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保护性约束的实施和注意事项主题讲座课件

合集下载

保护性约束的实施和注意事项 PPT课件

保护性约束的实施和注意事项 PPT课件

最新课件
11
约束的目的
目的
控制患者危 险行为的发 生,避免病 人伤害他人
或自伤
意识障碍, 谵妄躁动的 病人防止坠
床的发生
最新课件
对治疗,护 理不合作的 病人 保证治 疗护理得以
顺利实施
12
主要运用于 :
降低意 外拔管

用于脊 髓损伤 的患者
用于不合 作患者的 检查或操

最新课件
用于具 有行为 或者精 神障碍 的患者
最新课件
27
(三)关节脱位或骨折
【临床表现】 • 受伤关节或肢体疼痛、肿胀、活动障碍。
【预防措施】 • 1.评估患者的合作程度,对情绪特别激动、反抗强烈者可暂缓执行约束,并邀请患者信赖的人给
患者解释,尽量稳定患者情绪,争取患者的配合。 • 2.掌握正确的约束方法,避免用力过猛。 • 3.及时评估约束部位的关节及肢体活动。
【处理措施】
• 1.一旦发现异常,充分评估约束部位的关节及肢体活动,立即报告医生。
• 2.交待患者及家属受伤部位制动。
• 3.配合医生完成相关检查,请相关科室会诊处理
最新课件
28
(三)关节脱位或骨折
【临床表现】
• 1.肌皮神经受损肱二头肌萎缩,肘关节屈曲受限。 • 2.肘正中神经损伤前臂不能旋前,屈腕力减弱,拇指、示指及中指不能屈,拇指不能做对掌运动;拇指、
护理工作忙、 人员相对不足
约束带使用不规范 责任心不强
缺乏应急能力病人因素 Nhomakorabea神志不清 躁动
镇静不到位
约束不当
不理解、不配合
缺乏相关知识培训
不够重视拔管的危害
固定方法 敷料未及时更换、消毒

保护性约束具的使用ppt课件

保护性约束具的使用ppt课件
按摩,协助大小便。随着自控能力的逐渐恢复,被约 束患者应该逐步回归到原来环境中去。 • 10、在结束约束前,应该告诉患者哪些行为是合理的, 哪些行为或冲动是需要进行控制的。 • 11、可以先将其约束部位从四个变为3个,然后再变 为2个。需要注意的是,决不能只让患者一个部位处 于约束中,因为患者可自行解开约束工具,给自己或 他人带来危险。 • 12、患者精神症状好转后应及时解除约束,做好安抚 工作,消除其对立情绪。清点回收约束带。
• 6、密切巡视。查看约束带是否脱落或被松解。
编辑课件
5
• 7、加强对约束患者的基础护理,观察其生命体征和 末梢循环情况,定时给予摄入足够的营养和液体,帮 助其排泄,并对患者进行皮肤护理。床单、被套是否 干燥。冬天要注意保暖,夏天要注意防中暑。
• 8、上约束带的患者要进行床旁交接班。 • 9、约束时间不宜过长,1~2小时松解一次,进行局部
保护性约束具的使用
编辑课件
1
适应症:
兴奋躁动
自杀自伤
伤人毁物
外走的患 者
编辑课件
2
保护约束具的种类
约束床 约束带 脚铐 约束单 手铐
编辑课件
3
操作小技巧
• 一般来说,几个工作人员在场时,患者会感 到害怕而同意合作。若患者不合作,应告知 患者工作人员将协架或者发生冲突的患者应同时约束,并尽量约 束在不同的病房。因其行为受限制,避免遭其他患者 伤害。
• 3、应该在袖口等地方塞以填充物,以免损伤其皮肤, 同样道理,应使患者处于功能体位。
• 4、清除房间内危险物品和一切可搬运物品,以防患 者自行解除后出现过激行为。
• 5、应关注被约束患者的隐私。如果有人来探访,护 理人员应向其解释原因。
编辑课件

保护性约束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保护性约束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1、 尽量做到在患者自愿的情况下进行保护约束,在临 床实践中,入院告知书中与患者的家属做好沟通工作, 并取得家人的知情和同意。 2、 约束时动作切勿过于粗暴,力量切勿过大,避免伤 害患者,同时做好自我防护。 3、 保护性约束后要在被约束局部加垫保护,保证不影 响被约束部位的血液循环和肢体功能。被约束的患者 要专人负责,重点护理,同时辅以正确的药物治疗。
9
约束时间过久可能给患者带来的损害
1、 自尊心受到伤害,患者认为自己过着牢狱 般的生活,感觉无脸见人,对约束的体验往 往是痛苦而深刻的,也往往是产生自杀念头 或行为的诱因。据调查,82.9%的精神病患 者对约束感到厌恶
10
约束作为自缢的工具或受到其他 患者的伤害
2、 护士约束患者后,如果没有做到专人护理 或患者远离护士视线,患者自己解除约束带 或者让其他患者帮助解开,易发生患者用约 束带自缢或其他患者被约束患者事件
保护性约束病人的护理
保护性约束患者的护理
2
保护性约束的定义: 精神科的保护性约束其实质就是限制患 者的行为自由,以保障患者和他人的安全, 防止公共财物受到损坏,保证治疗护理工作 顺利进行。
3
一、采用保护性约束的适应症 1、 有兴奋躁动、自伤、伤人及毁物表现者 2、 在治疗过程中突然出现兴奋躁动、伤人毁物、外逃者 3、 具有严重的自杀、自伤行为者 4、 癫痫大发作者 5、 拒绝治疗如拒服药、输液不合作者 6、 其他特殊情况随时需要约束者 7、强迫住院的患者
8
实施保护性约束时潜在问题
1、 医患纠纷问题,由于保护性约束是针对兴 奋、躁动、自杀自伤、伤人毁物的精神病患 者,违背患者本人的意愿,强制性的将患者 约束在床上,防患于未然的一种强制性护理 行为,若医务人员没有及时向患者家属告知、 解释,患者家属就可能对保护性约束产生不 满,甚至产生误解,引起医患纠纷。

保护性约束的实施和注意事项 PPT演示课件

保护性约束的实施和注意事项 PPT演示课件
21
使用约束带的注意事项
• 1.约束带是一种保护患者安全的装置,用于躁动患者、有自伤或坠 床的危险、或治疗需要固定身体某一部位时,限制其身体及肢体的 活动。在应用的约束过程中,应掌握使用约束带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20
约束带的使用方法
• 宽绷带约束法:常用于固定手腕和踝部。先用棉垫包裹手腕或踝部,再用宽绷 带打成双套结套在棉垫外,稍拉紧使之不脱出,以不影响血液循环为宜,然后 将带子系于床缘上,注意:上肢外展不得超过90度,以免造成臂丛神经损伤。
。 • 肩部约束带约束法:用于限制患者坐起。用布缝制成宽5cm,长120cm的约束带,
9
镇痛镇静的目的与好处
消除或减轻患者的疼痛及躯体不适感 帮助和改善患者睡眠 减轻或消除患者焦虑、躁动甚至谵妄 降低患者的代谢速率,减少其氧耗氧需 减轻各器官的代谢负担
10
二、保护性约束
• 国际上没有通用的定义。 • 美国卫生保健财政管理局(Health Care Finance
Administraion. HCFA)将身体约束定义为:使用任何物理或 机械性设备、材料或工具附加或临靠与患者身体,使其不 能轻易移除,从而限制其自由活动,防止其触碰自己身体。 这是目前被引用较多的身体约束定义。 • 1992年,HCFA把防止患者坠床的床档也定义为一种身体约 束。
保护性约束的实施和注意事项
1
反思
• 患者自行拔除留置针、导尿管、气管插管、引流管。 • 以前我们没有重视,只是在发生之后多强调了管道安全的重要性。 • 管道意外拔除是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应该采取相关的措施,防范
于未然! ! ! • 找出问题,解决问题,制定标准化。
2
找原因
护理人员
护理工作忙、 人员相对不足

保护性约束课件

保护性约束课件
病情的特殊情况,对其紧急实施的一种强制性的 最大限度限制其行为活动的医疗保护措施,它是 精神科治疗护理这类特殊患者的方法之一。
学习交流PPT
3
保护性约束作为精神科的一项非常有效的医疗护
理方法,对于精神病人的兴奋躁动、自杀自伤、 他伤和外走等危害他人和自身生命安全的行为, 起到了积极的预防和控制作用。
工作人员约束用力不当造成的损伤。
2意外死亡。
3心理影响:使病人会产生较强的敌对情绪、反抗行为 。
(二)社会影响
(三)对医院的影响
1工作人员对约束保护的态度,在这过程中动作行为是 否规范得当。
2在约束过程中工作人员易受到伤害。
3易引发医疗纠纷。
学习交流PPT
12
《精神卫生法》第四十条:“精神障碍患者在医疗机 构内发生或者将要发生伤害自身、危害他人安全、扰乱医 疗秩序的行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没有其他可替代 措施的情况下,可以实施约束、隔离等保护性医疗措施。 实施保护性医疗措施应当遵循诊断标准和治疗规范,并在 实施后告知患者的监护人。禁止利用约束、隔离等保护性 医疗措施惩罚精神障碍患者。
学习交流PPT
14
精神卫生法第四十七条: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 员应当在病历资料中如实记录精神障碍患者的病情、 治疗措施、用药情况、实施约束、隔离措施等内容, 并如实告知患者或者其监护人。
5/31/2020
学习交流PPT
15
精神卫生法第七十五条:医疗机构及其工作
人员违反本法规定实施约束、隔离等保护性医疗 措施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 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 员依法给予或者责令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 的处分;对有关医务人员,暂停六个月以上一年 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给予或者责令给予 开除的处分,并吊销有关医务人员的执业证书。

保护性约束专题培训课件

保护性约束专题培训课件

精神障碍诊断与治疗工作规范
第三十七条 对门诊、急诊和住院治疗的精神 障碍患者暂时采取约束或隔离等保护性医疗措 施,应当出于以下目的: (一)保障患者自身的安全。 (二)保护其他患者的人身安全。 (三)保障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早日康 复。 (四)保护医务人员的安全,维护正常医疗秩 序。
精神障碍诊断与治疗工作规范
精神障碍诊断与治疗工作规范
第四十一条 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在住院期间, 为防止发生意外,可以不经医生医嘱,由病房 护士长决定使用或者解除保护性约束措施。 第四十二条 被约束的患者的护理交班应当在 床边进行,内容包括松紧情况、皮肤情况、保 护带数目以及护理记录是否完整。 第四十三条 实施约束和隔离等保护性医疗措 施的工作人员应当接受过约束技巧等方面的专 门训练。
精神卫生法
第七十五条 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 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 责任人员依法给予或者责令给予降低岗位等级 或者撤职的处分;对有关医务人员,暂停六个 月以上一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给予 或者责令给予开除的处分,并吊销有关医务人 员的执业证书: (一)违反本法规定实施约束、隔离等保护性 医疗措施的;
完全限制活动 86.13% 部分限制活动 52.11%
87.6%
情感性精神障碍
5.4%
我院保护性约束使用率比较
病区 一病区 二病区 三病区 五病区
2012年 2.7% 5.0% 2.1% 3.0%
2013年 2.3% 2.3% 1.9% 1.6%
保护性医疗措施适用条件
约束、隔离等保护性医疗措施仅应用于医疗机 构内,在医疗机构以外不得适用。适用约束、 隔离等保护性医疗措施的前提是精神障碍患者 发生或者将要发生伤害他人安全、扰乱医疗秩 序的行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没有其他可 替代措施。

保护性约束PPT课件

保护性约束PPT课件
4
精神卫生法
第七十五条 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 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 责任人员依法给予或者责令给予降低岗位等级 或者撤职的处分;对有关医务人员,暂停六个 月以上一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给予 或者责令给予开除的处分,并吊销有关医务人 员的执业证书: (一)违反本法规定实施约束、隔离等保护性 医疗措施的;
4.在病历上记录理由 和告知及观察等过 程
5.没有其他可以替代的措施
6.应尽最大努力劝说和避免 19
精神障碍诊断与治疗工作规范
第一章 精神障碍的诊断
1-6(条)
第二章 精神障碍的治疗
7-11(条)
第三章 精神障碍的住院与出院 12-25(条)
第四章 知情同意和隐私保护 26-36 (条)
第五章 保护性医疗措施的实施 37-43 (条)
9
保护性医疗措施可能导致问题
1.约束时患者常极度反抗,用力不够平稳或过大、 过猛导致骨折 2.约束时间过长,局部长期受压且没有做好皮肤 护理易导致压疮 3.约束时肢体未处于功能位,长时间牵拉和约束 过紧造成臂丛神经的损伤 4.自尊心受到伤害
10
保护性医疗措施注意事项
仅限于患者发生或者将要发生伤害自身、 危害他人安全、扰乱社会医疗秩序,注意 表述中没有“等”,因此不得在其他情况 下采取此措施。
28
本院保护性约束规定
患者症状一旦有所改善或安静入睡,即应解除 约束。 医护人员应及时记录患者被保护的情况,首次 记录应包括患者被约束的原因。 实施保护性约束后24小时内由护理人员告知家 属,并在保护性约束告知登记本上进行记录。
29
结束语
护士们应学法、懂法、按法办事 保护性约束技术的应用存在潜在的危险,特别是对

保护性约束患者的护理ppt课件

保护性约束患者的护理ppt课件
保护性约束患者的护理
1
保护性约束的定义: 精神科的保护性约束其实质就是限制患 者的行为自由,以保障患者和他人的安全, 防止公共财物受到损坏,保证治疗护理工 作顺利进行。
2
一、采用保护性约束的适应症 1、有兴奋躁动、自伤、伤人及毁物表现者 2、在治疗过程中突然出现兴奋躁动、伤人毁物、外逃者 3、具有严重的自杀、自伤行为者 4、癫痫大发作者 5、拒绝治疗如拒服药、输液不合作者 6、其他特殊情况随时需要约束者 7、强迫住院的患者
3
保护性约束的形式 保护性约束分为体力控制和机械控制两种形式; 临床护理中大多是先体力控制后再进行机械性
控制,而机械性控制的用具主要用约束带。 控制时首先同时控制患者的双上肢,必要时 同时控制双下肢,然后用约束带分别缚于双 腕关节,再缚于床栏上,必要时再控制肩关 节,主要是防止头部碰伤
4
实施保护性红润期)。 由于患者被约束时间长,局部受压过久, 再加上患者拒绝饮食营养状况差,有时大 小便未及时清洗等所致
11
臂丛神经麻痹
• 多为一侧,表现上肢麻木,不能上抬、外 展、旋转、屈曲等,由于被约束的双上肢 未取功能位,或上肢上拉处于倒“八”字 型,下肢是正“八”字型,约束带过紧, 肢体无活动余地,未按时更换肢体位置, 加上约束时间过长所致
由于患者被约束时间长局部受压过久再加上患者拒绝饮食营养状况差有时大小便未及时清洗等所致11臂丛神经麻痹多为一侧表现上肢麻木不能上抬外展旋转屈曲等由于被约束的双上肢未取功能位或上肢上拉处于倒八字型下肢是正八字型约束带过紧肢体无活动余地未按时更换肢体位置加上约束时间过长所致12保护性约束的护理要密切观察约束部位血运情况保护带松紧度皮肤颜色皮肤温度肢体有无肿胀等
8
约束时间过久可能给患者带来的损 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约束带的使用方法
• 宽绷带约束法:常用于固定手腕和踝部。先用棉垫包裹手腕或踝部,再用宽绷 带打成双套结套在棉垫外,稍拉紧使之不脱出,以不影响血液循环为宜,然后 将带子系于床缘上,注意:上肢外展不得超过90度,以免造成臂丛神经损伤。

• 肩部约束带约束法:用于限制患者坐起。用布缝制成宽5cm,长120cm的约束带 ,操作时患者两肩套上袖筒,腋窝衬棉垫,两袖筒上的细带在胸前打结固定, 将下面的两条长带系于床头,必要时将枕头横立于床头,也可用大单代替肩部 约束带。
限制患者行为的措施一定严格掌握指征,尽可能减少使用。
约束带使用
• 1.医生或护士发现有需要采取措施约束患者行为的情况时,医护之间要及时相互 沟通,由医生下达临时医嘱,医嘱注明限制患者行为持续时间,最长时间不得超 过24小时。
• 2.若限制患者行为的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医生必须对限制患者行为的必要性进 行评估,并记录在病程记录中。护士遵医嘱在采取约束患者行为前,主管医生或 值班医生要向患者或家属说明约束患者的必要性,约束患者的方法、开始时间和 可能持续的时间、约束患者后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拒绝约束患者可能造成的后 果、家属如何配合等,并征得患者家属的口头同意。
一、镇痛镇静治疗:
• NICU病人处于强烈的应激环境之中,由于自身严重疾病的影响,各 种有创诊治操作,气管插管,长时间被约束在床上,灯光长明,各种噪 音(机器声,报警声,呼喊声……),睡眠剥夺,邻床病人的抢救或去世, 这一切使病人感觉到极度的”无助”和”恐惧”,构成病人的恶性 刺激,增加病人的痛苦,甚至使病人因为这种”无助与恐惧”而躁 动挣扎,危及生命安全.医学调查表明,离开NICU的病人中,有接近一 半的病人对于其在NICU中的经历保留有痛苦的记忆,而部分病人存 在着焦虑与躁动.因此,我们在抢救生命,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必须同 时注意尽可能减轻病人的痛苦与恐惧感,使病人不感知或者遗忘其 在危重阶段的多种痛苦.因此镇静与镇痛应作为NICU病人的常规治 疗.
而跌落。 • 预防自伤。防止患者自行拔出导尿管或拆除敷料。 • 预防攻击他人。
约束带使用管理
限制患者行为主要是指对
• 有严重精神症状、抑郁症 • 麻醉后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躁动 • 有伤人、自伤及自杀可能的患者 • 使用镇静类药物,
需加强监护并限制患者活动范围,通过使用约束带等方式保护患者, 防止意外发生。
反思
• 患者自行拔除留置针、导尿管、气管插管、引流管。 • 以前我们没有重视,只是在发生之后多强调了管道安全的重要性。 • 管道意外拔除是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应该采取相关的措施,防范
于未然! ! ! • 找出问题,解决问题,制定标准化。
找原因
护理人员
护理工作忙、 人员相对不足
约束带使用不规范 责任心不强
评估患者
操作要点
Step 1
Step 2
患者指导 Step 3
操作前评估
必要性
约束时间肢体活动
局部皮肤完整性
主要内容
• 约束带使用目的 • 约束带使用管理 • 约束带的使用方法 • 使用约束带的注意事项 • 约束技术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约束带使用目的
• 预防患者从床上、椅子或轮椅跌落。 • 限制活动。固定静脉输液手臂以防针头移位,固定身体以免自行下床
镇痛镇静的目的与好处
消除或减轻患者的疼痛及躯体不适感 帮助和改善患者睡眠 减轻或消除患者焦虑、躁动甚至谵妄 降低患者的代谢速率,减少其氧耗氧需 减轻各器官的代谢负担
二、保护性约束
• 国际上没有通用的定义。 • 美国卫生保健财政管理局(Health Care Finance
Administraion. HCFA)将身体约束定义为:使用任何物理或 机械性设备、材料或工具附加或临靠与患者身体,使其不 能轻易移除,从而限制其自由活动,防止其触碰自己身体 。这是目前被引用较多的身体约束定义。 • 1992年,HCFA把防止患者坠床的床档也定义为一种身体约 束。
约束的目的
目的
控制患者危 险行为的发 生,避免病 人伤害他人
或自伤
意识障碍, 谵妄躁动的 病人防止坠
床的发生
对治疗,护 理不合作的 病人 保证治
疗护理得以 顺利实施
主要运用于 :
降低意 外拔管

用于脊 髓损伤 的患者
用于不合 作患者的 检查或操

用于具 有行为 或者精 神障碍 的患者
实施要点:
缺乏应急能力
病人因素
神志不清 躁动
镇静不到位
约束不当
不理解、不配合
缺乏相关知识培训
不够重视拔管的危害
固定方法 敷料未及时更换、消毒
监督管理不到 位
缺乏应急事件处理培 训
护理管理
搬运患者及各项护理操作时
日常维护
其他
治疗:换药、查体… 护理:输液、翻身 、擦浴、拍背排痰… 环境:灯光、噪音、抢救… 心理:焦虑、恐惧不
• 6.严重精神疾病患者,如果上约束带后或采取约束措施后,仍难保证患者自身及 其他人员安全的,要及时向医教部或总值班报告,并将患者转到有完善措施的精 神病专科医院或专科病房,一确保患者安全。
• 7.在约束患者过程中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守《医务人员医德规范》,执行《保护性 医疗制度》,充分尊重患者及家属的价值观,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注意对患者 个人隐私的保密。
• 双膝约束带:用于固定膝部,限制患者下肢活动。膝部约束带宽10cm,长 250cm,用布制成。操作时两膝衬棉垫,将约束带横放两膝上,宽带下的两头 带固定一侧膝关节,然后将宽带两端系于床缘上,也可以用大单代替。
使用约束带的注意事项
• 1.约束带是一种保护患者安全的装置,用于躁动患者、有自伤或坠 床的危险、或治疗需要固定身体某一部位时,限制其身体及肢体的 活动。在应用的约束过程中,应掌握使用约束带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
• 3.护理人员对上约束带或采取了约束行为措施的患者,在护理记录单中要有记录 。
约束带使用
• 4.对患者采取约束措施后,护士要加强对患者的观察,至少15分钟要巡视检查一 次,检查约束带松紧是否合适、约束患者器具是否安全、约束措施是否恰当、病 情是否允许终止约束情况。
• 5.病情稳定,评估可以解除约束时,护士要通知医生检查患者,由医生决定是否 解除约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