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玉米生长中各阶段生育特点及管理
玉米生殖生长期的特点和对栽培管理的要求

玉米生殖生长期的特点和对栽培管理的要求
玉米雄穗开花到籽粒成熟所经历的时期称为花粒期或花粒阶段,又叫生殖生长期。
此期经历了开花散粉、抽丝受精、籽粒形成及籽粒成熟等生育时期。
玉米开花受精时,节间长度已固定,植株达到最高;单林绿叶数虽多,单株叶面积最大;根层数和根长度已定。
此后,营养器官逐渐衰老,功能下降,干重减轻;雌穗长度还在旺盛生长,约授粉后15天左右,果穗长度已定;籽粒生长发育迅速。
乳熟期叶片的光合产物有70%以上运送给籽粒。
这期间吸收氮量为一生吸收总量的45%左右,磷为38%左右,钾为21%左右。
需水量为全生育期45%-50%。
亩产534.3干克的玉米,平均每亩每天吸水3.35立方米,开花期前后吸水量最多,为3.693米3/亩/天。
若花粒期肥水不足,更会促使植株早衰,叶片变黄,根吸收能力降低,粒数减少,秕粒增加,粒重下降,产量降低。
花粒期高产玉米的特点是:群体叶面积大而不过密,叶片功能期长,变黄慢,黄叶少,到成熟时仍青秆绿叶;秸秆硬,不倒伏,空株少,株高和穗位的高度整齐一致;雌雄花期协调,抽丝快,整齐而集中,小花受精率和结实率高;籽粒生长发育快,灌浆时间长;果穗“离怀”甩开,穗大,粒多、粒饱;成熟期一致。
玉水开花授粉、受精期间,对环境条件反应比较敏感。
高温下旱或连日阴雨,不利于开花授粉。
籽粒形成和灌浆期间,喜肥水充足、晴天、
1。
玉米生长知识点总结图

玉米生长知识点总结图玉米(学名:Zea mays L. )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
玉米种植面积广泛,产量高,而且对土壤、气候的适应性强。
因此,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十分重要。
下面将对玉米的生长知识点做一个总结,以便更好地指导玉米的种植和高产栽培。
一、生长周期1. 子叶期:种子发芽后,先出土一片叫做“剥去片”的叶片,再生长出第二片叶片,这阶段为子叶期。
子叶期为玉米的幼苗期,此时植株矮小,叶片娇嫩,需保持土壤湿润,为植株提供充足的养分和水分。
2. 复叶期:玉米幼苗长到3-4叶时,就进入了复叶期。
此时植株开始生长迅速,叶片数量增多,要注意及时松土、松茬、中耕施肥,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
3. 抽雄期:玉米植株生长到6-7叶时,就开始抽雄了,这个时候需要注意及时修剪杂草、松土松茬,保持通风透光,促进生长。
4. 抽雌期:抽雌期是玉米的生长发育中最关键的时期,也是决定产量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需要给植株适量追肥,及时灌溉,防治玉米霉病、褐条病等病虫害。
5. 结实期:玉米进入结实期后,需要注意及时收获、保存种子,防止霉变。
二、生长环境1. 土壤要求:玉米生长需要土壤肥沃、疏松、排水性好,喜欢PH值为6-7的中性土壤。
在种植前需要进行土壤消毒和施肥。
2. 气候条件:玉米生长需要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摄氏度。
同时,玉米生长也需要充足的阳光和雨水,要注意及时灌溉,防止水分不足或过多。
3. 光照要求:玉米对光照的要求较高,每天需要充足的阳光照射,充分利用光合作用,促进植株生长发育。
4. 种植密度:玉米的种植密度不宜过大,以保证每株植株都能获得充足的养分和水分。
一般来说,适宜的种植密度为6-8万株/亩。
三、栽培管理1. 施肥:玉米在生长期需要多次追肥,首先要进行基础施肥,然后在生长发育期进行追肥。
要注意施肥均匀,避免过量施肥导致的氮磷钾的浪费和土壤污染。
2. 灌溉:玉米对水分的需求较大,特别是在抽雄期、抽雌期和结实期,需要经常进行灌溉,保持土壤湿润。
玉米各时期田间管理技术要点及病虫害防治

玉米各时期田间管理技术要点及病虫害防治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玉米的生长阶段分为苗期、生长期、开花期、灌浆期等,不同的生长阶段需要不同的田间管理措施。
同时,玉米也容易遭受多种病虫害的侵袭,病虫害防治也是玉米田间管理的重要内容。
下面将从玉米不同生长阶段和不同病虫害防治方面,详细介绍玉米田间管理的技术要点。
一、苗期管理技术要点苗期是玉米生长的第一个关键时期。
此时,种子萌发,幼苗出土,接受阳光、雨水、营养,开始生长。
因此,苗期管理对后期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
苗期主要包括基肥施用、病虫害防治、杂草清除等方面。
(一)基肥施用适量的基肥施用可以保证玉米幼苗的营养供应,加快幼苗的生长速度。
一般情况下,可以在播种前施用,也可以在幼苗生长1-2叶时进行。
基肥的施用量应该根据土壤类型、肥料品种、玉米品种等因素进行调整,一般来说每亩施用20-30kg的有机肥和30-50kg的复合肥。
(二)病虫害防治苗期是玉米受害最严重的时期之一,常见的病虫害有玉米疫病、玉米夜蛾、玉米螟、白粉虱等。
病虫害防治的方法包括化学防治、生物防治以及农业措施等,这里主要介绍农业措施。
①密植:种子的密植可防止害虫和病菌侵袭,提高幼苗生长率和产量。
②合理施肥:受到虫害和病菌侵袭的玉米地严重缺乏营养,因此,合理施肥有助于增强玉米抗病虫的能力。
③灌溉:及时合理地浇水,保持土壤的湿润,有利于幼苗生长、防治病虫害。
④轮作:轮作可以控制病虫害源头,减少土壤虫害和病害的发生。
(三)杂草防治苗期进行适量的杂草清除,有助于减少玉米的营养损失,维护玉米的健康生长。
可采用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两种方法,物理防治主要是通过机械除草和人工除草进行;化学防治可以使用除草剂进行,需要注意药剂的选择和用量。
生长期对玉米的成材率和产量影响很大,合理的田间管理可以提高玉米的生产性能。
生长期包括施肥、中耕、喷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生长期的施肥应当根据玉米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要进行。
玉米生育特点与管理技术(1)

围内, 温度越 高 生长越 快 。当地温 在 2 0~2 4℃时 根系 生 长健 壮 , 4~5℃时 根 系生长 完全 停止 。玉米 在 苗期
具 有 一定 的抗 低 温 能力 , 出苗 后 2 在 O天 内 , 生 长 点 茎 直处 在地 表 以下 ,此期短 时 间遇一 2~3c 的霜冻 也 c l 无 损 于地 表 以下 的生 长点 。当一 4℃低温持 续 1 h以上
・
种子 科技 ・
・0 2 0 ) 2 1 (5 ・
中 图分 类 号 : 1 S5 3 文献标志码 : B
・ 两高 一优 ・
文章 编 号 : 0 5 2 9 (02 0 — 0 7 0 1 0 - 60 2 1 )5 04 — 2
玉米生育特 点 与 管理 技 术( 1)
邵思 全 。李琰 聪 (保 山市农业 科 学研 究所 , 南 保 山 云 680 7 0 0)
本 文 根据保 山市玉米 生产 现状 , 简述 了玉 米苗期 、 穗期 、 花粒 期 、 收获期 的管 理技术 , 以供 同行 参 考 。
1 玉米 苗期 管理 技术 1 玉米 苗期 生育特 点 . 1
1 玉米 苗期 对 环境条 件 的要 求 . 2 1 . 温度 .1 2 温 度是 影响 幼苗 生长 的重要 因素 ,在 一定 温度 范
一
夏播 玉米 出苗快 , 长势 猛 , 日生 长 量 大 ; 套种 玉 米 生 长 较慢 , 叶片 瘦长 、 淡 , 量小 , 土 浅 ; 色 根 人 春播 玉 米 一般
根量较 大 , 人土较 深 , 叶片宽 厚 , 生长稳 健 。 苗 期 阶段氮 素代谢 旺盛 , 植株 的生 长 中心是根 系 。 玉米 苗期根 系活 力为 全生育 期 的最高 时期 ,拔节 期是 根系 活力 的最高 峰 。 系发 育与地 上部 生长 相互促 进 , 根 相互 制约 。地上 部 叶片健全 、 叶色深绿 , 以为根 系发 可 育提供 充 足 的营养 , 上部 分徒 长则会 影 响根 系发育 。 地 但是 ,当坏境条 件不 利于根 系发 育时 也会 削弱 茎 叶的 生长 。 适宜 的环境 与 土壤条 件是 根系 发育 良好 、 地上部
玉米生育阶段的划分及各阶段的生育特点

玉米生育阶段的划分及各阶段的生育特点如下:1.播种期:玉米的播种期因地区、品种和气候条件而异。
一般来说,适宜的播种期为地表以下5-10厘米处的地温稳定在10-12℃时。
在适宜的播种期内,早播种可以使玉米的生育期延长,晚播种则会使生育期缩短。
2.苗期:玉米的苗期是指从出苗到拔节的时期。
该阶段的主要生育特点是根系发育、茎叶生长和分化。
在苗期,玉米的根系生长迅速,地上部分也开始分化和生长。
此时需要注意苗情的控制,避免密度过大。
3.拔节期:玉米的拔节期是指从拔牙到抽雄的时期。
该阶段的主要生育特点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即玉米开始进行光合作用,营养物质积累增加,同时开始抽雄。
在拔节期,需要保证充足的水肥供应,促进玉米的生长。
4.抽雄期:玉米的抽雄期是指从玉米顶部抽出雄穗的时期。
该阶段的主要生育特点是玉米开始进入生殖生长阶段,雄穗分枝开始出现小花原基。
在抽雄期,需要注意防治病虫害和干旱等问题。
5.开花期:玉米的开花期是指从雄穗抽出到开始散粉的时期。
该阶段的主要生育特点是玉米开始进行生殖生长,雌雄同株异花授粉。
在开花期,需要保证充足的水肥供应和良好的光照条件,促进玉米的开花和结实。
6.乳熟期:玉米的乳熟期是指从玉米开始结实到乳熟末期。
该阶段的主要生育特点是玉米的光合作用和营养物质积累仍在继续,同时籽粒开始形成并逐渐成熟。
在乳熟期,需要保证充足的水肥供应,促进玉米的籽粒形成和成熟。
7.成熟期:玉米的成熟期是指从乳熟末期到完熟期的时期。
该阶段的主要生育特点是玉米的光合作用和营养物质积累停止,籽粒完全成熟。
在成熟期,需要注意防治病虫害和及时收获,避免产量损失。
简述玉米生育阶段的划分及各阶段的生育特点

简述玉米生育阶段的划分及各阶段的生育特点
玉米生育期一般可以分为发芽期、生长期、抽穗期、吐丝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六个阶段。
各阶段的生育特点如下:
1.发芽期:通常为7-10天。
玉米种子在土壤中发芽,开始生根生茎并形成幼苗。
这个时期主要特点是生长缓慢,对土壤和气温的适应性较强。
2.生长期:通常为45-60天。
幼苗进入迅速生长期,形成良好的主茎和侧枝。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生长迅速,耗氮量较大。
3.抽穗期:通常为55-80天。
主茎开始分枝抽穗,玉米植株进入花期。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花药开始裂开,雌花丝迅速生长。
4.吐丝期:通常为85-95天。
玉米雄性花药分泌大量粉粒,玉米雌穗产生大量丝,开始繁殖。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雌穗长成,丝柔软细长,其中的胚芽和胚乳逐渐发育。
5.灌浆期:通常为95-120天。
玉米穗逐渐扩大,胚芽和胚乳的质量明显增加。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角质层增厚,籽数增加,玉米籽粒逐渐变硬。
6.成熟期:通常为125-140天。
玉米秆部变黄,干燥,籽粒颗粒变硬,使玉米达到收获状态。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籽粒硬化,玉米秆干燥老化,植株停止生长。
玉米生长中各阶段生育特点及管理

玉米生长中各阶段生育特点及管理1、苗期阶段玉米苗期是指从播种至拔节这段时间,一般为30天。
苗期是以长根、分化茎叶为主的营养生长阶段,生育特点是根系发育较快,但地上部茎、叶量的增长比较缓慢,是决定亩株数、并为穗大、粒多、玉米丰产打基础的关键时期。
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是促进根系发育、培育壮苗,达到苗足、苗齐、苗壮的目的。
播种—出苗期春播:精细播种,适期播种,春播地温温度稳定通过12℃,(时间在5月中下旬),要足墒下种。
种子播入后,在温度、水分、通气条件较适宜时一般经过7天即可出苗。
指本地在5月20号以后播种的)。
(等到长到三叶期种子本身贮藏的营养耗尽,这时称为离乳期,这是玉米苗期的第一阶段。
土壤水分是影响出苗的主要因素,这因墒情而定,墒情差的地块可播前2-3天开沟造墒,亦可播后浇蒙头水,浇足底墒水对玉米产量起决定性的作用。
种子籽粒大小和播种深浅与幼苗的健壮有很大的关系,种子粒大幼苗就比较健壮。
播种深浅直接影响到出苗的快慢,适宜的播种深度要根据土质、墒情和种子大小而定,一般以5-6厘米为宜。
如果土壤粘重,墒情好时,适当浅些,一般4-5厘米;土壤质地疏松,易于干燥的沙质土壤,应播种深些,可增到6-8厘米。
夏播:采用麦田套种或麦后贴茬直播。
套种一般在麦收前5-7天播种,以减少小麦对玉米的不良影响。
(1)平播贴茬播种时,小麦留茬10公分,浇足蒙头水,(2)播种质量,播深一致,播种机以2-3档速度行驶,行速要匀,播行要直,中途尽量不停车。
注意播幅之间的衔接,不能漏播和重播。
(3)存在问题:易出现缺苗断垄现象,播种质量差。
--三叶期—拔节三叶期是玉米一生中的第一个转折点,自养生活转向异养生活。
玉米拔节所谓第7片叶,这片叶又细又长,这阶段主要是进行根、叶的生长和茎节的分化。
玉米苗期怕涝不怕旱,涝害影响生长,当土壤水分过多或积水,玉米三叶期表现黄、细、瘦、弱生长停止或造成死苗,轻度的干旱,有利于根系的发育和下扎。
2、穗期阶段玉米从拔节至大喇叭口期的一段时间,一般为30天。
玉米的生育期划分及生长发育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生长中各阶段生育特点及管理
1、苗期阶段
玉米苗期是指从播种至拔节这段时间,一般为30天。
苗期是以长根、分化茎叶为主的营养生长阶段,生育特点是根系发育较快,但地上部茎、叶量的增长比较缓慢,是决定亩株数、并为穗大、粒多、玉米丰产打基础的关键时期。
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是促进根系发育、培育壮苗,达到苗足、苗齐、苗壮的目的。
播种—出苗期
春播:精细播种,适期播种,春播地温温度稳定通过12℃,(时间在5月中下旬),要足墒下种。
种子播入后,在温度、水分、通气条件较适宜时一般经过7天即可出苗。
指本地在5月20号以后播种的)。
(等到长到三叶期种子本身贮藏的营养耗尽,这时称为离乳期,这是玉米苗期的第一阶段。
土壤水分是影响出苗的主要因素,这因墒情而定,墒情差的地块可播前2-3天开沟造墒,亦可播后浇蒙头水,浇足底墒水对玉米产量起决定性的作用。
种子籽粒大小和播种深浅与幼苗的健壮有很大的关系,种子粒大幼苗就比较健壮。
播种深浅直接影响到出苗的快慢,适宜的播种深度要根据土质、墒情和种子大小而定,一般以5-6厘米为宜。
如果土壤粘重,墒情好时,适当浅些,一般4-5厘米;土壤质地疏松,易于干燥的沙质土壤,应播种深些,可增到6-8厘米。
夏播:采用麦田套种或麦后贴茬直播。
套种一般在麦收前5-7天播种,以减少小麦对玉米的不良影响。
(1)平播贴茬播种时,小麦留茬10公分,浇足蒙头水,(2)播种质量,播深一致,播种机以2-3档速度行驶,行速要匀,播行要直,中途尽量不停车。
注意播幅之间的衔接,不能漏播和重播。
(3)存在问题:易出现缺苗断垄现象,播种质量差。
--三叶期—拔节
三叶期是玉米一生中的第一个转折点,自养生活转向异养生活。
玉米拔节所谓第7片叶,这片叶又细又长,这阶段主要是进行根、叶的生长和茎节的分化。
玉米苗期怕涝不怕旱,涝害影响生长,当土壤水分过多或积水,玉米三叶期表现黄、细、瘦、弱生长停止或造成死苗,轻度的干旱,有利于根系的发育和下扎。
2、穗期阶段
玉米从拔节至大喇叭口期的一段时间,一般为30天。
夏玉米经历25-28天左右,称为穗期。
拔节是玉米一生的第二个转折点,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阶段。
这一时期叶片、茎节等营养器官旺盛生长,雌雄穗等生殖器官强烈分化与形成。
这一
时期是玉米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的阶段,也是田间管理最关键的时期,对水分要求迫切。
抽雄前10天至后20天,是水分临界期,穗分化及开花期对水分的反应敏感,干旱持续半个月以上,会造成玉米的
“卡脖旱”(本市播期在5月上旬播种的品种),使幼穗发育不好,果穗小,籽粒少。
干旱更严重时,7月下旬—8月中旬(春播5月底播种,夏播6月中下旬播种的品种)注意连续20天雨量不能满足玉米的需求。
造成雄穗与雌穗抽出时间间隔太长,雌穗部分不育甚至空杆。
(开花授粉期日平均气温在26℃左右,易形成丰产年;若平均气温高于27℃,最高气温高于32℃易形成减产年)为此,这一阶段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就是促进中上部叶片增大,达到穗大、穗多的目的。
3、花粒期阶段
玉米从抽雄至成熟这一段时间,一般历时45-55天。
玉米抽雄、散粉时所有叶片都已展开,植株已经定高。
这个阶段生育特点:就是基本停止营养生长,而进入生殖生长为中心阶段。
出现了玉米一生的第三个转折点。
为此,这一阶段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防止茎叶早衰,促开花授粉、灌浆,提高结实、增粒、保粒率,达到丰产。
玉米的生长过程
文章时间:2005-10-28 17:23 关闭窗口玉米从播种到新的种子成熟,需要经过若干个生育阶段和生育时期。
1、生育阶段
在玉米的一生中,按形态特征、生育特点和生理特性,可分为3 个不同的生育阶段,每个阶段又包括不同的生育时期。
这些不同的阶段与时期既有各自的特点,又有密切的联系。
(1)苗期阶段。
玉米苗期是指播种至拔节的一段时间,是以生根、分化茎叶为主的营养生长阶段。
本阶段的生育特点是:根系发育较快,但地上部茎、叶量的增长比较缓慢。
为此,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就是促进根系发育、培育壮苗,达到苗早、苗足、苗齐、苗壮的“四苗”要求,为玉米丰产打好基础。
该阶段又分播种――三叶期以及三叶期――拔节两个时期。
① 播种――三叶期。
一粒有生命的种子埋入土中,当外界的温度在
8 度以上,水分含量 60%左右和通气条件较适宜时,一般经过 4-6 天即可
出苗。
等长到三叶期,种子贮藏的营养耗尽,称为“离乳期”,这是玉米苗期的第一阶段。
这个阶段土壤水分是影响出苗的主要因素,所以浇足底墒水对玉米产量起决定性的作用。
另外,种子的大小和播种深度与幼苗的健壮也有很大关系,种子个大,贮藏营养就多,幼苗就比较健壮;而播种深度直接影响到出苗的快慢,出苗早的幼苗一般比出苗晚的要健壮,据试验,播深每增加2.5 厘米,出苗期平均延迟一天,因此幼苗就弱。
② 三叶期――拔节。
三叶期是玉米一生中的第一个转折点,玉米从自养生活转向异养生活。
从三叶期到拔节,由于植株根系和叶片不发达,吸收和制造的营养物质有限,幼苗生长缓慢,主要是进行根、叶的生长和茎节的分化。
玉米苗期怕涝不怕旱,涝害轻则影响生长,重则造成死苗,轻度的干旱,有利于根系的发育和下扎。
(2)穗期阶段。
玉米从拔节至抽雄的一段时间,称为穗期。
拔节是玉米一生的第二个转折点,这个阶段的生长发育特点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进行,就是叶片、茎节等营养器官旺盛生长和雌雄穗等生殖器官强烈分化与形成。
这一时期是玉米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的阶段,也是田间管理最关键的时期。
这一阶段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就是促进中上部叶片增大,茎秆墩实的丰产长相,以达到穗多、穗大的目的。
(3)花粒期阶段。
玉米从抽雄至成熟这一段时间,称为花粒期。
玉米抽雄、散粉时,所有叶片均已展开,植株已经定长。
这个阶段的生育特点是基本停止营养体的增长,而进入以生殖生长为中心的阶段,出现了玉米一生的第三个转折点。
这一阶段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就是保护叶片不损伤、不早衰,争取粒多、粒重,达到丰产。
2、生育期和生育时期
(1)生育期。
玉米从播种至成熟的天数,称为生育期。
生育期长短与品种、播种期和温度等有关。
一般早熟品种、播种晚的和温度高的情况下,生育期短,反之则长。
(2)生育时期。
在玉米的一生中,由于自身量变和质变的结果及环境变化的影响,不论外部形态特征还是内部生理特性,均发生不同的阶段性变化,这些阶段性变化,称为生育时期,各生育时期及鉴别标准如下。
出苗期:幼苗出土高约2cm的日期。
三叶期:植株第三片叶露出叶心2-3cm。
拔节期:植株雄穗伸长,茎节总长度达2-3cm,叶龄指数30 左右。
小喇叭口期:雌穗进入伸长期,雄穗进入小花分化期,叶龄指数46 左右。
喇叭口期:雌穗进入小花分化期、雄穗进入四分体期,叶龄指数60 左右,雄穗主轴中上部小穗长度达0.8cm 左右,棒三叶甩开呈喇叭口状。
抽雄期:植株雄穗尖端露出顶叶3-5cm。
开花期:植株雄穗开始散粉。
抽丝期:植株雌穗的花丝从苞叶中伸出2cm 左右。
子粒形成期:植株果穗中部子粒体积基本建成,胚乳呈清浆状,亦称灌浆期。
乳熟期:植株果穗中部子粒干重迅速增加并基本建成,胚乳呈乳状后至糊状。
蜡熟期:植株果穗中部子粒干重接近最大值,胚乳呈蜡状,用指甲可以划破。
完熟期:植株子粒干硬,子粒基部出现黑色层,乳线消失,并呈现出品种固有的颜色和光泽。
一般大田或试验田,以全田 50%以上植株进入该生育时期为标志。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