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试题(血液)
血液病学(医学高级):诊断学基础试题(题库版)

血液病学(医学高级):诊断学基础试题(题库版)1、单选神经母细胞瘤的标志物是()A.APTB.NSEC.AFUD.AFPE.PAP正确答案:B2、多选单克隆冷球蛋白有()A.淋巴瘤B.慢性淋巴细胞性白(江南博哥)血病C.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D.类风湿关节炎E.巨细胞病毒感染正确答案:A, B, C3、单选可以说明曾发生过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改变是()A.V3-V5的Q波S>0.04sB.冠状T出现C.ST段上抬D.电轴显著左偏E.QRS波群低电压正确答案:A4、单选目前人类发病率最高的感染类型是()A.寄生虫B.真菌C.条件致病菌D.病毒E.细菌正确答案:D5、多选常用于描述期前收缩心电图特点的术语有()A.多源性期前收缩B.代偿间歇C.联律间期D.单源性期前收缩E.频发性期前收缩正确答案:A, B, C, D, E6、单选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适应证应除外()A.胃、十二指肠穿孔急性期B.上腹部疼痛、不适、饱胀、食欲下降C.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烧灼D.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不明E.上消化道出血的止血正确答案:A7、单选踏车运动实验的主要优点是()A.根据受试者个人情况,达到各自的亚极量负荷B.患者耗氧量小C.经济、患者易接受D.简单、易行、安全E.可自动分析各导联图的异常情况正确答案:A8、多选诊断结肠癌时,可选择检测的肿瘤标志物()A.AFPB.CA242C.CA199D.CEAE.AFU正确答案:B, C, D9、多选二度Ⅱ型窦房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表现是()A.长间歇有规则的出现B.P-P间距逐渐缩短,但无脱漏C.长间歇后出现房性、交界性或室性逸搏D.心室律规则E.在一段长间歇中无P-QP,S-T,间歇常等于正常窦性P-P间距的2倍或3倍正确答案:C, E10、单选高血钾的心电图主要特点是()A.U波倒置B.QRS波群增宽C.ST段水平下移D.T波倒置E.T波高耸变尖,基底部狭窄,呈帐篷型T波正确答案:E11、单选心肌细胞的自律性以窦房结最高,正常为()A.25~40/minB.10~25/minC.40~60/minD.80~120/minE.60~100/min正确答案:E12、多选用于肝癌诊断的指标有()A.ALTB.AFPC.ALPD.PⅢPE.GGT正确答案:B , C, E13、单选有关APT的说法错误的是()A.转移性肝癌APT水平高于肝细胞癌B.慢性肝炎也可见APT增高C.由肝脏在缺乏VitK的情况下合成D.是反映肝细胞癌的一种标志物E.同时检测APT和AFP可以提高肝癌的诊断率正确答案:A14、单选E花结形成试验中,T细胞数量增高的是()A.某些病毒感染B.恶性肿瘤C.淋巴增殖性疾病D.SLE活动期E.多发性神经炎正确答案:D15、多选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包括()A."损伤性"改变,S-T弓背型明显抬高与T波形成单向曲线B."缺血性"改变,出现对称性T波倒置C."缺血性"改变,出现ST段水平型下移及T波倒置D.QRS波群电压增高E."坏死性"改变,出现异常Q波或QS波正确答案:A, B, E16、单选肺心病的心电图改变中,不正确的是()A.右心房肥大B.极度顺钟向转位C.肺性P波D.肢体导联QRS波群低电压E.左心房肥大正确答案:E17、单选某患者突发性心悸1h就诊,查心电图:P波消失,代之以连续的大锯齿状F波,频率300/min,心室率150/min。
临床医学检验:血液一般检验考试试题(题库版)

临床医学检验:血液一般检验考试试题(题库版)1、多选关于椭圆形红细胞,正确的说法是()A.置于高渗、低渗溶液内其椭圆形会发生改变B.因红细胞膜缺陷所致C.可见于大红细胞性贫血D.正常人血涂片中此类细胞约占2%(江南博哥)E.超过25%,对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有诊断价值正确答案:B, C, D2、问答题血沉加快的临床意义是什么?正确答案:①各种炎症:各种急性细菌性感染和慢性炎症如风湿热、结核病活动期,血沉明显加快;②组织损伤及坏死:心肌梗死、肺梗死发病2~3天后血沉加快,而心绞痛时血沉正常;③良、恶性肿瘤的鉴别:恶性肿瘤血沉多加快,良性肿瘤血沉多正常;④各种原因导致的高球蛋白血症:如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等,均可使血沉加快;⑤贫血:HB<90g/L时,血沉会轻度加快,并随贫血加重而加快;⑥高胆固醇血症:如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等,血沉均见加快。
3、单选关于血细胞比容的概念,错误的叙述是()A.是指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体积百分比B.红细胞比容是一项相对值C.其高低与红细胞数量及大小有关D.常用来诊断贫血并判断其严重程度E.还可用来推断贫血疗效观察正确答案:A4、名词解释棘细胞正确答案:红细胞表面有针尖状突起,其间距不等,长短不一。
主要见于遗传性β-脂蛋白缺乏症,也可见于脾切除术后、酒精中毒性肝病、尿毒症等。
应注意与皱缩红细胞区别。
5、多选关于网织红细胞计数,正确的描述是()A.玻片法染色时间较试管法长B.玻片法计数结果比试管法高C.手工法的参考方法是试管法D.试管法有利于重新涂片检查E.试管法用的是盐水配制的染液正确答案:C, D, E6、名词解释再生性左移正确答案:核左移伴有白细胞总数增高者,称再生性核左移,表示机体的反应性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能释放大量粒细胞至外周血。
常伴有不同程度的中毒改变。
7、名词解释红细胞造血岛正确答案:位于血窦附近的各阶段的幼稚红细胞成群存在,其中心为1~2个巨噬细胞,此结构称为红细胞造血岛。
血液系统考核试题及答案

血液系统考核试题及答案1.我国诊断贫血的标准是OA.男:Hb<150g∕L,女:Hb<140g∕LB.男:Hb<140g∕L,女:Hb<13Og∕LC.男:Hb<13Og∕L,女:Hb<120g∕LD.男:Hb<12Og∕L,女:Hb<110g∕L(E.男:Hb<110g∕L,女:Hb<100g∕L2.以下与贫血无关的表现是OA.皮肤粘膜苍白B.疲乏无力C.头痛、头晕D.心悸及呼吸困难E.发细3.以下哪个指标最能反映骨髓红系造血功能()A.红细胞计数B.血红蛋白测定C.红细胞压积测定D.红细胞形态学观察E.网织红细胞计数I『广04.慢性贫血病人对缺氧耐受增强的理由是OA.血流速度加快B.呼吸频率加快C.组织需氧量减少D.Hb的携02能力增强EHb在组织中0释放量增多(5.关于铁的吸收,错误的是OA.主要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吸收B.以亚铁的形式吸收C.饮茶有利于铁的吸收山卜D.动物源性食物中的铁吸收率较高E.铁的吸收受机体铁饱和状态的调节6.在我国发生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OA.营养不良B.慢性失血M冷’性)C.慢性腹泻D.吸收障碍E.需要增多7正常情况下,Iml血含铁量约为OA.OJmgB.0.3mgC.0.5mgD.0.75mgE.Img8.以下哪种类型的贫血属于小细胞低色素性性贫血OA.再生障碍性贫血8.缺铁性贫血(C.慢性病性贫血D.溶血性贫血E.急性失血性贫血9.对于反映机体缺铁,最敏感的指标是OA.红细胞计数B.血红蛋白测定C.血清铁D.血清铁蛋白(E.转铁蛋白饱和度10.机体缺铁时首先表现为OA.血红蛋白降低B.红细胞计数减少C.红细胞形态学改变D.骨髓铁粒幼红细胞减少E.骨髓幼红细胞外铁消失,11.测定血清铁(S1)、血清铁蛋白(SF)、总铁结合力(TlBC)及转铁蛋白饱和度(TS)可了解机体铁代谢情况,缺铁性贫血时()A.SI1,SF↑,TIBCLTS↑B.S1T,SFJ,TlBC↑,TS1C.SILSFJ,TlBCJ,TS↑D.SIT,SF↑,TIBC↑,TS↑E.SI∣,SF∣,TIBC↑,TS]12.缺铁性贫血病人补铁剂治疗后首先表现为OA.病人自觉症状改善B.血清铁蛋白上升C.网织红细胞上升D.血红蛋白上升E.红细胞平均体积恢复正常13.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目标是OA.病人自觉症状改善B.红细胞数及Hb量恢复正常C.红细胞形态恢复正常D.血清铁恢复正常E.血清铁蛋白恢复正常(W14.什么情况下应选择注射铁剂治疗OA.重度缺铁性贫血患者B.强烈要求使用注射铁剂者c.胃次全切除后发生缺铁性贫血者I:讪,I至)D.妊娠中期患缺铁性贫血的患者E.婴幼儿缺铁性贫血患者15.铁剂治疗后,血象完全恢复正常需要的时间是OA.半个月B.大约一个月C.约2个月D.约3个月E.约4个月LJ16.对于缺铁性贫血患者什么情况下可以停用铁剂治疗OA.服至HB及RBC正常为止B.服至HB及RBC接近正常为止C.服至HB及RBC正常后半个月D.服至HB及RBC正常后一个月E.服至HB及RBC正常后3~6个月17.按病因分类,贫血可分为OA.RBC生成减少,造血功能不良,两类B.RBC生成减少,造血功能不良,RBC破坏过多三类C.RBC生成减少,RBC破坏过多,失血,三类,D.RBC生成减少,RBC破坏过多,造血功能不良,失血四类E.RBC生成减少,溶血、失血、再障、缺铁五类18.贫血定义是指单位容积血液内OA.RBC数低于正常B.RBC压积低于正常C.RBC数及HB量低于正常(ID.HB量低于正常,伴有或不伴有RBC数,RBC压积低于正常E.循环血量低于正常19.含铁蛋白最多的组织是OA肝、脾、骨髓:府答案)B.血浆C.肠上皮细胞D.淋巴结E.红细胞20.有关出血倾向的护理,下列哪项不妥()A.保持皮肤清洁B.避免肌内注射C.富维生素饮食D.避免肢体受压E.局部可使热敷21.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原因是()A.红细胞过度破坏B出血C.红细胞本身缺陷D.骨髓造血功能受损E.缺乏叶酸和维生素B1222.引起缺铁性贫血的最常见原因是()A.慢性失血B.铁摄入不足C.铁需要量增加D.铁吸收不良E.红细胞本身缺陷23.下列哪项不是严重却铁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表现OA.舌炎、口角炎B.指甲变薄,反甲C.消化不良D.吞咽困难E.皮肤湿润24.观察铁剂治疗效果的最早化验指标是OA.血清铁升高B.骨髓铁升高C.红细胞数升高D.血红蛋白量升高E.网织红细胞数升高25.关于注射铁剂的护理,下列哪项不正确OA.使用时剂量要正确B.宜做浅部肌内注射C.观察有无过敏反应D.观察有无心血管反应,甚至休克E.静脉注射时应避免药物外渗26.关于口服铁剂的护理,下列拿项不正确OA.宜在饭后服用B.禁饮浓茶C.忌与维生素C同服D.避免与牛奶、磷酸盐同服E.液体铁剂经稀释后用吸管服用27.服用铁剂后可排出黑便的原因是OA.引起肠黏膜溃烂B.腐蚀肠壁血管C.生成硫化铁所致川D.引起上消化道出血E.铁剂颜色本身就黑28.铁剂注射应慎用,主要是因为()A.局部不易吸收B.易有过敏反应C.易有心血管反应D.易出现尿路刺激症E.不易通过肠黏膜屏障而直接入血29.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最常见的药物是()A.氯丙嗪B.复方磺胺甲恶嗖C.利福平D.阿司匹林E.氯霉素30.再生障碍性贫血高热患者最适宜的降温措施是OA.肌内注射退热药B.口服退热药C.酒精搽浴D.静脉注射E.冰袋置头部及大血管处,或温水搽浴(HRTW)31.(31-33题干)患儿女,2个月。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测试题真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测试题真题1、单选凝血过程中起加速(催化)作用的因子是()A.钙离子B.组织凝血活酶C.因子ⅩD.接触因子E.凝血酶正确答案:E2、多选能使尿中HCG增高的(江南博哥)疾病有()A.恶性葡萄胎B.绒毛膜上皮癌C.妊娠D.睾丸畸胎瘤E.异位妊娠正确答案:A, B, C, D, E3、单选下列哪项符合血细胞从原始到成熟发育过程的一般规律描述()A.细胞体积从小到大B.核浆比由大到小C.核仁从无到有D.胞质颗粒从有到无E.核染色质结构由紧密粗糙到疏松细致正确答案:B4、单选诊断ITP不需下列哪项指标()A.血小板计数B.血小板平均体积C.骨髓涂片检查D.血小板寿命测定E.血小板抗体检查正确答案:B5、单选正常成人每天需要维生素B()A.2~5μgB.5~10μgC.10~20μgD.20~25μgE.25~30μg正确答案:A6、单选TXB2减少常见于()A.肺梗死B.糖尿病C.心肌梗死D.脑血栓形成E.服用阿司匹林类药物正确答案:E7、单选可产生PML/RARa融合基因的易位核型是()A.t(6;9)B.t(8;21)C.t(9;22)D.t(15;17)E.inv(16)正确答案:D8、多选1984年在石家庄召开的生化标准化会议上发布了几种物质的推荐方法,它们是()A.白蛋白B.总胆红素C.血糖D.丙氨酸氨基转移酶E.谷草转氨酶正确答案:B, C, D9、单选?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分为4级,分别以BSL-1、BSL-2、BSL-3、BSL-4表示,一级防护水平最低,四级防护水平最高。
不同级别的实验室其适用范围不同。
适用于普通的微生物实验室,对禁止外人的进入没有特别要求,也不需使用生物安全柜,实验一般在普通实验台上进行。
其实验室防护级别应为A.BSL-1B.BSL-2C.BSL-3D.BSL-4E.BSL-1或BSL-2正确答案:A10、单选关于HbF,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持续性胎儿血红蛋白症HbF可明显增高B.骨髓纤维化、再生障碍性贫血、PNH等HbF可增加C.孕妇HbF可生理性增加D.酸洗脱法检验是检测血浆HbF的试验E.异丙醇试验用于检测不稳定血红蛋白正确答案:D11、单选?某患者外周血涂片如图,请问下列哪种是促成这种聚集最强有力的物质()A.白蛋白B.甘油三脂C.γ球蛋白D.纤维蛋白原E.胆固醇正确答案:D12、单选A型血色觉正常的女人曾结过两次婚,第一个丈夫的血型B型,且色盲,第二个丈夫血型为A型,色觉正常,此妇人生了4个小孩,这4个小孩中第二个大夫的孩子是()A.男孩、O型血、色盲B.女性、A型血、色盲C.女性、O型血、色盲D.女性、B型血、色觉正常E.男性、B型血、色觉正常正确答案:A13、多选关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清中的抗体,正确的是()A.抗病毒壳抗原IgG抗体出现在开始表现临床症状时,并持续终身B.抗病毒壳抗原IgM抗体首先出现,4~8周内消失C.抗单核细胞的抗体于起病早期出现,8~12周内消失D.抗单核细胞的抗体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特异性抗体E.本病患者血清中的嗜异性凝集抗体可被牛红细胞吸附而不被豚鼠肾吸附正确答案:A, B, E14、单选骨髓涂片中的哪一项特点对诊断霍奇金淋巴瘤最有价值()A.可见尼曼-匹克细胞B.淋巴细胞增多C.非造血细胞增多D.嗜酸性粒细胞增多E.可见Reed-Sternberg细胞正确答案:E15、单选检测B细胞功能的试验是()A.溶血空斑形成试验B.硝基四氮唑蓝还原试验C.墨汁吞噬试验D.淋巴细胞转化试验E.泼尼松试验正确答案:A16、多选患者男,75岁,因贫血、发热、左上肢骨痛,活动后加剧入院。
血液学检验试题及参考答案

血液学检验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1、下列哪种疾病不是造血干细胞异常疾病()A、CM1B、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C、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D、铁粒幼细胞性贫血E、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正确答案:D2、纤溶活性增强的筛检试验最常用的是()A、APTT›PTB、BT、P1T(BPC)C、D-D>FDPD、E1T>TTE、B T>CT正确答案:C3、人体内具有多向分化能力的造血细胞是()A、红系祖细胞B、造血干细胞C、粒系祖细胞D、巨核系祖细胞E、T淋巴系祖细胞正确答案:B4、女,14岁,因低热、关节疼痛、鼻出血一周入院,两侧颈部腋下淋巴结均肿大,1×2cm,肝脾肋下IC叫胸骨轻压痛;血象:Hb70g∕1,WBC4X109∕1,中性30%,淋巴20%,原淋50%P1T20X109/1。
可能的是()A、结核病并类白血病反应B、传单C、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D、恶性淋巴瘤E、风湿热正确答案:C5、关于血细胞生理,下列哪项说法错误()A、红细胞平均寿命120天,红细胞破坏释放出铁是合成血红蛋白主要来源B、血小板平均寿命8~∏天,参与止血过程C、B细胞寿命为3~4天,经抗原刺激后分化为浆细胞,参与体液免疫反应D、T细胞寿命为数月到数年,经抗原致敏后参与细胞免疫E、中性粒细胞在周围血中停留2~3天进入组织,外周血细胞计数反映循环血流中白细胞总量正确答案:E6、ACP染色阳性,且不被左旋(1)酒石酸抑制,见于下列哪种白血病()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C11C、成人T细胞白血病D、幼淋巴细胞白血病E、多毛细胞白血病正确答案:E7、一般不出现红细胞形态改变的溶血性贫血有()A、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B、镰形细胞型贫血C、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D、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E、大面积烧伤所致贫血正确答案:E8、典型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可见于缺铁性贫血何期()A、缺铁初期B、缺铁潜伏期C、重度缺铁性贫血D、轻度缺铁性贫血E、不定正确答案:C9、诊断急非淋M2的标准为()A、骨髓中原始粒细胞占30%~89%(NEC)B、骨髓中原始粒细胞三90%(NEC)C、骨髓中原始粒细胞>70%(NEC)D、骨髓中原始粒细胞>80%(NEC)E、骨髓中原始粒细胞>65%(NEC)正确答案:A10、关于凝血因子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依赖维生素K的是n、如、而、XIB、在血液凝固过程中起辅因子作用的是III、V、VIΠC、内外凝血途径形成凝血活酶,均需要血因子的参与D、所有的凝血因子均来自血液E、血浆含量最高的凝血因子是凝血酉每原正确答案:BIK从贫血分类角度看,急性白血病的贫血属哪种贫血()A、大细胞性贫血B、小细胞多色素性贫血C、失血性贫血D、单纯小细胞性贫血E、正常细胞性贫血正确答案:E12、女,31岁,面色苍白,牙龈出血,月经量增多半年;检验: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绝对计数15X109/1,分别在骼前上棘和骼后上棘进行骨髓穿刺,均有混血,胸骨穿刺提示骨髓细胞增生活跃,以晚幼红细胞和淋巴细胞增生为主,全片未见巨核细胞。
诊断检验试题及答案

诊断检验试题及答案
1. 以下哪项是诊断检验中常用的血液检测指标?
A. 血糖
B. 血压
C. 心率
D. 体温
答案:A
2. 诊断检验中,用于评估肾功能的常用指标是什么?
A. 白细胞计数
B. 血红蛋白
C. 肌酐
D. 胆固醇
答案:C
3. 哪种类型的检验通常用于检测病毒感染?
A. 血液培养
B. 尿液分析
C. 病毒抗体检测
D. 细菌涂片
答案:C
4. 下列哪项不是诊断检验中常用的生化指标?
A. 肝功能
B. 肾功能
C. 心脏功能
D. 肺功能
答案:D
5. 以下哪种检验方法可以用于检测遗传性疾病?
A. 基因测序
B. 心电图
C. 脑电图
D. X光检查
答案:A
6. 诊断检验中,用于评估肝脏功能的常用指标是什么?
A. 谷丙转氨酶
B. 肌酸激酶
C. 肌酐
D. 血红蛋白
答案:A
7. 哪种类型的检验通常用于检测细菌感染?
A. 血液培养
B. 尿液分析
C. 病毒抗体检测
D. 细菌涂片
答案:A
8. 诊断检验中,用于评估甲状腺功能的常用指标是什么?
A. 甲状腺素
B. 胰岛素
C. 肌酐
D. 胆固醇
答案:A
9. 以下哪种检验方法可以用于检测过敏反应?
A. 皮肤测试
B. 心电图
C. 脑电图
D. X光检查
答案:A
10. 诊断检验中,用于评估心脏功能的常用指标是什么?
A. 肌钙蛋白
B. 肌酸激酶
C. 肌酐
D. 血红蛋白
答案:A。
(完整word版)血液检查试题

血液检查试题选择题A型题1.通常白细胞计数只反映哪个细胞池中的中性粒细胞:AA.循环池 B.成熟池 C、贮存池 D.分裂池 E.边缘池2.缗钱状红细胞常见于:AA.多发性骨髓瘤B.巨幼细胞性贫血C.缺铁性贫血 D.溶血性贫血E.再生障碍性贫血3.成人外周血出现有核红细胞最常见于:AA.溶血性贫血B.缺铁性贫血C.再生障碍性贫血D.真性红细胞增多症E.失血性贫血4.下列哪种疾病不引起白细胞总数增多:A伤寒A.B.流行性出血热C.狂犬病D.百日咳E.急性心肌梗死5.下列哪种疾病可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AA.脾功能亢进B.尿毒症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D.肺吸虫病E.骨髓纤维化症6.中性粒细胞增多最常见的原因是:AA.急性感染或炎症B.大面积烧伤C.急性溶血D.急性中毒E.恶性肿瘤7.在疾病进展期出现中性粒细胞核右移现象,常提示:AA.预后不良B.机体抵抗力强C.骨髓造血功能旺盛D.白细胞总数增多E.预后良好8.正常外周血中粒细胞分叶多为:AA.3叶B.4叶C.5叶D.6叶E.2叶9.嗜碱性点彩红细胞常作为哪种疾病的重要诊断指标之一:AA.铅中毒B.海洋性贫血C.酒精中毒D.血吸虫病E.巨幼细胞性贫血10.早期诊断内出血的指标为:AA.WBC增多B.RBC减少C.Hb减少D.WBC减少E.PLT减少11.异型淋巴细胞增多主要见于哪类疾病:AA.病毒感染B.细菌感染C.贫血D.白血病E.免疫缺陷病12.红细胞平均生存时间为:AA.120天B.160天C.50天D.100天E.80天13.伤寒病白细胞分类中最具有诊断价值的改变是:AA.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B.核左移C.单核细胞减少D.淋巴细胞减少E.中性分叶核细胞减少14.病理性血沉增快,下列哪项不正确:AA.心绞痛不变B.动脉粥样硬化C.恶性肿瘤D.大手术后E.活动性肺结核15.网织红细胞减少主要是于:AA.再生障碍性贫血B.缺铁性贫血C.溶血性贫血D.失血性贫血E.巨幼细胞性贫血16.重度贫血的血红蛋白含量为:AA.<60g/LB.<70g/LC.〈80g/LD.<50g/LE.<40g/L17.血红蛋白及红细胞绝对值增高常见于:AA.真性红细胞增多症B.尿崩症C.异常血红蛋白病D.慢性肾上腺功能减退E.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8.促红细胞生成素代偿性使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增高的疾病是:AA.肺源性心脏病B.肾盂积水C.多囊肾D.子宫肌瘤E.肝细胞癌B型题A.正常细胞性贫血B.大细胞性贫血C.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D.小细胞性贫血E.以上都不是1.再生障碍性贫血 A2.巨幼细胞性贫血 B3.缺铁性贫血 CA.中性粒细胞增高B.嗜酸性粒细胞增高C.单核细胞增高D.淋巴细胞增高E.嗜碱性粒细胞增高4.急性化脓性细胞感染 A5.病毒感染 D6.寄生虫感染 BC型题A.红细胞平均体积(MCV)<80fL B.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320g/LC.二者均是D.二者均不是1.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C2.小细胞性贫血 A3.大细胞性贫血 DA.血沉增快B.中性粒细胞增高C.二者均是D.二者均不是4.心肌梗死 C5.急性化脓性感染 C6.心绞痛 DX型题1.能引起血沉增快的疾病有: (ABCDE)A.炎症性疾病B.组织损伤及坏死C.恶性肿瘤D.贫血E.高胆固醇血症2.能引起中性粒细胞增多的疾病有: (ABCE)A.急性细菌感染B.急性失血C.急性中毒D.病毒感染E.恶性肿瘤3.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疾病有: (ABCDE)A.变态反应性疾病B.寄生虫病C.皮肤病D.某些恶性肿瘤E.某些传染病填空题1.正常成年男性红细胞计数为(4。
血液疾病试题及答案

血液疾病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A. 铁摄入不足B. 铁吸收不良C. 铁丢失过多D. 以上都是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A. 发热B. 出血倾向C. 贫血D. 骨痛答案:D3.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常见原因不包括:A. 病毒感染B. 药物反应C. 骨髓增生异常D. 遗传性血小板减少答案:C4. 血友病A型是由于缺乏哪种凝血因子?A. 凝血因子ⅧB. 凝血因子ⅨC. 凝血因子ⅪD. 凝血因子Ⅻ答案:A5.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诊断依据不包括:A. 骨髓细胞学检查B. 骨髓活检C. 外周血细胞计数D. 骨髓细胞遗传学分析答案:C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导致贫血?A. 铁摄入不足B. 慢性感染C. 维生素B12缺乏D. 慢性肾脏疾病答案:ABCD2.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标准包括:A. 骨髓增生低下B. 外周血细胞减少C. 骨髓活检D. 骨髓细胞遗传学分析答案:ABC3. 以下哪些是溶血性贫血的临床表现?A. 黄疸B. 脾肿大C. 贫血D. 出血倾向答案:ABC4. 血小板增多症可能与以下哪些疾病相关?A. 骨髓增生性疾病B. 慢性感染C. 慢性炎症D. 恶性肿瘤答案:ABCD5. 以下哪些检查有助于诊断凝血功能障碍?A. 凝血酶原时间(PT)B.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C. 纤维蛋白原水平D. 骨髓活检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正确)2. 血友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
(正确)3. 缺铁性贫血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会升高。
(错误)4.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细胞会增生活跃。
(错误)5. 溶血性贫血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会升高。
(正确)6.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一种骨髓增生异常的疾病。
(正确)7. 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通常升高。
(错误)8. 贫血患者血红蛋白水平一定低于正常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一般检查一、名词解释:1、1、贫血2、中性粒细胞核左移3、3、Auer小体4、类白血病反应5、网织红细胞反应二、选择题A型题6、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A 提供营养B 维持体温C 运输激素D 运输O2和CO2E 提供铁7、红细胞的平均寿命是:()A 90天B 30天C 100天D 50天E 120天8、贫血是外周血单位体积中:()A 红细胞数低于正常B 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C 红细胞、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D 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和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E 循环血量较正常减少9、按贫血病因机制下列哪项组合是错误的:()A 红细胞破坏过多——慢性感染性贫血B 红细胞生成减少——再障C 红细胞慢性丢失过多——缺铁性贫血D 骨髓红细胞生成被干扰——伴随白血病的贫血E 造血原粒缺贫——巨幼细胞性贫血10、缺铁性贫血时红细胞呈现:()A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B 正常细胞正常色素性贫血C 大细胞性红细胞D 镰形RBCE 缗钱状11、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粒细胞生成过程中,人为可划分为干细胞池、生长成熟池和功能池B 从晚幼粒细胞起至成熟粒细胞不具有分裂功能C 外周血中粒细胞增随血液循环运行D 粒细胞的半衰期为6~7小时E 剧烈运动可使中性粒细胞暂时性升高12、粒细胞减少症是指:()A 白细胞总数<4×109/LB 中性粒细胞数<0.5×109/LC 中性粒细胞数<1.5×109/LD 中性粒细胞数<2×109/LE 中性粒细胞数<1×109/L13、以下可使ESR增快的是:()A 纤维蛋白原B 白蛋白C 卵磷脂D 镰形RBC14、急性溶血时:()A 网织红细胞计数升高B 中性粒细胞核右移C 脾脏显著增大D 白细胞计数不变E 外周血不会出现有核红细胞15、30岁女性,头昏乏力2月,发热3天入院,体查:贫血貌,颈部可扪及黄豆大小淋巴结,胸骨压痛,肝脾肋下未扪及。
血象示Hb50g/L WBC50×109/L,异常细胞0.37 Pt 74×109/L,骨髓示增生极度活跃,可见Auer 小体,最可能的诊断是:()A 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B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 败血症D 缺铁性贫血E 血小板减少症B型题问题16-21 以下红细胞见于A 球形红细胞B 缗钱状红细胞C 靶形红细胞D 泪滴状红细胞E 裂红细胞16、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17、多发性骨髓瘤()18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9、地中海贫血()20、骨髓纤维化()21 弥散性贫血内凝血()问题22~25A 中毒颗粒B 嗜酸粒细胞增多C 异形淋巴细胞D 单核细胞增多E 嗜碱粒细胞增多22 支气管哮喘()23 化脓菌感染()24 流行性出血热()25急性感染恢复期()X型题26 据国内标准,Hb测定值下列哪项可诊断为贫血:()A 成年男性低于120g/LB 成年女性(非妊娠)低于110g/LC 妊娠期<100g/LD 初生儿至3个月低于150g/L27、贫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有:()A 红细胞生成减少B 红细胞破坏过多C 红细胞丢失过多D 骨髓造血障碍E 细胞分化和成熟障碍28、以下贫血属于生理性贫血的有:()A 老年人B 妊娠中后期C 肺心病D 高原地区居民E 肾癌29、以下哪些原因可造成中性粒细胞增多:()A 化脓菌感染B 急性心梗C 急性溶血D消化道大出血E 非白血性白血病30、ESR增快可见于:()A 风湿热活动期B 手术创伤C心绞痛D 恶性肿瘤E 多发性骨髓瘤31 缺铁性贫血时:()A 红细胞是小细胞低色素性B 治疗前网织红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C 铁剂治疗有效时,用药3~5天后网织红细胞开始上升D 铁剂治疗1周时,血红蛋白开始上升E 铁剂治疗无效,说明患者有是缺铁性贫血三、问答题32、类白血病反应如何与慢粒白血病区别?【参考答案及题解】一、名词解释1、贫血:单位容积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及血细胞比容低于参考值低限,称为贫血,以血红蛋白为标准,成年男性血红蛋白<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110g/L,即可以为贫血。
2、中性粒细胞核左移:正常时外周血中杆状核与分叶核之间的正常比值为1:13,如比值增大,即杆状核粒细胞增多,甚至出现杆状核以前更幼稚阶段的粒细胞称为核左移。
常见于感染,尤其是化脓菌引起的急性感染,亦可见于急性中毒、急性溶血、急性失血等。
3、Auer小体:在瑞氏或吉姆萨的血或骨髓涂片中,白细胞胞质中出现染红色细杆状物质,1条或数条不等,长1~6um,称为Auer小体(棒状小体),这种Auer小体仅出现在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中,故Auer小体对急性白血病的诊断及分型有一定参考价值。
4、类白血病反应:指机体对某些刺激因素所产生的类似白血病表现的血象反应。
外周血中白细胞数大多明显升高,并有数量不等的幼稚细胞出现,引起类白反应的常见病因有感染、恶性肿瘤、急性中毒、急性溶血失血等。
去除病因后,类白血病反应也消失。
5、网织红细胞反应: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贫血病人相应给予铁剂或叶酸/vi+B12治疗后,网织红细胞升高,见于红细胞恢复,用药3~5天后,网织红细胞即开始上升,7~10天达高峰一般增至6~8%,治疗2周后网织红细胞渐下降,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才渐升高。
这一现象升为网织红细胞反应,可作为贫血治疗时早期判断疗效的指标。
也可用此现象作为缺铁性贫血或巨幼细胞贫血的诊断性治疗。
二、选择题A型题6、D7、E8、D9、A 10、A 11、C 12、C 13、A 14、A 15、AB型题16、A 17、B 18、A 19、C 20、D 21、E 22、B 23、A 24、C 25、DX型题26、A B C 27、A B C 28、A B 29、A B C D 30、A B D E 31、A B C问答题:32、答:类白血病反应常见于急性感染、外伤、大面积烧伤、急性溶血或出血,有原发病症状,白细胞计数中度增高,多<100×109/L,以分叶核及杆状核粒细胞为主,少见原粒细胞,常有明显粒细胞中毒改变,嗜酸、嗜碱粒细胞不增多,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及骨髓象多无明显改变,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明显升高,无Ph染色体,治疗原发病为主。
慢粒白血病常表现为消瘦、乏力,脾肿大明显,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常>100×109/L,外周血可见各阶段粒细胞,嗜酸、嗜碱粒细胞常增多,粒细胞无明显中毒改变。
早期病例轻或中度贫血,血小板数可增高,晚期均减少,骨髓增生极度,粒系常占90%以上,以晚幼、中幼粒为主,原粒+早幼粒<10%,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显著减低甚至为0,绝大多数病人ph染色体阳性,治疗以羟基脲、干扰素为主,亦可行联合化疗或造血干细胞移植。
溶血性贫血的实验检查一、填空题1、正常的红细胞寿命是。
2、血管内溶血是指。
3、血管外溶血是指红细胞。
二、名词解释1、原位溶血2、代偿性溶血病三、选择题1、溶血性贫血检查下列哪项正确:()A、尿中尿胆原排泄减少B、血清结合珠蛋白减少C、血中非结合胆红素减少D、网织红细胞计数减少E、骨髓幼红细胞比值降低2、外周血片观察结果中,最支持溶血性贫血诊断的是:()A、嗜多色性红细胞增多B、嗜碱性点彩红细胞增多C、有核红细胞增多D、破碎红细胞小于2%E、红细胞形态大小不均3、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外周血检查出现最有诊断意义的细胞是:()A、靶形细胞大于3%B、破碎红细胞大于2%C、网织红细胞大于4%D、椭圆形细胞大于3%E、球形细胞大于2%4、溶血性贫血时患者骨髓的代偿造血能力可达正常的:()A、1-2倍B、3-5倍C、6-8倍D、10-15倍E、20倍以上5、溶血性贫血时,红细胞代偿增生的证据为:()A、血浆中游离血红蛋白增高B、网织红细胞比例增高C、血清中间接胆红素增高。
D、红细胞脆性增高E、尿含铁血黄素试验阳性6、溶血性贫血时红细胞破坏增多的证据是:()A、骨髓呈增生性贫血改变B、外周血中出现幼红细胞C、血清结合珠蛋白减少D、红细胞大小不均E、网织红细胞比例增高7、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脆性持续增高最可能见于哪项疾病:()A、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B、海洋性贫血C、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D、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E、阻塞性黄疸8、下列哪项为血尿内溶血的诊断依据:()A、网织红细胞数增加B、高胆红素血症C、血红蛋白尿及含铁血黄素尿D、红细胞寿命缩短E、血片中有幼红细胞9、诊断溶血性贫血最可靠、最直接的证据是:()A、红细胞寿命缩短B、外周血片中出现幼红细胞C、尿胆原增高D、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明显增高E、网织红细胞增多10、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特异性检查是哪项:()A、红细胞脆性试验B、酸化血清溶血试验C、抗人球蛋白试验D、异丙醇试验E、血红蛋白电泳11、诊断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特异性最高的检查是:()A、蔗糖溶血试验B、酸化血清溶血试验C、抗人球蛋白试验D、抗血小板抗体及C3补体检测E、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B型题A、异丙醇试验B、Coomb’s试验C、Ham试验D、血红蛋白电泳E、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12、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血红蛋白尿:()13、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14、海洋性贫血:()15、G-6-PD酶缺乏症()16、不稳定血红蛋白病()四、问答题1、显示红细胞破坏增加的依据有哪些?【参考答案及题解】一、填空题1、120天2、红细胞在血管内(循环血液中)的溶解方式直接破坏。
3、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主要是在脾)吞噬而破坏。
二、名词解释1、原位溶血:幼红细胞未成熟未释放到外周血中之前就在骨髓中破坏,这种现象叫原位溶血。
又称为红细胞无效性生成。
2、代偿性溶血病:当溶血程度较轻,骨髓代偿能力足以补偿红细胞的损耗时,可不出现贫血,称为代偿性溶血病。
三、选择题:1、B2、C3、B4、C5、B6、C7、D8、C9、A 10、C 11、B 12、B 13、C 14、D 15、E 16、A四、问答题答:①红细胞寿命缩短,②红细胞形态改变,如出现球形细胞、盔形细胞、裂细胞、红细胞碎片等,③血浆乳酸脱氢酶增高,④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明显增高,⑤血清结合珠蛋白减低,⑥血红蛋白尿出现,⑦Rous试验(+),⑧血清非结合胆红素增高,⑨尿胆原强阳性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一.填空题1.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的方法有、、、。
2.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的适应症有、、、、、。
3.骨髓穿刺检查的禁忌症为。
4.血细胞发育过程中:其细胞大小一般由到;核质比例一般由到;核染色质一般由到。
5.原始红细胞直径是,原始粒细胞直径是,晚幼红细胞直径是。
6.骨髓增生程度共分级。
7.粒红比例正常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