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 第十九章 公共定价与政府性收费
财政学

名词1、瓦格纳法则: 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随之提高。
2、二部定价法: 是由两种要素构成的定价体系。
一是与使用量无关的按月或按年支付的“基本费”;二是按使用量支付的“从量费”。
3、公共定价: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的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的标准,即公共物品价格和收费标准的确定就是公共定价。
4、负荷定价法:是指对不同时间段或时期的需要,制定不同的价格.5、财政贴息:是指国家财政对使用某些规定用途的银行贷款的单位和个人,对其支付的贷款利息提供的补贴。
6、宏观税负率:税收收入占GNP的比例又称为宏观税负率,它是衡量一国(地区)宏观税负水平高低的基本指标。
7、预算外收入:是指各级政府依据具有法律效力的法规采取收费形式而形成的专项资金或专项基金。
8、社会保险:是指国家依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在劳动者或全体社会成员因年老、疾病、伤残丧失劳动能力或丧失就业机会以及遇到其他事故而面临生活困难时,向其提供必不可少的基本生活保障和社会服务。
9、税收支出:以特殊的法律条款规定的、给予特定类型的活动或纳税人以各种税收优惠而形成的收入损失或放弃的收入。
10、税负转嫁:指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的方法,将税负转移给购买者或供应者的一种经济现象。
11、税收中性:指政府课税不扭曲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不影响私人部门原有的资源配置状况。
12、免费搭车:对于公共物品,消费者不会自愿花钱消费这种物品,而是期望他人购买自己从中受益。
13、税收超额负担:是指政府通过征税将社会资源从纳税人转向政府部门的转移过程中,给纳税人造成了相当于纳税税款以外的负担。
14、BOT投资方式:指政府将一些拟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通过招商转让给某一财团或公司,组建项目经营公司进行建设经营,并在双方协定的一定时期内,由项目经营公司通过经营,偿还债务,收回投资并盈利,协议期满,项目产权收归政府。
15、财政支出增长的弹性系数:指财政支出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用公式表示为:E=g △G(%)/△GDP(%)。
财政学(陈共)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复习与思考1.学习财政学为什么要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说起?答: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政府也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二者共同构成社会资源配置体系。
而财政是一种政府的经济行为,是一种政府配置资源的经济活动,所以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学习财政学和研究财政问题的基本理论前提。
不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就难以说明为什么有市场配置还要有政府配置,政府配置有什么特殊作用,政府配置的规模多大为宜,政府采取什么方式配置资源等。
什么是市场?完整的市场系统是由家庭、企业和政府三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的。
在市场经济下,政府构成市场系统的一个主体,这是毋庸置疑的。
比如,政府为市场提供诸如基础实施、教育和社会保障之类的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同时从市场采购大量的投入品和办公用品。
但政府又是一个公共服务和政治权力机构,具有与市场不同的运行机制,因而在市场中又具有特殊功能和特殊的地位,可以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等手段,“凌驾”于市场之上介入和干预市场。
因此,为了说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需要先从没有政府的市场系统说起,这时市场只有两个主体,即家庭和企业。
2.什么是市场失灵?答: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
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缺陷,这里统称为“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1)垄断。
(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
(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4)收入分配不公。
(5)经济波动。
3.参考图1—1,思考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作用。
答:西方新凯恩斯主义提出一种新型的政府-市场观,认为现代经济是一种混合经济(指私人经济和公共经济),政府和市场之间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
图1-1说明了有政府介入的市场,政府与家庭、企业之间的收支循环流程。
图 1-1 政府与家庭、企业之间的收支循环流程图我国在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候,曾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做出一个简明的概括:“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财政学原理课件-公共收费

(三) 受益性
公共收費必須體現負擔與受益相對應的原則,即誰受 益誰付費,付費者應是直接從公共部門的特定供給中受益 的社會成員,非受益者不應負擔相應費用。
(四)自願性
一般來說,社會成員有權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是否接 受收費性公共專案的服務供給,即使是一些管理性、懲罰 性的公共收費,實際上也是以付費者的行為選擇為前提的。 除非有法律規定,政府不能強制社會成員消費收費性公共 服務或設施。
從理論上看,公共收費實際上是政府提供准公共商 品(正外部性物品)時就私人受益部分實施的收費,以 補償相應公共供給的部分或全部成本,體現負擔的公平。 如圖:
P
DT
S
Dp P0 P2 Ds
P3
Q1 Q0
Q2
Q
准公共物品的需求與供給
DT是某種准公共物品的完全需求曲線,它是私人收益 DP與社會收益DS之和;社會最優產出水準和價格分別為Q0 和P0。如果該准公共物品由私人市場進行提供,在政府沒 有任何介入的情況下,均衡產量與價格分別為Q2、P2,低 於社會最優產出水準,從而出現社會福利損失;如果由政
500.00 0.00
近三年中央和地方行政事业收费收入 单位:亿元
1543.69
1761.98
1957.50
353.66372.88源自359.54中央 地方
2007
2008
2009
近三年中央和地方行政事业收费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00%
3、由於公共收費和稅收是政府組織財政收入的兩 種重要形式,分析這兩種收入形式的區別和聯繫,對於 進一步認識公共收費的性質是必要的。
區別
聯繫
财政学复习资料

财政学复习资料市场失灵:市场是一种有效率的经济运行机制,市场失灵是与市场效率相对应的,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缺陷,这里统称为‘市场失灵’,市场失灵为政府介入和干预提供了必要和合理的依据。
公共物品:依据需要主体和供给渠道不同,人类社会所需要的各种商品和服务,可分为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
由市场供给来满足个人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称为私人物品,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称为公共物品。
公共生产:公共生产是指由政府出资(由预算拨款)兴办的所有权归政府所有的工商企业和单位。
公共提供不等于公共生产,公共物品的生产方式和提供方式不同。
公共定价:指公共物品价格和收费标准的确定,分为纯公共定价和管制定价或价格管制,公共定价的一般方法有1.平均成本定价法 2.二部定价方法 3.负荷定价法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要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体现了政府的市场性再分配活动。
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主要有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体现了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瓦格纳法则: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相应随之提高。
财政支出增长的因素,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
瓦格纳提出了“收入弹性概念”,财政支出占GDP 比重不可能一直上升,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高度,则呈相对稳定的趋势。
社会消费性支出:指政府直接在市场上购买并消耗商品和服务所形成的支出,是购买性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执行其政治和社会职能的财力保证。
属于非生产的消耗性支出,它满足的是纯社会共同需要。
社会消费性支出项目:主要项目包括行政管理费、国防费、文教科卫事业费、工交商农等部门的事业费。
社会消费性支出的绝对规模是呈一种扩张趋势的,而相对规模在一定发展阶段也是呈扩张趋势的,达到一定规模则相对停滞。
BOT投资方式:指建设——经营——转让的投资方式,是中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和无须担保的民间资金投资基础设施项目的一种投资方式。
《财政学》期末考试重点

公共物品定义: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
判定: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公共物品的重要特征:外部效应和效用不可分割。
财政支出的分类1财政功能分类: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其它支出。
2支出用途分类:基本建设支出,流动资金,挖潜改造资金,科技三项费用等3经济性质分类: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4支出产生效益的时间分类:经常性支出,资本性支出。
公共定价定义: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的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即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的确定。
一般定价方法:1)平均成本定价法:采取尽可能使经济福利最大化的定价方式;2)二部定价方法:基本费,从量费;3)负荷定价法:按不同时间段的需求制定不同的价格。
瓦格纳法则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也相应随之提高替代效应:在危机时期,公共支出会代替私人支出,支出比重增加··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1、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以及中长期发展战略、当前经济政策2、政治因素:政局的稳定、政体结构和行政效率、政府干预政策3、社会因素:人口、就业、医疗卫生、社会救济、社会保障以及城镇化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微观因素公共物品需求、公共物品的成本和价格、公共物品的质量、生产组织形式我国行政管理费的构成行政支出、公安支出、国家安全支出、司法检察支出、外交支出财政投资融资概念:政府为实现一定产业政策和其他政策目标通过国家信用方式筹集资金,由财政统一掌握管理,并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出资(入股)或融资(贷款)方式,将资金头像急需部门、企业或事业的一种金融融通活动。
意义:1是我国经济发展初级阶段的需要2填补了财政无偿投资和商业金融投资的空白,填补了准公共品投资的空白3形成对企业和商业银行的诱导机制,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基本特征1是政府投入资本金的政策性融资2有很强的目的性,限制地限制在那些需要政府给予扶持或保护的产品或直接由政府控制定价的基础性产业融资3计划性以市场机制想结合4由国家专门设立的政策性金融机构负责统筹管理和经营,颗避免有偿性投资于一般性投资相混淆,提高政府投资运作的总体效率5预算管理比较灵活三大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特点:1业务职能政策性2资金来源的政府性与市场性相结合养老型保险的筹资模式1现收现付式2基金式:分为完全基金式和部分基金式完全基金式指当期缴费收入全部用于为当期缴费的受保人建立养老储备基金;部分式基金是当期的缴费一部分用于应付当期的养老金开支,一部分用于为受保人建立养老储蓄基金我国保障制度新中国建立之初,计划经济时期实行的是劳动保险制度,主要分两大块:一是集体所有制单位,其资金来源集体经营提留,采取公积金和公益金形式,只保障集体的成员;二是国有制单位,形式上来自国有制单位,实质与上者无区别。
15 公共定价_公共经济学

8
(4)两部定价
价格=基本费+从量费。
虽然劣于边际成本定价,却优于平均成 本定价。
(5)高峰负荷定价
根据高峰和低谷时的不同需求规定不同
的价格。
其实质是,高峰用户支付固定成本和营
运成本,低谷用户仅支付营运成本。
2021/10/10
9
P
D
A
PA
F
AC
C
E
PM
MC B
MR
AR
0
QA QM
Q
图15.3 成本递减行业的二部定价法
均成本。价格等于边际成本,会使企业亏损。
2021/10/10
4
(2)平均成本定价
在成本递减行业,为使企业保持收支平
衡,应以平均成本为基础定价。这时,企业
没有超额利润,但有正常利润。
(3)利润最大化定价
利润最大化条件下的定价水平,不仅高
于边际成本的定价,而且高于平均成本的定
价。
上述三种定价方式,从经济福利角度看,
2021/10/10
20
2、殡葬收费为何那么高?
一个1平方米左右的墓穴,成本最多不
超过1500元。但是,造型普通的墓穴售价至
少4000元,高档墓穴的售价达数万元。
在殡仪馆服务大厅,公示的服务收费项
目有20多项,运尸费、抬尸费、小厅费、休
息费、火化费、卫生费、取灰费、办证费等。
仅遗体整容费为50元,遗体冷藏费以7天为
2
图15.1 公共定价与收入分配
2021/10/10
3
二、公共定价水平与方式
1、公共定价水平
(1)边际成本定价
以边际成本为基础定价,能实现资源配置
的效率目标,但在成本递减行业,企业会出现
公共产品的收费原则和定价标准

公共产品的收费原则和定价标准1. 引言公共产品是指供公众使用或享受的产品或服务,其特点是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在市场经济中,公共产品通常由政府承担提供,并通过收费来覆盖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公共产品的收费原则和定价标准。
2. 公共产品的收费原则公共产品的收费原则是指在制定收费政策时应遵循的准则和原则,它们与公共产品的特性密切相关。
2.1 公平原则公共产品的收费应遵循公平原则,即使收费是基于公共产品的使用量,也不能造成不公平的负担。
收费应考虑个人或群体的支付能力,避免给低收入群体带来过大的经济压力。
2.2 可及性原则公共产品的收费原则应以确保公众可获得公共产品为前提。
即使收费,也应保证所有人都能够使用或享受公共产品,以满足基本的社会需求。
2.3 可持续性原则公共产品的收费应确保公共产品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公共产品通常由政府提供,政府应确保收费能够覆盖维护、管理和改进公共产品所需的成本,以保证公共产品能够长期提供。
3. 公共产品的定价标准公共产品的定价标准是指制定公共产品收费政策时所依据的指标和标准。
下面列举了常见的公共产品定价标准:3.1 成本原则根据成本原则,公共产品的收费应基于提供该产品所发生的成本。
这包括维护、管理、运营和改进公共产品的成本。
通过确定成本,政府可以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以维持公共产品的正常运作。
3.2 市场需求原则基于市场需求原则,公共产品的收费可以根据公众对该产品的需求水平进行调整。
当需求高时,可以适当提高收费以控制使用量,从而保证公共产品的可持续供应。
当需求低时,也可以相应降低收费以提高使用率。
3.3 政府补贴原则在某些情况下,政府可以对某些公共产品实行补贴政策,以降低其收费或完全免费提供。
这通常发生在关乎基本生活需求、社会福利或公共安全的领域,以确保所有人都能获得这些关键服务。
3.4 跨国合作原则对于跨国公共产品,如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等,定价标准应基于跨国合作原则。
财政学政府收费

收费与税收存在的差异: (1)税收与政府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没有直接联 系,税收收入一般不规定用途;收费有直接联 系,而且专项使用。 (2)税收作为政府一般的筹资手段;收费往往 作为部门地方特别用途的筹资手段。 (3)税收收入政府的主要收入,必须纳入统筹 使用;收费则不同。 (4)一般而言,税收是法治性和规范性强,有 利于监督和管理;收费相对而言较差,力求加 强管理。
(二)政府收费的性质和特殊作用
1、收费的性质
2、收费的特殊作用
1、收费的性质
政府收费的组成:
(1)使用费—主要部分 (2)其他收费—次要部分(如罚没收入和捐 赠收入等)
使用费的定义: 为交换公共部门多提供特殊商品和服务而进行 的支付。实际上是政府模拟私人物品的定价方 式收取的公共物品的价格,一边回收特殊商品 和服务的全部或部分成本。但它又不同于市场 价格,因为政府对公共物品的定价不能采用利 润最大化,所以一般不能全部弥补提供特殊商 品和服务的成本。
2、收费的作用
政府为什么采取收费形式呢? (1)收取使用费在弥补市场失灵方面有特殊作 用。(如矫正私人 采取措施,那么私人成本将小于社会成本,获 取额外利润,政府使用费可以定在等于甚至高 于额外利润水平上,则可以运用经济手段迫使 企业治理污染,或者政府运用这笔资金治理。
(2)收取使用费有利于提高公共物品的配置效 率。 使用费用遵循的是受益原则,谁受益谁合理, 同时吸收了价格机制的优点,至少支付相当于 成本水平的使用费,显示了提供特殊商品和服 务的价格信息,有利于避免公共物品的过度需 求,提高公共物品的配置效率。
某一项收入可以采取税收形式和收费形式要如 何合理选择呢? 可以根据政策目标和效率原则进行抉择。 比如,公路使用费不是国家统一征收,即有的 公路征收有的不征收,则会使人们绕道而行,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选择燃油税更有效率;如 果财政收入奉行受益原则,则选择使用费更加 公平,如果奉行支付能力原则,则选择燃油税 更为公平;如果为了防止诱发滥收费现象,无 疑采取税收形式更为恰当;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边际成本法比较:
E
其消费者盈余小于边际成本法,
AC 其差额为ADC
F
D
C
——存在效率损失 MC
MU2 MU1
Q
19
❖ 二部定价和边际成本定价相比 ❖ ——效率的大小取决于消费者退出消费所
造成的效率损失与税收成本、税收的效率损 失相比谁大。
20
❖ 公平评价:
小额(消费量小)消费者的平均价格大于大额消 费者的平均价格。
假定税收成本为零,平均成本定价的效率损失是多少? ❖ (5)根据上述计算,从效率标准考虑你认为, A.边际成
本定价优于平均成本定价。B.平均成本定价优于边际成本定 价。C.二者无差异。D.无法判断。
23
❖ 某自然垄断企业产品的边际成本为常数,MC=1,固定 成本为6000,该产品的需求曲线为P=-Q+1206。
与消费与否有关, 只与消费量有关, N——固定成本总额
❖
采用定额计算方法 采用从量计算方法
补偿固定成本
补偿可变成本
K——消费者人数 a——平均可变成本
P
Q——某个消费者的
A
使用量
B
P2 N/K
AC
P1
MC MR K C MU
16
O
Q1 P
效率评价
❖ (1)假定没有消费者因固定收费退出消费: P
❖
将固定成本按N/K定额方
A
式分摊给用户,变动成本
按价格P1以从量方式弥补。
消费者盈余 = ABP2 +BKC
P2 N/K P1 O
B MR K
AC MC
C MU
Q1 P
与平均成本定价相比:
社会净效益大于平均成本 定价。
17
评价:
❖ 避免了边际成本定价的补贴和征税,没有税收的效 率损失和征税成本。
❖ 避免了平均成本定价的效率损失。 ❖ 若边际成本定价中不考虑税收成本和税收的效率损
8
效率评价:
P A
AC
消费者盈余 =
AP1 C-固定成本 (GECP1)-税收的效率 损失-征税成本
不考虑征税成本,在税
收只有收入效应没有替
G
E
代效应的情况下,边际
P1
MC 成本定价是最符合效率
MR
C MU 的定价。
O
Q1 P
9
❖ 从公平方面看,用税收弥补企业 的亏损意味着消费者支付的价款只是 补偿了该产品的部分成本,其余部分 是向一般公众征税来补偿的,这实质 上是用公众的钱补贴了消费者。显然, 这里包含着另一种收入再分配。
10
公平评价:
❖ 垄断生产者的超额利润转化为该产品消费者的得益。 ❖ 问题:
让公众为这种特定产品的消费者承担一部分价款的理由 是什么?
谁是这一产品的消费者,在该产品的消费量中,不同收 入水乎的群体所占的比例如何?
❖ 如果低收入者在该产品的消费者中占较大比例,这 种补贴有助于公平;反之,则无助于公平。
这一亏损应由政府的补贴
P1
MC 来补偿,否则企业就不能
MR
MU
维持简单再生产。
O
Q1 P
7
❖ 政府补贴企业亏损会产生两个问题: --公平和效率。
❖ 从效率方面看,由于这种补贴需要通过税收来等集资 金。而税收过程会发生税收成本以及税收的效率损失。 因此,从效率方面来评价边际成本定价的关键在于征 税的超额负担有多大。
失,二部定价中没有消费者因固定收费而退出消费, 则两种定价情况下社会净收益相等。
❖ 但现实中存在税收效率损失和税收成本,所以, 二部定价的效率高于边际成本定价的情形。
18
(2)假定有消费者因固定费用退出消费
--由于消费者的减少使需求曲线向内移动
A
❖
B P1 O
消费者盈余 = ADP1 – BEFP1
效率评价:
B AC
MR D C Q2 Q1
消费者盈余 = AP2B =AP1C –固定成本 (P2BDP1) –效率损 失( BDC);
平均成本定价与边际 成本定价在效率方面 的比较: --比较效率损失 MC BDC与税收超额负担+ 征税成本的大小。 P
13
❖ △公平评价:
产品的消费者自己承担所消费的产品的全部成本, 收入分配上是中性的。
2
垄断市场的公共定价
❖ 考虑右图表示的自然垄 断情形
平均成本曲线随产出增 加而呈连续下降趋势
边际成本曲线总是低于 平均成本曲线
3
❖ 厂商会根据利润最大化条件MR=MC, 选择产量Zm。
❖ 这一产出水平会导致效率损失。
4
5
❖ 有效生产要求P=MC ,即产出水平应为Z*。 ❖ 通过公共定价--减少垄断的效率损失,并且使垄
断者的超额利润转化为该产品的消费者的得益。 ❖ 问题:怎样定价?
6
一、边际成本定价
按边际成本定价: 价格为P1 , 产量为Q1
P1 = MU = MC
P
按边际成本定价,可使 该产品的消费净得益达
到最大化。 A
但此时边际成本低于平均
亏损额
成本,则发生亏损,亏损 额为图中阴影面积 。
亏损如何弥补? AC
❖ (1)若对A产品采用边际成本定价,产量会是多少?该企业 需要政府给予多少补贴?
❖ (2)若该项补贴通过向B产品征税获得资金,B产品的需求 曲线为P=-0.1Q+158,供给曲线为S=4,该产品处在竞 争市场中,需向每单位产品征多少税?
❖ (3)向B产品征税所产生的超额负担是多少? ❖ (4)若对A产品采用平均成本定价法,价格、产量各是多少?
14
❖ 尽管平均成本定价在产品的消费方面仍然存在 效率损失,但与放任企业自由定价相比,对效 率损失有很大的改善。
❖ 平均成本定价与边际成本定价在效率方面的优 劣取决于:平均成本定价所造成的消费方面的 效率损失和边际成本定价需通过税收进行补贴 所造成的税收超额负担的大小。
15
三、二部定价
❖ P = 固定费用 + 从量费 = N/K + aQ
财政学 第十九章 公共定价与政府性 收费
❖ 公共定价--政府凭借行政权力规定的价格。
❖ 完全竞争市场中,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它可以引导 资源配置处于效率状态,这时为了效率不需要公共定价。 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公共定价或规定收费标准只有一 个可能的目的,就是调节收入分配。
❖ 在垄断市场中,市场形成的价格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这时,公共定价有可能改进资源配置的效率。
小额消费者补贴了大额消费者。一般的判断是不 利于穷人 。
21
$
Profit-maxmizing:Pm、Qm
Marginal-cost Pricing:Pc、Qc
Pm
F
Average-cost Pricing:Pr、Qr
H
Pr
AC
E PC
MC G D=AR
MR
22
O
Qm
Qr
QC
Q
❖ 假定某自然垄断产品A的边际成本等于变动成本,并为常数 MC=1,固定成本为6000,该产品的边际效用曲线为MU= -Q+1206。
❖ (1)如果政府采用平均成本定价,价格应该为多少? 效率损失是多少?
❖ (21.001Q+1206,此时均衡 产出是多少? 效率损失是多少?
❖ (3)如果以效率为唯一目标,你认为应采用何种定价 法。
24
11
二、平均成本定价
❖ 按平均成本定价,价格为P2,产量为Q2
P
❖ P2 = MU = AC
A
由于价格与平均成
本相等,企业财务
收支相抵,但这时
效率损失
的产出量未能使边
际成本等于边际效
P2
B AC
用,因而存在效率
P1
MC MR D C MU
损失∆BDC。
O
Q2 Q1 P
12
P A MU
P2 P1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