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关于中秋节的古诗词鉴赏

合集下载

中秋节古诗词鉴赏(精选5篇)

中秋节古诗词鉴赏(精选5篇)

中秋节古诗词鉴赏
中秋节古诗词鉴赏(精选5篇)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中秋节古诗词鉴赏大全,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中秋节古诗词鉴赏(篇1)
《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中秋节古诗词鉴赏(篇2)
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文天祥
照江叠节,载画舫之清冰; 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

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

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 江山如画,尚从前赤壁之游。

槁秸申酬,轮嗣布。

中秋节古诗词鉴赏(篇3)
陆龟蒙:中秋待月
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

中秋节古诗词鉴赏(篇4)
南斋玩月
王昌龄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木,演漾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吹兰杜。

中秋节古诗词鉴赏(篇5)《八月十五夜玩月》【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中秋节的诗句赏析

中秋节的诗句赏析

中秋节的诗句赏析关于中秋节的诗句赏析关于中秋节的诗句赏析【1】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白居易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赏析诗歌题目的中心语“望月”,是叙述也是行为,其修饰语时间“八月十五日夜”和地点“湓亭”,它限定了望月的特定环境时,还突出“望”的动作,又强化“望”之月的圆盘貌。

显然是这个“望”月引发了诗人情怀。

其实,诗人就是在特定空间面对这个特定时间的月亮引发的人生感慨,诗歌首颔联正是诗人关照月亮的思考。

从逻辑上应该“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抬头望月,触想到“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的月下之景,诗歌却从对面飞来着笔昔年往事,描绘出一幅中秋月明、曲江池畔、朝廷盛会欢饮图。

诗歌起笔不同反响,召唤其昔日的觥筹交错、夜夜欢歌的情形,只有这样颔联的今年贬谪的“湓浦沙头水馆前”的失落。

繁华的过去越明朗,对照今日的凄冷就越有感觉,以此造成的昔今悬殊反差,犹如从天堂掉入地狱的悲苦感。

可是两联二十八言中,诗人不烦厌地重复“八月十五夜”,显然它带给诗人的心灵是震撼的,也是惨痛的。

让诗人不堪回首昨日的欢乐,独自苦品着眼前的寂寞和凄苦。

诗句一望而知地运用了昔今对比手法,其实每一联都交代了时间地点和场景,对比的不仅是时间,更是情景意境的对比,今晚观赏的不单是月亮,而是面对年年望相似的月亮情景下的心情,是一种过去到现在的物是人非的感伤情怀。

月亮在古典诗歌里,更多承载了怀乡思亲。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明月照高楼,含君千里光”,这些月亮内涵是因空间距离产生而寄寓感情的。

不过月亮也会出现时间概念,它却成了一种永恒对照无常的人生,进而表现人生的痛苦感。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石头城》)”“春江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这些诗句里的月亮意象无不指向时间概念,突出物是人非之感留给个体生命的怅惘痛苦。

关于中秋节经典诗词赏析5首范文

关于中秋节经典诗词赏析5首范文

关于中秋节经典诗词赏析5首范文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秋节经典诗词赏析5首范文资料。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你的阅读。

中秋节诗词赏析【1】《寄慈恩寺郁上人》中秋期夕望,虚室省相容。

北斗生清漏,南山出碧重。

露寒鸠宿竹,鸿过月圆钟。

此夜情应切,衡阳旧住峰。

注解:这是一首借中秋之月表达对朋友思念的诗。

自古以来,关于中秋诗词以表达对家人的思念为多,而表达友情的却是很少,贾岛的这首诗可以算是代表之作吧。

中秋节诗词赏析【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注解:这首词是中秋表达思念的经典之作,也是流传至今仍旧广为人知的中秋诗词。

词中苏轼的旷达乐观情怀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现在许多中小学的课本都要求背诵这阕词,可谓是公认的之作!中秋节诗词赏析【3】《中秋见月和子由》宋苏轼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临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前山,浪飐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惟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译文】由于高耸的群山的阻隔,明月迟迟未能出现,但是发出千张耀眼的光芒。

一杯酒还没饮完明月突然涌现出来,纷乱的云朵象溃崩的波涛一样四处散开。

应该用一千斛银河水,才能洗涤苍天的眼睛月亮。

于是便能冷眼的看着世上众生,照得我心境一片清澈。

西南边那颗弹丸大小的火红的星星,如长着雄壮角尾的苍龙盘绕在天空。

今晚却看不见它了,点点萤火虫的微亮更显得夜的清寒。

谁若乘着小船到汴水边上,便能看到千灯夜晚鱼龙翻滚的盛况。

中秋节古诗词和解析

中秋节古诗词和解析

中秋节古诗词和解析中秋节古诗词和解析中秋节古诗词和解析1、《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解析: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

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

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

诗的后两句,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

2、《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解析:此诗乃望月怀思的名篇,写景抒情并举,情景交融。

诗人望见明月,立刻想到远在天边的亲人,此时此刻正与我同望。

有怀远之情的人,难免终夜相思,彻夜不眠。

身居室内,灭烛望月,清光满屋,更觉可爱;披衣出户,露水沾润,月华如练,益加陶醉。

如此境地,忽然想到月光虽美却不能采撷以赠远方亲人,倒不如回到室内,寻个美梦,或可期得欢娱的约会。

3、《月下独酌》唐·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解析:诗篇描写月下独酌情景。

月下独酌,本是寂寞的,但诗人却运用丰富的想像,把月亮和自己的身影凑合成了所谓的三人。

又从花字想到春字,从酌到歌、舞,把寂寞的.环境渲染得十分热闹,不仅笔墨传神,更重要的是表达了诗人善自排遣寂寞的旷达不羁的个性和情感。

从表面上看,诗人好象真能自得其乐,可是背面却充满着无限的凄凉。

诗人孤独到了邀月和影,可是还不止于此,甚至连今后的岁月,也不可能找到同饮之人了。

所以,只能与月光身影永远结游,并且约好在天上仙境再见。

4、《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解析:此诗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

皎洁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仿佛铺上了一层霜。

中秋节的古诗词赏析5首_中秋节诗词鉴赏及赏析

中秋节的古诗词赏析5首_中秋节诗词鉴赏及赏析

中秋节的古诗词赏析5首_中秋节诗词鉴赏及赏析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代表着团圆和谐的意思,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有关中秋节的古诗词很多,如何赏析中秋节的诗词?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几篇关于中秋节的古诗词赏析5首_中秋节诗词鉴赏及赏析,作为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秋节古诗词赏析【1】《水调歌头》(宋·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点评:这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自古以来写中秋的`作品中,公认的绝唱。

它构思奇拔,独辟蹊径,神话与现实、出尘与入世、感慨与旷达,层层交织,极富浪漫主义色彩,也极富哲理与人情。

通观全篇,皆是佳句,很好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中秋节古诗词赏析【2】《洞仙歌·中秋》宋代:向子諲碧天如水,一洗秋容净。

何处飞来大明镜。

谁道斫却桂,应更光辉,无遗照,泻出山河倒影。

人犹苦余热,肺腑生尘,移我超然到三境。

问姮娥、缘底事,乃有盈亏,烦玉斧、运风重整。

教夜夜、人世十分圆,待拚却长年,醉了还醒。

中秋节,咏物,月亮,抒怀赏析这是一首咏颂中秋明月的词作,借“月有盈亏”的现象,抒发“烦玉斧、运风重整,教夜夜,人世十分圆”的豪情。

词语洗炼精熟,意境开阔,富有哲理,较之轻浮、侧艳的儿女情,以及粉饰太平的利禄语高出很多,是词中上品。

上阕开句是个比喻句,“碧天如水”将烟霏云敛、一望千里的碧天比作清澈的绿水固是常见,但“一洗秋容净”之句的出现,不仅使它顿失俗态,且显示出一种阔大无比的气势,点睛之处便在一个“洗”字。

下面是一个问句“何处飞来大明镜?”看似平淡无奇但却点出了要写的主体对象——月亮,且出语自然轻松、比喻贴切。

紧接着又使用了一个反诘句“谁道斫却桂,应更光辉?”意思是:谁曾说起过这样的话,把月中的桂树砍倒,明镜似的月亮会更加光辉流溢。

关于中秋节的诗句及其赏析

关于中秋节的诗句及其赏析

关于中秋节的诗句及其赏析1.中秋节古诗词及赏析1、最亲情的中秋诗词——《月夜》唐: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点评:明明是自己在长安,望月而遥想鄜(fū)州(今陕西省富县)的亲人。

但诗歌却从对面着想,只写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

这种从对方设想的方式,写出了一家人的真挚感情,经常被后人借鉴。

2、最寂寥的中秋诗词——《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点评:这首诗先写中秋月色,再写望月怀人,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

以写景起,以抒情结,想象丰美,韵味无穷。

2.关于中秋节的诗词佳句(带赏析)一、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译文: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点点无声打湿了院中桂花。

今夜明月当空世间人人都仰望,不知道这秋日情思可落到谁家?赏析:这是一首中秋之夜望月思远的七言绝句。

在民俗中,中秋节的形成历史悠久。

诗人望月兴叹,但写法与其他中秋咏月诗完全不同,很有创造性,甚至更耐人回味。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这两句采取了忽然宕开的写法,从作者的一群人的望月联想到天下人的望月,又由赏月的活动升华到思人怀远,意境阔大,含蓄不露。

水到渠成,吟出了这两句。

二、唐·刘禹锡《八月十五夜玩月》寻常三五夜,不是不婵娟。

及至中秋满,还胜别夜圆。

清光凝有露,皓魄爽无烟。

自古人皆望,年来又一年。

译文:老天用今夜的如水月色,清洗整个天宇人世。

暑气已退,天空明净;而秋色澄明,万物清丽。

满天繁星的光彩都让给月色占了先,连金风玉露都透发出耀人的光芒。

经常变换的是人间,而月亮依然是恒久的!赏析:这首诗题为“玩月”,主要描绘的是在八月十五欣赏到的中秋夜月的美景,同时写出了富于哲理性的内涵。

全诗气象万千,将玩月之情洗炼而出,飘飘然毫无俗尘气,读来令人神往。

中秋节诗词歌赋赏析

中秋节诗词歌赋赏析

中秋节诗词歌赋赏析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人们在这一天会通过各种方式庆祝和赏析中秋节的文化。

其中,诗词歌赋是表达情感和祝福的常用方式之一。

以下是一些中秋节相关的经典诗词歌赋的赏析。

1.《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赏析:这首诗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最具代表性的中秋节诗歌之一。

诗人通过描述静谧的夜晚,用明月和故乡来表达对亲人和故乡的思念之情。

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赏析:苏轼的这首词中充满了中秋节的浪漫和哲理意味。

词人以明月为题,表达了对人事物变迁的思考。

同时,词中展现了中秋节独特的情感和美好的祝福。

3.《嫦娥》- 白居易
悠悠骑阙去,下临无地情。

世事两茫茫,舍前顾后行。

此去任风远,谁及在泥涂,
神人共长明。

中秋但一夕,四海同会赢。

赏析:这首诗是描述嫦娥奔月的传说的一种变体。

通过描绘嫦娥的离别和中秋的圆月,表达了人们对中秋节的向往和对团圆的美好祝愿。

中秋节诗词歌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人们对家庭团聚、美好生活和传统价值的追求。

欣赏和赏析这些经典作品,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中秋节的文化内涵。

中秋节的诗句及赏析

中秋节的诗句及赏析

中秋节的诗句及赏析中秋佳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被誉为“月夕”。

在这个团圆的时刻,人们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亲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许多文人雅士也以诗句来表达他们对中秋节的独特感受。

本文将介绍一些脍炙人口的中秋节诗句,并对其中几首进行赏析。

1. “皓月闲云轻,几处见秋风。

”——杜牧《秋夕》这首诗以简洁的文字描绘了月色明亮、云彩轻盈的秋夜景象。

其中“几处见秋风”暗示着秋风乘兴而来,萧瑟的声音在秋夜中回荡。

2.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这两句诗构成了王之涣《登鹳雀楼》的开头。

通过对月亮和清泉的描绘,王之涣表达了他对晴朗夜晚的美好感受。

月光从松树间洒下,泉水从石头上流淌,形成一幅宁静清新的景象。

3.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辛弃疾的这首词以元夕之夜为背景,通过描写星空和山景,烘托出中秋佳节的气氛。

星空中点缀着七八颗明亮的星星,雨点洒在山前,交织出一幅宛如仙境般的景象。

4.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中秋节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最为著名的中秋诗词之一。

诗中表达了对亲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并以“明月”暗喻亲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恒久不变。

这些诗句既描绘了中秋节夜晚的美丽景色,也流露了人们对家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

中秋节是一个传统的团圆节日,人们在这一天会重聚一堂,互相赠送月饼、品尝月宫甘露等传统美食,表达对彼此的祝福与关怀。

而这些诗句则以简洁、富有意境的语言,将人们对中秋节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总结起来,中秋节诗句是中国文学中的瑰宝,融入了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对亲情、友情的赞美。

这些优美的诗句不仅表达了作家对中秋节的独特情感,也传达了中秋佳节的团圆与祝福之意。

无论是在中秋节之夜还是日后的赏析中,这些诗句都能引发人们对美好时刻和珍贵情感的回忆与思考,成为文化传承中的一笔宝贵财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关于中秋节的古诗词鉴赏
【篇一】关于中秋节的古诗词鉴赏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点评:张九龄是唐代的一代名相,遭受奸臣排斥,贬谪荆州,中
秋之夜怀念远方,写了这首诗。

诗歌意境雄浑阔大,骨力刚健,但又
情感真挚,特别是前两句早已成为千古名句。

《望月怀远》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是作者在离乡时,望月而
思念远方亲人而写的。

起句“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浑阔大,是千古佳句。

看起来平淡无奇,没有一个奇特的字眼,没有一分点染的色彩,
脱口而出,却自然具有一种高华浑融的气象。

这个句完全是景,点明
题中的“望月”。

第二句“天涯共此时”,即由景入情,转入“怀远”。

这两句把诗题的情景,一起就全部收摄,却又毫不费力,仍是
张九龄作古诗时浑成自然的风格。

从月出东斗直到月落鸟啼,是一段很长的时间,诗中说是“竟夕”,亦即通宵。

远隔天涯的一对情人,因为对月相思而久不能寐,
只觉得长夜漫漫,故而落出一个“怨”字。

三四两句,就以怨字为中心,以“情人”与“相思”呼应,以“遥夜”与“竟夕”呼应,上承
起首两句,一气呵成。

这两句采用流水对,自然流畅,具有古诗气韵。

夜已深了,气候更凉一些了,露水也沾湿了身上的衣裳。

这里的“滋”字不但是润湿,而且含滋生不已的意思。

“露滋”二字写尽了
“遥夜”、“竟夕”的精神。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两句细
巧地写出了深夜对月不眠的实情实景。

相思不眠之际,没有什么能够相赠,只有满手的月光。

诗人说:“这月光饱含我满腔的心意,不过又怎么赠送给你呢?还是睡罢!睡
了也许能在梦中与你欢聚。

”“不堪”两句,构思奇妙,意境幽清,
没有深挚情感和切身体会,恐怕是写不出来的。

这里诗人暗用晋陆机“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两句诗意,翻古为新,悠悠托出不尽情思。

诗至此戛不过止,只觉余韵袅袅,令人回味不已。

【篇二】关于中秋节的古诗词鉴赏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点评:这首诗先写中秋月色,再写望月怀人,体现了一幅寂寥、
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

以写景起,以抒情结,想象丰美,韵
味无穷。

这是一首中秋之夜望月思远的七绝。

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
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
大传统节日。

【篇三】关于中秋节的古诗词鉴赏
《子夜吴歌·秋歌》
[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点评:《子夜吴歌》分别有春歌、夏歌、秋歌和冬歌四首。

这首秋歌,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丈夫(“良人”)。

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着真挚情意。

李白描写月亮的作品真多:“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以前照古人”等等,当然绝大部分不是写中秋的。

全诗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良人,希望早日结束战争,丈夫免于离家去远征。

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着真挚情意;虽没有高谈时局,却又不离时局。

情调用意,都没有脱离边塞诗的风韵。

【篇四】关于中秋节的古诗词鉴赏
《月夜》
[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点评:明明是自己在长安,望月而遥想鄜(fū)州(今陕西省富县)的亲人。

但诗歌却从对面着想,只写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

这种从对方设想的方式,写出了一家人的真挚感情,经常被后人借鉴。

这首诗借看月而抒离情,但抒发的不是一般情况下的夫妇离别之情。

字里行间,表现出时代的特征,离乱之痛和内心之忧熔于一炉,对月惆怅,忧叹愁思,而希望则寄托于不知“何时”的未来。

【篇五】关于中秋节的古诗词鉴赏
《水调歌头》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

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点评:这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自古以来写中秋的作品中,公认的绝唱。

它构思奇拔,独辟蹊径,神话与现实、出尘与入世、感慨与旷达,层层交织,极富浪漫主义色彩,也极富哲理与人情。

通观全篇,皆是佳句,很好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这首词写于宋神宗熙宁九年,这个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县)任太守。

其时,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出守外郡已历时五载,而在齐州做官的弟弟苏辙(字子由)又长达七年未能晤面。

政治上不能施展抱负,生活上兄弟天各一方。

中秋之夜,他喝酒赏月,直到天亮。

每逢佳节倍思亲,他不禁怀念起不在身边的弟弟苏辙。

这首词就是他为赏月思念亲人而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