化疗
• 4.等级较低/分化较好的肿瘤:肺泡细胞癌,神经内分泌肿瘤 • 5.前列腺癌(去磷酸化较磷酸化过程更活跃,放射物质无法滞留于肿瘤细胞) • 6.肝细胞性肝癌(细胞表面葡萄糖转运蛋白表达少) • 7.惰性淋巴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