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不知车》原文及译文
第二十二节《庄子二则》

《<庄子>二则》主讲:黄冈中学优秀语文教师黄君一、知识概述本次学习《<庄子>二则》。
学习文言文,了解有关的文学常识,掌握文中的生字难词,并积累文中常用的文言词语。
感悟文中所蕴含的哲理,感受中国古代传统美德,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
学习《浑沌之死》,理解文中浪漫主义写法。
学习《呆若木鸡》中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写法。
二、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作者及作品简介庄子(约公元前369年——约前286年),名周,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
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做过漆园吏。
他一生贫困,甘愿闲居独处,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据传楚王曾以千金相邀为相,被其拒绝。
他继承并发扬了老子思想,和老子同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老庄。
《庄子》,道家经典之一,由庄周和庄周的门徒所著。
《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
内篇7篇为庄子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一般认为是其门人和后学者的伪作。
《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
鲁迅先生称赞“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庄子思想:主张“天道无为”的思想,持有相对主义的认识论,主张无条件的精神自由。
《浑沌之死》1、读准字音浑(hún)沌(dùn)凿(záo)倏(shū)窍(qiào)2、译读课文南海的大帝名叫倏,北海的大帝名叫忽,中央的大帝名叫浑沌。
倏与忽常常相会于浑沌之处,浑沌对待他们十分殷切。
倏和忽在一起商量报答浑沌厚重的恩情,说:“人人都有眼、耳、口、鼻七个窍孔,用来看、听、吃及呼吸,惟独浑沌没有,我们试着为他凿开七窍。
”他们每天凿出一个孔窍,凿了七天,浑沌死了。
3、把握文章内容(1)这则寓言给我们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2)体会故事中“倏”、“忽”、“浑沌”命名的意义。
《公输》同步练习

《公输》精选复习题及答案1.给加横线字注音1.墨翟( )2.郢( )都3.文轩( )4.敝舆( )5.犀兕( )6.守圉( )2. 分角色朗读课文,说说下面句子应读出的语气1.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 )2.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 )3.王曰:“善哉。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 ( )4.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 )5.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 )3. 找出下列语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公输盘不说。
“”通“”,意即:2.子墨子九距之。
“”通“”,意即:3.已持臣守圉之器。
“”通“”,意即:4.公输盘诎。
“”通“”,意即:4. 解释句中加横线的古今异义的词1.邻有短褐而欲窃之。
古义:今义:2.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古义:今义:3.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古义:今义:4.吾知所以距子矣。
古义:今义:5. 哪句话交代事情的起因?请用原文回答。
6. 公输盘的观点是什么?墨子怎样给予一击的?7. 在与公输盘的较量中,从墨子的语言又可看出他有什么特点?8. 宋何罪之有?译文:9. 夫子何命焉为? 译文:10. 胡不见我于王?译文:11. 片段写作学习本文叙事明理的方法,不改变原作的基本意思,合理想像,适当扩充情节,材料可以作必要的取舍.以“墨子救宋”为题编写一则故事。
1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墨翁者,吴槐市里中人也。
尝游荆楚间,遇人授古造墨法,因曰:“吾鬻此,足以资读书,奚汲汲①四方乎?”乃归,署门曰“造古法墨”。
躬操杵臼,虽龟手黧②面,而形貌奇古,服危③冠大襦。
人望见,成异之。
时磨墨沈④数斗,醉为人作径尺字,殊伟。
所制墨,有定直。
酬弗当,辄弗与。
故他肆之屦⑤恒满,而其门落然。
客有诮⑥之曰:“子之墨虽工,如弗售何!”翁曰:“嘻!吾之墨聚材孔良,用力甚勤,以其成之难,故不欲售之易也。
今之逐利者,苟作以眩俗,卑贾以饵众,视之虽如玄圭⑦,试之则若土炭,吾窃耻焉。
赵襄王学御文言文翻译古诗网

赵襄王学御文言文翻译古诗网1. 赵襄王学御全文翻译战国赵襄王向王子期学习驾车技术,没多久就要跟王子期比赛。
赛时,他多次改换马匹而多次落在王子期后边。
襄王说:“你教我驾车的技术,一定留着一手,没有完全教给我。
”王子期回答道:“我已经把技术全都教给您了,只是您使用的不恰当。
不管驾驶什么车辆,最重要的是,马套上辕,要跟车辆配合稳妥。
人赶着马,注意力要放在人的指引与马的奔跑相协调上,然后,才可以加快速度,跑得很远。
现在,你在我后面,一心只想追上我,你在我前面,又怕我追了上来。
其实,驾驭马匹长途竞争,不跑在前面,便是落在后面。
而你的在前在后,注意力全都集中在我的身上,还顾得上与马匹的奔跑协调一致吗?这就是你落在后边的原因了。
”2. 赵襄王学御全文翻译战国赵襄王向王子期学习驾车技术,没多久就要跟王子期比赛。
赛时,他多次改换马匹而多次落在王子期后边。
襄王说:“你教我驾车的技术,一定留着一手,没有完全教给我。
”王子期回答道:“我已经把技术全都教给您了,只是您使用的不恰当。
不管驾驶什么车辆,最重要的是,马套上辕,要跟车辆配合稳妥。
人赶着马,注意力要放在人的指引与马的奔跑相协调上,然后,才可以加快速度,跑得很远。
现在,你在我后面,一心只想追上我,你在我前面,又怕我追了上来。
其实,驾驭马匹长途竞争,不跑在前面,便是落在后面。
而你的在前在后,注意力全都集中在我的身上,还顾得上与马匹的奔跑协调一致吗?这就是你落在后边的原因了。
”3. 赵襄王学御的古文及翻译赵襄王学御于王子朝,俄而与子期逐,三易马而三后。
襄王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
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
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
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后也。
”战国赵襄王向王子期学习驾车技术,没多久就要跟王子期比赛。
赛时,他三次改换马匹而三次都落在王子期后边。
襄王说:“你教我驾车的技术,一定留着一手,没有完全教给我。
课外文言 以身居作

初二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2011.12)以身居作梁鸿家贫而尚节,博览无不通。
而不为章句。
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他舍。
乃寻访烧者,问去所失,悉推豕偿之。
主人犹以为少。
鸿曰:“无他财,愿以身居作。
”主人许之。
因为执勤。
不懈朝夕。
邻家耆老见鸿非恒人,乃共责让主人,而称鸿长者。
于是,始敬异焉,悉还其豕,鸿不受。
偿之方去。
1、解释句中加点词主人犹以为少()偿之方去()2、翻译句子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他舍。
3、梁鸿赔偿“烧者”的方法:(1)(2)4、作者笔下的梁鸿是个的人。
终不知车越⑴无车,有游者得车于晋楚之郊,辐⑵腐而轮败⑶,輗折而辕毁,无所可用。
然以其乡之未尝有也,舟载以归而夸诸⑷人。
观者闻其夸而信之,以为车固⑸若是,效⑹而为之者相属⑺。
他日,晋楚之人见而笑其拙,越人以为绐⑻己,不顾⑼。
及⑽寇兵侵其境,越率⑾敝⑿车御之。
车坏⒀,大败,终不知其车也。
学者之患亦然。
1、解释加点词(1)效⑹而为之者相属()(2)及⑽寇兵侵其境()2、翻译句子。
然以其乡之未尝有也,舟载以归而夸诸⑷人。
3、造成“终不知其车”的原因是。
作者认为“学者之患亦然”,是在告诫人们做学问应该。
推敲﹝贾岛﹞忽一日于驴上吟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初欲著‘推’字,或欲著‘敲’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作‘推’字手势,又作‘敲’字手势。
不觉行半坊。
观者讶之,岛似不见。
时韩吏部愈权京尹,意气清严,威振紫陌。
经第三对呵唱,岛但手势未已。
俄为官者推下驴,拥至尹前,岛方觉悟。
顾问欲责之。
岛具对:‘偶得一联,吟安一字未定,神游诗府,致冲大官,非敢取尤,希垂至鍳。
’韩立马良久思之,谓岛曰:‘作敲字佳矣。
’”1、解释句中加点字(1)观者讶之()(2)炼之未定()2、翻译句子岛但手势未已3、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吕僧珍为官,不私亲戚。
其侄以贩葱为业,僧珍既至①,乃弃业欲求州官。
僧珍曰:“吾荷②国重恩,无以③报效;汝自有常分④,岂可妄求,但当速返葱肆⑤。
文言文复习

补:来不及把(这件事)禀告(汉 王),自己就追去了。
【文言句子的翻译方法】
翻译原则:关键词直译
句子可意译。
实战演练:
终不知车
(2004.武汉)
越①无车,有游者得车于晋楚之郊,辐②腐 而轮败,輗折而辕毁,无所可用。然以其乡 之未尝有也,舟载以归而夸诸③人。观者闻 其夸而信之,以为车固若是,效而为之者相 属④。他日,晋楚之人见而笑其拙,越人以 为绐⑤己,不顾。及寇兵侵其境,越率敝车 御之。车坏,大败,终不知其车也。
解释下列文言虚词
自追之
代韩信
用 认为
诸将亡者以十数 乃可耳 乃韩信也
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 才
是
目标点击二 理解常用的文言实词的意义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义
奇(
) 亡(
) 谒(
)
素(
) 度(
)一(
)
【文言词的翻译方法】 (一)、“迁移法”
1、奇: 以……为奇 (“颜证奇之”
逃走 2、亡: 拜见 3、谒: 向来 4、素: 估计 5、度: 全 6、一:
目标点击四:恰当地评析思想内容
读了《荀巨伯探病友》一文后,你有何感想,请用 简要的语言加以回答。(2004) 这篇短文给你什么启示,请回答。(2003)
题型:人物的品质 谈谈看法 得到什么启示 回答要点
1、把握文章主旨
2、结合文章内容
3、联系生活实际
【总结】
(一)掌握文言文字词句的翻译技巧、 方法,学会从中揣摩规律,形成能力。
目标点击三
文言句子的翻译
例1: 得无 楚 之 水土 使 民 善 盗 耶 ? 例2:
王 素 慢 无 礼,今 拜 大将 如 呼 小儿 耳,此 乃 信 所以 去 也
《崂山道士》一课一练(附答案)(3)

《崂山道士》一课一练(附答案)(3) 《崂山道士》一课一练(附答案)(3)文章来自:爱师网崂山道士一、整体感知二、字词积累1、生字赉(lài)箸(zhù)盎(àng)谙(ān)诩(xǔ)挹(yì)2、一词多义去:王果去墙数步(去:距离。
)道士呼王去(去:出去。
)少:少慕道(少:年轻时。
)竟不少减(少:减少。
)见:见一美人自光中出(见:看见。
)须眉毕见(见:同“现”,显现。
)而:而还乎(而:你。
)则道士独坐而客杳矣(而:转折连词,却。
)3、古今异义烈如萧管(烈:响亮。
今常用于“强烈”、“烈士”、“功烈”等。
)三、篇章透视1、层次结构:全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开端,王生慕道,求师学法。
第二部分(1~4自然段):发展,看师演法,师父教法。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结局王生回家,演法失灵。
2、中心思想:文章通过写王生拜师学道却怕吃苦,结果学道不成反落笑柄的故事,告诉人们只有不畏降薪、经受磨难炼才有可能有所成就。
梦想不劳而获、投机取巧,最终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3、写作特色:故事情节曲折生动,人物描写手法多样,人物形象逼真。
语言简洁传神。
四、句段赏析求师学法,看师演法,师父教法,演法失灵—这就是本文的线索。
作者叙述这个故事的时候还有一条暗线,就是王生不愿吃苦:王生想不费力气学来法术,师父怀疑他不能吃苦;王生不能吃苦,打算回家;王生不经意看到师父和两位客人表演法术,暂时打消回家的念头;王生终于不能忍受早樵暮归的道观生活,向师父辞行,师父应他的请求,教他隐身术;王生回家后当着妻子表演法术,头上撞了个大包。
五、难点突破从故事中可以看出,王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王生羡慕道人的法术,又不愿吃苦学习;既没有真本领,却愿在别人面前卖弄。
结果是头撞硬壁,鼓起一个大包而受人讥笑,把一个好吃懒做,喜欢卖弄的书生形象,展示在读者面前。
自主学习检测·课堂随练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年级联考习题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年级联考习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文言文阅读理解1. 文言文阅读。
守株待兔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宋人有耕田者(_____)冀复得兔(_____)[2]翻译下列的句子。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短文。
薛谭学讴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未穷青之技___________ (2)自谓尽之___________(3)秦青弗止__________ (4)薛谭乃谢求反___________[2]翻译句子。
(1)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文言文阅读。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而邻人之父亦云(_________)(2)暮而果大亡其财(_________)[2]翻译下面的句子。
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描写汽车的古诗

描写汽车的古诗1、屯余车其千乘兮,齐玉轪而并驰。
——先秦·屈原《离骚》译文:我的车队聚集,足有千驾,玉轮并驾齐驱,轰轰鸣鸣。
2、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
——先秦·屈原《离骚》译文:骑跨飞龙作为驾车的御马,用美玉、象牙装饰车辆。
3、金车玉作轮。
——汉·佚名《孔雀东南飞》译文:金色的车配着玉饰的轮。
4、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魏晋·陶渊明《饮酒·其五》译文:我的住所虽然建造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
5、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唐·杜牧《山行》译文:停下车来,是因为爱赏枫林晚景,那经霜的枫叶竟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火红。
6、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唐·孟浩然《清明即事》译文:甬路上传来了一阵吱吱嘎嘎的行车声,原来是到东城去折柳踏青。
7、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唐·李商隐《登乐游原》译文:由于黄昏日暮心情不适,便驱车登上古原。
8、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唐·杜甫《兵车行》译文:大路上车轮滚滚战马嘶叫,出征的青年弓箭挂在腰间。
9、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
——宋代·晏殊《无题·油壁香车不再逢》译文:坐在油壁香车里的美丽女子再也见不到了,她就像峡上之云,行踪不定。
10、门有车马客,驾言发故乡。
——魏晋·陆机《门有车马客行》译文:门前有车马经过,这车马来自故乡。
11、门有车马宾,金鞍曜朱轮。
——唐·李白《门有车马客行》译文:门前车马喧腾,有乘着朱轮金鞍的贵宾经过。
12、门有车马客,问君何乡士。
——南北朝·鲍照《门有车马客行》译文:门前有车马来,问我是哪里人。
13、不愿鞠躬车马前,但愿老死花酒间。
——明代·唐寅《桃花庵歌》译文:(我)只想老死在桃花和美酒之间,不愿意在(达官显贵们的)车马前鞠躬行礼、阿谀奉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终不知车》原文及译文赏析
终不知车
越⑴无车,有游者得车于⑵晋楚之郊⑶,辐⑷朽而轮败⑸,辊折⑹而辕毁,无所可用。
然以其乡之未尝有也,舟载以归而夸诸⑺人。
观者闻其夸而信之,以为⑻车固⑼若是,效⑽而为之者相属⑾。
他日,晋楚之人见而笑其拙,越人以为绐⑿己,不顾⒀。
及⒁寇兵侵其境,越率⒂敝⒃车御之。
车坏⒄,大败,终不知其车也。
学者之患亦然。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意义。
①辐腐而轮败败:
②以为车固若是固:
③效而为之者相属效:
④越人以为绐己,不顾顾:
2.翻译下列句子。
①舟载以归而夸诸人
②及寇兵侵其境
3、读了这则故事后,你从越人身上吸取了哪些教训?
参考答案
1、①坏、毁坏;②本来;③模仿、仿效;④理睬。
2、①用船运回家并向别人夸耀。
②等到敌人侵入他们的国境。
3、①不要不懂装懂,胡乱吹嘘①不要轻信,不能盲目模仿③不能
凭主观判断事物,应认识事物的本质④不要自以为是⑤要听从劝告,接受正确的建议。
翻译
越国没有车,有个游玩的越人在晋国与楚国的野外得到一辆车,车的轴条腐朽了并且车轮坏了,车的辊轴折断了并且车辕破坏了,没有可以使用的地方了。
不过越人的家乡没有车,于是用船载回家并向众人炫耀。
观赏的人都夸耀他而且都相信了那个越人的话,以为车本来就是这样的,模仿的人很多很多。
一段时间后,晋国和楚国的人来到越国看到了他们的车都笑他们笨拙,越人以为他们在欺骗自己,就没有理会。
等到敌兵进攻他们的国家时,越兵率领破车去抵御敌人。
结果车子坏了,大败给敌军,但最终还是不知道什么是车。
注释
⑴)越:越国以:因为
⑵于:在
⑶之郊,之:的
⑷辐[fú]:辐条。
车轮中连接车毂与轮辋的一条直棍.下文的“辊”[gun]、“辕”[yuán]均是古代大车上的部件,其中“辊”是辕端与横木相接的部位,“辕”是车前驾牲畜的两根直木
⑸败:破坏
⑹辊:[gǔn]古代大车车辕和横木衔接的活销
⑺诸:兼词,之于.
⑻以为:认为
⑼固:本来
⑽效:模仿,效法
⑾相属:—个接着一个
⑿绐[dài]:欺骗
⒀顾:理睬
⒁及:直到
⒂率:带领
⒃敝:坏,破旧
⒄坏:毁坏
启示
为了向别人炫耀,把破车运回家乡当做好车炫耀,害的乡人模仿破车;面对质疑,固执的认为自己的破车是好车。
这最终造成了越人的战败。
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很多启示。
1.不懂的就要去问,不要不懂装懂,要实事求是;
2.不要盲目模仿,要懂得自己去判断事物;
3.不能一意孤行、恪守己见、自以为是,要认真判断他人的劝告,接受正确的建议,也不能盲目听从,在某些时候要以实际情况来选择,不呆板,循规蹈矩;
4.不能凭主观判断事物,应认识事物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