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述评

合集下载

【推荐下载】简述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发展概论

【推荐下载】简述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发展概论

简述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发展概论战略并不是“空的东西”,也不是“虚无”,而是直接左右企业能否持续发展和持续盈利最重要的决策参照系。

本站为您搜集整理了“简述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发展概论”,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战略”一词的希腊语是strategos,意思是“将军指挥**的艺术”,原是一个军事术语。

20世纪60年代,战略思想开始运用于商业领域,并与达尔文“物竞天择”的生物进化思想共同成为战略管理学科的两大思想源流。

 什么是企业战略?从企业未来发展的角度来看,战略表现为一种计划(Plan),而从企业过去发展历程的角度来看,战略则表现为一种模式(Pattern)。

如果从产业层次来看,战略表现为一种定位(Position),而从企业层次来看。

战略则表现为一种观念(Perspective)。

此外,战略也表现为企业在竞争中采用的一种计谋(Ploy)。

这是关于企业战略比较全面的看法,即著名的5P模型(Mintzberg,et1998)。

什么是战略管理?战略管理是指对企业战略的管理,包括战略制定/形成(StrategyFormulation/formation)与战略实施(StrategyImplementation)两个部分。

 战略并不是“空的东西”,也不是“虚无”,而是直接左右企业能否持续发展和持续盈利最重要的决策参照系。

战略管理则是依据企业的战略规划,对企业的战略实施加以监督、分析与控制,特别是对企业的资源配置与事业方向加以约束,最终促使企业顺利达成企业目标的过程管理。

 安索夫---最初在其1976年出版的《从战略规划到战略管理》一书中提出了“企业战略管理”。

 他认为:企业的战略管理是指将企业的日常业务决策同长期计划决策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系列经营管理业务。

 斯坦纳---在他1982年出版的《企业政策与战略》一书中则认为: 企业战略管理是确定企业使命,根据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经营要素确定企业目标,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并使企业使命最终得以实现的一个动态过程。

我国企业战略管理学科的发展综述

我国企业战略管理学科的发展综述

我国企业战略管理学科的发展综述内容摘要: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企业战略管理学科以来,企业战略管理学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

本文把我国企业战略管理学科的发展过程分为20世纪80年代的引入期、20世纪90年代的成长期和进入21世纪后的繁荣期三个时期,并对每个阶段的代表人物、代表著作及主要特点进行了分析,对我国企业战略管理学科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企业战略战略管理企业战略管理学科战略管理理论最早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在半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战略管理理论的各种学派层出不穷,新的思维、新的观念接连不断。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战略管理理论发展起步较晚,战略管理学科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

20世纪80年代:企业战略管理学科的引入期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当时企业编制生产技术财务计划,是一种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企业内部计划管理形式。

20世纪50年代初,在进行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中,工科院校去除了管理类专业,而文化大革命彻底否定管理科学是一门科学,致使高等院校中有限的管理类专业也被彻底停办了,管理学科在专业调整、合并与停办中消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大变革,实现了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这为我国管理学科的发展包括战略管理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改革开放之初,战略管理学科在我国进入了引入期,当时对于战略管理学科发展发挥重大作用的主要有五种力量:一是国家经委在培训全国大中型企业领导干部过程中推动了我国战略管理学科发展。

1979年3月,国家经委开始举办企业管理研究班,1980年与美国合作建立中国工业科技管理大连培训中心培训企业领导干部,国家经委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企业管理若干问题的决定》,于1986年颁发了《企业管理现代化纲要》。

1987年国家经委、中央组织部、国家教委印发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的《关于开展全国大中型企业领导干部岗位职务培训工作的报告》和国家经委、中央组织部印发《“七五”期间全国大中型企业领导干部岗位职务培训规划要点》,围绕《企业管理现代化纲要》成立由国家经委副主任张彦宁任主编的《企业管理现代干部必读》编委会,编辑了一套培训企业领导干部的丛书,其中重要的一本就是《现代企业经营战略》。

企业战略管理的发展评述

企业战略管理的发展评述

企业战略管理的发展评述
企业战略管理是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是企业实现长期发展的重要手段和保障。

随着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经济的发展,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挑战和机遇,企
业战略管理也发生了许多重要发展。

首先,企业战略管理由单一的战略制定向全面的战略管理转变。

战略制定只是企业战略管理的一个方面,现代企业更注重全面战略管理,包括战略制定、实施和评估
等多个环节,以确保企业战略的有效实施和不断改进。

其次,企业战略管理从单一的绩效考核向绩效管理转变。

传统的战略管理主要依赖于绩效考核,其缺点是过于注重单一绩效指标的量化,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绩效水平。

现代企业更注重绩效管理,强调通过全面、多角度的考核标准和方法,实现对企业绩
效全面管理和协调。

另外,企业战略管理从以管理者为中心向以顾客为中心转变。

传统的战略管理注重企业内部管理,管理者制定战略,按照战略实施管理,但忽视了顾客的需求和满意度。

现代企业更加注重以顾客为中心的战略管理,强调以顾客需求和满意度为中心,
为顾客创造价值。

最后,企业战略管理由静态战略向动态战略转变。

传统的战略管理主要强调制定一份长期的战略计划,然后通过计划去实施和管理。

现代企业更加注重动态战略管理,强调不断调整和优化企业战略,以应对市场和环境的变化。

总体来说,随着经济和市场的变化,企业战略管理也在不断发展和改进,创新性和动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从而为企业实现持续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保障。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发展评述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发展评述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发展评述引言企业战略管理是一个日益重要的领域,它涉及到组织制定和实施战略的过程。

随着全球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对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进行评述,介绍主要的理论模型和方法,并探讨其优点和局限性。

经典的战略管理理论波特五力模型波特五力模型是战略管理领域最经典的模型之一。

它由麦克斯韦尔·波特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被广泛应用于分析产业的竞争力。

该模型认为,产业的竞争力受到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买家的议价能力、潜在竞争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以及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程度的影响。

通过分析这五个方面,企业可以确定自身的竞争策略。

SWOT分析SWOT分析是另一个经典的战略管理工具。

SWOT代表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

通过进行SWOT 分析,企业可以识别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抓住机会并应对威胁,制定相应的战略计划。

BCG矩阵BCG矩阵是波士顿咨询集团提出的一个产品组合分析工具。

它将产品分为四个象限:明星(Stars)、现金奶牛(Cash cows)、问题标志(Question marks)和犬(Dogs)。

根据产品在市场的相对市场份额和市场增长率来判断其在组合中的位置,进而进行战略决策。

新兴的战略管理理论蓝海战略蓝海战略是金泽·奈和麦可·博尔的著作《蓝海战略》中提出的理论。

该理论认为,企业应该不断创造新的市场空间,而不是在现有市场上与竞争对手激烈竞争。

通过创造独特的产品或服务,企业可以开辟蓝海市场,避免红海市场的激烈竞争。

价值链分析价值链分析是迈克尔·波特提出的理论,用于分析企业内部活动的价值创造过程。

该理论将企业的活动划分为主要活动和支持活动,通过深入了解这些活动的价值创造能力,企业可以找到提高效率和增加附加值的机会。

资源基础理论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于其独特的资源和能力。

企业战略理论发展述评

企业战略理论发展述评
Ab t a tTh r o o p rt s t g i r d a y e eo i g sr c : e y o f c r o ae t e y s a u l d v l p n wi t e n ce s gy y  ̄ i a d o lx nt t n f h a r g l t h i r ai l d o h n c n c mp e ii a o o t e ii c r o ae srtg c n i n n .Th o es n o r d t n l s ae i  ̄ o p rt tae i e vr me t o e cr r n o t e f t i o a t tgc a i r e e t t e r s t a a e t r r e n i n n a e m n h o y i h t n n ep i e vr me t C l b s o l
2 1 弟 9舂 第9期( 0 0年 总弟 13 ) 6期
企业战略理论发展述评
马 利 华
( 江工业 大学经 贸管理学院, 浙 浙江杭 州 3 02 ) 10 3
摘 要: 企业 战 略 理论 是 随 着企 业 战 略环 境 的 日益 动 态 化 和复 杂 化 而逐 步 萌 生并 发展 起 来 的 。 统 战 略 管理 理 论 的基 石 在 于假 设 传
n r ae tae i m a ge e t e y I s ol i ce s 。 sr tgc na m nt h or l f l a owe d t rpi de l pm e a d c ntn us m p ov m e . To a b sne ̄ srt g h s he a d veo nt n o i uo i r e nt d y S u i s tae y a

企业战略管理的发展评述

企业战略管理的发展评述

企业战略管理的发展评述摘要:企业战略管理是为了让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有竞争优势而制定的计划与实施一系列活动。

本文将简述企业战略管理的演变过程,包括SWOT分析、波士顿矩阵等工具的使用以及战略实施等方面。

同时,也会探讨企业战略管理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企业战略管理、SWOT分析、波士顿矩阵、战略实施、未来趋势正文:一、企业战略管理的发展历程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越来越多企业意识到制定战略计划的重要性。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企业战略管理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起初的战略制定,到后来的战略实施,再到现在的战略落地,企业战略管理已日益成熟。

1.1 第一阶段:战略制定先进的企业都知道要为未来做长远规划,并采用SWOT分析等工具制定企业战略。

其中SWOT分析就是一种策略评估工具,评估企业当前的强项、弱项、机会和威胁。

通过SWOT分析,企业可以更精准地识别内部优势和弱点,同时抓住外部机遇和威胁,为制定战略决策提供了支持和参考。

1.2 第二阶段:战略实施在企业制定好战略之后,就需要考虑如何执行。

这一阶段需要关注资源的分配、组织的架构以及流程的优化等问题。

如果实施不力,企业将失去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

1.3 第三阶段:战略落地战略落地阶段是企业战略管理中最具挑战性的一步。

该阶段需要企业实现内部业务流程的协调配合,以及对外的市场竞争力量的抵御。

往往需要高效的组织架构、先进的技术和一支具有决策能力的管理团队来实现。

二、企业战略管理工具2.1 SWOT分析SWOT分析是一种评估企业能力和环境因素的方法。

通过对企业内外部环境的评估,熟悉企业的当前状态、机会和威胁,帮助企业发展战略。

2.2 波士顿矩阵波士顿矩阵是企业用来评估产品组合的一种方法,该方法主要关注公司目前产品组合的市场占有率和增长速度,旨在发现哪些产品有潜力成为公司未来的收入来源。

2.3 其它工具此外,还有许多其他的工具,如制定SMART目标、计算ROI、五力模型等。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及其发展趋势探析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及其发展趋势探析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及其发展趋势企业战略管理自20世纪60年代提出之后,就受到世人的关注。

不但在理论界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产生了各种学派(明茨伯格教授把它归结为十大学派:设计学派、计划学派、定位学派、企业家学派、认识学派、学习学派、权力学派、文化学派、环境学派以及结构学派),而且在企业管理的实践界倍受青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一些发达的国家。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企业必然面临着与跨国企业的正面交锋,其竞争环境和竞争形势必将发生重大变化,这使我国企业深深感到推进和加强战略管理是从整体和全局上把握企业发展和竞争致胜的有效工具。

一、企业战略管理的产生任何一种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产生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都是特定环境下的产物,是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为适应当时特定的外部环境条件,结合企业的自身情况而发展起来的。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演化,企业经营环境愈来愈具有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必然会对环境的各项要素及未来的投入产出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于是便产生了战略管理。

另外,从管理理论的发展演变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管理理论亦呈现从无到有,从不成熟到较成熟的一系列发展变化过程,这个历程最常见的是将其划分为经验管理、科学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管理理论的丛林等几个阶段,但从投入产出要素的角度来看,企业管理理论可划分为生产管理阶段、经营管理阶段和战略管理阶段。

可见,战略管理理论是企业管理理论中整合性的管理理论,也是最高层次的企业管理理论,是伴随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演变现代意义上的战略管理思想,最早出现于美国经济学家巴纳德1938年的代表作《经理的职能》一书,巴纳德运用战略的思想对企业各因素及其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了分析,首开企业经营战略研究之先河。

纵观整个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可人为将其化为以下三个阶段:(一)经典的战略管理理论经典战略管理理论主要是指20世纪60-70年代的设计学派和计划学派。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新发展与新趋势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新发展与新趋势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新发展与新趋势摘要:本文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战略管理理论的新发展,对主要学派的理论进行了评述;通过对战略管理理论发展历程的梳理,来把握企业战略思想演进的脉络及规律,并对国内外企业战略理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战略管理;发展;趋势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层层深化的过程,存在奠基、鼎盛、反思、重振等几个清晰的、已经得到普遍认可的研究阶段,这些阶段共同构成了战略管理理论丰富多彩的研究领域(姚小涛,2003)。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不少通过多元化经营形成的大产业开始出现问题,多元化的热潮也开始消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企业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大,产业边界日益模糊,产业结构的稳定性日益下降,企业的竞争优势越来越难以持续。

在急剧变化的环境中,企业如何赢得长久的竞争优势,许多战略管理学家在思考,从而促使了战略管理理论的新发展。

一、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现状当今社会,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日益明显。

战略管理研究转向于重视在动荡环境中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以及企业中人的因素、文化因素、知识因素以及研究方法的方向性和有效性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大多建立在对抗竞争的基础上,都比较侧重于讨论竞争和竞争优势。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新的环境下,企业逐渐认识到,竞争是为了生存和健康发展,必须超越这种以竞争对手为中心的战略逻辑。

在此背景下,通过创新和创造来超越竞争(SurPPetition,德-博诺,1996)开始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一个新焦点。

围绕这个新焦点,出现了一些新理论。

1.顾客价值中心理论。

菲利普·科特勒(1999)把顾客价值(CV)称为顾客让渡价值(CustomerDemisableValue)。

彼得·杜拉克在40年前就观察到,公司的首要任务就是“创造顾客”。

博诺(E.de-Bono,1996)认为传统的竞争战略逻辑是一场零和博弈(Sum-zero),这样的竞争“是一个危险的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